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民族系 | |
dc.creator (作者) | 陳乃華 | |
dc.date (日期) | 2022-09 | |
dc.date.accessioned | 26-Dec-2024 13:11:0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6-Dec-2024 13:11:0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6-Dec-2024 13:11:02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486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1953年李彌將軍率滇緬反共軍自中南半島撤出,有些群體留守泰北異域,部分則隨著軍隊撤退來台。這支滇緬邊區的「雲南反共救國團」一九三師游擊部隊,在1954年到達台灣,國民政府在桃園中壢、平鎮與八德的交界處,建立「忠貞新村」以安頓軍眷家屬,其中不乏泰緬雲南裔的穆斯林。由於伊斯蘭的清真規範與禮拜上的需求,從1962年起,退役軍人馬興之、王文忠與眷屬薩李如桂女士、馬侯美鳳女士促成龍岡清真寺的修建工程,自力完成可供教友禮拜的清真大殿,並於1964年龍岡清真寺順利落成。1970年至80年代,經由依親、求學等管道來到桃園忠貞新村定居的緬甸與泰國華僑,他們成為新一輪龍岡清真寺的信仰群體,許多人擁有中華民國及緬甸護照進出台灣。此外,1980年代左右,雲南裔穆斯林陸續遷台,當時政府對於華僑採取開放政策,華僑身份取得容易。在1990年代後,桃園、新竹與苗栗一帶工業區,以印尼籍為主的東南亞穆斯林移工,由於地緣的因素就近到龍岡清真寺做禮拜,豐富桃園忠貞新村伊斯蘭的信仰群體。本文想通過伊斯蘭最重要的五功之一「朝覲」(al-Hajj)活動作為切入點,通過龍岡清真寺穆斯林群體到麥加天房朝聖的生命歷程作為主軸,展開「跨地域」的移動書寫:「朝覲」意指每位穆斯林在經濟、健康能力,以及路途平安等條件許可下,一生至少一 次需赴今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執行朝覲功課,這是具備條件的穆斯林所應履行的宗教義務。自從1980年代後期,回教協會放寬朝覲團人數,雲南籍穆斯林的成員日益增加。近幾年,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比例已超過全朝覲團半數。2019年由於新冠疫情爆發,2020年開始限制麥加朝聖活動,然在此之前,桃園龍岡清真寺是作為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信仰中心,積極參與「中華民國朝覲團」的朝聖之旅。桃園龍岡清真寺如何通過伊斯蘭的「朝覲」活動,整合多元的穆斯林社群?尤其在以「孤軍敘事」為主的忠貞新村,以此宗教活動超越不同層次的族群認同(抑或國族主義認同?) | |
dc.format.extent | 91847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relation (關聯) |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22年會, 國立中山大學 |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臺灣裔穆斯林(Taiwanese-Muslim); 「朝覲」(al-Hajj); 龍崗清真寺 | |
dc.title (題名) | 朝覲路上的跨越與共融: 以桃園龍岡清真寺周邊穆斯林群體為中心 | |
dc.type (資料類型) | confer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