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憂鬱的除魅:初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憂鬱資本」
An Analysis of the Disenchantment of Depression: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Depression Capital” in the Taiwan Literature Field
作者 葛家瑜
Ke, Chia-Yu
貢獻者 陳宗文
Chen, Tzung-wen
葛家瑜
Ke, Chia-Yu
關鍵詞 場域理論
台灣文學場域
憂鬱症認知
憂鬱資本
Field Theory
Taiwan Literary Field
Depression Awareness
Deppresion Capital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1-Apr-2024 14:23:19 (UTC+8)
摘要 過去描繪「憂鬱社會建構」的研究,皆著眼於鉅觀社會結構的建構力量,如台灣醫療機構部署與政經情勢變化,如何建構台灣的憂鬱與憂鬱症認知。然而,憂鬱畢竟是專屬於個人的,個人憂鬱的表現存在於微觀互動的層次,一個人如何可能、如何不能表現憂鬱,以及人們如何認識憂鬱,應更大程度受制於較微觀的社會情境規則。從微觀互動的層次出發,本文以Bourdieu的場域理論為框架,以台灣文學場域為研究範圍,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展示創作者個人的憂鬱,如何可能、又如何不能成為創作者在文學場域獲得一席之地的武器。本文將創作者的憂鬱,視作文學場域裡的特殊資本──憂鬱資本。本文以持有憂鬱資本的小說創作者:1995年自殺的邱妙津,以及2004年自殺的袁哲生為例,展示台灣文學場域裡憂鬱資本的內涵,以及價值混亂的過程,並以2017年自殺的林奕含為例,展示台灣文學場域裡憂鬱資本的價值貶值。透過對憂鬱資本價值變化的描繪,本文不僅顯示個人-場域-結構三者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本文對「資本」這項研究工具的打磨,也提供一種研究微觀層次的憂鬱社會建構的可能性。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that depicte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pression"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macro-level forces, such as how the affiliation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r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perception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on-related issues. However, depression is ultimately a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individual depression occur at the micro-level of interactions. How a person can express or not express depression and how people understand depression should be influence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the rules of micro-level social situation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level interactions, this article employs Pierr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as a framework, with the scope of research being the literary field in Taiwan. It explores how, from the viewpoint of authors, an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depression can either become a tool for them to establish a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field or hinder their progress. This article treats an author's depression as a specific form of capital within the literary field, referred to as "depression capital."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contents of depression capital within the literary field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its depreciation, using the examples of two novelists who possessed depression capital: Chiu Miao-chin, who committed suicide in 1995, and Yuan Zhe-sheng, who committed suicide in 2004.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disappearance of depression capital in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using the example of Lin Yi-han, who took her own life in 2017. By depicting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depression capital, this article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individuals, fields, and structures but also refines the concept of "capital" as a research tool, offering a potential avenue for studying the micro-level construction of depression in society.
參考文獻 外文資料 Allan V. Horwitz (2011). Creating an Age of Depressi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Major Depression Diagno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ociety and Mental Health, I(I) 41-5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a).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ourdieu, P. (1980/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atthew Adamson,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Bourdieu, P. (1992/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usan Emanuel,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Kim, Hong-Jung (2017). Theory of Negative Capital: The Social and the Symbolic. Kor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1-35. 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1941). Theory of Literature. US. 今野真二(2023)。《「鬱屈」の時代をよむ》。集英社。 中文資料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1975)。《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原書Marx. K. (1867).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 Hamburg.) 王君緯(2019)。《憂鬱症疾病論述:歷史及權力技術觀點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裡學系碩士論文。 王佩莉、袁志英譯(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譯文出版。(原書Norbet Elias (1976). Über den Prozeß der Zivilisation. Soziogenetische und psychogenetische Untersuchungen. German: Suhrkamp.) 王浩威(2021)。<有時,文學勝過百憂解>。《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王梅香(2014)。<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  分析》,09,p.111-149。 王馨儀(2008)。《不願面對的非理性─台灣報紙憂鬱症論述之權力運作、主體建構與社會意涵》。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202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台北:聯灃。(原書Bourdieu, P.(1992). 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Paris.) 江先聲譯(2019)。《美感的意識形態》。台北:商周出版。(原書Eagleton T. (1991).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UK: Cambridge.) 吳佳璇(2005)。《葉英堃傳記》。台北:心靈工坊出版。 吳孟津、徐美苓(2011)。<憂鬱症的生物醫學真實、社會文化真實與新聞再 吳齊殷、李文傑(2003)。<青少年憂鬱症狀與偏差行為併發之關係機制>。《台灣社會學》,6: 119-175。 呂佳青(2011)。《疾病關注活動與精神疾病診斷頻次變化:以台灣青少年及青  年憂鬱症防治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治德譯(2019)。《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台北:時報出版。(原書Iain, F. (2017). 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 Bookmarks Publications.) 宋維村等(1994)。<心理衛生立法之必要性及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7(1):p. 37-50。 李欣倫(2021)。<幽谷展翅,塵埃開花:淺談台灣散文中的憂鬱症書寫>。《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李欣倫編(2023)。《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台北:台灣文學館。 李政賢譯(2021)。《佛洛伊德自傳》。台北:五南出版。(原書Freud, S. (1950) An Autobiographical Stud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李癸雲(2010)。<蜿蜒幽暗李的火炬──探索台灣當代女詩人的憂鬱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139-173。 李癸雲(2021)。<我的病由我來賦義:談台灣當代女詩人的憂鬱書寫與自療可能>。《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周煦良、湯永寬譯(1945)。《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台北:五南出版。(原書Sartre(2022). 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 Paris. ) 林憲(2007)。《文化精神醫學的贈物:從台灣到日本》。台北:心靈工坊。 林家興、許皓宜(2008)。<心理師法的立法與影響>。《輔導季刊》,44(3),24-33。 林惠玲(2008)。<精神分析、憂鬱與創作:克里斯德瓦論黑太陽書寫>。《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p. 1-28。 林惠玲譯(2008)。《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台北:遠流。(原書Kristeva, J. (1987). Soleil noir: Depression et melancolie. Paris: Gallimard. 林桂卉(2014)。《拼裝醫療化:台灣精神醫學的自殺論述與政策參與》,國立陽  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奕含(2016)。《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台北:游擊文化。 阿滴(都省瑞)(2023)。《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在憂鬱症中掙扎一年,我學到的事》。台北:如何出版。 洪世章、林秀萍(2007)。<千山響杜鵑:台灣精神科診所的發展>,《管理學報》,34卷1期,頁119-145。 胡幼慧(1991)。<性別、社會腳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 1-18。 唐文慧(1997)。<精神衛生法之立法過程──政體取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1):p.1-27。 師瓊瑜(2005)。《寂靜之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涂芝瑄(2014)。《邱妙津的經典化過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1988-2018)》。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崔舜華(2021)。<你活該傷心,哭得一敗塗地>。《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張亦绚、黃文俊、姜泰宇、陳小雀、林欣惠、邱振瑞、熊宗慧、留婷婷、黃建    富(2022)。<負能文學原力>。《聯合文學》,第450期,本期專題。 張誦聖(2022)。《台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現:以台灣的《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17:87-122。 莊明翰(2022)。《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台北:寶瓶文化。 許佑生(2001)。《晚安,憂鬱》。台北:心靈工坊。 許佑生(2021)。<如何以書寫面對憂鬱:創作者的自抒>。《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陳永興(2003)。《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陳宗文譯(2022)。《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台北:群學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98). Manet, une révolution symbolique. Paris : Raisons d'agir-Seuil.) 陳宣諭(2022)。《我的憂鬱不確診: 論憂鬱情緒的社會建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逸淳(2014)。<作品社會學是否可能?一個理論性的初探>。《社會分析》,9:87-109。 甯應斌、何春蕤(2012)。《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程蘶譯(1977)。《疾病的隱喻》。台北:前進彩藝。(原書Susan Sontag (2012). ILLNESS OF METAPHOR. Rye Field Publication.) 鈕文英(2013)。<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心理異常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之修訂內涵>,《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14。 馮韻文譯(2018)。《自殺論》。台北:五南出版。(原書Durkheim, E. (1897). Le Suicide: Etude de Sociologie. Paris.) 黃子音(1999)。《另一種清醒:我與憂鬱症共舞的日子》。台北:圓神。 黃進興(2004)。《精神病患醫療人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 黃錦樹(2016)。《論嘗試文》。台北:麥田。 楊雅婷譯(2012)。<躁鬱簡史>,《憂鬱的文化政治》,,台北:蜃樓出版。(原書Martin, Emily (2007). Bipolar Expedition: Mania and Depression in American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原書Escarpit, R.(1958) Soci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董柏廷(2021)。<阿布X洛心>:書寫憂鬱,尋找自療可能>。《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廖咸浩(2021)。<悲傷超乎黑夜的黑色自白:憂鬱與文學>。《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劉亮雅(2015)。<台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零年代台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台灣文學研究季刊》第18期:45-81。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出版社。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出版。 蔡幸儒(2012)。《向內凝視的憂鬱與死亡意識──以邱妙津和袁哲生為分析對象》。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80). Le Sens pratique, Paris: Minuit.) 鄧惠文(2004)。《憂鬱症論述的性別政治:台灣近年平面媒體憂鬱症報導之內容分析》。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亘良譯(2008)。<不能再靦腆了>,《憂鬱的文化政治》,台北:蜃樓出版。(原書Lane, Christopher (2012). Shyness: How Normal Behavior Became a Sick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鄭泰安(2008)。《媒體與自殺:自殺可以預防嗎?》。台北:台灣商務。 鄭穎(2008)。《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台北:印刻文學。 黎湘萍(2003)。《台灣的憂鬱》。台北:人間出版社。 蕭正儀(2010)。《我的憂鬱你明白:精神科病房心靈遊記》。台北:秀威資訊。 報章 田運良(1996年01月29日)。<潛意識插頁>。《聯合報》,34版,聯合副刊。 朱亞君(2003年05月14日)。<外一帖 我已不再憔悴 關於楊作>。《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宋星帆(2004年04月08日)。<《時論廣場》憂鬱的作家 心有千千結>。《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李汽(1999年04月11日)。<風定>。《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柯裕棻(2002年05月12日)。<心情不太好 這種屬於人生方向型的焦慮並 非一時的狂亂消費或暴飲暴食可以化解……>。《聯合報》,39版,聯合副刊。 紀大偉(1996年12月24日)。<認識憂鬱 閱讀普拉絲與(瓶中美人)>。《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胡文輝、徐履冰(1990年05月30日)。<兩黨攻防戰 文鬥兼武鬥 六階段抗爭策略 民進黨照本搬演 立法院投票亂象 創下了歷史紀錄>。《聯合報》,02版,五二九事件特別報導。 虹影(2001年10月21日)。<在東京拜訪一事無成者 周樹人 日本七年,在他的生命中成為潛流,至今沒有人理解的一段生涯。但是我明白:要有魯迅,必須要先有失敗者周樹人……>。《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張啟疆(1999年07月04日)。<一夜鄉心>。《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張曼娟(2003年10月26日)。<《閱讀新享受 5年級同樂會》四度遭遇梁兄哥>。《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張曉風(1999年07月18日)。<《讀一封前世的信》>。《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莊婉華(2004年05月29日)。<最新崛起的創作者 台積電青年學生小說創作獎決選紀要>。《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許佑生(2001年03月17日)。<絞肉機裡的腦子>。《聯合報》,37版,聯合 副刊。 許俊偉(2004年4月7日)。<作家袁哲生 送行竟成永別 「男人幫」雜誌總編輯 疑因躁鬱症 留書野外上吊身亡 得年38歲>。《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子善(1995年09月10日)。<天才的起步 略談張愛玲的處女作〈不幸的  她〉>。《聯合報》,36版,聯合副刊。 陳文芬(1994年07月01日)。<文壇新銳作家邱妙津,驚傳於法國巴黎住>。《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5年08月19日)。<今年六月底,在法國留學異地,戲劇性結>。《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5年09月30日)。<「懷念邱妙津|作品座談會」昨晚在女書>。《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希林(2004年4月7日)。<才子遠行 文壇震驚 多位文友曾勸他看心理醫生>。《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宛倩(2004年04月07日)。<去年還嘆 未能勸阻國峻上吊 本土書寫 五年級作家中「不做第二人想」 黃春明之後最會說故事的人 冷面笑匠 寫作之路正走到「最好的狀態」 接了總編後「最近完全沒有寫」>。《聯合報》,A5版,話題。 陳金章(1990年06月03日)。<「五二九」事件 涉嫌擲石攻擊警察國中教師陳通水被收押 廖春福﹑黃明發﹑林明昇﹑陳季良首批被提公訴>。《聯合報》,03版。 陳建宇(1990年06月04日)。<台大精神科醫師宋維村:罹患「憂鬱症」的病患 一般不會有攻擊行為>。《聯合報》,05版,生活。 喻麗清(1990年01月15日)。<在歌聲裡>。《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黃永傑(1984年04月28日)。<龍發堂的功德 誰來接續 釋開豐的罪行 引起爭議>。《聯合報》,05版。 楊子(1990年01月08日)。<回首擁抱那人>。《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楊稼生(1995年02月14日)。<秋日慧語 讀「散文的創造」>。《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廖咸浩(2002年03月16日)。<《淡水海岸》The Hypochondriac有時只是一張看似不怎麼相干的圖案,但經由讀信者無心的凝視或摩娑,或與文字隨意的串起,卻可能觸動生命的某個角落……>。《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蔡宗英(1990年06月03日)。<閱報秘書 憂鬱症>。《聯合報》,03版。 蔣慧仙(1999年09月19日)。<第二十一屆聯合報文學獎 極短的篇幅,極長的省思>。《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饒磐安、林昭彰、陳燕模、林妙玲、葉俊甫(2004年4月7日)。<躁鬱所苦?作家袁哲生自殺 最近曾表示壓力很大 遺書提及有精神方面疾病 是自己選擇走上這條路 袁妻緊握冰冷的手酘>。《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蘇林(2004年04月25日)。<小說家之歿:從邱妙津到袁哲生 反挫自殺骨牌效應小說家讀者架出口平台>。《聯合報》,B4版。 網路資料 《報導者》(2020年10月19日)。<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high-academic-achievement-students-psychological-distress。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2021)。學會宗旨。網址:http://www.twcpa.org.tw/about.php。  艾德嘉(2020年12月2日)。<一顆迷失方向的心,四十三個不被腐蝕的靈魂──「螢橋國小潑酸案」>。《故事》,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43-broken-souls-of-yces/。 邱振瑞,2020年3月26日。<一戰後的頹敗與生命力: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群像>。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81/4439950。 胡展皓諮商心理師個人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pchcg1。周慕姿個人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45616436921653&set=pb.100044199167868.-2207520000.&type=3 。 陳信諭(2018年09月28日)。<龍發堂的緣起、傳奇與爭議:臺灣精神醫療史上一頁難以分類的篇章>。《故事》,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longfatang-kaohsiung/。 華文心理健康網(2019)。憂鬱症檢測量表介紹。網址:https://www.etmh.org/。 蕭詒徽(2023年07月02日)。<在他們選擇離開以後|尋找一塊墓地>。《端傳媒》,付費會員限定文章。 附錄一:邱妙津分析資料 作品集 邱妙津(1994)。《鱷魚手記》。台北:時報。 邱妙津(1995)。《寂寞的群眾》。台北:聯合文學。 邱妙津(1996)。《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 邱妙津(1996)。《蒙馬特遺書》。台北:聯合文學。 文學評論 王派桓(1991年06月01日)。<狂歡的鬼>。《文訊》,68期,人物春秋。 楊照(1992)。<新人類感官──評邱妙津的《鬼的狂歡》>。《聯合文學》。 袁瓊瓊(1996年12月23日)。<'96文學類書榜導讀 雙國籍的混血文類 讀書人1996最佳書獎專號 <文學類>>。《聯合報》,42版,讀書人周報。 陳耀成(2023)。<愁甚本無天可問──邱妙津的愛與死>。《印刻文學生活 誌》,第233期。 聯合文學(1995年9月)。<自巴黎遠離──悼念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特輯。 紀大偉(1996年12月24日)。<點燃知識火炬:閱讀之旅2眷戀口水的芬芳_林懷民談讀書經驗>。《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曹又方(1999年04月18日)。<晚春小品五家 短章>。《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中晚_文庫(1995年12月27日)。<出版美國跳水金童盧甘尼斯傳記「破水而出」,作家>。《中國時報》,中晚 文庫。 陳文芬(1997年10月19日)。<名人傳記成風(有圖書封面)>。《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8年04月10日)。<今年是北京大學校慶一百年,北大校門已豎起往五月四日校慶>。《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何春蕤(1995年12月27日)。<邱妙津的死與不死>。《中國時報》,中晚文庫。 王浩威(1997年2月1日)。<書寫、死亡、性倒錯──從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說起>。《聯合文學》148期,封面故事。 王奕婷(1998年3月1日)。<肉身書信:《蒙馬特遺書》中書信形式的書寫與踰越>。《聯合文學》161期 封面故事。 王德威(1999年3月1日)。<世紀末的私小說 夜半無人自語時>。《聯合報》,41版,讀書人週報。 紀錄片 陳耀成(2019)。《蒙馬特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 in Montmartre)。 附錄二:袁哲生分析資料 作品集 袁哲生(1995)。《靜止在樹上的羊》。台北:觀音山。 袁哲生(1999)。《寂寞的遊戲》。台北:聯合文學。 袁哲生(2000)。《秀才的手錶》。台北:聯合文學。 袁哲生(2001)。《倪亞達1 – 真令人不屑》。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2 – 倪亞達臉紅了》。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3– 倪亞達FUN暑假》。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4 – 倪亞達黑白切》。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3)。《猴子》。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3)。《羅漢池》。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4)。《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台北:寶瓶文化。 文學評論 王開平(2000年8月28日)。<每周讀書人 散步到他方 ──訪小說家袁哲生>。《聯合報》,41版,讀書人周報。 王德威(1996年04月08日)。<生命中不安的光影《靜止在樹上的羊》>。《聯合報》,43版,讀書人周報。 江中明(2000年9月27日)。<青年作家不與人彈同調 袁哲生「秀才的手錶」、黃國峻「度外」昨新書發表>。《聯合報》,32版,文化。 李欣頻(2004年04月09日)。<《懷念袁哲生》創作生命的死亡習題 身為一個寫作者,完全能理解,書寫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在面對自我孤獨的創作世界時,那是一種最接近死亡、也是最離世的出神狀態>。《中國時報》,E7版,人間副刊。 胡志宏(1996年04月01日)。<我所認識的袁哲生>。《文訊》,126期,人物春秋。 張耀仁(2004年06月20日)。<省思黃國峻與袁哲生之死 讓聖伽爾塔見鬼去吧! 寫在黃國峻離世周年之前,兼論袁哲生>。《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梅家玲(2004年04月08日)。<痛惜小說家袁哲生辭世﹙2﹚ 靜止在樹下的 小說家 袁哲生及其寂寞的死亡遊戲>。《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許悔之(2005年05月20日)。<遣悲懷 想起黃武忠和幾位作家>。《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楊照(2004年04月09日)。<《故事與新聞》 文學與自我內在衝突 悼袁哲生>。《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薛仁明(2010年2月5日)。<萬象歷然 關於文藝 孔子是個文藝者,但他高於文藝者。他這個人大,好的人、好的作品一定大;而作者身處時代,又能高於時代,方可成其大……>。《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9464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464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宗文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Tzung-w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葛家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Ke, Chia-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葛家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Ke, Chia-Yu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24 14:23: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24 14:23: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24 14:23: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9464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65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464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過去描繪「憂鬱社會建構」的研究,皆著眼於鉅觀社會結構的建構力量,如台灣醫療機構部署與政經情勢變化,如何建構台灣的憂鬱與憂鬱症認知。然而,憂鬱畢竟是專屬於個人的,個人憂鬱的表現存在於微觀互動的層次,一個人如何可能、如何不能表現憂鬱,以及人們如何認識憂鬱,應更大程度受制於較微觀的社會情境規則。從微觀互動的層次出發,本文以Bourdieu的場域理論為框架,以台灣文學場域為研究範圍,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展示創作者個人的憂鬱,如何可能、又如何不能成為創作者在文學場域獲得一席之地的武器。本文將創作者的憂鬱,視作文學場域裡的特殊資本──憂鬱資本。本文以持有憂鬱資本的小說創作者:1995年自殺的邱妙津,以及2004年自殺的袁哲生為例,展示台灣文學場域裡憂鬱資本的內涵,以及價值混亂的過程,並以2017年自殺的林奕含為例,展示台灣文學場域裡憂鬱資本的價值貶值。透過對憂鬱資本價值變化的描繪,本文不僅顯示個人-場域-結構三者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本文對「資本」這項研究工具的打磨,也提供一種研究微觀層次的憂鬱社會建構的可能性。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that depicted the &quot;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pression&quot;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macro-level forces, such as how the affiliation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r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perception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on-related issues. However, depression is ultimately a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individual depression occur at the micro-level of interactions. How a person can express or not express depression and how people understand depression should be influence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the rules of micro-level social situation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level interactions, this article employs Pierr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as a framework, with the scope of research being the literary field in Taiwan. It explores how, from the viewpoint of authors, an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depression can either become a tool for them to establish a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field or hinder their progress. This article treats an author's depression as a specific form of capital within the literary field, referred to as &quot;depression capital.&quot;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contents of depression capital within the literary field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its depreciation, using the examples of two novelists who possessed depression capital: Chiu Miao-chin, who committed suicide in 1995, and Yuan Zhe-sheng, who committed suicide in 2004.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disappearance of depression capital in the Taiwanese literary field using the example of Lin Yi-han, who took her own life in 2017. By depicting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depression capital, this article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individuals, fields, and structures but also refines the concept of &quot;capital&quot; as a research tool, offering a potential avenue for studying the micro-level construction of depression in society.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憂鬱是天才的代價? 1 第一節 社會學如何研究「憂鬱」?憂鬱作為「集體的社會情感狀態」與「精神疾病」 7 第二節 憂鬱的社會使用面向:從個人到特定產業 12 第三節 Bourdieu的場域理論:從「實踐」出發 14 一、超越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的對立──客觀化的客觀化 14 二、Bourdieu的場域理論:場域-資本-慣習的三位一體 16 第四節 場域理論作為研究分析框架 19 第五節 台灣精神醫療機構的社會部署,與憂鬱症認知的變遷 21 一、憂鬱症醫療論述的醞釀,與「製造社會動亂」的憂鬱症患者(1980年-1999年) 21 二、憂鬱症醫療論述的萌芽與擴散(1999年- 2005年) 22 三、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結合(2005年-2007年) 24 四、情緒覺察觀念的普及:校園諮商的興起與「網路意見領袖化」的心理師(2008年至今) 25 五、小結:台灣脈絡的憂鬱症醫療認知──「精神痛苦」作為基礎 31 第二章 憂鬱屬性的價值變化:資本作為測量工具 34 第一節 憂鬱資本的操作型定義:被承認的「憂鬱屬性」 35 一、揮灑進作品裡的憂鬱屬性:Bourdieu的稟性理論 35 第二節 資本的類型:制度化的資本與非制度化的資本 40 第三節 憂鬱資本對憂鬱書寫研究的貢獻:考察作為「社會人」的創作者 44 第三章 文學場域裡的憂鬱資本 47 第一節 界定「台灣文學場域」 49 一、《藝術的法則》:法國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49 二、台灣文學場域的生成 5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操作 57 一、作者抽樣 57 二、變項控制: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 59 三、分析方法與材料 62 第四節 邱妙津與袁哲生的「憂鬱屬性」與「憂鬱創作模式」 64 一、憂鬱屬性與憂鬱創作模式的關連與聖化:文學評論作為聖化體制 64 第五節 小結:「憂鬱屬性」得以投入文學生產的關鍵──創作者與作品的不可分割性 70 第四章 文學場域裡「憂鬱資本」的興盛與衰微 72 第一節 神秘且神聖的「憂鬱」:1990年代價值鼎盛的憂鬱資本 72 一、文學場域──憂鬱症醫療論述的化外之地 72 二、 文學場域裡價值鼎盛的「憂鬱資本」 74 三、「憂鬱症醫療論述醞釀期」與文學場域價值鼎盛的「憂鬱資本」 85 第二節 油盡燈枯,始有文學?2000年代價值混亂的憂鬱資本 87 一、「憂鬱症」的文學使用:從「形容詞」到「寫作題材」 87 二、文學場域裡價值混亂的「憂鬱資本」 92 三、「憂鬱症醫療論述擴散期」與文學場域價值混亂的「憂鬱資本」 99 第三節 憂鬱資本的價值貶值:被具體認識與操作的憂鬱(2008年至今) 101 一、溢出文學場域的「憂鬱症書寫」 101 二、林奕含「不能和解的痛苦」:憂鬱的去美學化 102 三、憂鬱的兩種聖化模式:邱妙津的「憂鬱資本」與林奕含的「憂鬱症資本」 107 第四節 「憂鬱的除魅」在文學場域 113 一、「成為憂鬱症患者」的邱妙津與袁哲生 113 二、「憂鬱除魅」的圖像展演:邱妙津、袁哲生與林奕含的小說封面流變 117 三、與精神醫療合流的文學產業:從「為藝術而憂鬱」到「文學能為憂鬱做什麼」 123 第五節 小結:「憂鬱的除魅」與「憂鬱資本的價值貶值」 126 第五章 結語:「除魅憂鬱」的社會建構意涵 128 第一節 結論與研究貢獻 13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7 外文資料 137 中文資料 138 報章 143 網路資料 146 附錄一:邱妙津分析資料 147 作品集 147 文學評論 147 紀錄片 148 附錄二:袁哲生分析資料 149 作品集 149 文學評論 149zh_TW
dc.format.extent 442691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464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場域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文學場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憂鬱症認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憂鬱資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ield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 Literary Fiel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epression Aware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eppresion Capitalen_US
dc.title (題名) 憂鬱的除魅:初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憂鬱資本」zh_TW
dc.title (題名) An Analysis of the Disenchantment of Depression: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Depression Capital” in the Taiwan Literature Fiel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外文資料 Allan V. Horwitz (2011). Creating an Age of Depressi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Major Depression Diagno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ociety and Mental Health, I(I) 41-5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a).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ourdieu, P. (1980/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Matthew Adamson,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Bourdieu, P. (1992/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usan Emanuel, Trans.). California: Stanford. Kim, Hong-Jung (2017). Theory of Negative Capital: The Social and the Symbolic. Kor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1-35. 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1941). Theory of Literature. US. 今野真二(2023)。《「鬱屈」の時代をよむ》。集英社。 中文資料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1975)。《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原書Marx. K. (1867).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 Hamburg.) 王君緯(2019)。《憂鬱症疾病論述:歷史及權力技術觀點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裡學系碩士論文。 王佩莉、袁志英譯(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譯文出版。(原書Norbet Elias (1976). Über den Prozeß der Zivilisation. Soziogenetische und psychogenetische Untersuchungen. German: Suhrkamp.) 王浩威(2021)。<有時,文學勝過百憂解>。《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王梅香(2014)。<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  分析》,09,p.111-149。 王馨儀(2008)。《不願面對的非理性─台灣報紙憂鬱症論述之權力運作、主體建構與社會意涵》。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202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台北:聯灃。(原書Bourdieu, P.(1992). 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Paris.) 江先聲譯(2019)。《美感的意識形態》。台北:商周出版。(原書Eagleton T. (1991).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UK: Cambridge.) 吳佳璇(2005)。《葉英堃傳記》。台北:心靈工坊出版。 吳孟津、徐美苓(2011)。<憂鬱症的生物醫學真實、社會文化真實與新聞再 吳齊殷、李文傑(2003)。<青少年憂鬱症狀與偏差行為併發之關係機制>。《台灣社會學》,6: 119-175。 呂佳青(2011)。《疾病關注活動與精神疾病診斷頻次變化:以台灣青少年及青  年憂鬱症防治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治德譯(2019)。《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台北:時報出版。(原書Iain, F. (2017). 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 Bookmarks Publications.) 宋維村等(1994)。<心理衛生立法之必要性及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7(1):p. 37-50。 李欣倫(2021)。<幽谷展翅,塵埃開花:淺談台灣散文中的憂鬱症書寫>。《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李欣倫編(2023)。《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台北:台灣文學館。 李政賢譯(2021)。《佛洛伊德自傳》。台北:五南出版。(原書Freud, S. (1950) An Autobiographical Stud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李癸雲(2010)。<蜿蜒幽暗李的火炬──探索台灣當代女詩人的憂鬱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139-173。 李癸雲(2021)。<我的病由我來賦義:談台灣當代女詩人的憂鬱書寫與自療可能>。《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周煦良、湯永寬譯(1945)。《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台北:五南出版。(原書Sartre(2022). 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 Paris. ) 林憲(2007)。《文化精神醫學的贈物:從台灣到日本》。台北:心靈工坊。 林家興、許皓宜(2008)。<心理師法的立法與影響>。《輔導季刊》,44(3),24-33。 林惠玲(2008)。<精神分析、憂鬱與創作:克里斯德瓦論黑太陽書寫>。《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p. 1-28。 林惠玲譯(2008)。《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台北:遠流。(原書Kristeva, J. (1987). Soleil noir: Depression et melancolie. Paris: Gallimard. 林桂卉(2014)。《拼裝醫療化:台灣精神醫學的自殺論述與政策參與》,國立陽  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奕含(2016)。《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台北:游擊文化。 阿滴(都省瑞)(2023)。《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在憂鬱症中掙扎一年,我學到的事》。台北:如何出版。 洪世章、林秀萍(2007)。<千山響杜鵑:台灣精神科診所的發展>,《管理學報》,34卷1期,頁119-145。 胡幼慧(1991)。<性別、社會腳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 1-18。 唐文慧(1997)。<精神衛生法之立法過程──政體取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1):p.1-27。 師瓊瑜(2005)。《寂靜之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涂芝瑄(2014)。《邱妙津的經典化過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1988-2018)》。國立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崔舜華(2021)。<你活該傷心,哭得一敗塗地>。《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張亦绚、黃文俊、姜泰宇、陳小雀、林欣惠、邱振瑞、熊宗慧、留婷婷、黃建    富(2022)。<負能文學原力>。《聯合文學》,第450期,本期專題。 張誦聖(2022)。《台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現:以台灣的《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17:87-122。 莊明翰(2022)。《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台北:寶瓶文化。 許佑生(2001)。《晚安,憂鬱》。台北:心靈工坊。 許佑生(2021)。<如何以書寫面對憂鬱:創作者的自抒>。《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陳永興(2003)。《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陳宗文譯(2022)。《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台北:群學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98). Manet, une révolution symbolique. Paris : Raisons d'agir-Seuil.) 陳宣諭(2022)。《我的憂鬱不確診: 論憂鬱情緒的社會建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逸淳(2014)。<作品社會學是否可能?一個理論性的初探>。《社會分析》,9:87-109。 甯應斌、何春蕤(2012)。《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程蘶譯(1977)。《疾病的隱喻》。台北:前進彩藝。(原書Susan Sontag (2012). ILLNESS OF METAPHOR. Rye Field Publication.) 鈕文英(2013)。<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心理異常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之修訂內涵>,《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14。 馮韻文譯(2018)。《自殺論》。台北:五南出版。(原書Durkheim, E. (1897). Le Suicide: Etude de Sociologie. Paris.) 黃子音(1999)。《另一種清醒:我與憂鬱症共舞的日子》。台北:圓神。 黃進興(2004)。《精神病患醫療人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 黃錦樹(2016)。《論嘗試文》。台北:麥田。 楊雅婷譯(2012)。<躁鬱簡史>,《憂鬱的文化政治》,,台北:蜃樓出版。(原書Martin, Emily (2007). Bipolar Expedition: Mania and Depression in American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原書Escarpit, R.(1958) Soci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董柏廷(2021)。<阿布X洛心>:書寫憂鬱,尋找自療可能>。《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廖咸浩(2021)。<悲傷超乎黑夜的黑色自白:憂鬱與文學>。《文訊》,第425期,本期專題。 劉亮雅(2015)。<台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零年代台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台灣文學研究季刊》第18期:45-81。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出版社。 蔡友月(2009)。《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出版。 蔡幸儒(2012)。《向內凝視的憂鬱與死亡意識──以邱妙津和袁哲生為分析對象》。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原書Bourdieu, P. (1980). Le Sens pratique, Paris: Minuit.) 鄧惠文(2004)。《憂鬱症論述的性別政治:台灣近年平面媒體憂鬱症報導之內容分析》。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亘良譯(2008)。<不能再靦腆了>,《憂鬱的文化政治》,台北:蜃樓出版。(原書Lane, Christopher (2012). Shyness: How Normal Behavior Became a Sick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鄭泰安(2008)。《媒體與自殺:自殺可以預防嗎?》。台北:台灣商務。 鄭穎(2008)。《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台北:印刻文學。 黎湘萍(2003)。《台灣的憂鬱》。台北:人間出版社。 蕭正儀(2010)。《我的憂鬱你明白:精神科病房心靈遊記》。台北:秀威資訊。 報章 田運良(1996年01月29日)。<潛意識插頁>。《聯合報》,34版,聯合副刊。 朱亞君(2003年05月14日)。<外一帖 我已不再憔悴 關於楊作>。《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宋星帆(2004年04月08日)。<《時論廣場》憂鬱的作家 心有千千結>。《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李汽(1999年04月11日)。<風定>。《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柯裕棻(2002年05月12日)。<心情不太好 這種屬於人生方向型的焦慮並 非一時的狂亂消費或暴飲暴食可以化解……>。《聯合報》,39版,聯合副刊。 紀大偉(1996年12月24日)。<認識憂鬱 閱讀普拉絲與(瓶中美人)>。《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胡文輝、徐履冰(1990年05月30日)。<兩黨攻防戰 文鬥兼武鬥 六階段抗爭策略 民進黨照本搬演 立法院投票亂象 創下了歷史紀錄>。《聯合報》,02版,五二九事件特別報導。 虹影(2001年10月21日)。<在東京拜訪一事無成者 周樹人 日本七年,在他的生命中成為潛流,至今沒有人理解的一段生涯。但是我明白:要有魯迅,必須要先有失敗者周樹人……>。《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張啟疆(1999年07月04日)。<一夜鄉心>。《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張曼娟(2003年10月26日)。<《閱讀新享受 5年級同樂會》四度遭遇梁兄哥>。《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張曉風(1999年07月18日)。<《讀一封前世的信》>。《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莊婉華(2004年05月29日)。<最新崛起的創作者 台積電青年學生小說創作獎決選紀要>。《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許佑生(2001年03月17日)。<絞肉機裡的腦子>。《聯合報》,37版,聯合 副刊。 許俊偉(2004年4月7日)。<作家袁哲生 送行竟成永別 「男人幫」雜誌總編輯 疑因躁鬱症 留書野外上吊身亡 得年38歲>。《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子善(1995年09月10日)。<天才的起步 略談張愛玲的處女作〈不幸的  她〉>。《聯合報》,36版,聯合副刊。 陳文芬(1994年07月01日)。<文壇新銳作家邱妙津,驚傳於法國巴黎住>。《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5年08月19日)。<今年六月底,在法國留學異地,戲劇性結>。《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5年09月30日)。<「懷念邱妙津|作品座談會」昨晚在女書>。《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希林(2004年4月7日)。<才子遠行 文壇震驚 多位文友曾勸他看心理醫生>。《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宛倩(2004年04月07日)。<去年還嘆 未能勸阻國峻上吊 本土書寫 五年級作家中「不做第二人想」 黃春明之後最會說故事的人 冷面笑匠 寫作之路正走到「最好的狀態」 接了總編後「最近完全沒有寫」>。《聯合報》,A5版,話題。 陳金章(1990年06月03日)。<「五二九」事件 涉嫌擲石攻擊警察國中教師陳通水被收押 廖春福﹑黃明發﹑林明昇﹑陳季良首批被提公訴>。《聯合報》,03版。 陳建宇(1990年06月04日)。<台大精神科醫師宋維村:罹患「憂鬱症」的病患 一般不會有攻擊行為>。《聯合報》,05版,生活。 喻麗清(1990年01月15日)。<在歌聲裡>。《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黃永傑(1984年04月28日)。<龍發堂的功德 誰來接續 釋開豐的罪行 引起爭議>。《聯合報》,05版。 楊子(1990年01月08日)。<回首擁抱那人>。《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楊稼生(1995年02月14日)。<秋日慧語 讀「散文的創造」>。《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廖咸浩(2002年03月16日)。<《淡水海岸》The Hypochondriac有時只是一張看似不怎麼相干的圖案,但經由讀信者無心的凝視或摩娑,或與文字隨意的串起,卻可能觸動生命的某個角落……>。《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蔡宗英(1990年06月03日)。<閱報秘書 憂鬱症>。《聯合報》,03版。 蔣慧仙(1999年09月19日)。<第二十一屆聯合報文學獎 極短的篇幅,極長的省思>。《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饒磐安、林昭彰、陳燕模、林妙玲、葉俊甫(2004年4月7日)。<躁鬱所苦?作家袁哲生自殺 最近曾表示壓力很大 遺書提及有精神方面疾病 是自己選擇走上這條路 袁妻緊握冰冷的手酘>。《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蘇林(2004年04月25日)。<小說家之歿:從邱妙津到袁哲生 反挫自殺骨牌效應小說家讀者架出口平台>。《聯合報》,B4版。 網路資料 《報導者》(2020年10月19日)。<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high-academic-achievement-students-psychological-distress。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2021)。學會宗旨。網址:http://www.twcpa.org.tw/about.php。  艾德嘉(2020年12月2日)。<一顆迷失方向的心,四十三個不被腐蝕的靈魂──「螢橋國小潑酸案」>。《故事》,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43-broken-souls-of-yces/。 邱振瑞,2020年3月26日。<一戰後的頹敗與生命力: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群像>。網址: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81/4439950。 胡展皓諮商心理師個人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npchcg1。周慕姿個人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45616436921653&set=pb.100044199167868.-2207520000.&type=3 。 陳信諭(2018年09月28日)。<龍發堂的緣起、傳奇與爭議:臺灣精神醫療史上一頁難以分類的篇章>。《故事》,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longfatang-kaohsiung/。 華文心理健康網(2019)。憂鬱症檢測量表介紹。網址:https://www.etmh.org/。 蕭詒徽(2023年07月02日)。<在他們選擇離開以後|尋找一塊墓地>。《端傳媒》,付費會員限定文章。 附錄一:邱妙津分析資料 作品集 邱妙津(1994)。《鱷魚手記》。台北:時報。 邱妙津(1995)。《寂寞的群眾》。台北:聯合文學。 邱妙津(1996)。《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 邱妙津(1996)。《蒙馬特遺書》。台北:聯合文學。 文學評論 王派桓(1991年06月01日)。<狂歡的鬼>。《文訊》,68期,人物春秋。 楊照(1992)。<新人類感官──評邱妙津的《鬼的狂歡》>。《聯合文學》。 袁瓊瓊(1996年12月23日)。<'96文學類書榜導讀 雙國籍的混血文類 讀書人1996最佳書獎專號 <文學類>>。《聯合報》,42版,讀書人周報。 陳耀成(2023)。<愁甚本無天可問──邱妙津的愛與死>。《印刻文學生活 誌》,第233期。 聯合文學(1995年9月)。<自巴黎遠離──悼念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特輯。 紀大偉(1996年12月24日)。<點燃知識火炬:閱讀之旅2眷戀口水的芬芳_林懷民談讀書經驗>。《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曹又方(1999年04月18日)。<晚春小品五家 短章>。《聯合報》,29版,聯合副刊。 中晚_文庫(1995年12月27日)。<出版美國跳水金童盧甘尼斯傳記「破水而出」,作家>。《中國時報》,中晚 文庫。 陳文芬(1997年10月19日)。<名人傳記成風(有圖書封面)>。《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陳文芬(1998年04月10日)。<今年是北京大學校慶一百年,北大校門已豎起往五月四日校慶>。《中國時報》,知識贏家。 何春蕤(1995年12月27日)。<邱妙津的死與不死>。《中國時報》,中晚文庫。 王浩威(1997年2月1日)。<書寫、死亡、性倒錯──從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說起>。《聯合文學》148期,封面故事。 王奕婷(1998年3月1日)。<肉身書信:《蒙馬特遺書》中書信形式的書寫與踰越>。《聯合文學》161期 封面故事。 王德威(1999年3月1日)。<世紀末的私小說 夜半無人自語時>。《聯合報》,41版,讀書人週報。 紀錄片 陳耀成(2019)。《蒙馬特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 in Montmartre)。 附錄二:袁哲生分析資料 作品集 袁哲生(1995)。《靜止在樹上的羊》。台北:觀音山。 袁哲生(1999)。《寂寞的遊戲》。台北:聯合文學。 袁哲生(2000)。《秀才的手錶》。台北:聯合文學。 袁哲生(2001)。《倪亞達1 – 真令人不屑》。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2 – 倪亞達臉紅了》。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3– 倪亞達FUN暑假》。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2)。《倪亞達4 – 倪亞達黑白切》。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3)。《猴子》。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3)。《羅漢池》。台北:寶瓶文化。 袁哲生(2004)。《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台北:寶瓶文化。 文學評論 王開平(2000年8月28日)。<每周讀書人 散步到他方 ──訪小說家袁哲生>。《聯合報》,41版,讀書人周報。 王德威(1996年04月08日)。<生命中不安的光影《靜止在樹上的羊》>。《聯合報》,43版,讀書人周報。 江中明(2000年9月27日)。<青年作家不與人彈同調 袁哲生「秀才的手錶」、黃國峻「度外」昨新書發表>。《聯合報》,32版,文化。 李欣頻(2004年04月09日)。<《懷念袁哲生》創作生命的死亡習題 身為一個寫作者,完全能理解,書寫其實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在面對自我孤獨的創作世界時,那是一種最接近死亡、也是最離世的出神狀態>。《中國時報》,E7版,人間副刊。 胡志宏(1996年04月01日)。<我所認識的袁哲生>。《文訊》,126期,人物春秋。 張耀仁(2004年06月20日)。<省思黃國峻與袁哲生之死 讓聖伽爾塔見鬼去吧! 寫在黃國峻離世周年之前,兼論袁哲生>。《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梅家玲(2004年04月08日)。<痛惜小說家袁哲生辭世﹙2﹚ 靜止在樹下的 小說家 袁哲生及其寂寞的死亡遊戲>。《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許悔之(2005年05月20日)。<遣悲懷 想起黃武忠和幾位作家>。《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楊照(2004年04月09日)。<《故事與新聞》 文學與自我內在衝突 悼袁哲生>。《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薛仁明(2010年2月5日)。<萬象歷然 關於文藝 孔子是個文藝者,但他高於文藝者。他這個人大,好的人、好的作品一定大;而作者身處時代,又能高於時代,方可成其大……>。《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