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論傷害保險之比例理賠— 以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模式為借鏡
Study on Proportional Claims in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Lessons from Chinese, Japanese and Germany Models
作者 林暐家
Lin, Wei-Chia
貢獻者 林建智
Lin, Jan-Juy
林暐家
Lin, Wei-Chia
關鍵詞 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事故
因果關係
舉證責任
比例理賠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6-七月-2023 16:32:24 (UTC+8)
摘要 近年國人之風險意識抬頭,購買保險商品之風氣日漸盛行,傷害保險對於外來突發事故所造成之失能或死亡能夠真正落實保障,屬於保障型之商品,因此許多人選擇傷害保險作為分散風險之工具,也因此保險契約所生之爭議層出不窮,其中傷害保險由於保險事故類型相當複雜,且又時常伴隨被保險人自身身體狀況與疾病等因素,因此容易產生是否應給付保險金之爭議,而該爭議於我國學說及實務上亦爭論不休。因此本研究首先以傷害保險之概述為開頭,針對傷害保險之意義、沿革、要件進行說明與討論,文中則介紹目前我國傷害保險中因果關係判斷之學說見解,以及我國實務上運用各項學說之狀況,並點出因果關係判斷之困難,再者,則介紹傷害保險中舉證責任於實務及學說上之爭議,並提出本文之見解,再提出舉證責任分配之困難。

而經過上述本文研究所探討保險原因競合之爭議問題,參酌中國大陸、日本、德國於面對相同問題時,如何透過司法解釋、保險契約之約定及法律規定引進「比例理賠」之方式,並觀察該項措施於實務上運用之狀況,最後分析各國措施之完善程度,而於利弊分析後綜合各國立法例以及本文見解後提出四項修正建議:增加保險契約約款、設置客觀中立鑑定機構、明文舉證責任之分配、類型化量表之提出,希冀能夠改變我國現今傷害保險「全有全無」之理賠模式,引進「比例理賠」之理賠模式。
參考文獻 壹、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2009年7月。
2. 安田火災海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傷害保險處理實務,1991年8月。
3.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四版,2000年9月。
4.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修訂五版,2009年4月。
5. 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四卷人身保險,2015年9月。
6.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修訂三版,2015年10月。
7. 林建智,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班-保險法講義,2021年2月,取自:http://doi.org/10.6992/RMI.IA00001。
8.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修訂三版,2009年11月。
9. 施文森,傷害保險:示範條款及判決例之研析,初版,1992年。
10. 葉啟洲,保險法,第七版,2021年3月。
11. 劉宗榮,保險法:保險契約暨保險業法,修訂五版,2021年1月。
二、日文部分
1. 吉澤卓哉『傷害保険の約款構造-原因事故の捉え方と2種類の偶然性を中心に』株式會社法律文化社(2020年3月)。

貳、專書論文
1. 陳俊仁,論重大過失所致意外傷害之保險金給付責任——我國傷害保險權利要件與舉證責任之再檢視,保險法學之前瞻—林勳發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5-68,2011年8月。

參、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1. 王正偉,傷害保險意外事故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6期,頁283-302,1998年5月。
2. 江朝國,不包括佔優勢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頁26-27,2010年3月。
3. 江朝國,保險法最新修正評釋(上),月旦法學雜誌,頁89-110,2002年8月。
4. 江朝國,論傷害保險契約除外不保之故意,台灣法學雜誌,第194期,頁99-104,2012年2月。
5. 李冠儀,傷害保險中意外傷害事故之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316期,頁155-170,2021年9月。
6. 李志峰,公平合理原則於金融消費評議制度所扮演之角色──以澳洲金融評議制度為核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8卷1期,頁55-86,2016年7月。
7.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最高法院一百年台上字第八八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9期,頁59-68,2011年6月。
8. 汪信君,酒醉駕車、免責事由與因果關係──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二三四一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2期,頁101-107,2010年4月。
9. 卓俊雄,多重原因競合下之傷害險因果關係認定──兼評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保險上易字第11號判決,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8期,頁17-25,2019年2月。
10. 卓俊雄,法與情兼顧-評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9年度保險字第15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20期,頁48-55,2022年6月。
11. 卓俊雄,重鬱症自傷行為傷害保險賠不賠?月旦醫事法報告,第46期,頁87-90,2020年8月。
12. 卓俊雄,捐肝救父傷害保險賠不賠?月旦法學教室,第231期,頁30-32,2022年1月。
13. 林建智,論合理期待原則,保險專刊,第33期,頁157-166,1993年9月。
14. 林建智、葉力旗,論傷害保險之保單條款解釋及舉證責任─兼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578號判決,風險管理學報,第21卷第1期,頁43-68,2019年6月。
15. 武亦文,保險法因果關係判定的規則體系,法學研究,第39期,頁129-145,2017年。
16. 姜世明,意外保險事件中「意外」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評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度保險上字第四三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7期,頁259-273,2007年8月
17. 姜世明,證明度之研究,政大法學法學評論,第98期,頁307-402,2007年4月。
18. 張冠群,方法意外?結果意外?重驗傷害保險中「意外」之「偶發性」認定標準--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8年度保險上字第6號判決,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頁36-59,2010年8月。
19. 張冠群、蔣念祖,意外事故因果關係之認定──評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保險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92期,頁50-63,2020年2月。
20. 張冠群、汪信君,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條「公平合理原則」於保險爭議案件之適用,全國律師,第19卷第8期,頁18-44,第19卷第8期。
21. 許政賢,舉證責任實務發展之概觀-以舉證責任減輕之典型案例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98期,頁21-31,2020年3月。
22. 郭姿君,故意致使傷害保險事故發生之舉證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193期,頁115-117,2018年12月。
23. 陳俊仁,意外原因與意外結果之思辨-傷害保險權利要件之商榷與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2096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頁239-256,2010年10月。
24. 陳俊元,併發症、保險理賠與合理期待原則,靜宜法學,第7期,頁125-143,2018年12月。
25. 曾允君,論保險法上除外事故與損失間因果關係之認定──以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保險上字第23號民事判決為導引,月旦裁判時報,第91期,頁79-89,2020年1月
26. 曾品傑,契約自由——最高法院一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三號,裁判解讀:民事法,2023卷4期,頁1-3,2023年4月。
27. 曾品傑,傷害保險事故——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869號判決,裁判解讀:民事法,2014卷4期,頁1-2,2014年4月。
28. 黃麗容,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區別之探討──以因果關係之判斷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69期,頁90-99,2010年2月。
29. 葉啟洲,除外危險、因果關係與舉證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87期,頁24-25,2010年1月。
30. 葉啟洲,傷害保險、精神疾病與主力近因原則/最高院九八台上二四二五,台灣法學雜誌,第159期,頁153-160,2010年9月。
31. 廖世仁、林嘉祥,傷害保險理賠糾紛之探討─以交通事故理賠糾紛為例,保險經營與制度,第6卷第1期,頁137-162,2007年3月。
32. 趙修稚,保險法上因果關係:兼論最高法院意外傷害保險判決,人文應用科學,第12期,頁1-11,2018年12月。
33. 趙修稚,保險法第131條意外傷害致死之法律要件──以遊戲式性愛(SM)致死之理賠為例,真理法學論叢,第22期,頁35-60,2019年3月。
34. 劉振鯤,保險法的因果關係,商業法律與財金期刊,第3卷1期,頁63-91,2020年12月。
35. 蕭美華、劉政明,消費者購買產險業傷害保險消費意願之研究,核保學報,第20期,頁203-244,2012年3月。
36. 賴煥升,保單承保模式與保險事故舉證責任關係之探討,財產法暨經濟法,第65期,頁147-181,2021年9月。
37. 聶勇,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在醫療保險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療保險,2016年第2期,頁64-66,2016年。

二、日文部分
1. 日野 一成「傷害保険における限定支払条項に対する一考察―後縦靭帯骨化症に関する判例を参考として―」森下財団紀要第5号4-17頁(2020)。
2. 遠山聡「傷害保険契約における「外来の」事故該当性の判断基準」保険学雑誌2009卷606號211-230頁(2009)。

參、學位論文
1. 林根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條「公平合理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7月。

肆、網路資料
一、中文部分
1.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附表: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https://law.lia-roc.org.tw/Law/GetFile/0000273428(最後瀏覽日:2023/04/15)。
2.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https://www.mohw.gov.tw/cp-16-70314-1.html(最後瀏覽日:2023/03/03)
3. 臺北市交通裁決所,市府常見問答,https://www.judg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67AA8D0FAADB44B9&sms=87415A8B9CE81B16&s=2EFBF0D23BA2B441(最後瀏覽日:2023/03/23)
4. 衛生福利部,常見的精神疾病及如何協助他們,https://www.mohw.gov.tw/dl-1750-d5723dda-3568-4e11-b364-a7212527656b.html(最後瀏覽日:2023/04/17)。
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腦血管疾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3(最後瀏覽日:2023/04/17)。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5,(最後瀏覽日:2023/04/17)。
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認識冠心病,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2&pid=1188(最後瀏覽日:2023/04/17)。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糖尿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59(最後瀏覽日:2023/04/17)。
9. 戴世瑛,解析大陸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下),台灣法律網,2009年2月13日,https://www.lawtw.com/archives/376661(最後瀏覽日期:2023/03/03)。

二、德文部分
1. Gesamtverbandes der Deutschen Versicherungswirtschaft, Allgemeine Unfallversicherungsbedingungen (2020/1/12), https://www.gdv.de/resource/blob/6252/a0b6aef8832c8ed756a3b26865728d59/01-allgemeine-unfallversicherungsbedingungen-aub-2014--data.pdf, last visited:2023/02/26.
2. Gesamtverbandes der Deutschen Versicherungswirtschaft, Über uns(2022/09/13), https://www.gdv.de/gdv/der-gdv, last visited:2023/02/26.
3. Deutscher Bundestag, Gesetzentwurf der Bundesregierung: Entwurf eines Gesetzes zur Reform des Versicherungsvertragsrechts Drucksache 16/3945(2006/12/20), https://dserver.bundestag.de/btd/16/039/1603945.pdf, last visited:2023/05/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109358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358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建智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Jan-Juy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暐家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n, Wei-Chia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暐家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Wei-Chia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七月-2023 16:32:24 (UTC+8)-
dc.date.available 6-七月-2023 16:32: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七月-2023 16:32:2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9358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7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358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國人之風險意識抬頭,購買保險商品之風氣日漸盛行,傷害保險對於外來突發事故所造成之失能或死亡能夠真正落實保障,屬於保障型之商品,因此許多人選擇傷害保險作為分散風險之工具,也因此保險契約所生之爭議層出不窮,其中傷害保險由於保險事故類型相當複雜,且又時常伴隨被保險人自身身體狀況與疾病等因素,因此容易產生是否應給付保險金之爭議,而該爭議於我國學說及實務上亦爭論不休。因此本研究首先以傷害保險之概述為開頭,針對傷害保險之意義、沿革、要件進行說明與討論,文中則介紹目前我國傷害保險中因果關係判斷之學說見解,以及我國實務上運用各項學說之狀況,並點出因果關係判斷之困難,再者,則介紹傷害保險中舉證責任於實務及學說上之爭議,並提出本文之見解,再提出舉證責任分配之困難。

而經過上述本文研究所探討保險原因競合之爭議問題,參酌中國大陸、日本、德國於面對相同問題時,如何透過司法解釋、保險契約之約定及法律規定引進「比例理賠」之方式,並觀察該項措施於實務上運用之狀況,最後分析各國措施之完善程度,而於利弊分析後綜合各國立法例以及本文見解後提出四項修正建議:增加保險契約約款、設置客觀中立鑑定機構、明文舉證責任之分配、類型化量表之提出,希冀能夠改變我國現今傷害保險「全有全無」之理賠模式,引進「比例理賠」之理賠模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貳章 傷害保險概述 7
第一節 傷害保險之意義 7
第二節 傷害保險之沿革 8
第一項 保險法 8
第二項 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 9
第三節 傷害保險之要件 10
第一項 外來性 10
第一款 意義 10
第二款 爭議分析 11
第一目 酒後嘔吐窒息案例 11
第二目 高山症 11
第二項 突發性 12
第一款 意義 12
第二款 爭議分析 13
第一目 醫療過失 13
第二目 捐肝 13
第三項 非自願性 14
第一款 意義 14
第二款 爭議分析 15
第一目 精神疾病自殺 15
第二目 從事危險活動死亡 18
第三目 遊戲式性愛致死 19
第參章 傷害保險之因果關係 21
第一節 概說 21
第二節 學說見解 22
第一項 條件說 22
第二項 主力近因說 22
第一款 意義 22
第二款 類型介紹 23
第一目 原因接續發生之因果關係 23
第二目 原因同時存在之因果關係 24
第三項 相當因果關係說 24
第三節 我國實務見解 26
第一項 條件說 26
第二項 主力近因說 27
第三項 相當因果關係說 28
第四項 混合說 30
第四節 損害發生原因之競合 30
第一項 承保事項與非承保事項競合 32
第二項 承保事項與除外事項競合 33
第三項 小結 35
第五節 因果關係認定之困難 36
第一項 見解分歧 36
第二項 事實難以判定 36
第三項 法院判決之理賠模式受限 37
第肆章 傷害保險之舉證責任 39
第一節 舉證責任概說 39
第二節 傷害保險之舉證責任分配 40
第一項 外來性與突發性 41
第一款 意外結果說與意外原因說 41
第二款 實務見解 42
第三款 學說見解 42
第四款 本文見解 44
第二項 非由疾病所引起 46
第一款 實務見解 46
第二款 學說見解 47
第三款 本文見解 47
第三項 非自願性 49
第一款 實務見解 49
第二款 學說見解 50
第三款 本文見解 52
第四項 因果關係 53
第一款 實務見解 53
第二款 本文見解 54
第三節 舉證責任分配之困難 55
第一項 不當減輕被保險人及受益人之舉證責任 55
第二項 見解分歧 56
第伍章 各國傷害保險比例理賠作法之介紹 58
第一節 中國大陸 58
第一項 司法解釋 58
第二項 案例分析 59
第一款 骨折腦出血案 59
第二款 跌倒肺水腫死亡案 60
第三款 疑似自殺案 61
第三項 學說見解 62
第四項 本文分析 63
第二節 日本 64
第一項 保單條款 64
第二項 實務見解 66
第三項 學說見解 67
第四項 本文分析 71
第三節 德國 72
第一項 法律規定及保單條款 72
第二項 案例分析 74
第一款 電擊心臟衰竭案 74
第二款 骨折敗血症死亡案 75
第三款 提油漆桶案 76
第三項 本文分析 77
第一款 專家意見 78
第二款 舉證程度分階段 78
第三款 優劣分析 81
第陸章 傷害保險比例理賠之芻議 82
第一節 比較外國立法例 83
第二節 修正建議 84
第一項 保險公會推動約款 84
第二項 設置客觀中立之鑑定機構 94
第三項 舉證責任之分配 99
第四項 類型化量表 103
第三節 小結 112
第柒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6
zh_TW
dc.format.extent 186732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358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傷害保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意外傷害事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因果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舉證責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比例理賠zh_TW
dc.title (題名) 論傷害保險之比例理賠— 以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模式為借鏡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y on Proportional Claims in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Lessons from Chinese, Japanese and Germany Model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2009年7月。
2. 安田火災海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傷害保險處理實務,1991年8月。
3.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四版,2000年9月。
4.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修訂五版,2009年4月。
5. 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四卷人身保險,2015年9月。
6.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修訂三版,2015年10月。
7. 林建智,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班-保險法講義,2021年2月,取自:http://doi.org/10.6992/RMI.IA00001。
8.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修訂三版,2009年11月。
9. 施文森,傷害保險:示範條款及判決例之研析,初版,1992年。
10. 葉啟洲,保險法,第七版,2021年3月。
11. 劉宗榮,保險法:保險契約暨保險業法,修訂五版,2021年1月。
二、日文部分
1. 吉澤卓哉『傷害保険の約款構造-原因事故の捉え方と2種類の偶然性を中心に』株式會社法律文化社(2020年3月)。

貳、專書論文
1. 陳俊仁,論重大過失所致意外傷害之保險金給付責任——我國傷害保險權利要件與舉證責任之再檢視,保險法學之前瞻—林勳發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5-68,2011年8月。

參、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1. 王正偉,傷害保險意外事故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6期,頁283-302,1998年5月。
2. 江朝國,不包括佔優勢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頁26-27,2010年3月。
3. 江朝國,保險法最新修正評釋(上),月旦法學雜誌,頁89-110,2002年8月。
4. 江朝國,論傷害保險契約除外不保之故意,台灣法學雜誌,第194期,頁99-104,2012年2月。
5. 李冠儀,傷害保險中意外傷害事故之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316期,頁155-170,2021年9月。
6. 李志峰,公平合理原則於金融消費評議制度所扮演之角色──以澳洲金融評議制度為核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8卷1期,頁55-86,2016年7月。
7.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最高法院一百年台上字第八八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9期,頁59-68,2011年6月。
8. 汪信君,酒醉駕車、免責事由與因果關係──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二三四一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2期,頁101-107,2010年4月。
9. 卓俊雄,多重原因競合下之傷害險因果關係認定──兼評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保險上易字第11號判決,月旦醫事法報告,第28期,頁17-25,2019年2月。
10. 卓俊雄,法與情兼顧-評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9年度保險字第15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20期,頁48-55,2022年6月。
11. 卓俊雄,重鬱症自傷行為傷害保險賠不賠?月旦醫事法報告,第46期,頁87-90,2020年8月。
12. 卓俊雄,捐肝救父傷害保險賠不賠?月旦法學教室,第231期,頁30-32,2022年1月。
13. 林建智,論合理期待原則,保險專刊,第33期,頁157-166,1993年9月。
14. 林建智、葉力旗,論傷害保險之保單條款解釋及舉證責任─兼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578號判決,風險管理學報,第21卷第1期,頁43-68,2019年6月。
15. 武亦文,保險法因果關係判定的規則體系,法學研究,第39期,頁129-145,2017年。
16. 姜世明,意外保險事件中「意外」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評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度保險上字第四三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7期,頁259-273,2007年8月
17. 姜世明,證明度之研究,政大法學法學評論,第98期,頁307-402,2007年4月。
18. 張冠群,方法意外?結果意外?重驗傷害保險中「意外」之「偶發性」認定標準--評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98年度保險上字第6號判決,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頁36-59,2010年8月。
19. 張冠群、蔣念祖,意外事故因果關係之認定──評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保險上字第15號民事判決,裁判時報,第92期,頁50-63,2020年2月。
20. 張冠群、汪信君,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條「公平合理原則」於保險爭議案件之適用,全國律師,第19卷第8期,頁18-44,第19卷第8期。
21. 許政賢,舉證責任實務發展之概觀-以舉證責任減輕之典型案例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98期,頁21-31,2020年3月。
22. 郭姿君,故意致使傷害保險事故發生之舉證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193期,頁115-117,2018年12月。
23. 陳俊仁,意外原因與意外結果之思辨-傷害保險權利要件之商榷與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2096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頁239-256,2010年10月。
24. 陳俊元,併發症、保險理賠與合理期待原則,靜宜法學,第7期,頁125-143,2018年12月。
25. 曾允君,論保險法上除外事故與損失間因果關係之認定──以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保險上字第23號民事判決為導引,月旦裁判時報,第91期,頁79-89,2020年1月
26. 曾品傑,契約自由——最高法院一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三號,裁判解讀:民事法,2023卷4期,頁1-3,2023年4月。
27. 曾品傑,傷害保險事故——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869號判決,裁判解讀:民事法,2014卷4期,頁1-2,2014年4月。
28. 黃麗容,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區別之探討──以因果關係之判斷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69期,頁90-99,2010年2月。
29. 葉啟洲,除外危險、因果關係與舉證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87期,頁24-25,2010年1月。
30. 葉啟洲,傷害保險、精神疾病與主力近因原則/最高院九八台上二四二五,台灣法學雜誌,第159期,頁153-160,2010年9月。
31. 廖世仁、林嘉祥,傷害保險理賠糾紛之探討─以交通事故理賠糾紛為例,保險經營與制度,第6卷第1期,頁137-162,2007年3月。
32. 趙修稚,保險法上因果關係:兼論最高法院意外傷害保險判決,人文應用科學,第12期,頁1-11,2018年12月。
33. 趙修稚,保險法第131條意外傷害致死之法律要件──以遊戲式性愛(SM)致死之理賠為例,真理法學論叢,第22期,頁35-60,2019年3月。
34. 劉振鯤,保險法的因果關係,商業法律與財金期刊,第3卷1期,頁63-91,2020年12月。
35. 蕭美華、劉政明,消費者購買產險業傷害保險消費意願之研究,核保學報,第20期,頁203-244,2012年3月。
36. 賴煥升,保單承保模式與保險事故舉證責任關係之探討,財產法暨經濟法,第65期,頁147-181,2021年9月。
37. 聶勇,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在醫療保險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療保險,2016年第2期,頁64-66,2016年。

二、日文部分
1. 日野 一成「傷害保険における限定支払条項に対する一考察―後縦靭帯骨化症に関する判例を参考として―」森下財団紀要第5号4-17頁(2020)。
2. 遠山聡「傷害保険契約における「外来の」事故該当性の判断基準」保険学雑誌2009卷606號211-230頁(2009)。

參、學位論文
1. 林根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條「公平合理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7月。

肆、網路資料
一、中文部分
1.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附表: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https://law.lia-roc.org.tw/Law/GetFile/0000273428(最後瀏覽日:2023/04/15)。
2.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https://www.mohw.gov.tw/cp-16-70314-1.html(最後瀏覽日:2023/03/03)
3. 臺北市交通裁決所,市府常見問答,https://www.judg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67AA8D0FAADB44B9&sms=87415A8B9CE81B16&s=2EFBF0D23BA2B441(最後瀏覽日:2023/03/23)
4. 衛生福利部,常見的精神疾病及如何協助他們,https://www.mohw.gov.tw/dl-1750-d5723dda-3568-4e11-b364-a7212527656b.html(最後瀏覽日:2023/04/17)。
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腦血管疾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3(最後瀏覽日:2023/04/17)。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5,(最後瀏覽日:2023/04/17)。
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認識冠心病,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2&pid=1188(最後瀏覽日:2023/04/17)。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糖尿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59(最後瀏覽日:2023/04/17)。
9. 戴世瑛,解析大陸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下),台灣法律網,2009年2月13日,https://www.lawtw.com/archives/376661(最後瀏覽日期:2023/03/03)。

二、德文部分
1. Gesamtverbandes der Deutschen Versicherungswirtschaft, Allgemeine Unfallversicherungsbedingungen (2020/1/12), https://www.gdv.de/resource/blob/6252/a0b6aef8832c8ed756a3b26865728d59/01-allgemeine-unfallversicherungsbedingungen-aub-2014--data.pdf, last visited:2023/02/26.
2. Gesamtverbandes der Deutschen Versicherungswirtschaft, Über uns(2022/09/13), https://www.gdv.de/gdv/der-gdv, last visited:2023/02/26.
3. Deutscher Bundestag, Gesetzentwurf der Bundesregierung: Entwurf eines Gesetzes zur Reform des Versicherungsvertragsrechts Drucksache 16/3945(2006/12/20), https://dserver.bundestag.de/btd/16/039/1603945.pdf, last visited:2023/05/0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