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美軍全球駐地檢討對東北亞安全之影響
作者 姜振中
貢獻者 李明
姜振中
關鍵詞 霸權穩定論
不穩定弧形區
新軍事戰略
離岸平衡者
先發制人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39:19 (UTC+8)
摘要 美國是一個遍佈全球利益的國家,也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其全球戰略調整必將會影響到全世界,然仔細觀察美國此次駐軍調整除沿著加勒比海沿岸、非洲、高加索、中東、中亞、南亞和朝鮮半島這其所謂「不穩定的弧形區」建立合適的軍事基地外,更有加重亞洲軍事部署的傾向,擴建關島軍事設施、強化美、日同盟等等都在在顯示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可以看出美國欲張顯其獨霸全球的軍事力量作為鞏固其全球霸權的手段。
     東北亞被國際關係學者稱為「亞洲的火藥庫」,此區域大國林立,且種族多樣;民族情感易被挑動,歷史仇恨、疆界、領土爭執從未一刻平息,但此區域的經濟繁榮,各國間商業往來密切,並被美國視為極重要的貿易區域,因此,確保此區域的安定是美國最大利益,而美國欲穩定東北亞區域安全的手段就是建立一支無可挑釁的軍事力量,美國此次全球駐軍檢討對東北亞的安全是穩定,或是投下不可知的變數仍需慎密的觀察,但可以預見東北亞持續的軍備競賽是不可能終止的。
參考文獻 日本防衛廳,《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平成15年版日本の防衛)。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4年3月。
美國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布希政府的戰略挑戰》〈Strategic Challenges fo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0年12月。
美國國防部(DOD),《2001年美國四年國防總檢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台北:史政編譯局譯,91年1月。
美國國防部(DOD),《2002年美國國防報告書》(2002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龍潭:國防大學,92年8月。
美國國防部(DOD),《2003年美國國防報告書》(2003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龍潭:國防大學,93年12月。
美國陸軍戰院(U.S. Army War College),《東亞安全挑戰與美軍聯戰新思維》(Security Challenges in East Asia and New Thinking of US Joint Operations)。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6月。
國防大學彙編,《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桃園:中華民國國防大學,民91年10月。
(二)專 書
山姆.薩克宣(Sam C. Sarkesian),〈美國國家安全〉(U.S. National Security:Policymakers, Processes, and Politics〔3rd ed.〕)。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4年1月。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2001東亞戰略概觀》〈East Asian Strategic Review 2001〉。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0年1月。
王傳劍,《双重規制:冷戰后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10月。
陳維浩,<全球軍力調整下駐日美軍>《尖端科技》,第247期。2005年5月,頁31-38。
陶文劍,<從伊拉克戰爭看美國的單邊主義>,《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1-7。
傅樊孜,<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的未來>,《現代國際關係》,第一期。2003年,頁17-22。
楊文靜,<美國亞太同盟體系的調整及其走向>,《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2003年,頁18-21。
陽光斌,<杭廷頓的新保守主義思想研究>,《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108-116。
陽雲忠,<美國新軍事霸權戰略>,《當代亞太》,第10期。2004年,頁16-24。
管文虎,<反霸與反恐戰鬥淺析>,《當代世界》,第8期。2004年,頁33-35。
趙剛,<美國對華戰略思維與中美關係走勢>,當代亞太》,第10期。2004年,頁19-23。
趙國鈞,<世界軍力態勢>,《軍事文摘》。2005年2月,頁72-75。
劉可揚譯,<美國-亞洲穩定的關鍵?>,《國際政治》,2005年3月,頁116-119。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文化,民75年6月。
劉阿明,<先發制人與防禦性戰爭辯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75-81。
蔡政修,<九一一事件美國國家安全戰策>,《問題與研究》,第四卷第六期。民93年,頁123-165。
魏宗雷,<新威攝關: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調整>,《現任國際關係》,第8期。2003年,頁123-135。
魏岳江,<美國亞太新聞局中的四大戰略支柱>,《軍事文摘》。2005年2月,頁23-24。
卡西迪(Robert M. Cassidy),〈戰略文化與不對稱衝突〉(Russia in Afghanistan and Chechnya:Military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e Paradoxes of Asymmetric Conflict)。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8月。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文化,民87年4月。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美國的抉擇》(The Choice: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林添貴譯。台北:左岸,2004年10月。
任曉、胡泳浩,《中美日三邊關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88年11月。
朱陽明,《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8月。
艾曼紐.托德(Après L`Empire),《美帝國的衰弱》〈Decline of the American kingdom〉,李旦、徐慧、李豔譯。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6月。
西原正,《美日聯盟的新挑戰》。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1年6月。
余拉米(Joseph Cerami)、侯肯(James Holcomb),《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
克里斯多夫•麥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與查理斯•摩利森 (Charles E. Morrison),《2001亞太安全觀》(Asia Pacific Outlook 2001)。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0年。
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中國未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6月。
李少軍,《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1月。
李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台海安全〉,收錄《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曾章瑞主編,頁119。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民國92年1月。
李植谷,《美國軍事戰略概論》。北京:國防大學,1989年8月。
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1月。
亞洲基金會,《美國在亞洲的角色》(American`s Role in Asia)。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11月。
周柏林,《美國新霸權主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彼德.本德爾(Peter Bender)。《美國-新的羅馬》(America New Roma),夏靜譯。北京:中央編譯,2005年1月。
松永正義、劉進慶、若林正丈,《臺灣百科》。台北:一橋出版社,1996年9月。
武光 誠,《從戰爭看歷史》,蕭志強譯。台北:世潮,2004年3月。
金德基(Duk Ki Kim),《東北亞海軍戰略》(Naval Strategy in Northeast Asia)。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9月。
姚文彬、韓彬,《大國軍事戰略》。北京:世界知識,1989年6月。
約瑟夫.波丹斯基(Yossef Bodansky),《北韓危機》(Crisis in Korea),新新聞編譯組譯。台北:新新聞文化,1994年9月。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美國霸權的矛盾》(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蔡東杰譯。台北:左岸,2002年8月。
米爾斯海默(Mearsheimer, J. John.),〈大國政治的悲劇〉,王義桅、唐小松譯。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安鋼、門洪華,《解讀美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軍事科學院,《中外軍事戰略概覽》。北京:軍事科學院,1991年12月。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2003年。
唐永勝、郭新寧,《角逐亞太》。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桃井真,《2001年日本軍力》(2001•日本の軍事力)。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88年6月。
強森•高德斯坦(Joshua S. Goldstein)。《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歐信宏、胡祖慶譯。台北:雙葉書廊,民94年6月。
許嘉,《美國戰略思維研究》。北京:軍事科學,2003年1月。
陳一新主編,《國際新形勢與美中臺關係》。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3年10月。
陳舟,《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北京:世界知識,2002年1月。
麥克奎格.納克斯(Mac Gregor Knox)、威廉森.莫瑞(Williamson Murray),《1300-2050之軍事革命變遷》〈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Revolution,1300-2050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7月。
喬治•索羅絲(George Soros)。《美國霸權泡沫化》(The Bubble of American Supremacy),林添貴譯。台北:聯經,2004年3月。
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美國遊戲》(Rogue Nation:American Unilater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Good Intentions),杜默譯。台北:大塊文化,2004年3月。
鈕先鍾 ,《廿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市:麥田書局,1999年8月。
飯田健一,《東亞戰略概觀1996-1997》。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87年5月。
黃文雄,《日中美新三國志》。台北:一橋出版社,2000年4月。
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譯。台北:聯經,1997年。
楚樹龍、耿秦,《世界、美國和中國》。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10月。
翟曉敏,《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北京:國防大學,1999年10月。
劉建飛、林曉光,《21世紀初期的中美日戰略關係》。北京:中央黨校,2002年10月。
劉遐齡,《美國的內政與外交》。台北:華岡出版社,1974年7月。
歐尼斯特(Ernest),《美國外交政策》(American Foreign Policy),江浩譯。香港:今日世界,1963年8月。
韓叢耀、高金虎,《百年戰事檔案》,第六版。台北:國家圖書館,2004年5月。
(三)期 刊
牛震,<關於霸權穩定論及其評價>,《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0年,頁22–27。
王傳劍,<駐韓美軍重新部署之意義>,《當代亞太》,第5期。2004年,頁37-43。
王緝思,<大選後的美國內外政策走向>,《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2004年,頁1-5。
王緝思,<美國霸權的邏輯>,《國際政治》。2004年2月,頁136-147。
朱明權,<領導世界還是支配世界>,《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8-16。
朱鋒,<朝核六方會談前途分析>,《國際政治》。2005年4月,頁112-119。
朱雅文,<世界不能沒有強權>,《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2-96。
江山,<駐韓美軍裝備升級>,《環球軍事》,第2期。2004年1月,頁36-39。
何衛鋼,<美國亞太戰略解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70-74。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美國的干預主義>,《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3期,。民91,頁83-108。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民93,頁171-195。
辛本健,<全球公共產品與美國霸權>,《二十一世紀》,第7期。2002年10月頁1–10。
辛向陽,<霸權崛起與挑戰國家範式分析>,《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13。
李永成,<被誤讀的米爾斯海默>,《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37-42。
李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之運作和限制>,《國際關係學報》,第16期。民91,頁93-127。
李明權,<領導世界還是支配世界>,《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1月,頁93-127。
李建民,<冷戰結束後日本軍事戰略調整的路徑分析>,《國際論壇》,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頁64-68。
李華,<冷戰後駐韓美軍調整評述>,《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56-63。
李華,<論冷戰後駐美軍調整>,《美國研究》,第1期。2004年,頁91-104。
辛向陽,<霸權崛起與挑戰國家模式分析>,《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13。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 期,民89年夏季,頁1-14。
金強一,<美日東北亞區域戰略與朝鮮半島問題>,《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8-13。
洪袖生,<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17-24。
風云,<美軍準備全球大挪移>,《環球軍事》。2004年9月,頁4-7。
倪峰,<霸權穩定模式與東亞地區政治安全秩序>,《當代亞太》,第7期。2002年,頁10-17。
唐仁模,<美國”新帝國戰略”的由來>,《國際政治》。2004年8月,頁64-75。
唐國棟,<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淺析>,《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2年,頁18-21。
夏宇,<美軍全球整編的背後>,《當代世界》,第10期。2004年,頁33-35。
孫承,<美國調整全球順部署與美日同盟>,《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05年,頁42-46。
秦麗萍,<美軍大患防意在三氣>,《環球軍事》,2004年1月,頁12-14。
高祖貴,<美國”新帝國”戰略分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64-69。
寇立研,<美軍全球大搬家>,《世界軍事》。2003年8月,頁11-15。
寇立研,<美軍海外駐軍百年>,《世界軍事》。2003年8月,頁16-19。
張一峰譯,<美國霸權的泡沫>,《國際政治》。2004年3月,頁132-135。
張建新,<從布希主義到新帝國主義>,《當代亞太》,第6期。2003年,頁15-20。
郭麗立,<日本的自主防衛與美日同盟發展趨勢>,《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05年,頁15-18。
陳世民,<美國亞太駐軍的戰略調整與台海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九期。2005年1月,頁85-100。
陳東曉,<試論國際制度的本質特徵>,《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17-25。
陳超,<新保守主義與美國全球民主化戰略>,《國際政治》。2004年1月,頁142-147。
陳愛玉,<美國新軍事構想評析>,《環球軍事》。2004年5月,頁8-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3922008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22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姜振中zh_TW
dc.creator (作者) 姜振中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0:39: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0:39: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39: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22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8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22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美國是一個遍佈全球利益的國家,也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其全球戰略調整必將會影響到全世界,然仔細觀察美國此次駐軍調整除沿著加勒比海沿岸、非洲、高加索、中東、中亞、南亞和朝鮮半島這其所謂「不穩定的弧形區」建立合適的軍事基地外,更有加重亞洲軍事部署的傾向,擴建關島軍事設施、強化美、日同盟等等都在在顯示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可以看出美國欲張顯其獨霸全球的軍事力量作為鞏固其全球霸權的手段。
     東北亞被國際關係學者稱為「亞洲的火藥庫」,此區域大國林立,且種族多樣;民族情感易被挑動,歷史仇恨、疆界、領土爭執從未一刻平息,但此區域的經濟繁榮,各國間商業往來密切,並被美國視為極重要的貿易區域,因此,確保此區域的安定是美國最大利益,而美國欲穩定東北亞區域安全的手段就是建立一支無可挑釁的軍事力量,美國此次全球駐軍檢討對東北亞的安全是穩定,或是投下不可知的變數仍需慎密的觀察,但可以預見東北亞持續的軍備競賽是不可能終止的。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 獻 探 討-------------------------------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14
     第二章 理論探討-霸權穩定論--------------------------16
      第一節 霸權穩定論的定義----------------------------17
      第二節 霸權穩定論與美國全球安全的關係--------------20
      第三節 霸權穩定論到美國軍事霸權--------------------29
      第四節 霸權穩定論與美軍新軍事戰略------------------34
      第五節 小 結------------------------------------36
     第三章 美國的新軍事戰略思維與部署--------------------38
      第一節 美國安全面臨之挑戰--------------------------39
      第二節 新軍事戰略思維之內容------------------------44
      第三節 新軍事戰略思維與全球駐地檢討----------------53
      第四節 全球駐地檢討之重要性------------------------56
      第五節 小 結------------------------------------65
     第四章 美軍全球駐地檢討與東北亞駐軍調整--------------67
      第一節 美軍全球駐地檢討之戰略意涵------------------67
      第二節 東北亞之戰略地位對美軍之重要性--------------74
      第三節 美軍調整東北亞駐軍目的與必要性--------------80
      第四節 東北亞駐軍調整規劃--------------------------86
      第五節 小 結------------------------------------96
     第五章 美軍東北亞駐軍調整對區域穩定之影響-------------97
      第一節 朝鮮半島區域--------------------------------97
      第二節 台灣海峽區域-------------------------------104
      第三節 中、美、日三角關係-------------------------110
      第四節 美軍執行東北亞駐軍調整面臨之問題與爭議-----119
      第五節 小 結-----------------------------------124
     第六章 結 論--------------------------------------127
     參 考 文 獻---------------------------------------138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22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霸權穩定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不穩定弧形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軍事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離岸平衡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先發制人zh_TW
dc.title (題名) 美軍全球駐地檢討對東北亞安全之影響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本防衛廳,《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平成15年版日本の防衛)。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布希政府的戰略挑戰》〈Strategic Challenges fo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DOD),《2001年美國四年國防總檢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台北:史政編譯局譯,9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DOD),《2002年美國國防報告書》(2002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龍潭:國防大學,9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部(DOD),《2003年美國國防報告書》(2003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中華民國國防大學譯,龍潭:國防大學,9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陸軍戰院(U.S. Army War College),《東亞安全挑戰與美軍聯戰新思維》(Security Challenges in East Asia and New Thinking of US Joint Operations)。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彙編,《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桃園:中華民國國防大學,民9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 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姆.薩克宣(Sam C. Sarkesian),〈美國國家安全〉(U.S. National Security:Policymakers, Processes, and Politics〔3rd ed.〕)。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2001東亞戰略概觀》〈East Asian Strategic Review 2001〉。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0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傳劍,《双重規制:冷戰后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維浩,<全球軍力調整下駐日美軍>《尖端科技》,第247期。2005年5月,頁3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文劍,<從伊拉克戰爭看美國的單邊主義>,《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樊孜,<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的未來>,《現代國際關係》,第一期。2003年,頁17-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文靜,<美國亞太同盟體系的調整及其走向>,《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2003年,頁18-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陽光斌,<杭廷頓的新保守主義思想研究>,《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108-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陽雲忠,<美國新軍事霸權戰略>,《當代亞太》,第10期。2004年,頁16-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文虎,<反霸與反恐戰鬥淺析>,《當代世界》,第8期。2004年,頁33-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剛,<美國對華戰略思維與中美關係走勢>,當代亞太》,第10期。2004年,頁19-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國鈞,<世界軍力態勢>,《軍事文摘》。2005年2月,頁72-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可揚譯,<美國-亞洲穩定的關鍵?>,《國際政治》,2005年3月,頁116-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文化,民7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阿明,<先發制人與防禦性戰爭辯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75-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政修,<九一一事件美國國家安全戰策>,《問題與研究》,第四卷第六期。民93年,頁123-1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宗雷,<新威攝關: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調整>,《現任國際關係》,第8期。2003年,頁123-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岳江,<美國亞太新聞局中的四大戰略支柱>,《軍事文摘》。2005年2月,頁23-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卡西迪(Robert M. Cassidy),〈戰略文化與不對稱衝突〉(Russia in Afghanistan and Chechnya:Military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e Paradoxes of Asymmetric Conflict)。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文化,民87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美國的抉擇》(The Choice: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林添貴譯。台北:左岸,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曉、胡泳浩,《中美日三邊關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8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陽明,《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曼紐.托德(Après L`Empire),《美帝國的衰弱》〈Decline of the American kingdom〉,李旦、徐慧、李豔譯。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原正,《美日聯盟的新挑戰》。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拉米(Joseph Cerami)、侯肯(James Holcomb),《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U.S. Army War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克里斯多夫•麥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 )與查理斯•摩利森 (Charles E. Morrison),《2001亞太安全觀》(Asia Pacific Outlook 2001)。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五一等著,《大國關係與中國未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少軍,《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台海安全〉,收錄《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曾章瑞主編,頁119。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民國9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植谷,《美國軍事戰略概論》。北京:國防大學,198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際均,《論戰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洲基金會,《美國在亞洲的角色》(American`s Role in Asia)。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柏林,《美國新霸權主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彼德.本德爾(Peter Bender)。《美國-新的羅馬》(America New Roma),夏靜譯。北京:中央編譯,200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松永正義、劉進慶、若林正丈,《臺灣百科》。台北:一橋出版社,199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光 誠,《從戰爭看歷史》,蕭志強譯。台北:世潮,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德基(Duk Ki Kim),《東北亞海軍戰略》(Naval Strategy in Northeast Asia)。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文彬、韓彬,《大國軍事戰略》。北京:世界知識,19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瑟夫.波丹斯基(Yossef Bodansky),《北韓危機》(Crisis in Korea),新新聞編譯組譯。台北:新新聞文化,199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美國霸權的矛盾》(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蔡東杰譯。台北:左岸,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米爾斯海默(Mearsheimer, J. John.),〈大國政治的悲劇〉,王義桅、唐小松譯。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安鋼、門洪華,《解讀美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軍事科學院,《中外軍事戰略概覽》。北京:軍事科學院,199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永勝、郭新寧,《角逐亞太》。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桃井真,《2001年日本軍力》(2001•日本の軍事力)。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強森•高德斯坦(Joshua S. Goldstein)。《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歐信宏、胡祖慶譯。台北:雙葉書廊,民9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嘉,《美國戰略思維研究》。北京:軍事科學,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一新主編,《國際新形勢與美中臺關係》。台北:遠景基金會,民9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舟,《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北京:世界知識,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麥克奎格.納克斯(Mac Gregor Knox)、威廉森.莫瑞(Williamson Murray),《1300-2050之軍事革命變遷》〈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Revolution,1300-2050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9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喬治•索羅絲(George Soros)。《美國霸權泡沫化》(The Bubble of American Supremacy),林添貴譯。台北:聯經,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美國遊戲》(Rogue Nation:American Unilater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Good Intentions),杜默譯。台北:大塊文化,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鈕先鍾 ,《廿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市:麥田書局,1999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飯田健一,《東亞戰略概觀1996-1997》。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8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文雄,《日中美新三國志》。台北:一橋出版社,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譯。台北:聯經,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楚樹龍、耿秦,《世界、美國和中國》。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曉敏,《冷戰後的美國軍事戰略》。北京:國防大學,1999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建飛、林曉光,《21世紀初期的中美日戰略關係》。北京:中央黨校,200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遐齡,《美國的內政與外交》。台北:華岡出版社,1974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尼斯特(Ernest),《美國外交政策》(American Foreign Policy),江浩譯。香港:今日世界,196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叢耀、高金虎,《百年戰事檔案》,第六版。台北:國家圖書館,200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 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震,<關於霸權穩定論及其評價>,《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0年,頁22–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傳劍,<駐韓美軍重新部署之意義>,《當代亞太》,第5期。2004年,頁37-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緝思,<大選後的美國內外政策走向>,《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2004年,頁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緝思,<美國霸權的邏輯>,《國際政治》。2004年2月,頁136-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明權,<領導世界還是支配世界>,《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8-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鋒,<朝核六方會談前途分析>,《國際政治》。2005年4月,頁112-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雅文,<世界不能沒有強權>,《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2-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山,<駐韓美軍裝備升級>,《環球軍事》,第2期。2004年1月,頁36-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衛鋼,<美國亞太戰略解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70-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美國的干預主義>,《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3期,。民91,頁83-1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民93,頁171-1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辛本健,<全球公共產品與美國霸權>,《二十一世紀》,第7期。2002年10月頁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辛向陽,<霸權崛起與挑戰國家範式分析>,《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成,<被誤讀的米爾斯海默>,《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37-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之運作和限制>,《國際關係學報》,第16期。民91,頁93-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權,<領導世界還是支配世界>,《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1月,頁93-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民,<冷戰結束後日本軍事戰略調整的路徑分析>,《國際論壇》,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頁64-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華,<冷戰後駐韓美軍調整評述>,《國際觀察》,第1期。2004年,頁56-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華,<論冷戰後駐美軍調整>,《美國研究》,第1期。2004年,頁91-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辛向陽,<霸權崛起與挑戰國家模式分析>,《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9-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 期,民89年夏季,頁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強一,<美日東北亞區域戰略與朝鮮半島問題>,《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8-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袖生,<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17-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風云,<美軍準備全球大挪移>,《環球軍事》。2004年9月,頁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峰,<霸權穩定模式與東亞地區政治安全秩序>,《當代亞太》,第7期。2002年,頁10-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仁模,<美國”新帝國戰略”的由來>,《國際政治》。2004年8月,頁64-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國棟,<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淺析>,《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2年,頁18-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宇,<美軍全球整編的背後>,《當代世界》,第10期。2004年,頁33-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承,<美國調整全球順部署與美日同盟>,《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05年,頁42-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麗萍,<美軍大患防意在三氣>,《環球軍事》,2004年1月,頁12-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祖貴,<美國”新帝國”戰略分析>,《國際政治》,2005年2月,頁64-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寇立研,<美軍全球大搬家>,《世界軍事》。2003年8月,頁1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寇立研,<美軍海外駐軍百年>,《世界軍事》。2003年8月,頁16-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一峰譯,<美國霸權的泡沫>,《國際政治》。2004年3月,頁132-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建新,<從布希主義到新帝國主義>,《當代亞太》,第6期。2003年,頁15-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麗立,<日本的自主防衛與美日同盟發展趨勢>,《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05年,頁15-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民,<美國亞太駐軍的戰略調整與台海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九期。2005年1月,頁85-1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東曉,<試論國際制度的本質特徵>,《國際政治》。2004年12月,頁17-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超,<新保守主義與美國全球民主化戰略>,《國際政治》。2004年1月,頁142-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愛玉,<美國新軍事構想評析>,《環球軍事》。2004年5月,頁8-9。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