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評價與應用---固定期限交換利率利差連動與股權連結債券
作者 張原榮
Chang,Yuan Jung
貢獻者 陳松男
張原榮
Chang,Yuan Jung
關鍵詞 BGM模型
LIBOR市場模型
最小平方法蒙地卡羅模擬
結構型商品
BGM Model
LIBOR Market Model
LSM
Structure Note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1:43 (UTC+8)
摘要 隨著低利率時代的來臨,投資人不能再從定存或證券中獲取高報酬率,在另一方面,許多的結構型商品相繼出現,如高收益票券、投資型定存、投資型保單等,打著高收益的稱號來吸引市場上的投資人購買。但是許多投資人持有負面的見解,認為此種商品並非無風險,甚至時常出現血本無歸的情形,究竟投資人如何在眾多商品中選擇出最有利的商品?另外,近年來金融業的商品朝向國際化與多元化發展,但是國內銀行及券商能夠承作金融商品創新及設計有限,不僅無法滿足國內投資人,對於證券商與銀行業來說也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健全結構型商品的發展才能使得金融業,證券商與一般投資人三贏的局面。<br>本文分別評價了ING銀行發行之利率結構型商品及元大證券之股權結構型商品,並針對其風險及條款設計進行分析。文中所選的利率結構型商品為「ING五年期目標贖回連動債券」,在對數常態遠期LIBOR模型的假設下,我們先利用市場報價校準參數化之波動度及相關係數函數,再使用最小平方法蒙地卡羅模擬利率路徑,以處理此商品的提前贖回條件。另一個股權結構型商品為「「絕對保富」結構型商品」,由於此商品連結標的多達三個,本文中使用風險中立下股價的動態過程,以及蒙地卡羅模擬來求算其合理價格。此外,針對這兩個商品所需要注意的風險,本文皆提出了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陳松男(2004),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與創新,新陸書局
2.陳松男(2005),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與創新(二),新陸書局
3.陳松男(2005),金融工程學(二版)-金融商品創新與選擇權理論,新陸書局
4.陳松男(2006),利率金融工程學-理論模型與實務應用,新陸書局
5.陳威光(2001),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
6.陳威光(2003),新金融商品個案集I,智勝文化
7.莊筑豐(2005),連動式債券設計個案研究-固定期限交換利率利差連動與信用連結債券,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
8.謝明翰(2006),結構型商品評價-以美元雙指標利率連動債與歐元逆浮動連動債為例,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
9.李映瑾(2006),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雙區間連動及匯率連動債券,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
10.高于晴(2007),可贖回區間雪球型結構債之評價與風險管理,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
11.曾昱璟(2008),中國大陸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利率連動及A股多資產股權連動理財產品
12.何啟嘉(2008),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評價與應用---以黃金連動債券與利率連動債券為例

英文部分
1.Brigo, D., and F. Mercurio.(2006), “Interest Rate Model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Longstaff, F. A., and E. S. Schwartz(2001), ”Valuing American Options by Simulation: A Simple Least-Squares Approach”,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 14, No. 1, pp. 113-147
3.Rebonato, R.(2002), “Modern Pricing of Interest-Rate Derivatives: The LIBOR Market Model and Beyo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Weigel, P. 2004. “Optimal Calibration of LIBOR Market Models to Correlation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Winter, 2004), pp. 43-5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金融研究所
96352019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352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松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原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Yuan J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原榮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Yuan J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09:31:43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09:31: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1: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352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20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金融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35201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低利率時代的來臨,投資人不能再從定存或證券中獲取高報酬率,在另一方面,許多的結構型商品相繼出現,如高收益票券、投資型定存、投資型保單等,打著高收益的稱號來吸引市場上的投資人購買。但是許多投資人持有負面的見解,認為此種商品並非無風險,甚至時常出現血本無歸的情形,究竟投資人如何在眾多商品中選擇出最有利的商品?另外,近年來金融業的商品朝向國際化與多元化發展,但是國內銀行及券商能夠承作金融商品創新及設計有限,不僅無法滿足國內投資人,對於證券商與銀行業來說也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健全結構型商品的發展才能使得金融業,證券商與一般投資人三贏的局面。<br>本文分別評價了ING銀行發行之利率結構型商品及元大證券之股權結構型商品,並針對其風險及條款設計進行分析。文中所選的利率結構型商品為「ING五年期目標贖回連動債券」,在對數常態遠期LIBOR模型的假設下,我們先利用市場報價校準參數化之波動度及相關係數函數,再使用最小平方法蒙地卡羅模擬利率路徑,以處理此商品的提前贖回條件。另一個股權結構型商品為「「絕對保富」結構型商品」,由於此商品連結標的多達三個,本文中使用風險中立下股價的動態過程,以及蒙地卡羅模擬來求算其合理價格。此外,針對這兩個商品所需要注意的風險,本文皆提出了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均衡模型 5
     第二節 無套利模型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對數常態遠期LIBOR模型 10
     第二節 Spot-LIBOR測度下的遠期利率動態過程 13
     第三節 遠期利率的波動度期間結構 15
     (一) 分段常數波動度函數 15
     (二) 參數化波動度函數 18
     (三) 利率買權的波動度期間結構 19
     (四) 估計波動度函數之參數 20
     第四節 遠期利率的相關係數矩陣 22
     第五節 蒙地卡羅模擬 24
     (一) 原始蒙地卡羅模擬 24
     (二) 最小平方法蒙地卡羅模擬 25
     第六節 股權模型之介紹 27
     第四章 ING五年期目標贖回連動債券 28
     第一節 商品介紹 28
     (一) 商品說明書 28
     (二) 商品收益情境模擬分析 30
     第二節 商品評價 32
     (一) 估計殖利率曲線與期初遠期利率 32
     (二) 校準波動度 36
     (三) 校準相關係數函數 39
     (四) 蒙地卡羅法模擬 42
     (五) 評價結果與分析 44
     (六) 自動贖回與贖回權之比較 46
     第三節 避險參數分析 51
     第四節 風險分析 52
     第五章 「絕對保富」結構型商品 54
     第一節 商品介紹 54
     (一) 商品說明書 54
     (二) 連結標的股票介紹 55
     (三) 商品收益情境模擬分析 58
     (四) 投資人所面臨的風險 60
     第二節 商品評價 61
     (一) 參數設定 61
     (二) 蒙地卡羅模擬 62
     (三) 評價結果 64
     (四) 提前贖回分析 64
     第三節 避險參數分析 65
     (一) Delta 65
     (二) Gamma 65
     (三) Vega 65
     (四) Rho 66
     第四節 「絕對保富」結構型商品現況 67
     第五節 本章小結 69
     第六章 結論 70
     參考文獻 7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352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GM模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IBOR市場模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最小平方法蒙地卡羅模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結構型商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GM Mode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BOR Market Mode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ucture Noteen_US
dc.title (題名) 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評價與應用---固定期限交換利率利差連動與股權連結債券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陳松男(2004),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與創新,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陳松男(2005),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設計與創新(二),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陳松男(2005),金融工程學(二版)-金融商品創新與選擇權理論,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陳松男(2006),利率金融工程學-理論模型與實務應用,新陸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陳威光(2001),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陳威光(2003),新金融商品個案集I,智勝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莊筑豐(2005),連動式債券設計個案研究-固定期限交換利率利差連動與信用連結債券,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謝明翰(2006),結構型商品評價-以美元雙指標利率連動債與歐元逆浮動連動債為例,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李映瑾(2006),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雙區間連動及匯率連動債券,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高于晴(2007),可贖回區間雪球型結構債之評價與風險管理,政大金融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曾昱璟(2008),中國大陸結構型商品之評價與分析-每日計息利率連動及A股多資產股權連動理財產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何啟嘉(2008),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評價與應用---以黃金連動債券與利率連動債券為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Brigo, D., and F. Mercurio.(2006), “Interest Rate Model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Longstaff, F. A., and E. S. Schwartz(2001), ”Valuing American Options by Simulation: A Simple Least-Squares Approach”,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 14, No. 1, pp. 113-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Rebonato, R.(2002), “Modern Pricing of Interest-Rate Derivatives: The LIBOR Market Model and Beyo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Weigel, P. 2004. “Optimal Calibration of LIBOR Market Models to Correlation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Winter, 2004), pp. 43-5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