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事政府採購人員離職傾向探究
Research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of Procurement Personnel
作者 陳志翔
Chen, Chih-Hsiang
貢獻者 傅凱若
陳志翔
Chen, Chih-Hsiang
關鍵詞 離職傾向
採購人員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Jan-2023 15:16:14 (UTC+8)
摘要 政府採購法自1999年實行至今已逾20年,該法不僅提供了採購行政流程上明確的制度,讓政府採購較以往公開透明、同時促進民間企業參與及競爭等,全國各機關辦理財物、勞務及工程招標甚至小額採購過程,均較以往有所依歸,也逐漸導向合理競爭發展,此與政府透明清廉及國際間採購形象息息相關。市場趨勢引導下,因為公部門履約付款相較於民間企業不會跳票,為私部門提供誘因逐漸開始與政府打交道。然而,政府採購法雖然提供辦理採購業務執行者一個明確可依循的制度,卻也因此採購案量逐年增加,使辦理政府採購人員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研究納入自我民族誌概念,先行回顧研究生自身過去辦理採購之困境反思擷取相關經驗作為本研究重要研究問題,採用訪談法作為主要搜集資料及分析個案之途徑,為了更深入針對公部門機關專辦採購人員進行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將過去文獻與訪談資料相互檢驗應證,包括過去文獻論文期刊、新聞報導內容及其他公部門相關文字紀錄或數據等,俾利作為訪談法之訪談提綱參考來源。本研究問題欲探究在承辦如此繁瑣的業務過程中,是何種原因能夠使辦理政府採購人員不選擇離職?又是什麼因素能夠改善離職傾向?其中與文獻回顧中私企業常用之離職理論是否相符?又訪談中會有何過去文獻未發現之離職原因?
有別於過去相關研究所提及之離職原因,經訪談發現退休之職涯規劃對採購離職傾向亦有重大影響,當受訪者已屆退休年齡時,全數受訪者皆會出現安定安穩為原則之工作心態,即便內心對於專辦採購業務有怨言或再怎麼抗拒業務執行也不想在工作內容出現其他變動。相反地,較年輕之專辦採購人員,一旦萌生離職傾向則較可能處於觀察其他職缺伺機而動之情形。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蘊傑(2018),土木工程職系公務人員工作環境因素、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的關聯性探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王貿、蘇偉業、賴怡樺(2019),「我國行政機關公務人力流動之初探 以跨職系流動為焦點」,《行政暨政策學報 69 期》,49-84 。
王精文(2019)。績效考評滿意度對工作投入、離職傾向與員工績效的影響,以工作動機為調節變項,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道銘(2020)。我國對涉及國家安全人員赴陸管制法制之研究-以退離職人員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育(2008),社工人員自覺工作特性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以職場有一為調節變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余明芳(2019),政府採購人員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宣宣(2019)。工程機關七年級工程人員是配度與留任意願之研究-以某地方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李振華(2020)。花蓮縣及臺東縣國立高中職學校兼任行政工作教師離職現況與成因分析-兼論非典型人力擔任行政職之可行性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呂春嬌(2000)。政府採購法與圖書館因應之道初探,臺北市立圖館館訊第十八卷一期。
何粵東(2010)。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奕銘(1997),「工作倦怠階段理論在組織管理上之應用」,《空大行政學報7期》,145-158。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Babbie, E著)。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林義庭(2015)。政府機關中採購人員之角色影響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千(2019),臺南市國民小學兼任教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胡佩蘭(2011)。護理人員離職傾向之決定性因素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洪慧君(2019),澎湖縣公費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服務期滿後留任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羿君(2022),非營利組織運用跨部門合作推動無障礙旅遊之探討:以輪椅使用者團體旅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又新(2003),採購組織對採購人員工作滿足及採購效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郭敏雄(2012),公務人員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各區公所為例,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詩蓉(2012)。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某外商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維州(2012)。臺灣科技業員工工作鑲嵌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工作滿意度為調節變項,天主教輔仁大學科技管理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雅玲(2013),花蓮縣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2013)新公共管理(修訂五版)。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陳威霖(2014)。工料分析與採購人員特性對採購利益迴避與績效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信宇(2016)。職務輪調、工作滿意對家庭生活之影響-以嘉義縣專任人事人員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孫葉宏(2017),採購人員對組織變革認知、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振忠(2019),臺南市公立國民中學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凡可(2019),轉換型領導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打擊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怡靜(2019)。企業文化與組織氣候對離職傾向之影響,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泓文(2020),倫理領導、組織公平、當責感受與留職意願間之關係研究-以北部軍士官兵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盟昌(2020)。海軍陸戰隊官兵離職傾向影響因素分析之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跨文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倫(2020)。優先採購身心障礙政策對政府採購人員消費行為與選擇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成碩士論文。
郭俊丁(2020),矯正機關基層戒護人員留任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許桂蘭、王耀德(2001),地方行政人員工作情境特性及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對其工作壓力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板橋區:小畢空間出版社。
張鎧如、陳敦源、簡鈺珒、李仲彬(2015),「探索臺灣公務人員工作績效之影響因素:能力、動機與機會的整合觀點」,《東吳政治學報第33卷第4期》,1-77。
許甘靜(2015),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暨所屬機關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樹仁(2018),衝突成因對行政績效之影響-以跨部門溝通與協調為中介變項,國立臺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秀琳(2019)。角色衝突與離職傾向之關係-主管部屬關係品質調節效果,國立屏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現役軍人營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展(2019),體驗式員工服務對員工留任意願之影響-以員工投入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榮(2019)。教師非自願離職原因之探究:以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福銘(2005),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來源之探-以嘉義縣鄉鎮市公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雙葉書廊。
黃家齊、李雅婷、趙慕芬,譯(2014)。組織行為(Robbins, S.P., & Judge, T.A著)。臺北市內湖區: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子正(2019)。公部門單位離職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個人動機與態度、個人與組織間角色衝突及組織管理與制度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瑩芳(2019),年金改革對公務人員留任意願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明雅(2020),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主管留任相關因素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歆芸(2020),新北市公共托老中心社工留任意願-組織面向的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游子正、董祥開(2020),「公務人員單位離職傾向之影響因素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2卷3期》,45-86。
楊明文(2013),組織公平、組織信任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國稅局為例,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董祥開、林嚴凡(2019),「公私部門轉換經驗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公私部門工作差異認知為中介變相項」,《行政暨政策學報68期》,1-48。
廖永云(2020)。影響臺北市行政警察離職意向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鎮宇(2005),訓練政策實施之探討:以政府採購人員專業人員為例,T&D飛訊第30期。
劉祥得、翁興利(2007),「當前我國公務人員工作滿意度、工作屬性、工作係落之因果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2期》,71-110。
劉廷揚、楊秀燕、薄喬萍、李昭蓉(2013年3月)。經營管理學刊-南台灣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以人格特質及工作投入為調節變項,經營管理學刊。
劉祥得、許立一(2019),「公務員社會支持、公共服務動機影響工作倦怠、離職意願之因果模式分析」,《空大行政學報33期》,1-20。
蔡沐純(2019)。警察人員組織公平知覺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祐銘(2019)。勞動條件檢查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探討,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賴子淳(2019)。工作壓力對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檢驗職業倦怠之中介效果,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弘箖(2020),職業軍人人格特質、留任及離職傾向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陸軍為例,國立屏東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鐘永昌(2002),台東縣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偉業、黎世輝(2011),「為什麼初任公務人員職位配置採用分發制度?一個歷史回顧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3期》,25-64。
大逆轉!纏訟11年國立科教館工程弊案 更一審今改判前館長無罪(2020),自由時報,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
太魯閣釀50死 花蓮住院人數一次看(2021),三立新聞網,記者簡浩正,台北花蓮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20),政府採購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法務部調查局(2020),中華民國108年廉政工作年報,新北,法務部調查局廉政處。

英文部分
Abelson, M. A., & Baysinger B. D.(1984), Paternal and Dysfunctional Turnover: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Level Mode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2), 331-341.
Abelson, M. A. (1987), Examination of Avoidable and Unavoidabl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3), 382-386.
Bluedorn, A. C.(1978). A Taxonomy of Turnove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3), 647-651.
Bluedorn, A. C.(1982). The Theory of Turnover: Causes Effects and Meaning.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35, 137-155.
Bozeman, B.(1993). A theory of Government. “red tap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3(3), 273-303.
Cohen, G. R., Blake. S., & Goodman. D(1993). Does turnover intention matter? Evaluating the Usefulness of Turnover Intention Rate as a Predictor of Actual Turnover Rate.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36(3), 240-263.
Dalton, D. R., & W. D. Todor.(1979). Turnover turned over: An Expanded and Positive Perspectiv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2), 225-235.
Dalton, D. R., W. D. Todor., & Krackhardt, D. M.(1982). Turnover overstated: The Functional Taxonom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1), 117-123.
Grissom, J. A., Viano, S. L., & Selin, J. L.(2015). Understanding Employee Turnover in the Public Sector: Insights from research on teacher mobi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6(2), 241-251.
Hassan, S.(2010). Fair Treatment, Job Involv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Profession Employees in Government: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a Mediator. USA: Rockefeller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and Policy Press.
Houston, D. J.(2006). Walking the Walk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Employees and Charitable Gifts of Time, Blood, and Money. Journal of Appli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6(1), 67-86.
Jackofsky, E. F. (1984), Turnover & Job Performance: An Integrated Process Mode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Jeon, S. H., & Robertson, P. J.(2013).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The impact of public duty motivation on turnover intention. The 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 28(2), 3-24.
Kim, J.(2015), What increase public employees’ turnover intention? Public Personnel Work, 32(3), 7-27
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Mobley, W. H., Horn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1978),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3(4),410-416.
Mobley, W. H., Griffeth, R. W., & Hand, H. H., & Meglino, B. M.(1979),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Michaels, C. E., & Spector, P. E.(1982). Cause of Employee Turnover: A test of the Mobley, Griffeth, Hand, and Meglino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2), 101-115.
Pitts, D., J. Marvel., & Fernandez, S.(2011).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U.S. Federal Employe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1(5), 753-762.
Pooh, M. L.(2004), Effect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Politic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Personnel Review, 33(3), 324-336.
Steel, R. P.(2002), Turnover Theory at Empirical Interface: Problem of fit and func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3), 348-362.
Trimble, D. E.(200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Missionari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ry, 34(4), 351-362.
Wang, Y. D., Yang, C., & Wang, K. Y.(2012). Comparing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171(1), 25-42.
Zeffane, R., & Melhem, S. J. B.(2017). Trust, Job Satisfacti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 Public-Private Sector Comparison in the United Arab Mirates. Employee Relations, 39(7), 1150-116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792108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8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傅凱若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志翔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Chih-Hsi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志翔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Chih-Hsi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Jan-2023 15:16:14 (UTC+8)-
dc.date.available 5-Jan-2023 15:16:1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Jan-2023 15:16:1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92108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88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92108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政府採購法自1999年實行至今已逾20年,該法不僅提供了採購行政流程上明確的制度,讓政府採購較以往公開透明、同時促進民間企業參與及競爭等,全國各機關辦理財物、勞務及工程招標甚至小額採購過程,均較以往有所依歸,也逐漸導向合理競爭發展,此與政府透明清廉及國際間採購形象息息相關。市場趨勢引導下,因為公部門履約付款相較於民間企業不會跳票,為私部門提供誘因逐漸開始與政府打交道。然而,政府採購法雖然提供辦理採購業務執行者一個明確可依循的制度,卻也因此採購案量逐年增加,使辦理政府採購人員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研究納入自我民族誌概念,先行回顧研究生自身過去辦理採購之困境反思擷取相關經驗作為本研究重要研究問題,採用訪談法作為主要搜集資料及分析個案之途徑,為了更深入針對公部門機關專辦採購人員進行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將過去文獻與訪談資料相互檢驗應證,包括過去文獻論文期刊、新聞報導內容及其他公部門相關文字紀錄或數據等,俾利作為訪談法之訪談提綱參考來源。本研究問題欲探究在承辦如此繁瑣的業務過程中,是何種原因能夠使辦理政府採購人員不選擇離職?又是什麼因素能夠改善離職傾向?其中與文獻回顧中私企業常用之離職理論是否相符?又訪談中會有何過去文獻未發現之離職原因?
有別於過去相關研究所提及之離職原因,經訪談發現退休之職涯規劃對採購離職傾向亦有重大影響,當受訪者已屆退休年齡時,全數受訪者皆會出現安定安穩為原則之工作心態,即便內心對於專辦採購業務有怨言或再怎麼抗拒業務執行也不想在工作內容出現其他變動。相反地,較年輕之專辦採購人員,一旦萌生離職傾向則較可能處於觀察其他職缺伺機而動之情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摘要I
目次II
表次IV
圖次I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現況及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6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二章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離職概念 11
第二節離職傾向 14
第三節採購離職原因及改善 20
第三章研究設計 29
第一節研究流程及架構 29
第二節研究方法 32
第三節研究對象 35
第四章研究分析 39
第一節三大因素訪談結果 39
第二節受訪者其他困境 54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研究發現與討論研究發現與討論 62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研究限制與建議68
參考文獻 70
中文部分 70
英文部分 74
附錄 76
附錄一訪談題綱訪談題綱 76
附錄二衛生福利部辦理採購作業要點衛生福利部辦理採購作業要點 77
附錄三衛生福利部某某某機關辦理採購作業要點 85
附錄四訪談稿目錄 93
zh_TW
dc.format.extent 41764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8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離職傾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採購人員zh_TW
dc.title (題名) 從事政府採購人員離職傾向探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of Procurement Personnel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蘊傑(2018),土木工程職系公務人員工作環境因素、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的關聯性探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王貿、蘇偉業、賴怡樺(2019),「我國行政機關公務人力流動之初探 以跨職系流動為焦點」,《行政暨政策學報 69 期》,49-84 。
王精文(2019)。績效考評滿意度對工作投入、離職傾向與員工績效的影響,以工作動機為調節變項,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道銘(2020)。我國對涉及國家安全人員赴陸管制法制之研究-以退離職人員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育(2008),社工人員自覺工作特性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以職場有一為調節變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余明芳(2019),政府採購人員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宣宣(2019)。工程機關七年級工程人員是配度與留任意願之研究-以某地方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李振華(2020)。花蓮縣及臺東縣國立高中職學校兼任行政工作教師離職現況與成因分析-兼論非典型人力擔任行政職之可行性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呂春嬌(2000)。政府採購法與圖書館因應之道初探,臺北市立圖館館訊第十八卷一期。
何粵東(2010)。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奕銘(1997),「工作倦怠階段理論在組織管理上之應用」,《空大行政學報7期》,145-158。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Babbie, E著)。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林義庭(2015)。政府機關中採購人員之角色影響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千(2019),臺南市國民小學兼任教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胡佩蘭(2011)。護理人員離職傾向之決定性因素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洪慧君(2019),澎湖縣公費醫事人員養成計畫服務期滿後留任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羿君(2022),非營利組織運用跨部門合作推動無障礙旅遊之探討:以輪椅使用者團體旅遊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又新(2003),採購組織對採購人員工作滿足及採購效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郭敏雄(2012),公務人員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各區公所為例,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詩蓉(2012)。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某外商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維州(2012)。臺灣科技業員工工作鑲嵌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工作滿意度為調節變項,天主教輔仁大學科技管理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雅玲(2013),花蓮縣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2013)新公共管理(修訂五版)。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陳威霖(2014)。工料分析與採購人員特性對採購利益迴避與績效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信宇(2016)。職務輪調、工作滿意對家庭生活之影響-以嘉義縣專任人事人員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孫葉宏(2017),採購人員對組織變革認知、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振忠(2019),臺南市公立國民中學兼任學務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凡可(2019),轉換型領導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打擊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怡靜(2019)。企業文化與組織氣候對離職傾向之影響,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泓文(2020),倫理領導、組織公平、當責感受與留職意願間之關係研究-以北部軍士官兵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盟昌(2020)。海軍陸戰隊官兵離職傾向影響因素分析之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跨文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倫(2020)。優先採購身心障礙政策對政府採購人員消費行為與選擇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成碩士論文。
郭俊丁(2020),矯正機關基層戒護人員留任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許桂蘭、王耀德(2001),地方行政人員工作情境特性及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對其工作壓力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板橋區:小畢空間出版社。
張鎧如、陳敦源、簡鈺珒、李仲彬(2015),「探索臺灣公務人員工作績效之影響因素:能力、動機與機會的整合觀點」,《東吳政治學報第33卷第4期》,1-77。
許甘靜(2015),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暨所屬機關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樹仁(2018),衝突成因對行政績效之影響-以跨部門溝通與協調為中介變項,國立臺南大學公共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秀琳(2019)。角色衝突與離職傾向之關係-主管部屬關係品質調節效果,國立屏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現役軍人營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展(2019),體驗式員工服務對員工留任意願之影響-以員工投入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榮(2019)。教師非自願離職原因之探究:以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福銘(2005),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來源之探-以嘉義縣鄉鎮市公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雙葉書廊。
黃家齊、李雅婷、趙慕芬,譯(2014)。組織行為(Robbins, S.P., & Judge, T.A著)。臺北市內湖區: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子正(2019)。公部門單位離職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個人動機與態度、個人與組織間角色衝突及組織管理與制度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瑩芳(2019),年金改革對公務人員留任意願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明雅(2020),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主管留任相關因素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歆芸(2020),新北市公共托老中心社工留任意願-組織面向的探討,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游子正、董祥開(2020),「公務人員單位離職傾向之影響因素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2卷3期》,45-86。
楊明文(2013),組織公平、組織信任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國稅局為例,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董祥開、林嚴凡(2019),「公私部門轉換經驗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公私部門工作差異認知為中介變相項」,《行政暨政策學報68期》,1-48。
廖永云(2020)。影響臺北市行政警察離職意向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鎮宇(2005),訓練政策實施之探討:以政府採購人員專業人員為例,T&D飛訊第30期。
劉祥得、翁興利(2007),「當前我國公務人員工作滿意度、工作屬性、工作係落之因果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2期》,71-110。
劉廷揚、楊秀燕、薄喬萍、李昭蓉(2013年3月)。經營管理學刊-南台灣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以人格特質及工作投入為調節變項,經營管理學刊。
劉祥得、許立一(2019),「公務員社會支持、公共服務動機影響工作倦怠、離職意願之因果模式分析」,《空大行政學報33期》,1-20。
蔡沐純(2019)。警察人員組織公平知覺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祐銘(2019)。勞動條件檢查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探討,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賴子淳(2019)。工作壓力對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檢驗職業倦怠之中介效果,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弘箖(2020),職業軍人人格特質、留任及離職傾向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陸軍為例,國立屏東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鐘永昌(2002),台東縣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偉業、黎世輝(2011),「為什麼初任公務人員職位配置採用分發制度?一個歷史回顧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3期》,25-64。
大逆轉!纏訟11年國立科教館工程弊案 更一審今改判前館長無罪(2020),自由時報,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
太魯閣釀50死 花蓮住院人數一次看(2021),三立新聞網,記者簡浩正,台北花蓮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20),政府採購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法務部調查局(2020),中華民國108年廉政工作年報,新北,法務部調查局廉政處。

英文部分
Abelson, M. A., & Baysinger B. D.(1984), Paternal and Dysfunctional Turnover: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Level Mode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2), 331-341.
Abelson, M. A. (1987), Examination of Avoidable and Unavoidabl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3), 382-386.
Bluedorn, A. C.(1978). A Taxonomy of Turnove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3(3), 647-651.
Bluedorn, A. C.(1982). The Theory of Turnover: Causes Effects and Meaning.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35, 137-155.
Bozeman, B.(1993). A theory of Government. “red tap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3(3), 273-303.
Cohen, G. R., Blake. S., & Goodman. D(1993). Does turnover intention matter? Evaluating the Usefulness of Turnover Intention Rate as a Predictor of Actual Turnover Rate.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36(3), 240-263.
Dalton, D. R., & W. D. Todor.(1979). Turnover turned over: An Expanded and Positive Perspectiv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2), 225-235.
Dalton, D. R., W. D. Todor., & Krackhardt, D. M.(1982). Turnover overstated: The Functional Taxonom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1), 117-123.
Grissom, J. A., Viano, S. L., & Selin, J. L.(2015). Understanding Employee Turnover in the Public Sector: Insights from research on teacher mobi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6(2), 241-251.
Hassan, S.(2010). Fair Treatment, Job Involv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Profession Employees in Government: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a Mediator. USA: Rockefeller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and Policy Press.
Houston, D. J.(2006). Walking the Walk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Employees and Charitable Gifts of Time, Blood, and Money. Journal of Appli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6(1), 67-86.
Jackofsky, E. F. (1984), Turnover & Job Performance: An Integrated Process Model,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Jeon, S. H., & Robertson, P. J.(2013).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The impact of public duty motivation on turnover intention. The 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 28(2), 3-24.
Kim, J.(2015), What increase public employees’ turnover intention? Public Personnel Work, 32(3), 7-27
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Mobley, W. H., Horn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1978),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3(4),410-416.
Mobley, W. H., Griffeth, R. W., & Hand, H. H., & Meglino, B. M.(1979),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Michaels, C. E., & Spector, P. E.(1982). Cause of Employee Turnover: A test of the Mobley, Griffeth, Hand, and Meglino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2), 101-115.
Pitts, D., J. Marvel., & Fernandez, S.(2011).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U.S. Federal Employe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1(5), 753-762.
Pooh, M. L.(2004), Effect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Politic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Personnel Review, 33(3), 324-336.
Steel, R. P.(2002), Turnover Theory at Empirical Interface: Problem of fit and func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3), 348-362.
Trimble, D. E.(200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Missionari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ry, 34(4), 351-362.
Wang, Y. D., Yang, C., & Wang, K. Y.(2012). Comparing Public and Private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171(1), 25-42.
Zeffane, R., & Melhem, S. J. B.(2017). Trust, Job Satisfacti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 Public-Private Sector Comparison in the United Arab Mirates. Employee Relations, 39(7), 1150-1169.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733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