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2004年之台灣322事件看衍生性商品--以台指選擇權市場為例
作者 林姿儀
貢獻者 沈中華
林姿儀
關鍵詞 選擇權
台指選擇權
蒙地卡羅模擬法
台灣322事件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4:54 (UTC+8)
摘要 本研究共有三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為了解2004年「台灣322事件」的來龍去脈,並推測當時投資人對於市場的看法。第二個研究目的,則是了解選擇權市場對於此類事件的反應情形,以作為投資人日後投資策略應用的參考。第三個研究目的,即是探討2004年3月23日當天,台指買權與台指賣權價格變動方向相對應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變動方向兩者間的關係,實際觀察到的互動與理論提出的關係不相符背後可能的原因。
     而所謂的「台灣322事件」是指2004年3月22日當天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下跌了6.67%,同時台指選擇權市場方面,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買權價格都下跌,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賣權價格都上漲,呈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至於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台指選擇權價格變動和理論不合的背後原因,本研究推測為投資人提高對台股指數未來的預期報酬率,故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模擬出3月22日及3月23日對應台股指數在依據理論模型下應有的價格,也模擬出投資人預期報酬率提高後3月23日會產生的價格。在整體市場投資人期望報酬率改變為65.13%下,比較模擬結果顯示,3月23日各履約價台指買權合約的價格的確都比3月22日的價格來得高,且各履約價台指賣權合約的價格也都比3月22日的價格還要低,這樣的結果和實際在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的結果相去不遠。
參考文獻 1. Bollerslev, 1986.
2. Boyle, P.P., 1977, Options:A Monte Carlo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 p.323-328.
3. Boyle, P. P., C. Joy, and K.S. Tan, 1996, Quasi-Monte Carlo Methods in Numerical Finance, Management Science, vol.42, no.6, June 1996, p.926-938.
4. Chris Brooks, 2002,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for Finance, The Editing Building, Cambridge CB2 2RU, UK.。
5. Cox, J.C., Stephen A. Ross, and M. Rubinstein, 1979, Option Pricing:A Simplified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eptember 1979, p.1-35.
6. Black Fischer, M. Scholes, 1973.
7. J.P. Morgan, 1995, RiskMetric.
8. J.V. Rosenberg, 2000, Implied Volatility Functions:A Reprise, 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 Spring 2000, p.51-64.
9. 沈中華,民國91年,金融市場,華泰文化事業出版。
10. 吳佳貞,民國87,波動度預測模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松男,民國91年,金融工程學─金融商品創新之選擇權理論,華泰文化事業出版。
12. 陳威光,民國90年,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出版。
13. 陳浚弘,民國92,B-S模式與隨機波動性之訂價比較:台灣股價指數選擇權之實證,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14. 自由時報, 2003年到2004年3月。
15. 工商時報, 2004年3月。
16. 經濟日報, 2004年3月。
17. 台灣期貨交易所網站: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home.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金融研究所
92352026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35202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沈中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姿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姿儀zh_TW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09:34:54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09:34: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09:34:5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235202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23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金融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35202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共有三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為了解2004年「台灣322事件」的來龍去脈,並推測當時投資人對於市場的看法。第二個研究目的,則是了解選擇權市場對於此類事件的反應情形,以作為投資人日後投資策略應用的參考。第三個研究目的,即是探討2004年3月23日當天,台指買權與台指賣權價格變動方向相對應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變動方向兩者間的關係,實際觀察到的互動與理論提出的關係不相符背後可能的原因。
     而所謂的「台灣322事件」是指2004年3月22日當天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下跌了6.67%,同時台指選擇權市場方面,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買權價格都下跌,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賣權價格都上漲,呈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至於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台指選擇權價格變動和理論不合的背後原因,本研究推測為投資人提高對台股指數未來的預期報酬率,故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模擬出3月22日及3月23日對應台股指數在依據理論模型下應有的價格,也模擬出投資人預期報酬率提高後3月23日會產生的價格。在整體市場投資人期望報酬率改變為65.13%下,比較模擬結果顯示,3月23日各履約價台指買權合約的價格的確都比3月22日的價格來得高,且各履約價台指賣權合約的價格也都比3月22日的價格還要低,這樣的結果和實際在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的結果相去不遠。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謝辭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蒙地卡羅模擬法
     第二節 選擇權波動度研究
     第三章 台指選擇權的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選擇權基本概念
     第二節 台指選擇權的交易實務
     第四章 2004年台灣322事件研究
     第一節 322事件簡述
     第二節 3月19日以前的台指選擇權交易狀況
     第三節 3月19日槍擊事件爆發
     第四節 3月22日台指選擇權市場的大起落
     第五節 322事件總結
     第五章 323台指選擇權價格之探討
     第一節 理論與實際的衝突
     第二節 假說提出
     第三節 研究模型與資料來源
     第四節 模擬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35202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選擇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指選擇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蒙地卡羅模擬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322事件zh_TW
dc.title (題名) 從2004年之台灣322事件看衍生性商品--以台指選擇權市場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ollerslev,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oyle, P.P., 1977, Options:A Monte Carlo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 p.323-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Boyle, P. P., C. Joy, and K.S. Tan, 1996, Quasi-Monte Carlo Methods in Numerical Finance, Management Science, vol.42, no.6, June 1996, p.926-9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Chris Brooks, 2002,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for Finance, The Editing Building, Cambridge CB2 2RU, U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Cox, J.C., Stephen A. Ross, and M. Rubinstein, 1979, Option Pricing:A Simplified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eptember 1979, p.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Black Fischer, M. Scholes, 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J.P. Morgan, 1995, RiskMetri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J.V. Rosenberg, 2000, Implied Volatility Functions:A Reprise, 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 Spring 2000, p.5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沈中華,民國91年,金融市場,華泰文化事業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吳佳貞,民國87,波動度預測模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陳松男,民國91年,金融工程學─金融商品創新之選擇權理論,華泰文化事業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陳威光,民國90年,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陳浚弘,民國92,B-S模式與隨機波動性之訂價比較:台灣股價指數選擇權之實證,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自由時報, 2003年到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工商時報, 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經濟日報, 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台灣期貨交易所網站: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home.htm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