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共區域反恐外交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
A study of China`s Anti-terrorism Displomacy with the SCO as the Case  
作者 曹立平
Taso , Li Ping
貢獻者 李明
Lee , Ming
曹立平
Taso , Li Ping
關鍵詞 上海合作組織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2:20 (UTC+8)
摘要 一、911事件後恐怖主義對國際安全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長期以來中共對恐怖主義認知並不強烈,反恐在中共外交政策亦未成為主要議題,一是中共具高度國內控制力,二是傳統的軍事安全仍是影響中共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二、在承續鄧小平國際戰略指導下,以江澤民為首的第三代領導集團開始思考超越冷戰思維,探索新型安全觀、新型國家關係和區域合作模式,進而推動反恐外交,建立「中國和平發展」、「建設和諧、和平新世界」之良好形象。
     三、90年代末,中共率先在週邊區域推動反恐外交,以「上海合作組織」達成「安邊、固本」之戰略目標,除為消解中亞各國複雜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以突破美國與亞太親美國家建立的「扇形戰略」(fan-spread),次之則為其能源戰略佈局。
     四、911事件後,中共更順勢將反恐外交延伸至全球層次,建構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及多邊反恐框架,並藉此期望獲得三項利益,一是防範恐怖主義蔓延新疆地區構成威脅,二是運用反恐開展全方位外交,三是確保北京奧運及世博會安全。
     五、由於美國在911事件後國家安全戰略有所變化,以「先發制人」戰略代替以往威脅和遏制戰略,其積極對阿富汗及伊拉克等中亞地區從事軍擴張及政治介入,等於在地緣戰略上完成北約東擴,導致中共「上海合作組織」功能萎縮,更影響中共西部邊境能源安全,使中共反恐外交上遭受不利。
     六、中共未來區域性反恐外交主要走向有六,一深化反恐安全合作事宜;二防止組織內部分化裂解;三經濟發展是未來組織轉型的熱點項目;四「
     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影響著中共「新安全觀」的生命力;五賡續強化能源安全;六積極進行國際宣傳,強化反恐論述。
     關鍵詞:上海合作組織、恐怖主義、東突、新安全觀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97年5月。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95年8月。
《青年日報社論選輯》。台北市:青年日報,96年。
約翰.馬丁上校,《擊潰恐怖主義》。臺北: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12月。
二、專書
Andrew Heywood原著,《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反恐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2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主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理論探討》。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8月。
王玉民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台北:洪葉出版,1994年。
〈中共建築國際戰略鐵道之企圖〉,《聯合報》,95年11月6日,版3。
〈中共掠奪資源式的外交政策 已成非洲地區最大亂源〉,《青年日報》,97年1月14日,版2。
〈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版10。
〈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
〈北韓炸毀核子反應爐冷卻塔〉,《聯合報》,2008年6月28日,版AA。
〈北韓無預警發射飛彈 日本頭大〉,《聯合報》,2006年7月5日,版5。
〈布希總統東亞之行〉,《中國時報》,94年11月16日,版13。
〈江澤民主席在「上海五國」元首第五次會晤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0年7月6日。
〈江澤民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6月16日。
〈美日正邁向西太平洋霸權之路〉,《人民日報》,2005年2月19日,版2。
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國際關係錯綜,中國外交活躍〉,《人民日報》1995年12月15日。
《人民日報》,2002年9月9日,第3版。
汪莉絹,〈南北戰爭諭兩岸,溫爭取美同理心〉,《聯合報》,94年3月15日,版A2。
胡錦濤,〈國際關係民主化是世界和平重要保證〉,《人民日報》,2001年11月6日,
版1。
胡錦濤,〈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人民日報》,2003年5月29日,版4。
徐尚禮,〈中國心急四處尋油〉,《亞洲時報》, 2006年1月6日,版5。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吸引力挺大〉,《環球時報》,2004年6月21日,第3版。
章漢生,《北京吹捧「和平」意圖粉飾「威脅崛起」》,青年日報,2008年1月10日,版7。
楊永明,〈反分裂法的法律效應與戰略意涵〉,《聯合報》,94年3月10日,版A15。
王逸舟主編,《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錢其琛在慶祝東盟成立30周年大會上講話:《發展合作才能獲得和平和繁榮》,《人民日報》,1997年12月15日。
六、網路資料
〈美日安保條約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http://tauwan.yam.org.tw/china_policy/p_us-jpl.htm.
〈雅各賓俱樂部〉,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90%84%E8%B3%93%E4%BF%B1%E6%A8%82%E9%83%A8。
王崑義,〈中共反恐作為及對區域情勢之影響〉http://trc.cpu.edu.tw/meeting/paper/94/0926/3.doc.
林碧炤,〈全球化與當代中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http://ics.nccu.edu.tw/document/newsletter/04_04.pdf.
林文程,〈中國大陸外交問題〉,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diplomacy-c.htm.
常雪梅,〈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網站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5.html.
〈「東突」和國際恐怖組織有什麼關係?〉,《中國雅虎知識堂》,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ks.cn.yahoo.com%2Fquestion%2F1307013020867.html&lp=zh_zt&.intl=tw&fr=yf.
中新社網站,2001年11月15日,http://www.cns.hk:89/job/index.shtml.
布魯斯‧拉西特、哈威‧斯塔爾原著,《世界政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1
新華社網站,2002年8月2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org/.
中國日報網,2003年4月4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
新華網,2003年4月5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建立〉,2003年12月4日,http://big5.huaxia.com/20031204/00153346.html.
〈美國發表全球反恐年度報告指中國反恐立場鮮明〉,中國新聞網站,2004年4月30日,WWW.CHINANEWS.COM.
熊光楷,〈九一一以來的國際反恐形勢及特點〉,2004年5月12日,http://www.fincoprc.gov.hk/chn/szyw/t98059.htm.
〈京奧運七國協助反恐〉,《香港成報》,2006年11月21日,版9,http://big5.chinaabordcast.cn/gate/big5/gb.cri.cn/3821/2004/10/16/1062@330080.htm.
〈93年我國令人瞠目的劫機潮:全年10架客機被劫〉,網易網站浙江在線,2007年 8月17日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history.163.com/07/0817/09/3M3ASS4400011247.html&sa=X&oi=translate&resnum=9&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4%25B8%25AD%25E5%2585%25B1%25E6%25B0%2591%25E8%2588%25AA%25E6%25A9%259F%25E5%258A%25AB%25E6%25A9%259F%25E7%25B5%25B1%25E8%25A8%2588%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
張錫模,〈上海合作組織 擴張無望〉,中華民國(台灣)僑務委員會網站,2007年9月13日,http://www.ocac.gov.tw/unit_data/unit_pop.asp?no=34060&unit_type=.
〈歐美大國將與聯合國秘書長討論柯索伏問題〉,中國電子報網站,2007年12月10日,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Print/0,4670,110104x112007121000841,00.html.
月。
〈達賴譴責恐怖統治 促國際入藏調查〉,中國電子報,2008年3月17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NxC2PYqYFQPGZ4cgtsJtJ4tx/article?mid=4164.
〈西藏流亡政府:80人魂斷拉薩〉,聯合報,2008年3月17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NxC2PYqYFQPGZ4cgtsJtJ4tx/article?mid=4164.
〈達賴集團操縱「西藏人民大起義運動」內幕〉,新浪網,2008年4月2日,http://news.sina.com/ch/wccdaily/102-101-101-101/2008-04-02/00052782286.html.
又名平民主義(Populism),維基百科網站,2008年6月2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7%B2%B9%E4%B8%BB%E7%BE%A9.
〈聯合國反對恐怖主義〉,聯合國網站,2008年6月7日,http://www.un.org/chinese/terrorism/.
〈胡錦濤揮灑自如亮相聯合國 中國闊步於世界〉,中國新聞網網站,2008年6月9日,http://www.cns.hk:89//news/2005/2005-09-21/8/628983.shtml.
〈關於聯合國安理會制裁阿富汗委員會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列入受制裁實體名單的通知 〉,中國經濟網站,2008年6月16日,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wygb/2002/31/200606/01/t20060601_7172989.shtml.
葉兵,〈中國加強反恐怖防範確保奧運安全〉,《美國之音中文網》,2008年6月25日,版9。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news.com/chinese/w2008-06-25-voa57.cfm.
唐仁俊,〈淺談中共「軍事事務革命」之發展與限制〉,奇摩知識網站,2008年7月3日,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0216976.
尖端科技軍事電子報網站,2008年7月5日,http://www.dtmonline.com/epaperdetail.asp?eno=45986324921.
伍立楊,《鐵血黃花-清未民初暗殺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尖端科技軍事電子報網站,2008年7月5日,http://www.dtmonline.com/epaperdetail.asp?eno=45986324921.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Armstrong. J.D., 1977. Revolutionary Diplomacy: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de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ea Press.
Blank. Stephen, 2006. U.S.Interests in CenLral Asia and the Challenges to Them, Testimoay Offered to the Subcommittee On t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Hous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uly 25.
Finkelstein. David M. 1999.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Issue Paper,The CAN Corporation.
Fuller. Graham E. and Starr. S. Frederick, 2003. The Xinjing Proble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Goldman. Emma, 1969. Anarchism Port Washington, NY: Kennikat Press.
Kegley. Charles W, Jr.,1990. Internation at Terrorism-Characteristics,Causes,Controls, N.T.: St.Martin’s Press, Inc.
Malik. Mohan, 2002. Dragon on Terrorism: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s Losses Post-September11, Washington D.C.: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War College.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Mearsheimer. John J., 2001. The Trad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Ness. Peter Van, 1970.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ichol . Jim, 2006. “Central Asia:Regional Develop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CRS Issue Brief for Congress, Updated May 12.
Oliker. Olga and Shlapak. Dayid, 2005. U.S.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Policy Priorities and Military Roles, Santa Monica, CA: RAND.
Schack. Michael J.,1997. Anarchy and Anarchists, New York: Amo Press.
The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2004. Central Asia in U.S. Strategy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Washington D.C., February.
二、期刊學報
Gurr. Ted Robert, 2000. “Ethnic Warare on the Wane,” Foreign Affaires,Vol.29.No3(May/June 2000),pp.52-54.
Pincus. Walter, 2002. U.S. Nuclear Arms Stance Modified by Policy Study, Preemptive Strike Becomes an Option, Washingtonpost .
Starr. S.Frederick, 2005. “A Partnership for Central Asia”,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Wentges. Taylor, 1998. “Force Function and Phase: Three Dimensions of Unite Nations Peace Keeping,” Peace Keeping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7, No.2, March-April, pp.37-46.
三、網路資料
“Counter Terrorism,”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Pattern of Global errorism-2000,” http://www.usis.usemb.se/terror/rpt2000/index.html.
“Kazak-China”Caucasus watch.com , at http://www.caucasuswatch.com/pipelines/kazak-c.html
“Remarks as Delivere by Secretary of Defense Donald H. Rumsfeld, Shangri-La Hotel, Singapore, Saturday, June 4, 2025, ”U.S.Department of Defense,4, 2005. http://www.defenselink.mil/speeches/2005/sp20050604-secdef1561.html.
A.Elizabeth Jonse,U.S.-C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t estiony to the Suboommitl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U.S.Senate, December 13,2001.http://www.state.gov/p/eur/rls/rm/2001/11299.htm..
China unnerved with war, West so close to its door, By Svante E. Cornell and Niklas Swanström ,October 23,2001. http://www.baltimoresun.com/news/opinion/oped/bal-op.china23oct23.story?coll=bal%2Doped%2Dheadlines.
Fredrick W. Stakelbeck Jr.,“A New Bloc Emerges?” The American Thinker, http://WWW.americanthinker.com/articles.PhP? article_id=4703,2005/8/5.
Kin-Ming Liu,“The Most Dangerous Unknown Pact,” The New York Sun,June13,2006,http://WWW,nysun.com/article/34366.
Stephen Blank, “China Make Makes Policy Shiit, Aiming to Widen Access to Central Asian Energy,” Euraslanet, Org, March 13, 2006, http://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business/articles/eav031306_pr.shtml.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The Dragon Looks West:Chin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Testimony before the U.S.-China Commission,By Ariel Cohen,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6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6_08_3_4.
The U.S. Role in Central Asia, B. Lynn Pasco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th Caucasus ,Washington, D.C, June 27,2002,www.state.gov/p/eur/rls/rm/2002/11535.htm.
William E. Odom, “US policy towards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th Caucasus,” Caspian Crossroads Magazine,Volume 3,Issue No.1, Summer1977, http://ourworld.compuserve.com/HOMEPAGES/USAZERB/311.htm.
亨利‧季辛吉,《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吳東野、鄭端耀,《911與國際反恐》。台北:財團法人遠景交流基金會,2003年。
李五一,《大國關系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
李敏倫著,《中國新安全觀與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李慧智,《反恐學》。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92年9月。
周榮耀主編,《911後大國戰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易君博著,《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出版,2003年。
胡聯合著,《第三只眼看恐怖主義》。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7月。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孫壯志,《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1996年4月-2003年8月。
翁明賢等著,《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
馬振崗主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5月。
馬雪及史塔克原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1998年。
國家安全局編,《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一至六輯,國家安全叢書。台北:國家安全局。
國家教委社科司編,《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張家棟著,《全球化時代的恐怖主義及其治理》。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
張家棟著,《恐怖主義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民國89年3月。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6年10月。
楊暉著,《反恐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11月。
楊潔勉、趙念渝等著,《國際恐怖主義與當代國際關係》。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
楊潔勉等著,《國際合作反恐--超越地緣政治的思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葉自成主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90年。
漢斯‧摩根索原著,《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
劉思照著,《國際恐怖主義》。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
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潘光、余建華等主編,《「上海五國」-上海合作組織資料彙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
潘志平,《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許濤╱季志業《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時事出版社,2001年10月。
蔡瑋,邱稔壤著,《國際反恐與亞太情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錢七虎主編,《反爆炸恐怖安全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
三、期刊學報
〈全球軍情簡訊〉,《全球防衛雜誌》,2008年7月。
〈全球軍情簡訊〉,《全球防衛雜誌》,2009年3月。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台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
平可夫,〈「上海合作組織」是否會成為「新華沙條約組織」〉,《漢和防務雜誌》,2007年7月。
平可夫,〈中國空軍首次前往烏拉爾地區〉,《漢和防務雜誌》,2007年9月。
何希泉,〈世紀之交的中亞形式特點及前景〉,《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1期。
季志業╱許濤,〈「聯合-2003」及其意義〉,《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9期。
編輯部,〈美方被終止使用吉爾吉斯空軍基地〉,《尖端科技雜誌》,2009年3月。
王清正╱林書豪╱許偉志,〈海巡署的海上反恐戰力〉,《兵器戰術圖解》,2005年5
月。
吳大輝,〈「911」之後境外「東突」勢力的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歐亞社會發展動態》2003年第29期。
李明,〈中國與東北亞地區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收錄《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
能源戰略與外交》,台北:政治大學,96年5月25日。
沈晉,〈哈薩克斯坦1994-1999年的對外經濟活動〉,《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0年第2期。
林中斌,〈中俄軍演的戰略環境與美中關係衝擊〉,《全球防衛雜誌》,2005年10月。
林文隆,〈從近期上海組織高峰會看中俄聯手抗衡美國〉,《2006年戰略安全論壇彙 編》,(龍潭:國防大學,95年12月)。
邱丹陽,《論江澤民的「新安全觀」的精髓和特徵》,《學術研究》,2002年第7期。
邱延正,〈中亞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的回顧與前瞻〉,《戰略安全研析》,96年3月。
徐玉高、楊玉峰,〈中國石油安全戰略構想〉,《中國能源》,26卷8期,2004年8月。
張如倫,〈「上海合作組織」的再發展與影響因素〉,《陸軍學術雙月刊》,96年4月。
張雅君,〈中共反恐外交的實踐與成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
梁玉春,〈淺析影響新疆穩定的國際因素〉,《喀什師範學院院報》,24卷第2期(2003年3月)。
莊金海,〈從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探討國境安全管理〉,《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民國91年10月。
連弘宜,〈中國石油對俄羅斯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96年5月。
郭天勇,〈中亞棋盤-美、「中」、俄利益的競合〉,《國防雜誌雙月刊》,95年6月。
陳子平,〈「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之觀察〉,《戰略安全研析》,96年9月。
陸軍聲,〈從中共舉行聯合反恐軍演戰略企圖—論共軍與美軍關係發展〉。《陸軍學術雙月刊》,97年2月號。
舒孝煌,〈中俄和平使命演習的戰略及軍事意涵〉,《全球防衛雜誌》,2007年。
黃財官,〈中共「新安全觀」戰略研析與策略作為〉,《陸軍學術雙月刊》,96年2月號。
楚樹龍、彭春燕,〈冷戰後國際安全理論的發展〉,《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4期。
楊正綱、劉瀚嶸,〈反恐戰爭後台海安全之機遇〉,《陸軍學術雙月刊》,95年12月。
蔡增家,〈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國際關係學報》,2006年1月。
龍舒甲,〈論裏海能源與外高加索地區安全之關係〉,《問題與研究》,2003年第2期。
羅偉斌,〈論美國的反恐戰略及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影響〉,《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4月。
四、博碩士論文
林協詳,〈中共與東協國家之反恐及合作〉,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95年1月。
許世祺著,《中共對中亞五國外交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守仁,〈美國反恐戰爭與中共中亞安全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3年1月。
戴國欽,〈中共參與國際反恐合作之研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五、報紙
〈「上海合作組織」以「三股勢力」為反恐合作中心〉,《人民日報》,2001年6月15日,版1。
〈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人民日報》,2002年12月10日。
〈上海五國高峰會宣言〉,《人民日報》,1998年7月4日,第4版。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北京非例行會議聯合聲明〉,《人民日報》,2002年1月7日。
〈中共武警平息南疆暴亂〉,《明報》,香港,1991年4月5日,版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5922025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202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曹立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aso , Li P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曹立平zh_TW
dc.creator (作者) Taso , Li P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0:42:20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0:42: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2:2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92202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1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2202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一、911事件後恐怖主義對國際安全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長期以來中共對恐怖主義認知並不強烈,反恐在中共外交政策亦未成為主要議題,一是中共具高度國內控制力,二是傳統的軍事安全仍是影響中共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二、在承續鄧小平國際戰略指導下,以江澤民為首的第三代領導集團開始思考超越冷戰思維,探索新型安全觀、新型國家關係和區域合作模式,進而推動反恐外交,建立「中國和平發展」、「建設和諧、和平新世界」之良好形象。
     三、90年代末,中共率先在週邊區域推動反恐外交,以「上海合作組織」達成「安邊、固本」之戰略目標,除為消解中亞各國複雜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以突破美國與亞太親美國家建立的「扇形戰略」(fan-spread),次之則為其能源戰略佈局。
     四、911事件後,中共更順勢將反恐外交延伸至全球層次,建構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及多邊反恐框架,並藉此期望獲得三項利益,一是防範恐怖主義蔓延新疆地區構成威脅,二是運用反恐開展全方位外交,三是確保北京奧運及世博會安全。
     五、由於美國在911事件後國家安全戰略有所變化,以「先發制人」戰略代替以往威脅和遏制戰略,其積極對阿富汗及伊拉克等中亞地區從事軍擴張及政治介入,等於在地緣戰略上完成北約東擴,導致中共「上海合作組織」功能萎縮,更影響中共西部邊境能源安全,使中共反恐外交上遭受不利。
     六、中共未來區域性反恐外交主要走向有六,一深化反恐安全合作事宜;二防止組織內部分化裂解;三經濟發展是未來組織轉型的熱點項目;四「
     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影響著中共「新安全觀」的生命力;五賡續強化能源安全;六積極進行國際宣傳,強化反恐論述。
     關鍵詞:上海合作組織、恐怖主義、東突、新安全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文獻分析............................................8
     第五節 研究架構............................................15
     第貳章 恐怖主義發展與威脅...................................17
     第一節 恐怖主義的歷史發展...................................18
     第二節 中共對區域性恐怖主義威脅之立場........................30
     第三節 中共以「新安全觀」支持反恐行動........................42
     行第參章 中共全球反恐外交之背景與實踐........................58
     第一節 中共全球反恐外交的背景與理論.........................60
     第二節 全球反恐實踐的利益認知..............................65
     第三節 全球反恐外交的走向與挑戰............................69
     第肆章 中共在「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之運用與各國之互動.......76
     第一節 中共在「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的背景及利益認知........77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的運用現況..................92
     第三節 中美關係的競和與收益.............................101
     第伍章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成效之研析.................111
     第一節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的不利因素.................111
     第二節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的未來走向.................120
     第三節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外交的成果.....................128
     第陸章 結論..........................................133
     第一節 對研究目的的回應................................133
      第二節 研究發現...................................139
     第三節 建議.........................................142
      參考書目...........................................14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202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上海合作組織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共區域反恐外交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China`s Anti-terrorism Displomacy with the SCO as the Cas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政府出版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9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9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年日報社論選輯》。台北市:青年日報,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翰.馬丁上校,《擊潰恐怖主義》。臺北: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rew Heywood原著,《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反恐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主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理論探討》。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玉民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台北:洪葉出版,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建築國際戰略鐵道之企圖〉,《聯合報》,95年11月6日,版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掠奪資源式的外交政策 已成非洲地區最大亂源〉,《青年日報》,97年1月14日,版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版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韓炸毀核子反應爐冷卻塔〉,《聯合報》,2008年6月28日,版A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韓無預警發射飛彈 日本頭大〉,《聯合報》,2006年7月5日,版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希總統東亞之行〉,《中國時報》,94年11月16日,版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主席在「上海五國」元首第五次會晤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0年7月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6月1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日正邁向西太平洋霸權之路〉,《人民日報》,2005年2月19日,版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逸舟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關係錯綜,中國外交活躍〉,《人民日報》1995年12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日報》,2002年9月9日,第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莉絹,〈南北戰爭諭兩岸,溫爭取美同理心〉,《聯合報》,94年3月15日,版A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濤,〈國際關係民主化是世界和平重要保證〉,《人民日報》,2001年11月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版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濤,〈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人民日報》,2003年5月29日,版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尚禮,〈中國心急四處尋油〉,《亞洲時報》, 2006年1月6日,版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吸引力挺大〉,《環球時報》,2004年6月21日,第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漢生,《北京吹捧「和平」意圖粉飾「威脅崛起」》,青年日報,2008年1月10日,版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永明,〈反分裂法的法律效應與戰略意涵〉,《聯合報》,94年3月10日,版A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逸舟主編,《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其琛在慶祝東盟成立30周年大會上講話:《發展合作才能獲得和平和繁榮》,《人民日報》,1997年12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日安保條約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http://tauwan.yam.org.tw/china_policy/p_us-jpl.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雅各賓俱樂部〉,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90%84%E8%B3%93%E4%BF%B1%E6%A8%82%E9%83%A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崑義,〈中共反恐作為及對區域情勢之影響〉http://trc.cpu.edu.tw/meeting/paper/94/0926/3.do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碧炤,〈全球化與當代中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http://ics.nccu.edu.tw/document/newsletter/04_04.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程,〈中國大陸外交問題〉,http://www.general.nsysu.edu.tw/linhuang/china/diplomacy-c.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常雪梅,〈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網站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5.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突」和國際恐怖組織有什麼關係?〉,《中國雅虎知識堂》,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ks.cn.yahoo.com%2Fquestion%2F1307013020867.html&lp=zh_zt&.intl=tw&fr=y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新社網站,2001年11月15日,http://www.cns.hk:89/job/index.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魯斯‧拉西特、哈威‧斯塔爾原著,《世界政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社網站,2002年8月2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日報網,2003年4月4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網,2003年4月5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建立〉,2003年12月4日,http://big5.huaxia.com/20031204/00153346.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發表全球反恐年度報告指中國反恐立場鮮明〉,中國新聞網站,2004年4月30日,WWW.CHINANEW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光楷,〈九一一以來的國際反恐形勢及特點〉,2004年5月12日,http://www.fincoprc.gov.hk/chn/szyw/t9805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京奧運七國協助反恐〉,《香港成報》,2006年11月21日,版9,http://big5.chinaabordcast.cn/gate/big5/gb.cri.cn/3821/2004/10/16/1062@330080.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年我國令人瞠目的劫機潮:全年10架客機被劫〉,網易網站浙江在線,2007年 8月17日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history.163.com/07/0817/09/3M3ASS4400011247.html&sa=X&oi=translate&resnum=9&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4%25B8%25AD%25E5%2585%25B1%25E6%25B0%2591%25E8%2588%25AA%25E6%25A9%259F%25E5%258A%25AB%25E6%25A9%259F%25E7%25B5%25B1%25E8%25A8%2588%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錫模,〈上海合作組織 擴張無望〉,中華民國(台灣)僑務委員會網站,2007年9月13日,http://www.ocac.gov.tw/unit_data/unit_pop.asp?no=34060&unit_typ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美大國將與聯合國秘書長討論柯索伏問題〉,中國電子報網站,2007年12月10日,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Print/0,4670,110104x112007121000841,0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達賴譴責恐怖統治 促國際入藏調查〉,中國電子報,2008年3月17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NxC2PYqYFQPGZ4cgtsJtJ4tx/article?mid=4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藏流亡政府:80人魂斷拉薩〉,聯合報,2008年3月17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NxC2PYqYFQPGZ4cgtsJtJ4tx/article?mid=4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達賴集團操縱「西藏人民大起義運動」內幕〉,新浪網,2008年4月2日,http://news.sina.com/ch/wccdaily/102-101-101-101/2008-04-02/00052782286.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又名平民主義(Populism),維基百科網站,2008年6月2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7%B2%B9%E4%B8%BB%E7%BE%A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國反對恐怖主義〉,聯合國網站,2008年6月7日,http://www.un.org/chinese/terroris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濤揮灑自如亮相聯合國 中國闊步於世界〉,中國新聞網網站,2008年6月9日,http://www.cns.hk:89//news/2005/2005-09-21/8/628983.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於聯合國安理會制裁阿富汗委員會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列入受制裁實體名單的通知 〉,中國經濟網站,2008年6月16日,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wygb/2002/31/200606/01/t20060601_7172989.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兵,〈中國加強反恐怖防範確保奧運安全〉,《美國之音中文網》,2008年6月25日,版9。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news.com/chinese/w2008-06-25-voa57.cf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仁俊,〈淺談中共「軍事事務革命」之發展與限制〉,奇摩知識網站,2008年7月3日,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0216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尖端科技軍事電子報網站,2008年7月5日,http://www.dtmonline.com/epaperdetail.asp?eno=459863249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伍立楊,《鐵血黃花-清未民初暗殺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尖端科技軍事電子報網站,2008年7月5日,http://www.dtmonline.com/epaperdetail.asp?eno=459863249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mstrong. J.D., 1977. Revolutionary Diplomacy: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de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e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lank. Stephen, 2006. U.S.Interests in CenLral Asia and the Challenges to Them, Testimoay Offered to the Subcommittee On t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Hous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uly 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nkelstein. David M. 1999.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Issue Paper,The CAN Corpora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uller. Graham E. and Starr. S. Frederick, 2003. The Xinjing Proble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ldman. Emma, 1969. Anarchism Port Washington, NY: Kennikat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gley. Charles W, Jr.,1990. Internation at Terrorism-Characteristics,Causes,Controls, N.T.: St.Martin’s Pres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lik. Mohan, 2002. Dragon on Terrorism: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s Losses Post-September11, Washington D.C.: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of the U.S.War Colle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arsheimer. John J., 2001. The Trad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ss. Peter Van, 1970. Revolution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eking’s Support for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chol . Jim, 2006. “Central Asia:Regional Develop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CRS Issue Brief for Congress, Updated May 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liker. Olga and Shlapak. Dayid, 2005. U.S.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Policy Priorities and Military Roles, Santa Monica, CA: R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ack. Michael J.,1997. Anarchy and Anarchists, New York: Am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2004. Central Asia in U.S. Strategy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Washington D.C., Februar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urr. Ted Robert, 2000. “Ethnic Warare on the Wane,” Foreign Affaires,Vol.29.No3(May/June 2000),pp.52-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incus. Walter, 2002. U.S. Nuclear Arms Stance Modified by Policy Study, Preemptive Strike Becomes an Option, Washingtonpost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rr. S.Frederick, 2005. “A Partnership for Central Asia”,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ntges. Taylor, 1998. “Force Function and Phase: Three Dimensions of Unite Nations Peace Keeping,” Peace Keeping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7, No.2, March-April, pp.37-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unter Terrorism,” 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Pattern of Global errorism-2000,” http://www.usis.usemb.se/terror/rpt2000/index.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zak-China”Caucasus watch.com , at http://www.caucasuswatch.com/pipelines/kazak-c.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marks as Delivere by Secretary of Defense Donald H. Rumsfeld, Shangri-La Hotel, Singapore, Saturday, June 4, 2025, ”U.S.Department of Defense,4, 2005. http://www.defenselink.mil/speeches/2005/sp20050604-secdef1561.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Elizabeth Jonse,U.S.-C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 t estiony to the Suboommitl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U.S.Senate, December 13,2001.http://www.state.gov/p/eur/rls/rm/2001/1129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na unnerved with war, West so close to its door, By Svante E. Cornell and Niklas Swanström ,October 23,2001. http://www.baltimoresun.com/news/opinion/oped/bal-op.china23oct23.story?coll=bal%2Doped%2Dheadlin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rick W. Stakelbeck Jr.,“A New Bloc Emerges?” The American Thinker, http://WWW.americanthinker.com/articles.PhP? article_id=4703,2005/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n-Ming Liu,“The Most Dangerous Unknown Pact,” The New York Sun,June13,2006,http://WWW,nysun.com/article/343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phen Blank, “China Make Makes Policy Shiit, Aiming to Widen Access to Central Asian Energy,” Euraslanet, Org, March 13, 2006, http://www.eurasianet.org/departments/business/articles/eav031306_pr.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Dragon Looks West:Chin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Testimony before the U.S.-China Commission,By Ariel Cohen,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6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6_08_3_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U.S. Role in Central Asia, B. Lynn Pasco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th Caucasus ,Washington, D.C, June 27,2002,www.state.gov/p/eur/rls/rm/2002/11535.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 E. Odom, “US policy towards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th Caucasus,” Caspian Crossroads Magazine,Volume 3,Issue No.1, Summer1977, http://ourworld.compuserve.com/HOMEPAGES/USAZERB/31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亨利‧季辛吉,《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東野、鄭端耀,《911與國際反恐》。台北:財團法人遠景交流基金會,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五一,《大國關系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敏倫著,《中國新安全觀與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慧智,《反恐學》。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9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榮耀主編,《911後大國戰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君博著,《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出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聯合著,《第三只眼看恐怖主義》。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壯志,《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1996年4月-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明賢等著,《國際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振崗主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雪及史塔克原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安全局編,《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一至六輯,國家安全叢書。台北:國家安全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教委社科司編,《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棟著,《全球化時代的恐怖主義及其治理》。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棟著,《恐怖主義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民國8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暉著,《反恐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潔勉、趙念渝等著,《國際恐怖主義與當代國際關係》。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潔勉等著,《國際合作反恐--超越地緣政治的思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自成主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斯‧摩根索原著,《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思照著,《國際恐怖主義》。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光、余建華等主編,《「上海五國」-上海合作組織資料彙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志平,《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濤╱季志業《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時事出版社,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瑋,邱稔壤著,《國際反恐與亞太情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七虎主編,《反爆炸恐怖安全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球軍情簡訊〉,《全球防衛雜誌》,200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球軍情簡訊〉,《全球防衛雜誌》,200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台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平可夫,〈「上海合作組織」是否會成為「新華沙條約組織」〉,《漢和防務雜誌》,200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平可夫,〈中國空軍首次前往烏拉爾地區〉,《漢和防務雜誌》,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希泉,〈世紀之交的中亞形式特點及前景〉,《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志業╱許濤,〈「聯合-2003」及其意義〉,《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編輯部,〈美方被終止使用吉爾吉斯空軍基地〉,《尖端科技雜誌》,2009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清正╱林書豪╱許偉志,〈海巡署的海上反恐戰力〉,《兵器戰術圖解》,2005年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大輝,〈「911」之後境外「東突」勢力的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歐亞社會發展動態》2003年第2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中國與東北亞地區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收錄《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能源戰略與外交》,台北:政治大學,96年5月2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晉,〈哈薩克斯坦1994-1999年的對外經濟活動〉,《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0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中斌,〈中俄軍演的戰略環境與美中關係衝擊〉,《全球防衛雜誌》,2005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隆,〈從近期上海組織高峰會看中俄聯手抗衡美國〉,《2006年戰略安全論壇彙 編》,(龍潭:國防大學,9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丹陽,《論江澤民的「新安全觀」的精髓和特徵》,《學術研究》,2002年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延正,〈中亞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的回顧與前瞻〉,《戰略安全研析》,96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玉高、楊玉峰,〈中國石油安全戰略構想〉,《中國能源》,26卷8期,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如倫,〈「上海合作組織」的再發展與影響因素〉,《陸軍學術雙月刊》,96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雅君,〈中共反恐外交的實踐與成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玉春,〈淺析影響新疆穩定的國際因素〉,《喀什師範學院院報》,24卷第2期(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金海,〈從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探討國境安全管理〉,《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民國9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連弘宜,〈中國石油對俄羅斯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9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天勇,〈中亞棋盤-美、「中」、俄利益的競合〉,《國防雜誌雙月刊》,9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子平,〈「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之觀察〉,《戰略安全研析》,9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軍聲,〈從中共舉行聯合反恐軍演戰略企圖—論共軍與美軍關係發展〉。《陸軍學術雙月刊》,97年2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舒孝煌,〈中俄和平使命演習的戰略及軍事意涵〉,《全球防衛雜誌》,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財官,〈中共「新安全觀」戰略研析與策略作為〉,《陸軍學術雙月刊》,96年2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楚樹龍、彭春燕,〈冷戰後國際安全理論的發展〉,《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正綱、劉瀚嶸,〈反恐戰爭後台海安全之機遇〉,《陸軍學術雙月刊》,9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增家,〈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國際關係學報》,2006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舒甲,〈論裏海能源與外高加索地區安全之關係〉,《問題與研究》,2003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偉斌,〈論美國的反恐戰略及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影響〉,《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博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協詳,〈中共與東協國家之反恐及合作〉,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9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世祺著,《中共對中亞五國外交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守仁,〈美國反恐戰爭與中共中亞安全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國欽,〈中共參與國際反恐合作之研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海合作組織」以「三股勢力」為反恐合作中心〉,《人民日報》,2001年6月15日,版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人民日報》,2002年12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海五國高峰會宣言〉,《人民日報》,1998年7月4日,第4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北京非例行會議聯合聲明〉,《人民日報》,2002年1月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武警平息南疆暴亂〉,《明報》,香港,1991年4月5日,版2。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