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華人茶文化融入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與實踐——以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LIL)為本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作者 詹佳惠
Jhan, Jia-Huei
貢獻者 楊明璋
詹佳惠
Jhan, Jia-Huei
關鍵詞 華人茶文化
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
CLIL
課程設計
教學實踐
Chinese tea culture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Course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32:37 (UTC+8)
摘要 華人飲茶歷史悠久,茶文化不僅涉及物質、社群與精神等多個文化層面,華語中也存在諸多關於茶的詞彙。本研究嘗試將華人茶文化融入華語教學,運用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LIL)理論及4Cs框架(the 4Cs framework),設計並實施以華人茶文化為學科內容的CLIL中級華語課程,以期讓華語學習者在茶文化的學習情境中,提升華語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為探討如何根據CLIL理論及4Cs框架,建構一套以華人茶文化為學科內容的華語課程,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依據Coyle等人(2010)「單元規劃(Planning a unit)」與「準備單元(Preparing the unit)」兩階段的課程設計程序,來建構五堂華人茶文化實驗課程,包含:臺灣手搖飲料文化、茶葉種類與華人飲茶歷史、華人茶具介紹與品茶要領、華人飲茶傳統習俗,以及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五個子主題。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有三,依次為:一、將華人茶文化作為CLIL華語課程的學科內容,具有教學材料豐富、有利於進行文化對比,以及有助於華語學習者提升華語與跨文化能力三項特點。二、單元規劃的設計步驟與準備單元階段中的輔助工具,均有助於華語教師規畫CLIL課程總覽、各課教學內容及與之相應的教材與任務。不過,在實際操作上,要設計出兼具學習者需求與涵蓋4Cs框架教學要素的CLIL華語課程並不容易,華語教師須考量課程實施條件與學習者特性,並適時採用其他有利課程規劃的設計方式。三、由CLIL理論及4Cs框架發展而來的華人茶文化實驗課程,有助於增加華語學習者對華人茶文化的認識,提升其華語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增進其學習華人文化的興趣,或使華語學習者對談論或參與相關話題與活動更具自信。
Chinese society has a long history of tea-drinking culture, which involves various cultural aspects including matter, community, and spirit, and many words related to tea are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study integrated such a tea culture into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theory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and the 4Cs framework were incorporated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intermediat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centering on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thereby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a culture. For this purpose, ac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 2-stage course design procedure that includes uni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was applied (Coyle et al., 2010) to establish 5 experimental lessons on Chinese tea culture, namely Taiwan’s hand-shaken beverage culture, types of tea leaves and the history of tea in China,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ea set and the essentials of tea appreciation, Chinese customs for tea appreciation, and literature related to tea.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e CLIL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was rich in teaching materials, enabled cultural comparisons, and wa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skills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2) The course unit planning procedure and the instruments used for unit preparation enabled the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ors to outline the CLIL course,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each less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asks. However, it was difficult to satisfy learners’ needs and fulfill the elements of the 4Cs at the same time in practice. Therefore, instructors must consider both the conditions fo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and adopt
appropriate course design methods where necessary.

(3)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course based on the CLIL and 4Cs framework enabl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about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improved their Chinese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ethnic Chinese culture, and boosted their confidence in talking about or participating in topics and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著
Pettigrew, J(2008)。茶鑑賞手冊(朱篤、朱湘輝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年)
王仁湘、楊煥新(2003)。飲茶史話。國家。
王佩卿、陳慶華、黃桂英(2019)。當代中文課程1。聯經。
王玲(1992)。中國茶文化。中國書店。
王淑美、盧翠英、陳夜寧(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2(第三版)。正中書局。
王淑美、盧翠英、陳夜寧(2019)。新版實用視聽華語1(第三版)。正中書局。
王瓊淑、盧翠英、盧德昭(2019)。當代中文課程3。聯經。
主婦の友社(2005)。茶圖鑑。楓書坊文化。
吳智和(1984)。茶的文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承緯(2014)。就是要幸福:臺灣的吉祥文化。五南。
林瑞萱(2001)。茶道十講。武陵。
姚國坤、王存禮(2008)。圖說中國茶。旗林文化。
姚國坤、王存禮、程啟坤(1995)。中國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姚國坤、朱紅櫻、姚作為(2009)。茶風、茶俗、茶文化。知青頻道。
范慧貞、劉秀芝、蕭美美(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4(第三版)。正中書局。
高傅棋(2005)。引領臺北走向世界舞台的茶文化特刊。臺北市文化局。
張仲敏、陳瑩漣、韓英華、錢進明(201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5(第三版)。正中書局。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2019)。時代華語1。正中書局。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志紅(2013)。孔子課堂中文項目現狀及CLIL在中文教學中的探索——以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為例。在程愛民(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頁42-49)。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東達(1994)。茶葉縱橫談。臺北市:浩園文化。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廊。
項楚(1990)。敦煌變文選注。巴蜀書社。
黃怡萍、羅文杏(2018)。CLIL 在視覺藝術領域的運用。在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 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頁137-152)。書林。
慈濟大學華語文中心(2019)。時代華語4(試教版)。正中書局。
鄒文莉、高實玫、陳慧琴(2018)。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的核心精神。在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頁9-20)。書林。
廖寶秀(2011)。茶韻茗事——故宮茶話。故宮博物院。
廖寶秀(2016a)。茶鄉——中華茶文化。在廖寶秀(主編),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頁28-197)。國立故宮博物院。
廖寶秀(2016b)。茶趣——臺灣工夫茶。在廖寶秀(主編),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頁256-271)。國立故宮博物院。
趙英立(2008)。中國茶藝全程學習指南。化學工業出版社。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五南。
蔡榮章(2002)。茶道教室:中國茶學入門九堂課。遠見。
蔡蓉之、舒兆民(2017)。華語文教材編寫實務。新學林。
鄧守信(2018)。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聯經。
鄧守信、孫珞(2016)。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第三版)。師大書苑。
鐘強(2010)。茶經。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二)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靖雯(2019)。故事創作引導成語學習:一個「課立優」的教學示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53-84。
王靜(2018)。故事之外的精彩——主題式電影片段文化教學。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6),125-144。
王贊育(2019)。以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觀點組構的大學華語聽力課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9),1-19。
古能平(2008)。關於茶葉分類的幾點認識。消費導刊,(17),198。
余悅(2005)。中國茶文化研究的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農業考古,(4),42-53。
余舜德、陳若旻(2009)。帶著民眾浪茶去。人類學視界,(3),12-15。
周曉冰(2010)。中日茶禮俗之比較研究。宜春學院學報,32(1),71-73。
林佳瑩、曾秀雲(2010)。台灣在地飲食的全球化分析:從珍珠奶茶對大學生的意涵談起。文化越界,1(4),37-61。
林承毅(2004)。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茶商歷史與信仰之研究。臺灣民俗藝術彙刊,(1),45-55。
林素菁(2019)。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模式之古典文學教學示例:以《詩經‧子衿》為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85-104。
林潤華、張瓊文、遲恒昌(2017)。跨國的珍珠:英國珍珠奶茶消費地景的浮現與轉變。地理學報,(87),1-20。
胡瑞雪(2013)。適用於法語為母語者之華語文化教學設計——以台法節慶文化為中心。中原華語文學報,(11),47-71。
涂佳楠(2018)。試論五四以來茶文化對漢語詞彙的影響。福建茶葉,(3),356-357。
馬莉(2019)。孔子學院對外漢語課程體系中的茶文化教學研究。文化創新比較研究,(4),123-124。
張文京(2014)。「無味之味——認識中國茶」課程之規畫與實踐:臺大國際華語研習所文化課程案例分享。華語學刊,(16),91-95。
張晏菁(2013)。敦煌變文〈茶酒論〉與唐代「三教論衡」的通俗化。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2),25-44。
張敏(2014)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茶文化課程教學設計探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5(7),141-143。
張麗芳(2017)。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融入茶文化的思路與策略。福建茶葉,(6),182-183。
盛雲嵐(2012)。歐洲CLIL模式:外語教學法的新視角。山東外語教學,33(5),65-69。
郭丹英、陳鋼(2009)。茶鍑。收藏家,(9),53-56。
閆桂萍(2016)。茶藝文心——談茶文學。福建茶葉,(4),377-378。
陳振宇(2013)。學語言學到了什麼?從語言的多面向樣貌探討語言教學的新路徑。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1-11。
陳振宇(2019a)。特約主編序: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1-4。
陳振宇(2019b)。以語言學習的生態學習理論建構「內容語言整合學習」的理論基礎。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5-17。
黃雪萍、左璜(2013)。課目與語言整合式學習模式的興起、課程建構與啟示。外國教育研究,(11),39-50。
楊士範(2011)。臺灣連鎖飲料店下的當代日常飲食生活——以咖啡和珍珠奶茶之連鎖產業為例。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1),38-47。
楊秀萍(2004)。中國茶文化的起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2),46-51。
葉漢鐘(2020)。「工夫茶」與「功夫茶」之爭。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10),63-65。
趙恕敏(2009)。教學日誌:外語教師反思性教學的有效途徑。大學教育科學, (2),56-59。
趙時錄(1992)。以茶待客。師範教育,(10),39。
趙逵夫(1990)。唐代的一個俳優戲腳本——敦煌石窟發現〈茶酒論〉考述。中國文化,(2),157-163。
鳳笑天(1994)。方法論背景中的問卷調查法。社會學研究,3,13-18。
劉會英、黃甫全(2013)。歐洲新興課語整合式學習(CLIL)的背景、視角與啟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4(5),87-100。
潘世尊(2004)。行動研究的基本要求。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163-179。
蔡松珍(2018)。內容導向教學於文化課程之教學設計——以茶文化為例。第17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蔡慧崑(2016)。論盧仝茶詩的文化意涵。慈惠學報,(12),163-171。
鄭晶晶(2014)。問卷調查法研究綜述。理論觀察,(10),102-103。
駱巧麗(2006)。CLIL教學模式及其對中國公共外語教學的啟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19(3),70-72。
顏鸝慧(2011)。唐代僧人茶生活。明道學術論壇,7(3),167-182。
龔永新(2019)。客來敬茶:民族特色與人的社會化。茶葉,45(1),53-56。

(三)雜誌文章
吳德亮(2017)。八萬里路茶和月——戲說六大茶類。收藏,2,78-81。
周衍平(2020)。中式婚禮上,為什麼要敬茶。文化交流,3,58-61。
段振離(2015)。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健康世界,(468),27-28。
風順(2009)。現代茶具與功能。茶:健康天地,(10),34-35。
郭怡欣(2017)。選壺、泡茶、品茗學問多——一壺好茶得來不易。鄉間小路,43(4),56-59。
(四)新聞報紙
曹晏郡、邱福財(2010年12月31日)。明起禁外籍人士入境 境外生來台暫停受理。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6837

(五)學位論文
王詩涵(2020)。跨文化文本於華語教學的應用——以胡晴舫《旅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余柔萱(2019)。華語動畫教材之教學設計——以《魔法阿媽》中的民俗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吳伊婷(2019)。台灣文學繪本融入華語文課程設計——以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
李旻樺(2022)。華語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以電影《推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李智慧(2010)。針對韓國學生之華語電影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周芊妤(2019)。電視迷你劇與華語文化教學——以臺灣青少年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林以涵(2018)。習俗傳說融入跨文化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婕(2021)。華語教學之散文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敏芳(2018)。CLIL在高級漢語綜合課教學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研究所。
洪崇凱(2022)。多媒體CLIL華語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研究——以性別平等為主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倉島姿壽賀(2009)。以內容本位教學法設計之發展型中國茶藝華語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志恒(2019)。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三國演義》及《赤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華容(2018)。微電影融入華語課程設計——以華語中高級學習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許鐘尹(2018)。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程設計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舒兆民(2001)。網路華語語體及文化課程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黃子純(2019)。華語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臺灣社會議題」課程之個案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詹筱蔚(2006)。電影華語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歐陽珮(2019)。華語教材中節日文化禁忌之設計——以中元節為主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駱亮因(2017)。文化導入之華語小說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簡汎霓(2022)。CLIL 融入華語文化教學設計研究——以節慶飲食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羅得榮(2009)。初級華語節慶教學行動研究——以中秋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

二、英文文獻
Alsaawi, A. (2014). A critical review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 3(4).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1). ACTFL 21st Century Skills Map. https://www.actfl.org/resources/resources-2020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Longman.
Burns, A. (2009). Action Research. In Heigham, J. and Croker, R.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pp.112-134). Palgrave Macmillan.
Calhoun, E. F. (1993). Action Research: Three Approach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2), 62-65.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Falmer.
Council of Europe. (2001).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of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rm.coe.int/1680459f97
Coyle, D. (1999). Theory and planning for effective classrooms: supporting students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ontexts. In J. Masih (Ed.), 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 Models, Methods and Outcomes. CILT.
Coyle, D. (2007).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5), 543-562.
Coyle, D. (2010). CLIL: A pedagogical approach from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p. 97-111).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oker, R. A.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igham, J. and Croker, R.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pp. 3-24). Palgrave Macmillan.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2nd ed.). McGraw Hill.
Dörnyei, Z., & Taguchi, T. (2010). Questionnaire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rocessing (2nd ed.). Routledge.
Elliott, J. (1994). Research o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2(1), 133-137.
European Commission. (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 Toward the Learning Society.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0a8aa7a-5311-4eee-904c-98fa541108d8/language-en
Eurydice (2006).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at school in Europe. EU publications.
Glesne, C. (2011).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4th ed.). Pearson.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Marsh, D. (2002). CLIL/EMILE-The European Dimension: Actions, Trends and Foresight Potential.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McNiff, J. (2013).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outledge.
Meyer, O. (2010). Towards quality-CLIL: successful plan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Pulso.
Moran, P. R., & Lu, Z.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Heinle & Heinle.
Nunan, D. & Bailey, K. M. (200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Heinle.
Reason, P. & Bradbury, H. (2013). Introduction. In Reason, P. and Bradbury, H. (Ed.),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ve Inquiry and Practice (2nd ed.). Sage.
Van Lier, L. (1994). Action Research. Sintagma, 6, 31-37.
Wong, M. Hiufu. (2020, April 30). The Rise of Bubble Tea, One of Taiwan’s Most Beloved Beverages. CNN Travel. https://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taiwan-bubble-tea-origins/index.html

三、網路相關資源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大專校院境外學生人數統計。https://data.gov.tw/dataset/6289
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http://occef.org.tw/
國立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https://www.pbp-usr.nccu.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https://coct.naer.edu.tw/TBCL/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等級對照。https://past.sc-top.org.tw/chinese/LS/test5.php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華語文語料庫與能力基準整合系統。https://coct.naer.edu.tw/
爾灣中文學校。https://www.sccca.org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找課程。https://lmit.edu.tw/lczh/course_list/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10616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61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明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佳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Jhan, Jia-Hu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詹佳惠zh_TW
dc.creator (作者) Jhan, Jia-Huei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32:37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32: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32: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161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1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6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華人飲茶歷史悠久,茶文化不僅涉及物質、社群與精神等多個文化層面,華語中也存在諸多關於茶的詞彙。本研究嘗試將華人茶文化融入華語教學,運用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LIL)理論及4Cs框架(the 4Cs framework),設計並實施以華人茶文化為學科內容的CLIL中級華語課程,以期讓華語學習者在茶文化的學習情境中,提升華語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為探討如何根據CLIL理論及4Cs框架,建構一套以華人茶文化為學科內容的華語課程,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依據Coyle等人(2010)「單元規劃(Planning a unit)」與「準備單元(Preparing the unit)」兩階段的課程設計程序,來建構五堂華人茶文化實驗課程,包含:臺灣手搖飲料文化、茶葉種類與華人飲茶歷史、華人茶具介紹與品茶要領、華人飲茶傳統習俗,以及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五個子主題。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有三,依次為:一、將華人茶文化作為CLIL華語課程的學科內容,具有教學材料豐富、有利於進行文化對比,以及有助於華語學習者提升華語與跨文化能力三項特點。二、單元規劃的設計步驟與準備單元階段中的輔助工具,均有助於華語教師規畫CLIL課程總覽、各課教學內容及與之相應的教材與任務。不過,在實際操作上,要設計出兼具學習者需求與涵蓋4Cs框架教學要素的CLIL華語課程並不容易,華語教師須考量課程實施條件與學習者特性,並適時採用其他有利課程規劃的設計方式。三、由CLIL理論及4Cs框架發展而來的華人茶文化實驗課程,有助於增加華語學習者對華人茶文化的認識,提升其華語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增進其學習華人文化的興趣,或使華語學習者對談論或參與相關話題與活動更具自信。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Chinese society has a long history of tea-drinking culture, which involves various cultural aspects including matter, community, and spirit, and many words related to tea are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study integrated such a tea culture into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theory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and the 4Cs framework were incorporated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intermediat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centering on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thereby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a culture. For this purpose, ac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 2-stage course design procedure that includes uni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was applied (Coyle et al., 2010) to establish 5 experimental lessons on Chinese tea culture, namely Taiwan’s hand-shaken beverage culture, types of tea leaves and the history of tea in China,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tea set and the essentials of tea appreciation, Chinese customs for tea appreciation, and literature related to tea.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e CLIL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was rich in teaching materials, enabled cultural comparisons, and wa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skills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2) The course unit planning procedure and the instruments used for unit preparation enabled the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ors to outline the CLIL course, 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each less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asks. However, it was difficult to satisfy learners’ needs and fulfill the elements of the 4Cs at the same time in practice. Therefore, instructors must consider both the conditions fo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and adopt
appropriate course design methods where necessary.

(3)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course based on the CLIL and 4Cs framework enabl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about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improved their Chinese 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ethnic Chinese culture, and boosted their confidence in talking about or participating in topics and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一、華人茶文化 5
二、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LIL)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華人茶文化綜述 9
一、臺灣手搖飲料文化 9
二、華人飲茶歷史 10
三、茶葉種類與華人茶具 13
四、華人飲茶習俗 16
五、飲茶相關的文學作品 18
第二節 華人茶文化與華語教學 19
一、華語中的華人茶文化詞彙 19
二、華語教材中的華人茶文化 23
三、華人茶文化課程與教學設計 25
第三節CLIL理論與課程設計 29
一、CLIL發展背景 29
二、CLIL理論概念 30
三、CLIL課程設計 35
第四節 CLIL華語教學應用 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4
一、行動研究 44
二、資料蒐集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一、研究者 52
二、問卷 54
三、訪談提綱 55
四、檔案資料蒐集指引 55
五、紀錄工具 5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6
第六節 研究品質 58
一、研究倫理 59
二、信賴度 60
第七節 研究程序 60
一、研究流程 61
二、教學實施流程 63
第四章 實驗課程設計 66
第一節 華人茶文化單元規劃 66
一、華人茶文化全球目標 66
二、華人茶文化單元總覽 67
第二節 準備華人茶文化單元 74
一、課程教學大綱 74
二、課堂計劃 76
三、課程教材 82
四、課堂任務 85
第五章 實施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第一輪實驗課程實施情形 87
第二節 第一輪實驗課程實施成效分析 88
一、〈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 88
二、〈課程滿意度暨自我評量〉問卷 91
三、〈課程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95
四、課後訪談 100
五、教學日誌紀錄 106
第三節 第一輪實驗課程反思與建議 110
一、增加內容及語言難度 111
二、重新分配教學時間 111
三、搭建適當的任務鷹架 111
第四節 第二輪實驗課程修正與實施情形 112
一、實驗課程修正 112
二、課程實施情形 118
第五節 第二輪實驗課程實施成效分析 118
一、〈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 119
二、〈課程滿意度暨自我評量〉問卷 120
三、〈課程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123
四、課後訪談 127
五、教學日誌紀錄 132
第六節 兩輪實驗課程之綜合討論 135
一、改善情形 135
二、修正建議 1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8
一、華人茶文化作為學科內容之特點 138
二、由CLIL理論模式建構之華語課程 139
三、華人茶文化實驗課程之實施成效 141
第二節 未來建議 142
一、研究建議 142
二、教學建議 143
參考文獻 146
附錄 158
附錄一 〈學習者背景資料〉問卷 158
附錄二 〈課程滿意度暨自我評量〉問卷 160
附錄三 訪談提綱 162
附錄四 教學日誌格式範例 164
附錄五 課程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165
附錄六 研究參與暨訪談知情同意書 168
附錄七 修正前的課程教材(以第三課為例) 169
附錄八 修正後的課程教材 175
zh_TW
dc.format.extent 3782526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61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華人茶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LIL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課程設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學實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tea 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LI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urse desig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aching practiceen_US
dc.title (題名) 華人茶文化融入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與實踐——以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LIL)為本zh_TW
dc.title (題名)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urse Design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著
Pettigrew, J(2008)。茶鑑賞手冊(朱篤、朱湘輝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年)
王仁湘、楊煥新(2003)。飲茶史話。國家。
王佩卿、陳慶華、黃桂英(2019)。當代中文課程1。聯經。
王玲(1992)。中國茶文化。中國書店。
王淑美、盧翠英、陳夜寧(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2(第三版)。正中書局。
王淑美、盧翠英、陳夜寧(2019)。新版實用視聽華語1(第三版)。正中書局。
王瓊淑、盧翠英、盧德昭(2019)。當代中文課程3。聯經。
主婦の友社(2005)。茶圖鑑。楓書坊文化。
吳智和(1984)。茶的文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承緯(2014)。就是要幸福:臺灣的吉祥文化。五南。
林瑞萱(2001)。茶道十講。武陵。
姚國坤、王存禮(2008)。圖說中國茶。旗林文化。
姚國坤、王存禮、程啟坤(1995)。中國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姚國坤、朱紅櫻、姚作為(2009)。茶風、茶俗、茶文化。知青頻道。
范慧貞、劉秀芝、蕭美美(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4(第三版)。正中書局。
高傅棋(2005)。引領臺北走向世界舞台的茶文化特刊。臺北市文化局。
張仲敏、陳瑩漣、韓英華、錢進明(201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5(第三版)。正中書局。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2019)。時代華語1。正中書局。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志紅(2013)。孔子課堂中文項目現狀及CLIL在中文教學中的探索——以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為例。在程愛民(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頁42-49)。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東達(1994)。茶葉縱橫談。臺北市:浩園文化。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廊。
項楚(1990)。敦煌變文選注。巴蜀書社。
黃怡萍、羅文杏(2018)。CLIL 在視覺藝術領域的運用。在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 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頁137-152)。書林。
慈濟大學華語文中心(2019)。時代華語4(試教版)。正中書局。
鄒文莉、高實玫、陳慧琴(2018)。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的核心精神。在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頁9-20)。書林。
廖寶秀(2011)。茶韻茗事——故宮茶話。故宮博物院。
廖寶秀(2016a)。茶鄉——中華茶文化。在廖寶秀(主編),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頁28-197)。國立故宮博物院。
廖寶秀(2016b)。茶趣——臺灣工夫茶。在廖寶秀(主編),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頁256-271)。國立故宮博物院。
趙英立(2008)。中國茶藝全程學習指南。化學工業出版社。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五南。
蔡榮章(2002)。茶道教室:中國茶學入門九堂課。遠見。
蔡蓉之、舒兆民(2017)。華語文教材編寫實務。新學林。
鄧守信(2018)。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聯經。
鄧守信、孫珞(2016)。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第三版)。師大書苑。
鐘強(2010)。茶經。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二)期刊與會議論文
王靖雯(2019)。故事創作引導成語學習:一個「課立優」的教學示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53-84。
王靜(2018)。故事之外的精彩——主題式電影片段文化教學。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6),125-144。
王贊育(2019)。以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觀點組構的大學華語聽力課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9),1-19。
古能平(2008)。關於茶葉分類的幾點認識。消費導刊,(17),198。
余悅(2005)。中國茶文化研究的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農業考古,(4),42-53。
余舜德、陳若旻(2009)。帶著民眾浪茶去。人類學視界,(3),12-15。
周曉冰(2010)。中日茶禮俗之比較研究。宜春學院學報,32(1),71-73。
林佳瑩、曾秀雲(2010)。台灣在地飲食的全球化分析:從珍珠奶茶對大學生的意涵談起。文化越界,1(4),37-61。
林承毅(2004)。台北市大稻埕地區茶商歷史與信仰之研究。臺灣民俗藝術彙刊,(1),45-55。
林素菁(2019)。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模式之古典文學教學示例:以《詩經‧子衿》為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85-104。
林潤華、張瓊文、遲恒昌(2017)。跨國的珍珠:英國珍珠奶茶消費地景的浮現與轉變。地理學報,(87),1-20。
胡瑞雪(2013)。適用於法語為母語者之華語文化教學設計——以台法節慶文化為中心。中原華語文學報,(11),47-71。
涂佳楠(2018)。試論五四以來茶文化對漢語詞彙的影響。福建茶葉,(3),356-357。
馬莉(2019)。孔子學院對外漢語課程體系中的茶文化教學研究。文化創新比較研究,(4),123-124。
張文京(2014)。「無味之味——認識中國茶」課程之規畫與實踐:臺大國際華語研習所文化課程案例分享。華語學刊,(16),91-95。
張晏菁(2013)。敦煌變文〈茶酒論〉與唐代「三教論衡」的通俗化。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22),25-44。
張敏(2014)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茶文化課程教學設計探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35(7),141-143。
張麗芳(2017)。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融入茶文化的思路與策略。福建茶葉,(6),182-183。
盛雲嵐(2012)。歐洲CLIL模式:外語教學法的新視角。山東外語教學,33(5),65-69。
郭丹英、陳鋼(2009)。茶鍑。收藏家,(9),53-56。
閆桂萍(2016)。茶藝文心——談茶文學。福建茶葉,(4),377-378。
陳振宇(2013)。學語言學到了什麼?從語言的多面向樣貌探討語言教學的新路徑。臺灣華語教學研究,(2),1-11。
陳振宇(2019a)。特約主編序: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1-4。
陳振宇(2019b)。以語言學習的生態學習理論建構「內容語言整合學習」的理論基礎。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8),5-17。
黃雪萍、左璜(2013)。課目與語言整合式學習模式的興起、課程建構與啟示。外國教育研究,(11),39-50。
楊士範(2011)。臺灣連鎖飲料店下的當代日常飲食生活——以咖啡和珍珠奶茶之連鎖產業為例。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1),38-47。
楊秀萍(2004)。中國茶文化的起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2),46-51。
葉漢鐘(2020)。「工夫茶」與「功夫茶」之爭。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10),63-65。
趙恕敏(2009)。教學日誌:外語教師反思性教學的有效途徑。大學教育科學, (2),56-59。
趙時錄(1992)。以茶待客。師範教育,(10),39。
趙逵夫(1990)。唐代的一個俳優戲腳本——敦煌石窟發現〈茶酒論〉考述。中國文化,(2),157-163。
鳳笑天(1994)。方法論背景中的問卷調查法。社會學研究,3,13-18。
劉會英、黃甫全(2013)。歐洲新興課語整合式學習(CLIL)的背景、視角與啟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4(5),87-100。
潘世尊(2004)。行動研究的基本要求。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2),163-179。
蔡松珍(2018)。內容導向教學於文化課程之教學設計——以茶文化為例。第17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
蔡慧崑(2016)。論盧仝茶詩的文化意涵。慈惠學報,(12),163-171。
鄭晶晶(2014)。問卷調查法研究綜述。理論觀察,(10),102-103。
駱巧麗(2006)。CLIL教學模式及其對中國公共外語教學的啟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19(3),70-72。
顏鸝慧(2011)。唐代僧人茶生活。明道學術論壇,7(3),167-182。
龔永新(2019)。客來敬茶:民族特色與人的社會化。茶葉,45(1),53-56。

(三)雜誌文章
吳德亮(2017)。八萬里路茶和月——戲說六大茶類。收藏,2,78-81。
周衍平(2020)。中式婚禮上,為什麼要敬茶。文化交流,3,58-61。
段振離(2015)。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健康世界,(468),27-28。
風順(2009)。現代茶具與功能。茶:健康天地,(10),34-35。
郭怡欣(2017)。選壺、泡茶、品茗學問多——一壺好茶得來不易。鄉間小路,43(4),56-59。
(四)新聞報紙
曹晏郡、邱福財(2010年12月31日)。明起禁外籍人士入境 境外生來台暫停受理。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6837

(五)學位論文
王詩涵(2020)。跨文化文本於華語教學的應用——以胡晴舫《旅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余柔萱(2019)。華語動畫教材之教學設計——以《魔法阿媽》中的民俗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吳伊婷(2019)。台灣文學繪本融入華語文課程設計——以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
李旻樺(2022)。華語跨文化溝通教學設計——以電影《推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
李智慧(2010)。針對韓國學生之華語電影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周芊妤(2019)。電視迷你劇與華語文化教學——以臺灣青少年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林以涵(2018)。習俗傳說融入跨文化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婕(2021)。華語教學之散文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敏芳(2018)。CLIL在高級漢語綜合課教學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研究所。
洪崇凱(2022)。多媒體CLIL華語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研究——以性別平等為主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倉島姿壽賀(2009)。以內容本位教學法設計之發展型中國茶藝華語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志恒(2019)。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三國演義》及《赤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張華容(2018)。微電影融入華語課程設計——以華語中高級學習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許鐘尹(2018)。跨文化華語教學中的現代文學課程設計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舒兆民(2001)。網路華語語體及文化課程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黃子純(2019)。華語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臺灣社會議題」課程之個案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詹筱蔚(2006)。電影華語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歐陽珮(2019)。華語教材中節日文化禁忌之設計——以中元節為主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駱亮因(2017)。文化導入之華語小說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簡汎霓(2022)。CLIL 融入華語文化教學設計研究——以節慶飲食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羅得榮(2009)。初級華語節慶教學行動研究——以中秋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

二、英文文獻
Alsaawi, A. (2014). A critical review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 3(4).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1). ACTFL 21st Century Skills Map. https://www.actfl.org/resources/resources-2020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Longman.
Burns, A. (2009). Action Research. In Heigham, J. and Croker, R.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pp.112-134). Palgrave Macmillan.
Calhoun, E. F. (1993). Action Research: Three Approach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2), 62-65.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Falmer.
Council of Europe. (2001).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of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rm.coe.int/1680459f97
Coyle, D. (1999). Theory and planning for effective classrooms: supporting students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ontexts. In J. Masih (Ed.), 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 Models, Methods and Outcomes. CILT.
Coyle, D. (2007).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5), 543-562.
Coyle, D. (2010). CLIL: A pedagogical approach from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p. 97-111).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oker, R. A.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igham, J. and Croker, R.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pp. 3-24). Palgrave Macmillan.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2nd ed.). McGraw Hill.
Dörnyei, Z., & Taguchi, T. (2010). Questionnaire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rocessing (2nd ed.). Routledge.
Elliott, J. (1994). Research o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2(1), 133-137.
European Commission. (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 Toward the Learning Society.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0a8aa7a-5311-4eee-904c-98fa541108d8/language-en
Eurydice (2006).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at school in Europe. EU publications.
Glesne, C. (2011).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4th ed.). Pearson.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Marsh, D. (2002). CLIL/EMILE-The European Dimension: Actions, Trends and Foresight Potential.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McNiff, J. (2013).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outledge.
Meyer, O. (2010). Towards quality-CLIL: successful plan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Pulso.
Moran, P. R., & Lu, Z.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Heinle & Heinle.
Nunan, D. & Bailey, K. M. (200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Heinle.
Reason, P. & Bradbury, H. (2013). Introduction. In Reason, P. and Bradbury, H. (Ed.),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ve Inquiry and Practice (2nd ed.). Sage.
Van Lier, L. (1994). Action Research. Sintagma, 6, 31-37.
Wong, M. Hiufu. (2020, April 30). The Rise of Bubble Tea, One of Taiwan’s Most Beloved Beverages. CNN Travel. https://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taiwan-bubble-tea-origins/index.html

三、網路相關資源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大專校院境外學生人數統計。https://data.gov.tw/dataset/6289
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http://occef.org.tw/
國立政治大學「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https://www.pbp-usr.nccu.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https://coct.naer.edu.tw/TBCL/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等級對照。https://past.sc-top.org.tw/chinese/LS/test5.php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華語文語料庫與能力基準整合系統。https://coct.naer.edu.tw/
爾灣中文學校。https://www.sccca.org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找課程。https://lmit.edu.tw/lczh/course_list/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587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