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之生活適應、壓力因應策略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djustment,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作者 譚善輝
Tam, Sin-Fai
貢獻者 宋麗玉
Song, Li-Yu
譚善輝
Tam, Sin-Fai
關鍵詞 港澳大專學生
復原力
壓力因應策略
生活適應
Hong Kong Macau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Life Adjustment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Resilience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Feb-2023 14:23:04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港澳生在生活適應上的現況,在臺港澳生面對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可能因應方式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對象為全臺灣之港澳大專學生,以網絡問卷方式蒐集267份港澳大學生之生活適應問卷。
研究目的﹕
一、瞭解港澳大專學生在臺就學之生活適應現況。
二、瞭解港澳大專學生在臺就學面對生活適應問題的可能因應方式。
三、瞭解港澳大專學生的復原力、壓力因應與在臺就學的生活適應狀況之關係。
四、對在臺就學的港澳大專學生提供實務建議,為未來港澳生作參考資料。

研究發現﹕
一、在臺港澳大專學生在臺灣就學時間越長,生活適應程度越佳。
二、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之整體生活適應水平尚可,各構面中學業適應的程度最高,人際關係的程度最低。
三、在臺港澳大專學生面對壓力事件的因應策略中情緒因應策略和問題解決因應策略的應用頻率皆為中至中上。
四、在臺港澳大專學生的壓力最大來源是學業,其次是自己的健康,而受試者認為和家人的相處關係是沒有壓力的。
五、性別、僑居地、就讀學校地區、年級和面對壓力事件有沒有求助行動對生活適應及其構面有顯著相關,年級的影響程度最為顯著。
六、復原力與生活適應和壓力因應策略皆呈顯著相關。
七、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呈顯著相關。
八、港澳學生之年級,復原力,因應策略和生活壓力事件可以預測生活適應的程度。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life adjustment and resilience situatio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opying with the life adjustment problem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djustment copying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Hong Kong and Macao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Finally 267 questionnaires on the life adjustment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The research aims to:
1. To understand the living adjustment situatio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2. To underst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dealing with life adjustment problems.3.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stress response and life adjustment in Taiwan.4. To provide practical advice to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so as to serve as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future Hong Kong and Macao students.

The study founds out :
1.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better the degree of life adjustment.2. The overall life adjustment dimensions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the lowest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all aspects.3. The frequency of emotional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blem solving c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is medium to above.4.The biggest source of stress for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s their studies, followed by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families is stress-free.5. Gender, place of residence, school district, grade and whether or not to take help in the face of stressful event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ife adjustment and its dimensions, and grade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6. Resilienc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ife adaptation and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7.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fe adjustment.8. Grad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coping strategies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can predict the degree of life adjustment.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8)。僑生輔導手冊(中華民國一百七版)。臺北: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王怡澄(2008)。大學生的完美主義,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淑蓉(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雋安(2014)。港澳生與陸生來台適應性之比較研究-以文化大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譯)(1991)。Arkoff 著。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
史家瑄(2008)。國中生的自我調節、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洪葉。
江佳芳(2009)。在臺日籍學生跨文化適應與休閒生活經驗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吳氏金惠(2021)。探討越南留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香質(2005)。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吳皓恩(2020)。網路成癮傾向、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雅惠(2016)。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臺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嘉琪(2013)。國中生心理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溪崑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嘉燕(2020)。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及就學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宋麗玉,徐淑婷(2020)。優勢取向之家庭處遇:精神障礙者與家庭照顧者之雙向復元。台北﹕洪葉。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美娟(2006)。護生實習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瑞熒(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 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周正偉。(2014)。海峽兩岸招收僑生策略之比較-以招收香港地區學生為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4),43-65.
易振成(2005)。大學僑生生活問題、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學,彰化縣。
林子軒(2020)。同志青少年非自願性出櫃後之家庭因應與復原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浥雰(2009)。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堂勛(2014)。在臺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基隆市。
施教裕(2018)。認知行為理論。載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65-155頁)。臺北﹕洪葉。
洪子琪(2011)。僑生大學生活適應輔導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73,145-156
洪綺苓(2015)。赴日交換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夏誠華。(2006)。〈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中華民國僑生教育回顧〉收於《僑民教育研習資訊》,23:2。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3-33。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高嘉偵(2009)。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學生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某大學僑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doi:10.29734/SJSW.200712.0006
張玉芬(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對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江(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04 年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4/104edu.pdf
教育部(2016)。僑生及港澳大專學生人數概況統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oversea/104/104oversea.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0)。大專院校橋生及畢業生人數-按等級別、性別與僑居地別分。2020年4月7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oversea/109/109oversea.pdf
梁明樂(2012)。馬來西亞僑生在臺跨文化適應與休閒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許秀雲(2008)。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陳宥慈(2016)。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星孜(2010)。台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素芝(2018)。接受肝動脈栓塞術肝癌病患社會支持、復原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性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莉(2012)。僑生愛情分手之失落與復原經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程千芳、游一龍(2010)。普通心理學。台北市﹕華杏。
黃品甄(2018)。大專生主觀幸福感、心理資本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黃彥鈞(2020)。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復原力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璉華(1995)。僑生適應問題之探討。護理研究,3(3),211-224。doi:10.7081/NR.199509.0211
黃璉黃、羅漢強(1996)。外籍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衛誌,15(5),457-468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內大學的生活適應研究。輔導月刊,11(7、8), 2-16。
廖淑梅(2005)。技專校院研究生與大學生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之比較-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縣。
劉淑惠(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劉達濠(2012)。港澳僑生在臺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學位論文,台北市。
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蔣雅薇(2015)。中國大陸、港澳及東南亞境外學生來台生活適應相關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zcgvd
鄭佳榮(2020)。新南向專班學生在臺文化涵化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越南學生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家雪(2012)。澳門僑生到臺灣升大學之研究(1951至201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麗珍(2018)。生態觀點。載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291-314頁)。臺北﹕洪葉。
鮑威爾(1984)。適應心理學 : 人生周期之正常適應(俞筱鈞編譯)。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戴昀、伊慶春(2008)。弱勢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復原力的建構。2008年台灣人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戴淑梅(2005)。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18。

英文部份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Williams, L. R. (2001).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2e). Singapore:Thomson Learning Inc.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4th ed.) New Jersey: Perentice Hall.
Bell, H. (1977).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coping methods in mental-illness and-wellness behaviors. Nursing Research, 26(2), 136-141.
Benard, B. (1991). Fostering resiliency in kids: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Portland, OR: Western Center for Drug-free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Berry, J.W. (1992),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n a New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0: 69-85.
Block, J. H., & Block, J. (2014). The role of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ffect, and social relations (pp. 49-112). Psychology Press.
Bolton, K. W., Hall, J. C., Blundo, R., & Lehmann, P. (2017).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e theory in solution-focused practice.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36(3), 1-15.
Cleary, S.D.(2000).Adolescent victimization and associated suicidal and violent behaviors. Adolescence, 35, 671-682.
Craigt, W.M.(1998).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llying,Victimization,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 123-130.
Cross, W. E., Jr. (1995). The psychology of nigrescence: Revising the Cross model. In J. G. Ponterotto, J. M. Casas, L. A. Suzuki, & C. M. Alexander (Eds.),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pp. 93–122). Sage Publications, Inc.
Egeland, B., Carlson. E. & Sroufe, L. A. (1993). Resilience a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517-528.
Forero, R., McLellan, L., Rissel, C., & Bauman, A. (1999). Bullying behaviour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Cross sectional surve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9(7206), 344.
Garmezy, N., Masten, A. S., & Tellegen, A. (1984).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97-111.
Green, R. G., Muir, H., James, M., Gradwell, D., & Green, R. L. (1996).Human factors for pilots. Routledge.
Hammer, M. R. (1992). Research, mission statement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advising off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2), 217-236.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New York:Mcgraw-Hill.
Karina Melissa, G. (2017).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Distance, Personality, and Cultural Intelligence.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uthar, S. S., Lyman, E. L., & Crossman, E. J. (2014).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I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pp. 125-140).
Masten, A. 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 and adversity: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 city America: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p. 3-25). Lawrence Erlbaum.
Masten, A. S., & Reed, M. G. J. (2002).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4, 88.
Monette, D. R.,Sullivan, T. J., & DeJong, C.R.(2013).Applied social research: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 Cengage Learning.
Mrazek, P. J. & Mrazek, D. (1987). Resilience in child maltreatment victims: A conceptual explorati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1, 357-365.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8.3.499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Smith, B. W., Dalen, J., Wiggins, K., Tooley, E., Christopher, P., & Bernard, J. (2008). The brief resilience scale: assessing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5(3), 194-20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8264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64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宋麗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ong, Li-Y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譚善輝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am, Sin-F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譚善輝zh_TW
dc.creator (作者) Tam, Sin-Fai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Feb-2023 14:23:04 (UTC+8)-
dc.date.available 1-Feb-2023 14:23:0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Feb-2023 14:23:0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264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21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264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臺港澳生在生活適應上的現況,在臺港澳生面對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可能因應方式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對象為全臺灣之港澳大專學生,以網絡問卷方式蒐集267份港澳大學生之生活適應問卷。
研究目的﹕
一、瞭解港澳大專學生在臺就學之生活適應現況。
二、瞭解港澳大專學生在臺就學面對生活適應問題的可能因應方式。
三、瞭解港澳大專學生的復原力、壓力因應與在臺就學的生活適應狀況之關係。
四、對在臺就學的港澳大專學生提供實務建議,為未來港澳生作參考資料。

研究發現﹕
一、在臺港澳大專學生在臺灣就學時間越長,生活適應程度越佳。
二、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之整體生活適應水平尚可,各構面中學業適應的程度最高,人際關係的程度最低。
三、在臺港澳大專學生面對壓力事件的因應策略中情緒因應策略和問題解決因應策略的應用頻率皆為中至中上。
四、在臺港澳大專學生的壓力最大來源是學業,其次是自己的健康,而受試者認為和家人的相處關係是沒有壓力的。
五、性別、僑居地、就讀學校地區、年級和面對壓力事件有沒有求助行動對生活適應及其構面有顯著相關,年級的影響程度最為顯著。
六、復原力與生活適應和壓力因應策略皆呈顯著相關。
七、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呈顯著相關。
八、港澳學生之年級,復原力,因應策略和生活壓力事件可以預測生活適應的程度。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life adjustment and resilience situatio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opying with the life adjustment problem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djustment copying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Hong Kong and Macao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Finally 267 questionnaires on the life adjustment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The research aims to:
1. To understand the living adjustment situatio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2. To underst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dealing with life adjustment problems.3.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stress response and life adjustment in Taiwan.4. To provide practical advice to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so as to serve as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future Hong Kong and Macao students.

The study founds out :
1.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better the degree of life adjustment.2. The overall life adjustment dimensions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the lowest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ong all aspects.3. The frequency of emotional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blem solving c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is medium to above.4.The biggest source of stress for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s their studies, followed by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families is stress-free.5. Gender, place of residence, school district, grade and whether or not to take help in the face of stressful event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ife adjustment and its dimensions, and grade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6. Resilience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ife adaptation and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7.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fe adjustment.8. Grad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 coping strategies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can predict the degree of life adjustment.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錄 I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問題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在臺港澳大專生現況 5
第二節 生活適應 8
壹、 生活適應的意涵 8
貳、 港澳大專學生在臺生活適應的定義 9
參、 生活適應有關理論探討 9
肆、 港澳大專學生與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 15
第三節 壓力因應策略 16
壹、 壓力因應策略的意義 16
貳、 壓力因應策略的內涵 17
第四節 復原力 18
壹、 復原力的意涵 18
貳、 復原力的理論觀點 21
參、 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37
壹、 背景變項描述性統計 37
貳、 在臺就讀大專院校之港澳學生之生活適應現況 39
參、 在臺就讀大專院校之港澳學生之壓力因應策略現況 44
肆、 在臺就讀大專院校之港澳學生之復原力現況 45
伍、 在臺就讀大專院校之港澳學生之生活壓力事件現況 46
第二節 雙變項分析 47
壹、 背景變項與港澳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 47
貳、 背景變項與港澳學生復原力之相關 56
參、 背景變項與港澳學生因應策略之相關 60
肆、 復原力與港澳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 65
伍、 復原力與港澳學生生活壓力之相關 66
陸、 復原力與港澳學生因應策略之相關 66
柒、 因應策略與港澳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 67
捌、 生活壓力事件與因應策略之相關 67
玖、 生活壓力與港澳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 68
第三節 迴歸分析 69
壹、 所有變項之多元迴歸分析 69
貳、 生活適應構面之多元迴歸分析 70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9
壹、 研究方法 79
貳、 研究對象 7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9
壹、 港澳學生層面 80
貳、 臺灣學生層面 80
參、 輔導組織層面 80
肆、 政策層面 81
伍、 未來研究建議 81
參考文獻﹕ 83
附錄一﹕問卷內涵 89
zh_TW
dc.format.extent 247546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64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港澳大專學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復原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壓力因應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適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Hong Kong Macau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fe Adjust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silienceen_US
dc.title (題名) 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之生活適應、壓力因應策略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djustment,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8)。僑生輔導手冊(中華民國一百七版)。臺北: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王怡澄(2008)。大學生的完美主義,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淑蓉(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雋安(2014)。港澳生與陸生來台適應性之比較研究-以文化大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譯)(1991)。Arkoff 著。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
史家瑄(2008)。國中生的自我調節、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洪葉。
江佳芳(2009)。在臺日籍學生跨文化適應與休閒生活經驗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吳氏金惠(2021)。探討越南留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人際關係與學習成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香質(2005)。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吳皓恩(2020)。網路成癮傾向、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雅惠(2016)。科技校院學士班陸生在臺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嘉琪(2013)。國中生心理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溪崑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嘉燕(2020)。在臺港澳大專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及就學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宋麗玉,徐淑婷(2020)。優勢取向之家庭處遇:精神障礙者與家庭照顧者之雙向復元。台北﹕洪葉。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美娟(2006)。護生實習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瑞熒(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沈瓊桃(2010)。暴力的童年, 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周正偉。(2014)。海峽兩岸招收僑生策略之比較-以招收香港地區學生為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4),43-65.
易振成(2005)。大學僑生生活問題、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學,彰化縣。
林子軒(2020)。同志青少年非自願性出櫃後之家庭因應與復原力。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浥雰(2009)。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堂勛(2014)。在臺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基隆市。
施教裕(2018)。認知行為理論。載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65-155頁)。臺北﹕洪葉。
洪子琪(2011)。僑生大學生活適應輔導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73,145-156
洪綺苓(2015)。赴日交換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夏誠華。(2006)。〈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中華民國僑生教育回顧〉收於《僑民教育研習資訊》,23:2。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3-33。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徐昌燕(2007)。大學僑生成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高嘉偵(2009)。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學生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某大學僑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doi:10.29734/SJSW.200712.0006
張玉芬(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對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江(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04 年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4/104edu.pdf
教育部(2016)。僑生及港澳大專學生人數概況統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址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oversea/104/104oversea.pdf
教育部統計處(2020)。大專院校橋生及畢業生人數-按等級別、性別與僑居地別分。2020年4月7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oversea/109/109oversea.pdf
梁明樂(2012)。馬來西亞僑生在臺跨文化適應與休閒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許秀雲(2008)。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陳宥慈(2016)。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星孜(2010)。台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素芝(2018)。接受肝動脈栓塞術肝癌病患社會支持、復原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性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莉(2012)。僑生愛情分手之失落與復原經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程千芳、游一龍(2010)。普通心理學。台北市﹕華杏。
黃品甄(2018)。大專生主觀幸福感、心理資本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黃彥鈞(2020)。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復原力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璉華(1995)。僑生適應問題之探討。護理研究,3(3),211-224。doi:10.7081/NR.199509.0211
黃璉黃、羅漢強(1996)。外籍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衛誌,15(5),457-468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內大學的生活適應研究。輔導月刊,11(7、8), 2-16。
廖淑梅(2005)。技專校院研究生與大學生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之比較-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縣。
劉淑惠(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劉達濠(2012)。港澳僑生在臺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學位論文,台北市。
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蔣雅薇(2015)。中國大陸、港澳及東南亞境外學生來台生活適應相關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zcgvd
鄭佳榮(2020)。新南向專班學生在臺文化涵化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越南學生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家雪(2012)。澳門僑生到臺灣升大學之研究(1951至201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麗珍(2018)。生態觀點。載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291-314頁)。臺北﹕洪葉。
鮑威爾(1984)。適應心理學 : 人生周期之正常適應(俞筱鈞編譯)。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戴昀、伊慶春(2008)。弱勢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復原力的建構。2008年台灣人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戴淑梅(2005)。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18。

英文部份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Williams, L. R. (2001).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2e). Singapore:Thomson Learning Inc.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4th ed.) New Jersey: Perentice Hall.
Bell, H. (1977).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coping methods in mental-illness and-wellness behaviors. Nursing Research, 26(2), 136-141.
Benard, B. (1991). Fostering resiliency in kids: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Portland, OR: Western Center for Drug-free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Berry, J.W. (1992),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n a New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0: 69-85.
Block, J. H., & Block, J. (2014). The role of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ffect, and social relations (pp. 49-112). Psychology Press.
Bolton, K. W., Hall, J. C., Blundo, R., & Lehmann, P. (2017).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e theory in solution-focused practice.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36(3), 1-15.
Cleary, S.D.(2000).Adolescent victimization and associated suicidal and violent behaviors. Adolescence, 35, 671-682.
Craigt, W.M.(1998).The relationship among bullying,Victimization,depression, anxiety and aggres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 123-130.
Cross, W. E., Jr. (1995). The psychology of nigrescence: Revising the Cross model. In J. G. Ponterotto, J. M. Casas, L. A. Suzuki, & C. M. Alexander (Eds.),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pp. 93–122). Sage Publications, Inc.
Egeland, B., Carlson. E. & Sroufe, L. A. (1993). Resilience a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517-528.
Forero, R., McLellan, L., Rissel, C., & Bauman, A. (1999). Bullying behaviour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among school student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Cross sectional surve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9(7206), 344.
Garmezy, N., Masten, A. S., & Tellegen, A. (1984).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97-111.
Green, R. G., Muir, H., James, M., Gradwell, D., & Green, R. L. (1996).Human factors for pilots. Routledge.
Hammer, M. R. (1992). Research, mission statement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advising off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2), 217-236.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New York:Mcgraw-Hill.
Karina Melissa, G. (2017).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Distance, Personality, and Cultural Intelligence.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uthar, S. S., Lyman, E. L., & Crossman, E. J. (2014).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I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pp. 125-140).
Masten, A. 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 and adversity: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 city America: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p. 3-25). Lawrence Erlbaum.
Masten, A. S., & Reed, M. G. J. (2002).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4, 88.
Monette, D. R.,Sullivan, T. J., & DeJong, C.R.(2013).Applied social research: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 Cengage Learning.
Mrazek, P. J. & Mrazek, D. (1987). Resilience in child maltreatment victims: A conceptual explorati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1, 357-365.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8.3.499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Smith, B. W., Dalen, J., Wiggins, K., Tooley, E., Christopher, P., & Bernard, J. (2008). The brief resilience scale: assessing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5(3), 194-20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