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數位電視廣告形式研究
A Study of Digital TV Advertisement Format
作者 游家豪
貢獻者 鄭自隆
游家豪
關鍵詞 數位電視廣告
互動電視廣告
移動電視廣告
DVR
Digital tv advertisement
ITV AD
Mobile TV AD
HDTV AD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13:38 (UTC+8)
摘要 類比電視廣告近來由於網際網路發達,以往強勢的廣告業務受到極大的威脅。數位電視的媒體特性結合網際網路和傳統電視的各大優點,讓電視廣告再度有了新契機。本研究針對數位電視的媒體特質,提出五大類數位電視廣告類型,分別為:(1) 互動電視廣告 (2) 資訊服務廣告 (3) 特殊接收方式的廣告 (4) 分眾訴求廣告 (5) 特殊畫面表現的廣告,針對五種不同的全新廣告形式,以深度訪談法,就其類型、廣告作法、優缺點、業務潛力等方面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數位電視對電視廣告產生了許多影響,包括了 (1) 分眾化 (2) 資訊量大增 (3) 獨立性 (4) 移動收視 (5) 互動 (6) 高畫質 (7) 門檻降低 (8) 整體服務品質上升。而以廣告類型來看,數位電視廣告中以互動電視廣告最具業務潛力;資訊服務廣告門檻低,適合各種平台發展;行動接收廣告為無線平台最大利基,前景看好;分眾訴求廣告受限於法令與時間因素,發展受限;而 HDTV AD 潛力雖好,但廣告製作投資過大。
     
     本研究亦發現數位電視廣告發展遲緩,整體而言起因於受到:(1) 普及率不足 (2) 硬體規格尚未統一,或過於低階無法支援 (3) 法令對節目與廣告區分之限制 (4) 收視率計算機制尚未建立 等因素影響。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于心如,許安琪,漆梅君,劉美琪 ( 2000 )。《當代廣告》。臺北:學富。
王俊雄 ( 2001 )。《直播衛星市場區隔與行銷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公共電視岩花館(2005)。〈英國3G電訊業者Orange開播手機行動電視〉。取自
http://www.pts.org.tw/~rnd/p9/p9-2.htm
台灣電視公司 ( 2005 ) 。〈無線數位電視認識手冊〉。取自:http://family.ttv.com.tw/family/default.htm#
余俊穎 ( 2003 )。《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志勇 ( 2004 )。《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儀芳 ( 2002 )。《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賢智(2002)。廣播電視廣告製作與創意。台北:五南。
書密 (2001)。〈 個人化電視的崛起--數位錄影機PVR 〉,《廣電人》77 :4-11。
徐秋華 ( 2003 )。〈數位無線電視之英國經驗〉。公共電視岩花館。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p9-1.htm
陳忠勝 ( 2002 )。《我國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奭璁 (2004)。〈露胸事件引發數位電視隱私問題〉
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87363,00.htm
陳慶永,高誌陽( 2004 )。〈 手持式數位電視:DVB-H技術之介紹〉,《電腦與通訊》,110:5-17。
張美娟 ( 2003 )。《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登凱 ( 2003 )。《從單向到互動、從節目收視到加值服務-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理想與現實》。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君 ( 2001 a )。〈 為數位電視加裝翅膀〉,《廣電人》,76:48-51。
張慧君 ( 2001 b )。〈當 DTV 遇上EC 〉,《廣電人》,74:4-7。
張慧君 ( 2000 )。《 數位視訊服務 (DVS) 發展現況與趨勢 》。「經濟部科技專案成果叢書」。新竹: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張鎮安( 2003年2月15日 )。〈數位花園〉,《數位時代雙週》,第52期。取自
http://www.bnext.com.tw/mag/2003_02_15/2003_02_15_713.html
張馨芳( 2001 )。《 數位電視公車-台灣新商機》。 廣電人 78:6-7。
覃逸萍(2000)。《 數位化時代的無線電視傳播》。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彭玉賢 ( 2002 )。 〈數位電視將改變閱聽人觀看電視的模式─個人影音紀錄器PVR的影響〉。公共電視岩花館。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p9-1.htm
馮景青( 2005 年 5 月11 日 )。〈無線數位互動電視,明年元旦開播〉,《中國時報》。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806+112005051100442,00.html
黃銘輝 ( 2005 年 5 月 6 日 )。〈 公視加闢Dimo行動電視,龍門頂好商圈戶外轉播王建民球賽〉,《銘報》。取自: 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49777
黃馨瑤( 2000 )。《內容網站型態與橫幅廣告表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子與電腦 ( 2004 )。〈HDTV〉,《電子與電腦》,64:59。
鄭自隆(2005)。《數位電視廣告管理:一些經營面向的新思考》,有線及衛星廣播電視產業營運議題研討會發表(2005年元月11,12日),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主辦。
劉美琪( 2004 )。《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書廊。
蔡念中( 2003 )。《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
蔡佩珊( 2004 )。《網路廣告效果評估方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姿伶( 2004 )。《催眠手法應用於網路廣告之廣告效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雅芹( 2002 )。《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蔣雅琪( 2003 )。《創新擴散模式探討我國數位電視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醒先( 2004 ) 〈 「行動TV接收」規格技術點燃下一波全球數位化競爭風潮〉, 《電子與電腦》,64:60-69。
謝佩璇( 2004 年 7 月 6日 )。 〈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唯民視交通台收廣告費〉, 《銘報》。取自 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39540
DFC 網站 取自 http://www.dfc.net.tw/
【英文部分】
Ben McOwen Wilson ( 2003,August). The future of UK television Advertising, FINANCIAL TIMES TUESDAY.
Beth Snyder Bulik( 2004 ). High time for ads to move to high def. Advertising Age. (Midwest region edition). Chicago: 75, 10
Brian Morrissey ( 2002 ).The TiVo Effect: Advertisers See Less TV Ad Spending, ClickZ News, from http://www.clickz.com/news/article.php/1547721
Cablefax ( 2004 Nov 15 ). Not Ready for Prime Time: VOD Digital Ad Insertion`s Delay , Denver Post , 15
Elieen O’Neill , Marianne Barrett ( 2004), Tivo-The Next Big Thing? DVRs and Television Advertising Models,6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
Joe Mandese( 2004 Jun 7) . Study Says DVRs, Ads Can Co-Exist , Television Week , Chicago : 23, 35.
John Lofayette ( 2004 Nov 29). SVOD Giving Ways To Ad-Paid Model, Television Week , Chicago:23.
ITV Sales Formats . 取自 http://www.itvsales.com/itv/opencms/itvsales/beyondthespot/interactive/advertising/advertising.jsp
Lanham ( 2004 Dec ). Prepping for VOD Advertising, Executive Quot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 EQUIS.
Leichtman Research Group a ( 2004 )
Research Notes 2004 Q4,Leichtman Research Group,p.1-2。available at:http://www.leichtmanresearch.com/research/notes12_2004.pdf
Leichtman Research Group b ( 2003)
(a) Research Notes 2003 Q2,Leichtman Research Group,p.4 。available at:http://www.leichtmanresearch.com/research/notes06_2003.pdf
OpenTV advertise whitepaper ( 2002 ), from: http://www.opentv.com/products/ent_advertise.html
Rachael Helyer Donaldson ( 2005 ) . How advertisers can overcome ad zapping, Marketing Magazine. Auckland: Mar 2005,p. 28
Randal C.Picker ( 2004 ).The Digital Video Recorder:Unbundling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 The University of Law Review
Ross Wehner and Will Shanley ( 2005 Jan. 11)。Marketing Firms Hope `Targeted Ads` Lure Viewers Back to Commercials,The Denver Post,from http://www.backchannelmedia.com/newsletter/story/2772755407/Marketing_Firms_Hope_Targeted_.html
Steve Donohue ( 2005 ) . ITV Time`s Coming -- No, Really , Multichannel News , 26, 1
Torin Douglas ( 2004 Jan 10 )。BBC NEWS , from:
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tv_and_radio/3791787.s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2452003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2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自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游家豪zh_TW
dc.creator (作者) 游家豪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Sep-2009 16:13:38 (UTC+8)-
dc.date.available 11-Sep-2009 16:13: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13: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452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4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452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類比電視廣告近來由於網際網路發達,以往強勢的廣告業務受到極大的威脅。數位電視的媒體特性結合網際網路和傳統電視的各大優點,讓電視廣告再度有了新契機。本研究針對數位電視的媒體特質,提出五大類數位電視廣告類型,分別為:(1) 互動電視廣告 (2) 資訊服務廣告 (3) 特殊接收方式的廣告 (4) 分眾訴求廣告 (5) 特殊畫面表現的廣告,針對五種不同的全新廣告形式,以深度訪談法,就其類型、廣告作法、優缺點、業務潛力等方面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數位電視對電視廣告產生了許多影響,包括了 (1) 分眾化 (2) 資訊量大增 (3) 獨立性 (4) 移動收視 (5) 互動 (6) 高畫質 (7) 門檻降低 (8) 整體服務品質上升。而以廣告類型來看,數位電視廣告中以互動電視廣告最具業務潛力;資訊服務廣告門檻低,適合各種平台發展;行動接收廣告為無線平台最大利基,前景看好;分眾訴求廣告受限於法令與時間因素,發展受限;而 HDTV AD 潛力雖好,但廣告製作投資過大。
     
     本研究亦發現數位電視廣告發展遲緩,整體而言起因於受到:(1) 普及率不足 (2) 硬體規格尚未統一,或過於低階無法支援 (3) 法令對節目與廣告區分之限制 (4) 收視率計算機制尚未建立 等因素影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研究旨趣…………………………………………………………………..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數位電視的創新特質………………………………………………17
      第二節 數位電視的媒體特色………………………………………………24
      第三節 數位電視廣告形式…………………………………………………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6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36
      第二節 訪談進行……………………………………………………………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39
      第一節 互動電視廣告………………………………………………………39
      第二節 資訊服務廣告………………………………………………………68
      第三節 特殊接收方式的廣告………………………………………………83
      第四節 分眾訴求廣告………………………………………………………91
      第五節 特殊畫面表現的廣告………………………………………………95
     第五章 結論………………………………………………………………………101
      第一節 結論………………………………………………………………..101
      第二節 建議………………………………………………………………..107
     參考書目…………………………………………………………………………..109
     附錄:訪談逐字稿………………………………………………………………..116
     
     
     圖錄
     
     圖 1-1-3 中華電信 MOD 傳輸方式示意圖……………………………………..13
     圖 4-1-1 互動廣告範例BMW 的 DAL 廣告…………………………………...42
     圖 4-2-2 互動廣告範例海倫仙度絲的 Microsite 廣告………………………….44
     圖 4-2-3 互動廣告範例,索取節目表的Impulsive response 廣告 …………….45
     
     
     表錄
     
     表 1-1-1 數位電視四種平台………………………………………………………3
     表 1-1-2 歐規與美規傳輸標準之比較……………………………………………6
     表 1-1-3 三家有線數位電視營運概況…………………………………………...11
     表 1-1-4 台灣三種數位電視平台優缺點比較表………………………………...14
     表 2-1-1 數位電視創新功能表………………………………………………. …..23
     表 2-3-1 電視廣播、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的比較表…………………………...35
     表 3-2-1 訪談名單 ..……………………………………………………………...37
     表 4-1-1 I AD 整理……………………………………………………………….51
     表 4-1-2 VOD AD 整理…………………………………………………………..58
     表 4-1-3 IPG AD 整理……………………………………………………………62
     表 4-2-1 EPG AD 整理…………………………………………………………...72
     表 4-2-2 Walled-garden AD 整理………………………………………………...75
     表 4-2-3 TVMail AD 整理………………………………………………………..79
     表 4-2-4 TVNet AD………………………………………………………………..82
     表 4-3-1 Mobile AD 整理.......................................................................................89
     表 4-4-1 分眾訴求廣告整理……………………………………………………...94
     表 4-5-1 SDTV 與 HDTV 規格比較……………………………………………95
     表 4-5-2 特殊畫面表現的廣告整理 ……………………………………………100
     表 5-1-1 類比電視廣告和數位電視廣告特質比較表………………………….103
     表 5-1-2 數位電視廣告類型綜合比較………………………………………….10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2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電視廣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互動電視廣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移動電視廣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DV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tv advertis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TV A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bile TV A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DTV ADen_US
dc.title (題名) 數位電視廣告形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Digital TV Advertisement Forma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心如,許安琪,漆梅君,劉美琪 ( 2000 )。《當代廣告》。臺北:學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俊雄 ( 2001 )。《直播衛星市場區隔與行銷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共電視岩花館(2005)。〈英國3G電訊業者Orange開播手機行動電視〉。取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pts.org.tw/~rnd/p9/p9-2.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電視公司 ( 2005 ) 。〈無線數位電視認識手冊〉。取自:http://family.ttv.com.tw/family/default.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俊穎 ( 2003 )。《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志勇 ( 2004 )。《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儀芳 ( 2002 )。《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賢智(2002)。廣播電視廣告製作與創意。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密 (2001)。〈 個人化電視的崛起--數位錄影機PVR 〉,《廣電人》77 :4-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秋華 ( 2003 )。〈數位無線電視之英國經驗〉。公共電視岩花館。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p9-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忠勝 ( 2002 )。《我國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奭璁 (2004)。〈露胸事件引發數位電視隱私問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87363,00.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慶永,高誌陽( 2004 )。〈 手持式數位電視:DVB-H技術之介紹〉,《電腦與通訊》,110:5-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美娟 ( 2003 )。《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登凱 ( 2003 )。《從單向到互動、從節目收視到加值服務-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理想與現實》。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慧君 ( 2001 a )。〈 為數位電視加裝翅膀〉,《廣電人》,76:48-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慧君 ( 2001 b )。〈當 DTV 遇上EC 〉,《廣電人》,74: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慧君 ( 2000 )。《 數位視訊服務 (DVS) 發展現況與趨勢 》。「經濟部科技專案成果叢書」。新竹: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鎮安( 2003年2月15日 )。〈數位花園〉,《數位時代雙週》,第52期。取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bnext.com.tw/mag/2003_02_15/2003_02_15_713.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馨芳( 2001 )。《 數位電視公車-台灣新商機》。 廣電人 78: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覃逸萍(2000)。《 數位化時代的無線電視傳播》。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玉賢 ( 2002 )。 〈數位電視將改變閱聽人觀看電視的模式─個人影音紀錄器PVR的影響〉。公共電視岩花館。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p9-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景青( 2005 年 5 月11 日 )。〈無線數位互動電視,明年元旦開播〉,《中國時報》。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806+112005051100442,0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銘輝 ( 2005 年 5 月 6 日 )。〈 公視加闢Dimo行動電視,龍門頂好商圈戶外轉播王建民球賽〉,《銘報》。取自: 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497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馨瑤( 2000 )。《內容網站型態與橫幅廣告表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電子與電腦 ( 2004 )。〈HDTV〉,《電子與電腦》,64: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自隆(2005)。《數位電視廣告管理:一些經營面向的新思考》,有線及衛星廣播電視產業營運議題研討會發表(2005年元月11,12日),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主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美琪( 2004 )。《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書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念中( 2003 )。《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佩珊( 2004 )。《網路廣告效果評估方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姿伶( 2004 )。《催眠手法應用於網路廣告之廣告效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雅芹( 2002 )。《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雅琪( 2003 )。《創新擴散模式探討我國數位電視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醒先( 2004 ) 〈 「行動TV接收」規格技術點燃下一波全球數位化競爭風潮〉, 《電子與電腦》,64:60-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佩璇( 2004 年 7 月 6日 )。 〈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唯民視交通台收廣告費〉, 《銘報》。取自 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395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FC 網站 取自 http://www.dfc.net.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 McOwen Wilson ( 2003,August). The future of UK television Advertising, FINANCIAL TIMES TUESDA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th Snyder Bulik( 2004 ). High time for ads to move to high def. Advertising Age. (Midwest region edition). Chicago: 75, 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ian Morrissey ( 2002 ).The TiVo Effect: Advertisers See Less TV Ad Spending, ClickZ News, from http://www.clickz.com/news/article.php/15477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blefax ( 2004 Nov 15 ). Not Ready for Prime Time: VOD Digital Ad Insertion`s Delay , Denver Post , 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ieen O’Neill , Marianne Barrett ( 2004), Tivo-The Next Big Thing? DVRs and Television Advertising Models,6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e Mandese( 2004 Jun 7) . Study Says DVRs, Ads Can Co-Exist , Television Week , Chicago : 23, 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 Lofayette ( 2004 Nov 29). SVOD Giving Ways To Ad-Paid Model, Television Week , Chicago: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TV Sales Formats . 取自 http://www.itvsales.com/itv/opencms/itvsales/beyondthespot/interactive/advertising/advertising.j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nham ( 2004 Dec ). Prepping for VOD Advertising, Executive Quot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 EQUI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ichtman Research Group a ( 2004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search Notes 2004 Q4,Leichtman Research Group,p.1-2。available at:http://www.leichtmanresearch.com/research/notes12_2004.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ichtman Research Group b (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 Research Notes 2003 Q2,Leichtman Research Group,p.4 。available at:http://www.leichtmanresearch.com/research/notes06_2003.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penTV advertise whitepaper ( 2002 ), from: http://www.opentv.com/products/ent_advertise.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chael Helyer Donaldson ( 2005 ) . How advertisers can overcome ad zapping, Marketing Magazine. Auckland: Mar 2005,p. 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ndal C.Picker ( 2004 ).The Digital Video Recorder:Unbundling Advertising and Content , The University of Law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ss Wehner and Will Shanley ( 2005 Jan. 11)。Marketing Firms Hope `Targeted Ads` Lure Viewers Back to Commercials,The Denver Post,from http://www.backchannelmedia.com/newsletter/story/2772755407/Marketing_Firms_Hope_Targeted_.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ve Donohue ( 2005 ) . ITV Time`s Coming -- No, Really , Multichannel News , 26, 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orin Douglas ( 2004 Jan 10 )。BBC NEWS , fr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tv_and_radio/3791787.stm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