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張堂錡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Zhang, Tan-Chi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黎馨營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Lai, Jessica Elizabeth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黎馨營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ai, Jessica Elizabeth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3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May-2023 15:05:1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May-2023 15:05:1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May-2023 15:05:15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10151020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459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1015102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香港是座邊陲小城,卻孕育出許多耳熟能詳的華文大家。提起香港文學會記得也斯的詩、西西的小說、董橋的散文,但一定不能忘記或繞過的,一定是劉以鬯。我輩如今耳熟能詳的香港作家,或多或少都十分關注「書寫香港」的命題,這與上一輩南來移民的背景有關,劉以鬯也不能免俗。劉以鬯自1948年來港,1970年代被普羅大眾認定是「香港作家」,二十數年的創作生涯不乏以香港城市為背景設定的小說作品,又以《對倒》最讓人耳熟能詳。王家衛於2000年執導的《花樣年華》意念來自《對倒》,電影字幕也援引《對倒》的對白,讓《對倒》從文人圈子走入普羅大眾生活。十數年後,編劇陳炳釗從《對倒》和董啟章的評論文章〈對倒《對倒》〉取得靈感,以小說原著為基調,加入新角色黃思進和藍丹丹編寫《對倒.時光》。劉以鬯是南來移民作家,王家衛是上海出生香港「加工」的導演,陳炳釗則是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三代成長背景各不相同的作家,同樣以香港城市為藍本,位於不同時代書寫香港,傳達世代迥異的空間意識和香港認同。本文先從三代作家的身分歷程切入,再分析三部作品中共有之香港1960-70年代的建築空間時空體,透過作家觀照城市視角的轉變,分析其背後隱藏多重且複雜的移民情結與本地認同之形式。同時,筆者亦嘗試論及三個文本體裁之間的差異,嘗試探討巴赫金的時空體理論如何應用於小說、電影和戲劇,以釐清作品、作者、讀者三者的對話關係,深入研究巴赫金的時空體理論。因應此兩個角度,本文擬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範圍與方法及篇章架構;第二章〈三代人的香港故事〉並置梳理劉以鬯、王家衛和陳炳釗的成長背景和創作歷程,關注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影響和傳達世代的「身分建構與認同」議題;第三章〈流動的都市空間〉談論街道、餐廳、戲院和唐樓等四個都市空間如何展開和完成故事情節,探析具有歷史感的元素如何作為情感和價值的載體,展示三代作者城市集體記憶之嬗變;第四章〈凝固的雙城記憶〉則對比與分析原作和兩代作者的改編,論及導演和編導如何利用鏡頭和舞台訴說《對倒》的故事,呈現隱藏在道具和聲音下抽象且複雜的情感價值;第五章〈虛實的文本互涉〉則跳出文本之外,探討作者、讀者/改編者如何利用不同的工具「交談」,從身分探尋的角度深入探討三位作家如何藉由回憶觀照「香港」;第六章總結論述,回顧各章研究成果,論證三代作家「香港時空體」之異同,釐清小說、電影和戲劇的呈現手法如何影響時空體的建構,梳理作品、作者和作品三者的對話關係。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Hong Kong, a small frontier town that had brought up many remarkable Chinese writers. Ye-si`s (也斯) poems, Xi-xi`s (西西) novels, and Dong-qiao`s (董橋) prose are on the list when we speaking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Liu Yi-chang (劉以鬯) must be the most brilliant one who had been concerned about “Hong Kong” for decades that we should remember. Liu Yi-Chang came to Hong Kong in 1948 and was recognized as a “Hong Kong writer” by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 1970s with his famous novel Tête-bêche (《對倒》), which described the urban scene seen by a man and girl walking along Nathan Road. In 2000, 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樣年華》) which was inspired by Tête-bêche and directed by Wong Kar-wai (王家衛), subtitles quoted from Tête-bêche show the relationship changes of characters making the original novel more popular. 2018, the dramatist Chan Ping-chiu (陳炳釗) got inspiration from Liu Yi-chang and Tong Kai-zoeng (董啟章) that readapted drama from Tête-bêche, shows the generation dilemmas that new characters Wong(黃思進)and Lam(藍丹丹) facing. Liu, Wong and Chan expres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ense of belonging to Hong Kong across different growth contexts.Liu Yichang was an immigrant from South China, Wong Kar-wai was born in Shanghai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Chan Ping-Chiu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in the 1960s. The Chronotopes of architecture shared by the three works show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and also differentiate the multiple and complicated immigrant complexes hidden behind the writer`s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es in Hong Kong city. Besides, the thesis also trying to discuss a few questions such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text genres, how Bakhtin`s theory of Chronotope applies to novels, movies, and dramas, and clarifying the dialogue relationship among works, authors, and readers.In response to those perspective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purpos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s, also the structures; chapter 2 “ Their Hong Kong Stories” juxtaposes Liu, Wong and Chan‘s growth backgrounds, and focus on how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ffect and convey the issu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by their works; Chapter 3 “ A Variable City” discusses how streets, restaurants, theaters and tenement houses as a chronotope that develops the plot, and explores how those historical buildings carrier emotions, value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chapter 4 “The Static Memory” compares and analyzes Tête-bêche and the adaptations of Wong and Chan, which shows how directors presenting the abstract and complex emotional value hidden under the props and sounds; chapter 5 “The Intertextuality of Works and World” jumps out of the text, explore how Liu, Wong and Chan observe “Hong Kong” and their identity exploration hidden behind their works, also discuss the dialogue between author, reader and the adaptors; 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 with review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ach chapter, “the Chronotopes of Hong Kong ” by three writers, clarif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ovels, movies, and dramas, and also sorts out the dialogue among works, authors, and works.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錄第一章 研究概述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文獻綜述 6(一) 《對倒》、《花樣年華》與《對倒.時光》 6(二) 時空體 8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一) 時空體 11(二) 互文性 12(三) 心理分析 14(四) 集體記憶 15第四節 論文架構及說明 16第二章 三代人的香港故事 19第一節 漫遊者劉以鬯 19第二節 「混血兒」王家衛 24第三節 思考家陳炳釗 28第三章 流動的都市空間 34第一節 相逢的道路 34(一) 彌敦道 35(二) 大街 41(三) 樓梯 45第二節 交際的餐廳 52(一) 公開的場域 54(二) 隱密的座位 58(三) 混雜的味道 67第三節 命運的戲院 71(一) 左右相逢 71(二) 穿梭虛實 73(三) 今昔再會 75第四節 共生的唐樓 79(一) 發財的香江 80(二) 虛構的上海 83(三) 破洞的香港 85第四章 凝固的雙城鏡像 88第一節 上海的記憶 89第二節 曖昧的音樂 97第三節 慾望的鏡子 107第四節 封閉的銀幕 114第五節 開放的舞台 120第五章 虛實的文本互涉 126第一節 滬港對照 127第二節 凝視香江 130第三節 菲林以外 134第四節 黑盒之內 137第五節 過客歸人 142第六章 結語 147第一節 研究回顧 147第二節 研究侷限與展望 150參考文獻 152附錄 164(一)劉以鬯文學活動年表 164(二)王家衛電影創作年表 171(三)陳炳釗戲劇創作年表 181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8826550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151020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時空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對倒》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花樣年華》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對倒.時光》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集體記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劉以鬯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王家衛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陳炳釗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Chronotop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ête-bêch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In The Mood for Lov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Drama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Collective memor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Liu Yi-Chang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Wong Kar-Wai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Chan Ping-Chiu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三代人的香港書寫 ——《對倒》小說、電影與戲劇 「時空體」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Writing Hong Kong by Three Generations : A Study of the Chronotopes in the Fiction, Film and Drama of Tête-bêche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一、 劉以鬯作品(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一)小說作品劉以鬯:《天堂與地獄》。香港:香港海濱書屋,1951年。劉以鬯:《第二春》。星加坡:桐葉書屋,1952年。劉以鬯:《龍女》。星加坡:桐葉書屋,1952年。劉以鬯:《雪晴》。星加坡:桐葉書屋,1952年。劉以鬯:《天堂與地獄》。香港:香港海濱書屋,1956年。劉以鬯:《星加坡故事》。香港:鼎足出版社,1957年。劉以鬯:《夢街》。香港:香港海濱書屋,1958年。劉以鬯:《私戀》。香港:南天書業公司,1959年。劉以鬯:《演戲的人》。香港:明德圖書公司,1959年。劉以鬯:《蕉風椰雨》。香港:鼎足出版社,1961年。劉以鬯:《圍牆》。香港:海濱圖書公司,1964年。劉以鬯:《寺內》。台北:幼獅文化,1977年。劉以鬯:《陶瓷》。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79年。劉以鬯:《劉以鬯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80年。劉以鬯:《一九九七》。台北:遠景出版,1984 年。劉以鬯:《春雨》。香港: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劉以鬯:《酒徒》。香港:金石圖書,1993年。劉以鬯:《劉以鬯卷》。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劉以鬯:《黑色裡的白色,白色裡的黑色》。香港:獲益出版社,1994年。劉以鬯著,李今編:《劉以鬯實驗小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4 年。劉以鬯:《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香港:獲益出版社,1995年。劉以鬯:《島與半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年。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劉以鬯:《龍鬚糖與熱蔗》。北京:北京鑫世紀出版社,1998年。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文化,2000 年。劉以鬯:《劉以鬯小說自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年。劉以鬯:《過去的日子》。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劉以鬯:《多雲有雨》。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劉以鬯:《甘榜》。香港:獲益出版社,2010年劉以鬯:《熱帶風雨》。香港:獲益出版社,2010年。劉以鬯:《吧女》。香港:獲益出版社,2011年。劉以鬯著,梅子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劉以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 年。劉以鬯:《酒徒》。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 年。劉以鬯著,梅子編:《我與我的對話》。四川: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年。-(二)劉以鬯散文、文學評論及翻譯作品Joyce Carol Oates著,劉以鬯譯:《人間樂園》。香港:世界出版社,1974年。劉以鬯:《端木蕻良論》。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年。Jacqueline Susann著,劉以鬯譯:《娃娃谷》。香港:青鳥出版社,1980 年。劉以鬯:《看樹看林》。香港:書畫屋圖書公司,1982年。Isaac Bashevis Singer著,劉以鬯譯:《莊園》。台灣:遠景出版公司,1982。劉以鬯:《短綆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5年。劉以鬯:《見蝦集》。瀋陽:遼寧 育出版社,1997年。劉以鬯:《不是詩的詩》。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劉以鬯:《過去的日子》。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劉以鬯:《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劉以鬯:《他的夢和他的夢》。香港:明報出版社,2003年。劉以鬯:《舊文新編》。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劉以鬯著,劉燕萍編:《故事新編》。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二、專書(以姓氏筆畫先後排序)【俄】巴赫金著,李兆林譯:《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等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 年。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王鳴劍:《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台北:新銳文創,2014年。【法】卡爾科.馬賽爾:《電影與文學改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美】布萊恩.特納著,馬海良譯:《身體與社會》。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2004年。【英】皮奇斯著,趙佳譯:《表演理念:塵封的梅耶荷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朱芳慧:《跨文化戲曲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朱耀偉:《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出版社,2010年。何杏楓:《重探張愛玲 : 改編.翻譯.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沈惠如:《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汪民安:《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著,丁揚忠譯:《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希臘】亞里士多德著,傅東華譯:《詩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63。周潔茹:《期頤的風采——懷念劉以鬯》。香港:香港文學出版社,2018年。【英】彼得.艾迪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 年。易明善、梅子編:《劉以鬯研究專輯》。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姜 鑫:《春光映畫王家衛》。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英】約翰.艾倫等著,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台北:群學出版,2009 年。【美】約翰.德斯蒙德,彼得.霍克斯:《改編的藝術:從文學到電影》。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8 年。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5 年。段馨君:《戲劇與客家:西方戲劇影視與客家戲曲文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2年。孫鵬程:《時空體敘事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美】特里.伊格爾頓著,王杰、傅德根、麥永雄譯:《審美意識形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英】特倫斯.霍克斯著,翟鐵鵬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高行健:《論戲劇》。台灣:聯經出版,2010年。張大春:《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的三大主題》。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梁秉鈞、黃勁輝編:《劉以鬯作品評論集》。香港: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2012 年。梁秉鈞:《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1996年。【美】梅爾霍德華.阿布拉姆斯,傑弗里.哈珀姆著,吳松江譯,蔡佳瑾編譯:《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出版,2012年。【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陶東風:《身體與身體寫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美】凱文.林區著,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台北:遠流出版,2014年。【英】提姆.克瑞斯威爾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2006 年。黃自鴻:《小說空間與台灣都市文學》。台北:學生書局,2015年。黃淑嫻:《香港影像書寫:作家.電影與改編》。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年。黃勁輝、梁秉鈞、黃淑嫻等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10 年。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文學——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書局, 2016年。黃愛玲、潘國靈、李照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 三聯書店, 2015年。【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三卷。台北:五南出版社,2018年。【美】詹姆斯.費倫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法】賈克.樂寇著,馬照琪譯:《詩意的身體》。台北:新知叢書,2005年。劉明銀:《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潘 毅、余麗文編:《書寫城市——香港的身分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鄧樹榮:《梅耶荷德表演理論:研究及反思》。香港:香港青文出版社,2001年。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14年。盧小合:《藝術時間詩學與巴赫金的赫羅諾托普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鍾明德:《從貧窮劇場到藝乘:薪傳葛羅托斯基》。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7年。魏淑珠:《中西比較戲劇:劇場、劇本與演出》。台北:國家出版社,2021年。 三、外文著作(以開首字母順序排列)Bachelard, Jolas.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94.Bakhtin, M.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Trans. Caryl Emers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Rabelais and His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6.Barthes, Roland. Image, Music, Text. London: Fontana, 1977.. 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London: Vintage, 2002.. Empire of Sign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2.. The Rustle of Langu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Breuer, Josef, Sigmund Freud, and Sigmund Freud Collection. Studien über Hysterie. Leipzig: F. Deuticke, 1895.Booth, Wayne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Brook, Peter. Tip of the Tongue: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Nick Hern Books, 2017.. Body Works: Objects of Desire in Modern Narrativ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Butler, Judith.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 Routledge, 1993.Holquist, Michael. Dialogism: Bakhtin and His Worl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2.Julia, Kristeva.Th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 Mo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Makaryk, Irena Rima.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pproaches, Scholars, Term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3.Montserrat, Dominic. Changing Bodies, Changing Meanings: Studies on the Human Body in Antiqui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Pechey, Graham. Mikhail Bakhtin: The Word in the World. London: Routledge, 2007Punday, Daniel.Narrative Bodies: Toward a Corporeal Narratolog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Ricœur, Paul.Time and Narra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Sontag, Susan. Illness as Metapho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Steinby, Liisa. Ed. Tintti Klapuri. Bakhtin and His Others:(Inter)subjectivity, Chronotope, Dialogism. New York: Anthem Press, 2013.William, James.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10. 四、期刊論文(以姓氏筆畫先後排序)方國武:〈試析巴赫金時空體的詩學特征〉,《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107-112。王孝勇:〈從小說話語看眾聲群像: 評介巴赫汀之《對話的想像:四篇論文》〉,《傳播研究與實踐》,第6卷第1期(2016年),頁271-288。朱雪峰:〈貝克特後期戲劇的時空體詩學〉,《文藝研究》,2010年第10期,頁124-136。朱崇科:〈空間形式與香港虛構——試論劉以鬯實驗小說的敘事創新〉,《人文雜志》,2022年第2期,頁93-98。肖 霞:〈繁复的隐喻-论电影《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電影評介》,2006年第15期,頁26。余欣娟:〈殖民與樂土的錯位:論梁秉鈞詩的空間隱喻〉,《國文學誌》,第34期(2016年),頁97-117。周 蕾:〈幻影學門〉,《中外文學》,第12期(2002年5月),頁139。段建軍:〈身體的狂歡-巴赫金詩學理論的人學視野〉,《西北大學學報》第6期(2009年),頁95-131。郭強生:〈都市、空間、小說創作〉,《百年小說研討會》會議論文(2011年5月21-24日),頁9-10。凌 逾:〈對倒敘事:香港後現代電影和小說的融合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頁1-37。莊宜文:〈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 33 期(2008年),頁23-58。章小鳳:〈時空體〉,《外國文藝》,2018年第2期,頁87-96。張 菁:〈意識流的時空建構與超越——談劉以鬯的短篇小說《對倒》〉,《汕頭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頁18-27。程錫麟:〈敘事理論的空間轉向——敘事空間理論概述〉,《江西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11期,頁25-35。蔡佳瑾:〈欲望三部曲:論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與《2046》〉,《中外文學》,2006年第2期,頁11-40。熊宗慧:〈往房間的旅程塔可夫斯基《潛行者》中的時空體〉,《中外文學》,第43卷第4期(2014年),頁95-131。鄧觀傑:〈建構香港的視線——劉以鬯小說中的南洋與上海〉,《中國文學研究》第48 期,(2019年7月),頁 285-320。趙麗琴:〈巴赫金「時空體」理論的內涵及支點〉,《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161-164。鄭迦文:〈香港文化空間的鏡像建構―從小說《對倒》到電影《花樣年華》〉,《貴州社會科學》, 2007年第12期,頁50-55。廖勇超:〈觸摸《花樣年華》:體感形式、觸感視覺、以及表面歷史〉,《中外文學》,2006年第2期,頁85-110。潘月琴:〈巴赫金時空體理論初探〉,《俄羅斯文藝》,2005年第3期,頁60-64。曉 河:〈巴赫金的「赫羅諾托普」理論〉,《蘇聯文學聯刊》,1991年第1期,頁79-86。鄺銳強:〈存在主義對劉以鬯《對倒》的影響〉,《香江文壇》第38期(2005年),頁44-46。蘇碩斌:〈文學的時空批判:由〈現此時先生〉論黃春明的老人系列小說〉,《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16年第22期,頁201-231。蘇淑燕:〈果戈里《死靈魂》道路時空體研究〉,《俄語學報》,第15期(2009年),頁153-181。 五、學位論文(以姓氏筆畫先後排序)吳 英:《巴赫金時空詩學多維度探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計紅芳:《跨界書寫——香港南來作家的身份建構》。蘇州: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侯桂新:《從香港想像中國:香港南來作家研究(1937-1949)》。香港:香港 嶺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年。郭千綾:《劉以鬯小說中的「現代性」與「香港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遊巧瑩:《只有節奏性的影像變化—《花樣年華》中音樂與影像的互動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5年。張淑琴:《斯科特.莫馬迪小說《黎明之屋》和《遠古的孩子》的時空體解讀》。大連:大連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程 露:《與他者的融合:巴恩斯小說中的身份構建》。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喬小玉:《巴赫金的時空體理論與「人」的凸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黃雅蓮:《香港文學與文化身分:以劉以鬯、西西、梁秉鈞為個案的研究》。台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黃愛玲:《李碧華小說《霸王別姬》與影視戲劇的互文性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黃勁輝:《劉以鬯與現代主義:從上海到香港》。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2 年。蔣興立:《李碧華電影小說之空間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在職進修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劉立輝:《凱特.肖邦小說《覺醒》中的空間敘事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潘業男:《論巴赫金文本理論》。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謝馨儀:《劉以鬯小說的空間書寫: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21年。 六、訪問及劇評李卓謙:〈模型裡的香港與不再流動的河——陳炳釗、董啟章談《對倒.時光》〉,《虛詞》,2018年8月10日。黎啟勁:〈《對倒.時光》:本地文學名著的立體重現〉,《文化按摩師》,轉載自IATC網站,網址:http://www.iatc.com.hk/doc/105654,最後更新於2022年4月14日。江祈穎:〈《對倒.時光》:無限接近那不可接近的距離〉,《字花》,第九期,下載自《字花》網站,網址:http://zihua.org.hk/magazine/issue_9/article/tete_beche/,最後更新於2022年4月14日。麥芷琦:〈一篇「寫不出的時候也要寫」的文章── 舞台劇《對倒.時光》觀後感〉,《文化按摩師》,下載自《文化按摩師》網站,網址:http://archive.culturalmasseur.hk/en/blog/%E4%B8%80%E7%AF%87%E3%80%8C%E5%AF%AB%E4%B8%8D%E5%87%BA%E7%9A%84%E6%99%82%E5%80%99%E4%B9%9F%E8%A6%81%E5%AF%AB%E3%80%8D%E7%9A%84%E6%96%87%E7%AB%A0-%E2%94%80%E2%94%80-%E8%88%9E%E5%8F%B0%E5%8A%87%E3%80%8A%E5%B0%8D%E5%80%92%EF%BC%8E%E6%99%82%E5%85%89%E3%80%8B%E8%A7%80%E5%BE%8C%E6%84%9F#.YelCAuynGlQ,最後更新於2022年4月14日。 七、影音資源黃勁輝:《他們在島嶼寫作|劉以鬯:1918》。香港: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王家衛:《花樣年華》。香港:澤東電影,2000年。陳炳釗:《對倒.時光》。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2016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