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看見餉潭:一個當代平埔村落的文化地景分析
Seeing Siangtan:Analysis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A Contemporary Pingpu Village
作者 陳亮妤
Chen, Liang-Yu
貢獻者 官大偉
Kuan, Da-Wei
陳亮妤
Chen, Liang-Yu
關鍵詞 文化地景
政治經濟
轉型正義
原住民族土地
平埔族群
馬卡道族
Cultural landscape
Political economy
Transformative justice
Indigenous land
Pinpu peoples
Makatao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Mar-2024 14:17:04 (UTC+8)
摘要 對於平埔族群土地的研究,過去大多以清治至日治初期為主要時間範圍,且著重於檔案、文獻的分析。本研究以現今屏東縣餉潭村之馬卡道族人為對象,透過「溪埔地」此一和族人遷移避居、國家力量改造、市場經濟整合等因素密切相關之地景的分析,呈現族人從日治、戰後至今的土地經驗。本研究的核心問題為:在土地流失經驗背後空間秩序被改變的過程中,平埔族群如何再度被邊緣化,以及如何回應塑造這套新空間秩序的力量?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獻檔案蒐集和參與式地圖。經過梳理溪埔地(無堤防)時期的人地關係脈絡,並比較單堤防時期(堤防位於林邊溪右側、力力溪左側)與雙堤防時期(堤防加蓋了林邊溪左側、力力溪右側)的變化,本研究指出:由於溪埔地的變動性和國家治理邏輯的衝突,而被國家加以改造,人群關係亦產生變化。在此過程中,族人經歷了在地知識與土地的地權邏輯不被承認,並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體系邊緣的不正義對待。對於修復歷史正義的方式,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將過去溪埔地所在位置(今興華農場與人工林)之土地規劃納入族人參與機制,以及將溪埔地與北普宮等提報文化資產等建議。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land of the Pingpu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perio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Japanese occup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s. This study targets the Makatao people in Siangtan Village, Pingtung County, and explores the land experience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from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the present,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iverbed landscape closely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indigenous migration and relocation, state-driven transformations,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study i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s in spatial order behind the experience of land loss, how have the Pingpu indigenous people been marginalized again, and how have they responded to the forces shaping this new spatial order?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cludes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collection of documentary archives, and participatory mapping. By examining the context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Riverbed Period” (without embankments) and comparing the changes between the “Single Embankment Period” (embankment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Linbian River and the left side of Lili Creek) and the “Double Embankment Period” (embankment covering the left side of Linbian River and the right side of Lilik Creek),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river land conflicting the logic of state governance, the area has undergone transformation by the state, leading to changes in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is process, the indigenou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the unjust treatment of their local knowledge and land rights not being recognized, relegating them to the margins of the state capitalist system. To rectify historical injustices, the study further proposes participatory land planning in the location of the former riverbed (now Xinghua Farm and the artificial forest) so that Makatao people can involve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for the landscape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suggests recognizing riverbed and Beipu Temple as cultural heritages worthy of preservation.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小川尚義 1935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台北帝國大學語言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76〈台糖林邊力力溪河川地開發工作採訪〉,《豐年雜誌》,第26卷第1期,頁27。 年代不詳a〈力力溪首期甘蔗收穫公頃產這創最高紀錄〉,《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6。 年代不詳b〈開發荒地,創千秋萬世基業-賀「屏東縣林邊溪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促進委員會〉,《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1。 年代不詳c〈林邊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記述〉,《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27。 王嵩山 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新北市:遠足文化。 田英明 2016《屏東縣加蚋埔夜祭與文化推廣之研究》,大仁科技大學文創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5 〈林邊力力溪破土開工張光世次長親臨主持〉,《台糖通訊》,第56卷 第7期,頁2。 1980〈南州糖廠興華農場開發完成嘉賓雲集〉,《台糖通訊》,第67卷 第10期,頁2。 伊能嘉矩 1904 《臺灣蕃政志》台北。 江樹生譯 1999《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2011《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陳秋坤編 2011《萬丹李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汪平雲 2006 〈國民黨黨產、黨國體制與轉型正義--「有轉型而無正義」的臺灣民主化〉《當代》14-25。 何鳳嬌 2017〈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會社的土地政策〉《師大臺灣史學報》,10,頁77-121。 李國銘 2004《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詹素娟(主編)。台北:稻鄉出版社。 李文良 1996〈日治初期台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台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143-171。 2019〈水田化運動〉,《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頁77-96。 李明仁 2009 《平地造林地區林分調查及樹種篩選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 吳素萍 2008〈屏東縣新埤鄉糞箕湖軍工寮廠隻設置與聚落之發展〉。《臺灣文獻》第59卷第2期,頁185-206。 吳建民編 2000 a《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二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2000 b《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四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林江義 2004《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第一章第14至17頁。 林志殷 2010 台灣土地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頁2-5。 林建誠 2012 《以時間序列方法分析屏東平原地層下陷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珍 2018〈原住民族歷史轉型正義—空間之歷史記憶的建構〉《原住民族文獻第37期》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434。 官大偉 2020〈在地視角下的文化地景保存-以伊富高梯田為例〉,《地理學報》第95期,頁61-94。 莊天賜 2014 〈第十一章:當舊地主面對新式蔗糖工廠-近代屏東地域菁英階層的挑戰1880-1930〉,《屏東縣誌-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利天龍、莊天賜、陳秋坤、曾坤木主編,頁191-230。 松崗格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施正鋒 2007〈轉型正義的探討-由分配到認同〉,《台灣史學雜誌》3 期:3-31。 2014〈歷史教育、轉型正義及民族認同〉,《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0(4): 1-25。 施添福 1990〈清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收於《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117-140。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6),頁67-92。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88-102。臺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出版。 2009〈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的流失與結束〉,   《台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頁29-8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台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頁45-11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柳嘉信 2014〈西班牙的轉型正義-從「選擇遺忘」到「歷史記憶」〉,《台灣國際研究期刊》,第10卷第2期,頁83-105。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社區發展協會 2021《屏東縣新埤鄉餉潭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馬沙 1989 〈台糖新生地-林邊農場巡禮〉,《台糖通訊》,第56卷第7期,頁23-24。 馬沙歐 1989 〈林邊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計畫簡介〉,《台糖通訊》,第56卷第7期,頁25-26。 陳緯一編 2006《力力社古文書契抄選輯——屏東崁頂力社村陳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翠蓮 2008〈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六期: 179-222。 陳秋坤 1992〈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頁29-56。 陳以箴 2021《組裝馬卡道:屏東沿山區域的族群性質實踐與動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亮妤 2021《屏東縣新埤鄉餉潭村個案調查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高拱乾 1980《臺灣府志》,康熙35年[1696]刊,文叢第65種。臺北:臺銀。 郭素秋 2021 〈傳統原住民部落與外在社會的關係探討:以中排灣普濟鹿社為例〉,《臺灣史研究》第28卷第3期,頁105-167。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康旻杰 2017 〈地景敘事的詮釋與建構-台北社子島的實驗性敘事操作〉,《地理學報》第86期,頁49-69。 移川子之藏 1930 《臺灣、土俗、人種》。 國勢調查 1937《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張金生 2013《排灣族Mamazangiljan制度即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頁187。 張素勤 2014 《大陳移民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生活變遷-以屏東縣新園鄉中興新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黃瓊慧 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殖產局林務課 1912〈官有原野年期貸渡願許可〉,《大正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三七卷殖產》。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049。 楊長鎮 2006 〈雙重轉型與待完成的正義實踐〉,《當代》,頁36-43。 詹素娟 2010〈「族系未詳」再思考:從「國勢調查」到「戶口普查」的人群分類變遷——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台灣史研究》,12(2):121-166。 葉錦城 2014 〈內埔鄉龍泉地區的開發與文化〉,《屏東文獻》18期頁3-44。 葉浩 2019 〈轉型正義的歷史脈絡〉,《校園》 61卷3期,頁16-19。 蔡中民 2015〈國家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與理論脈絡〉,《台灣政治學刊》19(2):7-39。 潘英海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頁163-20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潘美慈 2012《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1921-20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慕音 年代不詳〈力力溪開發「催生」記-經濟部張次長蒞屏召開屏東縣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利用檢討會記詳〉,《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22。 劉還月 1995《馬卡道族的分佈與現況-屏東地區平埔族群》,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劉子綺、李素馨、侯錦雄 2011〈式微文化地景的再活化、泰安村舊鐵道的空間意涵〉,《地理學報》第61期,頁147-166。 鄭力軒 2014 《重修屏東縣志 :產業形態與經濟生活》,屏東:屏東縣政府。 鄭得興 2014〈中東歐國家之歷史遺緒與轉型-以捷克及斯洛伐克為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第2期,頁63-81。 鍾瑾霖 1998《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韓家寶Pol Heyns 2002《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鄭維中譯,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謝若蘭 2021〈二二八事件中的原住民族〉,《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29期:1-24。 顏亮一 2009《記憶與地景:2005-2009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顧玉玲 2021〈歷史的照妖鏡--從原住民抗爭探究紀念碑的轉型正義〉《臺灣民主季刊》18卷1期,39-81。 ∙英文文獻 Bremmer, Ian. 2010. The End of the Free Market: Who Wins the War between States and Corporations? New York, NY: Penguin. Cosgrove, D. 1985. ‘Prospect, Perspectiv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Ide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0(1): 45-62Daly, Erin . 2002. ‘Transformative Justice: Charting a Path to Reconciliation,’ International Legal Perspectives 12(1–2): 73–183. Duncan, J. S. 1979. The Superorganic in American Cultural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0, No. 2 (Jun. 1980), pp. 181-198 1980. The Superorganic in Ameri- can Cultural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0: 181-98 1990. The City as Text: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the The Kandyan Kingd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iksson, Anna. 2009. ‘A Bottom-Up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in Northern Ire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3): 301–320. Gready, Paul and Robins, Simon. 2014. “From Transitional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A New Agenda for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Vol. 8 :339–361,doi:10.1093/ijtj/iju013. Hoelscher, S. 2006. Heritage. In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 ed. S. 198 218. Malden, MA: Blackwell , doi: 10.1002/9780470996836.ch13 Harvey, D.C. 2015. Landscape and heritage: trajectories and consequences, Landscape Research, 40:8, 911-924 Henderson, G. L. 2003. What (else)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andscape: For a return to the social imagination, In Everyday America: Cultural landscape studies after J. B. Jackson, eds. Wilson C., and Groth P., 178-198.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ckson, J. B. 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irshenblatt-Gimblett, B. 1998. Destination culture: Tourism, museums, herit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mbourne, Wendy 2009.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Peacebuilding after Mass Viol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1): 28–48. Meinig, D.W. 1979. Introduc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Geographical essays, ed.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Reprinted in 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 ed. John Leigh, pp. 315-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Schein, R.H. 1997. The Place of Landscape_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an American scen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Dec. 1997, Vol. 87, No. 4, pp. 660-680 Scott, J. C.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eppard, P., S. Aswani, R. Walter, and T. Nagaoka 2002. Cultural sediment: The nature of a cultural landscape in Roviana Lagoo n. In Pacific l andscape: Archaeological a pproaches , T. Ladefoged and M. Graves. 35 61. Los Osos: Easter Island Foundation. Teitel, Ruti G. 2000. Transitional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2012. Archaeologies of place and landscape. I n Archaeological theory today , I. Hodder,167 87 . Cambridge , doi: 10.3390/land4030888 Wessner, Dan. 2001. “Unjust History, Unwise Presentations: A “Critical Or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Vietnam Wa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42nd Annual Convention. Chicago, February 20-24. 新聞報導 林吉祥 2023〈大武山下400公頃原野,將全面變更種電?全國最大農地光電案闖關,命運懸於一線〉,「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5337/,2023年11月20日上線。 林慧貞、孔德廉 2019 〈那些長不大的樹──平地造林20年亂象叢生,百億經費如何收尾?〉,「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2,2019年12月3日上線。 林慧貞、孔德廉 2019 〈圈地大戰來了:光電、工業爭搶,台糖造林地會成為經濟提款機嗎?〉,「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2,2019年12月3日上線。 李根政 2019 〈一場美麗的誤會:台糖上萬公頃造林何去何從?〉,「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1,2019年12月5日上線 。 潘成旺 2015 〈生活中學知識:餉潭國小開課做芒果青〉,「客家電視台」,https://www.hakkatv.org.tw/news-detail/1624273135725595,2015年5月15日上線。 洪祥輝 2009 〈解決林邊溪水氾的根本之道〉,「環境資源中心公共論壇」, https://e-info.org.tw/node/47053,2009年9月9日上線。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8259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59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官大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an, Da-W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亮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Liang-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亮妤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Liang-Yu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24 14:17:04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24 14:17:0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24 14:17:0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259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7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259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對於平埔族群土地的研究,過去大多以清治至日治初期為主要時間範圍,且著重於檔案、文獻的分析。本研究以現今屏東縣餉潭村之馬卡道族人為對象,透過「溪埔地」此一和族人遷移避居、國家力量改造、市場經濟整合等因素密切相關之地景的分析,呈現族人從日治、戰後至今的土地經驗。本研究的核心問題為:在土地流失經驗背後空間秩序被改變的過程中,平埔族群如何再度被邊緣化,以及如何回應塑造這套新空間秩序的力量?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獻檔案蒐集和參與式地圖。經過梳理溪埔地(無堤防)時期的人地關係脈絡,並比較單堤防時期(堤防位於林邊溪右側、力力溪左側)與雙堤防時期(堤防加蓋了林邊溪左側、力力溪右側)的變化,本研究指出:由於溪埔地的變動性和國家治理邏輯的衝突,而被國家加以改造,人群關係亦產生變化。在此過程中,族人經歷了在地知識與土地的地權邏輯不被承認,並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體系邊緣的不正義對待。對於修復歷史正義的方式,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將過去溪埔地所在位置(今興華農場與人工林)之土地規劃納入族人參與機制,以及將溪埔地與北普宮等提報文化資產等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land of the Pingpu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perio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Japanese occup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s. This study targets the Makatao people in Siangtan Village, Pingtung County, and explores the land experience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from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the present, specific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iverbed landscape closely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indigenous migration and relocation, state-driven transformations,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of this study i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s in spatial order behind the experience of land loss, how have the Pingpu indigenous people been marginalized again, and how have they responded to the forces shaping this new spatial order?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cludes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collection of documentary archives, and participatory mapping. By examining the context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Riverbed Period” (without embankments) and comparing the changes between the “Single Embankment Period” (embankment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Linbian River and the left side of Lili Creek) and the “Double Embankment Period” (embankment covering the left side of Linbian River and the right side of Lilik Creek),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river land conflicting the logic of state governance, the area has undergone transformation by the state, leading to changes in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is process, the indigenou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the unjust treatment of their local knowledge and land rights not being recognized, relegating them to the margins of the state capitalist system. To rectify historical injustices, the study further proposes participatory land planning in the location of the former riverbed (now Xinghua Farm and the artificial forest) so that Makatao people can involve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for the landscape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suggests recognizing riverbed and Beipu Temple as cultural heritages worthy of preservation.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論 1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2 一、研究背景 12 二、研究動機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15 一、研究目的 15 二、問題意識 15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範圍 16 一、文獻回顧 16 二、研究範圍 27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30 一、研究問題 30 二、研究方法 36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37 一、研究流程 37 二、章節安排 38 第一章 興建堤防前餉潭的人地脈絡-溪埔地時期 39 第一節 清治到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的人群分布與族群關係 39 一、屏東沿山地區的地理特性 39 二、不同族群在林邊溪沖積扇的生活空間消長 41 三、不同族群間的關係 48 第二節 清治到日治初期的土地政策與影響 49 一、清代土地政策與影響 49 二、日治初期土地政策與影響 50 第三節 清治到日治初期的經濟生產與變遷 56 一、清治時期稻米和蔗糖產業分布 56 二、日治初期的變化 57 第四節 溪埔地對興建堤防前餉潭之人地脈絡形成的作用 59 第二章 單堤防時期 60 第一節 餉潭人的溪埔地生活經驗 60 一、餉潭人對溪埔地的稱呼 60 二、在地的耕作知識 61 三、各作物的資金技術需求 62 第二節 國家在溪埔地的治理方式 64 一、興建堤防 64 二、設置農場與甘蔗種植 65 第三節 國家視角及人民經驗在溪埔地的差異 69 一、空間管理 69 二、知識系統 70 三、決策系統 70 四、土地權利 70 第四節 以溪埔地延伸出之關聯地景的連續性意義 72 一、經濟生產地景 72 二、水利地景 73 三、政治地景 74 四、宗教地景 76 五、地景之間的連續性意義 77 第五節 地景背後人群關係及餉潭的區域角色 78 一、在沖積扇與東邊的淺山地帶之間 78 二、在沖積扇與西邊的平原之間 78 三、沖積扇內部的聚落之間 79 四、三種經驗的比較 79 五、餉潭在區域中扮演的角色 80 第三章 雙堤防時期 82 第一節 國家對溪埔地的改造 82 一、興建堤防及開闢墾區 82 二、興建興華農場 85 三、從甘蔗種植到造林 89 第二節 餉潭人在溪埔地改造之農場的生活經驗 91 一、農場的營運方式 91 二、受雇與勞動力組織的模式 92 三、從溪埔地到興華農場之過程族人主體性的改變 95 第三節 國家視角及人民經驗在興華農場的差異 98 一、在土地上創造利益的方式 98 二、勞動力組織的邏輯 98 三、對於發展的觀點 98 四、土地權屬 99 第四節 以溪埔地延伸出之關聯地景的連續性意義 101 一、經濟生產地景 101 二、水利地景 108 三、政治地景 112 四、宗教地景 114 五、地景之間的連續性意義 117 第五節 地景背後人群關係及餉潭的區域角色 119 一、在沖積扇與東邊的淺山地帶之間 119 二、在沖積扇與西邊的平原之間 119 三、沖積扇內部的聚落之間 120 四、三種經驗的比較 121 五、餉潭在區域中扮演的角色 122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123 第一節 溪埔地之變動性和現代國家治理的衝突 123 一、溪埔地中的人地關係展現 123 二、現代國家的治理邏輯 124 三、變動性和現代國家治理的衝突 125 第二節 從土地秩序重整、區域角色轉變到人群關係變化 127 一、土地秩序的重整 127 二、區域角色的轉變 128 三、人群關係的變化 128 第三節 餉潭馬卡道族人在過程中的再邊緣化 130 一、土地權利不被承認 130 二、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底層 131 三、身分認同上的尷尬地位 131 第四節 地景敘事做為自我定位的政治 133 一、已經消失的地景及其代表的意義 133 二、地景敘事作為記憶的方式 134 三、仍然承載著記憶的現存地景及其重要性 135 結論「記憶中的地景」與「地景中的記憶」 137 第一節 從不正義的歷史到歷史正義的修復 137 第二節 從反身性到方法論、認識論的再思考 140 一、我的反身性思考 140 二、結合民族誌田野與地景敘事呈現集體經驗 140 三、視角、尺度與族群 141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建議 144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46 一、研究限制 146 二、後續研究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49zh_TW
dc.format.extent 956692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59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地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經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轉型正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原住民族土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平埔族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馬卡道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landscap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econom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ransformative justi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genous lan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inpu peopl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kataoen_US
dc.title (題名) 看見餉潭:一個當代平埔村落的文化地景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Seeing Siangtan:Analysis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A Contemporary Pingpu Vill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小川尚義 1935 《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台北帝國大學語言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76〈台糖林邊力力溪河川地開發工作採訪〉,《豐年雜誌》,第26卷第1期,頁27。 年代不詳a〈力力溪首期甘蔗收穫公頃產這創最高紀錄〉,《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6。 年代不詳b〈開發荒地,創千秋萬世基業-賀「屏東縣林邊溪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促進委員會〉,《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1。 年代不詳c〈林邊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記述〉,《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27。 王嵩山 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新北市:遠足文化。 田英明 2016《屏東縣加蚋埔夜祭與文化推廣之研究》,大仁科技大學文創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5 〈林邊力力溪破土開工張光世次長親臨主持〉,《台糖通訊》,第56卷 第7期,頁2。 1980〈南州糖廠興華農場開發完成嘉賓雲集〉,《台糖通訊》,第67卷 第10期,頁2。 伊能嘉矩 1904 《臺灣蕃政志》台北。 江樹生譯 1999《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 2011《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 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陳秋坤編 2011《萬丹李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汪平雲 2006 〈國民黨黨產、黨國體制與轉型正義--「有轉型而無正義」的臺灣民主化〉《當代》14-25。 何鳳嬌 2017〈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會社的土地政策〉《師大臺灣史學報》,10,頁77-121。 李國銘 2004《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詹素娟(主編)。台北:稻鄉出版社。 李文良 1996〈日治初期台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台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143-171。 2019〈水田化運動〉,《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頁77-96。 李明仁 2009 《平地造林地區林分調查及樹種篩選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 吳素萍 2008〈屏東縣新埤鄉糞箕湖軍工寮廠隻設置與聚落之發展〉。《臺灣文獻》第59卷第2期,頁185-206。 吳建民編 2000 a《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二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2000 b《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四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林江義 2004《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第一章第14至17頁。 林志殷 2010 台灣土地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頁2-5。 林建誠 2012 《以時間序列方法分析屏東平原地層下陷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珍 2018〈原住民族歷史轉型正義—空間之歷史記憶的建構〉《原住民族文獻第37期》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434。 官大偉 2020〈在地視角下的文化地景保存-以伊富高梯田為例〉,《地理學報》第95期,頁61-94。 莊天賜 2014 〈第十一章:當舊地主面對新式蔗糖工廠-近代屏東地域菁英階層的挑戰1880-1930〉,《屏東縣誌-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利天龍、莊天賜、陳秋坤、曾坤木主編,頁191-230。 松崗格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施正鋒 2007〈轉型正義的探討-由分配到認同〉,《台灣史學雜誌》3 期:3-31。 2014〈歷史教育、轉型正義及民族認同〉,《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0(4): 1-25。 施添福 1990〈清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收於《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117-140。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6),頁67-92。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88-102。臺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出版。 2009〈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的流失與結束〉,   《台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頁29-8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台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頁45-11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柳嘉信 2014〈西班牙的轉型正義-從「選擇遺忘」到「歷史記憶」〉,《台灣國際研究期刊》,第10卷第2期,頁83-105。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社區發展協會 2021《屏東縣新埤鄉餉潭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馬沙 1989 〈台糖新生地-林邊農場巡禮〉,《台糖通訊》,第56卷第7期,頁23-24。 馬沙歐 1989 〈林邊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計畫簡介〉,《台糖通訊》,第56卷第7期,頁25-26。 陳緯一編 2006《力力社古文書契抄選輯——屏東崁頂力社村陳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翠蓮 2008〈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六期: 179-222。 陳秋坤 1992〈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頁29-56。 陳以箴 2021《組裝馬卡道:屏東沿山區域的族群性質實踐與動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亮妤 2021《屏東縣新埤鄉餉潭村個案調查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高拱乾 1980《臺灣府志》,康熙35年[1696]刊,文叢第65種。臺北:臺銀。 郭素秋 2021 〈傳統原住民部落與外在社會的關係探討:以中排灣普濟鹿社為例〉,《臺灣史研究》第28卷第3期,頁105-167。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康旻杰 2017 〈地景敘事的詮釋與建構-台北社子島的實驗性敘事操作〉,《地理學報》第86期,頁49-69。 移川子之藏 1930 《臺灣、土俗、人種》。 國勢調查 1937《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張金生 2013《排灣族Mamazangiljan制度即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頁187。 張素勤 2014 《大陳移民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生活變遷-以屏東縣新園鄉中興新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黃瓊慧 2001《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殖產局林務課 1912〈官有原野年期貸渡願許可〉,《大正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三七卷殖產》。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049。 楊長鎮 2006 〈雙重轉型與待完成的正義實踐〉,《當代》,頁36-43。 詹素娟 2010〈「族系未詳」再思考:從「國勢調查」到「戶口普查」的人群分類變遷——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台灣史研究》,12(2):121-166。 葉錦城 2014 〈內埔鄉龍泉地區的開發與文化〉,《屏東文獻》18期頁3-44。 葉浩 2019 〈轉型正義的歷史脈絡〉,《校園》 61卷3期,頁16-19。 蔡中民 2015〈國家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與理論脈絡〉,《台灣政治學刊》19(2):7-39。 潘英海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頁163-20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潘美慈 2012《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1921-20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慕音 年代不詳〈力力溪開發「催生」記-經濟部張次長蒞屏召開屏東縣力力溪河川荒地開發利用檢討會記詳〉,《台糖通訊》,卷期不詳,頁22。 劉還月 1995《馬卡道族的分佈與現況-屏東地區平埔族群》,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劉子綺、李素馨、侯錦雄 2011〈式微文化地景的再活化、泰安村舊鐵道的空間意涵〉,《地理學報》第61期,頁147-166。 鄭力軒 2014 《重修屏東縣志 :產業形態與經濟生活》,屏東:屏東縣政府。 鄭得興 2014〈中東歐國家之歷史遺緒與轉型-以捷克及斯洛伐克為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第2期,頁63-81。 鍾瑾霖 1998《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韓家寶Pol Heyns 2002《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鄭維中譯,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謝若蘭 2021〈二二八事件中的原住民族〉,《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29期:1-24。 顏亮一 2009《記憶與地景:2005-2009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顧玉玲 2021〈歷史的照妖鏡--從原住民抗爭探究紀念碑的轉型正義〉《臺灣民主季刊》18卷1期,39-81。 ∙英文文獻 Bremmer, Ian. 2010. The End of the Free Market: Who Wins the War between States and Corporations? New York, NY: Penguin. Cosgrove, D. 1985. ‘Prospect, Perspectiv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Ide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0(1): 45-62Daly, Erin . 2002. ‘Transformative Justice: Charting a Path to Reconciliation,’ International Legal Perspectives 12(1–2): 73–183. Duncan, J. S. 1979. The Superorganic in American Cultural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0, No. 2 (Jun. 1980), pp. 181-198 1980. The Superorganic in Ameri- can Cultural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0: 181-98 1990. The City as Text: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the The Kandyan Kingd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iksson, Anna. 2009. ‘A Bottom-Up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in Northern Ire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3): 301–320. Gready, Paul and Robins, Simon. 2014. “From Transitional to Transformative Justice: A New Agenda for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Vol. 8 :339–361,doi:10.1093/ijtj/iju013. Hoelscher, S. 2006. Heritage. In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 ed. S. 198 218. Malden, MA: Blackwell , doi: 10.1002/9780470996836.ch13 Harvey, D.C. 2015. Landscape and heritage: trajectories and consequences, Landscape Research, 40:8, 911-924 Henderson, G. L. 2003. What (else)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andscape: For a return to the social imagination, In Everyday America: Cultural landscape studies after J. B. Jackson, eds. Wilson C., and Groth P., 178-198.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ckson, J. B. 1984.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irshenblatt-Gimblett, B. 1998. Destination culture: Tourism, museums, herit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mbourne, Wendy 2009.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Peacebuilding after Mass Viol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3(1): 28–48. Meinig, D.W. 1979. Introduc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 Geographical essays, ed.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Reprinted in 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 ed. John Leigh, pp. 315-5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Schein, R.H. 1997. The Place of Landscape_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an American scen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Dec. 1997, Vol. 87, No. 4, pp. 660-680 Scott, J. C.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eppard, P., S. Aswani, R. Walter, and T. Nagaoka 2002. Cultural sediment: The nature of a cultural landscape in Roviana Lagoo n. In Pacific l andscape: Archaeological a pproaches , T. Ladefoged and M. Graves. 35 61. Los Osos: Easter Island Foundation. Teitel, Ruti G. 2000. Transitional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2012. Archaeologies of place and landscape. I n Archaeological theory today , I. Hodder,167 87 . Cambridge , doi: 10.3390/land4030888 Wessner, Dan. 2001. “Unjust History, Unwise Presentations: A “Critical Or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Vietnam Wa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42nd Annual Convention. Chicago, February 20-24. 新聞報導 林吉祥 2023〈大武山下400公頃原野,將全面變更種電?全國最大農地光電案闖關,命運懸於一線〉,「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5337/,2023年11月20日上線。 林慧貞、孔德廉 2019 〈那些長不大的樹──平地造林20年亂象叢生,百億經費如何收尾?〉,「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2,2019年12月3日上線。 林慧貞、孔德廉 2019 〈圈地大戰來了:光電、工業爭搶,台糖造林地會成為經濟提款機嗎?〉,「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2,2019年12月3日上線。 李根政 2019 〈一場美麗的誤會:台糖上萬公頃造林何去何從?〉,「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1,2019年12月5日上線 。 潘成旺 2015 〈生活中學知識:餉潭國小開課做芒果青〉,「客家電視台」,https://www.hakkatv.org.tw/news-detail/1624273135725595,2015年5月15日上線。 洪祥輝 2009 〈解決林邊溪水氾的根本之道〉,「環境資源中心公共論壇」, https://e-info.org.tw/node/47053,2009年9月9日上線。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