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金融控股公司採用連結稅制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稅的法律問題
A Study on Undistributed Surplus Earnings Tax under the Consolidated Tax Regime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作者 賈之韻
Chia, Chih-Yun
貢獻者 劉連煜
賈之韻
Chia, Chih-Yun
關鍵詞 金融控股
連結稅制
未分配盈餘
量能課稅
重複課稅
盈餘公積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9-Mar-2023 18:50:58 (UTC+8)
摘要   我國在《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定之時,在跨業經營的模式上,基於較佳的「風險區隔」(防火牆)考量,選擇了「純粹控股公司」而非實際從事金融業務的「綜合銀行」,使金控公司除了仰賴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及對外舉債之外,幾乎不可能產生自給自足、得以支撐自身營運需求的現金流量,也使金控公司普遍仰賴舉債配息以滿足投資人,造成長期風險增加。
  現行未分配盈餘稅係以財務會計的稅後淨利為課稅基礎。由於金控公司對子公司之投資,係採用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故子公司之獲利會反映在金控公司的稅後淨利。此外,現行連結稅制合併申報制度也沒有「內部損益」的沖銷機制,而係將各別合併申報個體的當期未分配盈餘直接加總,作為合併課稅的未分配盈餘。造成子公司之獲利,在權益法下形同直接擬制為兩筆所得而被重複課稅;當子公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的範圍擴大、甚至使期末未分配盈餘轉盈為虧時,更形成對「虛盈實虧」課稅的不合理現象。
  本文從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度特色,說明為何要給予金控公司及子公司選擇合併申報之權利,並設計案例,以案例實際計算結果,證明現行連結稅制合併申報制度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9條之立法意旨、無法達到按經濟實質以量能課稅之立法目的,再透過稅法基本原則,說明為何現行制度不合理,最後參考國外立法例及實務見解的少數意見,並運用法律解釋方法,提出對於現行制度的修正建議。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頁17、101-106。
2. 于宗先、王金利,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初版,頁62。
3. 李惠宗,稅法方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初版,頁9-10。
4. 沈中華,銀行與金控的成長、衰退與再崛起:台灣的故事,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2014年9月,頁4-7至4-10。
5. 陳宣全,從綜合銀行演進探討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綜合績效,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6月,頁76。
6. 陳清秀,稅法之基本原理,作者自版,1994年8月,頁195。
7. 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6月12版,頁47。
8. 黃俊杰,稅捐基本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頁73。
9.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一冊-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植根法學叢書,2012年3月增訂三版,頁321。
10. 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9月增訂版,頁9。
11. 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稅捐稽徵法之新思維,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4月三版,頁485。
12. 劉連煜,台灣之金融改革與競爭法上議題,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頁319-349。
13. 劉連煜,現代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9月增訂,18版,頁269及301。
(二) 期刊
1. 王文宇,建構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相關問題之研究,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2輯第2期,2001年,頁33-54。
2. 王肇蘭、池祥萱、侯玟伶,股價跌破面值公司發放股票股利動機之實證研究,會計與公司治理,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31-52。
3. 李惠宗,稅法上「經濟觀察法」的適用及其界限──兼論錯誤的實質課稅「原則」(上),法令月刊,第69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33。
4. 李惠宗,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 號及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第60卷第7期,2009年7月,頁4-27。
5. 柯格鐘,量能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88-101。
6. 柯格鐘,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增訂,台灣法學雜誌,第199期,2012年5月,頁121-163。
7. 馬嘉應、余景仁,金融控股公司或併購母公司採連結稅制申報之探討,財稅研究,第3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45-53。
8. 陳清秀,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頁72-92。
9. 陳清秀,關係企業連結稅制─以金融控股公司為例,會計師季刊,第266期,2016年3月,頁2-19。
10. 黃俊杰、翁玉紋,兩稅合一與未分配盈餘,財稅研究,38卷3期,2006年5月,頁1-11。
11. 黃茂榮,法律解釋學基本問題(II):法律補充,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6卷第2期,1977年6月,頁7-62。
12. 黃茂榮,法律漏洞之補充的方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3卷第1期,1983年12月,頁1-30。
13. 黃茂榮,法律漏洞及其補充方法(上),植根雜誌,第21卷12期,2005年12月,頁494-514。
14. 黃源浩,從「絞殺禁止」到「半數原則」──比例原則在稅法領域之適用,財稅研究,第36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51-170。
15. 葛克昌,兩稅合一之憲法基礎,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56-113。
16. 葛克昌,盈虧互抵與納稅者權利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2018年5月,頁150-163。
17. 葛克昌,稅捐稽徵之正當法律程序之違反及其效力,財稅研究,第43卷第5期,2014年9月,頁102-125。
18. 劉連煜,資本結構證交法也管!特別盈餘公積提列與公積撥充資本之限制,實用稅務,第254期,1996年2月,頁49-51。
19. 蔡孟彥,盈虧互抵之意義與界限──憲法法庭111年度憲判字第5號判決評析,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35期,2022年11月,頁17-28。
20.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一),稅務旬刊,第2357期,2017年3月20日,頁33-39。
21.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二),稅務旬刊,第2360期,2017年4月20日,頁37-43。
22.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三),稅務旬刊,第2363期,2017年5月20日,頁27-33。
23. 顏慶章,從國際金融現代化談我國金融改革方向,實用稅務,第301期,1999年,頁46-61。
(三) 學位論文及研究計畫
1. 周修平,我國連結稅制之制度與行政法院判決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2月(葛克昌博士、鍾麒博士指導)
2. 徐偉初、羅時萬、陳國樑,我國股利所得課稅及兩稅合一制度之檢討,財政部105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7年4月28日。
3. 許祺昌,金融控股公司採用連結稅之營業費用與利息費用認列爭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全球企業家組碩士論文,2013年7月(陳明進博士指導)
4. 黃柏憲,自控股公司對子公司責任論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7月(林國全博士指導)。
5. 蘇泓人,2018年稅改後未分配盈餘稅之探討──參照美國及日本稅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吳偉臺博士指導)。
(四) 網路資源
1. KPMG安侯建業:https://home.kpmg/tw/zh/home.html
2.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1
3. 司法院裁判書系統:https://lawsearch.judicial.gov.tw/
4.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5. 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ins-info.ib.gov.tw/customer/Info2-10.aspx?UID=03458902
6.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網站: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15556&ctNode=29&mp=1
7.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網站:http://www.ttc.gov.tw/dp.asp?mp=1
8. 財政部賦稅署法規查詢主題專區:https://law.dot.gov.tw/law-ch/index.jsp
9. 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https://www.ardf.org.tw/ardf.html
10.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下載專區:http://163.29.17.154/ifrs/index.cfm

二、 英文文獻
(一) 專書
1. James E. Smith, West’s Internal Revenue Code and Treasury Regulation: Annotated and Select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2. Saunders, A & Walter, I.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Saunders, A & Walter, I. Universal Banking: Financial System Design Reconsidered, Chicago: IRWIN (1996).
(二) 期刊
1. Sul, W & OH, J. S. Do Universal Banks in Major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Specialized Bank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 Analysis, Vol. 11, Iss. 2 (1998).
2. Shen, C. H & Chang, Y. H, Do Regulations Affect Banking Performance? Government Governance May Matter,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Vol. 24, No. 1, pp. 92-105 (2006).
(三) 網路資源
1. Law.Cornell.Edu https://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
2. Office of the Law Revision Counsel https://uscode.house.gov/

三、 日文文獻
(一) 專書
1. 金子宏,租稅法,有斐閣,2014年第19版,頁283。
2. 岡村忠生,法人稅法講義,成文堂,2008年第3版,頁7。
(二) 期刊
1. 連結納税制度導入の問題点,沼田道孝,企業環境研究年報,No.4, Nov. 1999, p.77-86.
(三) 網路資源
1. E-GOV法令検索:https://elaws.e-gov.go.jp/
2. 日本国税庁網站:https://www.nta.go.jp/
3. Creabiz|公認会計士が運営する経営サポートメディア: https://www.creabiz.co.j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096102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61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連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賈之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a, Chih-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賈之韻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a, Chih-Y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Mar-2023 18:50:58 (UTC+8)-
dc.date.available 9-Mar-2023 18:50:5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Mar-2023 18:50:5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9610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8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96102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在《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定之時,在跨業經營的模式上,基於較佳的「風險區隔」(防火牆)考量,選擇了「純粹控股公司」而非實際從事金融業務的「綜合銀行」,使金控公司除了仰賴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及對外舉債之外,幾乎不可能產生自給自足、得以支撐自身營運需求的現金流量,也使金控公司普遍仰賴舉債配息以滿足投資人,造成長期風險增加。
  現行未分配盈餘稅係以財務會計的稅後淨利為課稅基礎。由於金控公司對子公司之投資,係採用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故子公司之獲利會反映在金控公司的稅後淨利。此外,現行連結稅制合併申報制度也沒有「內部損益」的沖銷機制,而係將各別合併申報個體的當期未分配盈餘直接加總,作為合併課稅的未分配盈餘。造成子公司之獲利,在權益法下形同直接擬制為兩筆所得而被重複課稅;當子公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的範圍擴大、甚至使期末未分配盈餘轉盈為虧時,更形成對「虛盈實虧」課稅的不合理現象。
  本文從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度特色,說明為何要給予金控公司及子公司選擇合併申報之權利,並設計案例,以案例實際計算結果,證明現行連結稅制合併申報制度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9條之立法意旨、無法達到按經濟實質以量能課稅之立法目的,再透過稅法基本原則,說明為何現行制度不合理,最後參考國外立法例及實務見解的少數意見,並運用法律解釋方法,提出對於現行制度的修正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租稅基本原則、稅法解釋方法及漏洞填補 12
第一節 租稅基本原則 12
第二節 稅法解釋方法及漏洞填補 23
第三章 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規範 28
第一節 營利事業作為納稅主體之理論 28
第二節 我國採取兩稅合一之重要配套措施 36
第三節 我國「對未分配盈餘課稅」制度及沿革 37
第四節 美、日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立法例 42
第四章 連結稅制之制度理論與申報實務 48
第一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立法背景及制度特色 48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採用之連結稅制規範及申報實務 58
第三節 美、日連結稅制概述及與我國制度比較 66
第五章 法院見解與評析 73
第一節 法院見解 73
第二節 本文評析 8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對於連結稅制合併未分配盈餘計算方式之修正建議 95
參考文獻 99
附錄 105
zh_TW
dc.format.extent 380561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610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控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連結稅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未分配盈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量能課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重複課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盈餘公積zh_TW
dc.title (題名) 金融控股公司採用連結稅制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稅的法律問題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Undistributed Surplus Earnings Tax under the Consolidated Tax Regime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于宗先、王金利,一隻看得見的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頁17、101-106。
2. 于宗先、王金利,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初版,頁62。
3. 李惠宗,稅法方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初版,頁9-10。
4. 沈中華,銀行與金控的成長、衰退與再崛起:台灣的故事,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2014年9月,頁4-7至4-10。
5. 陳宣全,從綜合銀行演進探討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綜合績效,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6月,頁76。
6. 陳清秀,稅法之基本原理,作者自版,1994年8月,頁195。
7. 陳清秀,稅法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6月12版,頁47。
8. 黃俊杰,稅捐基本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頁73。
9. 黃茂榮,稅法總論第一冊-法學方法與現代稅法,植根法學叢書,2012年3月增訂三版,頁321。
10. 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9月增訂版,頁9。
11. 葛克昌,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稅捐稽徵法之新思維,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4月三版,頁485。
12. 劉連煜,台灣之金融改革與競爭法上議題,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頁319-349。
13. 劉連煜,現代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9月增訂,18版,頁269及301。
(二) 期刊
1. 王文宇,建構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相關問題之研究,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2輯第2期,2001年,頁33-54。
2. 王肇蘭、池祥萱、侯玟伶,股價跌破面值公司發放股票股利動機之實證研究,會計與公司治理,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31-52。
3. 李惠宗,稅法上「經濟觀察法」的適用及其界限──兼論錯誤的實質課稅「原則」(上),法令月刊,第69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33。
4. 李惠宗,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 號及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第60卷第7期,2009年7月,頁4-27。
5. 柯格鐘,量能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88-101。
6. 柯格鐘,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的增訂,台灣法學雜誌,第199期,2012年5月,頁121-163。
7. 馬嘉應、余景仁,金融控股公司或併購母公司採連結稅制申報之探討,財稅研究,第3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45-53。
8. 陳清秀,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頁72-92。
9. 陳清秀,關係企業連結稅制─以金融控股公司為例,會計師季刊,第266期,2016年3月,頁2-19。
10. 黃俊杰、翁玉紋,兩稅合一與未分配盈餘,財稅研究,38卷3期,2006年5月,頁1-11。
11. 黃茂榮,法律解釋學基本問題(II):法律補充,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6卷第2期,1977年6月,頁7-62。
12. 黃茂榮,法律漏洞之補充的方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3卷第1期,1983年12月,頁1-30。
13. 黃茂榮,法律漏洞及其補充方法(上),植根雜誌,第21卷12期,2005年12月,頁494-514。
14. 黃源浩,從「絞殺禁止」到「半數原則」──比例原則在稅法領域之適用,財稅研究,第36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51-170。
15. 葛克昌,兩稅合一之憲法基礎,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56-113。
16. 葛克昌,盈虧互抵與納稅者權利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2018年5月,頁150-163。
17. 葛克昌,稅捐稽徵之正當法律程序之違反及其效力,財稅研究,第43卷第5期,2014年9月,頁102-125。
18. 劉連煜,資本結構證交法也管!特別盈餘公積提列與公積撥充資本之限制,實用稅務,第254期,1996年2月,頁49-51。
19. 蔡孟彥,盈虧互抵之意義與界限──憲法法庭111年度憲判字第5號判決評析,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35期,2022年11月,頁17-28。
20.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一),稅務旬刊,第2357期,2017年3月20日,頁33-39。
21.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二),稅務旬刊,第2360期,2017年4月20日,頁37-43。
22. 蔡孟彥,稅制設計與企業法制(三),稅務旬刊,第2363期,2017年5月20日,頁27-33。
23. 顏慶章,從國際金融現代化談我國金融改革方向,實用稅務,第301期,1999年,頁46-61。
(三) 學位論文及研究計畫
1. 周修平,我國連結稅制之制度與行政法院判決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2月(葛克昌博士、鍾麒博士指導)
2. 徐偉初、羅時萬、陳國樑,我國股利所得課稅及兩稅合一制度之檢討,財政部105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7年4月28日。
3. 許祺昌,金融控股公司採用連結稅之營業費用與利息費用認列爭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全球企業家組碩士論文,2013年7月(陳明進博士指導)
4. 黃柏憲,自控股公司對子公司責任論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7月(林國全博士指導)。
5. 蘇泓人,2018年稅改後未分配盈餘稅之探討──參照美國及日本稅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吳偉臺博士指導)。
(四) 網路資源
1. KPMG安侯建業:https://home.kpmg/tw/zh/home.html
2.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1
3. 司法院裁判書系統:https://lawsearch.judicial.gov.tw/
4.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5. 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ins-info.ib.gov.tw/customer/Info2-10.aspx?UID=03458902
6.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網站: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15556&ctNode=29&mp=1
7.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網站:http://www.ttc.gov.tw/dp.asp?mp=1
8. 財政部賦稅署法規查詢主題專區:https://law.dot.gov.tw/law-ch/index.jsp
9. 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https://www.ardf.org.tw/ardf.html
10.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下載專區:http://163.29.17.154/ifrs/index.cfm

二、 英文文獻
(一) 專書
1. James E. Smith, West’s Internal Revenue Code and Treasury Regulation: Annotated and Select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2. Saunders, A & Walter, I.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Saunders, A & Walter, I. Universal Banking: Financial System Design Reconsidered, Chicago: IRWIN (1996).
(二) 期刊
1. Sul, W & OH, J. S. Do Universal Banks in Major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Specialized Bank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 Analysis, Vol. 11, Iss. 2 (1998).
2. Shen, C. H & Chang, Y. H, Do Regulations Affect Banking Performance? Government Governance May Matter,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Vol. 24, No. 1, pp. 92-105 (2006).
(三) 網路資源
1. Law.Cornell.Edu https://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
2. Office of the Law Revision Counsel https://uscode.house.gov/

三、 日文文獻
(一) 專書
1. 金子宏,租稅法,有斐閣,2014年第19版,頁283。
2. 岡村忠生,法人稅法講義,成文堂,2008年第3版,頁7。
(二) 期刊
1. 連結納税制度導入の問題点,沼田道孝,企業環境研究年報,No.4, Nov. 1999, p.77-86.
(三) 網路資源
1. E-GOV法令検索:https://elaws.e-gov.go.jp/
2. 日本国税庁網站:https://www.nta.go.jp/
3. Creabiz|公認会計士が運営する経営サポートメディア: https://www.creabiz.co.jp/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