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大陸結構型商品之發展與個案評價
作者 吳忠壕
Wu, Chung Hao
貢獻者 陳松男
吳忠壕
Wu, Chung Hao
關鍵詞 組合式外幣存款
多區間選擇權
cBGM Model
Cross Currency Swap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0:45 (UTC+8)
摘要 隨著大陸地區的改革開放,在外資不斷湧入,經濟不斷成長的情況下,新金融商品在大陸之發展越來越茁壯;目前,大陸地區的新金融商品之發展,慢慢與國際接軌,朝金融多樣化的目標前進。本文分別列舉一個大陸地區的法人金融產品與個人理財產品為例,進行個案評價與分析。
      在法人金融產品方面,本文以中國銀行發行的美元收匯保值方案為例,進行分析。此商品屬於換匯換利的一種,茲命名為區間利差匯率交換合約,並以cLFM為評價模型,配合參數化的校準方法,進行遠期利率的模擬。透過評價結果可知,雖然產品的條款設定較高的交換匯率,對投資人有利;但參考利率之走勢卻不利於投資人;因此,不論是投資人或機構法人購買此類商品時,應深入瞭解產品的條款與其涵義,從財務分析的角度思考購買產品的必要性。
     在個人理財產品方面,本文以中國銀行發行的美元日進斗金商品為利,進行分析。本商品屬於組合式外幣存款的一種,以存入固定金額的外幣,做為本金;利息連動的部分,則係與歐元兌美元的每日多區間選擇權進行連動;投資人購買此商品除了可保本,更具有1%的保息效果。透過評價可知,由於條款設定較優,使得發行商的利潤較低,只有1.1996%的收益率,劣於同類型發行於台灣的產品。不過,大陸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定期存款也高出台灣許多;故在早期,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不多的情況下,發行商可靠著薄利多銷的方式,進行組合式外幣存款的銷售,藉由量的效果增加收益來源,並達到改善銀行外幣資產不足的目的。
      目前,大陸地區出現結構型商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我國的金融機構而言,若未來有意進軍大陸市場,應藉由我們已累積的金融服務經驗為基礎,在一片紅海市場中,從台灣經驗中建構出的藍海市場,朝亞太金融中心與籌資中心的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陳松男(2002),金融工程學-金融商品創新與選擇權理論,新陸書局;
2. 陳松男(2003),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及創新,新陸書局
3. 陳松男(2005),利率金融工程學-理論模型及實務應用,新陸書局
4. 陳松男(2005),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及創新(二),新陸書局
5. 牟海陽(2003),外幣利率市場化孕生結構性存款,中國外匯管理
6. 陳佩菱(2004),結構性金融商品之個案分析,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7. 李映瑾(2005),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雙區間連動及匯率連動債券,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吳順達(2005)關於人民幣理財市場的思考,長春金融高等學科學校學報
9. 張興勝、錢金葉(2005),人民幣理財產品熱銷的冷思考,中國城市金融
10. 李海霞、石屹(2005),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浙江金融
11. 張嘉云(2006),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以美元區間保本票券及信用連結暨通貨膨脹連動票券為例,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曹若玹(2006),可贖回雪球式商品的評價與避險,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
13. 吳庭斌(2006),利率衍生性商品之定價與避險:LIBOR 市場模型,政大金融研究所博士論文
14. 范芳志(2006),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回顧和展望,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15. 謝冬冬(2006),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南陽師範學院
16. 馮福來、高燕(2006),對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研究,海南金融
17. 詹瑤(2006),2007年大陸債劵投資策略,上海元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18. 王元愷(2006),何時替自己做嫁衣 – 國內銀行外匯衍生性產品定價能力分析,中國外匯
19. 鍾曼玲(2007),可贖回式利率連動債券之評價與分析,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高于晴(2007)可贖回區間雪球型結構債之評價與風險管理,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俞強(2007),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新趨勢,中國金融
22. 郭晶(2007),張旭陽:未來十年是理財工具極大豐富的十年,卓越理財
23. 詹欣(2007),金融創新當務之急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創新,經濟工作
24. 熊炯坤(2007),銀行外匯產品: 乍看「相遠」 細看「相似」, 中國外匯
25. 王美琼(2007),有個性才會有錢途 – 如何應對商業銀行外匯產品同質化,中國外匯
26. 陳默(2008),2007年中國個人金融理財市場回顧,中國信用卡
英文部分
1. P.Mikkelsen(2001), “Cross – currency LIBOR Market Models”, working paper
2. Erik Schologl(2002), “A multicurrency extension of the lognormal interest rate Market Models”, Finance Stochast. 6, 173 – 196
3. Ahsan Amin(2003), “Multi-factor Cross Currency LIBOR Market Models: Implementation, Calibration and Examples”, working paper
4. Brigo. D. and F. Mercurio.(2006), “Interest Rate Model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5. Ting – Pin Wu and Son – Nan Chen(2007), “Cross – Currency Equity Swaps in the BGM model”, Journal of Derivatives. 15, 60 – 7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金融研究所
95352031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2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松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忠壕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Chung 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忠壕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Chung 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09:30: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09:30: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0: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352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1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金融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35203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大陸地區的改革開放,在外資不斷湧入,經濟不斷成長的情況下,新金融商品在大陸之發展越來越茁壯;目前,大陸地區的新金融商品之發展,慢慢與國際接軌,朝金融多樣化的目標前進。本文分別列舉一個大陸地區的法人金融產品與個人理財產品為例,進行個案評價與分析。
      在法人金融產品方面,本文以中國銀行發行的美元收匯保值方案為例,進行分析。此商品屬於換匯換利的一種,茲命名為區間利差匯率交換合約,並以cLFM為評價模型,配合參數化的校準方法,進行遠期利率的模擬。透過評價結果可知,雖然產品的條款設定較高的交換匯率,對投資人有利;但參考利率之走勢卻不利於投資人;因此,不論是投資人或機構法人購買此類商品時,應深入瞭解產品的條款與其涵義,從財務分析的角度思考購買產品的必要性。
     在個人理財產品方面,本文以中國銀行發行的美元日進斗金商品為利,進行分析。本商品屬於組合式外幣存款的一種,以存入固定金額的外幣,做為本金;利息連動的部分,則係與歐元兌美元的每日多區間選擇權進行連動;投資人購買此商品除了可保本,更具有1%的保息效果。透過評價可知,由於條款設定較優,使得發行商的利潤較低,只有1.1996%的收益率,劣於同類型發行於台灣的產品。不過,大陸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定期存款也高出台灣許多;故在早期,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不多的情況下,發行商可靠著薄利多銷的方式,進行組合式外幣存款的銷售,藉由量的效果增加收益來源,並達到改善銀行外幣資產不足的目的。
      目前,大陸地區出現結構型商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我國的金融機構而言,若未來有意進軍大陸市場,應藉由我們已累積的金融服務經驗為基礎,在一片紅海市場中,從台灣經驗中建構出的藍海市場,朝亞太金融中心與籌資中心的目標前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4
     第二章 大陸地區結構型商品之發展趨勢
     第一節 新金融商品在大陸的發展歷程 ------------------------------------------- 6
     第二節 結構型商品連結標的之發展 -------------------------------------------- 10
     第三節 外幣結構型商品之發展 ---------------------------------------------------- 13
     第四節 人民幣結構型商品之發展 ------------------------------------------------- 18
     第五節 大陸地區結構型商品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Lognormal Forward LIBOR Model ---------------------------------------- 25
     第二節 Cross Currency Lognormal Forward LIBOR Model -------------------- 31
     第三節 利率波動度結構 ------------------------------------------------------------- 37
     第四節 LFM下的近似Swaption波動度 ------------------------------------------- 43
     第五節 蒙地卡羅法 ------------------------------------------------------------------- 46
     第四章 區間利差匯率交換合約的評價與分析
     第一節 前言 ---------------------------------------------------------------------------- 47
     第二節 商品展示表 ------------------------------------------------------------------- 48
     第三節 商品解析 ---------------------------------------------------------------------- 50
     第四節 評價流程 ---------------------------------------------------------------------- 53
     第五節 商品評價 ---------------------------------------------------------------------- 54
     第六節 避險參數分析 ---------------------------------------------------------------- 67
     第七節 發行商風險與避險策略 ---------------------------------------------------- 69
     第八節 小結 ---------------------------------------------------------------------------- 70
     第五章 組合式外幣存款的評價及分析
     第一節 商品簡介 ---------------------------------------------------------------------- 71
     第二節 商品展示表 ------------------------------------------------------------------- 72
     第三節 商品解析 ---------------------------------------------------------------------- 73
     第四節 美元日進斗金之評價 ------------------------------------------------------- 78
     第五節 敏感度分析 ------------------------------------------------------------------- 81
     第六節 風險分析 ---------------------------------------------------------------------- 85
     第七節 小結 ---------------------------------------------------------------------------- 87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8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90
     參考文獻 ------------------------------------------------------------------------------------ 91
     附錄一:美元收匯保值方案之產品評價 ------------------------------------------------- 93
     附錄二:美元日進斗金商品區間選擇權評價公式推導 ------------------------------- 96
     附錄三:美元日進斗金商品多區間選擇權避險參數推導 -------------------------- 9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2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組合式外幣存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區間選擇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BGM Mode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ross Currency Swap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結構型商品之發展與個案評價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陳松男(2002),金融工程學-金融商品創新與選擇權理論,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陳松男(2003),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及創新,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陳松男(2005),利率金融工程學-理論模型及實務應用,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陳松男(2005),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及創新(二),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牟海陽(2003),外幣利率市場化孕生結構性存款,中國外匯管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陳佩菱(2004),結構性金融商品之個案分析,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李映瑾(2005),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雙區間連動及匯率連動債券,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吳順達(2005)關於人民幣理財市場的思考,長春金融高等學科學校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張興勝、錢金葉(2005),人民幣理財產品熱銷的冷思考,中國城市金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李海霞、石屹(2005),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浙江金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張嘉云(2006),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以美元區間保本票券及信用連結暨通貨膨脹連動票券為例,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曹若玹(2006),可贖回雪球式商品的評價與避險,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吳庭斌(2006),利率衍生性商品之定價與避險:LIBOR 市場模型,政大金融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范芳志(2006),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回顧和展望,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謝冬冬(2006),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南陽師範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馮福來、高燕(2006),對我國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研究,海南金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詹瑤(2006),2007年大陸債劵投資策略,上海元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王元愷(2006),何時替自己做嫁衣 – 國內銀行外匯衍生性產品定價能力分析,中國外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鍾曼玲(2007),可贖回式利率連動債券之評價與分析,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高于晴(2007)可贖回區間雪球型結構債之評價與風險管理,政大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俞強(2007),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新趨勢,中國金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郭晶(2007),張旭陽:未來十年是理財工具極大豐富的十年,卓越理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詹欣(2007),金融創新當務之急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創新,經濟工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熊炯坤(2007),銀行外匯產品: 乍看「相遠」 細看「相似」, 中國外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王美琼(2007),有個性才會有錢途 – 如何應對商業銀行外匯產品同質化,中國外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陳默(2008),2007年中國個人金融理財市場回顧,中國信用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P.Mikkelsen(2001), “Cross – currency LIBOR Market Models”, working pap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Erik Schologl(2002), “A multicurrency extension of the lognormal interest rate Market Models”, Finance Stochast. 6, 173 – 1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Ahsan Amin(2003), “Multi-factor Cross Currency LIBOR Market Models: Implementation, Calibration and Examples”, working pap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Brigo. D. and F. Mercurio.(2006), “Interest Rate Model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Ting – Pin Wu and Son – Nan Chen(2007), “Cross – Currency Equity Swaps in the BGM model”, Journal of Derivatives. 15, 60 – 7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