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適用之探討-以資產交換交易為例
作者 陳櫻桂
貢獻者 沈中華
陳櫻桂
關鍵詞 34號公報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
資產交換
公平價值
避險會計
自然避險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2-Sep-2009 12:27:38 (UTC+8)
摘要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導入金融商品以公平價值衡量之原則並對避險會計作明確規範,明訂金融商品除少數例外情形,必須以公平價值衡量,且公平價值變動數須認列為當期損益,該公報亦就適用避險會計設定了若干條件,其中尤以衡量避險有效性最為不易,並非所有的財務避險均可適用避險會計處理方式,該公報亦未強制避險交易必須適用避險會計,致適用避險會計雖可降低公平價值變動對企業財務報表的衝擊,但企業及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之家數並不普遍。
     「如果不具備財務金融背景者,難以一窺究竟」 ,因為金融業為增加業務競爭力,不斷推出創新金融商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其本身為妥善管理風險亦積極從事避險交易,其適用避險會計之意願與能力理應較一般企業為強,惟實際情形並非如此,本文針對選樣的金融機構展開問卷調查,探討避險會計適用現況與問題癥結。
     在樣本中約有一半的金融機構適用(含部份適用)避險會計,且以金控旗下的大型銀行為主,適用的理由以充分揭露銀行經營績效者最多,其次為簽證會計師建議及自行研究討論等;不適用的主要原因為不具預期效益、其次依次為被避險商品結構太複雜、政策未強制採用避險會計等。
     由金融機構調查的結果大致可以推論企業適用避險會計之比率更低。
     本文針對金融機構普遍承作的資產交換避險交易,舉一實例探討如何適用避險會計,並衡量避險有效性。該實例以代替變數(proxy)衡量利率單項因素對債券價格的影響變動數,發現如果適用避險會計時,「被避險項目和避險工具之公平價值變動數對於損益的影響」會小於不適用者。就評估避險有效性而言,公平價值避險會計單就利率單項因素對債券價格之影響評估,其正確性及穩定性遠較不區分利率與信用因素之自然避險方式為佳。
     鑑於衡量避險有效性的過程繁複,嗣後之定期性評價與避險有效性衡量亦為沈重負擔,建議專業之財金資訊系統業者,除評價功能外,亦能提供避險性衡量之功能。此外,金融機構於設計新種金融商品,最好能同時針對相關之避險交易,研究如何以公平價值衡量以及如何計算避險有效性,除了可直接因應本身適用避險會計之需要外,尚可提供予其企業客戶參照適用,間接有助於金融商品之行銷。至於目前國內極為普遍之以可轉換公司債為標的之資產交換避險交易,尚有待於金融業者與會計業者共同研究出可行之避險會計處理方式。
     本論文係利用彭博資訊(Bloomberg LP)提供之功能,用以探討避險會計實例,後續研究者,亦可嘗試以其他資訊系統提供之套裝功能測試是否仍有相同之結果。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3
     第五節 本文章節架構.........................5
     第二章 34號公報避險會計相關規範之重點整理.....7
     第三章 避險會計概述........................15
     第一節 財務避險與會計避險...................15
     第二節 新舊制避險會計比較...................15
     第三節 避險會計之重要性.....................18
     第四節 小結................................20
     第四章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調查..........21
     第一節 問卷設計............................21
     第二節 金融機構選樣........................23
     第三節 調查方式............................23
     第四節 調查結果............................23
     第五章 避險會計適用問題之彙整...............27
     第一節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分析..........27
     第二節 避險會計適用上的問題.................28
     第三節 無法適用避險會計之因應方式............29
     第四節 適用避險會計的步驟...................31
     第五節 小結................................32
     第六章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實例探討..............33
     第一節 資產交換概述.........................33
     第二節 避險有效性之衡量......................37
     第三節 被避險資產債券價格受信用因素影響變動數..43
     第四節 避險工具—利率交換價值變動數...........47
     第五節 避險會計列帳分析......................49
     第六節 不同期間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0
     第七節 適用與不適用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1
     第八節 資產交換避險會計處理剖析...............5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57
     第二節 建議事項..............................59
     參考文獻 .....................................62
參考文獻 1.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年9月22日修訂版。
2.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六號金融商品之表達與揭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年6月23日發布。
3.方燕玲,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卅四號,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2005年3月7日。
4.方燕玲,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及36號公報實務進階workshop,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2006年6月2日。
5.古淑玲,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經濟日報,2004年2月1日。
6.古淑玲,金融商品之避險會計,經濟日報第22版會計經緯,2004年5月30日、6月6日及6月13日。
7.吳如玉,金融商品評價將採公平價值法,經濟日報,2004年1月4日。
8.許淑櫻,認識第三十四號公報,玉山票券,
9.黃金澤,談「避險會計處理」新舊制比較,資誠之友,第168期,2004年9月。
10.黃金澤,近期會計公報趨勢對企業營運之影響及因應之道會議記錄
11.黃金澤,談34號公報下公平價值衡量與現行實務比較,經濟日報22版會計經緯,2004年3月21日及28日。
12.陳建榮,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簡介,台灣工銀,2006年2月。
13.陳伯松,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經濟日報,2004年9月26日。
14.郭恆慶,認識「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僑銀通訊7月號,2005年7月。
15.程國榮,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之說明及實務應用,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研討會,2005年3月28日~31日。
16.楊貴永,Asset Swap 資產交換避險會計,未發表之研究報告。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3932208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2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中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櫻桂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櫻桂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Sep-2009 12:27:38 (UTC+8)-
dc.date.available 12-Sep-2009 12:27: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Sep-2009 12:27: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322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5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322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導入金融商品以公平價值衡量之原則並對避險會計作明確規範,明訂金融商品除少數例外情形,必須以公平價值衡量,且公平價值變動數須認列為當期損益,該公報亦就適用避險會計設定了若干條件,其中尤以衡量避險有效性最為不易,並非所有的財務避險均可適用避險會計處理方式,該公報亦未強制避險交易必須適用避險會計,致適用避險會計雖可降低公平價值變動對企業財務報表的衝擊,但企業及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之家數並不普遍。
     「如果不具備財務金融背景者,難以一窺究竟」 ,因為金融業為增加業務競爭力,不斷推出創新金融商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其本身為妥善管理風險亦積極從事避險交易,其適用避險會計之意願與能力理應較一般企業為強,惟實際情形並非如此,本文針對選樣的金融機構展開問卷調查,探討避險會計適用現況與問題癥結。
     在樣本中約有一半的金融機構適用(含部份適用)避險會計,且以金控旗下的大型銀行為主,適用的理由以充分揭露銀行經營績效者最多,其次為簽證會計師建議及自行研究討論等;不適用的主要原因為不具預期效益、其次依次為被避險商品結構太複雜、政策未強制採用避險會計等。
     由金融機構調查的結果大致可以推論企業適用避險會計之比率更低。
     本文針對金融機構普遍承作的資產交換避險交易,舉一實例探討如何適用避險會計,並衡量避險有效性。該實例以代替變數(proxy)衡量利率單項因素對債券價格的影響變動數,發現如果適用避險會計時,「被避險項目和避險工具之公平價值變動數對於損益的影響」會小於不適用者。就評估避險有效性而言,公平價值避險會計單就利率單項因素對債券價格之影響評估,其正確性及穩定性遠較不區分利率與信用因素之自然避險方式為佳。
     鑑於衡量避險有效性的過程繁複,嗣後之定期性評價與避險有效性衡量亦為沈重負擔,建議專業之財金資訊系統業者,除評價功能外,亦能提供避險性衡量之功能。此外,金融機構於設計新種金融商品,最好能同時針對相關之避險交易,研究如何以公平價值衡量以及如何計算避險有效性,除了可直接因應本身適用避險會計之需要外,尚可提供予其企業客戶參照適用,間接有助於金融商品之行銷。至於目前國內極為普遍之以可轉換公司債為標的之資產交換避險交易,尚有待於金融業者與會計業者共同研究出可行之避險會計處理方式。
     本論文係利用彭博資訊(Bloomberg LP)提供之功能,用以探討避險會計實例,後續研究者,亦可嘗試以其他資訊系統提供之套裝功能測試是否仍有相同之結果。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3
     第五節 本文章節架構.........................5
     第二章 34號公報避險會計相關規範之重點整理.....7
     第三章 避險會計概述........................15
     第一節 財務避險與會計避險...................15
     第二節 新舊制避險會計比較...................15
     第三節 避險會計之重要性.....................18
     第四節 小結................................20
     第四章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調查..........21
     第一節 問卷設計............................21
     第二節 金融機構選樣........................23
     第三節 調查方式............................23
     第四節 調查結果............................23
     第五章 避險會計適用問題之彙整...............27
     第一節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分析..........27
     第二節 避險會計適用上的問題.................28
     第三節 無法適用避險會計之因應方式............29
     第四節 適用避險會計的步驟...................31
     第五節 小結................................32
     第六章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實例探討..............33
     第一節 資產交換概述.........................33
     第二節 避險有效性之衡量......................37
     第三節 被避險資產債券價格受信用因素影響變動數..43
     第四節 避險工具—利率交換價值變動數...........47
     第五節 避險會計列帳分析......................49
     第六節 不同期間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0
     第七節 適用與不適用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1
     第八節 資產交換避險會計處理剖析...............5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57
     第二節 建議事項..............................59
     參考文獻 .....................................62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3
     第五節 本文章節架構.........................5
     第二章 34號公報避險會計相關規範之重點整理.....7
     第三章 避險會計概述........................15
     第一節 財務避險與會計避險...................15
     第二節 新舊制避險會計比較...................15
     第三節 避險會計之重要性.....................18
     第四節 小結................................20
     第四章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調查..........21
     第一節 問卷設計............................21
     第二節 金融機構選樣........................23
     第三節 調查方式............................23
     第四節 調查結果............................23
     第五章 避險會計適用問題之彙整...............27
     第一節 金融機構適用避險會計現況分析..........27
     第二節 避險會計適用上的問題.................28
     第三節 無法適用避險會計之因應方式............29
     第四節 適用避險會計的步驟...................31
     第五節 小結................................32
     第六章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實例探討..............33
     第一節 資產交換概述.........................33
     第二節 避險有效性之衡量......................37
     第三節 被避險資產債券價格受信用因素影響變動數..43
     第四節 避險工具—利率交換價值變動數...........47
     第五節 避險會計列帳分析......................49
     第六節 不同期間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0
     第七節 適用與不適用避險會計列帳之比較..........51
     第八節 資產交換避險會計處理剖析...............5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57
     第二節 建議事項..............................59
     參考文獻 .....................................6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322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34號公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產交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平價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避險會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然避險zh_TW
dc.title (題名) 公平價值避險會計適用之探討-以資產交換交易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年9月22日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六號金融商品之表達與揭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05年6月23日發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方燕玲,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卅四號,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2005年3月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方燕玲,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及36號公報實務進階workshop,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2006年6月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古淑玲,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經濟日報,2004年2月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古淑玲,金融商品之避險會計,經濟日報第22版會計經緯,2004年5月30日、6月6日及6月1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吳如玉,金融商品評價將採公平價值法,經濟日報,2004年1月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許淑櫻,認識第三十四號公報,玉山票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黃金澤,談「避險會計處理」新舊制比較,資誠之友,第168期,200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黃金澤,近期會計公報趨勢對企業營運之影響及因應之道會議記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黃金澤,談34號公報下公平價值衡量與現行實務比較,經濟日報22版會計經緯,2004年3月21日及2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陳建榮,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簡介,台灣工銀,2006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陳伯松,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經濟日報,2004年9月2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郭恆慶,認識「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僑銀通訊7月號,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程國榮,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之說明及實務應用,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研討會,2005年3月28日~3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楊貴永,Asset Swap 資產交換避險會計,未發表之研究報告。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