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會創新搭橋人:非營利組織協力治理的個案
作者 管宇貞
KUAN, YU-CHEN
貢獻者 江明修
管宇貞
KUAN, YU-CHEN
關鍵詞 自我民族誌
協力治理
非營利組織
搭橋人
黑松綠⁺校園計畫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Aug-2023 14:18:25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我」擔任黑松綠⁺校園計畫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的觀點出發,採用自我民族誌敘寫過去七年所累積的專案執行經驗與心法,探究一名非營利組織的搭橋人,如何透過協力治理與夥伴關係的建立,在行政院環保署、桃園市教育局、臺灣生態學校學會、桃園市夥伴小學等各方利益關係人間,搭起橋樑、串連各領域夥伴,共同合作,協力推動以臺美生態學校(Eco-Campus)為主軸的環境教育專案「黑松綠⁺校園計畫」。
期望透過本研究,將我自身的經驗分享給有志投身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夥伴,使其了解身為一名搭橋人所需扮演的角色與職能為何?結論發現,做為一名社會創新搭橋人應具備:(一)愛心:回歸本質、找到自己的初衷;(二)用心:善用小世界網絡,將所見所聞銘記於心;(三)耐心:以退為進,在不知不覺中達成目標;(四)有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刻意製造驚喜;(五)揪感心:感動人心的小舉動,有你真好等特質,才能進一步的搭橋促成夥伴關係,並要能夠(一)以需求及結果為導向的生產;(二)改變與利益關係人的合作模式;(三)共同創造及合作創新網絡的開放過程;(四)重新定位公共價值,以達到社會創新,希冀藉此讓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能夠將此協力治理的經驗,移轉到自己的組織中,促成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合作,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Christian Busch(2022)。機緣力:創造好運的技巧與科學。韓無垢(譯)。台灣:時報出版。譯自The Serendipity Mindse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reating Good Luck。
Duncan J. Watts(2009)。6個人的小世界。傅士哲、謝良瑜(譯)。台灣:大塊文化。譯自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Jim Collins(2007)。從A到A+的社會。齊若蘭(譯)。台灣:遠流出版。譯自Good to great and social sectors。
Stephen R. Covey & Sean Covey(2020)。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顧淑馨(譯)。台灣:天下文化。譯自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文多斌(2022)。做自己的英雄:路跑民族誌三部曲。台灣:白象文化。
江明修(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25,頁17-60。
江明修(1996)。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伍嘉琪、黃嘉源(2018)。校長專業發展之新途徑—淺談校長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規劃與經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頁 174-180。
何粵東(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頁1-29。
何經懋(2008)。小世界現象。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9tgqe。
李柏諭、邱雯琪 (2019) 。跨域性福利社區化的新治理邏輯:以新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T&D飛訊,259期,頁(3)1-(3)46。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
林淑馨(2018)。協力神話的崩壞?我國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協力現況。公共行政學報,55期,頁1-36。
林淑馨(2019)。非營利組織概論。臺北市:巨流圖書。
財團法人黑松教育基金會(2021)。黑松綠+校園計畫:給孩子的第一本環境行動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黑松教育基金會。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台灣:小畢空間。
陳恆鈞(2008)。協力網絡治理之優點與罩門。研習論壇,92,40-54。
傅瑋瓊(2017)。黑松百年之道。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曾秀鳳(2004)。女校長的教育伸展臺--一位小學女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0407 (13期),147-181。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7)。良善治理下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
焦妮娜(2016)。水水校園─生態學校水資源教學活動。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電子報。第116期,2022年12月15日,取自: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10505/3.htm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蔡文翊(2007)。小世界社會網絡演化模型:階段性需求於社交網路拓樸動態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侃廷(2022)。組織間建立協力合作之研究:以臺北市北投區韌性社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志傑、謝傳崇(2013)。國民中學校長關係領導、協力治理與關係績效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2),101-137。
蕭雅雯(2022)。我在信義學堂:人文教育平台之經營理念與學習之旅。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聯合報、社企流(2020)。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2022年11月20日,取自:https://talent.seinsights.asia/

貳、英文部分
Ansell, C., & Gash, A.(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 543-571.
Deloitte Global.(2021). A call for accountability and action,Global 2021 Millennial and Gen-Z Survey.
Emerson, K., Nabatchi, T., and S. Balogh. (2012).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2(1) ,1-29.
Erica Volini, Jeff Schwartz, Jeff Schwartz, David Mallon, Yves Van Durme, Maren Hauptmann, Rob Scott, Shannon Poynton.(2021).The social enterprise in a world disrupted,2021 Deloitte Global Human Capital Trends。
Helmut Anheier, Gorgi Krlev, & Georg Mildenberger.(2018). Social Innovati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US:Routledge。
Hodge and Greve. (200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3), 545-558.
Ring, P. S., & A. H. Van De Ven. (1994).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 (1): 90-118.
Sergey Edunov, Smriti Bhagat, Moira Burke, Carlos Diuk, Ismail Onur Filiz.(2016).Three and a half degrees of separation。
Williams, P.(2002).The Competent Boundary Spann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80(1):103-12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1092105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2105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明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管宇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KUAN, YU-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管宇貞zh_TW
dc.creator (作者) KUAN, YU-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Aug-2023 14:18:25 (UTC+8)-
dc.date.available 2-Aug-2023 14:18: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Aug-2023 14:18:2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1092105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63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092105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我」擔任黑松綠⁺校園計畫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的觀點出發,採用自我民族誌敘寫過去七年所累積的專案執行經驗與心法,探究一名非營利組織的搭橋人,如何透過協力治理與夥伴關係的建立,在行政院環保署、桃園市教育局、臺灣生態學校學會、桃園市夥伴小學等各方利益關係人間,搭起橋樑、串連各領域夥伴,共同合作,協力推動以臺美生態學校(Eco-Campus)為主軸的環境教育專案「黑松綠⁺校園計畫」。
期望透過本研究,將我自身的經驗分享給有志投身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夥伴,使其了解身為一名搭橋人所需扮演的角色與職能為何?結論發現,做為一名社會創新搭橋人應具備:(一)愛心:回歸本質、找到自己的初衷;(二)用心:善用小世界網絡,將所見所聞銘記於心;(三)耐心:以退為進,在不知不覺中達成目標;(四)有心: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刻意製造驚喜;(五)揪感心:感動人心的小舉動,有你真好等特質,才能進一步的搭橋促成夥伴關係,並要能夠(一)以需求及結果為導向的生產;(二)改變與利益關係人的合作模式;(三)共同創造及合作創新網絡的開放過程;(四)重新定位公共價值,以達到社會創新,希冀藉此讓非營利組織工作者能夠將此協力治理的經驗,移轉到自己的組織中,促成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合作,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二章 理論探究 7
第一節 協力治理 7
第二節 小世界理論 1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7
第一節 研究途徑:個案研究法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自我民族誌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8
第四章 研究發現 31
第一節 我之所以成為一名非營利組織工作者 31
第二節 當我來到了非營利組織 38
第三節 搭橋人的小世界 44
第四節 與協力參與者的互動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如何成為一名搭橋人? 61
第二節 給非營利組織的協力治理建議 67
第三節 在搭橋的過程中看見自己 70
參考文獻 73
zh_TW
dc.format.extent 235465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2105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民族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協力治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搭橋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黑松綠⁺校園計畫zh_TW
dc.title (題名) 社會創新搭橋人:非營利組織協力治理的個案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Christian Busch(2022)。機緣力:創造好運的技巧與科學。韓無垢(譯)。台灣:時報出版。譯自The Serendipity Mindse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reating Good Luck。
Duncan J. Watts(2009)。6個人的小世界。傅士哲、謝良瑜(譯)。台灣:大塊文化。譯自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Jim Collins(2007)。從A到A+的社會。齊若蘭(譯)。台灣:遠流出版。譯自Good to great and social sectors。
Stephen R. Covey & Sean Covey(2020)。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顧淑馨(譯)。台灣:天下文化。譯自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文多斌(2022)。做自己的英雄:路跑民族誌三部曲。台灣:白象文化。
江明修(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25,頁17-60。
江明修(1996)。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伍嘉琪、黃嘉源(2018)。校長專業發展之新途徑—淺談校長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規劃與經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頁 174-180。
何粵東(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頁1-29。
何經懋(2008)。小世界現象。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9tgqe。
李柏諭、邱雯琪 (2019) 。跨域性福利社區化的新治理邏輯:以新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T&D飛訊,259期,頁(3)1-(3)46。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
林淑馨(2018)。協力神話的崩壞?我國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協力現況。公共行政學報,55期,頁1-36。
林淑馨(2019)。非營利組織概論。臺北市:巨流圖書。
財團法人黑松教育基金會(2021)。黑松綠+校園計畫:給孩子的第一本環境行動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黑松教育基金會。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台灣:小畢空間。
陳恆鈞(2008)。協力網絡治理之優點與罩門。研習論壇,92,40-54。
傅瑋瓊(2017)。黑松百年之道。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曾秀鳳(2004)。女校長的教育伸展臺--一位小學女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0407 (13期),147-181。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7)。良善治理下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
焦妮娜(2016)。水水校園─生態學校水資源教學活動。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電子報。第116期,2022年12月15日,取自:https://www.sdec.ntpc.edu.tw/epaper/10505/3.htm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蔡文翊(2007)。小世界社會網絡演化模型:階段性需求於社交網路拓樸動態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侃廷(2022)。組織間建立協力合作之研究:以臺北市北投區韌性社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志傑、謝傳崇(2013)。國民中學校長關係領導、協力治理與關係績效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2),101-137。
蕭雅雯(2022)。我在信義學堂:人文教育平台之經營理念與學習之旅。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聯合報、社企流(2020)。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2022年11月20日,取自:https://talent.seinsights.asia/

貳、英文部分
Ansell, C., & Gash, A.(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 543-571.
Deloitte Global.(2021). A call for accountability and action,Global 2021 Millennial and Gen-Z Survey.
Emerson, K., Nabatchi, T., and S. Balogh. (2012).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2(1) ,1-29.
Erica Volini, Jeff Schwartz, Jeff Schwartz, David Mallon, Yves Van Durme, Maren Hauptmann, Rob Scott, Shannon Poynton.(2021).The social enterprise in a world disrupted,2021 Deloitte Global Human Capital Trends。
Helmut Anheier, Gorgi Krlev, & Georg Mildenberger.(2018). Social Innovati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US:Routledge。
Hodge and Greve. (200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3), 545-558.
Ring, P. S., & A. H. Van De Ven. (1994).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 (1): 90-118.
Sergey Edunov, Smriti Bhagat, Moira Burke, Carlos Diuk, Ismail Onur Filiz.(2016).Three and a half degrees of separation。
Williams, P.(2002).The Competent Boundary Spann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80(1):103-12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