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詩人的聲音:以杜甫「論詩詩」勾勒其「詩思」演繹
The Voice of Poet: Interpreting Du Fu`s "Poetic Thought" by His On-Poetry Poem
作者 洪儷芸
Hung, Li-Yun
貢獻者 廖棟樑
Liao, Tung-Liang
洪儷芸
Hung, Li-Yun
關鍵詞 杜甫
論詩詩
語言行為
詩人
存有
Du Fu
On-Poetry Poem
Speech Act
Poet
Being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Sep-2023 16:01:37 (UTC+8)
摘要 本文以杜甫「論詩詩」作為主要考察對象,結合「語言行為」意義,嘗試釐清某種隱微存顯於杜甫詩作,涉及身分、名聲、人與世界關係,切身而不斷有所轉換的交錯之思。「多重語境自畫像」一章,探討杜甫謀求職位、社交應酬等語境下的詩作。中國「自傳文學」的議題,會合唐代進士制度下所形成的干謁風氣,「詩」有其強烈目的性的意義。在此背景下,可見杜甫詩作以出入不同語境「展演」自身形象,同時突出詩作發展過程,書面文本與口語文本的轉換機制。「『詩人』與浩瀚感」一章,可見杜甫以「詩」定義、觀看周遭物事的視野;進而聚焦探討成都溢出日常生活的遊歷,乃至入夔州以後,尋求相映的感官體驗,及其受特殊山川景貌、豐富的歷史傳說,進而尋求可能的感官開展。「文本世界」一章,拈出杜甫不合乎「歷史語境」的詩作,以窺探其「後設語言」歷程,實際上展現杜甫在藉由「詩」思索「存有」意義的過程中,亦逐漸生發「『詩』能夠做什麼」的意識,進而藉由弔詭語言藝術、語言的矛盾,透過意象序列建構、聯章情境的營造,乃至創構文本維度,與歷史遺跡接壤,或使詩作呈顯「混搭」的時間意識。 形成本文所欲勾勒的杜甫「詩思」演繹。
The article takes"On Poetry Poems"(論詩詩)as the main object of research. With the meaning of "speech act"(語言行為), the paper tries to clarify understanding about "Poet Du Fu" from the past scholars’ single perspective in the process, which will individually analyze the various values related to identification, reputation, existence, world, hiding inside the Du Fu’s works.
"Self-Portrait in Multiple Contexts"(多重語境自畫像) discusses Du Fu`s poems, which is related to job seeking, social entertainment, etc. The topic of "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自傳文學)in China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Ganye (干謁)under the Jinshi system (進士制度)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gives "poetry" strong purposeful meaning. During this period, while Du Fu`s poems "Perform" his images in multiple contexts, highlighting the process of poem development and the mechanism conversion between written and verbal contexts.
"`Poets` and immensite"(「詩人」與浩瀚感)presents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perspective to the surroundings. From interpreting things in Du Fu’s view of meaning of “poetry” to focusing the unusual life in Kuizhou(夔州), then he try to seek for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anging experience. Eventually h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feeling from both the landscapes of mountains, rivers and the abundant legends and history.
“The Textual World”(文本世界)brings out Du Fu’s poems which is in terms of context that might not be apparent to discuss process of his path in “metalinguistic”(後設語言).The paragraph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the meaning of "being" through "poetry", Du Fu also gradually developed the consciousness of "what can "poetry" do." By means of paradoxical language art, language contradictions, image sequence construction, contextual creation of chapters, and even the creation of text dimensions, the research refers to historical facts and analyses poems synthesizing mixed senses of time; in the end, the study forms up the demonstration of Du Fu’s "Poetic Thought"(詩思).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宋〕王洙編:《杜工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影印宋刊本。
〔宋〕郭知達編:《新刊校定集注杜詩》,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南宋寶慶元年(1125年刻本)。
〔宋〕魯訔編次;蔡夢弼會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佚名編:《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重印《四部叢刊初編》本。
〔宋〕黃希、黃鶴補注:《黃氏補注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辰翁評點:《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汪瑗注;蔡志超校注:《杜律五言補註校注》,臺北:萬卷樓出版,2016年。
〔清〕王嗣奭注:《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楊倫注:《杜詩鏡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6年。
〔清〕錢謙益注:《杜詩錢注》,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清〕朱鶴齡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工部詩集輯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金聖歎注:《唱經堂杜詩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浦起龍注:《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黃生注:《杜詩說》,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清〕邊連寶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律啟蒙》,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清〕吳瞻泰撰:《杜詩提要》,合肥:黃山書社,2015年。
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全十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謝思煒校注:《杜甫集校注(全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方維規:《新史學(第三卷):文化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南:《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靖獻(楊牧)著;謝濂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1988年9月。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田曉菲主編;劉倩等譯:《九家讀杜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吳品萫:《詩中「詩」:《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呂正惠:《詩聖杜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呂瀓:《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李志慧:《杜甫與長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辛曉娟:《杜甫歌行藝術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振甫:《周振甫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洪業著;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年。
胡豈凡:《杜甫生平及其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孫江、劉建輝編:《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孫江、劉建輝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2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譯;武菲校:《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9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高天佑注:《杜甫隴蜀紀行詩注析》,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年。
商偉:《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20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
張倩:《長安文化視野下的杜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張夢機:《思齊說詩》,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張夢機、陳文華編著:《杜律旨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曹慕樊:《杜詩雜說全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9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莫礪鋒:《杜甫詩歌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莫礪鋒:《莫礪鋒講杜甫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許文榮:《馬華文學類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1988年。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陳文華:《杜甫古體詩選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社,2021年。
陳文華:《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陳玨主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陳致主編:《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陳偉:《杜甫詩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設,1985年。
陳國球、陳炳良:《中國文選析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設,1993年。
陳貽焮:《杜甫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年。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馮至:《杜甫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黃潔:《事實、圖景與觀念:對先秦詩學傳統的還原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楊玉成、劉苑如主編:《今古一相接:中國文學的記憶與競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葉嘉瑩:《迦陵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曉音:《唐詩流變論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葛曉音:《杜甫藝術與辨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廖美玉:《論爭與推激——學杜的多元面向》,臺北:新文豐出版,2020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趙毅衡:《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蔡英俊:《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臺北:政大出版社,2018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1年。
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使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全新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鄭樹森主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4年。
龍瑛宗:《杜甫在長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顏崑陽:《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根澤:《羅根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注:《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2001年。
(日)淺見洋二;金程宇、(日)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與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小川環樹:《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小川環樹:《論中國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法)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空間詩學》(The Poetic of Space),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法)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心與眼》,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法)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美)艾布拉姆斯(M.H Abrams)著;酈稚牛、童慶生譯:《鏡與燈》(The Mirror and the Lamp),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美)蘇珊・宋坦(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新北:立緒文化,2001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3年。

(二) 單篇論文
方瑜:〈浣花溪畔草堂閒——論杜甫草堂時期的詩〉,《古典文學》第2期,1980年,頁153-182。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0年5月,頁193-228。
王斌輝:〈三苦一神:杜甫的創作法門〉,《揚州師院學報》第1期,1995年,頁24-28、33。
王運熙:〈杜甫〈詠懷古跡〉詩的題義和寫作時間〉,《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1995年1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自我的完整映象——自傳詩〉,樂黛雲、陳玨主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110-137。
朱學東〈杜甫詩論與佛禪宗風〉,《杜甫研究學刊》第3期,2004年,頁63-68。
吳懷東:〈杜甫〈偶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釋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2019年,頁156-167、223。
李天道:〈「神」:杜甫詩論中的重要美學範疇〉,《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9年,頁1-4、13。
李志良:〈〈戲為六絕句〉中國古代的詩學接受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6年5月,頁76-78。
李欣:〈杜甫詩論的審美新追求〉,《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6年,頁19-22。
李炎:〈杜甫〈偶題〉簡釋〉,《昭通師專學報》第4期,1991年,頁73-77、99。
孟祥娟:〈杜甫與韋氏家族交遊考〉,《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17年,頁52-59。
邵祖平:〈杜甫詩法十講〉,《文史雜誌》第5期,1945年,頁7-28。
查正賢:〈論杜詩中自陳作詩的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2年,頁81-89。
柯慶明:〈從「亭」、「臺」、「樓」、「閣」——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頁127-184。
范書宇:〈2020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1年,頁113-120。
徐國能:〈杜甫詩歌理論初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5期,2009年,頁1-32。
秦紹培:〈杜甫〈戲為六絕句〉探微〉,《新疆大學學報》第3期,1991年,頁92-95。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中外文學》第18卷第2期,1989年,頁4-34。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下)〉,《中外文學》第18卷第3期,1989年,頁32-46。
張少助:〈2019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0年,頁120-126。
張伯偉:〈清代論詩詩的新貌〉,《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2002年,頁128-134。
張伯偉:〈論詩詩的歷史發展〉,《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頁258。
張忠綱、趙睿才:〈20世紀杜甫研究述評〉,《文史哲》第2期,2001年,頁13-21、127。
張紅:〈杜甫與中國詩法理論——從杜甫「法自儒家有」說起〉,《安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8年,頁60-68。
張高評:〈唐代論詩詩的閱讀接受〉,《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頁177-205。
張健:〈文學觀念與文學批評史:上世紀三十年代關於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的評論〉,《中國文學學報》第1期,2010年,頁225–259。
張健:〈思無定契與理有恆存:《文心雕龍》的文思與文術〉,《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頁229-256。
張舒藝:〈2018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19年,頁120-124。
張檉壽:〈杜甫詩論芻議〉,《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輯,1980年,頁184-202。
曹淑娟:〈杜甫浣花草堂倫理世界〉,《臺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頁39-84。
陳文華:〈唐人論詩詩初探〉,《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1988年,頁185-196。
陳炳良:〈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細析〉,《中外文學》第17卷第7期,1998年,頁43-61。
陳英傑:〈白居易詩歌的「自我批評」〉,《淡江中文學報》第35期,2016年,頁205-242。
陳娜:〈2017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2期,2018年,頁85-88。
陳家煌:〈論中唐「詩人概念」與「詩人身分」〉,《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137-168。
陳國球:〈文學批評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方法——兼談朱自清的文學批評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13年12月,頁1-36。
陳國球:〈從「後設詩歌」的角度看司空圖《詩品》〉,《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6輯,1992年,頁83-105。
曾守仁:〈國體、文體與抒情——從詩史到神韻〉,《東華漢學》第21期,2015年,頁31-100。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頁113-218。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63-132。
楊玉成:〈樂府詩的套語〉,《王夢鷗教授九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229-301。
葉穆堂:〈杜甫〈解悶〉絕句——杜甫自述創作經驗的一首詩〉,《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1998年,頁60-63。
廖美玉:〈江山有待:建構物候詩學的思考路徑之一〉,《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16年,頁144-159。
廖美玉:〈杜甫歸園意識的形成與實踐〉,陳文華主編:《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419-487。
廖美玉:〈漫遊與漂泊——杜甫行旅詩的兩種類型〉,《臺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0年,頁225-265。
裴斐:〈杜詩八期論〉,《文學遺產》第4期,1992年,頁27-39。
蔣文正:〈2021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2年,頁117-126。
蔣寅:〈杜甫與中國詩歌美學的「老」境〉,《文學評論》第1期,2018年,頁64-73。
蕭馳:〈「書寫聲音」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性質的詩史地位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頁45-85。
蕭馳:〈再論中國詩歌自口頭公共表達向書寫個人體驗的轉變〉,《淡江中文學報》第17期,2007年,頁23-47。
蕭滌非、廖仲安:〈別裁偽體 轉益多師——紀念杜甫誕生一二五〇周年〉,《文學評論》第3期,1962年,頁82-93。
錢志熙:〈「百年歌自苦」——論杜甫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中國文化研究》第1期,2004年,頁61-73。
錢志熙:〈杜甫詩法論探微〉,《文學遺產》第4期,2001年,頁56-68、143-144。
謝思煒:〈論自傳詩人杜甫——兼論中國和西方的自傳詩傳統〉,《文學遺產》第3期,1990年,頁68-76。
鍾曉峰:〈散人與放翁:論陸游的自我觀念與自我書寫〉,《中國學術年刊》第42期,2020年,頁85-110。
鍾曉峰:〈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彰化師大國文誌》第24期,2012年,頁49-82。
鍾曉峰:〈論晚唐的「詩名」: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考察〉,《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2012年,頁71-101。
霞紹暉:〈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李白杜甫交誼考論〉,《杜甫研究學刊》第3期,2013年,頁101-110。
羅宗強:〈唐人題壁詩初探〉,《唐代文學研究》第00期,1992年,頁56-90。
羅宗強:〈混涵汪洋、兼收並蓄——杜甫文學思想芻議〉,《天津師院學報》第3期,1979年,頁47-53。
蘇怡如:〈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析探〉,《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頁119-147。
饒宗頤:〈論杜甫夔州詩〉,《中國文學報》第17冊,1926年,頁104-118。
龔卓軍:〈身體感:胡賽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第29期,2006年3月,頁157-181。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從尼采到梅洛龐蒂〉,《中外文學》第26卷第11期,1998年,頁10-50。
(日)川合康三:〈杜甫詩中的自我認識與自我表述〉,收入《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81-94。
(日)吉川幸次郎著、孟偉譯:〈杜甫的詩論和詩——京都大學文學部最終講義〉,《鵝湖月刊》第39卷第7期,2014年1月,頁36-48。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第6 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第6 卷第5 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日)淺見洋二:〈晚唐五代詩詞中的風景與繪畫〉,《唐代文學研究》第3輯,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1992年,頁413-426。
T.S. Eliot,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5.

(三)學位論文
方秋婷:《杜甫秦州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9年。
王潤農:《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20年。
朱伊雯:《杜甫晚期詩作之精神動向——以夔州詩為歸趨之探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余春麗:《杜甫文學思想探微》,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良:《論詩絕句研究》,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欣錫:《杜甫巴蜀詩「生活」題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靜怡:《杜甫奉儒守官之路——少年時期至秦州時期自我價值的建構與實踐》,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周益忠:《宋代論詩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88年。
周益忠:《論詩絕句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0年。
林瑛瑛:《杜甫成都期詩歌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1年。
邱秀倩:《杜甫與元好問論詩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學位論文,2011年。
陳家煌:《白居易的詩人自覺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黃絹文:《杜甫儒者身分建構研究——從韋伯儒教視域切入》,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楊凡:《杜甫詩學研究》,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楊玉成:《陶淵明文學研究——文學與民間禮儀綜合分析》,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92年。
楊夢怡:《杜甫「論詩詩」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萬迎春:《宋代論詩絕句研究》,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趙天一:《杜甫交往詩研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鄭元準:《杜甫長安期之詩研究》,高雄師範學院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年。
魯克兵:《杜甫與佛教關係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三、檢索系統
「全唐詩檢索系統」:http://cls.lib.nt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最後檢索:2023.0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815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廖棟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ao, Tung-Li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洪儷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ng, Li-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洪儷芸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ng, Li-Y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Sep-2023 16:01:37 (UTC+8)-
dc.date.available 1-Sep-2023 16:01: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Sep-2023 16:01: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151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1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151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杜甫「論詩詩」作為主要考察對象,結合「語言行為」意義,嘗試釐清某種隱微存顯於杜甫詩作,涉及身分、名聲、人與世界關係,切身而不斷有所轉換的交錯之思。「多重語境自畫像」一章,探討杜甫謀求職位、社交應酬等語境下的詩作。中國「自傳文學」的議題,會合唐代進士制度下所形成的干謁風氣,「詩」有其強烈目的性的意義。在此背景下,可見杜甫詩作以出入不同語境「展演」自身形象,同時突出詩作發展過程,書面文本與口語文本的轉換機制。「『詩人』與浩瀚感」一章,可見杜甫以「詩」定義、觀看周遭物事的視野;進而聚焦探討成都溢出日常生活的遊歷,乃至入夔州以後,尋求相映的感官體驗,及其受特殊山川景貌、豐富的歷史傳說,進而尋求可能的感官開展。「文本世界」一章,拈出杜甫不合乎「歷史語境」的詩作,以窺探其「後設語言」歷程,實際上展現杜甫在藉由「詩」思索「存有」意義的過程中,亦逐漸生發「『詩』能夠做什麼」的意識,進而藉由弔詭語言藝術、語言的矛盾,透過意象序列建構、聯章情境的營造,乃至創構文本維度,與歷史遺跡接壤,或使詩作呈顯「混搭」的時間意識。 形成本文所欲勾勒的杜甫「詩思」演繹。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article takes"On Poetry Poems"(論詩詩)as the main object of research. With the meaning of "speech act"(語言行為), the paper tries to clarify understanding about "Poet Du Fu" from the past scholars’ single perspective in the process, which will individually analyze the various values related to identification, reputation, existence, world, hiding inside the Du Fu’s works.
"Self-Portrait in Multiple Contexts"(多重語境自畫像) discusses Du Fu`s poems, which is related to job seeking, social entertainment, etc. The topic of "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自傳文學)in China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Ganye (干謁)under the Jinshi system (進士制度)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gives "poetry" strong purposeful meaning. During this period, while Du Fu`s poems "Perform" his images in multiple contexts, highlighting the process of poem development and the mechanism conversion between written and verbal contexts.
"`Poets` and immensite"(「詩人」與浩瀚感)presents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perspective to the surroundings. From interpreting things in Du Fu’s view of meaning of “poetry” to focusing the unusual life in Kuizhou(夔州), then he try to seek for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anging experience. Eventually h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feeling from both the landscapes of mountains, rivers and the abundant legends and history.
“The Textual World”(文本世界)brings out Du Fu’s poems which is in terms of context that might not be apparent to discuss process of his path in “metalinguistic”(後設語言).The paragraph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the meaning of "being" through "poetry", Du Fu also gradually developed the consciousness of "what can "poetry" do." By means of paradoxical language art, language contradictions, image sequence construction, contextual creation of chapters, and even the creation of text dimensions, the research refers to historical facts and analyses poems synthesizing mixed senses of time; in the end, the study forms up the demonstration of Du Fu’s "Poetic Thought"(詩思).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一、導出論題 1
二、論題開展 4
(一)過往研究視角下的杜甫 5
(二)「論詩詩」的研究視域 10
(三)杜甫「詩思」演繹的研究意義 14
三、研究範圍與進路 18
(一)研究範圍界定 18
(二)研究理念架構 19
第二章 多重語境自畫像:詩與自傳及其表演性 23
一、前言 23
二、遊宴誦歌:詩作的想像與在場 26
(一)局外人與現實演出情境 26
(二)聆聽者與密契狀態經驗 31
三、醉歌傳記:角色與敘事聲音 34
四、投贈干謁:書面演出與套語 38
五、結語 50
第三章 「詩人」與浩瀚感:詩與物及知覺經驗 51
一、前言 51
二、詩的視野:成都「書寫活動」之物 55
(一)以「詩」聯繫草堂之物 56
(二)書寫作為看待「外物」的公式 62
三、知覺經驗與時間:身體行動下的「存有」意義 69
(一)江山棟宇:延續的「登覽」體驗 70
(二)今古相接:「身體行動」與四組古跡 82
四、結語 86
第四章 文本世界:詩與時間及歷史意識 87
一、前言 87
二、前賢與後生:意象序列的營造 88
(一)神入飛動:事件情境到文本意象 90
(二)爾曹與吾家:人物意象化 92
三、古人與古跡:聯章情境的建構 99
(一)追憶尋訪 99
(二)改寫古跡 104
四、文本維度:書寫作為「有效用」的行動 110
五、結語 115
第五章 結論——兼回應「吾道」所以「悠悠」 116
一、屬於杜甫的多重聲音 116
二、「詩人」的自覺 119
參考書目 121
附錄一 交際轉化下的「書信媒介」意義——以高適、李白為中心 132
附錄二 論詩詩表格暨索引 162
zh_TW
dc.format.extent 567854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1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杜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論詩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語言行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詩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存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Du F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n-Poetry Poe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eech A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e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eingen_US
dc.title (題名) 詩人的聲音:以杜甫「論詩詩」勾勒其「詩思」演繹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Voice of Poet: Interpreting Du Fu`s "Poetic Thought" by His On-Poetry Poe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宋〕王洙編:《杜工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影印宋刊本。
〔宋〕郭知達編:《新刊校定集注杜詩》,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南宋寶慶元年(1125年刻本)。
〔宋〕魯訔編次;蔡夢弼會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佚名編:《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重印《四部叢刊初編》本。
〔宋〕黃希、黃鶴補注:《黃氏補注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辰翁評點:《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汪瑗注;蔡志超校注:《杜律五言補註校注》,臺北:萬卷樓出版,2016年。
〔清〕王嗣奭注:《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楊倫注:《杜詩鏡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6年。
〔清〕錢謙益注:《杜詩錢注》,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清〕朱鶴齡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工部詩集輯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金聖歎注:《唱經堂杜詩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浦起龍注:《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黃生注:《杜詩說》,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清〕邊連寶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律啟蒙》,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清〕吳瞻泰撰:《杜詩提要》,合肥:黃山書社,2015年。
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全十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謝思煒校注:《杜甫集校注(全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方維規:《新史學(第三卷):文化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南:《中國詩性文化與詩觀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靖獻(楊牧)著;謝濂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1988年9月。
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田曉菲主編;劉倩等譯:《九家讀杜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吳品萫:《詩中「詩」:《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呂正惠:《詩聖杜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呂瀓:《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李志慧:《杜甫與長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辛曉娟:《杜甫歌行藝術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振甫:《周振甫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洪業著;曾祥波譯:《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年。
胡豈凡:《杜甫生平及其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孫江、劉建輝編:《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孫江、劉建輝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2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譯;武菲校:《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9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高天佑注:《杜甫隴蜀紀行詩注析》,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年。
商偉:《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20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
張倩:《長安文化視野下的杜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張夢機:《思齊說詩》,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張夢機、陳文華編著:《杜律旨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曹慕樊:《杜詩雜說全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9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莫礪鋒:《杜甫詩歌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莫礪鋒:《莫礪鋒講杜甫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許文榮:《馬華文學類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1988年。
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陳文華:《杜甫古體詩選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社,2021年。
陳文華:《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陳玨主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陳致主編:《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陳偉:《杜甫詩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設,1985年。
陳國球、陳炳良:《中國文選析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設,1993年。
陳貽焮:《杜甫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年。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馮至:《杜甫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黃潔:《事實、圖景與觀念:對先秦詩學傳統的還原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楊玉成、劉苑如主編:《今古一相接:中國文學的記憶與競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
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葉嘉瑩:《迦陵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曉音:《唐詩流變論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葛曉音:《杜甫藝術與辨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廖美玉:《論爭與推激——學杜的多元面向》,臺北:新文豐出版,2020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趙毅衡:《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蔡英俊:《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臺北:政大出版社,2018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1年。
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使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全新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鄭樹森主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4年。
龍瑛宗:《杜甫在長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顏崑陽:《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根澤:《羅根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注:《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2001年。
(日)淺見洋二;金程宇、(日)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與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小川環樹:《風與雲:中國詩文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小川環樹:《論中國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法)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空間詩學》(The Poetic of Space),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法)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心與眼》,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法)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美)艾布拉姆斯(M.H Abrams)著;酈稚牛、童慶生譯:《鏡與燈》(The Mirror and the Lamp),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美)蘇珊・宋坦(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新北:立緒文化,2001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3年。

(二) 單篇論文
方瑜:〈浣花溪畔草堂閒——論杜甫草堂時期的詩〉,《古典文學》第2期,1980年,頁153-182。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0年5月,頁193-228。
王斌輝:〈三苦一神:杜甫的創作法門〉,《揚州師院學報》第1期,1995年,頁24-28、33。
王運熙:〈杜甫〈詠懷古跡〉詩的題義和寫作時間〉,《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1995年1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自我的完整映象——自傳詩〉,樂黛雲、陳玨主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110-137。
朱學東〈杜甫詩論與佛禪宗風〉,《杜甫研究學刊》第3期,2004年,頁63-68。
吳懷東:〈杜甫〈偶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釋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2019年,頁156-167、223。
李天道:〈「神」:杜甫詩論中的重要美學範疇〉,《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9年,頁1-4、13。
李志良:〈〈戲為六絕句〉中國古代的詩學接受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6年5月,頁76-78。
李欣:〈杜甫詩論的審美新追求〉,《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6年,頁19-22。
李炎:〈杜甫〈偶題〉簡釋〉,《昭通師專學報》第4期,1991年,頁73-77、99。
孟祥娟:〈杜甫與韋氏家族交遊考〉,《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17年,頁52-59。
邵祖平:〈杜甫詩法十講〉,《文史雜誌》第5期,1945年,頁7-28。
查正賢:〈論杜詩中自陳作詩的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2年,頁81-89。
柯慶明:〈從「亭」、「臺」、「樓」、「閣」——論一種另類的遊觀美學與生命省察〉,《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頁127-184。
范書宇:〈2020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1年,頁113-120。
徐國能:〈杜甫詩歌理論初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5期,2009年,頁1-32。
秦紹培:〈杜甫〈戲為六絕句〉探微〉,《新疆大學學報》第3期,1991年,頁92-95。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中外文學》第18卷第2期,1989年,頁4-34。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下)〉,《中外文學》第18卷第3期,1989年,頁32-46。
張少助:〈2019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0年,頁120-126。
張伯偉:〈清代論詩詩的新貌〉,《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2002年,頁128-134。
張伯偉:〈論詩詩的歷史發展〉,《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頁258。
張忠綱、趙睿才:〈20世紀杜甫研究述評〉,《文史哲》第2期,2001年,頁13-21、127。
張紅:〈杜甫與中國詩法理論——從杜甫「法自儒家有」說起〉,《安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8年,頁60-68。
張高評:〈唐代論詩詩的閱讀接受〉,《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頁177-205。
張健:〈文學觀念與文學批評史:上世紀三十年代關於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的評論〉,《中國文學學報》第1期,2010年,頁225–259。
張健:〈思無定契與理有恆存:《文心雕龍》的文思與文術〉,《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頁229-256。
張舒藝:〈2018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19年,頁120-124。
張檉壽:〈杜甫詩論芻議〉,《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輯,1980年,頁184-202。
曹淑娟:〈杜甫浣花草堂倫理世界〉,《臺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頁39-84。
陳文華:〈唐人論詩詩初探〉,《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1988年,頁185-196。
陳炳良:〈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細析〉,《中外文學》第17卷第7期,1998年,頁43-61。
陳英傑:〈白居易詩歌的「自我批評」〉,《淡江中文學報》第35期,2016年,頁205-242。
陳娜:〈2017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2期,2018年,頁85-88。
陳家煌:〈論中唐「詩人概念」與「詩人身分」〉,《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137-168。
陳國球:〈文學批評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方法——兼談朱自清的文學批評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13年12月,頁1-36。
陳國球:〈從「後設詩歌」的角度看司空圖《詩品》〉,《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6輯,1992年,頁83-105。
曾守仁:〈國體、文體與抒情——從詩史到神韻〉,《東華漢學》第21期,2015年,頁31-100。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頁113-218。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頁63-132。
楊玉成:〈樂府詩的套語〉,《王夢鷗教授九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229-301。
葉穆堂:〈杜甫〈解悶〉絕句——杜甫自述創作經驗的一首詩〉,《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1998年,頁60-63。
廖美玉:〈江山有待:建構物候詩學的思考路徑之一〉,《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16年,頁144-159。
廖美玉:〈杜甫歸園意識的形成與實踐〉,陳文華主編:《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419-487。
廖美玉:〈漫遊與漂泊——杜甫行旅詩的兩種類型〉,《臺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0年,頁225-265。
裴斐:〈杜詩八期論〉,《文學遺產》第4期,1992年,頁27-39。
蔣文正:〈2021年杜甫研究綜述〉,《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22年,頁117-126。
蔣寅:〈杜甫與中國詩歌美學的「老」境〉,《文學評論》第1期,2018年,頁64-73。
蕭馳:〈「書寫聲音」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性質的詩史地位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頁45-85。
蕭馳:〈再論中國詩歌自口頭公共表達向書寫個人體驗的轉變〉,《淡江中文學報》第17期,2007年,頁23-47。
蕭滌非、廖仲安:〈別裁偽體 轉益多師——紀念杜甫誕生一二五〇周年〉,《文學評論》第3期,1962年,頁82-93。
錢志熙:〈「百年歌自苦」——論杜甫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中國文化研究》第1期,2004年,頁61-73。
錢志熙:〈杜甫詩法論探微〉,《文學遺產》第4期,2001年,頁56-68、143-144。
謝思煒:〈論自傳詩人杜甫——兼論中國和西方的自傳詩傳統〉,《文學遺產》第3期,1990年,頁68-76。
鍾曉峰:〈散人與放翁:論陸游的自我觀念與自我書寫〉,《中國學術年刊》第42期,2020年,頁85-110。
鍾曉峰:〈詩領域的自覺:晚唐的「詩人」論述〉,《彰化師大國文誌》第24期,2012年,頁49-82。
鍾曉峰:〈論晚唐的「詩名」:一個文學社會學的考察〉,《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2012年,頁71-101。
霞紹暉:〈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李白杜甫交誼考論〉,《杜甫研究學刊》第3期,2013年,頁101-110。
羅宗強:〈唐人題壁詩初探〉,《唐代文學研究》第00期,1992年,頁56-90。
羅宗強:〈混涵汪洋、兼收並蓄——杜甫文學思想芻議〉,《天津師院學報》第3期,1979年,頁47-53。
蘇怡如:〈杜甫成都草堂詩之隱逸書寫析探〉,《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頁119-147。
饒宗頤:〈論杜甫夔州詩〉,《中國文學報》第17冊,1926年,頁104-118。
龔卓軍:〈身體感:胡賽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第29期,2006年3月,頁157-181。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從尼采到梅洛龐蒂〉,《中外文學》第26卷第11期,1998年,頁10-50。
(日)川合康三:〈杜甫詩中的自我認識與自我表述〉,收入《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81-94。
(日)吉川幸次郎著、孟偉譯:〈杜甫的詩論和詩——京都大學文學部最終講義〉,《鵝湖月刊》第39卷第7期,2014年1月,頁36-48。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第6 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第6 卷第5 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日)淺見洋二:〈晚唐五代詩詞中的風景與繪畫〉,《唐代文學研究》第3輯,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1992年,頁413-426。
T.S. Eliot,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5.

(三)學位論文
方秋婷:《杜甫秦州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9年。
王潤農:《高岑並稱與唐代「邊塞」詩派之建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20年。
朱伊雯:《杜甫晚期詩作之精神動向——以夔州詩為歸趨之探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余春麗:《杜甫文學思想探微》,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良:《論詩絕句研究》,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欣錫:《杜甫巴蜀詩「生活」題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靜怡:《杜甫奉儒守官之路——少年時期至秦州時期自我價值的建構與實踐》,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周益忠:《宋代論詩詩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88年。
周益忠:《論詩絕句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0年。
林瑛瑛:《杜甫成都期詩歌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1年。
邱秀倩:《杜甫與元好問論詩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學位論文,2011年。
陳家煌:《白居易的詩人自覺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黃絹文:《杜甫儒者身分建構研究——從韋伯儒教視域切入》,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楊凡:《杜甫詩學研究》,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楊玉成:《陶淵明文學研究——文學與民間禮儀綜合分析》,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92年。
楊夢怡:《杜甫「論詩詩」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萬迎春:《宋代論詩絕句研究》,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趙天一:《杜甫交往詩研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鄭元準:《杜甫長安期之詩研究》,高雄師範學院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6年。
魯克兵:《杜甫與佛教關係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三、檢索系統
「全唐詩檢索系統」:http://cls.lib.nt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最後檢索:2023.0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