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顯應祖師信仰與在地的關係 -以「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為例
Ancestral Faith and Local Relations - For example, "Otsuborin Hyun Eung Soshi Mausoleum"
作者 劉冠毅
Liu, Guan-Yi
貢獻者 王雅萍
Ong, Ya-Ping
劉冠毅
Liu,Guan-Yi
關鍵詞 顯應祖師
新店劉家
大坪林
聯合放軍遶境
Master Xian Ying
Xindian Family Liu
Da Ping Lin
Wuying pilgrimage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4-Sep-2023 10:17:33 (UTC+8)
摘要   華人移民社會的歷史中有著很多傳承都是來自於團體,無論是生活習慣、文化、當地習俗、產業……等都是圍繞著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而展開,在台灣早期的移民所形成的團體大多是圍繞著宗教信仰或血脈宗親而形成,所以「宗祠」和「地方公廟」在早期台灣就變成了當地居民聚集議事的地方和生活範圍的中心,就形成一個個熱鬧的聚落,而這些聚落進而演變成現代的都市,這些文化隨著時間的洪流也傳承到現在。
  華人宗教的領域包括方方面面的文化,人的生、老、病、死、婚都會與宗教有很強烈與密切的連接,而這份研究的內容就是在研究信仰建立的過程所連結的那些人、事、物,在這種社會碰撞與合作的過程中所延伸出來的傳承正是這次要探討的主題。
  而這次聚焦在顯應祖師信仰的起源和發展,這信仰從1889年傳入新店至今有一百三十三年的歷史,在傳承中流傳下來許多古代的風俗和人文故事,在這時間裡發展出專屬於新店地區的儀式和信仰模式,但從普通人的角度看來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單純的神明遶境跟放軍儀式,所以我會深入討論這些儀式與其他相同性質的廟宇之間的差異。
  最後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無論是宗教信仰的傳遞、儀式與民俗習慣的傳承、宮廟建築的修築這些都是依靠著人們相互作用和彼此協調下而產生的產物,這當中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大坪林顯應祖師廟所主辦的「大坪林五庄聯合放軍遶境」活動、「金面顯應祖師文化祭」的活動、扶乩問事的儀式和大坪林顯應祖師廟建廟歷史,前者擁有在顯應祖師信仰中獨一無二的特性,而建廟與文化祭則是體現出大坪林顯應祖師信仰的社會關係網絡,而扶乩問事則是表現出廟宇的文化傳承的重要範本,所以本篇論文會著重這幾個活動著重描述。
  藉由信仰的歷史來源、社會關係、文化傳承這幾個面向來表現出傳統民間信仰在現代都市化社會的各種調和、進化和改良,進而展現台灣傳統信仰的社會性與一部分宗教生態。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 society,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s, and the city will come to live in, of course, the lifestyle, culture, local customs, industry, etc.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eligious beliefs, bloodlines,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bloodlin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religious shrine` and `local public shrine` in the early days of Taiwan. A modern city that has transformed into a small village, and a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has spread over time to the present day.
Chinese Religious Domain Comprehensive multi-faceted culture, human life, old age, illness, death, marriage city and religion are very intense and intimately connected Things, things, and things, in the middle of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in various societies.
Then, following the focus on the origins of the founder`s faith, the history of the 133-year history of the 133-year history of the Shinten, which was introduced in 1889, followed by the tradition of the middle-class, and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ustoms and Japanese writings. The rituals and beliefs of the Xintiandi area, however, differ from ordinary people`s perspectives.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he end, it is necessary to return to the human body, of course, it is the tradi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the tradition of rituals and folk customs, the architectural restoration of the palace and the temple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peopl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apinglin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 is the head of the Daping Lin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s “Da Ping Lin Five Villages Joint Military Military Boundary” activities, “Golden Face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 activities, and related ceremonies and construction history , The former possess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ncestral belief, and the temple and cultural rituals of the temple appear to be a 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related to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ancestral master, and the rules of inquiry are important examples of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have appeared in the temple. This is why the main article is written by several activities.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religious beliefs,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have been expressed in several face-to-face expressions.
參考文獻 史料

劉敬叔,《異苑》〈卷五〉,(南朝宋)
周璽,《彰化縣誌》〈祀典志‧卷之五〉,(財團法人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鄭一崧《永春州志》,(乾隆年間)
尹章義,《新店市誌》(新北市,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年)
智慧藏,《新北市文史百科全書》,(臺北市,智慧藏學習科技,2010年)。
雞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臺北縣新店市,北縣新店市公所,2010年)

專書

王貞乃,《林口頂福巖顯應祖師傳衍》,(新北市,林口社區大學/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2021年)
李順仁,《碑情城市:新店地區石碑的歷史意義》,(臺北縣新店市,拳山堡文史工作室,2004年)。
林修澈,《廟全記錄:台灣省廟呈現出來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意義》,(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
夏聖禮,《阮兜在十四張》,(臺北縣新店市,街頭巷尾工作室,2003年)
夏聖禮,《新店溪水天上來》,(臺北縣新店市,街頭巷尾文史工作室,2009年)
夏聖禮等,《故事新店:新店地區文史區域課程》,(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民國101年)
涂佳莉,《新店一把罩》,(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2004年)。
張仁甫,《頂泰山巖志》,(新北市,財團法人新北市泰山巖,2021年)
許宇承,《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五營兵將》,(台北市,蘭臺出版社,2009年)
葉倫會,《台灣神明的故事》,(臺北市,蘭臺,2007年)
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臺北市,前衛,2008年)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市,臺原出版,民國79年)
蔡相煇、吳永猛,《台灣民間信仰》,(臺北縣蘆洲市,空大,民國90年)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臺北市,文津出版,2002年)
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管理委員會,《大坪林顯應祖師廟2022農民曆》,(新北市新店區,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管理委員會,2021年12月)

專書論文

李豐楙,《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10年第一期〈「中央-四方」空間模式:五營信仰的營位與境域觀〉,(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2010年6月)
王雅萍,《族譜所見的新店十四張劉姓家族通婚網絡與婚俗》,(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林敬智,《新店大坪林劉氏家族參與之宗教活動初探:歷史與當代》,(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楊晉平,《大坪林劉家與木柵指南宮的創建》,(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葉茂璋,《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3卷》 第3期 《略談顯應祖師信仰》,(福建泉州,泉州經貿學院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2020年5月)
辜神徹,《神明、祖先、恩人-臺北盆地祖佛信仰》,(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2018年1月)

網絡資料

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文化資產》〈新北民俗一覽表〉2020年3月修訂,資料來源:
https://www.culture.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I057577571282064049。
百科知識中文網,《泰湖岩》,
https://www.jendow.com.tw/wiki/%E6%B3%B0%E6%B9%96%E5%B2%A9。
頂泰山巖官網,http://www.taishan-uptemple.tw/about01.html。
泉州網,《永春“小天下”閩台祖師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218174348/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4-02/14/content_1140648.htm 。
《維基百科》〈顯應祖師〉,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1%AF%E6%87%89%E7%A5%96%E5%B8%AB。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8259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59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雅萍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Ong, Ya-P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冠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Guan-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冠毅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Guan-Yi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Sep-2023 10:17:33 (UTC+8)-
dc.date.available 4-Sep-2023 10:17: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Sep-2023 10:17: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259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3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2590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華人移民社會的歷史中有著很多傳承都是來自於團體,無論是生活習慣、文化、當地習俗、產業……等都是圍繞著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而展開,在台灣早期的移民所形成的團體大多是圍繞著宗教信仰或血脈宗親而形成,所以「宗祠」和「地方公廟」在早期台灣就變成了當地居民聚集議事的地方和生活範圍的中心,就形成一個個熱鬧的聚落,而這些聚落進而演變成現代的都市,這些文化隨著時間的洪流也傳承到現在。
  華人宗教的領域包括方方面面的文化,人的生、老、病、死、婚都會與宗教有很強烈與密切的連接,而這份研究的內容就是在研究信仰建立的過程所連結的那些人、事、物,在這種社會碰撞與合作的過程中所延伸出來的傳承正是這次要探討的主題。
  而這次聚焦在顯應祖師信仰的起源和發展,這信仰從1889年傳入新店至今有一百三十三年的歷史,在傳承中流傳下來許多古代的風俗和人文故事,在這時間裡發展出專屬於新店地區的儀式和信仰模式,但從普通人的角度看來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單純的神明遶境跟放軍儀式,所以我會深入討論這些儀式與其他相同性質的廟宇之間的差異。
  最後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無論是宗教信仰的傳遞、儀式與民俗習慣的傳承、宮廟建築的修築這些都是依靠著人們相互作用和彼此協調下而產生的產物,這當中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大坪林顯應祖師廟所主辦的「大坪林五庄聯合放軍遶境」活動、「金面顯應祖師文化祭」的活動、扶乩問事的儀式和大坪林顯應祖師廟建廟歷史,前者擁有在顯應祖師信仰中獨一無二的特性,而建廟與文化祭則是體現出大坪林顯應祖師信仰的社會關係網絡,而扶乩問事則是表現出廟宇的文化傳承的重要範本,所以本篇論文會著重這幾個活動著重描述。
  藉由信仰的歷史來源、社會關係、文化傳承這幾個面向來表現出傳統民間信仰在現代都市化社會的各種調和、進化和改良,進而展現台灣傳統信仰的社會性與一部分宗教生態。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 society,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s, and the city will come to live in, of course, the lifestyle, culture, local customs, industry, etc.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eligious beliefs, bloodlines,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bloodlin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religious shrine` and `local public shrine` in the early days of Taiwan. A modern city that has transformed into a small village, and a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has spread over time to the present day.
Chinese Religious Domain Comprehensive multi-faceted culture, human life, old age, illness, death, marriage city and religion are very intense and intimately connected Things, things, and things, in the middle of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in various societies.
Then, following the focus on the origins of the founder`s faith, the history of the 133-year history of the 133-year history of the Shinten, which was introduced in 1889, followed by the tradition of the middle-class, and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ustoms and Japanese writings. The rituals and beliefs of the Xintiandi area, however, differ from ordinary people`s perspectives.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he end, it is necessary to return to the human body, of course, it is the tradi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the tradition of rituals and folk customs, the architectural restoration of the palace and the temple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peopl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apinglin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 is the head of the Daping Lin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s “Da Ping Lin Five Villages Joint Military Military Boundary” activities, “Golden Face Hyun Ying Zu Shi Mausoleum” activities, and related ceremonies and construction history , The former possess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ncestral belief, and the temple and cultural rituals of the temple appear to be a network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related to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ancestral master, and the rules of inquiry are important examples of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have appeared in the temple. This is why the main article is written by several activities.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religious beliefs,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have been expressed in several face-to-face expression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論 P.9
一、研究背景 P.9
二、環繞主題的研究狀況 P.16
三、研究方法 P.19
四、研究成果 P.30
 
第一章-大坪林顯應祖師信仰發展沿革 P.33
第一節 福建安溪原鄉顯應祖師發展沿革 P33
第二節 清領至日治時期的泰山巖顯應祖師信仰 P.37


第二章-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祭儀與其他信仰的差別 P.45
第一節 顯應祖師的主要歲時祭儀 P.45
第二節 大坪林五庄聯合放軍遶境儀式變化 P.64
第三節 大坪林顯應祖師廟與其他顯應祖師廟、宮、巖祭儀之間的異同 P.65
第四節 三應祖師異同 P.67

第三章-大坪林顯應祖師廟和地方關係的連結 P.69
第一節 新店十四張劉家與顯應祖師廟的連結 P.69
第二節 大坪林放軍遶境的地方家族、廟宇動員與社會關係 P.75

第四章-現代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的傳統儀式文化困境與傳承 P.103
第一節 廟宇內部組織狀態與建立管理委員合議制的挑戰 P.103
第二節 大坪林顯應祖師廟面對現代化的困境 P.108

結論 P.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P.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P.120

參考文獻 P.125
zh_TW
dc.format.extent 606474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59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顯應祖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店劉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坪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合放軍遶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aster Xian Y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Xindian Family Li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a Ping L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uying pilgrimageen_US
dc.title (題名) 顯應祖師信仰與在地的關係 -以「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ncestral Faith and Local Relations - For example, "Otsuborin Hyun Eung Soshi Mausoleu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料

劉敬叔,《異苑》〈卷五〉,(南朝宋)
周璽,《彰化縣誌》〈祀典志‧卷之五〉,(財團法人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鄭一崧《永春州志》,(乾隆年間)
尹章義,《新店市誌》(新北市,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年)
智慧藏,《新北市文史百科全書》,(臺北市,智慧藏學習科技,2010年)。
雞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臺北縣新店市,北縣新店市公所,2010年)

專書

王貞乃,《林口頂福巖顯應祖師傳衍》,(新北市,林口社區大學/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2021年)
李順仁,《碑情城市:新店地區石碑的歷史意義》,(臺北縣新店市,拳山堡文史工作室,2004年)。
林修澈,《廟全記錄:台灣省廟呈現出來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意義》,(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
夏聖禮,《阮兜在十四張》,(臺北縣新店市,街頭巷尾工作室,2003年)
夏聖禮,《新店溪水天上來》,(臺北縣新店市,街頭巷尾文史工作室,2009年)
夏聖禮等,《故事新店:新店地區文史區域課程》,(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民國101年)
涂佳莉,《新店一把罩》,(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2004年)。
張仁甫,《頂泰山巖志》,(新北市,財團法人新北市泰山巖,2021年)
許宇承,《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五營兵將》,(台北市,蘭臺出版社,2009年)
葉倫會,《台灣神明的故事》,(臺北市,蘭臺,2007年)
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臺北市,前衛,2008年)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市,臺原出版,民國79年)
蔡相煇、吳永猛,《台灣民間信仰》,(臺北縣蘆洲市,空大,民國90年)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臺北市,文津出版,2002年)
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管理委員會,《大坪林顯應祖師廟2022農民曆》,(新北市新店區,大坪林顯應祖師廟管理委員會,2021年12月)

專書論文

李豐楙,《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2010年第一期〈「中央-四方」空間模式:五營信仰的營位與境域觀〉,(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2010年6月)
王雅萍,《族譜所見的新店十四張劉姓家族通婚網絡與婚俗》,(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林敬智,《新店大坪林劉氏家族參與之宗教活動初探:歷史與當代》,(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楊晉平,《大坪林劉家與木柵指南宮的創建》,(臺北市,中華啟文堂,2020年)
葉茂璋,《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3卷》 第3期 《略談顯應祖師信仰》,(福建泉州,泉州經貿學院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2020年5月)
辜神徹,《神明、祖先、恩人-臺北盆地祖佛信仰》,(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2018年1月)

網絡資料

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文化資產》〈新北民俗一覽表〉2020年3月修訂,資料來源:
https://www.culture.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I057577571282064049。
百科知識中文網,《泰湖岩》,
https://www.jendow.com.tw/wiki/%E6%B3%B0%E6%B9%96%E5%B2%A9。
頂泰山巖官網,http://www.taishan-uptemple.tw/about01.html。
泉州網,《永春“小天下”閩台祖師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218174348/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4-02/14/content_1140648.htm 。
《維基百科》〈顯應祖師〉,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1%AF%E6%87%89%E7%A5%96%E5%B8%AB。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