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亞洲銀行業跨國併購之研究
作者 袁顥庭
貢獻者 沈中華<br>吳啟銘
袁顥庭
關鍵詞 亞洲銀行業
跨國併購
CAMEL法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41:41 (UTC+8)
摘要 歐美銀行業為因應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競爭態勢,紛紛藉由併購方式增強競爭能力。全球金融風暴對新興市場的銀行業者衝擊甚大,世界各國金融業者也趁機在亞洲、拉丁美洲與俄羅斯收購投資標的,藉以低價取得價值被低估的資產,擴大其區域營運規模,以及強化客戶網路關係。
     
     銀行的併購案與其他產業的併購案相比只是少數;即使在銀行業中,曾進行併購活動的銀行也是少數;因此引發我們思考幾個問題:這少數歷經併購的銀行是否存在某些特質呢?主併銀行與被併銀行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呢?在進行併購後,銀行的營運表現是否會產生明顯的差異呢?
     
     本研究主要是從財務的觀點,來探討跨國性銀行併購活動,透過基本統計量(Basic Descriptive Statistics)的比較,分析主併銀行與被併銀行的經營績效與經營效率有何差異。採用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討論併購活動發生後,銀行的績效是否顯著地提高。此外,利用敘述性資料(Descriptive Data)的整理,探討合併動機、併購之相關制度影響因素。
     經過研究分析有以下幾點結論:
     一、併購銀行的特質
     
     研究結果顯示主併銀行的規模遠較被併銀行和未從事併購之銀行為大。在財務績效表現方面,主併銀行的資本適足性、資產品質和管理能力上較被併銀行為佳;但是在獲利性和流動性的表現上,卻較被併銀行差,又被併銀行的表現差異極大。與配對銀行相比,主併銀行的財務績效表現一般,和配對銀行相當。而被併銀行的五個績效衡量構面均較其配對銀行表現好;外國銀行欲進行跨國合併時,當然優先選擇在資本適足性、資產品質、管理能力、獲利性、流動性各方面經營較佳之銀行與之合併。
     
     二、銀行合併前後經營績效之比較
     
     主併銀行的資產報酬率併購前後有顯著差異,而非利息收入未有顯著差異。被併銀行的資產報酬率、非利息收入檢定結果皆不顯著。
     歐美銀行趁機收購亞洲價值被低估的資產,提高了銀行的資產報酬率;但是在拓展亞洲的各項金融業務發展上,目前還沒有明顯的效益產生,未來仍需努力。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在銀行併購相關議題上有所助益,並且可就一些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1. 合併前的策略規劃、審查評鑑工作非常重要,若隨便找一家被併銀行,為合併而合併,不僅併購之綜效未能產生,甚而使經營績效變差,則得不償失。
     2. 跨國併購涉及雙方繁雜的法令限制,而銀行業又是政府所特別重視,嚴格控制的行業,因此併購活動更形困難。在推動併購案時應藉助專業顧問公司,尋找優良併購標的,處理相關法令事宜,以減少無形的併購成本。
     3. 併購活動要在最短時間擴大營運規模、營運範疇、產生合併綜效,合併後之整合工作就非常重要,攸關合併後的經營績效。主事者必須慎思慎行,仔細思考合併之目的、評估合併之成本效益。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1. 沈中華(2003),金融市場,華泰。
2. 沈中華(2002),「金控公司的銀行與獨立銀行CAMEL比較:1997~1998」,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3輯第2期。
3. 劉和昌(2002),「台灣地區銀行合併之因素與績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陳寶瑞,郭秋榮,曾文清(2001),「金融機構合併之探討」,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7卷第8期。
5. 黃士育(2001),「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泰國金融變革之研究(1997-2000)」,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呂建良(2001),「日本金融機構經營危機之研究—從泡沫經濟觀點」,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呂桂玲、方慧娟、李榮謙(2001),「國際間金融整合之發展、問題與啟示」,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7輯。
8.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
9. 周文賢(2001),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之應用,智勝文化。
10. 林婷鈴(2000),「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之探討」,中華管理評論,第3輯第3期。
11. 黃明琦(2000),「臺灣金融機構購併前後績效與綜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沈中華(1999),貨幣銀行學-全球的觀點,增訂版,新陸。
13. 伍忠賢(1999),企業購併聖經,台北:遠流。
14. 汪仲編譯 (1999),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台北:時報。譯自:Dominic Casserley and Gerg Gibb。
15. 張捷昌(1999),,「日本金融機構經營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5卷第7期。
16. 許李瑋(1999),「我國銀行業購併之績效與綜效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盧正昕(1998),「銀行業購併的實務與趨勢」,華信金融季刊,第3期。
18. 鄭嘉慧(1998),「東南亞國家金融體制的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2期。
19. 林惠玲、陳正倉(1998),統計學-方法與應用,雙葉書廊。
20. 魏啟林(1992),「台灣廠商跨國經營之購併策略分析」,台灣企業國際化研討會論文。
貳、 英文部分
1. Claudia M. Buch and Gayle L. DeLong(2001),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What Lures the Rare Animal?”, Keiel Working Paper No.1070.
2. Dario Focarelli and Alberto Franco Pozzolo(2001), “The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and Shareholdings in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5:2305-2337.
3. Berger, A.N., DeYoung, R., Genay, H., Udell, G.F.(2000), “Th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A Cross-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Brookongs-Wharton Paper on Financial Service:23-120.
4. John H. Boyd and Stanley L. Graham(1998), “Consolidation in U.S. banking: Implications for efficiency and risk.”,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113-135.
5. Peter S. Rose, “Profiles of U.S. Merging Banks and the Performance Outcomes and Motivations for Recent Mergers.”, Bank Mergers: Current Issues and Persepctives:3-28.
6. Gabriel Hawawini and Itzhak Swary(1990),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 Elsevier Scienc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0355014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中華<br>吳啟銘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袁顥庭zh_TW
dc.creator (作者) 袁顥庭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Sep-2009 16:41:41 (UTC+8)-
dc.date.available 11-Sep-2009 16:41:4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41:4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355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82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355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歐美銀行業為因應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競爭態勢,紛紛藉由併購方式增強競爭能力。全球金融風暴對新興市場的銀行業者衝擊甚大,世界各國金融業者也趁機在亞洲、拉丁美洲與俄羅斯收購投資標的,藉以低價取得價值被低估的資產,擴大其區域營運規模,以及強化客戶網路關係。
     
     銀行的併購案與其他產業的併購案相比只是少數;即使在銀行業中,曾進行併購活動的銀行也是少數;因此引發我們思考幾個問題:這少數歷經併購的銀行是否存在某些特質呢?主併銀行與被併銀行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呢?在進行併購後,銀行的營運表現是否會產生明顯的差異呢?
     
     本研究主要是從財務的觀點,來探討跨國性銀行併購活動,透過基本統計量(Basic Descriptive Statistics)的比較,分析主併銀行與被併銀行的經營績效與經營效率有何差異。採用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討論併購活動發生後,銀行的績效是否顯著地提高。此外,利用敘述性資料(Descriptive Data)的整理,探討合併動機、併購之相關制度影響因素。
     經過研究分析有以下幾點結論:
     一、併購銀行的特質
     
     研究結果顯示主併銀行的規模遠較被併銀行和未從事併購之銀行為大。在財務績效表現方面,主併銀行的資本適足性、資產品質和管理能力上較被併銀行為佳;但是在獲利性和流動性的表現上,卻較被併銀行差,又被併銀行的表現差異極大。與配對銀行相比,主併銀行的財務績效表現一般,和配對銀行相當。而被併銀行的五個績效衡量構面均較其配對銀行表現好;外國銀行欲進行跨國合併時,當然優先選擇在資本適足性、資產品質、管理能力、獲利性、流動性各方面經營較佳之銀行與之合併。
     
     二、銀行合併前後經營績效之比較
     
     主併銀行的資產報酬率併購前後有顯著差異,而非利息收入未有顯著差異。被併銀行的資產報酬率、非利息收入檢定結果皆不顯著。
     歐美銀行趁機收購亞洲價值被低估的資產,提高了銀行的資產報酬率;但是在拓展亞洲的各項金融業務發展上,目前還沒有明顯的效益產生,未來仍需努力。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在銀行併購相關議題上有所助益,並且可就一些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1. 合併前的策略規劃、審查評鑑工作非常重要,若隨便找一家被併銀行,為合併而合併,不僅併購之綜效未能產生,甚而使經營績效變差,則得不償失。
     2. 跨國併購涉及雙方繁雜的法令限制,而銀行業又是政府所特別重視,嚴格控制的行業,因此併購活動更形困難。在推動併購案時應藉助專業顧問公司,尋找優良併購標的,處理相關法令事宜,以減少無形的併購成本。
     3. 併購活動要在最短時間擴大營運規模、營運範疇、產生合併綜效,合併後之整合工作就非常重要,攸關合併後的經營績效。主事者必須慎思慎行,仔細思考合併之目的、評估合併之成本效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4
     第四節 章節結構………………………………………………7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併購理論………………………………………………9
     第二節 銀行業併購之相關實證研究………………………..15
     第參章 亞洲金融環境概況……………………………………………19
     第一節 國際金融整合………………………………………..19
     第二節 日本…………………………………………………..24
     第三節 韓國…………………………………………………..26
     第四節 泰國…………………………………………………..27
     第五節 菲律賓………………………………………………..27
     第六節 印尼…………………………………………………..28
     第七節 香港…………………………………………………..28
     第八節 新加坡………………………………………………..29
     第九節 台灣…………………………………………………..29
     第肆章 研究設計………………………………………………………33
     第一節 研究假說……………………………………………..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34
     第三節 研究變數的選擇與定義……………………………..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39
     第伍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41
     第一節 基本敘述性統計量比較……………………………..41
     第二節 迴歸分析……………………………………………..5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67
     第一節 研究結論……………………………………………..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68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68
     參考文獻………………………………………………………………..70
     
     
     
     
     
     
     
     
     
     
     
     
     
     
     
     
     
     圖表目錄
     
     頁次
     圖1-1:研究流程…………………………………………………………6
     表5-1:樣本銀行之資產總額…………………………………………..52
     表5-2:主併銀行之CAMEL績效整理………………………………...53
     表5-3:被併銀行之CAMEL績效整理………………….……………..56
     表5-4:主併銀行併購前後績效差異之迴歸分析……………………..62
     表5-5:被併銀行併購前後績效差異之迴歸分析……………………..63
     表5-6:主、被併銀行併購前後績效差異之迴歸分析…………………64
     表5-7:主併銀行併購前後績效差異之迴歸分析(落後一期)………..65
     表5-8:被併銀行併購前後績效差異之迴歸分析(落後一期)………..6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亞洲銀行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跨國併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AMEL法zh_TW
dc.title (題名) 亞洲銀行業跨國併購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沈中華(2003),金融市場,華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沈中華(2002),「金控公司的銀行與獨立銀行CAMEL比較:1997~1998」,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3輯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劉和昌(2002),「台灣地區銀行合併之因素與績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陳寶瑞,郭秋榮,曾文清(2001),「金融機構合併之探討」,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7卷第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黃士育(2001),「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泰國金融變革之研究(1997-2000)」,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呂建良(2001),「日本金融機構經營危機之研究—從泡沫經濟觀點」,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呂桂玲、方慧娟、李榮謙(2001),「國際間金融整合之發展、問題與啟示」,國際金融參考資料,第47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智勝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周文賢(2001),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之應用,智勝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林婷鈴(2000),「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之探討」,中華管理評論,第3輯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黃明琦(2000),「臺灣金融機構購併前後績效與綜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沈中華(1999),貨幣銀行學-全球的觀點,增訂版,新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伍忠賢(1999),企業購併聖經,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汪仲編譯 (1999),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台北:時報。譯自:Dominic Casserley and Gerg Gibb。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張捷昌(1999),,「日本金融機構經營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5卷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許李瑋(1999),「我國銀行業購併之績效與綜效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盧正昕(1998),「銀行業購併的實務與趨勢」,華信金融季刊,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鄭嘉慧(1998),「東南亞國家金融體制的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林惠玲、陳正倉(1998),統計學-方法與應用,雙葉書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魏啟林(1992),「台灣廠商跨國經營之購併策略分析」,台灣企業國際化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Claudia M. Buch and Gayle L. DeLong(2001),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What Lures the Rare Animal?”, Keiel Working Paper No.10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Dario Focarelli and Alberto Franco Pozzolo(2001), “The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and Shareholdings in OECD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5:2305-23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Berger, A.N., DeYoung, R., Genay, H., Udell, G.F.(2000), “Th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A Cross-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Brookongs-Wharton Paper on Financial Service:23-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John H. Boyd and Stanley L. Graham(1998), “Consolidation in U.S. banking: Implications for efficiency and risk.”,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113-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Peter S. Rose, “Profiles of U.S. Merging Banks and the Performance Outcomes and Motivations for Recent Mergers.”, Bank Mergers: Current Issues and Persepctives: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Gabriel Hawawini and Itzhak Swary(1990),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 Elsevier Scienc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