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Covid19 疫情下台灣觀光之國際行銷策略與品牌再造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Brand Reinvention for Taiwan Tourism under the Covid-19 Pandemic
作者 唐偉展
Tang, Wei-Chan
貢獻者 劉慧雯
唐偉展
Tang, Wei-Chan
關鍵詞 Covid19
台灣觀光
觀光國際行銷
品牌再造
Covid19
Taiwan Tourism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
Brand Reinvention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50:12 (UTC+8)
摘要 觀光旅遊業不僅為各國帶來無限商機、促進經濟發展,更是每個國家與世界溝通學習、文化交流的最好渠道。本研究背景選在Covid19肆虐全球的2020-2022年,也是台灣國境對外封鎖的期間,探討台灣觀光在國際行銷宣傳上的策略、戰略及困境,並提出疫後再造「國家觀光品牌」必須思考的角度。

本研究訪談了10位最具代表性的專家,包括台灣觀光主管機關、外國觀光局、觀光行銷單位、學界代表以及產業界代表。研究發現,台灣觀光國際行銷存在幾個本質問題,包括行政力與行銷力之間應正向結合發展、必須重新思考主責層級與責任歸屬、增訂賦予觀光法展基金法源,以及台灣觀光品牌再造還在全面檢視階段。

本研究認為,疫情時候國際對台灣的防疫成功提出安心、安全的品牌印象。但安心、安全並不是只有防疫,台灣讓國際旅客願意安心、放心的來,更因為台灣生活上的自由、自在,也是另一種安全、安心的方式。

觀光品牌不僅代表台灣觀光形象,亦為我國與世界溝通之橋梁。本研究期待政府能全面檢視觀光品牌之市場傳達績效,評析創造出彈性及延伸效果,以進行後續品牌重新定位、轉型及深化。
Tourism not only brings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stimula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countries but also serves as the best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ch nation and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eriod from 2020 to 2022 when Covid-19 ravaged the globe and Taiwan imposed external border restrictions. It explores Taiwan`s strategies, tactics, and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 and proposes perspectives to consider for the post-pandem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Brand."

In this study, 10 highly representative experts were interviewed, including officials from Taiwan`s tourism authorities, foreign tourism bureaus, tourism marketing units,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and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The research reveals 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 in Taiwan`s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 such as the need for positive integr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 rethinking the level of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he incorporation of dedicated funding law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aiwan`s tourism brand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andemic, Taiwan`s successful epidemic prevention efforts created a brand impression of reassurance and safety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peace of mind" and "safety" are not only limited to epidemic prevention;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also feel at ease and secure coming to Taiwan due to the freedom and comfort in everyday life here, which offers another form of safety and reassurance.

The tourism brand not only represents Taiwan`s tourism image but also acts as a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hope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the tourism brand, analyze its flexibility and extension effects, and use this knowledge to facilitate subsequent brand repositioning, transformation, and deepening.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治國(1990)。《我國觀光事業發展之現況與展望》。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
常務委員會。
方世榮譯(2004)。《行銷學原理》台北市:東華書局。(原書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9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Prentice-Hall)
王逸峰(2003)。〈從觀光行銷計畫的基本概念檢討「觀光客倍增計畫」〉,《研
考雙月刊》,27(3),21-28。
王婉樺(2011)。《台灣觀光意象置入電視媒體之初探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圖文
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江雅韻(2012)。《國家品牌如何說故事:以台灣觀光宣傳廣告為例》。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論文。
交通部(2020)。《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2008)。《「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重要成
果摘要報告)。
交通部觀光局(2022)。《觀光五十 胼手築夢・領航前行》。
交通部觀光局(2020)。《「觀光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研究案正式報告
書》。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
英。(原書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李宗義、許雅淑譯(2019)。《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台北
市:游擊文化。(原書Chambers, E. [2019]. Native Tours: 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 Waveland Press, Inc.)
余宣瑩(2007)。《台灣國際觀光策略-「觀光客倍增計畫」之整合行銷傳播研
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論文。
呂郁女(1981)。〈國家形象之塑造-從傳播之觀點談國際宣傳〉,《新聞學研
究》,28:201-202。
李銘煌(2010)。《從觀光角度探討建立台灣的國家品牌》。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韋廷(2010)。《台灣民宿國際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
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宜蓉(2002)。《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中山大
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丞、謝秉陞(2007)。〈來源國形象和廣告中的國家情境對消費者品牌態度
之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6(2),35-64。
范榮靖(2009年6月)。〈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遠見雜誌》,276,226-244。
徐揚(2006)。〈衝出全球化競爭的重圍-台灣的城市國際行銷刻不容緩〉,《研
考雙月刊》,30(5),13-20。
許雅淑(2019)。《發展的文化轉向: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台灣經濟轉型中的角
色》。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石龍(2006)。《國際觀光宣傳推廣計畫效益評估之研究-以日本旅遊市場為
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姝吟(2006)。《文化創意產業與國家品牌之相關性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揚(2003)。《打造國家品牌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及紐西蘭的產品來源國形
象及觀光地形象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瑜(2010)。《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印 RDEC-RES-098-008)。
陳慧玲、吳英偉、楊智晶(2017)。〈創意觀光目的地之品牌研究〉。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14(2):115-141。
曾秉芳(2005)。《「國家」行銷—公眾外交的新思維》。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
士論文。
黃光玉(2006)。〈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廣告學研究》,26,1-
26。
黃苡羚(2021)。《台灣國家品牌發展之路重新定位-競爭中展現活力學》。政治
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
黃淑鈴(2017)。〈國族打造與國家品牌化:台灣觀光論述的本土化〉,《中華傳
播學刊》,31,79-115。
黃鉦堯(2009)。《國家品牌價值傳遞模式—以台灣國家品牌價值傳遞過程為
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正寬(2000)。《觀光政策、行政與法規》。台北市:揚智文化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2014)。《國家及產業品牌推動政策,103年度期末執行成果報
告。
廖健宏(1998)。《亞太地區旅遊目的地形象與旅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文化大
學觀光所碩士論文。
樓永堅譯(1998)。《45 個最重要的行銷概念》。台北市:滾石文化。
(原書 Meldrum. M, McDonald. Ma(1995). Key marketing concepts. Palgrave Macmillan)
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灣國際政治性廣告研究》。台北:楊智文化。
劉盈萱(2008)。《目的地意象與品牌權益相關之研究-以淡水老街為例》。中國
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慧勳(2013)。《有料或無料的國家形象?從全球本土化觀點分析 Made in
Taiwan 與 Made in China形象廣告策略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傳播
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羅漢譯(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潮與地方再造》。台北:商
智。(原書 Kotler, P. [1993]. Marketing Asian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二、線上資料
Tatler Asia(2021年11月15日)。〈2021全球國家形象排名出爐:「這國」拿下第一名,台灣排第幾?〉。Tatler Asia,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atlerasia.com/culture/travel/nation-brands-index-2021-tw
中央社(2020年9月4日)。〈CNN跨海連線 陳建仁與世界分享台灣防疫經
驗〉。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9140089.aspx
中央社(2020年12月21日)。〈中職4月12日領先全球開打 登時代雜誌年度
大事〉。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210219.aspx
中央社(2020年3月18日)。〈武漢肺炎3/19日起非本國籍限制入境 所有入
境者居家檢疫14天〉。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3185007.aspx
中央社(2021年11月29日)。〈疫情傷觀光 UN:2021全球旅遊業損失將達2
兆美元〉。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11290028.aspx
中央社(2022年1月19日)。〈聯合國:全球旅遊2024年才會回復到疫情前水
準〉。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6044269
中央社(2023年4月30日)。〈疫情紓困助619萬勞工 挹注489億救觀光〉。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7132854
外交部(2020年3月6日)。〈國際媒體讚揚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成效。
新聞參考資料第003號〉。外交部國際傳播司,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8742dce7a2a28761&sms=491d0e5bf5f4bc36&s=7bdc0abdd57d7b84
外交部(2020年3月24日)。〈外交部感謝各國政要肯定我國防疫成效。新聞參考資料第006號〉。外交部國際傳播司,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8&s=90939
立法院(2020年11月)。〈第十屆第七會期報告名稱:交通部觀光局及所屬、交通作業基金之觀光發展基金110年度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4285&pid=204471
世界經濟論壇 2019旅遊觀光競爭力報告(2019年9月4日)。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he-travel-tourism-competitiveness-report-2019
台灣觀光協會(2021年7月14日)。〈觀光趨勢Tourism Trends:UNCTAD&UNWTO指出觀光產業受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損失超過4兆美元〉。台灣觀光協會,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va.org.tw/Trends_detail/f569a9ede3124467afecdd53cfa48b5e
交通部觀光局(2022年3月31日)。〈「We Are Ready」!觀光局召開2022駐外行銷會議,部署重啟入境旅遊準備工作,爭取國際旅客來台〉。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admin.taiwan.net.tw/News/NewsTravel?a=35&sdate=&edate=&q=&pi=30&p=11&id=7391
交通部觀光局新聞稿(2020年12月27日)。〈觀光發展基金務實編列觀光活動
行銷推廣費持續活絡台灣旅遊市場〉。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admin.taiwan.net.tw/News/NewsTravel?a=35&sdate=&edate=&q=&pi=30&p=13&id=7312
李秉芳(2018年5月16日)。〈當觀光局升格為「署」:該屬於交通建設、文化
體驗還是經濟就業?〉。關鍵評論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112
汪淑芬(2019年12月16日)。〈蔡總統:放眼2030 台灣觀光產值上兆〉。
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94%A1%E7%B8%BD%E7%B5%B1-%E6%94%BE%E7%9C%BC2030-%E5%8F%B0%E7%81%A3%E8%A7%80%E5%85%89%E7%94%A2%E5%80%BC%E4%B8%8A%E5%85%86-032427281.html
吳琍君(2021年9月28日)。〈真沒錢了! 「觀光發展基金」9/13起舉債度日〉。中央廣播電台,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2509
林冠文(2019年2月22日)。〈尋找台灣的「國際品牌」:我們的文化DNA究竟
是什麼?〉。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780
胡立宗(2019年10月03日)。〈全球旅遊競爭力報告公開:台灣下滑7名,最
大因素竟是…〉。Cheers,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78
許雅淑(2020年3月5日)。〈踏在交界之處:當社會學遇到觀光人類學〉。游擊文化/公共冊所《觀光人類學》譯序,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guerrillalibratory.wordpress.com/2020/03/05/%E8%B8%8F%E5%9C%A8%E4%BA%A4%E7%95%8C%E4%B9%8B%E8%99%95%EF%BC%9A%E7%95%B6%E7%A4%BE%E6%9C%83%E5%AD%B8%E9%81%87%E5%88%B0%E8%A7%80%E5%85%89%E4%BA%BA%E9%A1%9E%E5%AD%B8/
野島剛(2022年1月10日)。〈「接球功力」像鈴木一朗!日本最愛台灣人,唐
鳳人氣直追李登輝〉。天下雜誌740期,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9672
曾漢壽(2020年8月19日)。〈「Taiwan Brand」—打造台灣的國家品牌形
象〉。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5617
黃琲茹、花振森(2020年12月18日)。〈19.25億宣傳國際觀光 旅遊業2021
年下一步〉。TVBS新聞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19-25%E5%84%84%E5%AE%A3%E5%82%B3%E5%9C%8B%E9%9A%9B%E8%A7%80%E5%85%89-%E6%97%85%E9%81%8A%E6%A5%AD2021%E5%B9%B4%E4%B8%8B-%E6%AD%A5-150636694.html
黃齊元(2020年4月19日)。〈「Taiwan can help」的口號,為什麼比
「Taiwan is the best」好?〉。商業周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taiwan-can-help%E7%9A%84%E5%8F%A3%E8%99%9F%E7%82%BA%E4%BB%80%E9%BA%BC%E6%AF%94-taiwan-is-the-best%E5%A5%BD-230012191.html
微笑台灣(2020年4月10日)。〈#This Attack Comes From Taiwan 來自台灣
最美的攻擊力>。微笑台灣編輯室,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183
盧逸峰(2020年11月5日)。〈觀光局升格觀光署?林佳龍:讓台灣從防疫大
國變觀光大國〉。風傳媒,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77374
謝佳真(2020年7月26日)。〈台灣跳島郵輪今首航!林佳龍:台灣跳島旅遊年提早啟動〉。新頭殼newtalk,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8F%B0%E7%81%A3%E8%B7%B3%E5%B3%B6%E9%83%B5%E8%BC%AA%E4%BB%8A%E9%A6%96%E8%88%AA-%E6%9E%97%E4%BD%B3%E9%BE%8D-%E5%8F%B0%E7%81%A3%E8%B7%B3%E5%B3%B6%E6%97%85%E9%81%8A%E5%B9%B4%E6%8F%90%E6%97%A9%E5%95%9F%E5%8B%95-071918259.html
唐偉展(2022年6月10日)。〈香港為全境開放預作準備!〉。TTN旅報週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tnmedia.com/%e3%80%90%e9%a6%99%e6%b8%af%ef%bd%9e%e7%82%ba%e5%85%a8%e5%a2%83%e9%96%8b%e6%94%be%e9%a0%90%e4%bd%9c%e6%ba%96%e5%82%99%ef%bc%81%e3%80%91%e9%9a%94%e9%9b%a2%e6%94%bf%e7%ad%96%e9%82%84%e5%9c%a8-%e5%85%88/
唐偉展(2022年5月13日)。〈專訪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透過創新和想像 面
對疫情困境,蔡其昌:防疫及經濟生活並重 年底前可望開放〉。TTN旅報週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tnmedia.com/%e3%80%90%e5%b0%88%e8%a8%aa%e7%ab%8b%e6%b3%95%e9%99%a2%e5%89%af%e9%99%a2%e9%95%b7%e8%94%a1%e5%85%b6%e6%98%8c%e3%80%91%e9%80%8f%e9%81%8e%e5%89%b5%e6%96%b0%e5%92%8c%e6%83%b3%e5%83%8f-%e9%9d%a2%e5%b0%8d/
廖婕妤(2022年5月18日)。〈迎解封潮!IATA:全球航空業正強勁復甦 惟
亞太地區明顯落後〉。ETtoday新聞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53806?from=rss&redirect=1
MBA智庫百科(2021年3月13日)。〈國家品牌〉。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reurl.cc/YWQ1al
UNWTO &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2009). Handbook on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ing。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issuu.com/bibliotecaperiodismoturistico/docs/handbook_on_tourism_-_destination_b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9)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9 Edition Taiwan, China。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wttc.org/economic-impact/country-analysis/country-reports/

三、英文部分
Aaker, D.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Anholt,S.(1996). Making a brand travel.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3, 357-364.
Anholt, S. (2006). Editorial: Why brand?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nation branding. Place Branding, 2 (2), 97-107.
Anholt, S. (2007). Competitive identity: The new brand management for nations, cities and reg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Anholt, S.(2009). Nation branding: Propaganda or Statecraft.
Magazine, 2(4).
Anholt, S.(2011). Beyond the nation brand:The role of image and
Ident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xchange. The Journal of Public Diplomacy, Article 1, 2(1), 6.
Day, George S. (1984) Strategic market planning: The pursu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Fan, Y.(2006). Branding the nation: What is being branded?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2(1), 5-14.
Fakeye, P. C. & J. L. Crompton(1991)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 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2), 10-16.
Fougner, T. (2006).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Is there a future beyond “the
competition stat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2(1),
165-185.
Gartner, W. C. (1986). Temporal influences on image chang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3(4), 635-644.
Gartner, W. C. (1993).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2), 191-216.
Gilmore, F., (2002). A Country- Can it be repositioned? Spain- the
success story of country branding,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 281-294.
Gunn, C. A.(1972). Vacation scape: Designing tourism regions,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Holsti, K.J. (1985).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4th ed. Boston: Allen & Unwin.
Kaneva, N. (2011). Nation branding: Toward an agenda for critic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117-141.
Kaplanidou, K., & Vogt, C. (2003). Destination branding: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Travel Michigan an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ark, Recreation and Tourism Resources, 1-7.
Keegan, W. J. (1995).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7-22.
Konecnik, M., & Gartner, W. (2007).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for a destin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 400-421.
Kotler, P.(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p.205 United States.
Kotler, P. & Gertner, D., (2002) 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 249-261.
Manheim, Jarol B. (1994). Strategic public diplomacy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N., Pritchard, A. and Piggott, R. (2003). 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the role of the stakeholders: The case of New
Zealand,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9(3), 285-299.
Morgan, N., Pritchard, A. and Piggott, R. (2002). New Zealand, 100% Pure. The creation of a powerful niche destination brand,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Vol. 9(4/5), 335-354.
Nömm, H. M.(2007). The Image of Sweden - A study of the Swedish
embassy’s nation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in Germany.
Unpublished Bachelor’s Thesis,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Sweden.
Onkvisit, S., & Shaw, J. J. (2004).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nalysis and strate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Papadopoulos N. and Heslop, L. (2002). Country equity and country
brand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294-314.
Pearce, P. L. (2005). Tourist behaviour: Themes and conceptual
schemes. England: Channel View.
Tasci, A. D. A., & Gartner, W. C. (2007). Destination image and its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45), 413-425.
Urry, J., & Larsen, J. (2011). The tourist gaze 3.0. London: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9941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4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慧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唐偉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ang, Wei-Ch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唐偉展zh_TW
dc.creator (作者) Tang, Wei-Ch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23 15:50:12 (UTC+8)-
dc.date.available 1-Sep-2023 15:50: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23 15:50:1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994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4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941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觀光旅遊業不僅為各國帶來無限商機、促進經濟發展,更是每個國家與世界溝通學習、文化交流的最好渠道。本研究背景選在Covid19肆虐全球的2020-2022年,也是台灣國境對外封鎖的期間,探討台灣觀光在國際行銷宣傳上的策略、戰略及困境,並提出疫後再造「國家觀光品牌」必須思考的角度。

本研究訪談了10位最具代表性的專家,包括台灣觀光主管機關、外國觀光局、觀光行銷單位、學界代表以及產業界代表。研究發現,台灣觀光國際行銷存在幾個本質問題,包括行政力與行銷力之間應正向結合發展、必須重新思考主責層級與責任歸屬、增訂賦予觀光法展基金法源,以及台灣觀光品牌再造還在全面檢視階段。

本研究認為,疫情時候國際對台灣的防疫成功提出安心、安全的品牌印象。但安心、安全並不是只有防疫,台灣讓國際旅客願意安心、放心的來,更因為台灣生活上的自由、自在,也是另一種安全、安心的方式。

觀光品牌不僅代表台灣觀光形象,亦為我國與世界溝通之橋梁。本研究期待政府能全面檢視觀光品牌之市場傳達績效,評析創造出彈性及延伸效果,以進行後續品牌重新定位、轉型及深化。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ourism not only brings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stimula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countries but also serves as the best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ch nation and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eriod from 2020 to 2022 when Covid-19 ravaged the globe and Taiwan imposed external border restrictions. It explores Taiwan`s strategies, tactics, and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 and proposes perspectives to consider for the post-pandem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Brand."

In this study, 10 highly representative experts were interviewed, including officials from Taiwan`s tourism authorities, foreign tourism bureaus, tourism marketing units,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and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The research reveals 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 in Taiwan`s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 such as the need for positive integr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 rethinking the level of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he incorporation of dedicated funding law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aiwan`s tourism brand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andemic, Taiwan`s successful epidemic prevention efforts created a brand impression of reassurance and safety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peace of mind" and "safety" are not only limited to epidemic prevention;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also feel at ease and secure coming to Taiwan due to the freedom and comfort in everyday life here, which offers another form of safety and reassurance.

The tourism brand not only represents Taiwan`s tourism image but also acts as a brid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hope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market performance of the tourism brand, analyze its flexibility and extension effects, and use this knowledge to facilitate subsequent brand repositioning, transformation, and deepening.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Covid19前 全球觀光發展及我國觀光政策發展沿革簡史 1
二、Covid19對觀光與國際行銷的影響 5
三、公衛危機後 打造國家品牌與觀光行銷的新契機 7
四、推展國家觀光與媒體行銷運用 13
五、新傳播科技時代下的觀光行銷 16
第二節、研究目的 19
探討並分析疫後台灣觀光國家品牌策略 19
第三節、研究問題 22
一、Covid19期間 台灣觀光國際行銷的策略與戰略 22
二、台灣防疫品牌效益能否轉移成為疫後國家觀光品牌?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7
第一節、國家觀光行銷的範疇與國際行銷特性 27
一、目的地行銷的重要性與意象傳播效力 29
二、國際行銷與觀光宣傳的本質 32
三、Covid19下的國際觀光行銷 34
第二節、國家品牌與目的地行銷 38
一、品牌的定義、內涵與功能 38
二、國家品牌與目的地形象 39
三、國家品牌形象與宣傳塑造過程 42
四、台灣觀光之品牌化過程 44
第三節、國家品牌形象衡量指標中的觀光元素 47
一、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 47
二、Anholt--Nation Brands Index(NBI) 50
三、FutureBrand--Country Brand Index(CBI) 51
第四節、打造國家品牌的策略性步驟 53
一、國家觀光品牌的重要性 53
二、進行品牌打造計畫的核心概念 56
三、品牌再造的因素 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流程 59
一、文獻分析法 61
二、深度訪談法 62
第二節、訪談對象與訪談內容計畫 63
一、訪談對象 63
二、深度訪談內容大綱 6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72
第一節、疫情間的觀光國際行銷策略 72
一、台灣與觀光競爭國在Covid19期間的行銷作為分析 73
二、防疫大國有故事但缺少的是行動 93
三、台灣觀光品牌的核心範疇共識為何? 99
四、台灣觀光國際行銷推廣經費來源及使用政策 105
五、政府應帶頭規劃高品質台灣旅遊新產品 112
第二節、台灣觀光品牌的課題 121
一、台灣觀光品牌定位與差異化策略 121
二、必須重新找出台灣觀光吸引人的本質與認同 128
三、國家觀光品牌行銷的推廣方針 132

第五章 研究結論 140
第一節、台灣觀光國際行銷的本質問題 140
一、行政力與行銷力之間應正向結合發展 142
二、重新思考主責層級與責任歸屬 145
三、增訂賦予「觀光法展基金」法源 147
四、台灣觀光品牌再造還在全面檢視階段 148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151
一、研究限制 151
二、未來研究方向與期待 151

參考文獻 153
附件:主要國家觀光品牌與宣傳標語 165
zh_TW
dc.format.extent 402569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4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vid19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觀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觀光國際行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牌再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vid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 Tour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rand Reinven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Covid19 疫情下台灣觀光之國際行銷策略與品牌再造zh_TW
dc.title (題名)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Brand Reinvention for Taiwan Tourism under the Covid-19 Pandemic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治國(1990)。《我國觀光事業發展之現況與展望》。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
常務委員會。
方世榮譯(2004)。《行銷學原理》台北市:東華書局。(原書 Kotler, P. &
Armstrong, G. [199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Prentice-Hall)
王逸峰(2003)。〈從觀光行銷計畫的基本概念檢討「觀光客倍增計畫」〉,《研
考雙月刊》,27(3),21-28。
王婉樺(2011)。《台灣觀光意象置入電視媒體之初探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圖文
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江雅韻(2012)。《國家品牌如何說故事:以台灣觀光宣傳廣告為例》。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論文。
交通部(2020)。《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2008)。《「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重要成
果摘要報告)。
交通部觀光局(2022)。《觀光五十 胼手築夢・領航前行》。
交通部觀光局(2020)。《「觀光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研究案正式報告
書》。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
英。(原書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李宗義、許雅淑譯(2019)。《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台北
市:游擊文化。(原書Chambers, E. [2019]. Native Tours: 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 Waveland Press, Inc.)
余宣瑩(2007)。《台灣國際觀光策略-「觀光客倍增計畫」之整合行銷傳播研
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論文。
呂郁女(1981)。〈國家形象之塑造-從傳播之觀點談國際宣傳〉,《新聞學研
究》,28:201-202。
李銘煌(2010)。《從觀光角度探討建立台灣的國家品牌》。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韋廷(2010)。《台灣民宿國際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
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宜蓉(2002)。《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中山大
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丞、謝秉陞(2007)。〈來源國形象和廣告中的國家情境對消費者品牌態度
之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6(2),35-64。
范榮靖(2009年6月)。〈全球競爭力新指標國家治理,進入品牌時代〉。《遠見雜誌》,276,226-244。
徐揚(2006)。〈衝出全球化競爭的重圍-台灣的城市國際行銷刻不容緩〉,《研
考雙月刊》,30(5),13-20。
許雅淑(2019)。《發展的文化轉向: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台灣經濟轉型中的角
色》。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石龍(2006)。《國際觀光宣傳推廣計畫效益評估之研究-以日本旅遊市場為
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姝吟(2006)。《文化創意產業與國家品牌之相關性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揚(2003)。《打造國家品牌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及紐西蘭的產品來源國形
象及觀光地形象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瑜(2010)。《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印 RDEC-RES-098-008)。
陳慧玲、吳英偉、楊智晶(2017)。〈創意觀光目的地之品牌研究〉。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14(2):115-141。
曾秉芳(2005)。《「國家」行銷—公眾外交的新思維》。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
士論文。
黃光玉(2006)。〈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廣告學研究》,26,1-
26。
黃苡羚(2021)。《台灣國家品牌發展之路重新定位-競爭中展現活力學》。政治
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
黃淑鈴(2017)。〈國族打造與國家品牌化:台灣觀光論述的本土化〉,《中華傳
播學刊》,31,79-115。
黃鉦堯(2009)。《國家品牌價值傳遞模式—以台灣國家品牌價值傳遞過程為
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正寬(2000)。《觀光政策、行政與法規》。台北市:揚智文化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2014)。《國家及產業品牌推動政策,103年度期末執行成果報
告。
廖健宏(1998)。《亞太地區旅遊目的地形象與旅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文化大
學觀光所碩士論文。
樓永堅譯(1998)。《45 個最重要的行銷概念》。台北市:滾石文化。
(原書 Meldrum. M, McDonald. Ma(1995). Key marketing concepts. Palgrave Macmillan)
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灣國際政治性廣告研究》。台北:楊智文化。
劉盈萱(2008)。《目的地意象與品牌權益相關之研究-以淡水老街為例》。中國
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慧勳(2013)。《有料或無料的國家形象?從全球本土化觀點分析 Made in
Taiwan 與 Made in China形象廣告策略之異同》。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傳播
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羅漢譯(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潮與地方再造》。台北:商
智。(原書 Kotler, P. [1993]. Marketing Asian places:Attracting
investment,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二、線上資料
Tatler Asia(2021年11月15日)。〈2021全球國家形象排名出爐:「這國」拿下第一名,台灣排第幾?〉。Tatler Asia,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atlerasia.com/culture/travel/nation-brands-index-2021-tw
中央社(2020年9月4日)。〈CNN跨海連線 陳建仁與世界分享台灣防疫經
驗〉。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9140089.aspx
中央社(2020年12月21日)。〈中職4月12日領先全球開打 登時代雜誌年度
大事〉。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210219.aspx
中央社(2020年3月18日)。〈武漢肺炎3/19日起非本國籍限制入境 所有入
境者居家檢疫14天〉。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3185007.aspx
中央社(2021年11月29日)。〈疫情傷觀光 UN:2021全球旅遊業損失將達2
兆美元〉。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11290028.aspx
中央社(2022年1月19日)。〈聯合國:全球旅遊2024年才會回復到疫情前水
準〉。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6044269
中央社(2023年4月30日)。〈疫情紓困助619萬勞工 挹注489億救觀光〉。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7132854
外交部(2020年3月6日)。〈國際媒體讚揚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成效。
新聞參考資料第003號〉。外交部國際傳播司,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8742dce7a2a28761&sms=491d0e5bf5f4bc36&s=7bdc0abdd57d7b84
外交部(2020年3月24日)。〈外交部感謝各國政要肯定我國防疫成效。新聞參考資料第006號〉。外交部國際傳播司,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8&s=90939
立法院(2020年11月)。〈第十屆第七會期報告名稱:交通部觀光局及所屬、交通作業基金之觀光發展基金110年度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4285&pid=204471
世界經濟論壇 2019旅遊觀光競爭力報告(2019年9月4日)。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he-travel-tourism-competitiveness-report-2019
台灣觀光協會(2021年7月14日)。〈觀光趨勢Tourism Trends:UNCTAD&UNWTO指出觀光產業受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損失超過4兆美元〉。台灣觀光協會,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va.org.tw/Trends_detail/f569a9ede3124467afecdd53cfa48b5e
交通部觀光局(2022年3月31日)。〈「We Are Ready」!觀光局召開2022駐外行銷會議,部署重啟入境旅遊準備工作,爭取國際旅客來台〉。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admin.taiwan.net.tw/News/NewsTravel?a=35&sdate=&edate=&q=&pi=30&p=11&id=7391
交通部觀光局新聞稿(2020年12月27日)。〈觀光發展基金務實編列觀光活動
行銷推廣費持續活絡台灣旅遊市場〉。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admin.taiwan.net.tw/News/NewsTravel?a=35&sdate=&edate=&q=&pi=30&p=13&id=7312
李秉芳(2018年5月16日)。〈當觀光局升格為「署」:該屬於交通建設、文化
體驗還是經濟就業?〉。關鍵評論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112
汪淑芬(2019年12月16日)。〈蔡總統:放眼2030 台灣觀光產值上兆〉。
中央社,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94%A1%E7%B8%BD%E7%B5%B1-%E6%94%BE%E7%9C%BC2030-%E5%8F%B0%E7%81%A3%E8%A7%80%E5%85%89%E7%94%A2%E5%80%BC%E4%B8%8A%E5%85%86-032427281.html
吳琍君(2021年9月28日)。〈真沒錢了! 「觀光發展基金」9/13起舉債度日〉。中央廣播電台,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2509
林冠文(2019年2月22日)。〈尋找台灣的「國際品牌」:我們的文化DNA究竟
是什麼?〉。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780
胡立宗(2019年10月03日)。〈全球旅遊競爭力報告公開:台灣下滑7名,最
大因素竟是…〉。Cheers,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78
許雅淑(2020年3月5日)。〈踏在交界之處:當社會學遇到觀光人類學〉。游擊文化/公共冊所《觀光人類學》譯序,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guerrillalibratory.wordpress.com/2020/03/05/%E8%B8%8F%E5%9C%A8%E4%BA%A4%E7%95%8C%E4%B9%8B%E8%99%95%EF%BC%9A%E7%95%B6%E7%A4%BE%E6%9C%83%E5%AD%B8%E9%81%87%E5%88%B0%E8%A7%80%E5%85%89%E4%BA%BA%E9%A1%9E%E5%AD%B8/
野島剛(2022年1月10日)。〈「接球功力」像鈴木一朗!日本最愛台灣人,唐
鳳人氣直追李登輝〉。天下雜誌740期,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9672
曾漢壽(2020年8月19日)。〈「Taiwan Brand」—打造台灣的國家品牌形
象〉。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5617
黃琲茹、花振森(2020年12月18日)。〈19.25億宣傳國際觀光 旅遊業2021
年下一步〉。TVBS新聞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19-25%E5%84%84%E5%AE%A3%E5%82%B3%E5%9C%8B%E9%9A%9B%E8%A7%80%E5%85%89-%E6%97%85%E9%81%8A%E6%A5%AD2021%E5%B9%B4%E4%B8%8B-%E6%AD%A5-150636694.html
黃齊元(2020年4月19日)。〈「Taiwan can help」的口號,為什麼比
「Taiwan is the best」好?〉。商業周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taiwan-can-help%E7%9A%84%E5%8F%A3%E8%99%9F%E7%82%BA%E4%BB%80%E9%BA%BC%E6%AF%94-taiwan-is-the-best%E5%A5%BD-230012191.html
微笑台灣(2020年4月10日)。〈#This Attack Comes From Taiwan 來自台灣
最美的攻擊力>。微笑台灣編輯室,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183
盧逸峰(2020年11月5日)。〈觀光局升格觀光署?林佳龍:讓台灣從防疫大
國變觀光大國〉。風傳媒,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77374
謝佳真(2020年7月26日)。〈台灣跳島郵輪今首航!林佳龍:台灣跳島旅遊年提早啟動〉。新頭殼newtalk,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8F%B0%E7%81%A3%E8%B7%B3%E5%B3%B6%E9%83%B5%E8%BC%AA%E4%BB%8A%E9%A6%96%E8%88%AA-%E6%9E%97%E4%BD%B3%E9%BE%8D-%E5%8F%B0%E7%81%A3%E8%B7%B3%E5%B3%B6%E6%97%85%E9%81%8A%E5%B9%B4%E6%8F%90%E6%97%A9%E5%95%9F%E5%8B%95-071918259.html
唐偉展(2022年6月10日)。〈香港為全境開放預作準備!〉。TTN旅報週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tnmedia.com/%e3%80%90%e9%a6%99%e6%b8%af%ef%bd%9e%e7%82%ba%e5%85%a8%e5%a2%83%e9%96%8b%e6%94%be%e9%a0%90%e4%bd%9c%e6%ba%96%e5%82%99%ef%bc%81%e3%80%91%e9%9a%94%e9%9b%a2%e6%94%bf%e7%ad%96%e9%82%84%e5%9c%a8-%e5%85%88/
唐偉展(2022年5月13日)。〈專訪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透過創新和想像 面
對疫情困境,蔡其昌:防疫及經濟生活並重 年底前可望開放〉。TTN旅報週刊,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ttnmedia.com/%e3%80%90%e5%b0%88%e8%a8%aa%e7%ab%8b%e6%b3%95%e9%99%a2%e5%89%af%e9%99%a2%e9%95%b7%e8%94%a1%e5%85%b6%e6%98%8c%e3%80%91%e9%80%8f%e9%81%8e%e5%89%b5%e6%96%b0%e5%92%8c%e6%83%b3%e5%83%8f-%e9%9d%a2%e5%b0%8d/
廖婕妤(2022年5月18日)。〈迎解封潮!IATA:全球航空業正強勁復甦 惟
亞太地區明顯落後〉。ETtoday新聞雲,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53806?from=rss&redirect=1
MBA智庫百科(2021年3月13日)。〈國家品牌〉。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https://reurl.cc/YWQ1al
UNWTO &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2009). Handbook on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ing。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issuu.com/bibliotecaperiodismoturistico/docs/handbook_on_tourism_-_destination_b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9)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9 Edition Taiwan, China。上網日期:2023年8月4日,取自: https://www.wttc.org/economic-impact/country-analysis/country-reports/

三、英文部分
Aaker, D.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Anholt,S.(1996). Making a brand travel.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3, 357-364.
Anholt, S. (2006). Editorial: Why brand?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nation branding. Place Branding, 2 (2), 97-107.
Anholt, S. (2007). Competitive identity: The new brand management for nations, cities and reg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Anholt, S.(2009). Nation branding: Propaganda or Statecraft.
Magazine, 2(4).
Anholt, S.(2011). Beyond the nation brand:The role of image and
Ident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xchange. The Journal of Public Diplomacy, Article 1, 2(1), 6.
Day, George S. (1984) Strategic market planning: The pursu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Fan, Y.(2006). Branding the nation: What is being branded?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2(1), 5-14.
Fakeye, P. C. & J. L. Crompton(1991)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 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0(2), 10-16.
Fougner, T. (2006).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Is there a future beyond “the
competition stat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2(1),
165-185.
Gartner, W. C. (1986). Temporal influences on image chang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3(4), 635-644.
Gartner, W. C. (1993).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2), 191-216.
Gilmore, F., (2002). A Country- Can it be repositioned? Spain- the
success story of country branding,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 281-294.
Gunn, C. A.(1972). Vacation scape: Designing tourism regions,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Holsti, K.J. (1985).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4th ed. Boston: Allen & Unwin.
Kaneva, N. (2011). Nation branding: Toward an agenda for critic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117-141.
Kaplanidou, K., & Vogt, C. (2003). Destination branding: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Travel Michigan an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ark, Recreation and Tourism Resources, 1-7.
Keegan, W. J. (1995).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7-22.
Konecnik, M., & Gartner, W. (2007).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for a destin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 400-421.
Kotler, P.(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p.205 United States.
Kotler, P. & Gertner, D., (2002) 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 249-261.
Manheim, Jarol B. (1994). Strategic public diplomacy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N., Pritchard, A. and Piggott, R. (2003). 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the role of the stakeholders: The case of New
Zealand,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9(3), 285-299.
Morgan, N., Pritchard, A. and Piggott, R. (2002). New Zealand, 100% Pure. The creation of a powerful niche destination brand,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Vol. 9(4/5), 335-354.
Nömm, H. M.(2007). The Image of Sweden - A study of the Swedish
embassy’s nation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in Germany.
Unpublished Bachelor’s Thesis,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Sweden.
Onkvisit, S., & Shaw, J. J. (2004).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nalysis and strate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Papadopoulos N. and Heslop, L. (2002). Country equity and country
brand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9(4/5),294-314.
Pearce, P. L. (2005). Tourist behaviour: Themes and conceptual
schemes. England: Channel View.
Tasci, A. D. A., & Gartner, W. C. (2007). Destination image and its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45), 413-425.
Urry, J., & Larsen, J. (2011). The tourist gaze 3.0. London: Sage.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