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曾守正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seng, Shou-Che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吳懿倫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Wu, Yi-Lu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吳懿倫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Wu, Yi-Lu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3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Aug-2023 13:50:0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Aug-2023 13:50:0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Aug-2023 13:50:05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815101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51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815101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唐代的「意境論」繼承並轉化了六朝以降的文學觀念,並下啟宋代往後的詩學發展,是有唐一代最重要的文學理論之一。本文整理了「意境論」在唐代生成的過程,試圖分析那些在中國詩學中重要的概念如「思」、「意」、「境」如何在「意境論」的脈絡中演變,並探討這些演變的文學批評史意義與價值。最後,本文嘗試考察「意境論」中的重要著作如何受到作者的思想與社會身分影響,尤其是在思想與制度均產生劇烈變化的唐代,意圖以新的角度發掘文學批評的學術意義。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he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in Tnag Dynasty inherited and transformed the literary concepts that had developed since the Six Dynastie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beyo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theories of the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important concepts in Chinese poetics such as "Thought", "Meaning", and "Scenery" evolv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and explore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se evolu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important works in the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were influenced by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social status, especially in the Tang Dynasty where there were drastic changes in thought and system,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a new perspective.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緒論 1第一節、研究動機 1第二節、研究範圍 5第三節、文獻回顧 5第四節、研究方法 14第二章、「意境論」詩觀的形成與各期內涵 21第一節、「意境論」的土壤 23一、從「感物」到「物色」 26二、從「緣情」到「神思」 35第二節、「意境論」的萌芽 40一、初唐「詩格」的命題──「聲律」與「對偶」 42二、王昌齡《詩格》──「意境論」的成熟 51三、皎然《詩式》、《詩議》──「意境論」的轉向 63第三節、「意境論」的定型 74一、中晚唐詩格的發展 76二、司空圖等人的「意境論」 83第四節、結語 92第三章、「意境論」中文學概念的流變 97第一節、「思」──創作靈感與創作行為 102一、「意境論」對「創作靈感」的思考 102二、「意境論」對「創作行為」的思考 106第二節、「意」──詩人之心與詩人之旨 117一、「意境論」對詩人之「心」的思考 118二、「意境論」對詩人之「旨」的思考 130第三節、「境」──物我關係與物象呈現 147一、「意境論」的「物我」與「物象」發展 148二、「意境論」中「境」的詩學史意義 167第四節、結語 171第四章、「意境論」誕生與傳播的時代背景 176第一節、「意境論」與王昌齡 177一、「意境論」與王昌齡的思想 179二、「意境論」與王昌齡「進士」身分 189三、「意境論」與王昌齡的「授詩」 203第二節、「意境論」與皎然 212一、「意境論」與皎然的思想 213二、「意境論」與皎然及文人集會 222第三節、結語 240第五章、結論 245第一節、研究成果 245一、「意境論」的各期發展 245二、「意境論」的文學思想變化 247三、「意境論」與時代背景的關係 251第二節、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255一、研究限制 255二、未來展望 256第三節、餘論 256一、詩學與佛學──從「以禪論詩」、「以禪喻詩」到「詩禪一致」 259二、詩學與審美──從「自然」到「色相俱空」 260引用書目 263一、古典文獻(依年代先後) 263二、現代論著(依筆畫順序) 265附錄1:論《二十四詩品》的定位 274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558691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101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意境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王昌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皎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唐代詩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Wang Chang Ling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Jiao Ran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Poe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唐代意境論的生成及其意義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Form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n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Scenery in Tang Dynasty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典文獻(依年代先後)1.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9月。2.[先秦]莊子著,方勇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3.[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4.[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9月。5.[魏]曹丕:《典論‧論文》,收入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晉]陸機:《陸士衡集》,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7.[梁]僧祐撰:《弘明集》,臺北:新文豐,1974年。8.[梁]劉勰著,王利器校箋:《文心雕龍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4月。9.[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0.[梁]鍾嶸著,古直箋,曹旭導讀、整理集評:《詩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月。11.[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2.[隋]姚察、謝炅,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3.[唐]王昌齡著:《詩格》,收入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4月。14.[唐]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15.[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6.[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臺北:新文豐出版,1984年6月。17.[唐]殷璠撰:《河嶽英靈集》,臺北:商務圖書館,1979年。18.[唐]皎然著:《詩式》,收入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4月。19.[唐]皎然著:《詩議》收入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4月。20.[唐]劉禹錫撰,高二適批校:《劉禹錫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月。21.[唐]權德輿撰,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22.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4月。23.[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校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24.[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25.[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26.[宋]宋綬、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4月。27.[宋]李遵勖輯;朱俊紅點校:《天聖廣燈錄》,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年10月。28.[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29.[宋]道原著:《景德傳燈錄》,上海:上海書店書版社,2010年1月。30.[宋]歐陽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31.[宋]嚴羽著,張健校箋:,《滄浪詩話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32.[元]辛文房撰;周紹良箋證:《唐才子傳箋證》卷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33.[明]王文祿:《文脈》,收入王雲五主編:《文脈及其他一種》卷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34.[明]王佑仲:《管天筆記‧外編‧文學》,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35.[清]王士禛著,袁世碩主編:《王士禎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6月。36.[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37.[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毛詩注疏附挍勘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系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38.[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挍勘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系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39.[清]徐松撰;羅繼祖補遺;[日]那須和子索引:《登科記考》卷二,臺北:驚聲文物供應公司,1972年3月。40.[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二、現代論著(依筆畫順序)(一)專著1.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6月。2.王克讓:《河岳英靈集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6月。3.王國維著,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4.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2014年6月。5.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1984年2月。6.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7.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年8月。8.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五南,2012年6月。9.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2010年。10.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7年3月。11.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2.吳夏平:《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5月。13.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1989年9月。14.李珍華:《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15.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11月。16.林大志:《四蕭研究──以文學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月。17.林建德:《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11月。18.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19.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20.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21.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22.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23.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4月。24.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4月。25.張伯偉:《禪與詩學》,臺北:揚智,1995年1月。26.張愛波:《西晉士風與詩歌-以「二十四友」為研究中心》,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1月。27.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新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28.許清雲:《皎然詩式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月。29.許連軍:《皎然《詩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30.陳必正:《王昌齡詩論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31.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32.陳秋宏:《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臺北:新文豐,2015年9月。33.陳飛:《文學與制度:唐代試策及其他考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34.陳國球:《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6月。35.傅璇琮:〈進士試與文學風氣〉,《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36.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37.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38.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39.程樂松:《耽玄與塵居:唐宋道教思想與社會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11月。40.童岳敏:《唐代的私學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41.黃景進:《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1980年。42.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2004年9月。43.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1986年。44.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冊,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45.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46.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7.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48.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49.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50.賈晉華:《皎然年譜》,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51.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52.裴斐:《詩緣情辨》,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53.裴斐:《詩緣情辨》,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54.劉師培:《中國近代文學論著選讀》,台北:華正出版社,1982年6月。55.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56.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57.劉衛林:《中唐詩境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19年1月。58.劉躍進:《永明文學研究》,臺北:文津,1992年3月。59.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1986年5月。60.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1998年4月。61.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4月。62.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1997年。63.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新北:聯經,2012年9月。64.鄭曉霞:《唐代科舉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65.蕭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66.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2016年4月。67.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2017年3月。68.顏崑陽:《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新北:聯經,20201年4月。69.羅宗強:《因緣居存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70.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7月。71.羅根澤編著:《隋唐五代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6月二版。72.羅龍治:《進士科與唐代文學的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0年12月。73.羅聯添:《唐代文學研究綱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12月。74.[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75.[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等譯:《中國史通論(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76.[日]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77.[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日]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78.[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79.[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6月。80.[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2007年81.[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正典輓歌〉,《西方正典》上(新北:立緒文化,2016年5月。82.[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臺北:聯經,2016年4月。(二)單篇論文1.方立天:〈道佛互動──以心性論為中心(上)〉,《哲學與文化》25卷第11期(1998年11月)2.朱曉海:〈〈文賦〉通釋〉,《清華學報》新33卷第2期(2003年)3.朱曉海:〈陸雲《與兄平原書》臆次褊說〉,《燕京學報》新9期(2000年)4.朱曉海:〈論陸機〈擬古詩〉十二首〉,《臺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3年)5.余翔、林國良:〈21世紀皎然研究綜述〉,《貴州社會科學》(2011卷10期,2011年10月6.岑溢成:〈魏晉「言意之辨」的兩個層面〉,《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頁17-頁36。7.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9期(1995年6月),頁171-3228.李珍華、傅璇琮:〈談王昌齡的《詩格》──一部有爭議的書〉,《文學遺產》1998年第六期(1998年)9.沈維華:〈試論《莊子》的言意困境與審美超越〉,《中國學術年刊》第29-2期(2007年9月),頁13-頁31。10.徐復觀:〈皎然詩式「明作用」試釋〉,《中外文學》9卷7期(1980年12月),頁28-頁32。11.張宏生:〈「對傳統加以再創造,同時又不讓它失真」──訪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斯蒂芬‧歐文教授〉,《文學遺產》1998年第1期(1998年),12.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七期(2017年11月)13.曹茜:〈《易.繫辭傳上》「言不盡意」對語言傳播的啟發〉,《中國語文》119卷第2期(2016年8月),頁79-頁87。14.莊耀郎:〈言意之辨與玄學〉,《哲學與文化》30卷4期(2003年4月),頁17-頁34。15.許清雲:〈皎然《詩式》對王昌齡《詩格》的傳承與創新〉,《靜宜中文學報》3期(2013年6月),頁1-頁25。16.陳尚君、汪涌豪:〈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辨偽〉,收入《中國古籍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頁39-頁73。17.陳秋宏:〈論《文心雕龍》中的「意象」與「比興」〉,《東吳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10年11月)18.彭雅玲:〈皎然意境論的內涵與意義─從唯識學的觀點分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期(2001年7月),頁170-頁202。19.彭雅玲:〈皎然意境論的內涵與意義-從唯識學的觀點分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期(2001年7月1日)20.曾守正:〈中國「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文學思想--以漢代詩歌為考察對象〉,《淡江人文社會學報》(2002年3月)21.湯用彤:〈王弼大衍義略釋〉,收入《魏晉玄學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22.楊玉成:〈建構經典:王漁洋與文學評點〉,收入林玫儀主編:《王士禛及其文學群體》(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年10月)23.臺靜農:〈論唐代士風與文學〉,收入羅聯添:《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頁769-頁782。24.劉原池:〈從「得意而忘言」析論莊子的語言思維模式〉,《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4期(2008年6月),頁19-頁39。25.劉衛林:〈皎然天機說與中晚唐詩論的禪玄互補〉,收入劉楚華主編:《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5月),頁235-頁258。26.蔡彥峰:〈從「感物」到「體物」──晉宋詩學的重要發展〉,《人文中國學報》第14期,2008年9月,頁323-頁343。27.蔡瑜:〈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6月)28.蔡瑜:〈初唐格律發展史論――以詩格、詩選、詩作交互探索〉,《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九期(2017年12月),頁1-頁54。29.盧盛江:〈皎然雙虛實對研究〉,《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58卷1期(2013年3月),頁1-頁32。30.謝綉治:〈試論王弼的「得意忘言」與儒釋道的形上義理〉,《嘉南學報》人文類30期(2004年12月),頁394-頁403。31.釋恆清:〈《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期(1996年6月),頁38-頁95。32.[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6卷5期(1977年10月)33.[法]戴密微:〈心鏡〉,收入[美]格里高瑞編;馮煥珍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頁3-頁30。(三)學位論文1.王淑芬:《唐五代詩格的意境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2009。2.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3.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4.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