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服務現況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
The Study on the Service Status of Adult Foster Care for the Disabled and Service Providers` Intention to Stay in Their Jobs: The Case of Taoyuan City作者 陳亭樺
Chen, Ting-Hua貢獻者 蔡培元
Tsai, Pei-Yuen
陳亭樺
Chen, Ting-Hua關鍵詞 身心障礙者
家庭托顧
留任意願
非正式支持
法定服務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45:58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在實務現場的工作執行狀況與影響其留任意願的因素,藉由實務工作者自身經驗,探討在此經驗意義下形成的樣態,並提供制度上的調整建議。本文採用質性研究,透過立意抽樣邀請10名桃園市現職或已離職之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並以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本次研究發現:一、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是一種身處「似家」的氛圍,且帶有「非正式」支持關係的法定服務,服務現場為家庭托顧員長時間且密集地與服務使用者進行「個別式/小群體式」的支持訓練或照顧服務項目;二、影響家庭托顧員的留任因素包含與個案建立情感關係、服務信念、工作過程中獲得的助人感與成就感、自身家庭因素、家庭托顧員年紀與職涯規劃、個案的照顧狀況以及家庭托顧服務單位社工的支持度;三、家庭托顧服務年資較長的受訪者普遍認為制度面向的調整是正面的,並且給予肯定,也期待能持續優化相關的工作條件待遇,以吸引更多新血投入家庭托顧服務,使這個服務提升能見度。據此,倘若要吸引更多人員投入這項服務,建議強化本項服務的優勢以增強誘因,並從部份影響家庭托顧員留任意願的負向影響的阻力因素進行改善,本次研究建議如下:一、鼓勵具有身心障礙照顧經驗者投入本項服務;二、優化相關工作條件;三、提升家庭托顧服務單位正向支持及督導功能;四、創造兼具專業性與情感性互動的服務經驗。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王育瑜(2002)。〈英國社區照顧的批判-身心障礙者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7:249-254。王育瑜(2004)。〈障礙者與社區照顧〉。《社區發展季刊》,106:230-236。王明鳳(2016)。〈居家照顧服務員之人口特徵、工作項目好惡和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北高雄居家服務機構為例〉。《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7:143-166。王郁智、章淑娟、朱正一(2006)。〈升遷機會、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研究〉。《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5(4):90-101。王叢桂、羅國英(2010a)。〈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7。王叢桂、羅國英(2010b)。〈華人工作價值與工作契合度對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度的影響〉。《應用心理研究》,48:199–238。冷妍芝、劉淑芬、高靖秋、楊素月、黃珮玲(2018)。〈勞動條件、工作生活平衡與護理人員留任〉。《領導護理》,19(2):12-23。李婉禎、林木泉、朱正一(2013)。〈身心障礙照護機構照顧服務員工作倦怠、社會支持與留任意願相關性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14(1):38-54。李新民、鄭博真(2014)。〈私立幼兒園教師知覺條件過優、工作滿足感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華醫學報》,41:33-61。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編輯(2021)。《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周月清(2002)。〈臺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工教育與實務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9:90-125。周月清(2004)。〈障礙者獨立生活運動緣起與意涵-英美加文獻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331-344。林依瑩、施堯啟(2006)。《建立家庭托顧發展機制之研究》。臺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林怡君、黃能堂(2020)。〈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2(2):57-72。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9(4):349-360。林素鉁、侯東旭、趙正敏(2020)。〈那些因素決定了護理人員留任意願?醫院社會責任與心理契約觀點〉。《醫務管理期刊》,21(3):161-180。林淑萱(2004)。〈從「長期照護先導計畫」的執行論長期照護體系的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06:97-106。曹愛蘭、吳淑瓊(2003)。《家庭托顧服務營運手冊》。臺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護專案小組。畢恆達(2015)。《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修訂第二版)。臺北:三民。莊秀美(2008)。〈“單位照顧”(unit care)模式的環境建構與實踐理念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6:87-127。莊奕琦、李鈞元(2003)。〈如何衡量人力資本:理論與台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31(1):51-85。許祐嘉(2020)。〈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之關聯性文獻回顧〉。《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7(2):64-78。許雅雁(2021)。《照顧服務員職業倫理、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因素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陳正芬(2011)。〈家庭托顧服務發展狀況及其評估〉。《社區發展季刊》,136:381-401。陳正芬、林幸君(2019)。〈傾斜的天枰:從供給與需求論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發展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65:286-300。陳怡靖(2009)。〈臺灣地區幼教師與教保員異動傾向之實徵研究:整合理論與相關變項之模型初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0:73-106。陳怡靖、鄭燿男(2009)。〈台灣地區幼兒教師異動傾向之影響因素研究:檢驗個人背景、社會交換、價值適配、分配公平、工作負荷、薪資之角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2:1-34。陳欣怡、鄭淵全(2010)。〈桃竹苗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及社會支持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29:333-353。陳昱名(2008)。〈社會工作系畢業生的非社會工作職業抉擇:質性研究初探〉。《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7(1):19-42。陳盈臻、張曉雲、陳靜修、盧康、劉芊葳(2021)。〈護理人員臨床照護之能與工作滿意度及留任意願之相關性探討〉。《領導護理》,22(3):24-39。陳振盛、謝振裕(2017)。〈居家照顧服務員受訓後投入工作與離職相關因素分析-以南部某縣市為例〉。《社科法政論叢》,5:1-26。陳曼華、李世代、張宏哲、謝碧晴(2006)。〈照顧服務員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長期照護之機構為例〉。《新臺北護理期刊》,8(1):69-77。曾永禎、涂妙如(2021)。〈托嬰中心主管正向領導與托育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團體凝聚力之探討-以新北市為例〉。《幼兒教育》,331:32-48。曾莉婷(2013)。《從服務使用者觀點探討使用家庭托顧經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仲毅、余鑑、于俊傑(2016)。〈護理人員願意投入和留任醫院執業之工作條件與彈性制度探討〉。《護理雜誌》,63(2):80-90。黃郁璇(2021)。《長期照護機構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品質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源協(2015)。〈社區長期照顧體系的建構〉。《國家政策季刊》,4(4):41-68。楊凱閎(2019)。《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職業疲勞、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台灣南部地區為例》。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楊蕙禎(2014)。〈一種新型照顧服務-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在金門地區的實踐〉。「2014年全方位成功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國立空中大學。楊馥璟(2008)。《獨立生活服務模式的理念與實踐—社區居住的服務提供者之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劉乙儀、張瑞村(2018)。〈教保服務人員離職傾向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115:190-203。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潘淑慧、張茹茵(2020)。〈高雄市特教助理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9:1-16。潘麗雯、李怡禛、楊培華、林佩欣(2020)。〈影響臺灣家庭托顧模式推廣之因素探討〉。《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8(1):20-31。蔡淑鳳、陳文意、林育秀、梁亞文(2013)。〈台灣地區長期照護機構女性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離職意願之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2(5):476-490。鄭雅文(2011)。《長期照顧新型服務模式之研究-家庭托顧服務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鄭雅文、莊秀美(2010)。〈老人家庭托顧服務--「非自宅的居家照顧」之實踐〉。《社區發展季刊》,131:385-396。謝美娥(2017)。〈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留任意願影響因素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3:27-62。鍾宜芬、陳俞成(2020)。〈護理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之探討〉。《醫院雜誌》,53(2):1-11。藺寶珍(2006)。〈護理之家護理人員留任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南地區為例〉。《長期照護雜誌》,10(4):363-378。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12年度「社區式身心障礙服務銜接長照獎助計畫」申請作業須知(2022)。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224&pid=12335。Adams, J.S.(1963).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7,422-436。Chandler, A. D. (1990).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He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6).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6, 250-279.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 (2nd ed.). John Wiley.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Mollica, R. L., Simms-Kastelein, K., Cheek, M., Baldwin, C., & Farmham, J.(2009).Building Adult Foster Care: What States Can Do. Washingto, DC:AARP Public Policy Institute.Super, D. E. (1970).Work values inventory manua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Vroom, V. H. (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Wernimont,P.F.(1972).A systems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6(2),173-17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Towards a Common Language for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IC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526400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64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培元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ai, Pei-Yuen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亭樺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Ting-Hua 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亭樺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Ting-Hua en_US dc.date (日期) 202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23 15:45:58 (UTC+8) - dc.date.available 1-Sep-2023 15:45:5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45:58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26400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21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26400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在實務現場的工作執行狀況與影響其留任意願的因素,藉由實務工作者自身經驗,探討在此經驗意義下形成的樣態,並提供制度上的調整建議。本文採用質性研究,透過立意抽樣邀請10名桃園市現職或已離職之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並以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本次研究發現:一、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是一種身處「似家」的氛圍,且帶有「非正式」支持關係的法定服務,服務現場為家庭托顧員長時間且密集地與服務使用者進行「個別式/小群體式」的支持訓練或照顧服務項目;二、影響家庭托顧員的留任因素包含與個案建立情感關係、服務信念、工作過程中獲得的助人感與成就感、自身家庭因素、家庭托顧員年紀與職涯規劃、個案的照顧狀況以及家庭托顧服務單位社工的支持度;三、家庭托顧服務年資較長的受訪者普遍認為制度面向的調整是正面的,並且給予肯定,也期待能持續優化相關的工作條件待遇,以吸引更多新血投入家庭托顧服務,使這個服務提升能見度。據此,倘若要吸引更多人員投入這項服務,建議強化本項服務的優勢以增強誘因,並從部份影響家庭托顧員留任意願的負向影響的阻力因素進行改善,本次研究建議如下:一、鼓勵具有身心障礙照顧經驗者投入本項服務;二、優化相關工作條件;三、提升家庭托顧服務單位正向支持及督導功能;四、創造兼具專業性與情感性互動的服務經驗。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 1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第二章 文獻探討 7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照顧模式演變與專業人員處境 7第二節 影響留任意願的因素 18第三節 提升員工留任意願的改善措施 26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者角色 30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式 31第三節 研究對象 31第四節 資料分析 33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34第六節 研究倫理 35第四章 研究結果 38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狀況 38第二節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留任或離職原因 54第三節 對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制度的期待 61第四節 議題討論 67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9第一節 研究結論 69第二節 研究建議 73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76參考文獻 79附錄一 訪談大綱(現職版) 85附錄二 訪談大綱(離職版) 86附錄三 知情同意書 87表1 受訪者概況彙整 33 zh_TW dc.format.extent 2075801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6400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身心障礙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托顧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留任意願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非正式支持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定服務 zh_TW dc.title (題名) 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員服務現況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Service Status of Adult Foster Care for the Disabled and Service Providers` Intention to Stay in Their Jobs: The Case of Taoyuan City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王育瑜(2002)。〈英國社區照顧的批判-身心障礙者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97:249-254。王育瑜(2004)。〈障礙者與社區照顧〉。《社區發展季刊》,106:230-236。王明鳳(2016)。〈居家照顧服務員之人口特徵、工作項目好惡和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北高雄居家服務機構為例〉。《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7:143-166。王郁智、章淑娟、朱正一(2006)。〈升遷機會、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研究〉。《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5(4):90-101。王叢桂、羅國英(2010a)。〈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7。王叢桂、羅國英(2010b)。〈華人工作價值與工作契合度對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度的影響〉。《應用心理研究》,48:199–238。冷妍芝、劉淑芬、高靖秋、楊素月、黃珮玲(2018)。〈勞動條件、工作生活平衡與護理人員留任〉。《領導護理》,19(2):12-23。李婉禎、林木泉、朱正一(2013)。〈身心障礙照護機構照顧服務員工作倦怠、社會支持與留任意願相關性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14(1):38-54。李新民、鄭博真(2014)。〈私立幼兒園教師知覺條件過優、工作滿足感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華醫學報》,41:33-61。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編輯(2021)。《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操作指引手冊》。臺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周月清(2002)。〈臺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工教育與實務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9:90-125。周月清(2004)。〈障礙者獨立生活運動緣起與意涵-英美加文獻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331-344。林依瑩、施堯啟(2006)。《建立家庭托顧發展機制之研究》。臺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林怡君、黃能堂(2020)。〈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2(2):57-72。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9(4):349-360。林素鉁、侯東旭、趙正敏(2020)。〈那些因素決定了護理人員留任意願?醫院社會責任與心理契約觀點〉。《醫務管理期刊》,21(3):161-180。林淑萱(2004)。〈從「長期照護先導計畫」的執行論長期照護體系的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06:97-106。曹愛蘭、吳淑瓊(2003)。《家庭托顧服務營運手冊》。臺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護專案小組。畢恆達(2015)。《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修訂第二版)。臺北:三民。莊秀美(2008)。〈“單位照顧”(unit care)模式的環境建構與實踐理念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6:87-127。莊奕琦、李鈞元(2003)。〈如何衡量人力資本:理論與台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31(1):51-85。許祐嘉(2020)。〈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之關聯性文獻回顧〉。《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7(2):64-78。許雅雁(2021)。《照顧服務員職業倫理、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因素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陳正芬(2011)。〈家庭托顧服務發展狀況及其評估〉。《社區發展季刊》,136:381-401。陳正芬、林幸君(2019)。〈傾斜的天枰:從供給與需求論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發展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65:286-300。陳怡靖(2009)。〈臺灣地區幼教師與教保員異動傾向之實徵研究:整合理論與相關變項之模型初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0:73-106。陳怡靖、鄭燿男(2009)。〈台灣地區幼兒教師異動傾向之影響因素研究:檢驗個人背景、社會交換、價值適配、分配公平、工作負荷、薪資之角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2:1-34。陳欣怡、鄭淵全(2010)。〈桃竹苗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及社會支持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29:333-353。陳昱名(2008)。〈社會工作系畢業生的非社會工作職業抉擇:質性研究初探〉。《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7(1):19-42。陳盈臻、張曉雲、陳靜修、盧康、劉芊葳(2021)。〈護理人員臨床照護之能與工作滿意度及留任意願之相關性探討〉。《領導護理》,22(3):24-39。陳振盛、謝振裕(2017)。〈居家照顧服務員受訓後投入工作與離職相關因素分析-以南部某縣市為例〉。《社科法政論叢》,5:1-26。陳曼華、李世代、張宏哲、謝碧晴(2006)。〈照顧服務員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長期照護之機構為例〉。《新臺北護理期刊》,8(1):69-77。曾永禎、涂妙如(2021)。〈托嬰中心主管正向領導與托育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團體凝聚力之探討-以新北市為例〉。《幼兒教育》,331:32-48。曾莉婷(2013)。《從服務使用者觀點探討使用家庭托顧經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仲毅、余鑑、于俊傑(2016)。〈護理人員願意投入和留任醫院執業之工作條件與彈性制度探討〉。《護理雜誌》,63(2):80-90。黃郁璇(2021)。《長期照護機構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品質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源協(2015)。〈社區長期照顧體系的建構〉。《國家政策季刊》,4(4):41-68。楊凱閎(2019)。《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職業疲勞、工作滿意度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台灣南部地區為例》。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楊蕙禎(2014)。〈一種新型照顧服務-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服務在金門地區的實踐〉。「2014年全方位成功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國立空中大學。楊馥璟(2008)。《獨立生活服務模式的理念與實踐—社區居住的服務提供者之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劉乙儀、張瑞村(2018)。〈教保服務人員離職傾向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115:190-203。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潘淑慧、張茹茵(2020)。〈高雄市特教助理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9:1-16。潘麗雯、李怡禛、楊培華、林佩欣(2020)。〈影響臺灣家庭托顧模式推廣之因素探討〉。《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8(1):20-31。蔡淑鳳、陳文意、林育秀、梁亞文(2013)。〈台灣地區長期照護機構女性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離職意願之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2(5):476-490。鄭雅文(2011)。《長期照顧新型服務模式之研究-家庭托顧服務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鄭雅文、莊秀美(2010)。〈老人家庭托顧服務--「非自宅的居家照顧」之實踐〉。《社區發展季刊》,131:385-396。謝美娥(2017)。〈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留任意願影響因素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3:27-62。鍾宜芬、陳俞成(2020)。〈護理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之探討〉。《醫院雜誌》,53(2):1-11。藺寶珍(2006)。〈護理之家護理人員留任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南地區為例〉。《長期照護雜誌》,10(4):363-378。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12年度「社區式身心障礙服務銜接長照獎助計畫」申請作業須知(2022)。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224&pid=12335。Adams, J.S.(1963).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7,422-436。Chandler, A. D. (1990).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He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6).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6, 250-279.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 (2nd ed.). John Wiley.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Mollica, R. L., Simms-Kastelein, K., Cheek, M., Baldwin, C., & Farmham, J.(2009).Building Adult Foster Care: What States Can Do. Washingto, DC:AARP Public Policy Institute.Super, D. E. (1970).Work values inventory manua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Vroom, V. H. (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Wernimont,P.F.(1972).A systems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6(2),173-17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Towards a Common Language for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ICF。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