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國防動員體制之研究
作者 林偉
貢獻者 郭武平
林偉
關鍵詞 國防動員
動員體制
寓軍於民
平戰結合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5:16 (UTC+8)
摘要 中國為加強國防動員力量,於1994年底成立自中央至縣級之「國防動員委員會」專責機構,實行委員會集體領導下的國家最高首長負責機制。近年來其動員工作在「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寓兵於民」的戰略指導下,已逐步提高軍民兼容程度,並致力於平戰轉換效能的發揮。由於戰爭動員工作是影響戰爭全局、制約戰爭進程、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中國在此領域的相關建設作為,勢將牽動兩岸戰爭潛力之對比與發展,並對我國防安全形成一定程度的挑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明確規定:國家要「完善動員體制」,並同時積極規劃國防動員體制平戰轉換機制,以有效支援軍事作戰。中國在賦予國防動員機制的法理基礎後,就表面體制觀之,似乎可以落實國防動員「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效率,但就實際運作觀之,專制體制與意識形態的堅持;法制建設與市場利益導向的權衡取捨;以及動員機制指揮間的矛盾衝突等,仍將制約其國防動員體制推展的效能。
     本文試圖由中國國防動員的歷史發展層面,研究其制度源起的形成背景、演變過程、發展型態,時序橫跨毛、鄧、江三個時期,並延續至「十六大」之後胡錦濤在國防動員體制上的運作模式。另從法規建設、機構設置、組織程序等層面,分析評估其體制特弱點及形塑未來發展方向。再比較分析兩岸國防動員體制之運作發展模式,同時對我國動員制度發展作為提出探討。
     現代戰爭是總體性的戰爭,動員又是戰爭準備的重要環節,中國深知此一道理,因此逐步制定具體法規條例,預料不久將審議通過「國防動員法」,以完善動員法制規範,確保各項機制的職能發揮。中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明顯的精實軍隊編制體制、發展高精武器裝備和深化作戰演訓整備,的確令人注目。然而,對其總體戰力提升蓄積影響至鉅的隱性動員作為,尤不可以小覷。
      關鍵字:國防動員、動員體制、寓軍於民、平戰結合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書籍:
1、台灣出版:
丁肇強,《中共「國防法」戰略意義初探》,台北:中華戰略協會,1997年。
王文杰,《中國大陸法制之變遷》,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5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出版社,2005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伍學經、顏斯華譯,《The new rational manager》,查理斯.凱普納、班傑明.崔果原著,《問題分析與決策》,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2006年。
何思因,《中國大陸研究與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7年。
吳玉山等,《後鄧時期對大陸及台灣的震撼》,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5年。
巴建敏,〈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國防雜誌》,第207期, 2003年5月。
白雪峰,〈信息化國防動員的主要特點與建設原則〉,《國防雜誌》,第231期,2005年5月。
朱茂群,〈精確化─未來戰爭動員的走向〉,《國防雜誌》,第192期,2002年2月。
任民,〈完善國防動員體制的基本思路〉,《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
李乾元,〈適應新世紀新階段使命任務要求-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質量建設〉,《國防雜誌》,第247期,2006年9月。
李大清,〈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國防動員建設〉,《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
李今偉,〈適應新軍事變革要求─創新國防動員建設思路〉,《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
李建飛,〈科技動員應把握的幾個問題〉,《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
李 鵬等,〈科技潛力調查工作遇到的問題與對策〉,《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
邱啟建,〈依托社會科技提高國防後備力量戰鬥力〉,《國防雜誌》,第215期,2004年1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邱達雄,〈努力提高國防後備力量快速動員能力〉,《國防雜誌》,第210期,2003年8月。
余文定、金 甌,〈當前國防動員機構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防雜誌》,第203期,2003年1月。
何銀勝,〈正確認識國防動員體制建設的幾個問題〉,《國防雜誌》,第198期,2002年8月。
俞正聲,〈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開創國防動員建設新局面〉,《國防雜誌》,第216期,2004年2月。
孫漢波,〈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建立一體化國防動員機制〉,《國防雜誌》,第235期,2005年9月。
高世光,〈試論國防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現實基礎〉,《國防雜誌》,第230期,2005年4月。
徐奎,〈理性地認識和思考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全國大奮戰」〉,《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5期。
崔曉漢,〈要把國防動員建設納入經濟建設發展規劃〉,《國防雜誌》,第224期,2004年10月。
傅慧軍,〈推動新形勢下政治動員的創新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第19卷第1期,2006年。
張天翔,〈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對國防交通工作研究提出新要求〉,《國防雜誌》,第233期,2005年7月。
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
霍永剛,〈試論江澤民的國防教育思想〉,《國防雜誌》,第228期,2005年2月。
魏玉祥,〈完善國防動員領導指揮體制的幾點思考〉,《國防雜誌》,第229期,2005年3月。
(四)報紙:
中國時報(台灣)
中央日報(台灣)
青年日報(台灣)
聯合報(台灣)
人民日報(大陸)
中國國防報(大陸)
解放軍報(大陸)
政治作戰學校編輯委員會譯,Williams、Fred B. Bryant原著,《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台北:政治作戰學校出版,1995年。
二、英文部分
Geoffrey Parker,<The Military Revolution>,《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Hayek,,F.A.,《The Road to Serfdo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
Lawrence Freedman,<Revolution in Strategic Affairs>,《Adelphi Paper》,no.318(London:IISS,1998)。
Michael Howlett and M. Ro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LA Activities Report,《citing Renmin Hai jun》,March,25,1997。
Peter A. Hall. & Rose Mary C.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No.5(1996)
Stephen D. Krasner,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1, 1(1988)
Stephen D. Krasner, 《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 Journal, Vol.16, No.2 (1984)
施哲雄,《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Zhang Panxiong and Chen Yonghui,《New Trends in Future Warfare》,in FBIS-CHI,January 10,1999。
三、網路資源
大紀元網站,http://207.44.240.92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
中國網,http://202.130.245.40/chinese
中國網16大網站,http://www.pladaily.com
中國參軍人才信息網,http://www.go81.net
中國地方政府網站,http://www1.cei.gov.cn/govinfo/dfzwy1.htm
未來中國研究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tw/index-o.htm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index1.htm
黃光國,《社會及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政大國關中心網站,http://www.iir.nccu.edu.tw
國防大學網站,http://www.ndu.edu.tw
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
遠景季刊網站,http://www. future-china.org.tw/csipf/press/
quarterly/quarterly.htm
陳東龍,《中共軍備總覽》,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0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文集-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2年。
張康勳,《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年。
張明睿,《中共的國防戰略發展》,台北:軍事歷史研究部著,1998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David Shambaugh(沈大偉)原著,《現代化中共軍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2003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David Shambaugh原著,《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2004年。
曹俊漢,《研究報告寫作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2000年。
2、大陸出版:
丁忠超、鄒承英編著,《新時期徵兵工作概要》,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中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冊增補》,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王曉衛,《中國軍事制度史》,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王法安,《馬克斯主義軍制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貽志、周錦尉主編,《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02)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王志毅,《武裝力量體制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方寧等,《軍事法制教程》,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1999年。
四川省軍區,《兵員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7年。
朱慶林,《國民經濟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朱小莉,《軍事革命問題的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余起芬,《戰後局部戰爭戰略指導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宋華文,《裝備動員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子勇,《戰爭動員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吳秀粦,《高技術戰爭與國防現代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
姚廷進、賴銘傳、王亞民,《軍事組織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胡光正主編,《中外軍事組織體制比較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姜恩毅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典》(上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袁和平,《中國特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
高連升、郭竟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庫桂生主編,《台灣軍事力量透析》,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許江瑞、方 寧,《國防法概論》,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2002年。
黃宏、洪保秀,《世界新軍事變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研究室,《黨的軍事戰略轉變與人民軍隊建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
《國防》編輯部,《為了打贏明天的戰爭-高技術局部戰爭動員研究文萃》,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武君,《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郭炎華,《世界強國軍隊建設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陳家剛、薛曉鴻主編,《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陳東營、張旅天,《信息化戰爭軍事裝備動員》,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張羽,《戰爭動員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培忠,《軍事理論概要》,北京:藍天出版社,2006年。
張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張山新,《軍事法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張理科、王文臣、商則連主編,《人民武裝工作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
曾慶祥、姚文懷,《新時期軍事鬥爭與法制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楊春長主編,《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與國防建設的論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版。
鄧光榮、王文榮,《毛澤東軍事思想辭典》,北京:中共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
劉鴻基,《戰爭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
劉志強,《高技術條件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永強、張復平,《信息化條件下國防動員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劉精松、王祖訓,《跨世紀的國防建設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聲鍔、苗林主編,《現代局部戰爭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曉軒,《直擊台灣-台灣軍事觀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錢海皓主編,《軍隊組織編制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戴鳳秀,《國防動員戰略與對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戴鳳秀,《信息化國防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
蘇志榮,《國防體制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二)論文:
王石朋,《從軍事結構面解析後江時期共軍對「三個代表」思想之實踐取向─兼論美伊戰爭後之發展》,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4年。
高明賢,《中共國防動員體系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
黃宗志,《中共軍事後勤思想現代化研究》,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4年。
張承猷,《中共「十六大」政治繼承與軍隊角色之分析》,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2年。
(三)期刊:
1、台灣出版:
以理,〈大陸「入世」後對其國防動員工作之影響評估〉,《中共研究》, 36卷10期,2002年10月。
吳建德,〈中共軍事革命對其國防動員之影響〉,《展望與探索》,522期,2002年。
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年8月。
林宗達,〈中共信息戰之人民動員戰力概論〉,《中共研究》, 40卷5期,2006年5月。
黃石,〈改革開放二十年的中共軍事-共軍的建設與發展〉,《中共研究》, 33卷5期,1999年5月。
黃茂嘉,〈中共動員制度之研究〉,《後備學校半年刊》,第32卷第12期,2003年9月。
陳斯喜、劉松山,〈憲法確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經過〉,《法學》,第2期,2001年2月。
2、大陸出版:
王法安,〈發達國家國防動員的立法與體制構建〉,《國防雜誌》,第200期,2002年10月。
王法安,〈動員領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幾個基本範疇〉,《國防雜誌》,第205期, 2003年3月。
王邦杰,〈要切實肩負起國防動員領導責任〉,《國防雜誌》,第193期,2002年3月。
王貴勤,〈大力加強國民經濟動員建設〉,《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
王美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提升國防動員建設質量〉,《國防雜誌》,第244期,2006年6月。
王樂泉。〈適應形勢任務需要-不斷推動國防動員建設的新發展〉,《國防雜誌》,第223期,2004年9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4981004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8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武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偉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偉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0:45:16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0:45: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5: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981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98100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國為加強國防動員力量,於1994年底成立自中央至縣級之「國防動員委員會」專責機構,實行委員會集體領導下的國家最高首長負責機制。近年來其動員工作在「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寓兵於民」的戰略指導下,已逐步提高軍民兼容程度,並致力於平戰轉換效能的發揮。由於戰爭動員工作是影響戰爭全局、制約戰爭進程、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中國在此領域的相關建設作為,勢將牽動兩岸戰爭潛力之對比與發展,並對我國防安全形成一定程度的挑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明確規定:國家要「完善動員體制」,並同時積極規劃國防動員體制平戰轉換機制,以有效支援軍事作戰。中國在賦予國防動員機制的法理基礎後,就表面體制觀之,似乎可以落實國防動員「平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效率,但就實際運作觀之,專制體制與意識形態的堅持;法制建設與市場利益導向的權衡取捨;以及動員機制指揮間的矛盾衝突等,仍將制約其國防動員體制推展的效能。
     本文試圖由中國國防動員的歷史發展層面,研究其制度源起的形成背景、演變過程、發展型態,時序橫跨毛、鄧、江三個時期,並延續至「十六大」之後胡錦濤在國防動員體制上的運作模式。另從法規建設、機構設置、組織程序等層面,分析評估其體制特弱點及形塑未來發展方向。再比較分析兩岸國防動員體制之運作發展模式,同時對我國動員制度發展作為提出探討。
     現代戰爭是總體性的戰爭,動員又是戰爭準備的重要環節,中國深知此一道理,因此逐步制定具體法規條例,預料不久將審議通過「國防動員法」,以完善動員法制規範,確保各項機制的職能發揮。中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明顯的精實軍隊編制體制、發展高精武器裝備和深化作戰演訓整備,的確令人注目。然而,對其總體戰力提升蓄積影響至鉅的隱性動員作為,尤不可以小覷。
      關鍵字:國防動員、動員體制、寓軍於民、平戰結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5
     第三節 文獻探討…………………………………………………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五節 章節安排…………………………………………………14
     第六節 名詞解釋與釋義…………………………………………16
     第二章 中國國防動員體制發展形成………………………………19
     第一節 摸索草創階段……………………………………………19
     第二節 全面建設階段……………………………………………21
     第三節 超常發展階段……………………………………………22
     第四節 恢復調整階段……………………………………………24
     第五節 健全完善階段……………………………………………26
     第三章 中國現行國防動員組織體制………………………………29
     第一節 機構設置…………………………………………………29
     第二節 法規建設…………………………………………………34
     第三節 動員類別…………………………………………………38
     第四節 組織程序…………………………………………………58
     第四章 中國國防動員體制之評估與未來發展方向………………63
     第一節 國防動員在軍事力量中的角色…………………………63
     第二節 中國國防動員體制優缺點評估…………………………64
     第三節 未來發展方向……………………………………………71
     第五章 兩岸國防動員體制之分析比較……………………………81
     第一節 我國機構設置……………………………………………81
     第二節 我國體系設置……………………………………………83
     第三節 兩岸動員體制之比較……………………………………84
     第四節 我國動員體制發展方向及因應作為……………………88
     第六章 結論…………………………………………………………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93
     第二節 研究展望…………………………………………………99
     參考書目……………………………………………………………101
     附錄…………………………………………………………………11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81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防動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動員體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寓軍於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平戰結合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國防動員體制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台灣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肇強,《中共「國防法」戰略意義初探》,台北:中華戰略協會,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文杰,《中國大陸法制之變遷》,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5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伍學經、顏斯華譯,《The new rational manager》,查理斯.凱普納、班傑明.崔果原著,《問題分析與決策》,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思因,《中國大陸研究與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玉山等,《後鄧時期對大陸及台灣的震撼》,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巴建敏,〈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國防雜誌》,第207期, 2003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雪峰,〈信息化國防動員的主要特點與建設原則〉,《國防雜誌》,第231期,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茂群,〈精確化─未來戰爭動員的走向〉,《國防雜誌》,第192期,2002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民,〈完善國防動員體制的基本思路〉,《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乾元,〈適應新世紀新階段使命任務要求-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質量建設〉,《國防雜誌》,第247期,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大清,〈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國防動員建設〉,《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今偉,〈適應新軍事變革要求─創新國防動員建設思路〉,《國防雜誌》,第218期,2004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建飛,〈科技動員應把握的幾個問題〉,《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鵬等,〈科技潛力調查工作遇到的問題與對策〉,《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啟建,〈依托社會科技提高國防後備力量戰鬥力〉,《國防雜誌》,第215期,200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達雄,〈努力提高國防後備力量快速動員能力〉,《國防雜誌》,第210期,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文定、金 甌,〈當前國防動員機構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國防雜誌》,第203期,200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銀勝,〈正確認識國防動員體制建設的幾個問題〉,《國防雜誌》,第198期,2002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正聲,〈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開創國防動員建設新局面〉,《國防雜誌》,第216期,2004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漢波,〈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建立一體化國防動員機制〉,《國防雜誌》,第235期,200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世光,〈試論國防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現實基礎〉,《國防雜誌》,第230期,2005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奎,〈理性地認識和思考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全國大奮戰」〉,《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曉漢,〈要把國防動員建設納入經濟建設發展規劃〉,《國防雜誌》,第224期,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慧軍,〈推動新形勢下政治動員的創新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第19卷第1期,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天翔,〈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對國防交通工作研究提出新要求〉,《國防雜誌》,第233期,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霍永剛,〈試論江澤民的國防教育思想〉,《國防雜誌》,第228期,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玉祥,〈完善國防動員領導指揮體制的幾點思考〉,《國防雜誌》,第229期,2005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年日報(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日報(大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防報(大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解放軍報(大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作戰學校編輯委員會譯,Williams、Fred B. Bryant原著,《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台北:政治作戰學校出版,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offrey Parker,<The Military Revolution>,《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yek,,F.A.,《The Road to Serfdo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wrence Freedman,<Revolution in Strategic Affairs>,《Adelphi Paper》,no.318(London:IISS,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Howlett and M. Ro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LA Activities Report,《citing Renmin Hai jun》,March,25,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A. Hall. & Rose Mary C.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No.5(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phen D. Krasner,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1, 1(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phen D. Krasner, 《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Comparative Politics Journal, Vol.16, No.2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哲雄,《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ang Panxiong and Chen Yonghui,《New Trends in Future Warfare》,in FBIS-CHI,January 10,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紀元網站,http://207.44.240.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網,http://202.130.245.40/chines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網16大網站,http://www.pladail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參軍人才信息網,http://www.go81.ne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地方政府網站,http://www1.cei.gov.cn/govinfo/dfzwy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未來中國研究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tw/index-o.htm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index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社會及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大國關中心網站,http://www.iir.nccu.edu.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網站,http://www.ndu.edu.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遠景季刊網站,http://www. future-china.org.tw/csipf/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quarterly/quarterly.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東龍,《中共軍備總覽》,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文集-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康勳,《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明睿,《中共的國防戰略發展》,台北:軍事歷史研究部著,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David Shambaugh(沈大偉)原著,《現代化中共軍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David Shambaugh原著,《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俊漢,《研究報告寫作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大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忠超、鄒承英編著,《新時期徵兵工作概要》,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戰爭動員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冊增補》,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曉衛,《中國軍事制度史》,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法安,《馬克斯主義軍制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貽志、周錦尉主編,《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02)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志毅,《武裝力量體制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寧等,《軍事法制教程》,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省軍區,《兵員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慶林,《國民經濟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小莉,《軍事革命問題的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起芬,《戰後局部戰爭戰略指導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華文,《裝備動員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子勇,《戰爭動員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秀粦,《高技術戰爭與國防現代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廷進、賴銘傳、王亞民,《軍事組織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光正主編,《中外軍事組織體制比較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恩毅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典》(上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和平,《中國特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連升、郭竟炎,《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庫桂生主編,《台灣軍事力量透析》,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江瑞、方 寧,《國防法概論》,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宏、洪保秀,《世界新軍事變革中的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研究室,《黨的軍事戰略轉變與人民軍隊建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編輯部,《為了打贏明天的戰爭-高技術局部戰爭動員研究文萃》,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武君,《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炎華,《世界強國軍隊建設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家剛、薛曉鴻主編,《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東營、張旅天,《信息化戰爭軍事裝備動員》,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羽,《戰爭動員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培忠,《軍事理論概要》,北京:藍天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山新,《軍事法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理科、王文臣、商則連主編,《人民武裝工作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慶祥、姚文懷,《新時期軍事鬥爭與法制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春長主編,《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與國防建設的論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光榮、王文榮,《毛澤東軍事思想辭典》,北京:中共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鴻基,《戰爭動員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志強,《高技術條件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永強、張復平,《信息化條件下國防動員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精松、王祖訓,《跨世紀的國防建設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聲鍔、苗林主編,《現代局部戰爭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曉軒,《直擊台灣-台灣軍事觀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海皓主編,《軍隊組織編制學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鳳秀,《國防動員戰略與對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鳳秀,《信息化國防動員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志榮,《國防體制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石朋,《從軍事結構面解析後江時期共軍對「三個代表」思想之實踐取向─兼論美伊戰爭後之發展》,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明賢,《中共國防動員體系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志,《中共軍事後勤思想現代化研究》,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承猷,《中共「十六大」政治繼承與軍隊角色之分析》,台北: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台灣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以理,〈大陸「入世」後對其國防動員工作之影響評估〉,《中共研究》, 36卷10期,200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建德,〈中共軍事革命對其國防動員之影響〉,《展望與探索》,522期,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宗達,〈中共信息戰之人民動員戰力概論〉,《中共研究》, 40卷5期,200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石,〈改革開放二十年的中共軍事-共軍的建設與發展〉,《中共研究》, 33卷5期,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茂嘉,〈中共動員制度之研究〉,《後備學校半年刊》,第32卷第12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斯喜、劉松山,〈憲法確立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經過〉,《法學》,第2期,200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大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法安,〈發達國家國防動員的立法與體制構建〉,《國防雜誌》,第200期,200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法安,〈動員領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幾個基本範疇〉,《國防雜誌》,第205期, 200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邦杰,〈要切實肩負起國防動員領導責任〉,《國防雜誌》,第193期,200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貴勤,〈大力加強國民經濟動員建設〉,《國防雜誌》,第191期,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美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提升國防動員建設質量〉,《國防雜誌》,第244期,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樂泉。〈適應形勢任務需要-不斷推動國防動員建設的新發展〉,《國防雜誌》,第223期,2004年9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