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開放大陸人民來臺政策衍生之犯罪問題研究
Derivative Crime of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 Policy
作者 于長豪
Yu, Chang-Hao
貢獻者 朱新民
于長豪
Yu, Chang-Hao
關鍵詞 偷渡犯
假結婚真賣淫
大陸人民來臺觀光
human smuggling
prostitution under the disguise of marriage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6:25 (UTC+8)
摘要 在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日政府正式開放大陸探親後,兩岸人民往來逐漸頻繁,隨著兩岸人民的交流,對一群隨國民政府來臺的老榮民而言,此再回故鄉距離國民政府撤退大陸已經近四十餘年。兩岸從一九七0年代末期以來,在經濟與社會各方面交流日趨密切與頻繁,在開放探親後,雖屬同文同種,但在兩岸間文化、生活、語言上之差異,兩岸通婚人數逐年增加,從以往的偷渡犯罪,漸變為合法入境而產生另一種犯罪模式的轉變,所衍生各種犯罪問題亦日趨增加,其對國內安全議題影響亦逐漸擴大。
     當前影響國家安全之因素,主要有國際環境、兩岸關係與國內形勢等三個面向,除傳統性安全的武力威脅外,許多非傳統性威脅亦逐漸增加,例如:大陸地區人民偷渡來臺、假結婚真賣淫、人口販運、毒品、走私、兩岸組織犯罪、傳染病等問題,均實值得做深入探討與研究,這些問題均對國內社會環境造成變化,增加維持社會治安與社會秩序的內政成本。
     全球化的趨勢,在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建構兩岸合作打擊犯罪之機制,實刻不容緩,臺灣應儘速尋求兩岸合作之可行模式,本文共分為幾部分,先經由政府對大陸政策實施迄今與執行層面做檢視與探討為出發點,並輔以對探親、結婚及近來討論開放觀光等議題和相關法令做全盤、統整性之分析。再來就相關犯罪所衍生之問題,在移民機關及警察機關間之協調聯繫和在執法上遇到之困境做分析,最後,本研究就合法來臺之大陸人民犯罪問題為研究主軸,並就相關問題提出個人之看法與建議,希能提供就國家安全機制上更完整之參考。
The Republic of China launched an open policy for people to go abroad to China and visit with their relatives on November 2, 1987,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straits becomes closer and closer since then. To those veterans who followed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s move to Taiwan in 1949, it has been almost 40-year- separation for them to make a return voyage. Moreover, since the end of 1970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have become closer and more frequent in all aspects of economics and society. After the said policy, although the cultural, living, and language difference still exists, the numbers of intermarriage mountain up year by year. As a result, the crime patter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revious illegal immigration to legal entering but crime enhancing. The crim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derives more and more homeland security problems.
     Nowaday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upon homeland security are mainly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nd domestic situation. Except China’s traditional threat of force to Taiwan, gradually, much other kinds of untraditional threat arise, such as human smuggling, prostitution under the disguise of marriage, drug trafficking, cross-strait organization crim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tc. Not only do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influence local social environment but also increase the cost both of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order.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ccordingly, there is an eager need for Taiwan to establish possible crime-fighting corporate system with China without influencing Taiwan’s homeland secur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ree-fold. First, based on Taiwan’s “China policy”, this study examines and reviews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then furth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comprehensive issue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like relatives visiting, intermarriage, and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 which topic has recently been discussed enthusiastically. Second, aiming at criminal derivative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said policy commun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immigration,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and Police Department when dealing with related crime. Finally, focusing on the crime issues of people who enter Taiwan legally from China, this study tends to launch a policy suggestion for reference as setting up a well-designed homeland security system.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渝洲主編,2004,《台海安全戰略評估 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頁197-198、202。
王伊亮著,2004,《兩岸婚姻形成的原因現況及發展趨勢》,湖南省民政廳。
王家儉,1984,《近代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海濱譯,1983,《國際政治學:國家安全事務》,臺北:幼獅,第八卷。
丘宏達等著,1997,《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書局,。
匹克、克瑞克力合著,1978,朱堅章譯,《集體安全》,臺北:幼獅。
內政部編著,2003,《外籍配偶在臺生活相關資訊簡冊》,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5,《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四年》。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6,《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五年》。
姜家維,2004,《移民與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15(12),頁16-19。
美國國務院,2004,《2004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美國國務院,2005,《2005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美國國務院,2006,《2006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美國國務院,2007,《2007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期,頁45-92。
袁鶴齡,2000,《國家認同外部因素初探-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理論與政策,14(2),頁141-162。
范世平,2005,《開放大陸民眾來臺旅遊法令規範之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三卷第十二期。
張亞中,2004,《移民與基本權利:移民政治參與權的提出》政治科學論叢,20,頁67-90。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7,《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六年》。
張祥山,2006,《國家安全意涵的持續與轉變》展望與探索,第四卷第十一期。
張淑卿,2004,《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假結婚」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
張楊乾,2003,《台灣告別口蹄疫 只剩最後一關》,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60期。
黃潤龍,2001,《中國的非法移民問題,人口與經濟》,中國,第124 期。
黃翠紋、譚智敏、王俊雄合著,2007,《大陸籍女性配偶觸法行為影響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第三卷第二期,頁45-82。
陳世圮,2001,《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之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昭瑛,1995,《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臺北:中外文學,23期第9卷。
陳志柔、于德林,2005,《臺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臺灣社會,第10期。
陳重成,2008,《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1期。
陳國恩,2008,《兩岸偷渡犯罪現況研究》,展望與探索,第六卷第一期。
內政部警政署,2007,《戶口查察作業規定》。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學習論壇月刊,第76期。
賴松岡,2004,《大陸人士以假結婚方式來臺打工問題研析》,展望與探索,第二卷第十期。
賴進義,1999,《中國歷史上的決定性會戰》,大華學報,新竹:大華技術學院,第十五期。
張增樑,2002,《兩岸人民「假結婚」問題之研究─以「假結婚、真賣淫」為中心》,警學叢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頁203-236。
楊士隆、楊裕雲,2004,《大陸女子在臺從事性交易之研究》,警學叢刊第三十四卷第五期,頁1-26。
趙彥寧,2005,《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頁43-90。
謝立功等,2001,《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41-43。
謝立功、董顯惠,2003,《防制兩岸偷渡犯罪之探討》,人口販賣問題與政府研討會,臺灣終止童妓協會主辦。
謝文忠,2003,《大陸偷渡犯偷渡背景之研究》,國境警察學報第二期,頁131-154。
沈雲龍,1967,魏源,聖武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卷八,「國初東南靖海記」,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頁7。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1987,《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
(四)雜誌、報刊與網站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央日報》
《民眾日報》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聯合報》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經濟日報》
《蘋果日報》http://1-apple.com.tw/
《中央社》http://www.cna.com.tw/
立法院法制局,2003,《兩岸關係與大陸事務研究》,臺北:立法院法制局。
《人民公安報》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08-08/03/node_14.htm
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http://www.redcross.org.tw/RedCross/index.jsp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Default.aspx
大陸資訊與研究中心http://www.mac.gov.tw/big5/rpir/Welcome.html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
內政部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警政署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mp?mp=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http://www.immigration.gov.tw/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綜合研究院http://www.tri.org.tw/
行政院http://info.gio.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http://www.cga.gov.tw/
交通部觀光局http://taiwan.net.tw/lan/cht/search/index.asp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月刊http://www.mjib.gov.tw/cgi-bin/mojnbi?/newworkitem/science/monthreport.html#3
美國在臺協會http://ait.org.tw/zh/news/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http://www.immd.gov.hk/
香港警務處網站http://www.police.gov.hk/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
朱蓓蕾著,2005,《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威脅》,臺北市:遠景基金會。
財團法人國家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國土安全論壇http://www.twhomelandsecurity.com/
國家政策網路智庫http://thinktank.nat.gov.t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新唐人http://www.ntdtv.com/
遠景基金會http://www.pf.org.tw/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http://www.wufi.org.tw/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http://www.tmpd.gov.tw/cht/index.php?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統計暨普查局http://www.fsm.gov.mo/
人民網-海峽兩岸頻道http://tw.people.com.cn/
行政院大陸委員彙編,2005,《大陸配偶移居臺灣生活指南》,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
山東新聞網http://gtob.sdnews.com.cn/www.sdnews.com.cn/news/
中國中央政府www.gov.cn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http://www.cnta.gov.cn
南方網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news.southcn.com/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www.gwytb.gov.cn/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7,《防制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Abadinsky, Howard, (1997), ‘Organized Crime’,Chicage:Nelson-Hall.
Almond, Gabriel A., (1960),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eds. Almond, G. A. and J. S. Colem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27-28.
Baik, Jong-Myun, (1994),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Seou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Budge et al., (1976), ‘Introduc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Beyond’,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Alan, Gerber and Donald P. Green(1998), ‘Rational Learning and Partisan Attitud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2(3), July.
Chin, Ko-lin, (1996), ‘China town Gang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sueh, Li-min, Chen-kuo Hsu and Dwight H. Perktins, (2001),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1945-199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thony, Smith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Las Vega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pp.12-2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8,《大陸情勢:港澳篇》,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8,《大陸情勢:經濟篇》,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吳密察,1983,《臺灣通史》,中國歷代經典寶庫65,臺北:時報文化。
吳武忠、范世平,2004,《中國大陸觀光旅遊總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呂亞力,1997,《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瑞金、李萍,2002,《外籍新娘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越南新娘為例》,臺北: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
沈道震、張增樑、劉進福、宋筱元編,2002,《現階段兩岸有關偷渡之相關法令、管理及其問題之研究─兼論「三通」後兩岸共同防制偷渡之可能性》,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等合著,2002,《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可行模式之評估與分析》,臺北:遠景基金會。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等合著,2003,《兩岸合作共同打擊毒品犯罪之研究》,臺北:遠景基金會。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珍瑞,2004,《福建省涉臺婚姻基本情況及中國大陸的婚姻家庭制度》,福建省民政廳。
周成瑜,2004,《兩岸偷渡犯罪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臺北:學林出版社。
東嘉生,昭和19年1月,《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市: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法務部調查局編,2002,《台海及中國大陸地區偷渡問題調查局研究》。
馬起華,1981,《政治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
許介鱗著,1996,《戰後臺灣史記,卷二,臺海危機一》,臺北市:文英堂出版社。
張火木,2007,《先行的蹄聲─小三通新絲路》,臺北:商周出版。
張亞中、李英明合著,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出版。
張五岳等合著,2003,《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
張五岳、劉駿耀合著,2003年9月,《兩岸關係研究:兩岸通婚與大陸新娘問題》,臺北:新文京出版公司。
陳小紅,1994,《大陸人民來臺定居居留之問題探討》,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陳小紅,1999,《大陸配偶在臺生活狀況案例訪視》,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陳明通,2006,《國家認同新典範的躍升,台灣新典範》,台北:李登輝學校。
陳映真,1988,《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臺灣意識論戰選輯》,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福成,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
陳福成,2007,《國家安全論壇》臺北:時英出版社。
國防部編,1968,《情報概論》,臺北:國防部。
鄒文海,1963,《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趙明義,2001,《當代國際法導論》臺北:五南圖書。
歐信宏、胡祖慶合譯,Joshua s. Goldstein原著,2003,《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年版。
簡後聰等編輯,2000,《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市:文建會中辦室,上冊。
謝立功,2002,《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初版1刷。
邊子光,1994,《兩岸偷渡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羅清俊、陳志瑋譯,2001,Thomas R. Dye(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二)論文、研討會
王春益,1997,《兩岸人民通婚之調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6-57。
王塗發,2008,《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與客機直航的成本效益分析》,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臺灣過度向中國傾斜的利弊座談會。
石之瑜,1993,《論當代心理學思潮中認同問題》,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
朱言明,2003,《全球化下的人口販賣研究:大陸女子來臺從事性產業之政經結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登輝等合著,2004,《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
李依盈,2005,《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政策之評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土班,碩士論文,頁7-10。
吳慎,2004,《大陸配偶在臺灣生活適應之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頁75-77。
巫立淳,2005,《面對人口販運中性產業女性受害者之思考之面象》,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實務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邱寶珠,2004,《我國現行移民制度與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外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4。
沈榮欣,2006,《臺灣新移民與非正式就業:女性大陸配偶在臺的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文杰,2008,《兩岸海上偷渡問題之探討》,於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2008警學與安全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林妙玲,2005,《探討臺灣媒體中的國族想像─以「大陸配偶」公民權的平面報導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40-56。
林義鈞,2004,《一九九0年代以來的的臺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10。
周正民,2006,《大陸偷渡人民與國家安全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孟維德,2004,《海峽兩岸跨境犯罪之實証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兩岸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頁6-15。
高坤輝,2005,《大陸女子假結婚詹賣淫防治法制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86-194。
高政昇,2002,《兩岸經濟犯罪型態之探討》,於刑事警察局國境安全執法問題學術研討會發表。
唐學斌,2007,《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對臺灣的正負面影響研討會》。
曹振忠,2002,《海峽兩岸跨境組織犯罪之研究─以人蛇集團仲介偷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多馬,2004,《臺灣推動兩岸「小三通」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建成,2006,《大陸配偶社會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美娟,2005,《從中正機場證照查驗角度淺談防制非法入出境》,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學術研討會。
陳駿璿,2008,《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衍生問題初探》,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許瑞山,2008,《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現況與問題》,於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2008警學與安全管理研討會發表。
莊金海,2004,《我國抗制偷渡活動機制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9-112。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之研究》,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建章,2003,《抗制偷渡之刑法立法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入出國及移民法制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
衛思韓(J.E.Wills,Jr.),1989,《鄭氏政權的興衰-從清鄭談判到清荷進攻金廈》,廈門大學臺研所歷史研究室編,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頁11-16。
賴進義,1980,《海權對明清歷史的影響》,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亞洲與世界社、中華民國海線交通研究會聯合主辦,廿一世紀海權發展研討會。
蔡培源,2005,《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十條之一「面談」規定之剖析及其實施現況之研究-倂提出修法建議》,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9-97。
蔡茂林,2006,《論兩岸交流衍生之非傳統安全問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立功,2000,《兩岸刑事司法協助之探討─以洗錢犯罪為核心》,澳門:中、澳、港、台檢察律政法律研討會。
謝立功、董顯惠,2004,《防範兩岸偷渡犯之探討》,終止童妓協會反人口販運座談會。
(三)期刊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No.41,頁99-127。
王海濱譯,Richard Smoke著,1983,《國家安全事務,國際政治學》,臺北:幼獅,第八卷第四章。
王寛弘,2003,《國境查緝走私案例之評析》,國境警察學報第二期,頁75-98。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頁29。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著,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
李志明,2007,《人口販運之現狀分析》,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刑事雙月刊,第21期。
吳學燕,2004,《台灣新移民問題-兩岸通婚》,社區發展雜誌,第105期,頁278-28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5981014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8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朱新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于長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Chang-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于長豪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Chang-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0:46:2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0:46: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0:46:2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981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5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81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日政府正式開放大陸探親後,兩岸人民往來逐漸頻繁,隨著兩岸人民的交流,對一群隨國民政府來臺的老榮民而言,此再回故鄉距離國民政府撤退大陸已經近四十餘年。兩岸從一九七0年代末期以來,在經濟與社會各方面交流日趨密切與頻繁,在開放探親後,雖屬同文同種,但在兩岸間文化、生活、語言上之差異,兩岸通婚人數逐年增加,從以往的偷渡犯罪,漸變為合法入境而產生另一種犯罪模式的轉變,所衍生各種犯罪問題亦日趨增加,其對國內安全議題影響亦逐漸擴大。
     當前影響國家安全之因素,主要有國際環境、兩岸關係與國內形勢等三個面向,除傳統性安全的武力威脅外,許多非傳統性威脅亦逐漸增加,例如:大陸地區人民偷渡來臺、假結婚真賣淫、人口販運、毒品、走私、兩岸組織犯罪、傳染病等問題,均實值得做深入探討與研究,這些問題均對國內社會環境造成變化,增加維持社會治安與社會秩序的內政成本。
     全球化的趨勢,在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建構兩岸合作打擊犯罪之機制,實刻不容緩,臺灣應儘速尋求兩岸合作之可行模式,本文共分為幾部分,先經由政府對大陸政策實施迄今與執行層面做檢視與探討為出發點,並輔以對探親、結婚及近來討論開放觀光等議題和相關法令做全盤、統整性之分析。再來就相關犯罪所衍生之問題,在移民機關及警察機關間之協調聯繫和在執法上遇到之困境做分析,最後,本研究就合法來臺之大陸人民犯罪問題為研究主軸,並就相關問題提出個人之看法與建議,希能提供就國家安全機制上更完整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Republic of China launched an open policy for people to go abroad to China and visit with their relatives on November 2, 1987,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straits becomes closer and closer since then. To those veterans who followed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s move to Taiwan in 1949, it has been almost 40-year- separation for them to make a return voyage. Moreover, since the end of 1970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have become closer and more frequent in all aspects of economics and society. After the said policy, although the cultural, living, and language difference still exists, the numbers of intermarriage mountain up year by year. As a result, the crime patter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revious illegal immigration to legal entering but crime enhancing. The crim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derives more and more homeland security problems.
     Nowaday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upon homeland security are mainly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nd domestic situation. Except China’s traditional threat of force to Taiwan, gradually, much other kinds of untraditional threat arise, such as human smuggling, prostitution under the disguise of marriage, drug trafficking, cross-strait organization crim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tc. Not only do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influence local social environment but also increase the cost both of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order.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ccordingly, there is an eager need for Taiwan to establish possible crime-fighting corporate system with China without influencing Taiwan’s homeland secur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ree-fold. First, based on Taiwan’s “China policy”, this study examines and reviews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then furth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comprehensive issue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like relatives visiting, intermarriage, and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 which topic has recently been discussed enthusiastically. Second, aiming at criminal derivative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said policy commun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immigration,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and Police Department when dealing with related crime. Finally, focusing on the crime issues of people who enter Taiwan legally from China, this study tends to launch a policy suggestion for reference as setting up a well-designed homeland security system.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2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25
     第五節 論文章節安排與說明 ……………………………………………28
     第二章 大陸人民來臺之政策與內容 ……………………………………29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回顧 …………………………………………29
     第二節 大陸配偶來臺結婚相關政策及研究 ……………………………58
     第三節 大陸人民來臺觀光及入出國之分析 ……………………………63
     第四節 小 結 ……………………………………………………………77
     第三章 大陸人民來臺政策衍生之犯罪背景與類型 ……………………79
     第一節 背景因素與類型分析 ……………………………………………79
     第二節 大陸女子色情犯罪行為模式及案例分析 ………………………96
     第三節 大陸人民來臺觀光之影響及對策 ……………………………107
     第四節 小 結 …………………………………………………………123
     第四章 大陸人民來臺政策衍生之犯罪問題與權責 …………………125
     第一節 權責機關之任務分工與權責劃分 ……………………………125
     第二節 我國對人口販運相關之議題與作法 …………………………135
     第三節 我國與亞洲鄰近國家防制機制與查緝犯罪之情形 …………144
     第四節 各機關處理相關犯罪問題因應作為 …………………………159
     第五節 小 結 …………………………………………………………164
     第五章 大陸人民來臺犯罪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166
     第一節 在國家安全上的影響 …………………………………………166
     第二節 在政治上的影響 ………………………………………………175
     第三節 在經濟上的影響 ………………………………………………177
     第四節 在公安上的影響 ………………………………………………181
     第五節 小 結 …………………………………………………………184
     第六章 結論 ……………………………………………………………1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86
     第二節 建議事項 ………………………………………………………189
     參考文獻 …………………………………………………………………199
     附錄 ………………………………………………………………………211
     附錄一 「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推動方案」之重點內容 ……211
     附錄二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 …………………215
     附錄三 大陸地區人民申請來臺從事觀光活動作業規定 ……………225
     附錄四 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注意事項 …………………………232
     附錄五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執行兩岸包機直航及擴大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政策因應作為 ……………………………………………235
     附錄六 陸安專案參考法規目錄 ………………………………………237
     附錄七 查緝大陸偷渡客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 ………………………243
     附錄八 OOO政府警察局OO分局「加強查處人口販運仲介及集團專案」(反奴專案)第O階段細部執行計畫 ……………………245
     附錄九 000政府警察局查處境外人員在臺非法活動專案工作細部執行計畫(和諧專案) ……………………………………………250
     附錄十 兩岸及港澳條例涉及流動人口登記規定 ……………………25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81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偷渡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假結婚真賣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陸人民來臺觀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human smuggl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rostitution under the disguise of marri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en_US
dc.title (題名) 開放大陸人民來臺政策衍生之犯罪問題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Derivative Crime of Opening Taiwan to Mainland Tourism Polic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渝洲主編,2004,《台海安全戰略評估 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頁197-198、2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伊亮著,2004,《兩岸婚姻形成的原因現況及發展趨勢》,湖南省民政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家儉,1984,《近代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海濱譯,1983,《國際政治學:國家安全事務》,臺北:幼獅,第八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丘宏達等著,1997,《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匹克、克瑞克力合著,1978,朱堅章譯,《集體安全》,臺北:幼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編著,2003,《外籍配偶在臺生活相關資訊簡冊》,台北市:內政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5,《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四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6,《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五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家維,2004,《移民與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15(12),頁16-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務院,2004,《2004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務院,2005,《2005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務院,2006,《2006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務院,2007,《2007年度人口販運問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期,頁45-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鶴齡,2000,《國家認同外部因素初探-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理論與政策,14(2),頁141-1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世平,2005,《開放大陸民眾來臺旅遊法令規範之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三卷第十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2004,《移民與基本權利:移民政治參與權的提出》政治科學論叢,20,頁67-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編,2007,《警政白皮書民國九十六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祥山,2006,《國家安全意涵的持續與轉變》展望與探索,第四卷第十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淑卿,2004,《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假結婚」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楊乾,2003,《台灣告別口蹄疫 只剩最後一關》,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6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潤龍,2001,《中國的非法移民問題,人口與經濟》,中國,第124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翠紋、譚智敏、王俊雄合著,2007,《大陸籍女性配偶觸法行為影響因素及其防治對策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第三卷第二期,頁45-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圮,2001,《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策之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瑛,1995,《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臺北:中外文學,23期第9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志柔、于德林,2005,《臺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臺灣社會,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重成,2008,《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國恩,2008,《兩岸偷渡犯罪現況研究》,展望與探索,第六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2007,《戶口查察作業規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學習論壇月刊,第7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松岡,2004,《大陸人士以假結婚方式來臺打工問題研析》,展望與探索,第二卷第十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進義,1999,《中國歷史上的決定性會戰》,大華學報,新竹:大華技術學院,第十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增樑,2002,《兩岸人民「假結婚」問題之研究─以「假結婚、真賣淫」為中心》,警學叢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頁203-2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士隆、楊裕雲,2004,《大陸女子在臺從事性交易之研究》,警學叢刊第三十四卷第五期,頁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彥寧,2005,《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頁43-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立功等,2001,《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4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立功、董顯惠,2003,《防制兩岸偷渡犯罪之探討》,人口販賣問題與政府研討會,臺灣終止童妓協會主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文忠,2003,《大陸偷渡犯偷渡背景之研究》,國境警察學報第二期,頁131-1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1967,魏源,聖武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一輯、卷八,「國初東南靖海記」,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頁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1987,《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雜誌、報刊與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眾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蘋果日報》http://1-apple.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社》http://www.cna.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法院法制局,2003,《兩岸關係與大陸事務研究》,臺北:立法院法制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公安報》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08-08/03/node_1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http://www.redcross.org.tw/RedCross/index.j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Default.asp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陸資訊與研究中心http://www.mac.gov.tw/big5/rpir/Welcome.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http://www.ris.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mp?mp=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http://www.immigration.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綜合研究院http://www.tri.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http://info.gio.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http://www.cga.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交通部觀光局http://taiwan.net.tw/lan/cht/search/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調查局展望與探索月刊http://www.mjib.gov.tw/cgi-bin/mojnbi?/newworkitem/science/monthreport.html#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在臺協會http://ait.org.tw/zh/new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http://www.immd.gov.h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香港警務處網站http://www.police.gov.h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蓓蕾著,2005,《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威脅》,臺北市:遠景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國家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土安全論壇http://www.twhomelandsecurit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政策網路智庫http://thinktank.nat.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唐人http://www.ntdtv.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遠景基金會http://www.pf.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獨立建國聯盟http://www.wufi.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http://www.tmpd.gov.tw/cht/index.ph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統計暨普查局http://www.fsm.gov.m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海峽兩岸頻道http://tw.peopl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彙編,2005,《大陸配偶移居臺灣生活指南》,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東新聞網http://gtob.sdnews.com.cn/www.sdnews.com.cn/new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中央政府www.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http://www.cnta.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方網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news.southcn.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www.gwytb.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7,《防制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badinsky, Howard, (1997), ‘Organized Crime’,Chicage:Nelson-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mond, Gabriel A., (1960),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eds. Almond, G. A. and J. S. Colem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2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ik, Jong-Myun, (1994),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Seou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dge et al., (1976), ‘Introduction in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Beyond’, London: John Wiley & S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an, Gerber and Donald P. Green(1998), ‘Rational Learning and Partisan Attitud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2(3), Jul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n, Ko-lin, (1996), ‘China town Gang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sueh, Li-min, Chen-kuo Hsu and Dwight H. Perktins, (2001),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ate,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1945-199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thony, Smith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Las Vega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pp.12-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8,《大陸情勢:港澳篇》,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8,《大陸情勢:經濟篇》,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密察,1983,《臺灣通史》,中國歷代經典寶庫65,臺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武忠、范世平,2004,《中國大陸觀光旅遊總論》,臺北,五南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亞力,1997,《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金、李萍,2002,《外籍新娘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越南新娘為例》,臺北: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道震、張增樑、劉進福、宋筱元編,2002,《現階段兩岸有關偷渡之相關法令、管理及其問題之研究─兼論「三通」後兩岸共同防制偷渡之可能性》,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等合著,2002,《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可行模式之評估與分析》,臺北:遠景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道震、劉進福、宋筱元、曾正一等合著,2003,《兩岸合作共同打擊毒品犯罪之研究》,臺北:遠景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珍瑞,2004,《福建省涉臺婚姻基本情況及中國大陸的婚姻家庭制度》,福建省民政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成瑜,2004,《兩岸偷渡犯罪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臺北:學林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嘉生,昭和19年1月,《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市: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調查局編,2002,《台海及中國大陸地區偷渡問題調查局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起華,1981,《政治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介鱗著,1996,《戰後臺灣史記,卷二,臺海危機一》,臺北市:文英堂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火木,2007,《先行的蹄聲─小三通新絲路》,臺北:商周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李英明合著,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五岳等合著,2003,《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五岳、劉駿耀合著,2003年9月,《兩岸關係研究:兩岸通婚與大陸新娘問題》,臺北:新文京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小紅,1994,《大陸人民來臺定居居留之問題探討》,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小紅,1999,《大陸配偶在臺生活狀況案例訪視》,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通,2006,《國家認同新典範的躍升,台灣新典範》,台北:李登輝學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映真,1988,《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臺灣意識論戰選輯》,臺北:前衛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福成,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福成,2007,《國家安全論壇》臺北:時英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編,1968,《情報概論》,臺北:國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文海,1963,《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明義,2001,《當代國際法導論》臺北:五南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信宏、胡祖慶合譯,Joshua s. Goldstein原著,2003,《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後聰等編輯,2000,《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市:文建會中辦室,上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立功,2002,《跨境犯罪偵查之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初版1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邊子光,1994,《兩岸偷渡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清俊、陳志瑋譯,2001,Thomas R. Dye(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春益,1997,《兩岸人民通婚之調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6-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塗發,2008,《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與客機直航的成本效益分析》,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臺灣過度向中國傾斜的利弊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1993,《論當代心理學思潮中認同問題》,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言明,2003,《全球化下的人口販賣研究:大陸女子來臺從事性產業之政經結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登輝等合著,2004,《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依盈,2005,《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政策之評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土班,碩士論文,頁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慎,2004,《大陸配偶在臺灣生活適應之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頁75-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立淳,2005,《面對人口販運中性產業女性受害者之思考之面象》,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實務學術討論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寶珠,2004,《我國現行移民制度與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外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榮欣,2006,《臺灣新移民與非正式就業:女性大陸配偶在臺的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阮文杰,2008,《兩岸海上偷渡問題之探討》,於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2008警學與安全管理研討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妙玲,2005,《探討臺灣媒體中的國族想像─以「大陸配偶」公民權的平面報導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40-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義鈞,2004,《一九九0年代以來的的臺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正民,2006,《大陸偷渡人民與國家安全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維德,2004,《海峽兩岸跨境犯罪之實証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兩岸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頁6-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坤輝,2005,《大陸女子假結婚詹賣淫防治法制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86-1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政昇,2002,《兩岸經濟犯罪型態之探討》,於刑事警察局國境安全執法問題學術研討會發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學斌,2007,《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對臺灣的正負面影響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振忠,2002,《海峽兩岸跨境組織犯罪之研究─以人蛇集團仲介偷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多馬,2004,《臺灣推動兩岸「小三通」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成,2006,《大陸配偶社會適應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美娟,2005,《從中正機場證照查驗角度淺談防制非法入出境》,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駿璿,2008,《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衍生問題初探》,桃園:中央警察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瑞山,2008,《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現況與問題》,於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2008警學與安全管理研討會發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金海,2004,《我國抗制偷渡活動機制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學術討論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9-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之研究》,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建章,2003,《抗制偷渡之刑法立法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入出國及移民法制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衛思韓(J.E.Wills,Jr.),1989,《鄭氏政權的興衰-從清鄭談判到清荷進攻金廈》,廈門大學臺研所歷史研究室編,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頁1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進義,1980,《海權對明清歷史的影響》,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亞洲與世界社、中華民國海線交通研究會聯合主辦,廿一世紀海權發展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培源,2005,《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十條之一「面談」規定之剖析及其實施現況之研究-倂提出修法建議》,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茂林,2006,《論兩岸交流衍生之非傳統安全問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立功,2000,《兩岸刑事司法協助之探討─以洗錢犯罪為核心》,澳門:中、澳、港、台檢察律政法律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立功、董顯惠,2004,《防範兩岸偷渡犯之探討》,終止童妓協會反人口販運座談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No.41,頁99-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海濱譯,Richard Smoke著,1983,《國家安全事務,國際政治學》,臺北:幼獅,第八卷第四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寛弘,2003,《國境查緝走私案例之評析》,國境警察學報第二期,頁75-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頁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著,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志明,2007,《人口販運之現狀分析》,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刑事雙月刊,第2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學燕,2004,《台灣新移民問題-兩岸通婚》,社區發展雜誌,第105期,頁278-28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