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軍軍官人才培養管道之探討-以國防學士班與ROTC為例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Channels for National Military Officer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s and ROTC
作者 彭煥凱
PENG, HUAN-KAI
貢獻者 甯方璽
Ning, Fang-Shii
彭煥凱
PENG, HUAN-KAI
關鍵詞 國防學士班
ROTC
教育中心
報考入學心態
部隊表現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ROTC Program
Training Centers
Students' Enrollment
Students' Performance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19:27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我國的國防學士班成員和ROTC成員,報考入學心態是否與大學院校推廣有正向關係?以及未來畢業後至部隊表現和獲得評價也是否與各校教育中心對國防學士班及ROTC之教育訓練方式有正向關係?故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相關理論為基礎,撰擬訪談大綱並對相關標地團體實施深度訪談,包括國防學士班成員、ROTC成員、教育中心幹部及部隊主官管獲得其內在想法,以期提供政策單位後續修訂相關國防學士班及ROTC政策與軍事教育訓練之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對國防學士班成員及ROTC成員、教育中心幹部和部隊主官管實施深度訪談共計34位,發現大學院校協助推廣班隊,對成員入學報考心態及國軍招募具有正向影響,而明確的生涯規劃符合標的團體期待,以及教育中心之教育訓練貼近部隊實況對成員至部隊表現具正向影響。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enrollment mindset of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the ROTC in our country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the promotion effort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future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s of graduates in the militar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ROTC implemented by various school education centers. Therefore,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establishing relevant theories, an interview outline is drafted,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with relevant target group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ROTC members, education center officers, and military unit commanders, to understand their internal thoughts. The aim is to provide policy units with references for subsequent amendments to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ROTC, as well as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after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of 34 individual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ROTC members, education center officers, and military unit command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ssistanc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promoting these program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rollment mindset of the members and military recruitment. Precise career planning aligns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groups, and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of education centers, which is clos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military units, positive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members in the militar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偉倫(2016)。國軍形象、行銷策略與工作價值對組織吸引力的影響性研究。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昌杰(2005)。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選擇從軍之決策行為研究-國軍九十四年第一梯次新訓旅招募之啟示。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尹祚芊、黃煌雄、葛永光、趙榮耀、嚴祖照、許國琳(2011)。國軍軍事教育體系之檢討與績效評估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監察院。2011年9月。 田秀蘭(2006)。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江育賢(2018)。淺談美國「預備軍官訓練團」軍事教育預算概況提供我國政策精進參考。主計季刊,34-47。 余育儒(2020)。國軍形象與從軍意願之研究-以某步兵旅為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20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辛宜燈(2009)。中共國防定向生政策之研析。國防雜誌,24(4),123-135。doi:10.6326/NDJ.2009.24(4).10 李冠成(2022)。民眾對國軍印象不佳的成因及影響:次級資料的驗證與探索運用。復興崗學報,民111年6月,120期,109-142。 李博文(2019)。中共解放軍「國防生」制度的建構與發展。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與國際事務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易勳(2016)。空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社會大眾角度。南臺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邱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林弘展(2015)。影響志願士兵招募與留營意願之因素。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昱辰(2018)。國軍志願役退除役官兵核心就業力與就業狀況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定金、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周祝瑛(2000)。他山之石:比較教育專題研究。臺北:文景,民89。 周潔,張建衛,郭保民,李兵,秦作文(2017)普通高校軍民融合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全國4103名國防生的研究證據。中國現代教育科學,2017年4月,第4期,42-50。 洪健元、劉大華(2010)。國軍人才招募應用遊戲宣傳之評估。復興崗學報,民99,98,79-102。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教育部(編)(2021)。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2023)。111學年學校基本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2023)。93-111學年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臺北:教育部。 國防部(編)(2002)。國軍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評估報告。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17)。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 (2020)。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國防部業務報告。臺北:國防部。 陳敦源、魯炳炎(2008)。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32(2),2008。 陳忠懷(2014)美國ROTC培養模式對我國高校國防生培養的啟示。北京教育·德育 他山之石,2014年5月,第676期,77-79。 許家偉(2016)。應用詳析模型於高中畢業青年從軍意願影響關聯因素之分析。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六期,民105年7月,6期,17-31。 張琳(2016)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存在問題。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年,第11期,128。 張晨(2013)試論高校校園文化對國防生培養的影響。長春大學學報,2013年4月,第23卷,第4期。 梁光強(2015)提升普通高校國防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5年6月,第17卷,第6期。 曾文煌、洪勝堯(2019)。國防部主管108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預算案評估。2019年1月14日。 曾文煌(2022)。當前國軍人力招訓現況及相關值得關注議題之探討。立法院議題研析。2022年8月1日。 曾文煌、洪勝堯(2022)。國防部主管112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預算案評估。2022年10月1日。 曾偉峯(2020)。國軍招募工作成效優異之芻議。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雙週報,民109年1月17日,82期,25-29。 清華大學(編)(2013)。國防生手冊-國防生相關教育管理規定彙編。北京:清華大學國防生大隊委員會。 傅文成、陳靜君(2021)。募兵政策之媒體議題的媒體信任感與民眾風險感知與媒介使用關聯性研究。復興崗學報,民106年6月,110期,25-56。 黃國良(2004)。人才招募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國軍三軍四校人才招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非營利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涵亞(2021)。大學生參與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之決策行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郁智(2010)。中共解放軍「國防生」制度的建構與發展。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詠竣(2020)。國軍營區開放活動提升國防形象及從軍意願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20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2014)。提升我國大學生就業力的策略。臺灣教育,201402(685期),02-07。 潘競恆(2017)。多媒體潮流下之公共服務行銷與管理。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5卷1期第42頁。 潘毅(2004)。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吸引選拔優秀軍事人才¬美國陸軍ROTC個案研究為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孟奇、邱俊榮、胡均立(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彙編。 蔡佩圜(2020)。國軍人才招募之策略研究。復興崗學報,民109年6月,116期,113-114。 鄭仁偉(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彙編。 二、英文部分 Harver et al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ies UK. MIT ARMY ROTC (2011), Paul Revere Cadet Handbook. 29 JAN 2011. 三、網路資料 王崴漢(2020年12月24日)。課業、軍訓難兼顧,國防學士班制度待改善。政治大學大學報1741期,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unews.nccu.edu.tw/unews/(f)(大學事)中正大學將成立國防學士班/。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23年1月18日)。強化全民國防兵力調整結構方案,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75930814-745f-43e3-bbfe-4d39e94f8afa。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選訓服役實施辦法,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40012。 李淑瓊(2021)。我國少子化問題對策研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21年2月20日,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07223。 李力亨(2020年05月13日)。培養就業力,刻不容緩!大學時應該完成的4個任務。遠見華人菁英論壇,2023年04月26日,取自: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72671 李容萍(2018年3月27日)。國防部ROTC專業大學 南亞技術學院掛牌特別的軍校!。南亞技術學院,2023年4月26日,取至: https://www.nanya.edu.tw/20180327-01.aspx。 青年日報社論(2022年5月14日)。招募專才蔚為國用 從軍成就不凡人生。青年日報,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502417。 郭憲鐘(2017)。「放寬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甄選標準之問題研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17年6月1日,取至: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85543。 郭憲鐘(2020)。「委託民校辦理儲訓團之問題淺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20年1月31日,取至: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91608 美國陸軍招募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goarmy.com/explore-the-army.html。 美國ROTC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armyrotc.army.mil/faq/。 美國陸軍國家博物館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www.thenmusa.org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rdrc.mnd.gov.tw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人口推估查詢系統。2023年3月26日,取自: https://pop-proj.ndc.gov.tw/Default.aspx。 國立清華大學秘書處(2019年2月27日)。清華「將星計畫」首招培育文武雙全高科技將領。清華大學,2023年3月26日,取自: 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898。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6年8月4日)。「服役越久,權益越多」。退輔會,2024年1月10日,取自:https://www.vac.gov.tw/cp-2321-3507-1.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69211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211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甯方璽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Ning, Fang-Shi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彭煥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PENG, HUAN-K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彭煥凱zh_TW
dc.creator (作者) PENG, HUAN-KAI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Feb-2024 11:19: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Feb-2024 11:19: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19: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9211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56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9211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我國的國防學士班成員和ROTC成員,報考入學心態是否與大學院校推廣有正向關係?以及未來畢業後至部隊表現和獲得評價也是否與各校教育中心對國防學士班及ROTC之教育訓練方式有正向關係?故透過文獻探討建立相關理論為基礎,撰擬訪談大綱並對相關標地團體實施深度訪談,包括國防學士班成員、ROTC成員、教育中心幹部及部隊主官管獲得其內在想法,以期提供政策單位後續修訂相關國防學士班及ROTC政策與軍事教育訓練之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對國防學士班成員及ROTC成員、教育中心幹部和部隊主官管實施深度訪談共計34位,發現大學院校協助推廣班隊,對成員入學報考心態及國軍招募具有正向影響,而明確的生涯規劃符合標的團體期待,以及教育中心之教育訓練貼近部隊實況對成員至部隊表現具正向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enrollment mindset of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the ROTC in our country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the promotion effort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future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s of graduates in the militar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ROTC implemented by various school education centers. Therefore,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establishing relevant theories, an interview outline is drafted,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with relevant target group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ROTC members, education center officers, and military unit commanders, to understand their internal thoughts. The aim is to provide policy units with references for subsequent amendments to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and ROTC, as well as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after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of 34 individual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 ROTC members, education center officers, and military unit command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ssistanc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promoting these program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rollment mindset of the members and military recruitment. Precise career planning aligns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groups, and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of education centers, which is close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military units, positive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members in the military.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0 第五節 研究章節安排 11 第貳章 我國ROTC發展沿革與現況 12 第一節 ROTC發展沿革 12 第二節 國防學士班與ROTC發展現況 13 第三節 國防學士班與ROTC教育訓練現況 17 第四節 影響國防學士班及ROTC發展的因素 19 第五節 美國及中國ROTC分析 23 第六節 小結 28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1 第三節 受訪對象 32 第四節 訪談大綱設計 3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第一節 國防學士班與ROTC成員深度訪談結果 41 第二節 教育中心幹部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69 第三節 部隊主官管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91 一、中文部分 91 二、英文部分 94 三、網路資料 94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97zh_TW
dc.format.extent 432894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211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防學士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ROTC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中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報考入學心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部隊表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OTC Progra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raining Cente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udents' Enroll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udents' Performanceen_US
dc.title (題名) 國軍軍官人才培養管道之探討-以國防學士班與ROTC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Channels for National Military Officers: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Defense Bachelor's Programs and ROTC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偉倫(2016)。國軍形象、行銷策略與工作價值對組織吸引力的影響性研究。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昌杰(2005)。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選擇從軍之決策行為研究-國軍九十四年第一梯次新訓旅招募之啟示。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尹祚芊、黃煌雄、葛永光、趙榮耀、嚴祖照、許國琳(2011)。國軍軍事教育體系之檢討與績效評估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監察院。2011年9月。 田秀蘭(2006)。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江育賢(2018)。淺談美國「預備軍官訓練團」軍事教育預算概況提供我國政策精進參考。主計季刊,34-47。 余育儒(2020)。國軍形象與從軍意願之研究-以某步兵旅為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20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辛宜燈(2009)。中共國防定向生政策之研析。國防雜誌,24(4),123-135。doi:10.6326/NDJ.2009.24(4).10 李冠成(2022)。民眾對國軍印象不佳的成因及影響:次級資料的驗證與探索運用。復興崗學報,民111年6月,120期,109-142。 李博文(2019)。中共解放軍「國防生」制度的建構與發展。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與國際事務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易勳(2016)。空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社會大眾角度。南臺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邱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林弘展(2015)。影響志願士兵招募與留營意願之因素。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昱辰(2018)。國軍志願役退除役官兵核心就業力與就業狀況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定金、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 周祝瑛(2000)。他山之石:比較教育專題研究。臺北:文景,民89。 周潔,張建衛,郭保民,李兵,秦作文(2017)普通高校軍民融合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全國4103名國防生的研究證據。中國現代教育科學,2017年4月,第4期,42-50。 洪健元、劉大華(2010)。國軍人才招募應用遊戲宣傳之評估。復興崗學報,民99,98,79-102。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教育部(編)(2021)。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2023)。111學年學校基本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2023)。93-111學年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臺北:教育部。 國防部(編)(2002)。國軍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評估報告。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17)。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 (2020)。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國防部業務報告。臺北:國防部。 陳敦源、魯炳炎(2008)。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32(2),2008。 陳忠懷(2014)美國ROTC培養模式對我國高校國防生培養的啟示。北京教育·德育 他山之石,2014年5月,第676期,77-79。 許家偉(2016)。應用詳析模型於高中畢業青年從軍意願影響關聯因素之分析。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六期,民105年7月,6期,17-31。 張琳(2016)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存在問題。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年,第11期,128。 張晨(2013)試論高校校園文化對國防生培養的影響。長春大學學報,2013年4月,第23卷,第4期。 梁光強(2015)提升普通高校國防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5年6月,第17卷,第6期。 曾文煌、洪勝堯(2019)。國防部主管108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預算案評估。2019年1月14日。 曾文煌(2022)。當前國軍人力招訓現況及相關值得關注議題之探討。立法院議題研析。2022年8月1日。 曾文煌、洪勝堯(2022)。國防部主管112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預算案評估。2022年10月1日。 曾偉峯(2020)。國軍招募工作成效優異之芻議。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雙週報,民109年1月17日,82期,25-29。 清華大學(編)(2013)。國防生手冊-國防生相關教育管理規定彙編。北京:清華大學國防生大隊委員會。 傅文成、陳靜君(2021)。募兵政策之媒體議題的媒體信任感與民眾風險感知與媒介使用關聯性研究。復興崗學報,民106年6月,110期,25-56。 黃國良(2004)。人才招募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國軍三軍四校人才招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非營利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涵亞(2021)。大學生參與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之決策行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郁智(2010)。中共解放軍「國防生」制度的建構與發展。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詠竣(2020)。國軍營區開放活動提升國防形象及從軍意願之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20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2014)。提升我國大學生就業力的策略。臺灣教育,201402(685期),02-07。 潘競恆(2017)。多媒體潮流下之公共服務行銷與管理。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5卷1期第42頁。 潘毅(2004)。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吸引選拔優秀軍事人才¬美國陸軍ROTC個案研究為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孟奇、邱俊榮、胡均立(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彙編。 蔡佩圜(2020)。國軍人才招募之策略研究。復興崗學報,民109年6月,116期,113-114。 鄭仁偉(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計畫成效評估暨就業力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彙編。 二、英文部分 Harver et al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ies UK. MIT ARMY ROTC (2011), Paul Revere Cadet Handbook. 29 JAN 2011. 三、網路資料 王崴漢(2020年12月24日)。課業、軍訓難兼顧,國防學士班制度待改善。政治大學大學報1741期,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unews.nccu.edu.tw/unews/(f)(大學事)中正大學將成立國防學士班/。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23年1月18日)。強化全民國防兵力調整結構方案,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75930814-745f-43e3-bbfe-4d39e94f8afa。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選訓服役實施辦法,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40012。 李淑瓊(2021)。我國少子化問題對策研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21年2月20日,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07223。 李力亨(2020年05月13日)。培養就業力,刻不容緩!大學時應該完成的4個任務。遠見華人菁英論壇,2023年04月26日,取自: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72671 李容萍(2018年3月27日)。國防部ROTC專業大學 南亞技術學院掛牌特別的軍校!。南亞技術學院,2023年4月26日,取至: https://www.nanya.edu.tw/20180327-01.aspx。 青年日報社論(2022年5月14日)。招募專才蔚為國用 從軍成就不凡人生。青年日報,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502417。 郭憲鐘(2017)。「放寬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甄選標準之問題研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17年6月1日,取至: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85543。 郭憲鐘(2020)。「委託民校辦理儲訓團之問題淺析」立法院議題研析,2020年1月31日,取至: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191608 美國陸軍招募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 https://www.goarmy.com/explore-the-army.html。 美國ROTC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armyrotc.army.mil/faq/。 美國陸軍國家博物館網站。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www.thenmusa.org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23年4月26日,取自:https://rdrc.mnd.gov.tw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人口推估查詢系統。2023年3月26日,取自: https://pop-proj.ndc.gov.tw/Default.aspx。 國立清華大學秘書處(2019年2月27日)。清華「將星計畫」首招培育文武雙全高科技將領。清華大學,2023年3月26日,取自: 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898。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6年8月4日)。「服役越久,權益越多」。退輔會,2024年1月10日,取自:https://www.vac.gov.tw/cp-2321-3507-1.html。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