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網路時代數位工作者責任工作時間問題之研究-以電腦及資訊服務業的中小企業為例
作者 王韋斌
Wang, Wei-Pin
貢獻者 江明修
王韋斌
Wang, Wei-Pin
關鍵詞 數位工作者
工作時間
勞動基準法
績效探討
勞務困境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21:21 (UTC+8)
摘要 網路與通訊日漸發達的世代,新型勞動型態孕育而生,數位工作者其工作為「無需特定地點即可處理事務,無法透過工作時間預估產值,多以產出成果作為產值的評估」,而「以成果而非工作時間評價」的勞動型態。 數位工作者的工作時間已經不再能以是否在辦公室作為衡量基準,只要有網路的地方,都可能變成可以辦公的場所,手機與通訊軟體的發達,工作任務的交辦與回報、遠距及跨國的會議進行等,績效的定義已經從執行多少工作時間轉變以負責專案完成度為基準,然而現行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符合「法定責任制」的工作者,勞動相關部門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公告適用的完整工作者清單且明定每日工作時間,只要不在清單裡頭,即使有簽訂勞動契約也是違法的,且事業單位必須針對個別員工向當地勞動相關單位進行申請,填妥文件並由承辦人員認定有其之必要並進行核備,該員工方可適用「法定責任制」,然而職務內容與分類日新月異,隨著時代發展及2019年新冠肺炎所帶來的職場變革,遠距工作已成為世界職場趨勢,我國數位工作者的職缺將越來越多,針對職務以正面化表列管理的方式,將不符職務快速變化的趨勢,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使職能更加破碎化,職能的種類將更具變化。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司如何進行數位工作者的管理,並符合我國勞基法針對勞工的保障,並進行職能的區分及保持工作性質的彈性,避免與減少勞資爭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論文與期刊 1. 方文伶(2014)。我國工作時間除外規定之研究---以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 王怡惠(2017)。美國「公平勞動基準法」修法與博士後研究工作者的薪酬。科技政策觀點(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所)。2017,第五期刊物。https://portal.stpi.narl.org.tw/index/article/10326 3. 史美強、李敘均(1999)。資訊科技與公共組織結構變革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頁 25-61 4. 江明修、曾德宜(2003) 。資訊科技與政府轉型:社會建構的觀點。研考雙月刊, 卷27,第三期,P78-87。 5. 江明修(1991)。資訊社會我國勞工政策應有的方向與作法。研考報導, Vol.卷17,P24-33。 6. 李俊達、黃朝盟(2010)。組織精神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中高階文官為例。東吳政治學報, 28(3), P187-233。 7. 沈哲生(2004)。組織變革工作再設計下員工工作特性、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自動化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邱吉鶴(2008)。領導行為、行政專業特質、信任與組織績效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9. 陳宗琪(2009)。員工對工時彈性化偏好選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黃明達、高崇凱(2013)。軟體業專案成本與利潤分析。資訊管理展望期刊,地時五捲,第一、二期。 11. 張榮發(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管理與知識創造理論初探。公共行政學報,第5期,頁145-178。 12. 楊家雅(2001)。彈性工時制度對員工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彭素玲、徐廣正(2020)。臺灣工時豁免相關法規與實務運作。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8卷4期,頁93~114。 14. 謝俊義(2001)。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第6期,頁87~122。 二、英文論文與期刊 1. Barney, J.B. and Hansen, M.H.(1994). Trustworthines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175-190. 2. Beccerra, M. and Gupta, A.K. (1999). Trust within Organization:Integrating the Trust Literature with Agency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3(2):177-203. 3. Miller, G. (1992). Managerial Dilemma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ierarchy.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Moe,T. (1984). The New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8:739-777. 5. North, D. (1990).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2:355-367. 6. 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al of Capitalism. New York:Free Press. 三、書籍 1. 陳業鑫(2022/3/2)。懂一點法律2,勞資少糾紛,經營更輕鬆:釐清聘雇、薪資、工時到解雇等管理問題,勞資不對立、不吃虧。天下雜誌出版社。 2. 陳勁甫、許金田(2010)。企業倫理:內外部管理觀點與個案。臺北市:信義文化基金會出版、新北勢:前程文化總經銷。 3. 韓仕賢、郭玲惠、傅柏翔、張義德、侯岳宏(2020)。高階白領勞工之工作時間除外適用制度──四國之比較。元照出版公司。 4. 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全)(2022.10)。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白皮書。https://www.moeasmea.gov.tw/list-tw-2345 5. 美國商會(2020)。「2020年台灣白皮書」。國家發展委員會。 6. Lazzarato, M. (1996). Immaterial Labor. In P. Virno & M. Hardt (Eds.),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pp. 133–148).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 J. Gregory Dees,Jed Emerson,Peter Economy原著,江明修審訂(2004)。企業型非營利組織。臺北市:智勝文化出版:知識達圖書總經銷。 8. Marco Iansiti, Karin R. Lakhani,譯者:李芳齡(2021/05/10)。領導者的數位轉型。天下文化出版社。 9. Mckercher Catherine, Mosco Vincent著,曹晉等譯(2014)。信息社會的知識勞工。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10. Peter C. Brinckerhoff著、江明修審訂(2004)。非營利標竿管理。智勝文化出版。 四、法規與網路資料 1. 台北市勞動局,勞動即時通:https://ap.bola.taipei/YH.aspx 2. 台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台,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約定書 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ApplyWay/201908150039 3. 田習如(2023/1/21)。冰島帶頭實驗週休3日,歐洲國家掀工時革命風潮。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210015.aspx。中央社。 4. 全國法規資料庫。勞動基準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1 5. 全國法規資料庫。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2 6. 李雅雯(2020.6)。勞動部初步清查 高薪白領責任制核備有1件。自由時報。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3823。 7. 唐筱恬(2018)。一部法不應適用360行 這樣做讓勞資雙贏。今周刊,1099期。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1100036/ 8. 雇傭法。新加坡人力部。 https://www.mom.gov.sg/employment-practices/employment-act/who-is-covered 9. 許添財(2022)。2022臺灣服務業大評鑑-專家觀點-創新價值 在數位與永續轉型。經濟日報。https://tw.stock.yahoo.com/news/2022%E8%87%BA%E7%81%A3%E6%9C%8D%E5%8B%99%E6%A5%AD%E5%A4%A7%E8%A9%95%E9%91%91-%E5%B0%88%E5%AE%B6%E8%A7%80%E9%BB%9E-%E5%89%B5%E6%96%B0%E5%83%B9%E5%80%BC-%E5%9C%A8%E6%95%B8%E4%BD%8D%E8%88%87%E6%B0%B8%E7%BA%8C%E8%BD%89%E5%9E%8B-201000901.html 10. 陳碧芬(2021)。服務業產值,逼近12兆。工商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1201000156-260210?chdtv 11. 陳柔瑜(2021)。護國神山遭罰2/僅4年被勞動部抓7次,積電違法原因 都跟「這個」有關。 CTWant王道旺台媒體新聞網站。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26597?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126596 12. 勞動部:https://www.mol.gov.tw/1607/28162/28166/28218/28222/30375/ 13. 勞動基準法權益簡介(2022.12.08)。勞動部官方網站。https://www.mol.gov.tw/1607/28162/28166/28168/28170/28989/ 14. 新北市勞動局,新北勞動雲:https://ilabor.ntpc.gov.tw/page/84-1-agreement 15. 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判字第 437 號判決。司法院裁判系統。 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16. 112年附帶決議(2023)。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113年度單位預算(預算案)。https://www.osha.gov.tw/48110/48461/48561/48563/48565/153703/post 17. 2022全球年终人才趨势报告(2022)。Linkedin。 https://business.linkedin.com/talent-solutions/global-talent-trends 18. 2023年度台灣報告。《Digital 2023: TAIWAN》。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3-taiwan 19. 29 USC Ch. 8: FAIR LABOR STANDARDS, From Title 29—LABOR。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 https://uscode.house.gov/view.xhtml?path=/prelim@title29/chapter8&edition=prelim 20. Fair Labor Standards Act, FLSA。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https://www.dol.gov/agencies/whd/flsa 21. Shopify財報分析(2023)。https://invest.cnyes.com/usstock/detail/SHOP/financial/financials# fixed 。鉅亨網 22. WHD Fact Sheets。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https://www.dol.gov/agencies/whd/fact-sheets 23. Wickman, Forrest.(2012) "Working Man's Blues: Why do we call manual laborers blue collar?" Slate.com. 1, May, 2012. https://slate.com/business/2012/05/blue-collar-white-collar-why-do-we-use-these-terms.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1192105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05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明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韋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Wei-P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韋斌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Wei-Pin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Feb-2024 11:21:21 (UTC+8)-
dc.date.available 1-Feb-2024 11:21:2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Feb-2024 11:21:2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1192105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57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192105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網路與通訊日漸發達的世代,新型勞動型態孕育而生,數位工作者其工作為「無需特定地點即可處理事務,無法透過工作時間預估產值,多以產出成果作為產值的評估」,而「以成果而非工作時間評價」的勞動型態。 數位工作者的工作時間已經不再能以是否在辦公室作為衡量基準,只要有網路的地方,都可能變成可以辦公的場所,手機與通訊軟體的發達,工作任務的交辦與回報、遠距及跨國的會議進行等,績效的定義已經從執行多少工作時間轉變以負責專案完成度為基準,然而現行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符合「法定責任制」的工作者,勞動相關部門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公告適用的完整工作者清單且明定每日工作時間,只要不在清單裡頭,即使有簽訂勞動契約也是違法的,且事業單位必須針對個別員工向當地勞動相關單位進行申請,填妥文件並由承辦人員認定有其之必要並進行核備,該員工方可適用「法定責任制」,然而職務內容與分類日新月異,隨著時代發展及2019年新冠肺炎所帶來的職場變革,遠距工作已成為世界職場趨勢,我國數位工作者的職缺將越來越多,針對職務以正面化表列管理的方式,將不符職務快速變化的趨勢,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將使職能更加破碎化,職能的種類將更具變化。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司如何進行數位工作者的管理,並符合我國勞基法針對勞工的保障,並進行職能的區分及保持工作性質的彈性,避免與減少勞資爭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勞基法中責任制的工作時間認定 7 第二節 數位工作者勞動監管與績效探討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研究取向 1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6 第四章 研究發現 19 第一節 數位工作者因無固定辦公地點,資方監管數位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與工作績效的困境? 20 第二節 數位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與勞務困境? 33 第三節 因工時認定所產生監管原因與解決策略? 40 第五章 研究結論 4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4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4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53 參考文獻 55 附錄 61zh_TW
dc.format.extent 233753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05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工作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時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動基準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績效探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務困境zh_TW
dc.title (題名) 網路時代數位工作者責任工作時間問題之研究-以電腦及資訊服務業的中小企業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論文與期刊 1. 方文伶(2014)。我國工作時間除外規定之研究---以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 王怡惠(2017)。美國「公平勞動基準法」修法與博士後研究工作者的薪酬。科技政策觀點(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所)。2017,第五期刊物。https://portal.stpi.narl.org.tw/index/article/10326 3. 史美強、李敘均(1999)。資訊科技與公共組織結構變革之探討。公共行政學報,第3期,頁 25-61 4. 江明修、曾德宜(2003) 。資訊科技與政府轉型:社會建構的觀點。研考雙月刊, 卷27,第三期,P78-87。 5. 江明修(1991)。資訊社會我國勞工政策應有的方向與作法。研考報導, Vol.卷17,P24-33。 6. 李俊達、黃朝盟(2010)。組織精神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中高階文官為例。東吳政治學報, 28(3), P187-233。 7. 沈哲生(2004)。組織變革工作再設計下員工工作特性、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自動化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邱吉鶴(2008)。領導行為、行政專業特質、信任與組織績效管理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9. 陳宗琪(2009)。員工對工時彈性化偏好選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黃明達、高崇凱(2013)。軟體業專案成本與利潤分析。資訊管理展望期刊,地時五捲,第一、二期。 11. 張榮發(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管理與知識創造理論初探。公共行政學報,第5期,頁145-178。 12. 楊家雅(2001)。彈性工時制度對員工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彭素玲、徐廣正(2020)。臺灣工時豁免相關法規與實務運作。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8卷4期,頁93~114。 14. 謝俊義(2001)。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第6期,頁87~122。 二、英文論文與期刊 1. Barney, J.B. and Hansen, M.H.(1994). Trustworthines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175-190. 2. Beccerra, M. and Gupta, A.K. (1999). Trust within Organization:Integrating the Trust Literature with Agency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3(2):177-203. 3. Miller, G. (1992). Managerial Dilemma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ierarchy.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Moe,T. (1984). The New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8:739-777. 5. North, D. (1990).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2:355-367. 6. 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al of Capitalism. New York:Free Press. 三、書籍 1. 陳業鑫(2022/3/2)。懂一點法律2,勞資少糾紛,經營更輕鬆:釐清聘雇、薪資、工時到解雇等管理問題,勞資不對立、不吃虧。天下雜誌出版社。 2. 陳勁甫、許金田(2010)。企業倫理:內外部管理觀點與個案。臺北市:信義文化基金會出版、新北勢:前程文化總經銷。 3. 韓仕賢、郭玲惠、傅柏翔、張義德、侯岳宏(2020)。高階白領勞工之工作時間除外適用制度──四國之比較。元照出版公司。 4. 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全)(2022.10)。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白皮書。https://www.moeasmea.gov.tw/list-tw-2345 5. 美國商會(2020)。「2020年台灣白皮書」。國家發展委員會。 6. Lazzarato, M. (1996). Immaterial Labor. In P. Virno & M. Hardt (Eds.),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pp. 133–148).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 J. Gregory Dees,Jed Emerson,Peter Economy原著,江明修審訂(2004)。企業型非營利組織。臺北市:智勝文化出版:知識達圖書總經銷。 8. Marco Iansiti, Karin R. Lakhani,譯者:李芳齡(2021/05/10)。領導者的數位轉型。天下文化出版社。 9. Mckercher Catherine, Mosco Vincent著,曹晉等譯(2014)。信息社會的知識勞工。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10. Peter C. Brinckerhoff著、江明修審訂(2004)。非營利標竿管理。智勝文化出版。 四、法規與網路資料 1. 台北市勞動局,勞動即時通:https://ap.bola.taipei/YH.aspx 2. 台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台,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約定書 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ApplyWay/201908150039 3. 田習如(2023/1/21)。冰島帶頭實驗週休3日,歐洲國家掀工時革命風潮。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210015.aspx。中央社。 4. 全國法規資料庫。勞動基準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1 5. 全國法規資料庫。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2 6. 李雅雯(2020.6)。勞動部初步清查 高薪白領責任制核備有1件。自由時報。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3823。 7. 唐筱恬(2018)。一部法不應適用360行 這樣做讓勞資雙贏。今周刊,1099期。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1100036/ 8. 雇傭法。新加坡人力部。 https://www.mom.gov.sg/employment-practices/employment-act/who-is-covered 9. 許添財(2022)。2022臺灣服務業大評鑑-專家觀點-創新價值 在數位與永續轉型。經濟日報。https://tw.stock.yahoo.com/news/2022%E8%87%BA%E7%81%A3%E6%9C%8D%E5%8B%99%E6%A5%AD%E5%A4%A7%E8%A9%95%E9%91%91-%E5%B0%88%E5%AE%B6%E8%A7%80%E9%BB%9E-%E5%89%B5%E6%96%B0%E5%83%B9%E5%80%BC-%E5%9C%A8%E6%95%B8%E4%BD%8D%E8%88%87%E6%B0%B8%E7%BA%8C%E8%BD%89%E5%9E%8B-201000901.html 10. 陳碧芬(2021)。服務業產值,逼近12兆。工商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1201000156-260210?chdtv 11. 陳柔瑜(2021)。護國神山遭罰2/僅4年被勞動部抓7次,積電違法原因 都跟「這個」有關。 CTWant王道旺台媒體新聞網站。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26597?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126596 12. 勞動部:https://www.mol.gov.tw/1607/28162/28166/28218/28222/30375/ 13. 勞動基準法權益簡介(2022.12.08)。勞動部官方網站。https://www.mol.gov.tw/1607/28162/28166/28168/28170/28989/ 14. 新北市勞動局,新北勞動雲:https://ilabor.ntpc.gov.tw/page/84-1-agreement 15. 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判字第 437 號判決。司法院裁判系統。 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16. 112年附帶決議(2023)。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113年度單位預算(預算案)。https://www.osha.gov.tw/48110/48461/48561/48563/48565/153703/post 17. 2022全球年终人才趨势报告(2022)。Linkedin。 https://business.linkedin.com/talent-solutions/global-talent-trends 18. 2023年度台灣報告。《Digital 2023: TAIWAN》。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3-taiwan 19. 29 USC Ch. 8: FAIR LABOR STANDARDS, From Title 29—LABOR。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 https://uscode.house.gov/view.xhtml?path=/prelim@title29/chapter8&edition=prelim 20. Fair Labor Standards Act, FLSA。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https://www.dol.gov/agencies/whd/flsa 21. Shopify財報分析(2023)。https://invest.cnyes.com/usstock/detail/SHOP/financial/financials# fixed 。鉅亨網 22. WHD Fact Sheets。美國勞動部門(DEPARTMENT OF LABOR)。https://www.dol.gov/agencies/whd/fact-sheets 23. Wickman, Forrest.(2012) "Working Man's Blues: Why do we call manual laborers blue collar?" Slate.com. 1, May, 2012. https://slate.com/business/2012/05/blue-collar-white-collar-why-do-we-use-these-terms.html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