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於本國商業銀行之角色
The Role of OBU in Taiwan Banking Industry
作者 陳禹彤
Chen,Yu-Tong
貢獻者 沈中華
Shen,Chung-Hua
陳禹彤
Chen,Yu-Tong
關鍵詞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兩岸金融
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
OBU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2-Sep-2009 12:27:31 (UTC+8)
摘要 隨著產業外移、投資需求不振,台灣銀行業近年來一直面臨資金放貸無門的窘境,而在銀行家數過多、不斷殺價爭食有限市場下,利差愈縮愈窄,獲利自然不易成長。因此銀行業近幾年來由企業金融轉向消費金融發展,一窩蜂搶做消金業務,更為雙卡風暴的發生埋下禍胎。
     根據金管會統計,2006年本國銀行因受到雙卡衝擊而呈現稅前虧損高達新台幣74.2億元,創下史上次低水準,為金管會自1994年開始統計以來,除2002年〈虧損1045.86億元〉外,本國銀行再度出現虧損。由於雙卡壞帳暴增,侵蝕國內分行營收,而OBU及國外分行在政府大力推展策略下,國內外獲利此消彼漲,搖身一變成為各家銀行最受注目的資優生。因此這一兩年來台灣銀行業OBU及海外獲利比重超逾國內分行(DBU),這現象除反映金融業跟著客戶跑的不變道理外,亦突顯在本地市場過度競爭的困境短期難解的情況下,開發海外業務幾已成為各銀行高階主管眼中賺取盈餘的最佳管道。
     放諸台灣產業外移及空洞化現象日深,台灣企業至大陸投資已是不可擋之趨勢。然在兩岸金融往來限制下,本國銀行業到現在還是無法登陸設立分行或子行,在與台商客戶無法直接進行業務往來下,只好透過OBU間接和台商客戶做生意,此為OBU獲利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
     繼中國大陸於2006年12月15日頒布「大陸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後,已有首批外資銀行子行於2007年4月開幕,共計4家銀行106家子行分支機構〈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香港商東亞銀行〉,爭食大陸金融業零售市場(Retail Banking),對OBU經營大陸台商市場造成威脅。鑑於大陸台商業務規模不斷擴增,業已成為兩岸經濟成長極為重要的力量,我國政府應及早規劃如何將台商之資金與業務留在本國OBU往來。
     總而言之,在兩岸政經問題沒有明朗化及金融協商尚未達成共識之前,雖然大陸台商在大陸公司的融資逐漸本地化,但基於政治考量,台商營運中心多仍設在大陸境外。若我國政府能在安全考量無虞下,迅速且有效率地繼續開放本國銀行OBU業務,甚至開放大陸台商回台上市機制,OBU才有可能成為台商資金的調度平台,而不至淪為政府空喊多年的口號。大陸台商融資市場不斷成長,台灣金融業與大陸台商客戶配合已久,不論財務與信用狀況、或操作模式均有一定程度之瞭解,儘管面對外商銀行及陸資銀行虎視眈眈的金融版圖爭奪戰,如能在政府政策開放與金融業界積極拓展OBU業務的相輔相成配合下,提供台商更多元化及便利之融資服務,並掌握風險之控管,方能使台商在全球布局上無後顧之憂,創造政府、銀行業與產業界的三贏榮景。
參考文獻 1.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撰(民73)。境外金融中心概述
2.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撰(民78)。國際金融業務之探討
3.洪金和(民82年10月)。我國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之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9卷第10期,頁1-17。
4.洪穎文(民83)。台灣中小企業融資策略之研究。中興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
5.陳又慈(民89)。我國境外金融中心經營與績效之研究。中原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
6.張文添(民72)。我國境外金融中心經營環境之分析及策略之探討。文化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65-66
7.許金松(民91)。大陸台商融資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康信鴻(民85)。國際金融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三民
9.陳衍潔(民95)。2007年銀行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經院
10.張啟隆(民73)。境外金融中心相關操作因素之比較分析研究—以中菲港星為例。文化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21-22
11.梁國樹(民83)。發展台北成為區域金融中心。中央銀行季刊第16卷第2期
12.楊雅惠(民95年8月)。探尋金融發展之多元商機,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投資e焦點,第58期
13.楊聰權(民87)。國際/兩岸貿易與OBU運用。台北市:楊聰權
14.廖德忠(民94)。影響國內銀行OBU分行業務經營績效因素評估。中興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64-67
15.蔡玉惠(民84)。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之研究。成功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13-18
16.潘志奇(民75)。台灣地區之境外金融中心,貨幣市場十年。中興票券金融公司—週年特刊
17.蔡蒔銓(民84)。台灣地區OBU經營績效及政府開放政策效果之探討。台灣大學財金所碩士論文
18.謝甲輝(民91)。本國銀行OBU分行經營績效之研究─DEA資料包絡分析法之運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
19.簡永光(民92)。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台北市:台灣金融研訓院
20.簡永光(民90)。投資中國。2001/7-第89期
21.欒玉佳(民87)。台灣與新加坡境外金融中心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13,40-44
22.兩岸金融往來政策與現狀(民國93 年 12 月 30 日)。金管會銀行局網站
23.台灣金融服務業發展趨勢分析。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台商服務網。網址:http://twbusiness.nat.gov.tw/asp/industry12.asp
24.銀彈不足 台商盼放行台資銀行登陸—台商在大陸經營困境系列(融資篇)(民國95年10月3日)。工商時報
25.OBU對台商無擔保授信擬提高(民國96年3月21日)。經濟日報
26.華南台商錢進香港逾6600億元(民國96年4月9日)。聯合報
27.花旗併購僑銀本土銀行憂心客戶被搶光光(民國96年4月10日)。工商時報
28.因應兩稅合一台商營運總部擬遷香港(民國96年4月11日)。經濟日報
29.Dufey與Giddy(1978) in 饒餘慶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1995
30.Eiteman, David K. & Authur I. Stonehill(1989), 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5th edition.
31.Goldberg, Michel A.and Helsley,Robert W.and evi,Maurice (1988),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2(2).
32.McCarthy, Ian (1979),Offshore Banking Centres: Benefits and Cost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Vol. 16, No. 4.
33.Park Y.S. & Essayyad M. eds.(1990),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34.Reed H.G.(1990), Financial Center Hegemony, Interest Rates, an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 in Park Y.S. & Essayyad M. ed.,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35.Park Y.S. (1982), The Economics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7(4).
36.Anonymous(May 1992), Bahrain, Euromoney, p15-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3932206
95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境外金融中心簡介............................7
     第一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概述.................. ........7
     第二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起源.........................12
     第三節 境外金融中心文獻探討.......................14
     第三章 我國境外金融中心之成立與發展................18
     第一節 成立背景與動機…………......................18
     第二節 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之發展......................19
     第三節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業務範圍....................26
     第四章 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與OBU之發展..............31
     第一節 兩岸金融往來...............................31
     第二節 大陸台商概況及融資需求......................40
     第三節 台灣銀行業提供大陸台商融資管道之探討..........47
     第四節 主管機關對OBU辦理授信案得受理之擔保品的相關規定...52
     第五節 台灣可否成為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 55
     第五章 境外公司與OBU..............................63
     第一節 境外公司的功能..............................63
     第二節 境外公司註冊地介紹...........................65
     第三節 如何選擇境外公司之設立地點....................69
     第四節 境外公司與OBU的結合運用......................72
     第六章 OBU稅前損益與營業收入分析....................75
     第一節 OBU稅前盈餘貢獻度超過DBU?...................75
     第二節 以三家本國銀行OBU2001年至2006年之營業收入分析觀察全體OBU之異同點............7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建議......................................90
     參考文獻.........................................94
     附 錄.........................................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2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中華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hen,Chung-Hu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禹彤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Yu-To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禹彤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Yu-To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Sep-2009 12:27:31 (UTC+8)-
dc.date.available 12-Sep-2009 12:27: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Sep-2009 12:27: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322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58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322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境外金融中心簡介............................7
     第一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概述.................. ........7
     第二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起源.........................12
     第三節 境外金融中心文獻探討.......................14
     第三章 我國境外金融中心之成立與發展................18
     第一節 成立背景與動機…………......................18
     第二節 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之發展......................19
     第三節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業務範圍....................26
     第四章 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與OBU之發展..............31
     第一節 兩岸金融往來...............................31
     第二節 大陸台商概況及融資需求......................40
     第三節 台灣銀行業提供大陸台商融資管道之探討..........47
     第四節 主管機關對OBU辦理授信案得受理之擔保品的相關規定...52
     第五節 台灣可否成為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 55
     第五章 境外公司與OBU..............................63
     第一節 境外公司的功能..............................63
     第二節 境外公司註冊地介紹...........................65
     第三節 如何選擇境外公司之設立地點....................69
     第四節 境外公司與OBU的結合運用......................72
     第六章 OBU稅前損益與營業收入分析....................75
     第一節 OBU稅前盈餘貢獻度超過DBU?...................75
     第二節 以三家本國銀行OBU2001年至2006年之營業收入分析觀察全體OBU之異同點............7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建議......................................90
     參考文獻.........................................94
     附 錄.........................................97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產業外移、投資需求不振,台灣銀行業近年來一直面臨資金放貸無門的窘境,而在銀行家數過多、不斷殺價爭食有限市場下,利差愈縮愈窄,獲利自然不易成長。因此銀行業近幾年來由企業金融轉向消費金融發展,一窩蜂搶做消金業務,更為雙卡風暴的發生埋下禍胎。
     根據金管會統計,2006年本國銀行因受到雙卡衝擊而呈現稅前虧損高達新台幣74.2億元,創下史上次低水準,為金管會自1994年開始統計以來,除2002年〈虧損1045.86億元〉外,本國銀行再度出現虧損。由於雙卡壞帳暴增,侵蝕國內分行營收,而OBU及國外分行在政府大力推展策略下,國內外獲利此消彼漲,搖身一變成為各家銀行最受注目的資優生。因此這一兩年來台灣銀行業OBU及海外獲利比重超逾國內分行(DBU),這現象除反映金融業跟著客戶跑的不變道理外,亦突顯在本地市場過度競爭的困境短期難解的情況下,開發海外業務幾已成為各銀行高階主管眼中賺取盈餘的最佳管道。
     放諸台灣產業外移及空洞化現象日深,台灣企業至大陸投資已是不可擋之趨勢。然在兩岸金融往來限制下,本國銀行業到現在還是無法登陸設立分行或子行,在與台商客戶無法直接進行業務往來下,只好透過OBU間接和台商客戶做生意,此為OBU獲利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
     繼中國大陸於2006年12月15日頒布「大陸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後,已有首批外資銀行子行於2007年4月開幕,共計4家銀行106家子行分支機構〈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香港商東亞銀行〉,爭食大陸金融業零售市場(Retail Banking),對OBU經營大陸台商市場造成威脅。鑑於大陸台商業務規模不斷擴增,業已成為兩岸經濟成長極為重要的力量,我國政府應及早規劃如何將台商之資金與業務留在本國OBU往來。
     總而言之,在兩岸政經問題沒有明朗化及金融協商尚未達成共識之前,雖然大陸台商在大陸公司的融資逐漸本地化,但基於政治考量,台商營運中心多仍設在大陸境外。若我國政府能在安全考量無虞下,迅速且有效率地繼續開放本國銀行OBU業務,甚至開放大陸台商回台上市機制,OBU才有可能成為台商資金的調度平台,而不至淪為政府空喊多年的口號。大陸台商融資市場不斷成長,台灣金融業與大陸台商客戶配合已久,不論財務與信用狀況、或操作模式均有一定程度之瞭解,儘管面對外商銀行及陸資銀行虎視眈眈的金融版圖爭奪戰,如能在政府政策開放與金融業界積極拓展OBU業務的相輔相成配合下,提供台商更多元化及便利之融資服務,並掌握風險之控管,方能使台商在全球布局上無後顧之憂,創造政府、銀行業與產業界的三贏榮景。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境外金融中心簡介............................7
     第一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概述.................. ........7
     第二節 境外金融中心之起源.........................12
     第三節 境外金融中心文獻探討.......................14
     第三章 我國境外金融中心之成立與發展................18
     第一節 成立背景與動機…………......................18
     第二節 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之發展......................19
     第三節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業務範圍....................26
     第四章 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與OBU之發展..............31
     第一節 兩岸金融往來...............................31
     第二節 大陸台商概況及融資需求......................40
     第三節 台灣銀行業提供大陸台商融資管道之探討..........47
     第四節 主管機關對OBU辦理授信案得受理之擔保品的相關規定...52
     第五節 台灣可否成為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 55
     第五章 境外公司與OBU..............................63
     第一節 境外公司的功能..............................63
     第二節 境外公司註冊地介紹...........................65
     第三節 如何選擇境外公司之設立地點....................69
     第四節 境外公司與OBU的結合運用......................72
     第六章 OBU稅前損益與營業收入分析....................75
     第一節 OBU稅前盈餘貢獻度超過DBU?...................75
     第二節 以三家本國銀行OBU2001年至2006年之營業收入分析觀察全體OBU之異同點............7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建議......................................90
     參考文獻.........................................94
     附 錄.........................................9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2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金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陸台商資金調度中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BUen_US
dc.title (題名)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於本國商業銀行之角色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ole of OBU in Taiwan Banking Indust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撰(民73)。境外金融中心概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撰(民78)。國際金融業務之探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洪金和(民82年10月)。我國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之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29卷第10期,頁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洪穎文(民83)。台灣中小企業融資策略之研究。中興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陳又慈(民89)。我國境外金融中心經營與績效之研究。中原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張文添(民72)。我國境外金融中心經營環境之分析及策略之探討。文化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65-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許金松(民91)。大陸台商融資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康信鴻(民85)。國際金融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陳衍潔(民95)。2007年銀行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經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張啟隆(民73)。境外金融中心相關操作因素之比較分析研究—以中菲港星為例。文化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2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梁國樹(民83)。發展台北成為區域金融中心。中央銀行季刊第16卷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楊雅惠(民95年8月)。探尋金融發展之多元商機,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投資e焦點,第5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楊聰權(民87)。國際/兩岸貿易與OBU運用。台北市:楊聰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廖德忠(民94)。影響國內銀行OBU分行業務經營績效因素評估。中興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64-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蔡玉惠(民84)。台灣境外金融中心之研究。成功大學企研所碩士論文。頁13-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潘志奇(民75)。台灣地區之境外金融中心,貨幣市場十年。中興票券金融公司—週年特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蔡蒔銓(民84)。台灣地區OBU經營績效及政府開放政策效果之探討。台灣大學財金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謝甲輝(民91)。本國銀行OBU分行經營績效之研究─DEA資料包絡分析法之運用。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簡永光(民92)。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台北市:台灣金融研訓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簡永光(民90)。投資中國。2001/7-第8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欒玉佳(民87)。台灣與新加坡境外金融中心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13,40-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兩岸金融往來政策與現狀(民國93 年 12 月 30 日)。金管會銀行局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台灣金融服務業發展趨勢分析。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全球台商服務網。網址:http://twbusiness.nat.gov.tw/asp/industry12.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銀彈不足 台商盼放行台資銀行登陸—台商在大陸經營困境系列(融資篇)(民國95年10月3日)。工商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OBU對台商無擔保授信擬提高(民國96年3月21日)。經濟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華南台商錢進香港逾6600億元(民國96年4月9日)。聯合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花旗併購僑銀本土銀行憂心客戶被搶光光(民國96年4月10日)。工商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因應兩稅合一台商營運總部擬遷香港(民國96年4月11日)。經濟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Dufey與Giddy(1978) in 饒餘慶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Eiteman, David K. & Authur I. Stonehill(1989), 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5th edi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Goldberg, Michel A.and Helsley,Robert W.and evi,Maurice (1988),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McCarthy, Ian (1979),Offshore Banking Centres: Benefits and Cost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Vol. 16, No. 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Park Y.S. & Essayyad M. eds.(1990),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Reed H.G.(1990), Financial Center Hegemony, Interest Rates, an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 in Park Y.S. & Essayyad M. ed.,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Park Y.S. (1982), The Economics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Anonymous(May 1992), Bahrain, Euromoney, p15-19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