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貼」了更靠近? 從技術哲學初探 LINE 貼圖與身體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LINE Sticker and Bodi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作者 鄭淇方
Cheng, Chi-Fang
貢獻者 謝杰廷
XIE, Jie-Ting
鄭淇方
Cheng, Chi-Fang
關鍵詞 LINE貼圖
現象學
身體
技術
LINE sticker
phenomenology
body
technology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3-Oct-2023 10:47:23 (UTC+8)
摘要 LINE貼圖作為一種溝通工具,官方廣告宣稱使用者能夠因為貼圖「貼」了更靠近彼此。回顧貼圖的發展脈絡,從表情符號到貼圖的出現,以及貼圖種種設計與取材,顯示貼圖與「身體」的關聯性。又以貼圖增添許多媒介元素企圖強化貼圖角色在場的效果,再次凸顯貼圖圖像的「身體」存在。而在貼圖的技術實踐過程中,其所牽涉到的不僅是貼圖圖像的身體,還包括使用者的身體涉入,以及乘載貼圖的手機的身體。貼圖作為一項技術,與使用者的身體、手機的身體、貼圖圖像的身體將建立起什麼關係以及如何結構,相當值得探究。
本研究以「貼圖作為身體技術」為研究取徑,採納現象學與技術哲學的分析觀點,從Heidegger「及手性」與技術作為「解蔽」的本質,以及Ihde從「體現關係」、「詮釋關係」、「它異關係」對技術與身體之觀點作為切入視角,從此打開對於貼圖技術與身體的詮釋空間。本研究針對手機的身體、使用者的身體、貼圖圖像,以現象學式的厚描,考察貼圖與身體並且呈現貼圖技術的本質。
研究結果發現,貼圖這項技術物的本體仍然是身體,而使用者的身體則在經過漫長時間熟悉技術、與技術互動之下,也將自身構造為技術的實存。因此,以貼圖這項技術而言,身體總是在貼圖裡,貼圖也總是在身體中,我們都是在技術裡的身體(bodies in technology)。貼圖與使用者建立起的「人—技術」結構,是一種具流動性且混雜的自我的呈現。因為身體早已允許技術參與至身體構造裡,技術也將身體納入設計與規劃。使用者一方面能夠透過貼圖揭露自己,一方面卻也可以同時藏身於圖像/技術的身體之後,而以遮蔽的方式來揭露自己。因為如此,使用者很有可能在無意間使得數位環境上的對話同時產生「貼了更靠近」與「距離疏遠」兩種情況,而非官方廣告或實證研究中所宣稱貼圖必定正向影響溝通。
LINE stickers,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are officially advertised to bring users closer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use of stickers.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ickers, from emoticons to the emergence of stickers, and the various designs and sources of stickers, it demonstr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ickers and the "body." Stickers add various media elements in an attempt to enhance the presence of stickers, highlighting the "bodily" existence of sticker images once again. In the process of sticker technological practice, it involves not only the body of sticker images but also the involvement of users` bodies and the body of the mobile devices carrying the stickers. The relationship and structure that stickers, as a technology, establish with the user`s body, the mobile device`s body, and the body of sticker images are worth exploring.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Stickers as Body Technology" and incorporates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from Heidegger`s "readiness-to-hand" and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s "unconcealment," as well as Ihde`s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and the body from "embodiment relations," "hermeneutic relations," and "alterity relations" as entry points, opening up interpretive space for sticker and the body.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essence of sticker by conducting a thick description, focusing on the body of the mobile device, the user`s body, and sticker images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ntological essence of sticker technology remains the body, and over time, the user`s body, through familiarity with the technology and interaction with it, also constructs itself as an existence of technology.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sticker technology, the body is always within the sticker, and the sticker is always within the body; we are all "bodies in technology." The "human-technology" structure established by stickers and users is a fluid and hybrid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Because the body has already allowed technology to participate in its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also incorporates the body into its design and planning. Users can reveal themselves through stickers while also hiding behind the image`s body, using concealment as a way to disclose themselves. As a result, users may unintentionally create both "getting closer" and "distancing" situations in digital conversations, rather than the official advertising or empirical research claims that stickers alway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LINE Corporation,LINE FRIENDS角色前進Netflix在原創影集與粉絲見面 全球逾190個國家會員皆可觀賞,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19/3015
LINE Corporation,貼了更靠近!LINE貼圖10週年 累積在地精彩創作能量 創作者人數達65萬人 貼圖總數破810萬組,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21/4012
LINE Corporation,服務上線將滿五周年 LINE舉行LINE Conference Tokyo 2016 宣佈開放事業平台資源 目標成為匯流豐富資源的「智慧入口」 台灣將推LINE Points及Pop-Up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16/1297
LINE CREATORS MARKET,貼圖審核準則,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取自網頁https://creator.line.me/zh-hant/guideline/sticker/
LINE台灣BLOG,LINE的使用大數據首次公開!台灣用戶使用LINE的方式原來是這樣,上網日期2019年10月24日,檢自:https://official-Blog-tw.line.me/archives/81291901.html
LINE貼圖,[LINE貼圖] 歡慶10週年 貼了更靠近!|完整版,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WtWM60KZM
TRADE MAGAZINE,用貼圖拉近距離和顧客成為「好友」,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www.ieatpe.org.tw/magazine/ebook304/b4.pdf
大紀元,LINE統計 台灣民眾最愛幽默搞怪貼圖,上網日期2015年7月27日,檢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15/7/26/n4489343.htm
于成。2019。「看指不看月:《留聲機、電影、打字機》方法論線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9卷第2期,頁229-242。
王彛中。2018。「觸控式螢幕的操作如何被設計:『滑』手機的探問」。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自由時報,LINE 又出新花招!聊天混搭全新上線的「LINE表情貼」更促咪了,上網日期2018年4月19日,檢自:https://3c.ltn.com.tw/news/33456
自由時報,放大吧,貼圖! LINE推出全螢幕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16463
李政國。2009。「胡塞爾觸發概念研究─從被動性到主動朝向的觀點」。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
商學報,第25期,頁275–321。
宋祖良。1994。海德格爾的思想之路。(台北:仰哲出版社)。
宋祖良。1996。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台北:七略)。
邱誌勇。2014。「視覺性的超越與語藝的複訪:數位時代視覺語藝的初探性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第26期,頁107-135。
紀金慶。2009。「掙脫美杜莎的眼睛:海德格的現代性解決方案」。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金慶。2015。「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唐士哲。2014。「重構媒介?「中介」與「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第121期,頁1-39。
唐士哲。2017。「作為文化技術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 第2期,頁 5-32。
徐生權,2017,「重新理解媒介——與海德格、維根斯坦和麥克盧漢的對話」,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宮布利希。1972。藝術知覺與現實。(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Geertz 厚描」的曲解與訛傳」,上網日期2022年1月15日,檢自:https://mhperng.blogspot.com/2022/01/geertz.html
索科汝夫斯基。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健康醫療網,線上聊天超方便?貼圖萬用?小心影響青少年表達,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7日,檢自: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349
曹家榮。2013。「理解技術實作:現象學取徑初探」,社會分析,第七期,頁1-43
曹家榮。2015。「行動通訊的持續完成:『講手機』的俗民方法學探問」,新聞學研究,第一二四期,頁1-37。
張玉琳、李秋滿。2014。「以媒介豐富與社會臨場感理論探討LINE貼圖價值、流行涉入、網路外部性對虛擬社群意識與黏著度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第12卷,第4期,頁419-449。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第20卷,頁90-115。
張采蘋、鄭霈絨、陳沄顥。2020。「通訊軟體LINE貼圖使用率與使用者對脈絡的關係」,設計學年刊,第 8 期,頁1-15。
張桓梅。2021。「貼圖語言的規則與情感:角色規範下的LINE貼圖語言遊戲」。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張雅喬。2015。「社交情境與人格特質對貼圖類型運用之影響-以LINE貼圖為
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可嘉。2017。「Why So Serious? —LINE 圖戰的溝通實踐分析」。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陳佳妤。2019。「貼圖設計中動物擬人化之造形設計以《單身叢林》LINE貼圖
設計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希,2014,「貼圖中的情境線索:對行動通訊軟體用戶之態度與黏著度的影響」,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陳嘉映。1999。存在與時間讀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程雨心。2019。「角色設計的認知偏離程度對傳達效果之影響-以LINE 貼圖為
例」。環球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文化創意設計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玫君。2004。「年輕族群行動文字簡訊使用研究初探」,資訊社會研究(6),頁 235-282。
彭采薇。2014。「一張貼圖勝過千言萬語?初探即時通訊應用程式LINE之貼
圖的親密效果」。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1。「Heidegger的哲學思想與資訊科技」,資料社會研究,頁1-
31。
黃厚銘。2009。「邁向速度存有論—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新聞學研
究,第101期,頁139-175。
黃厚銘、曹家榮。2014。「『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的時空架構與群己關
係」,新聞學研究,第124期,頁39-81。
萬芝安,2014年,「有“XD”就不怕生?表情符號與社交程度對溝通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楊馥瑜。2017。「非語言溝通的情緒感知於插圖表現—以line貼圖設計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美玲。2020。「LINE貼圖圖像認知差異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語慧。2014。「貼圖在情緒感知與溝通涵義之研究—以LINE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維基百科,Line,上網日期:2022年04月01日,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LINE#cite_note-1。
劉麗真。2007。「臺灣網路語言表情圖像符號之視覺表現研究」,商業設計學
報,第11卷,頁241-254。
廖久慧。2013。「探討行動通訊軟體之使用行為—以台灣LINE App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數位時代,台灣人每天上網超過8小時!最新使用報告出爐,8大數據亮點幫助精準行銷,上網日期2022年3月15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8026/2022-internet-report
數位時代,台灣人每天傳10億則訊息,蘊藏多少商機?看LINE如何把「分享」變現,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2001/line-converge-2022-summary
數位時代,表情經濟學~從 ICQ、MSN 到 LINE,為什麼我們喜歡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9473/BN-ARTICLE-29473
霍瑟爾。1990。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謝青龍。2017。論存在的時間性與空間性—海德格爾前後期哲學比較,揭諦,第33期,頁119-154。
顏亦敏。2017。「對話情境、貼圖解讀與社會臨場感之關聯性研究-以LINE貼
圖為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鏡週刊,不再表錯情!LINE首度推出「動態表情貼」情緒傳達更精確,上網日期2021年9月9日,檢自:https://tw.stock.yahoo.com/news/不再表錯情-line首度推出-動態表情貼-情緒傳達更精確-064548858.html

英文部分
Berthier, Thierry, and Bruno, Teboul., (2018). From Digital Traces to Algorithmic Projections, London: ISTE Press.
Gunkel, D. J., & Taylor, P. A., (2014). Heidegger and the medi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idegger, M., (1977).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Harper & Row.
Holloway, I., (1997). Basic concept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Blackwell
Science.
Ihde, Don, (1990).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 Bloomington: University Press.
Ihde, Don., (2002). Bodies in Technolog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oseph G. Ponterotto., (2006). Brief Note on the Origins, Evolution, and Meaning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cept Thick Description.
Japan’s Zoomorphic Urge, Retrieved May 6 2023, from https://doi.org/10.16995/ane.208
Kittler, F. A., (1999). Gramophone, film, typewriter (G. Winthrop-Young & M. Wutz,
Tra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loud, Scott., (1993). 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 New York:
HarperPerennial.
Plant, S.(2002). On the Mobile: The Effects of Mobile Telephoneson. Social and Individual Life, Motorola Media Center.
Schwandt, T. A., (2001). Dictionary of Qualitative Inquiry. (2 ed.) SAGE Publishing.
Siegert, B., (2015). Cultural techniques: Grids, filters, doors, and other articulations of
the real. (G. Winthrop-Young, Tran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Tanaka, K.(2002). Small Talk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Does text messaging on the mobile phone help users enhance relationships?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 WASHINGTON, the Washington state.
The Elements of Stickers, Retrieved May 6 2022, from https://a16z.com/2016/06/17/stickers/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Retrieved June 9 2023, from: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31950-11
Wen-Hsuan Lee & Yu-Hsun Lin, (2019). Stickers’ functions of self-expression and
conspicuousness. Online communication of visual information Stickers’
functions of self-expression and conspicuousness. New Tapei City: Ming 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946405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46405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杰廷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XIE, Jie-T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淇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Chi-F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淇方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Chi-F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Oct-2023 10:47:23 (UTC+8)-
dc.date.available 3-Oct-2023 10:47:2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Oct-2023 10:47:2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946405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774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46405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LINE貼圖作為一種溝通工具,官方廣告宣稱使用者能夠因為貼圖「貼」了更靠近彼此。回顧貼圖的發展脈絡,從表情符號到貼圖的出現,以及貼圖種種設計與取材,顯示貼圖與「身體」的關聯性。又以貼圖增添許多媒介元素企圖強化貼圖角色在場的效果,再次凸顯貼圖圖像的「身體」存在。而在貼圖的技術實踐過程中,其所牽涉到的不僅是貼圖圖像的身體,還包括使用者的身體涉入,以及乘載貼圖的手機的身體。貼圖作為一項技術,與使用者的身體、手機的身體、貼圖圖像的身體將建立起什麼關係以及如何結構,相當值得探究。
本研究以「貼圖作為身體技術」為研究取徑,採納現象學與技術哲學的分析觀點,從Heidegger「及手性」與技術作為「解蔽」的本質,以及Ihde從「體現關係」、「詮釋關係」、「它異關係」對技術與身體之觀點作為切入視角,從此打開對於貼圖技術與身體的詮釋空間。本研究針對手機的身體、使用者的身體、貼圖圖像,以現象學式的厚描,考察貼圖與身體並且呈現貼圖技術的本質。
研究結果發現,貼圖這項技術物的本體仍然是身體,而使用者的身體則在經過漫長時間熟悉技術、與技術互動之下,也將自身構造為技術的實存。因此,以貼圖這項技術而言,身體總是在貼圖裡,貼圖也總是在身體中,我們都是在技術裡的身體(bodies in technology)。貼圖與使用者建立起的「人—技術」結構,是一種具流動性且混雜的自我的呈現。因為身體早已允許技術參與至身體構造裡,技術也將身體納入設計與規劃。使用者一方面能夠透過貼圖揭露自己,一方面卻也可以同時藏身於圖像/技術的身體之後,而以遮蔽的方式來揭露自己。因為如此,使用者很有可能在無意間使得數位環境上的對話同時產生「貼了更靠近」與「距離疏遠」兩種情況,而非官方廣告或實證研究中所宣稱貼圖必定正向影響溝通。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LINE stickers,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are officially advertised to bring users closer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use of stickers.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ickers, from emoticons to the emergence of stickers, and the various designs and sources of stickers, it demonstr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ickers and the "body." Stickers add various media elements in an attempt to enhance the presence of stickers, highlighting the "bodily" existence of sticker images once again. In the process of sticker technological practice, it involves not only the body of sticker images but also the involvement of users` bodies and the body of the mobile devices carrying the stickers. The relationship and structure that stickers, as a technology, establish with the user`s body, the mobile device`s body, and the body of sticker images are worth exploring.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Stickers as Body Technology" and incorporates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from Heidegger`s "readiness-to-hand" and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s "unconcealment," as well as Ihde`s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and the body from "embodiment relations," "hermeneutic relations," and "alterity relations" as entry points, opening up interpretive space for sticker and the body.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essence of sticker by conducting a thick description, focusing on the body of the mobile device, the user`s body, and sticker images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ntological essence of sticker technology remains the body, and over time, the user`s body, through familiarity with the technology and interaction with it, also constructs itself as an existence of technology.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sticker technology, the body is always within the sticker, and the sticker is always within the body; we are all "bodies in technology." The "human-technology" structure established by stickers and users is a fluid and hybrid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Because the body has already allowed technology to participate in its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y also incorporates the body into its design and planning. Users can reveal themselves through stickers while also hiding behind the image`s body, using concealment as a way to disclose themselves. As a result, users may unintentionally create both "getting closer" and "distancing" situations in digital conversations, rather than the official advertising or empirical research claims that stickers alway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9
第三節 小結與章節規劃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第一節 科技中介下的溝通數位化 25
壹、電腦中介傳播的表情符號發展 25
貳、貼圖之功能性轉變 30
第二節 回到貼「圖」 35
壹、串起貼圖:故事性 35
貳、貼圖圖像構成與分類 37
第三節 文獻探討小結 42
第三章 貼圖作為身體技術之研究路徑 44
第一節 技術哲學與現象學的分析觀點 48
壹、現象學與技術哲學 48
貳、現象學描述 50
第二節 貼圖作為身體技術之觀點建構 54
壹、從「手」出發的身體技術:「手」機與「貼」圖 54
貳、身體與技術的互動:體現關係、詮釋關係、它異關係 56
參、貼圖是否被文字所「座架」? 62
第四章 「貼圖」的身體技術與「身體」的互動 66
第一節 「貼」的貼上、撕下、覆蓋 68
第二節 手機的身體 72
壹、「貼」貼圖的具身:先手機,後貼圖 72
貳、手機的身體與使用介面 75
參、離型紙般的使用介面 76
第三節 使用者的身體 79
壹、體現關係下的貼圖與身體:貼圖成為「我」 79
貳、體現關係的轉化作用:從「貼」了更靠近到「黏貼」的痕跡 83
第四節 貼圖的身體 92
壹、詮釋關係下的貼圖與身體:貼圖「不只是」我 92
貳、詮釋關係的轉化作用:動物形象化的貼圖圖像 94
參、它異關係下的貼圖與身體:貼圖作為使用者的「面具」 98
第五節 是否圖像的技術仍然被文字座架 106
壹、關鍵字的座架 106
貳、貼圖依舊是標準化下的結果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身體在貼圖裡,貼圖也在身體中 11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27170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46405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NE貼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現象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身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技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INE stick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henomenolo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od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chnologyen_US
dc.title (題名) 「貼」了更靠近? 從技術哲學初探 LINE 貼圖與身體zh_TW
dc.title (題名)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LINE Sticker and Bodi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LINE Corporation,LINE FRIENDS角色前進Netflix在原創影集與粉絲見面 全球逾190個國家會員皆可觀賞,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19/3015
LINE Corporation,貼了更靠近!LINE貼圖10週年 累積在地精彩創作能量 創作者人數達65萬人 貼圖總數破810萬組,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21/4012
LINE Corporation,服務上線將滿五周年 LINE舉行LINE Conference Tokyo 2016 宣佈開放事業平台資源 目標成為匯流豐富資源的「智慧入口」 台灣將推LINE Points及Pop-Up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linecorp.com/zh-hant/pr/news/zh-hant/2016/1297
LINE CREATORS MARKET,貼圖審核準則,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取自網頁https://creator.line.me/zh-hant/guideline/sticker/
LINE台灣BLOG,LINE的使用大數據首次公開!台灣用戶使用LINE的方式原來是這樣,上網日期2019年10月24日,檢自:https://official-Blog-tw.line.me/archives/81291901.html
LINE貼圖,[LINE貼圖] 歡慶10週年 貼了更靠近!|完整版,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4日,檢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WtWM60KZM
TRADE MAGAZINE,用貼圖拉近距離和顧客成為「好友」,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www.ieatpe.org.tw/magazine/ebook304/b4.pdf
大紀元,LINE統計 台灣民眾最愛幽默搞怪貼圖,上網日期2015年7月27日,檢自:https://www.epochtimes.com/b5/15/7/26/n4489343.htm
于成。2019。「看指不看月:《留聲機、電影、打字機》方法論線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9卷第2期,頁229-242。
王彛中。2018。「觸控式螢幕的操作如何被設計:『滑』手機的探問」。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自由時報,LINE 又出新花招!聊天混搭全新上線的「LINE表情貼」更促咪了,上網日期2018年4月19日,檢自:https://3c.ltn.com.tw/news/33456
自由時報,放大吧,貼圖! LINE推出全螢幕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16463
李政國。2009。「胡塞爾觸發概念研究─從被動性到主動朝向的觀點」。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
商學報,第25期,頁275–321。
宋祖良。1994。海德格爾的思想之路。(台北:仰哲出版社)。
宋祖良。1996。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台北:七略)。
邱誌勇。2014。「視覺性的超越與語藝的複訪:數位時代視覺語藝的初探性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第26期,頁107-135。
紀金慶。2009。「掙脫美杜莎的眼睛:海德格的現代性解決方案」。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金慶。2015。「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唐士哲。2014。「重構媒介?「中介」與「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第121期,頁1-39。
唐士哲。2017。「作為文化技術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 第2期,頁 5-32。
徐生權,2017,「重新理解媒介——與海德格、維根斯坦和麥克盧漢的對話」,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宮布利希。1972。藝術知覺與現實。(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Geertz 厚描」的曲解與訛傳」,上網日期2022年1月15日,檢自:https://mhperng.blogspot.com/2022/01/geertz.html
索科汝夫斯基。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健康醫療網,線上聊天超方便?貼圖萬用?小心影響青少年表達,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7日,檢自: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349
曹家榮。2013。「理解技術實作:現象學取徑初探」,社會分析,第七期,頁1-43
曹家榮。2015。「行動通訊的持續完成:『講手機』的俗民方法學探問」,新聞學研究,第一二四期,頁1-37。
張玉琳、李秋滿。2014。「以媒介豐富與社會臨場感理論探討LINE貼圖價值、流行涉入、網路外部性對虛擬社群意識與黏著度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第12卷,第4期,頁419-449。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第20卷,頁90-115。
張采蘋、鄭霈絨、陳沄顥。2020。「通訊軟體LINE貼圖使用率與使用者對脈絡的關係」,設計學年刊,第 8 期,頁1-15。
張桓梅。2021。「貼圖語言的規則與情感:角色規範下的LINE貼圖語言遊戲」。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張雅喬。2015。「社交情境與人格特質對貼圖類型運用之影響-以LINE貼圖為
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可嘉。2017。「Why So Serious? —LINE 圖戰的溝通實踐分析」。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陳佳妤。2019。「貼圖設計中動物擬人化之造形設計以《單身叢林》LINE貼圖
設計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希,2014,「貼圖中的情境線索:對行動通訊軟體用戶之態度與黏著度的影響」,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陳嘉映。1999。存在與時間讀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程雨心。2019。「角色設計的認知偏離程度對傳達效果之影響-以LINE 貼圖為
例」。環球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文化創意設計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玫君。2004。「年輕族群行動文字簡訊使用研究初探」,資訊社會研究(6),頁 235-282。
彭采薇。2014。「一張貼圖勝過千言萬語?初探即時通訊應用程式LINE之貼
圖的親密效果」。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1。「Heidegger的哲學思想與資訊科技」,資料社會研究,頁1-
31。
黃厚銘。2009。「邁向速度存有論—即時性電子媒介時代的風險」,新聞學研
究,第101期,頁139-175。
黃厚銘、曹家榮。2014。「『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的時空架構與群己關
係」,新聞學研究,第124期,頁39-81。
萬芝安,2014年,「有“XD”就不怕生?表情符號與社交程度對溝通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主辦,6月)。
楊馥瑜。2017。「非語言溝通的情緒感知於插圖表現—以line貼圖設計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美玲。2020。「LINE貼圖圖像認知差異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語慧。2014。「貼圖在情緒感知與溝通涵義之研究—以LINE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維基百科,Line,上網日期:2022年04月01日,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LINE#cite_note-1。
劉麗真。2007。「臺灣網路語言表情圖像符號之視覺表現研究」,商業設計學
報,第11卷,頁241-254。
廖久慧。2013。「探討行動通訊軟體之使用行為—以台灣LINE App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數位時代,台灣人每天上網超過8小時!最新使用報告出爐,8大數據亮點幫助精準行銷,上網日期2022年3月15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8026/2022-internet-report
數位時代,台灣人每天傳10億則訊息,蘊藏多少商機?看LINE如何把「分享」變現,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2001/line-converge-2022-summary
數位時代,表情經濟學~從 ICQ、MSN 到 LINE,為什麼我們喜歡貼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6日,檢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29473/BN-ARTICLE-29473
霍瑟爾。1990。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謝青龍。2017。論存在的時間性與空間性—海德格爾前後期哲學比較,揭諦,第33期,頁119-154。
顏亦敏。2017。「對話情境、貼圖解讀與社會臨場感之關聯性研究-以LINE貼
圖為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鏡週刊,不再表錯情!LINE首度推出「動態表情貼」情緒傳達更精確,上網日期2021年9月9日,檢自:https://tw.stock.yahoo.com/news/不再表錯情-line首度推出-動態表情貼-情緒傳達更精確-064548858.html

英文部分
Berthier, Thierry, and Bruno, Teboul., (2018). From Digital Traces to Algorithmic Projections, London: ISTE Press.
Gunkel, D. J., & Taylor, P. A., (2014). Heidegger and the medi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idegger, M., (1977).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Harper & Row.
Holloway, I., (1997). Basic concept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Blackwell
Science.
Ihde, Don, (1990).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 Bloomington: University Press.
Ihde, Don., (2002). Bodies in Technolog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oseph G. Ponterotto., (2006). Brief Note on the Origins, Evolution, and Meaning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cept Thick Description.
Japan’s Zoomorphic Urge, Retrieved May 6 2023, from https://doi.org/10.16995/ane.208
Kittler, F. A., (1999). Gramophone, film, typewriter (G. Winthrop-Young & M. Wutz,
Tra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loud, Scott., (1993). Understanding Comics: the Invisible Art. New York:
HarperPerennial.
Plant, S.(2002). On the Mobile: The Effects of Mobile Telephoneson. Social and Individual Life, Motorola Media Center.
Schwandt, T. A., (2001). Dictionary of Qualitative Inquiry. (2 ed.) SAGE Publishing.
Siegert, B., (2015). Cultural techniques: Grids, filters, doors, and other articulations of
the real. (G. Winthrop-Young, Tran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Tanaka, K.(2002). Small Talk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Does text messaging on the mobile phone help users enhance relationships?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 WASHINGTON, the Washington state.
The Elements of Stickers, Retrieved May 6 2022, from https://a16z.com/2016/06/17/stickers/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Retrieved June 9 2023, from: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31950-11
Wen-Hsuan Lee & Yu-Hsun Lin, (2019). Stickers’ functions of self-expression and
conspicuousness. Online communication of visual information Stickers’
functions of self-expression and conspicuousness. New Tapei City: Ming 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