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與家事調查官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Guardian Ad Litem and the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作者 吳明耀
Wu, Ming Yaw
貢獻者 劉明生
吳明耀
Wu, Ming Yaw
關鍵詞 家事事件
家事程序監理人
家事調查官
Family Matters
Guardian Ad Litem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Mar-2024 13:48:46 (UTC+8)
摘要 基於人性尊嚴及憲法第7、16、22條賦予人民平等權、訴訟權及基本權精神,我國家事事件法對於無程序能力人,或當事人雖有程序能力而其意思認知及社會經驗有欠缺者,尤其無程序能力人或程序能力不足者,若涉有民事權利義務訴訟或非訟案件之審理時,而無適當法定代理人或其與法定代理人利益有所衝突之虞及不能使行情況下,為保障弱勢一方之實際利益、考量情感糾結、親情私密性及未來展望性等等因素,新制定了家事事件法,該法增設有別於民事訴訟中已存在之調解委員及社會工作者模式以外之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及家事調查官之完全創新制度。 因家事程序監理人之法定地位、適用事件、權限及職務,以及家事調查官調查事項、調查深度、國家介入方式及其前提要件等規定未能詳盡,又家事事件之程序輔助監理及協助調查家庭事項,應由法院依職權主動法定開啟或僅根據當事人聲請而被動式啟動,對於當事人或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保護、聽審請求權及程序正義之落實,影響深遠。 我國家事事件法於民國101年制定,該法律由草擬至立法完成幾經波折,內容雖參考國外法例編列,但並非單純繼受德國或日本相關法典及法條,而係試圖將複雜之人事訴訟法、少年法、非訟事件法、民事調解程序法、家事程序法及民事執行法等內容集於一身之家事程序法律,內容雖許有改進空間,但其率先將不同程序之各種法律,融合達成具法典統一化、體系化及程序一元化之特色目的,自不待言。 此部家事事件法,在草撰之初及立法過程可能受政治因素或政績等考量,確有倉促完成立法之嫌,因此部份法條於實際施行後漸顯露其缺失,尤其是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及家事調查官部份,雖然主管機關隨後試圖將許多補強規定納入家事事件審理細則中,以圖填補該法之疏漏,加上近年我國數件著名涉及幼童親權家事裁判案例,曾引起國內社會輿論軒然大波,也引發學者、實務界廣泛討論及主管機關的內部檢討,因此筆者認為此議題深具研究價值,想藉此機會進行相關研究、探討及提出適當淺見建議報告,期盼學者、專家及先進不吝指教。
In accordance with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human dignity, the Articles 7 (the right of equality), 16 (the right of litigation) and 22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Family Matters Act provides for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in matters where a party has no capacity, has limited capacity but lacks understanding to common matters or social experiences and has no suitable guardian or if there is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ir guardian. The inclusion of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in the new Family Law Act is to best promote the interest of the vulnerable part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family dynamic, privacy and future prospect and other relevant considerations. This new invention departs from the existing mediation system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ocial workers the in the Civil Procedure Act. Given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vulnerable party including minors, their right to be heard and procedural fairnes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matters relevant to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egal status, appointment, duties and obligations of a Guardian Ad Litem, the types of matters that fall within the purview of the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the depth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prerequisite before matter can be investigate/a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can be appointed. The Family Law Act was passed in 2012 after a series of twists and turns during its drafting and legisla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Act took reference from other jurisdiction but did not fully adopt a single Code such as the German Code or the Japanese Code. Attempts were made to encompass Young Persons Act, Non-Contentious Matter Act, Civil Mediation Procedure, Family Law Matters Procedure and Civil Enforcement Act. There may b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the wording of the Act, but it is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way that it encompasses and combines different procedures and proceedings to achieve unity, systemization and process streamlining. There are doubts that the drafting and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as rushed due to political pressure. Issues arose as the Act came into effect,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Guardians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fill in the gap to supplement the Act by way of Regulations. In addition, there are several high-profile custody matters that sparked the interest of the public, academia, practitioners and the Authorities. Through my research, discussion and suggestion, I aim am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se issues and welcome further comments.
參考文獻 一、出版書籍 1. 沈冠伶,家事法實務運用,月旦法學特刊,元照,2012年9月。 2. 林春長,家事事件成年監護制度之研究,司法院,2010年。 3. 林洲富,實用非訟事件法,五南,2007年。 4. 姜世明,家事事件法論第六版,元照,2021年8月。 5. 許士宦,口述講義家事事件法,新學林,2023年3月。 6. 賴玉梅、黃仕翰,家事訴訟實戰,五南,2010年5月。 二、發行期刊 1. 沈冠伶,專家參與民事審判之多元角色及聽審請求權之保障,臺大法學論叢,第50卷第2期,2021年6月,第401-403頁。 2. 沈冠伶,裁判憲法審查與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111年憲判第8號),臺大法學論叢,第51期特刊,2022年11月,第950-953頁。 3. 李國增,家事事件法之審理原則與特色,日新司法年刊,2014年,第292-296頁。 4. 林沛君,兒少表意權初探--以被安置兒少發聲的權為中心,台灣人權學刊,第四卷第一期,2017年6月,第75-78頁。 5. 姜世明,程序監理人,月旦法學雜誌,第204期,2012年5月,第144-155頁。 6. 姜世明,家事訴訟事件之法理適用及部份疑義,民事論壇軍法專刊,第1卷第1期,第27-38頁。 7. 黃翠紋 & 路永驎,程序監理人制度運作現況與改進作為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45卷6期,2015年6月,第20-25頁。 8. 黃翠紋 & 温翎知,親權酌定事件中未成年人最佳利益維護之實務困境--從社工的觀點,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第13卷第1期,2017年,第4-5頁。 9. 陳柏全,子女最佳利益之研究--夫妻離婚後未成年子女親權之酌定與會面交往權,法學論著軍法專刊,第67卷第3期,第141-154頁。 10. 陳瑋佑,國際家事管轄法之比較研究--以未成年親權事務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5期,2019年09月,第210-224頁。 11. 許翠玲,子女監護權事件如何確認父母的離間行為以及如何應對(上) (下),全國律師,第24卷第11、12期,2020年11、12月,第77-90、62-74頁。 12. 雷文玫,以子女最佳利利益之名--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與負擔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4月,第245-284頁。 13. 楊成銘,論歐洲人權機構對家庭生活權的保護,法學論壇,第20卷第2期,2005年3月,第129-134頁。 14. 劉明生,親子非訟事件程序之研究--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保護為核心,月旦法學雜誌,第327期 ,2022年8月,第54-75頁。 15. 鄧學仁,家事調解現制及實務運作--從涉及未成年人子女事件中合作律師之重要性,全國律師,第25卷8期,2021年8月,第107-119頁。 16. 鄧學仁,程序監理人制度施行後之問題與對策,月旦法學雜誌,第252期,2016年5月,第117-127頁。 17. 鄧學仁,從德日法制論我國家事事件法之程序監理人,警察大學叢刊,第57卷第2期,2012年4月,第85-93頁。 18. 鄧學仁,子女最佳利益之適用爭議與發展方向,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2010年7月,第40-51頁。 19. 賴月蜜,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重點解析,空大學訊,第483期,2013年,第68-75頁。 20. 賴月蜜等,NPO推展程序監理人制度之行動研究--以現代婦女基金會雙專業團隊模式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9期,2015年12月,第16-61頁。 21. 戴瑀如,國家應否及如何介入子女親權與會面交往權的酌定--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7年11月,第151期,第71-91頁。 三、學位論文 1. 王詠儀,論程序監理人於我國家事事件之角色--以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6月。 2. 王暉逸,程序監理人「聽」「看」父母離婚子女親權歸屬意願之會談策略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7月。 3. 朱緗茹,程序監理人於兒童最佳利益決策歷程之探究--以親權酌定事件為例,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 4. 吳維綸,論家事事件法之家事調解委員、家事調查官、程序監理人與社會工作者之法定職權與合作,國立中山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6年7月。 5. 李明潞,監調社工與家事調查官分工下的子女最佳利益--以親權酌定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6月。 6. 林沛君,兒童公約在台灣的國內法化--以離婚後子女親權行使與兒少安置案件中兒童及少年被傾聽的權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11月。 7. 林詩敏,程序監理人制度在親權酌定事件之運用:諮商心理師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8. 汪宇,程序監理人法制之法理基礎研究--從司法任務民營化及國家擔保責任之角度觀察,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9. 高靜婷,程序監理人在家事事件中之角色-從社會工作之觀點,東吳大學法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5月。 10. 陳詩怡,以子女親權為前提之國家介入權--論歐洲與我國之制度規範,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11. 彭怡萍,監護權訪視調查中專業人員維護子女最佳利益之研究--以社工人員及程序監理人之觀點為中心,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12. 楊長蓉,歐洲人權公約對跨國家庭團聚權的保護,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代7月。 13. 詹涵儒,家事調查官在臺灣--新興專業引入之實務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7月。 14. 蔡政華,兒童最佳利益與醫療決定,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1年6月。 15. 路永驎,程序監理人制度運作現況、困境及其改進作為建議--以涉及未成年子女親權事件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03年6月。 四、引用表列 1. 表01 不發律師證書及不得選任為程序監理人規定比較表。 2. 表02 少年及家事法院員額表。 3. 表03 國家考試級等與薦任職等對造表。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1096104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6104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明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明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Ming Yaw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明耀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Ming Yaw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24 13:48: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24 13:48: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24 13:48:4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1096104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1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096104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基於人性尊嚴及憲法第7、16、22條賦予人民平等權、訴訟權及基本權精神,我國家事事件法對於無程序能力人,或當事人雖有程序能力而其意思認知及社會經驗有欠缺者,尤其無程序能力人或程序能力不足者,若涉有民事權利義務訴訟或非訟案件之審理時,而無適當法定代理人或其與法定代理人利益有所衝突之虞及不能使行情況下,為保障弱勢一方之實際利益、考量情感糾結、親情私密性及未來展望性等等因素,新制定了家事事件法,該法增設有別於民事訴訟中已存在之調解委員及社會工作者模式以外之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及家事調查官之完全創新制度。 因家事程序監理人之法定地位、適用事件、權限及職務,以及家事調查官調查事項、調查深度、國家介入方式及其前提要件等規定未能詳盡,又家事事件之程序輔助監理及協助調查家庭事項,應由法院依職權主動法定開啟或僅根據當事人聲請而被動式啟動,對於當事人或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保護、聽審請求權及程序正義之落實,影響深遠。 我國家事事件法於民國101年制定,該法律由草擬至立法完成幾經波折,內容雖參考國外法例編列,但並非單純繼受德國或日本相關法典及法條,而係試圖將複雜之人事訴訟法、少年法、非訟事件法、民事調解程序法、家事程序法及民事執行法等內容集於一身之家事程序法律,內容雖許有改進空間,但其率先將不同程序之各種法律,融合達成具法典統一化、體系化及程序一元化之特色目的,自不待言。 此部家事事件法,在草撰之初及立法過程可能受政治因素或政績等考量,確有倉促完成立法之嫌,因此部份法條於實際施行後漸顯露其缺失,尤其是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及家事調查官部份,雖然主管機關隨後試圖將許多補強規定納入家事事件審理細則中,以圖填補該法之疏漏,加上近年我國數件著名涉及幼童親權家事裁判案例,曾引起國內社會輿論軒然大波,也引發學者、實務界廣泛討論及主管機關的內部檢討,因此筆者認為此議題深具研究價值,想藉此機會進行相關研究、探討及提出適當淺見建議報告,期盼學者、專家及先進不吝指教。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accordance with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human dignity, the Articles 7 (the right of equality), 16 (the right of litigation) and 22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Family Matters Act provides for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in matters where a party has no capacity, has limited capacity but lacks understanding to common matters or social experiences and has no suitable guardian or if there is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ir guardian. The inclusion of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 in the new Family Law Act is to best promote the interest of the vulnerable part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family dynamic, privacy and future prospect and other relevant considerations. This new invention departs from the existing mediation system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ocial workers the in the Civil Procedure Act. Given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vulnerable party including minors, their right to be heard and procedural fairnes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matters relevant to the appointment of Guardian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egal status, appointment, duties and obligations of a Guardian Ad Litem, the types of matters that fall within the purview of the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the depth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prerequisite before matter can be investigate/a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can be appointed. The Family Law Act was passed in 2012 after a series of twists and turns during its drafting and legisla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Act took reference from other jurisdiction but did not fully adopt a single Code such as the German Code or the Japanese Code. Attempts were made to encompass Young Persons Act, Non-Contentious Matter Act, Civil Mediation Procedure, Family Law Matters Procedure and Civil Enforcement Act. There may b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the wording of the Act, but it is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way that it encompasses and combines different procedures and proceedings to achieve unity, systemization and process streamlining. There are doubts that the drafting and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as rushed due to political pressure. Issues arose as the Act came into effect,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Guardians Ad Litem and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fill in the gap to supplement the Act by way of Regulations. In addition, there are several high-profile custody matters that sparked the interest of the public, academia, practitioners and the Authorities. Through my research, discussion and suggestion, I aim am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se issues and welcome further comment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文獻回顧 7 第五節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程序監理人設置目的、法定地位、適用事件及權限職務 13 第一節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實體法之保護 13 第一項 最佳利益關於子女因素 14 第二項 最佳利益關於父母因素 17 第三項 最佳利益關於教養因素 17 第四項 最佳利益整體性考量 19 第二節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程序法之保護 21 第一項 未成年子女親自以言詞方式陳述意見權保障 21 第二項 程序監理任選任之必要性 25 第三項 家事特定事項優先及加速處理程序之保障 26 第三節 家事程序監理人設置目的 27 第四節 家事程序監理人法定地位 34 第五節 家事程序監理人適用事件 38 第一項 親子非訟未成年人選任程序監理人 38 第二項 選任程序監理人要件 40 第三項 受監護宣告人之程序監理人 41 第四項 收養關係訴訟之程序監理人 42 第五項 監護事件選任程序監理人 42 第六項 安置事件選任程序監理人 42 第七項 監護宣告裁定送達程序監理人 43 第八項 其他事件選任程序監理人 43 第六節 家事程序監理人之選任 44 第一項 應選任程序監理人 44 第一款 收養關係訴訟與程序監理人 44 第二款 監護事件選任程序監理人 44 第三款 兒童及少年之繼續安置事件 45 第四款 兒童及少年之安置保護事件 45 第五款 身心障礙者之繼續安置事件 46 第六款 其他法律規定應由法院裁定安置事件 46 第七款 停止緊急安置事件 47 第八款 停止強制社區治療事件 47 第九款 許可、延長及停止強制住院事件 48 第二項 得選任程序監理人 48 第一款 無程序能力人與其法定代理人有利益衝突 48 第二款 無程序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不能或有困難行使代理權 49 第三款 為保護有程序能力人之利益 50 第四款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選任程序監理人 50 第五款 夫妻受監護宣告人之訴訟代理 51 第六款 收養關係及程序監理人 51 第七款 未成年子女親權酌定選任程序監理人 52 第三項 宜選任程序監理人 52 第一款 選任程序監理人數量規定 52 第二款 涉及未成年子女親權酌定選任程序監理人 52 第三款 涉及受監護或輔助宣告選任程序監理人 52 第四款 涉及受安置人或嚴重病人選任程序監理人 52 第四項 不得為家事程序監理人 53 第七節 家事程序監理人權限與職務 55 第一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權限 55 第二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職務 57 第三章 家事調查官設置目的、法定地位、職務範圍及法定職掌 59 第一節 家事調查官設置目的 59 第二節 家事調查官法定地位 61 第三節 家事調查官職務範圍 65 第四節 家事調查官法定職掌 66 第五節 小結 67 第四章 德國家事程序輔助人與日本家事法院調查官制度之探討 68 第一節 德國家事程序輔助人制度 68 第一項 德國家事程序輔助人立法理由 68 第二項 德國家事程序輔助人規範 68 第二節 日本家事法院調查官制度 72 第一項 日本家事法院調查官簡介 72 第二項 日本家事法院調查官任用資格及專業訓練 73 第三項 日本家事調查官職責 74 第三節 小結 74 第五章 我國程序監理人與調查官之問題分析與未來立法評估 76 第一節 我國現行家事程序監理人實務運作問題分析 76 第一項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程序保障 76 第二項 親子非訟事件應選任程序監理人之重要性 78 第三項 程序監理人報告義務 79 第四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專業技能調合 80 第五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酬金預納迷思 81 第二節 我國家事程序監理人問題解決方式探討 82 第一項 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維護 82 第二項 親子非訟事件強制選任程序監理人 85 第三項 強化程序監理人報告義務 86 第四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選任、登錄職前訓練及在職進修 87 第五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酬金問題解決方案 88 第三節 我國現行家事調查官實務運作問題分析 88 第一項 家事調查官缺額 88 第二項 家事調查官任用資格問題 89 第三項 高等法院抗告及上訴案家事調查官適用 90 第四項 隱匿兒童或使兒童出國 91 第五項 交付子女及會面交往之執行 92 第四節 我國家事調查官問題解決方式探討 93 第一項 家事調查官缺額補充 93 第二項 家事調查官任用資格修正 93 第三項 家事調查官高等法院適用修法 94 第四項 家事不行為暫時處分令 95 第五項 交付子女、會面交往執行家調官協助及故意不履行責任 96 第五節 我國家事程序監理人與家事調查官制度未來立法模式評估 97 第一項 家事程序監理人制度未來立法模式評估 97 第二項 家事調查官制度未來立法模式評估 100 第三項 其他事項未來一併立法模式評估 103 第六節 小結 105 第六章 研究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11zh_TW
dc.format.extent 165796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6104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家事事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事程序監理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事調查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amily Matte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uardian Ad Lite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en_US
dc.title (題名) 家事事件程序監理人與家事調查官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Guardian Ad Litem and the Family Matter Investigation Officer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出版書籍 1. 沈冠伶,家事法實務運用,月旦法學特刊,元照,2012年9月。 2. 林春長,家事事件成年監護制度之研究,司法院,2010年。 3. 林洲富,實用非訟事件法,五南,2007年。 4. 姜世明,家事事件法論第六版,元照,2021年8月。 5. 許士宦,口述講義家事事件法,新學林,2023年3月。 6. 賴玉梅、黃仕翰,家事訴訟實戰,五南,2010年5月。 二、發行期刊 1. 沈冠伶,專家參與民事審判之多元角色及聽審請求權之保障,臺大法學論叢,第50卷第2期,2021年6月,第401-403頁。 2. 沈冠伶,裁判憲法審查與未成年子女在家事程序之正當程序保障 (111年憲判第8號),臺大法學論叢,第51期特刊,2022年11月,第950-953頁。 3. 李國增,家事事件法之審理原則與特色,日新司法年刊,2014年,第292-296頁。 4. 林沛君,兒少表意權初探--以被安置兒少發聲的權為中心,台灣人權學刊,第四卷第一期,2017年6月,第75-78頁。 5. 姜世明,程序監理人,月旦法學雜誌,第204期,2012年5月,第144-155頁。 6. 姜世明,家事訴訟事件之法理適用及部份疑義,民事論壇軍法專刊,第1卷第1期,第27-38頁。 7. 黃翠紋 & 路永驎,程序監理人制度運作現況與改進作為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45卷6期,2015年6月,第20-25頁。 8. 黃翠紋 & 温翎知,親權酌定事件中未成年人最佳利益維護之實務困境--從社工的觀點,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第13卷第1期,2017年,第4-5頁。 9. 陳柏全,子女最佳利益之研究--夫妻離婚後未成年子女親權之酌定與會面交往權,法學論著軍法專刊,第67卷第3期,第141-154頁。 10. 陳瑋佑,國際家事管轄法之比較研究--以未成年親權事務為中心,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5期,2019年09月,第210-224頁。 11. 許翠玲,子女監護權事件如何確認父母的離間行為以及如何應對(上) (下),全國律師,第24卷第11、12期,2020年11、12月,第77-90、62-74頁。 12. 雷文玫,以子女最佳利利益之名--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與負擔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4月,第245-284頁。 13. 楊成銘,論歐洲人權機構對家庭生活權的保護,法學論壇,第20卷第2期,2005年3月,第129-134頁。 14. 劉明生,親子非訟事件程序之研究--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保護為核心,月旦法學雜誌,第327期 ,2022年8月,第54-75頁。 15. 鄧學仁,家事調解現制及實務運作--從涉及未成年人子女事件中合作律師之重要性,全國律師,第25卷8期,2021年8月,第107-119頁。 16. 鄧學仁,程序監理人制度施行後之問題與對策,月旦法學雜誌,第252期,2016年5月,第117-127頁。 17. 鄧學仁,從德日法制論我國家事事件法之程序監理人,警察大學叢刊,第57卷第2期,2012年4月,第85-93頁。 18. 鄧學仁,子女最佳利益之適用爭議與發展方向,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2010年7月,第40-51頁。 19. 賴月蜜,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重點解析,空大學訊,第483期,2013年,第68-75頁。 20. 賴月蜜等,NPO推展程序監理人制度之行動研究--以現代婦女基金會雙專業團隊模式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9期,2015年12月,第16-61頁。 21. 戴瑀如,國家應否及如何介入子女親權與會面交往權的酌定--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7年11月,第151期,第71-91頁。 三、學位論文 1. 王詠儀,論程序監理人於我國家事事件之角色--以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6月。 2. 王暉逸,程序監理人「聽」「看」父母離婚子女親權歸屬意願之會談策略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年7月。 3. 朱緗茹,程序監理人於兒童最佳利益決策歷程之探究--以親權酌定事件為例,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 4. 吳維綸,論家事事件法之家事調解委員、家事調查官、程序監理人與社會工作者之法定職權與合作,國立中山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6年7月。 5. 李明潞,監調社工與家事調查官分工下的子女最佳利益--以親權酌定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6月。 6. 林沛君,兒童公約在台灣的國內法化--以離婚後子女親權行使與兒少安置案件中兒童及少年被傾聽的權利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11月。 7. 林詩敏,程序監理人制度在親權酌定事件之運用:諮商心理師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8. 汪宇,程序監理人法制之法理基礎研究--從司法任務民營化及國家擔保責任之角度觀察,成功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9. 高靜婷,程序監理人在家事事件中之角色-從社會工作之觀點,東吳大學法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5月。 10. 陳詩怡,以子女親權為前提之國家介入權--論歐洲與我國之制度規範,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11. 彭怡萍,監護權訪視調查中專業人員維護子女最佳利益之研究--以社工人員及程序監理人之觀點為中心,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12. 楊長蓉,歐洲人權公約對跨國家庭團聚權的保護,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代7月。 13. 詹涵儒,家事調查官在臺灣--新興專業引入之實務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7月。 14. 蔡政華,兒童最佳利益與醫療決定,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1年6月。 15. 路永驎,程序監理人制度運作現況、困境及其改進作為建議--以涉及未成年子女親權事件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03年6月。 四、引用表列 1. 表01 不發律師證書及不得選任為程序監理人規定比較表。 2. 表02 少年及家事法院員額表。 3. 表03 國家考試級等與薦任職等對造表。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