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形塑之路——從傳統到數位媒體的轉向
Restaurant Reviews on the Rise: From Ordinary Foodies to Professional Food Critics
作者 劉怡安
Liu, Yi-Ann
貢獻者 林怡潔
Lin, Yi-Chieh
劉怡安
Liu, Yi-Ann
關鍵詞 飲食評論
專業知能
分散智能
默會知識
飲食資本
品味
Restaurant review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y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Tacit knowledge
Culinary capital
Taste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49:46 (UTC+8)
摘要 一九八〇、九〇年代隨著經濟成長,臺灣的報紙副刊和雜誌專欄的飲食評論書寫越發興盛,也引導大眾追求飲食文化品質的提升與消費慾望。而在2000年以後部落格和社群平台科技的出現,讓喜愛美食的一般大眾,亦能以平民記者般的身份在網路上記錄、發表個人的用餐經驗,改寫過往從報社等媒體由上而下的發聲機制,而進入百家爭鳴的全民書寫美食的時代。網路上,越來越多即便無餐飲背景也未受過專業採訪編輯訓練的人,仍能非常主動提出自己對飲食的評論,有些人因此成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但也並非人人皆能成功。從現象出發,本研究以專業知能概念出發,探討不同時代脈絡與科技脈絡下,傳統與數位媒體世代崛起的飲食評論工作者從新手到專業化的過程,並討論其品味的培養、飲食資本(culinary capital)或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累積過程,如何讓其得以取得飲食文化評論意見領袖的地位與讀者目光。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對象篩選以不同崛起時間和平台使用為分類,共計訪談七位飲食評論工作者。研究發現飲食評論工作並非由個人獨立作業,亦仰賴其他存於情境中的資源共同完成。當代物質科技情境與社會情境,提供數位世代新加入的飲食評論工作者資訊科技和集體協作知能擴增的可能。飲食評論書寫從編輯室走向大眾,飲食文本發展亦趨多元。評論工作者藉由不同的飲食資本的累積與實踐,取得飲食文化場域中不同類別的讀者注意力與地位。本研究為飲食評論的概念和其專業內涵提供新的見解,提供給日後希望以飲食評論為業或對台灣飲食文化有興趣的飲食愛好者參考。
In the 1980s, coinciding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food columns and restaurant reviews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Elite food critics shared their points of view and guided the public on what to eat, how to eat and where to eat. The invention of blogs and social platforms in the 2000s changed the scene considerably. It enabled the public to share their love and own voice about food. Countless people have created blogs or accounts as vertical publishing of their dining experience. We have entered a new era where even ordinary foodies with no background in catering or training in journalism are still proactively providing their expertise in food. Some people have become opinion leaders, but not everyone has succeeded. Owing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thesis compares the competence of food critic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edia era and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taste and accumulation of culinary capital. The research adopts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object selection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ise time and platform use. A total of seven food critics were interview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work of restaurant reviews is not only done by individuals, but relies on other resources that exist in the context.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context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ding the competence of digital media era food critics. Food critics have moved from the editorial room to the public, and food texts has also become more divers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each culinary capital, critics have gained the attention and status of various types of readers in the field of food cul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restaurant reviews, food critics and their competence.
參考文獻 方碧瑤(2015)。《焦桐及其飲食散文之研究──以2009-2013年的五本散文著作為觀察主軸》。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皖佳(2020)。《臺灣飲食文學簡史(1980~2020)》。台北 : 索引數位。
王志弘、曾亞雯譯(2018)。《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台北 : 群學。(原書Josée J., & Shyon B. [2009]. Foodies: 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 UK: Routledge.)
王詠茹(2015)。《中餐教師與中餐廚師對餐飲專業能力認知之比較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渝婷(2010)。《焦桐與《飲食》雜誌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菱(2000)。《國際觀光旅館餐飲外場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惠(2013)。《韓良露散文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汶惠(2009)。《台灣當代女性作家飲食散文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任秀芸(2007)。《從品牌觀點探討台灣企業部落格之發展》。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任柏澄(2019)。《室內設計技能檢定與業界所需專業知能關係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姿樺(2019)。《焦桐散文之庶民飲食書寫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宏聰(2006)。《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台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知能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芬(2008)。《美食當道-美食部落格行銷與消費者滿意度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有仁(2017)。《蔡珠兒、林金城的飲食書寫及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杏娟(2009)。《韓良露飲食書寫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玉梅(2012)。《餐飲行政主廚核心能力指標建構及應用》。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霞(2013)。《蔡珠兒飲膳書寫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京珮(2006)。《林文月散文藝術風格的傳承與新變》。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燕(2020)。《社群媒體美食圖片的內容分析研究》。佛光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李惠琳(2010)。《新聞記者之核心能力初探—在地文獻的回顧》。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樹中(2001)。《業務人員專業職能需求研究─以某辦公家具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珮純(2014)。《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地誌書寫— 以蔡珠兒、焦桐、韓良憶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歆榕(2019)。《台灣當代飲食書寫中的家庭情懷 —以韓良露、韓良憶、周芬娜為考察對象》。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錦旋(2015)。《蔡珠兒《紅燜廚娘》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秋瑋(2009)。《從局外人到圈內人:社研所非科班生的學習歷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皇靜(2010)。《焦桐飲食書寫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志豪(1999)。《業務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壽險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玉箴(2017)。〈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傳播研究與實踐》,7(1): 265-290。
陳百齡(2004)。〈新聞工作者如何蒐集資料?專家知識的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51: 35-48。
徐耀焜(2005)。《舌尖與筆尖的對話-台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高琹雯(2019)。《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台北 : 二魚文化。
高琹雯(2017年3月13日)。〈五十間餐廳,一個大家庭-2017年亞洲五十最佳餐廳的前線觀察〉,美食家的自學之路。取自http://www.selftaughtgourmet.com/article_inner.php?a=461
高琹雯(2019年5月22日)。〈Liz 的中菜品嚐筆記/粵菜私藏的精華功夫─勝哥私房菜〉,Taster 美食加。取自 https://taster.life/liz-%E7%9A%84-%E4%B8%AD%E8%8F%9C%E5%93%81%E5%9A%90%E7%AD%86%E8%A8%98%EF%BC%8F%E7%B2%B5%E8%8F%9C%E7%A7%81%E8%97%8F%E7%9A%84%E7%B2%BE%E8%8F%AF%E5%8A%9F%E5%A4%AB%E2%94%80%E5%8B%9D%E5%93%A5%E7%A7%81/
張少明(2007)。《林文月散文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瓊宇(2014)。《焦桐飲食散文書寫所呈現的文化面向》。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雪楓(2016)。《觀光旅館中餐廳外場服務人員專業職能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
張純富(2010)。《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玟(2008)。《林文月的散文美學》。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曉芳(2010)。《焦桐飲食書寫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卿(2017)。《韓良露城市空間書寫探析》。中正大學台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美鳳(2008)。《林文月散文飲膳經驗之探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芳儀(2013)。《林文月飲食文化觀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秀閑(2010)。《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書瑋(2020)。《穿梭於虛擬與現實:上班族玩家在線上遊戲的社會資本運作之探討》。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逯耀東(1995年)。〈論文總結暨綜合討論實錄〉,《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游淑玲(2008)。《林文月多元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雯雯(2002)。《廚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餐飲教師與現職廚師認知之比較分析》。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素吟編《1956∼2006 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50週年紀念特刊》(無日期)。取自http://www.tva.org.tw/Upload/201606021748186172090.pdf
潘逸薔(2008)。《焦桐飲食散文的情感意象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
鄭宏達(2009)。《“We are what we eat:”從Goffman的自我呈現理論探討美食部落格與社交媒體的型塑》。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鄭淑娟(2007)。《台灣飲食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麗莉(2004)。《小提琴製作技術的經驗知識傳承與分享》。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所碩士論文。
劉香君(2008)。《林文月散文研究--在樸實中見風采》。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美蘭(2016)。《飲食男女相對論—焦桐與蔡珠兒飲食書寫比較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時泳(2011)。《 室內設計產業導向之專業知能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劉崇武(2007)。〈台灣地區部落格發展與使用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2。取自https://mail.nhu.edu.tw/~society/e-j/62/62-06.htm
劉慧雯(2017)。〈建構「倫理閱聽人」:試論社群媒體使用者的理論意涵〉,《新聞學研究》,131: 87-125。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數位時代的技藝: 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10: 233-264。
謝忠道(2011)。《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 : 貓頭鷹。
謝佳琳(2008)。《蔡珠兒的飲食散文》。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幸儒(2013)。《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舒怡(2013)。《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東吳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琪(2007)。《林文月散文研究(1969─2006)》。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崑陽(2004)。《九十二年散文選》。台北 : 九歌。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 (1986). In I. Szeman & T. Kaposy (Eds.),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pp. 241-258).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Boyatzis, R. E. (1982).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New York: Wiley.
Byham, W. C., & Moyer, R. P. (1996). Using competencies to build a successful organization. New York: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Inc.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em, K. (2003). The Learn-By-Doing Approach to Life Skill Developm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Rutgers NJAES Cooperative Extension.
Donnellon, A., Gray, B., & Bougon, M. G. (1986). Communication, meaning, and organized 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3-55.
Gaver, W. W. (1996). Situating action II: Affordances for interaction: The social is material for design. Ecological Psychology, 8(2), 111–129. doi:10.1207/s15326969eco0802_2
Gibson, J. 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In R. Shaw & J. Bransford (Eds.), Perceiving, acting, and knowing: 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pp. 67–82). Hillsdale, NJ: Erlbaum.
Hepworth, A. D., Kropczynski, J., Walden, J., & Smith, R. A. (2019). Exploring patter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food bloggers on twitter using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 20(4), 1-19.
Gronow, J. (1997). The sociology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Hsu, C.-L., & Lin, J. C.-C. (2008). Acceptance of blog usage: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5(1), 65–74. doi:10.1016/j.im.2007.11.001
Jarvis, P. (1990).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Johnston, J., & Baumann, S. (2015). Foodies: 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 New York, New York: Routledge.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Lin, N. (1982).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Albany,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doi:10.1037/h0034092
Naccarato, P., & Lebesco, K. (2012). Culinary Capital. London: Berg.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lyani, M. (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R. D. (2001).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New York: Touchstone.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New York: Wiley.
Steinkuehler, C. A., & Williams, D. (2006).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screen) name: Online games as “third plac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4), 885–909. doi:10.1111/j.1083-6101.2006.00300.x
Taylor, N., & Keating, M. (2018). Contemporary food imagery: Food porn and other visual trend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4(3), 307–323. doi:10.1080/22041451.2018.1482190
Vásquez, C., & Chik, A. (2015). “I am not a foodie…”: Culinary capital in online reviews of Michelin restaurants. Food and Foodways, 23(4), 231–250. doi:10.1080/07409710.2015.1102483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5), 297–333. doi:10.1037/h0040934
Woolcock, M.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11-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794101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4101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怡潔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Yi-Chieh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怡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Yi-An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怡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Yi-An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23 15:49: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Sep-2023 15:49: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49: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94101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3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94101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一九八〇、九〇年代隨著經濟成長,臺灣的報紙副刊和雜誌專欄的飲食評論書寫越發興盛,也引導大眾追求飲食文化品質的提升與消費慾望。而在2000年以後部落格和社群平台科技的出現,讓喜愛美食的一般大眾,亦能以平民記者般的身份在網路上記錄、發表個人的用餐經驗,改寫過往從報社等媒體由上而下的發聲機制,而進入百家爭鳴的全民書寫美食的時代。網路上,越來越多即便無餐飲背景也未受過專業採訪編輯訓練的人,仍能非常主動提出自己對飲食的評論,有些人因此成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但也並非人人皆能成功。從現象出發,本研究以專業知能概念出發,探討不同時代脈絡與科技脈絡下,傳統與數位媒體世代崛起的飲食評論工作者從新手到專業化的過程,並討論其品味的培養、飲食資本(culinary capital)或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累積過程,如何讓其得以取得飲食文化評論意見領袖的地位與讀者目光。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對象篩選以不同崛起時間和平台使用為分類,共計訪談七位飲食評論工作者。研究發現飲食評論工作並非由個人獨立作業,亦仰賴其他存於情境中的資源共同完成。當代物質科技情境與社會情境,提供數位世代新加入的飲食評論工作者資訊科技和集體協作知能擴增的可能。飲食評論書寫從編輯室走向大眾,飲食文本發展亦趨多元。評論工作者藉由不同的飲食資本的累積與實踐,取得飲食文化場域中不同類別的讀者注意力與地位。本研究為飲食評論的概念和其專業內涵提供新的見解,提供給日後希望以飲食評論為業或對台灣飲食文化有興趣的飲食愛好者參考。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the 1980s, coinciding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food columns and restaurant reviews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Elite food critics shared their points of view and guided the public on what to eat, how to eat and where to eat. The invention of blogs and social platforms in the 2000s changed the scene considerably. It enabled the public to share their love and own voice about food. Countless people have created blogs or accounts as vertical publishing of their dining experience. We have entered a new era where even ordinary foodies with no background in catering or training in journalism are still proactively providing their expertise in food. Some people have become opinion leaders, but not everyone has succeeded. Owing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thesis compares the competence of food critic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edia era and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taste and accumulation of culinary capital. The research adopts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object selection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ise time and platform use. A total of seven food critics were interview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work of restaurant reviews is not only done by individuals, but relies on other resources that exist in the context.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context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ding the competence of digital media era food critics. Food critics have moved from the editorial room to the public, and food texts has also become more diverse.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each culinary capital, critics have gained the attention and status of various types of readers in the field of food cul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restaurant reviews, food critics and their competence.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台灣的飲食評論發展脈絡 12
一、 台灣飲食評論文本發展階段 13
二、 專家審查式的機構評鑑指南 17
第二節 專業知能、情境與能力構面 22
一、 專業知能 22
二、 外在情境與工具的互動 27
三、 能力分類構面 36
第三節 文化資本、飲食資本與雜食性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44
第四章 研究發現 51
第一節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個人情意 51
一、 動機:工作與興趣 51
二、 自我概念:菜色的喜好是客觀還是主觀? 54
三、 個人特質 57
第二節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資訊處理 59
一、 品評餐廳的核心知能:脈絡化的餐飲知識與輕薄短小的資訊 59
二、 餐飲知識外的社群平台經營 62
三、 默會知識:關於訪談、田野與對話 66
第三節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科技使用 68
一、 傳統媒體世代的科技使用 68
二、 數位媒體世代的科技使用 69
第四節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集體協作 72
一、 餐飲圈的關係網絡與資源 72
二、 傳統媒體世代的關係網絡 73
三、 傳統媒體世代的社會資本 76
四、 數位媒體世代的關係網絡 77
五、 數位媒體世代的社會資本 79
第五節 飲食資本與品味實踐 82
一、 飲食評論工作者在當代 82
二、 飲食資本的運作 84
三、 數位世代下的帳號經營策略 87
第五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一、 傳統媒體世代的飲食評論工作者專業知能在當代 93
二、 數位媒體世代的飲食評論工作者專業知能 94
三、 飲食資本與實踐 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97
一、 研究限制 97
二、 未來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zh_TW
dc.format.extent 1031183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4101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飲食評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專業知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分散智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默會知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飲食資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Restaurant review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cit knowled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inary capit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steen_US
dc.title (題名) 飲食評論工作者的形塑之路——從傳統到數位媒體的轉向zh_TW
dc.title (題名) Restaurant Reviews on the Rise: From Ordinary Foodies to Professional Food Critic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碧瑤(2015)。《焦桐及其飲食散文之研究──以2009-2013年的五本散文著作為觀察主軸》。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皖佳(2020)。《臺灣飲食文學簡史(1980~2020)》。台北 : 索引數位。
王志弘、曾亞雯譯(2018)。《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台北 : 群學。(原書Josée J., & Shyon B. [2009]. Foodies: 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 UK: Routledge.)
王詠茹(2015)。《中餐教師與中餐廚師對餐飲專業能力認知之比較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渝婷(2010)。《焦桐與《飲食》雜誌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菱(2000)。《國際觀光旅館餐飲外場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惠(2013)。《韓良露散文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汶惠(2009)。《台灣當代女性作家飲食散文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任秀芸(2007)。《從品牌觀點探討台灣企業部落格之發展》。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任柏澄(2019)。《室內設計技能檢定與業界所需專業知能關係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姿樺(2019)。《焦桐散文之庶民飲食書寫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宏聰(2006)。《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台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知能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芬(2008)。《美食當道-美食部落格行銷與消費者滿意度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有仁(2017)。《蔡珠兒、林金城的飲食書寫及比較研究》。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杏娟(2009)。《韓良露飲食書寫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玉梅(2012)。《餐飲行政主廚核心能力指標建構及應用》。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霞(2013)。《蔡珠兒飲膳書寫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京珮(2006)。《林文月散文藝術風格的傳承與新變》。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燕(2020)。《社群媒體美食圖片的內容分析研究》。佛光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李惠琳(2010)。《新聞記者之核心能力初探—在地文獻的回顧》。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樹中(2001)。《業務人員專業職能需求研究─以某辦公家具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珮純(2014)。《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地誌書寫— 以蔡珠兒、焦桐、韓良憶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歆榕(2019)。《台灣當代飲食書寫中的家庭情懷 —以韓良露、韓良憶、周芬娜為考察對象》。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錦旋(2015)。《蔡珠兒《紅燜廚娘》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秋瑋(2009)。《從局外人到圈內人:社研所非科班生的學習歷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皇靜(2010)。《焦桐飲食書寫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志豪(1999)。《業務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壽險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玉箴(2017)。〈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傳播研究與實踐》,7(1): 265-290。
陳百齡(2004)。〈新聞工作者如何蒐集資料?專家知識的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51: 35-48。
徐耀焜(2005)。《舌尖與筆尖的對話-台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高琹雯(2019)。《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台北 : 二魚文化。
高琹雯(2017年3月13日)。〈五十間餐廳,一個大家庭-2017年亞洲五十最佳餐廳的前線觀察〉,美食家的自學之路。取自http://www.selftaughtgourmet.com/article_inner.php?a=461
高琹雯(2019年5月22日)。〈Liz 的中菜品嚐筆記/粵菜私藏的精華功夫─勝哥私房菜〉,Taster 美食加。取自 https://taster.life/liz-%E7%9A%84-%E4%B8%AD%E8%8F%9C%E5%93%81%E5%9A%90%E7%AD%86%E8%A8%98%EF%BC%8F%E7%B2%B5%E8%8F%9C%E7%A7%81%E8%97%8F%E7%9A%84%E7%B2%BE%E8%8F%AF%E5%8A%9F%E5%A4%AB%E2%94%80%E5%8B%9D%E5%93%A5%E7%A7%81/
張少明(2007)。《林文月散文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瓊宇(2014)。《焦桐飲食散文書寫所呈現的文化面向》。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雪楓(2016)。《觀光旅館中餐廳外場服務人員專業職能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
張純富(2010)。《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玟(2008)。《林文月的散文美學》。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曉芳(2010)。《焦桐飲食書寫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卿(2017)。《韓良露城市空間書寫探析》。中正大學台灣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美鳳(2008)。《林文月散文飲膳經驗之探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芳儀(2013)。《林文月飲食文化觀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秀閑(2010)。《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書瑋(2020)。《穿梭於虛擬與現實:上班族玩家在線上遊戲的社會資本運作之探討》。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逯耀東(1995年)。〈論文總結暨綜合討論實錄〉,《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游淑玲(2008)。《林文月多元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雯雯(2002)。《廚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餐飲教師與現職廚師認知之比較分析》。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素吟編《1956∼2006 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50週年紀念特刊》(無日期)。取自http://www.tva.org.tw/Upload/201606021748186172090.pdf
潘逸薔(2008)。《焦桐飲食散文的情感意象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
鄭宏達(2009)。《“We are what we eat:”從Goffman的自我呈現理論探討美食部落格與社交媒體的型塑》。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鄭淑娟(2007)。《台灣飲食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麗莉(2004)。《小提琴製作技術的經驗知識傳承與分享》。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所碩士論文。
劉香君(2008)。《林文月散文研究--在樸實中見風采》。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美蘭(2016)。《飲食男女相對論—焦桐與蔡珠兒飲食書寫比較研究》。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時泳(2011)。《 室內設計產業導向之專業知能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劉崇武(2007)。〈台灣地區部落格發展與使用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2。取自https://mail.nhu.edu.tw/~society/e-j/62/62-06.htm
劉慧雯(2017)。〈建構「倫理閱聽人」:試論社群媒體使用者的理論意涵〉,《新聞學研究》,131: 87-125。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數位時代的技藝: 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10: 233-264。
謝忠道(2011)。《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 : 貓頭鷹。
謝佳琳(2008)。《蔡珠兒的飲食散文》。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幸儒(2013)。《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舒怡(2013)。《蔡珠兒及其散文研究》。東吳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琪(2007)。《林文月散文研究(1969─2006)》。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崑陽(2004)。《九十二年散文選》。台北 : 九歌。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 (1986). In I. Szeman & T. Kaposy (Eds.),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pp. 241-258).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Boyatzis, R. E. (1982).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New York: Wiley.
Byham, W. C., & Moyer, R. P. (1996). Using competencies to build a successful organization. New York: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Inc.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em, K. (2003). The Learn-By-Doing Approach to Life Skill Development. New Jersey, New Jersey: Rutgers NJAES Cooperative Extension.
Donnellon, A., Gray, B., & Bougon, M. G. (1986). Communication, meaning, and organized 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3-55.
Gaver, W. W. (1996). Situating action II: Affordances for interaction: The social is material for design. Ecological Psychology, 8(2), 111–129. doi:10.1207/s15326969eco0802_2
Gibson, J. 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In R. Shaw & J. Bransford (Eds.), Perceiving, acting, and knowing: 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pp. 67–82). Hillsdale, NJ: Erlbaum.
Hepworth, A. D., Kropczynski, J., Walden, J., & Smith, R. A. (2019). Exploring patter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food bloggers on twitter using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 20(4), 1-19.
Gronow, J. (1997). The sociology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Hsu, C.-L., & Lin, J. C.-C. (2008). Acceptance of blog usage: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social influ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motivation.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5(1), 65–74. doi:10.1016/j.im.2007.11.001
Jarvis, P. (1990).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Johnston, J., & Baumann, S. (2015). Foodies: Democracy and distinction in the gourmet foodscape. New York, New York: Routledge.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Lin, N. (1982).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Albany,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doi:10.1037/h0034092
Naccarato, P., & Lebesco, K. (2012). Culinary Capital. London: Berg.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lyani, M. (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R. D. (2001).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New York: Touchstone.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New York: Wiley.
Steinkuehler, C. A., & Williams, D. (2006).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screen) name: Online games as “third plac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4), 885–909. doi:10.1111/j.1083-6101.2006.00300.x
Taylor, N., & Keating, M. (2018). Contemporary food imagery: Food porn and other visual trend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4(3), 307–323. doi:10.1080/22041451.2018.1482190
Vásquez, C., & Chik, A. (2015). “I am not a foodie…”: Culinary capital in online reviews of Michelin restaurants. Food and Foodways, 23(4), 231–250. doi:10.1080/07409710.2015.1102483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5), 297–333. doi:10.1037/h0040934
Woolcock, M. (2001). 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11-1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