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國大陸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改革之研究
作者 黨梓云
貢獻者 林顯宗<br>施哲雄
<br>
黨梓云
關鍵詞 社會養老保險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2:23:03 (UTC+8)
摘要 中國從50年代開始建立城鎮的退休制度,現今中國城市中的所有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業已實施退休制度,退休職工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退休金,作為老年生活的經濟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老齡化的日趨嚴峻,社會養老保障的建立與完善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課題,因為它關係著每一個家庭、個人的利益,甚至涉及國家、社會的興衰。當今的中國正逐步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解決老年人的「老有所養」問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原有的退休制度,是離退職工依靠原來的工作單位發放退休金,隨著退休職工數量的增加,嚴重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這種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退休制度,正逐步的變革為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以取代現有的企業養老制度(即單位養老制度),並對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辦法。
      目前中國農村負擔養老的主力還是依靠家庭。農村老年人在失去勞動能力後,絶大多數仍靠子女的供養,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已有一些老年人可以從集體經濟得到養老金,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及家庭結構的蛻變,農村的養老呈現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在一些地區為了克服養老問題,業已發展許多養老形式,如蘇南模式、山東模式及廣東模式等。
      時至今日,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整體傾向,仍然是沿襲計畫經濟時代所形成的城鄉差異且相互隔離的「二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踐和理論仍然未突破城市和鄉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鴻溝,城市和鄉村仍然是兩個獨立的小圏子,採取的方法與模式亦完全不同,面對農村產業結構日漸改變、剩餘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等問題,城鄉養老的整合銜接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藉由中國大陸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中,瞭解中國大陸養老保險體制之改革關鍵、內容及所面臨的問題,及處於社會福利邊緣的農村養老現況,並討論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責任歸屬。
      本研究在文獻探討主要在養老保險基金之籌集、保值增值、支付危機,政府在養老保險中的作用,中國家庭養老研究,農村現行養老保障模式等四個方面,在理論之運用上,則採代際經濟交換學說、社會交換論及艾倫條件,以解釋為何養老之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丁曉平、王延中(2002),《中國百姓藍皮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小組(1957),《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1957年7月∼12月)》,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國WTO年度報告編輯委員會編(2003),《中國WTO報告.2003》,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總覽編輯委員會(1995),《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總覽》,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國計畫生育年鑒編委會(1993),《中國計畫生育年鋻》,北京:中國計畫生育年鑒編委會。
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1983),《老齡問題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編(1984),《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數據匯編》,北京:華齡出版公司。
王 瑋等(1990),《人類發展學》,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鑒崗(2001),〈養老保險改為分帳管理後面臨的問題和對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頁78-83,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
王 信(2001),〈基金制養老保險的建立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國際經濟評論》,第6期,頁35-3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王 靜(2002),〈新時期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與應對策略〉,《統計與精算》,第2期,頁62-6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王君玲(2002),〈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辦法新探〉,《學術探索》,第1期,頁20-22,昆明:雲南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
王義才(2000),〈家庭養老、土地保障與社會保險相結合是解決農村養老的必然選擇〉,《人口論壇》,第5期,頁20-21。
王 梅、夏傳玲(1994),〈北京市中青年家庭養老現狀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頁43-4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王世雄(1999),〈智利養老金社會化改革〉,《拉丁美洲研究》,第6期,頁44-4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王凱濤、顧志明(2000),〈智利養老金制度的改革與啟示〉,《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65-67,武昌: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編輯室。
王滄生(1994),〈淺論戶籍制度改革與勞動力的市場化〉,《改革研究》,第9期,頁16-18。
王禮生、郭天保(2002),〈人民公社興辦原因再探〉,《求索》,第6期,頁79-81,長沙:湖南社會科學院。
王東岩、張鴻博(1995),《中國勞動事業發展預測》,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王述智、張仕平(2001),〈關於當前農村養老問題及其研究的思考〉,《人口學刊》,第1期,頁41-44,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王洪春(2002),〈21世紀的美國社會保障:趨勢與借鑑〉,《人口學刊》,第1期,頁39-4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王亞柯等(2002),〈轉型期中國農村養老模式研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3期,頁23-26,信陽: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編輯室。
王 逸(2002),〈“401K”美國的養老金計劃〉,《美國大觀》,第4期,頁8-9,北京:美國大觀編輯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課題組(2000),〈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民論壇》,第6期,頁8-10,北京:人民日報社。
幻 封、曹 珺(1997),〈智利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探索與爭嗚》,第2期,頁38-39,北京:探索與爭嗚雜誌社。
史探徑(1998)〈我國社會保障法的幾個理論問題〉,《法學研究》,第4期,頁18-3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史柏年、于艷軍(1998),〈智利養老金制度改革的啟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期,頁97-102,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
田洹宇(1997),〈智利、新加坡養老保險模式的差異及對我國的啟示〉,《內蒙古保險》,第4期,頁40-42,呼和浩特:內蒙古保險編輯部。
朱 青(2001),〈當前養老保險籌資模式不宜轉向基金式〉,《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2期,頁16-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王東進主編(2001),《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叢書,北京:法律出版社。
朱 軍(2002),〈王東進:搭好應對WTO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框架〉,《中華英才》,第9期,頁14-17,北京:中華英才半月刊社。
成志剛(2009),〈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危機的成因與對策分析〉,《齊魯學刊》,第1期,頁90-95,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全 寶(1995),〈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問題與對策〉,《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第11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李元旭(2001),〈論我國轉軌時期的代際契約與養老模式的變革〉,《學術期刊》,第5期,頁37-42,昆明:雲南大學學術期刊編輯部。
李紹光(1998),〈養老金:現收現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較〉,《經濟研究》,第1期,頁5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
李紹光(1998),〈養老金基金的政府管制〉,《當代經濟科學》,第4期,頁12-17,西安:西安交通大學當代經濟科學編輯室。
李光勇(1998),〈家庭養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及前途〉,《人口學刊》,第37期,頁28-33,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李光勇、曾 珠(2002),〈國際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評述〉,《人口學刊》,第4期,頁51-55,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李迎生(2002),〈從分化到整合: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的起源、改革與前瞻〉,《教學與研究》,第8期,頁17-2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教學與研究編輯室。
李 銳(2001),〈智利養老金體系〉,《全球科技經濟遼望》,第184期,頁22-23,北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方 川(1989),《戶口遷移手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 俊(1997),〈美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及其改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頁58-6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李 霞(2001),〈淺談養老保險與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州煤炭》,第6期,頁45-46,鄭州:河南省煤炭科學研究所中州煤炭編輯部。
李繼虹(2001),〈關于構建農村新型養老模式的若干思考〉,《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30-34,曲靖: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編輯室。
杜世勛(1998),〈未來中國養老保險面臨的兩大壓力與對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頁35-40,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編輯室。
杜亞軍(1990),〈代際交換—對老化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3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杜 鵬等(1998),〈中國老年人的主要經濟來源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頁51-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何文炯等(200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與退〉,《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第3期,頁102-107,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
何承金(1997),〈中國西部農村人口控制與社會養老保障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頁14-2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吳雲高(1998),〈蘇州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情況的調查〉,《上海農村經濟》,第5期,頁39-42,上海:上海農村經濟編輯室。
余明德(1996),〈智利社會養老金保障制度〉,《財貿經濟》,第10期,頁35-4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孔涇源(2001),〈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風險與防範〉,宋曉梧主筆,《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發展報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周紹斌(2003),〈論農民養老中的政府職能〉,《人口學刊》,第1期,頁34-38,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周國偉(2000),〈中國農村養老狀況及其區域比較〉,《西北人口》,第1期,頁21-24,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周 弘(1999),〈世紀末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挑戰〉,《國際經濟評論》,第11期,頁25-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吳祥雲(1999),〈中國與歐洲各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比較與啟示〉,《浙江金融》,第4期,頁16-19,杭州: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
周 弘(1999),〈世紀末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挑戰—從歐美養老制度的異同看政府的作用〉,《國際經濟評論》,第11期,頁25-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周光復(2000),〈股份合作制與農村養老探析:來自廣東的考察報告〉,《市場與人口分析》,第1期,頁62-65,北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人口研究所。
周國偉(2000),〈中國農村養老狀況及其區域比較〉,《西北人口》,第1期,頁21-24,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周 雲(2002),〈親屬、法律、家庭養老〉,《人口學刊》,第5期,頁48-5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周其明(2000),〈農民平等權的法律保障問題〉,《法商研究》,第2期,頁23-28,武漢:中南財經政治大學。
岳頌東(2001),〈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及其對策〉,《社會保障制度》,第5期,頁13-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民政部政策研究室編著(1997),《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易建華(1998),〈養老金融制度比較與現實選擇〉,《經濟科學》,第3期,頁101-104,北京:北京大學經濟科學編輯室。
汪正鳴(1990),〈迎接“銀色浪潮”的挑戰—“中國人口老齡化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朱榮科(1995),〈馬克思的經濟福利思想〉,《求是學刊》,第3期,頁40-43,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求是學刊編輯室。
宋 健(2001),〈農村養老問題研究綜述〉,《人口研究》,第6期,頁64-6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宋潔雲(2001),〈智利的新型養老模式〉,《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5期,頁47-48,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何文炯(200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與退〉,《浙江大學學報》,第3期,頁102-107,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
茅于軾(1997),〈從擺闊性消費說到帕累托最優〉,《改革》,第5期,頁80-82,重慶:重慶社會科學院。
林 戈等(1999),〈建立以家庭和社區服務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人口研究》第2期,頁55-6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林志文(1994),〈廣東農村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與現代企業制度〉,《廣州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23-26,廣州:廣州師範學報編輯室。
林國光(1994),〈體制改革與戶籍改革〉,《福建論壇》,第8期,頁7-10,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
台恩普等(1998),〈宏觀政策:框架性解決中國養老問題的必由之路〉,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吳建勝、李翠萍(2001),〈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概況〉,《中國勞動》,第10期,頁49-50,北京:中國勞動學會。
姚 靜(2000),〈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西北人口》,第3期,頁38-40,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姚 遠(1998),〈對中國家庭養老弱化的文化詮釋〉,《人口研究》第5期,頁48-5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姚 遠(1999),〈政府在家庭養老中的地位和作用〉,《西北人口》,第2期,頁8-11,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姜晶梅等(1998),〈我國城市養老的經濟模式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頁53-5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胡寶剛、黃剛(1998),〈在企業保障向社會保障轉變過程中建立多層次共同負擔養老保險機制〉,《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第 3期,頁66-70,合肥:安徽大學學報編輯室。
胡偉略(1991),〈中國老年保障與孝文化〉,《中國人口科學》第2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胡海青、張道安、劉東風(1998),〈部分積累養老保險財務機制探析〉,《陝西經貿學院學報》,第1期,頁08-12,西安:陝西經貿學院學報編輯室。
柳玉芝、張純元(2003),〈高齡老人的經濟和醫療保障現狀、問題與對策思考〉,《人口與計畫生育》,第1期,頁12-16,北京: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
香 伶(2000),〈養老社會保障關係中政府的作用分析〉,《財貿經濟》,第12期,頁64-6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1999),《貿易走向未來-世界貿易組織(WTO)概要》,北京:法律出版社。
俞德鵬(1994),〈我國現行戶口制度的七大弊端〉,《改革與戰略》,第6期,頁56-59,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
徐廣榮、朱法錦(1994),〈論政府在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行政職能作用〉,《社會工作研究》,第5期,頁15-17。
徐 勤(1990),〈中國老年人口問題調查概要〉,《人口學刊》,第3期,頁18-22,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唐建志(1998),〈如何在農村中落實“老有所養”的問題 〉,《老齡問題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馬利敏(1999),〈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請緩行〉,《探索與争嗚》,第7期,頁11-12,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
高 長(2000),〈中國大陸城鎮勞動力就業問題之探討〉,《遠景季刊》,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班穎杰譯(2001),〈智利社會保障改革歷程〉,M.因方特等(原著),《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6期,頁39-46,北京:中共中央編譯及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
康文龍(1999),〈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的目標選擇〉,《雲南社會科學》,第2期,昆明:雲南省社會科學院。
郭志剛等(1996),〈對子女數在老年人家庭供養中作用的再檢驗-兼評老年經濟供給“填補”理論 〉,《人口研究》,第3期,頁7-1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萬克德(2002),〈淺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的違規操作現象〉,《西北人口》,第4期,頁42-44轉52,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2000),《烏拉圭協議導讀》,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尚全(2000),〈中國養老保險向基金制轉軌的問題與前景〉,《理論前沿》,第23期,頁11-12,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孫炳耀(1999),〈人口年齡結構與老年社會籌資模式〉,《中國人口科學》,第3期,頁18-25,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孫祁祥(2001),〈“空帳”與轉軌成本〉,《經濟研究》,第5期,頁20-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
梁 鴻(1999),〈農村老年人自給自理能力研究〉,《人口與經濟》,第4期,頁21-25,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梁 鴻(1999),〈試論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及其特殊性〉,《復旦學報》,第5期,上海:復旦大學學報編輯室。
梁 鴻(2001),〈農村社區發展與社會保障的研究〉,《復旦學報》,第4期,頁109-113,上海:復旦大學學報編輯室。
梁 堅(2001),〈智利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及其啟示〉,《企業經濟》,第8期,頁101-102,南昌: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侯東民(2000),〈政府的補償責任與計劃生育養老保險改革〉,《市場與人口分析》,第2期,頁70-74,北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人口研究所。
陳信勇(1999),〈我國養老保險問題及其法律對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期,頁119-126,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
陳喜強(2001),〈重新認識政府在社會保障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改革與戰略》,第2期,頁45-49,,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
汝 信等主編(2001),《社會藍皮書200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
張 冬(1996),〈我國養老保險籌集支付方式研究〉,《城市金融論壇》,第6期,頁34-36,北京: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張秀芳、鍾玉英(2000),〈老年人照料問題的挑戰與對策-老年照料產業初探〉,《西北人口》,第3期,頁41-43轉46,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張 莉(2002),〈論養老保險的替代率〉,《現代經濟探討》第4期,頁21-23轉69,南京:江蘇社會科學學院。
張愷悌等(1997),〈轉型期中國養老體系的矛盾分析〉,《老齡問題研究》,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張 暉(1996),〈建立我國農村社會養老機制的迫切性及可行性 〉,《人口學刊》,第4期,頁56-59,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張 暉等(1997),〈我國農村應建立不同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障機制〉,《人口學刊》,第6期,頁50-52,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張卓元、吳敬璉,楊茂春(1996),〈從現收現付到個人基金帳戶-智利養老金制度改革調查報告〉,《改革》,第10期,頁23-29。
張仕平、劉麗華(2000),〈建國以來農村老年保障的歷史沿革、特點及成因〉,《人口學刊》,第5期,頁35-39,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張大川譯(2001),〈對養老金制度改革風潮的思考〉,勞爾.L.馬德理(原著),《國際社會科學雜誌》,第1期,頁53-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張 衛(2000),〈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南京雨花台區為個案的研究〉,《中國農村觀察》,第2期,頁39-46,北京:中國農村觀察編輯室。
汝 信等主編(2002),《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康 瓊(2001),〈人民公社興起的歷史反思〉,《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頁61-63,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室。
張 一(1997),〈德國的企業養老保險〉,《環渤海經濟瞭望》,第2期,頁53-55,天津:天津經濟信息中心。
郭士征(1999),〈關於轉移部分“國有資產”充入養老保險基金的可行性和方策研究〉,《財經研究》,第2期,頁17-21,上海:上海財經大學編輯部。
曾 毅(1997),〈關於不宜在黨和政府的網領性文件中提“農村以家庭養老為主” 的建議〉,《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
曾 毅(1997),〈人口與發展論壇“農村家庭養老能走多遠”〉,《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黃潤龍(2002),〈我國老年人口的價值觀初探〉,《人口學刊》,第1期,頁42-48,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葛延風(1998),〈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問題(上)〉,《社會學研究》,第1期,頁40-52,北京:北京社會學研究編輯部。
童 星、趙海林(2002),〈影響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非經濟因素分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第5期,頁13-19,南京:南京大學學報編輯室。
勞動保障編輯部(1999),〈重要數據和任務目標摘要〉,《勞動保障》,第2期,北京:勞動保障編輯部。
彭希哲、宋韜(200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研究綜述〉,《人口學刊》,第5期,頁43-47,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成思危主編(2000),《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與完善》,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彭希哲等(1996),〈鄉鎮企業與蘇南農村社會保障〉,《上海金融》,第6期,頁31-32,上海:上海金融學會。
楊啟賢(1997),〈關於養老金給付水平研究〉,《新疆社科論壇》,第3期,頁27-33,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
楊占先(1994),〈基金制養老保險初探〉,《內蒙古保險》,第1期,頁15-16轉12,呼和浩特:內蒙古保險編輯部。
楊燕緩,(2002),〈大陸養老保險帳戶大解析〉,《投資中國》,第105期,頁70-73,台北:投資雜誌社。
鄧志旺、勵丹霞(2000),〈淺議當前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中的缺陷和問題〉,《人口學刊》,第5月,頁48-5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
薛興利等(1997),〈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証分析與政策建議-山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調查〉,《中國農村觀察》,第2期,頁47-51。
熊躍根(1998),〈中國城市家庭的代際關系与老人照顧〉,《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頁15-21,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熊思遠(2002),〈“入世”與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經濟問題探索》,第5期,頁5-10,昆明:昆明經濟問題探索雜誌社。
劉從龍(1996),〈發展以自我保障為主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口與發展論壇“中國未來養老方式的選擇”〉,《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劉庚長(1999),〈我國農村家庭養老存在的基礎與轉變的條件〉,《人口研究》,第3期,頁41-4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曲海波(1990),《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劉貴平(1998),〈現行農村養老保險方案的優勢與不足〉,《人口與經濟》,第2期,頁25-28,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劉貴平(1999),〈對社會養老的幾點認識〉,《人口研究》,第6期,頁25-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劉翠霄(2001),〈中國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法學研究》,第6期,頁67-8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學研究編輯室。
劉志純(1996),〈新加坡養老保險制度及借鑒〉,《放眼海外》,第12期,頁25-26。
鄧子基(2002),〈關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第1期,頁18-22,杭州:浙江財經學院學報編輯室。
鄭功成(2001),〈智利模式-養老保險私有化改革述評〉,《經濟學動態》,第2期,頁58,北京:經濟學動態編輯部。
鄭春榮(1998),〈德國養老保險體制現狀、改革方案及其籌資模式〉,《德國研究》,第2期,頁57-64,上海: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
鄭春榮(2000),〈德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障体制分析〉,《德國研究》,第1期,頁20-24,上海: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
蔣岳祥(2002),〈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措施—瑞士和日本政府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評析〉,《社會》,第2期,頁44-46,上海:上海社會雜誌社。
蔣 勵(2002),〈人民公社:中國農村經濟組織制度史上教訓深刻的一頁〉,《ACADEMIC RESEARCH》,第10期,頁47-56。
多吉才讓主編(1996),《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國民政工作叢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劉書鶴等(1999),〈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保障體系-論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基本對策〉,《人口研究》,第1期,頁10-1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劉書鶴(1998),〈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調查〉,《經濟研究》,第5期,頁15-2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
趙殿國(2002),〈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回顧與探索〉,《人口與計畫生育》,第5期,頁41-45,北京: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
趙晷湘(2000),〈建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系統思考〉,《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3期,頁65-68,廣州: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編輯室。
閰 坤(1998),〈多元化養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設想〉,《財貿經濟》,第3期,頁44-5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閰 坤(1998),〈國際養老保障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財政研究》,第7期,頁48-53,北京:北京財政研究編輯室。
鄭京平(2002),〈“銀色浪潮”對我國養老保險體制的衝擊及對策〉,《統計與精算》,第2期,頁56-6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簡 書等(1998),〈“邁向 2 1世紀老齡問題國際研討會”綜述〉,《中國人口科學》,第4期,頁61-6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譚 琳等(1997)〈新時期中國的家庭與人口問題〉,《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頁62-64轉2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譚克儉(2002),〈農村養老保障機制研究〉,《人口與經濟》,第2期,頁71-75轉61,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李迎生(2001),《社會保障與社會結構轉型: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歐陽仁根(2002),〈試論國家在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的職責〉,《財貿研究》,第3期,頁28-31,北京:蚌埠:安徽財貿學院。
龔秀全、黃勝開(2002),〈論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形式的改革〉,《西北人口》,第1期,頁20-23,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D.蓋爾.約翰遜(1999),〈中國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頁1-10,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三)論文
王肇基(2000),〈中國大陸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嬌瑩(2002),〈中國大陸社會保障體制下的醫療保險改革〉,政大社科院行管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忠(1993),〈大陸人口老化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錦汶(1992),〈台灣海峽兩岸老人福利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菁芬(1992),〈海峽兩岸社會保險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琦斌(2002),〈中國大陸養老保險與老人住宅發展趨趨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德濱(1988),《老年社會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維琪(2002),〈大陸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
趙大維(1999),〈我國社區照顧之研究-以高雄縣鳯山市服務網絡為例〉,政治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帝昌(1997),〈影響中國大陸壽險業發展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研究報告
北京市老齡協會(1998),〈迎接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戰略構想〉,北京:北京市老人•家庭和社區照料學術研討會主題報告。
宋曉梧、張中俊、張新梅(2000),〈解決隱性債務問題,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北京:中國養老保險隱性債務國際研討會主報告, 4月7日。
杜 夏(1999),〈農村養老保險基金違規操作行為分析〉,北京:北京首界全國中青年學者老齡問題學術研討會。
施德容(1999),〈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建立面向 2 1世紀的上海老年人護理照料體系〉,99年上海老年人照顧體系國際研討會論文。
袁輯輝(1998),〈探索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老齡問題的未來之路〉,廈門:全國家庭養老與社會化養老服務研討會,4月10日。
海 珠(1993),〈大陸戶籍管理制度簡介〉,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業務研討會。
余功斌(1999),《發展與改革的社會保障》,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穆光宗(1998),〈探索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老齡問題的未來之路〉,廈門:全國家庭養老與社會化養老服務研討會,4月10日。
蘇文璽等(1992),《高雄市退休老人老年生涯規劃調查》,高雄: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五)報紙
王偉華(2001),〈農村老人贍養問題不容忽視〉,《法制日報》,1月20日,第6版。
胡曉義(2001),〈養老金替代率三題〉,《中國勞動保障報》,11月29日,第2版。
張怡恬(2002),〈加入世貿組織: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契機-訪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人民日報》,3月23日,第1版。
潘 圓(2001),〈明天誰來保障你?專家解析入世對我國社保體系的影響〉,《中國青年報》,11月14日,第6版。
魯志強(200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是考慮改革的時候了〉,《中國經濟時報》,1月7日,第1版轉2版。
二、英文部分
UNITED NATIONS(UN)(199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94”New York, UN.
余天心等(1995),《邊緣財政考察》,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Wang, Yan, et al(2000),“Options and impact of China"s pension reform -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Discussion Paper。
World Bank(1997),“China 2020:old age security and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三、網路資料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http://www.goldentianjin.net.cn/news/wto/09.htm
〈中國大陸加入WTO之進展-保險業〉,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
http://www.moeaboft.gov.tw
石柳(2002),〈保險業面對全面開放的承諾〉,《經濟導報社》,1月21日。
http://www.tdctrade.com/report/indprof/chinese/indprof_c020103.htm
吳定富(2002),〈加快推進保險業改革與發展〉,《人民日報》,11月18日。
杜 鵬(1994),《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http://www.snweb.com/gb/people_daily/2002/11/18/j1118004.htm
李淑慧(2002),〈兩岸保險中介市場 商機乍現〉,未來中國研究,06月25日,http://www.future-china.org/fcn-tw/200206/2002062506.htm
江帆、馬莉(2002),〈中國保險業:市場化改革步子日漸加大〉,大眾網,11月0http://www.dzwww.com/caijing/guanzhu/20021108951.htm
〈社會保障:入世後該怎麼辦〉,《世紀易網》(2002)
http://www.21eok.com/about/21eoknews.asp
〈英國日前宣佈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新華網,2002年06月21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6/21/content_930237.html
〈英國養老保險制度介紹〉,吉林政務網,(2002)
http://ldbzt.jl.gov.cn/ldbzt_2/infocontent.jsp?infoid=88
〈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保險業務往來許可辦法,開放台灣地區保險業赴大陸地區設立分公司與子公司〉,財政部網站,2002年8月2日。http://www.mof.gov.tw/news1/read.asp?num=7788
〈龍永圖稱中國加入WTO保險業發展空間更廣闊〉,新華網,2002年08月18日,http://finance.sina.com.cn/b/20020818/0933244993.html
杜 鵬主編(2000),《中國 誰來養老》,福州:鷺江出版社。
魏晞(2003),〈保險公司體制改革〉,中國新聞網,09月18日,http://61.144.119/gate/big5/www.southcn.com/finance/biaoxian/bxkx/200309180597.htm
杜 鷹主編(1997),《走出鄉村-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實証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沈健譯(1986),《老年社會學-老年發展進程概論》,戴維.L.德克爾(原著),社會學叢書,天津:新華書店天津發行所。
佟寶貴編著(1995),《中外退休養老制度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宋曉梧等(1998),《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20年》,中國改革開放20年叢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宋原放主編(1982),《簡明社會科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宋一平(2001),《中國老幹部管理工作指導全書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阿瑟.奧肯(1987),《平等與效率--重大的抉擇》,北京:華夏出版社。
洪國棟(1998),〈關於家庭養老與居家養老〉,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卓文同編著(1994),《戶籍管理概論》,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林蘊暉、顧訓中(1995),《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姚新武等(1994),《中國人口常用數據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社會保險課題組(1997),《中國社會保險年鑒》,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哈耶克(1976),《社會主義的幻景》,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官有垣(譯)(2000),《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David Macarov(原著),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查傳瑞(1996),《中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文慧、王宏任(2001),《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馬克思(1975),《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尚全(2001),《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桂世勛(1996),《獨生子女父母年老後的照顧問題-上海與東京老齡化對比研究》,中國人口研究叢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滇慶(1999),《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文范(1998),〈堅持和完善家庭養老積極創造居家養老的新環境〉,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張 健、陳一筠主編(2000),《家庭與社會保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佳貴(2001),《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聽安(2003),《國民年金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許滌新主編(1980),《政治經濟學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2001),《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國家統計局。
國際勞工組織(1986),《經濟活動人口1995-2025》,日內瓦:國際勞工組織。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主編(2001),《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1991),《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統計資料(199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2001),《中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崔乃夫(1990),《中國民政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梅祖培(1983),《老齡問題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翻譯社。
郭華倫(1982),《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台北:國關中心。
郭書田、劉純彬(1990),《失衡的中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馮蘭瑞等(1997),《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重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董克恭、朱棱(1994),《社會保障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馮貴山主編(1998)《邁向21世紀老齡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黃黎若蓮(1995),《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昉(2000),《中國人口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彭駕騂(1997),《老人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2000),《2000年度農村養老保險統計分析報告》,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
詹火生、楊塋、張菁芬(1993),《中國大陸社會安全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鄥滄萍、杜鵬(1996),《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中國老年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翟勝明等(1998),〈農村養老特徵與對策〉,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厲以寧主編(1994),《中國社會福利模型》,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貴平(1999),《養老保險的人口學研究》,人口學博士論叢,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劉傳濟等主編(1987),《社會保險與職工福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
劉光人主編(1992),《戶口管理學》,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劉永富主編(2001),《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年鑑》,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鄧大松(1992),《社會保險比較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熊必俊(1999),《保障老有所養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閻滌非(1978),《中國社會安全思想與制度》,台南:國教之友社。
鄭功成(1993),《中國社會保障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鄭功成(1994),《中國社會保障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鄭功成(1996),《從企業保障到社會保障》,遼陽:遼陽人民出版社。
鄭功成(1997),《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道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鄭功成(2002),《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中國社會保障研究報系列之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鄭瑋斌等(1998),〈社會變遷對農村老年人口家庭地位和供養模式的影響〉,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穆光宗(1998),〈家庭養老面臨的挑戰及社會對策問題〉,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蘇廷林(1993),《中國社會保障辭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饒穎奇編著(1984),《老人社會福利》,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印行。
(二)期刊
丁永利(2002),〈政府在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制度中的作用〉,《人口研究》,第2期,頁54-5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于景元、袁建華、何林(1992),〈中國農村養老模式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于學軍(1995),〈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頁24-3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
王國軍(2000),〈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與改革〉,《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1期,頁120-12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編輯室。
王國軍(2000),〈中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初探〉,《戰略與管理》,第2期,頁33-44,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
王 琨(2000),〈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關於中國邁向21世紀老齡化社會的道路選擇〉,《西北人口》,第1期,頁11-13,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
王麗莎(1999),〈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轉軌問題的分析〉,《財經科學》,第4期,頁87-88,成都: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0921015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顯宗<br>施哲雄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黨梓云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黨梓云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2:23: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2:23: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2:23: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92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4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921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國從50年代開始建立城鎮的退休制度,現今中國城市中的所有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業已實施退休制度,退休職工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退休金,作為老年生活的經濟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老齡化的日趨嚴峻,社會養老保障的建立與完善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課題,因為它關係著每一個家庭、個人的利益,甚至涉及國家、社會的興衰。當今的中國正逐步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解決老年人的「老有所養」問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原有的退休制度,是離退職工依靠原來的工作單位發放退休金,隨著退休職工數量的增加,嚴重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這種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退休制度,正逐步的變革為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以取代現有的企業養老制度(即單位養老制度),並對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辦法。
      目前中國農村負擔養老的主力還是依靠家庭。農村老年人在失去勞動能力後,絶大多數仍靠子女的供養,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已有一些老年人可以從集體經濟得到養老金,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及家庭結構的蛻變,農村的養老呈現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在一些地區為了克服養老問題,業已發展許多養老形式,如蘇南模式、山東模式及廣東模式等。
      時至今日,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整體傾向,仍然是沿襲計畫經濟時代所形成的城鄉差異且相互隔離的「二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踐和理論仍然未突破城市和鄉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鴻溝,城市和鄉村仍然是兩個獨立的小圏子,採取的方法與模式亦完全不同,面對農村產業結構日漸改變、剩餘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等問題,城鄉養老的整合銜接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藉由中國大陸城鎮養老保險的改革中,瞭解中國大陸養老保險體制之改革關鍵、內容及所面臨的問題,及處於社會福利邊緣的農村養老現況,並討論保障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責任歸屬。
      本研究在文獻探討主要在養老保險基金之籌集、保值增值、支付危機,政府在養老保險中的作用,中國家庭養老研究,農村現行養老保障模式等四個方面,在理論之運用上,則採代際經濟交換學說、社會交換論及艾倫條件,以解釋為何養老之理論依據。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6
      第四節 名詞界…………………………………………………………7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相關理論………………………………………………………8
      第二節 相關研究探討………………………………………………10
      第三節 大陸城鄉有別的社會保障探討………………………………30
     第三章 養老保險制度的探討…………………………………………36
      第一節 養老保險意函…………………………………………………36
      第二節 老齡化對養老保險的影響……………………………………44
      第三節 國際養老保險的改革趨勢……………………………………48
     第四章 中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發展與改革…………………………62
      第一節 傳統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沿革(1950-1986)…………62
      第二節 向統帳結合的制度變革(1986-)…………………………68
      第三節 養老保險改革的評估…………………………………………76
     第五章 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研究…………………………………85
      第一節 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意義…………………………85
      第二節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歷程…………………………………89
      第三節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現狀與問題……………………………94
      第四節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評估………………………………102
      第五節 城鄉養老銜接問題…………………………………………115
     第六章 結論……………………………………………………………120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3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127
     參考書目……………………………………………………………………129
     附錄一 中國大陸1951年至2001年有關企業職工和農民社會養老保儉改 革重要事紀與法規年表……………………………………………………144
     附錄二 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155
     附錄三 國務院關於嚴格執行工人退休、退職暫行辦法的通知………159
     附錄四 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162
     附錄五 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摘要)…165
     附錄六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68
     附錄七 關於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行業統籌移交地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71
     附錄八 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174
     附錄九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178
     附錄十 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意見的通知…………18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養老保險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改革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曉平、王延中(2002),《中國百姓藍皮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小組(1957),《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1957年7月∼12月)》,北京:法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WTO年度報告編輯委員會編(2003),《中國WTO報告.2003》,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總覽編輯委員會(1995),《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總覽》,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計畫生育年鑒編委會(1993),《中國計畫生育年鋻》,北京:中國計畫生育年鑒編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1983),《老齡問題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編(1984),《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數據匯編》,北京:華齡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瑋等(1990),《人類發展學》,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鑒崗(2001),〈養老保險改為分帳管理後面臨的問題和對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頁78-83,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信(2001),〈基金制養老保險的建立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國際經濟評論》,第6期,頁35-3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靜(2002),〈新時期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與應對策略〉,《統計與精算》,第2期,頁62-6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君玲(2002),〈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辦法新探〉,《學術探索》,第1期,頁20-22,昆明:雲南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義才(2000),〈家庭養老、土地保障與社會保險相結合是解決農村養老的必然選擇〉,《人口論壇》,第5期,頁20-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梅、夏傳玲(1994),〈北京市中青年家庭養老現狀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頁43-4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世雄(1999),〈智利養老金社會化改革〉,《拉丁美洲研究》,第6期,頁44-4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凱濤、顧志明(2000),〈智利養老金制度的改革與啟示〉,《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65-67,武昌: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滄生(1994),〈淺論戶籍制度改革與勞動力的市場化〉,《改革研究》,第9期,頁16-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禮生、郭天保(2002),〈人民公社興辦原因再探〉,《求索》,第6期,頁79-81,長沙:湖南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東岩、張鴻博(1995),《中國勞動事業發展預測》,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述智、張仕平(2001),〈關於當前農村養老問題及其研究的思考〉,《人口學刊》,第1期,頁41-44,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洪春(2002),〈21世紀的美國社會保障:趨勢與借鑑〉,《人口學刊》,第1期,頁39-4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亞柯等(2002),〈轉型期中國農村養老模式研究〉,《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3期,頁23-26,信陽: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逸(2002),〈“401K”美國的養老金計劃〉,《美國大觀》,第4期,頁8-9,北京:美國大觀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課題組(2000),〈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民論壇》,第6期,頁8-10,北京:人民日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幻 封、曹 珺(1997),〈智利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探索與爭嗚》,第2期,頁38-39,北京:探索與爭嗚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探徑(1998)〈我國社會保障法的幾個理論問題〉,《法學研究》,第4期,頁18-3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柏年、于艷軍(1998),〈智利養老金制度改革的啟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1期,頁97-102,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洹宇(1997),〈智利、新加坡養老保險模式的差異及對我國的啟示〉,《內蒙古保險》,第4期,頁40-42,呼和浩特:內蒙古保險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 青(2001),〈當前養老保險籌資模式不宜轉向基金式〉,《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2期,頁16-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東進主編(2001),《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叢書,北京:法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 軍(2002),〈王東進:搭好應對WTO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框架〉,《中華英才》,第9期,頁14-17,北京:中華英才半月刊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志剛(2009),〈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危機的成因與對策分析〉,《齊魯學刊》,第1期,頁90-95,曲阜:山東曲阜師範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 寶(1995),〈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問題與對策〉,《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第11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元旭(2001),〈論我國轉軌時期的代際契約與養老模式的變革〉,《學術期刊》,第5期,頁37-42,昆明:雲南大學學術期刊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紹光(1998),〈養老金:現收現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較〉,《經濟研究》,第1期,頁5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紹光(1998),〈養老金基金的政府管制〉,《當代經濟科學》,第4期,頁12-17,西安:西安交通大學當代經濟科學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光勇(1998),〈家庭養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及前途〉,《人口學刊》,第37期,頁28-33,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光勇、曾 珠(2002),〈國際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評述〉,《人口學刊》,第4期,頁51-55,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迎生(2002),〈從分化到整合: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的起源、改革與前瞻〉,《教學與研究》,第8期,頁17-2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教學與研究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銳(2001),〈智利養老金體系〉,《全球科技經濟遼望》,第184期,頁22-23,北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 川(1989),《戶口遷移手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俊(1997),〈美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及其改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頁58-6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霞(2001),〈淺談養老保險與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州煤炭》,第6期,頁45-46,鄭州:河南省煤炭科學研究所中州煤炭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繼虹(2001),〈關于構建農村新型養老模式的若干思考〉,《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30-34,曲靖: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世勛(1998),〈未來中國養老保險面臨的兩大壓力與對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頁35-40,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亞軍(1990),〈代際交換—對老化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3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 鵬等(1998),〈中國老年人的主要經濟來源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頁51-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文炯等(200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與退〉,《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第3期,頁102-107,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承金(1997),〈中國西部農村人口控制與社會養老保障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頁14-2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雲高(1998),〈蘇州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情況的調查〉,《上海農村經濟》,第5期,頁39-42,上海:上海農村經濟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明德(1996),〈智利社會養老金保障制度〉,《財貿經濟》,第10期,頁35-4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孔涇源(2001),〈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風險與防範〉,宋曉梧主筆,《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發展報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紹斌(2003),〈論農民養老中的政府職能〉,《人口學刊》,第1期,頁34-38,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國偉(2000),〈中國農村養老狀況及其區域比較〉,《西北人口》,第1期,頁21-24,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弘(1999),〈世紀末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挑戰〉,《國際經濟評論》,第11期,頁25-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祥雲(1999),〈中國與歐洲各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比較與啟示〉,《浙江金融》,第4期,頁16-19,杭州: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弘(1999),〈世紀末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挑戰—從歐美養老制度的異同看政府的作用〉,《國際經濟評論》,第11期,頁25-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光復(2000),〈股份合作制與農村養老探析:來自廣東的考察報告〉,《市場與人口分析》,第1期,頁62-65,北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人口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國偉(2000),〈中國農村養老狀況及其區域比較〉,《西北人口》,第1期,頁21-24,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 雲(2002),〈親屬、法律、家庭養老〉,《人口學刊》,第5期,頁48-5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其明(2000),〈農民平等權的法律保障問題〉,《法商研究》,第2期,頁23-28,武漢:中南財經政治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岳頌東(2001),〈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及其對策〉,《社會保障制度》,第5期,頁13-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政部政策研究室編著(1997),《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建華(1998),〈養老金融制度比較與現實選擇〉,《經濟科學》,第3期,頁101-104,北京:北京大學經濟科學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正鳴(1990),〈迎接“銀色浪潮”的挑戰—“中國人口老齡化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榮科(1995),〈馬克思的經濟福利思想〉,《求是學刊》,第3期,頁40-43,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求是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 健(2001),〈農村養老問題研究綜述〉,《人口研究》,第6期,頁64-6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潔雲(2001),〈智利的新型養老模式〉,《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5期,頁47-48,北京:中共中央黨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文炯(2001),〈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與退〉,《浙江大學學報》,第3期,頁102-107,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茅于軾(1997),〈從擺闊性消費說到帕累托最優〉,《改革》,第5期,頁80-82,重慶:重慶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 戈等(1999),〈建立以家庭和社區服務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人口研究》第2期,頁55-6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志文(1994),〈廣東農村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與現代企業制度〉,《廣州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23-26,廣州:廣州師範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國光(1994),〈體制改革與戶籍改革〉,《福建論壇》,第8期,頁7-10,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恩普等(1998),〈宏觀政策:框架性解決中國養老問題的必由之路〉,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建勝、李翠萍(2001),〈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概況〉,《中國勞動》,第10期,頁49-50,北京:中國勞動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 靜(2000),〈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西北人口》,第3期,頁38-40,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 遠(1998),〈對中國家庭養老弱化的文化詮釋〉,《人口研究》第5期,頁48-5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 遠(1999),〈政府在家庭養老中的地位和作用〉,《西北人口》,第2期,頁8-11,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晶梅等(1998),〈我國城市養老的經濟模式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頁53-5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寶剛、黃剛(1998),〈在企業保障向社會保障轉變過程中建立多層次共同負擔養老保險機制〉,《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第 3期,頁66-70,合肥:安徽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偉略(1991),〈中國老年保障與孝文化〉,《中國人口科學》第2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海青、張道安、劉東風(1998),〈部分積累養老保險財務機制探析〉,《陝西經貿學院學報》,第1期,頁08-12,西安:陝西經貿學院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柳玉芝、張純元(2003),〈高齡老人的經濟和醫療保障現狀、問題與對策思考〉,《人口與計畫生育》,第1期,頁12-16,北京: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香 伶(2000),〈養老社會保障關係中政府的作用分析〉,《財貿經濟》,第12期,頁64-6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1999),《貿易走向未來-世界貿易組織(WTO)概要》,北京:法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德鵬(1994),〈我國現行戶口制度的七大弊端〉,《改革與戰略》,第6期,頁56-59,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廣榮、朱法錦(1994),〈論政府在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行政職能作用〉,《社會工作研究》,第5期,頁15-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 勤(1990),〈中國老年人口問題調查概要〉,《人口學刊》,第3期,頁18-22,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建志(1998),〈如何在農村中落實“老有所養”的問題 〉,《老齡問題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利敏(1999),〈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請緩行〉,《探索與争嗚》,第7期,頁11-12,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 長(2000),〈中國大陸城鎮勞動力就業問題之探討〉,《遠景季刊》,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班穎杰譯(2001),〈智利社會保障改革歷程〉,M.因方特等(原著),《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6期,頁39-46,北京:中共中央編譯及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文龍(1999),〈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的目標選擇〉,《雲南社會科學》,第2期,昆明:雲南省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志剛等(1996),〈對子女數在老年人家庭供養中作用的再檢驗-兼評老年經濟供給“填補”理論 〉,《人口研究》,第3期,頁7-1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克德(2002),〈淺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的違規操作現象〉,《西北人口》,第4期,頁42-44轉52,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2000),《烏拉圭協議導讀》,北京:法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尚全(2000),〈中國養老保險向基金制轉軌的問題與前景〉,《理論前沿》,第23期,頁11-12,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炳耀(1999),〈人口年齡結構與老年社會籌資模式〉,《中國人口科學》,第3期,頁18-25,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祁祥(2001),〈“空帳”與轉軌成本〉,《經濟研究》,第5期,頁20-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鴻(1999),〈農村老年人自給自理能力研究〉,《人口與經濟》,第4期,頁21-25,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鴻(1999),〈試論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及其特殊性〉,《復旦學報》,第5期,上海:復旦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鴻(2001),〈農村社區發展與社會保障的研究〉,《復旦學報》,第4期,頁109-113,上海:復旦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 堅(2001),〈智利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及其啟示〉,《企業經濟》,第8期,頁101-102,南昌:江西省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東民(2000),〈政府的補償責任與計劃生育養老保險改革〉,《市場與人口分析》,第2期,頁70-74,北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人口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信勇(1999),〈我國養老保險問題及其法律對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期,頁119-126,杭州:浙江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喜強(2001),〈重新認識政府在社會保障制度變遷中的作用〉,《改革與戰略》,第2期,頁45-49,,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汝 信等主編(2001),《社會藍皮書200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冬(1996),〈我國養老保險籌集支付方式研究〉,《城市金融論壇》,第6期,頁34-36,北京: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秀芳、鍾玉英(2000),〈老年人照料問題的挑戰與對策-老年照料產業初探〉,《西北人口》,第3期,頁41-43轉46,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莉(2002),〈論養老保險的替代率〉,《現代經濟探討》第4期,頁21-23轉69,南京:江蘇社會科學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愷悌等(1997),〈轉型期中國養老體系的矛盾分析〉,《老齡問題研究》,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暉(1996),〈建立我國農村社會養老機制的迫切性及可行性 〉,《人口學刊》,第4期,頁56-59,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暉等(1997),〈我國農村應建立不同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障機制〉,《人口學刊》,第6期,頁50-52,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卓元、吳敬璉,楊茂春(1996),〈從現收現付到個人基金帳戶-智利養老金制度改革調查報告〉,《改革》,第10期,頁23-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仕平、劉麗華(2000),〈建國以來農村老年保障的歷史沿革、特點及成因〉,《人口學刊》,第5期,頁35-39,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大川譯(2001),〈對養老金制度改革風潮的思考〉,勞爾.L.馬德理(原著),《國際社會科學雜誌》,第1期,頁53-6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衛(2000),〈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南京雨花台區為個案的研究〉,《中國農村觀察》,第2期,頁39-46,北京:中國農村觀察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汝 信等主編(2002),《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 瓊(2001),〈人民公社興起的歷史反思〉,《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頁61-63,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一(1997),〈德國的企業養老保險〉,《環渤海經濟瞭望》,第2期,頁53-55,天津:天津經濟信息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士征(1999),〈關於轉移部分“國有資產”充入養老保險基金的可行性和方策研究〉,《財經研究》,第2期,頁17-21,上海:上海財經大學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 毅(1997),〈關於不宜在黨和政府的網領性文件中提“農村以家庭養老為主” 的建議〉,《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 毅(1997),〈人口與發展論壇“農村家庭養老能走多遠”〉,《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潤龍(2002),〈我國老年人口的價值觀初探〉,《人口學刊》,第1期,頁42-48,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延風(1998),〈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問題(上)〉,《社會學研究》,第1期,頁40-52,北京:北京社會學研究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童 星、趙海林(2002),〈影響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非經濟因素分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第5期,頁13-19,南京:南京大學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動保障編輯部(1999),〈重要數據和任務目標摘要〉,《勞動保障》,第2期,北京:勞動保障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希哲、宋韜(200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研究綜述〉,《人口學刊》,第5期,頁43-47,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思危主編(2000),《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與完善》,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希哲等(1996),〈鄉鎮企業與蘇南農村社會保障〉,《上海金融》,第6期,頁31-32,上海:上海金融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啟賢(1997),〈關於養老金給付水平研究〉,《新疆社科論壇》,第3期,頁27-33,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占先(1994),〈基金制養老保險初探〉,《內蒙古保險》,第1期,頁15-16轉12,呼和浩特:內蒙古保險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燕緩,(2002),〈大陸養老保險帳戶大解析〉,《投資中國》,第105期,頁70-73,台北:投資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志旺、勵丹霞(2000),〈淺議當前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中的缺陷和問題〉,《人口學刊》,第5月,頁48-51,長春:吉林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興利等(1997),〈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証分析與政策建議-山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調查〉,《中國農村觀察》,第2期,頁47-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躍根(1998),〈中國城市家庭的代際關系与老人照顧〉,《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頁15-21,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思遠(2002),〈“入世”與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經濟問題探索》,第5期,頁5-10,昆明:昆明經濟問題探索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從龍(1996),〈發展以自我保障為主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口與發展論壇“中國未來養老方式的選擇”〉,《人口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庚長(1999),〈我國農村家庭養老存在的基礎與轉變的條件〉,《人口研究》,第3期,頁41-4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曲海波(1990),《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貴平(1998),〈現行農村養老保險方案的優勢與不足〉,《人口與經濟》,第2期,頁25-28,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貴平(1999),〈對社會養老的幾點認識〉,《人口研究》,第6期,頁25-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翠霄(2001),〈中國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法學研究》,第6期,頁67-8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學研究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志純(1996),〈新加坡養老保險制度及借鑒〉,《放眼海外》,第12期,頁25-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子基(2002),〈關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第1期,頁18-22,杭州:浙江財經學院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2001),〈智利模式-養老保險私有化改革述評〉,《經濟學動態》,第2期,頁58,北京:經濟學動態編輯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春榮(1998),〈德國養老保險體制現狀、改革方案及其籌資模式〉,《德國研究》,第2期,頁57-64,上海: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春榮(2000),〈德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障体制分析〉,《德國研究》,第1期,頁20-24,上海: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岳祥(2002),〈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措施—瑞士和日本政府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評析〉,《社會》,第2期,頁44-46,上海:上海社會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 勵(2002),〈人民公社:中國農村經濟組織制度史上教訓深刻的一頁〉,《ACADEMIC RESEARCH》,第10期,頁47-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多吉才讓主編(1996),《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國民政工作叢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書鶴等(1999),〈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保障體系-論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基本對策〉,《人口研究》,第1期,頁10-1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書鶴(1998),〈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調查〉,《經濟研究》,第5期,頁15-2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殿國(2002),〈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回顧與探索〉,《人口與計畫生育》,第5期,頁41-45,北京: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晷湘(2000),〈建立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系統思考〉,《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3期,頁65-68,廣州: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閰 坤(1998),〈多元化養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設想〉,《財貿經濟》,第3期,頁44-5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閰 坤(1998),〈國際養老保障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財政研究》,第7期,頁48-53,北京:北京財政研究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京平(2002),〈“銀色浪潮”對我國養老保險體制的衝擊及對策〉,《統計與精算》,第2期,頁56-6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 書等(1998),〈“邁向 2 1世紀老齡問題國際研討會”綜述〉,《中國人口科學》,第4期,頁61-6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 琳等(1997)〈新時期中國的家庭與人口問題〉,《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頁62-64轉2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克儉(2002),〈農村養老保障機制研究〉,《人口與經濟》,第2期,頁71-75轉61,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迎生(2001),《社會保障與社會結構轉型: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仁根(2002),〈試論國家在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的職責〉,《財貿研究》,第3期,頁28-31,北京:蚌埠:安徽財貿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秀全、黃勝開(2002),〈論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形式的改革〉,《西北人口》,第1期,頁20-23,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蓋爾.約翰遜(1999),〈中國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頁1-10,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肇基(2000),〈中國大陸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嬌瑩(2002),〈中國大陸社會保障體制下的醫療保險改革〉,政大社科院行管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進忠(1993),〈大陸人口老化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錦汶(1992),〈台灣海峽兩岸老人福利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菁芬(1992),〈海峽兩岸社會保險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琦斌(2002),〈中國大陸養老保險與老人住宅發展趨趨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德濱(1988),《老年社會學》,北京: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琪(2002),〈大陸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大維(1999),〈我國社區照顧之研究-以高雄縣鳯山市服務網絡為例〉,政治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鐘帝昌(1997),〈影響中國大陸壽險業發展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陸研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京市老齡協會(1998),〈迎接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戰略構想〉,北京:北京市老人•家庭和社區照料學術研討會主題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曉梧、張中俊、張新梅(2000),〈解決隱性債務問題,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北京:中國養老保險隱性債務國際研討會主報告, 4月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 夏(1999),〈農村養老保險基金違規操作行為分析〉,北京:北京首界全國中青年學者老齡問題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德容(1999),〈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建立面向 2 1世紀的上海老年人護理照料體系〉,99年上海老年人照顧體系國際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輯輝(1998),〈探索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老齡問題的未來之路〉,廈門:全國家庭養老與社會化養老服務研討會,4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 珠(1993),〈大陸戶籍管理制度簡介〉,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業務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功斌(1999),《發展與改革的社會保障》,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穆光宗(1998),〈探索中國特色的綜合解決老齡問題的未來之路〉,廈門:全國家庭養老與社會化養老服務研討會,4月1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文璽等(1992),《高雄市退休老人老年生涯規劃調查》,高雄:高雄市政府社會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偉華(2001),〈農村老人贍養問題不容忽視〉,《法制日報》,1月20日,第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曉義(2001),〈養老金替代率三題〉,《中國勞動保障報》,11月29日,第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怡恬(2002),〈加入世貿組織: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契機-訪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鄭功成教授〉,《人民日報》,3月23日,第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 圓(2001),〈明天誰來保障你?專家解析入世對我國社保體系的影響〉,《中國青年報》,11月14日,第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志強(200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是考慮改革的時候了〉,《中國經濟時報》,1月7日,第1版轉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ITED NATIONS(UN)(1995)“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94”New York, U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天心等(1995),《邊緣財政考察》,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ng, Yan, et al(2000),“Options and impact of China"s pension reform -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Discussion Pap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rld Bank(1997),“China 2020:old age security and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Washington DC:World Ban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goldentianjin.net.cn/news/wto/0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大陸加入WTO之進展-保險業〉,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moeaboft.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柳(2002),〈保險業面對全面開放的承諾〉,《經濟導報社》,1月2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tdctrade.com/report/indprof/chinese/indprof_c02010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定富(2002),〈加快推進保險業改革與發展〉,《人民日報》,11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 鵬(1994),《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snweb.com/gb/people_daily/2002/11/18/j111800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淑慧(2002),〈兩岸保險中介市場 商機乍現〉,未來中國研究,06月25日,http://www.future-china.org/fcn-tw/200206/2002062506.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帆、馬莉(2002),〈中國保險業:市場化改革步子日漸加大〉,大眾網,11月0http://www.dzwww.com/caijing/guanzhu/2002110895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會保障:入世後該怎麼辦〉,《世紀易網》(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21eok.com/about/21eoknews.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國日前宣佈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新華網,2002年06月21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6/21/content_930237.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國養老保險制度介紹〉,吉林政務網,(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ldbzt.jl.gov.cn/ldbzt_2/infocontent.jsp?infoid=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保險業務往來許可辦法,開放台灣地區保險業赴大陸地區設立分公司與子公司〉,財政部網站,2002年8月2日。http://www.mof.gov.tw/news1/read.asp?num=77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永圖稱中國加入WTO保險業發展空間更廣闊〉,新華網,2002年08月18日,http://finance.sina.com.cn/b/20020818/0933244993.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 鵬主編(2000),《中國 誰來養老》,福州:鷺江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晞(2003),〈保險公司體制改革〉,中國新聞網,09月18日,http://61.144.119/gate/big5/www.southcn.com/finance/biaoxian/bxkx/200309180597.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 鷹主編(1997),《走出鄉村-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實証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健譯(1986),《老年社會學-老年發展進程概論》,戴維.L.德克爾(原著),社會學叢書,天津:新華書店天津發行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佟寶貴編著(1995),《中外退休養老制度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曉梧等(1998),《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20年》,中國改革開放20年叢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原放主編(1982),《簡明社會科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一平(2001),《中國老幹部管理工作指導全書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阿瑟.奧肯(1987),《平等與效率--重大的抉擇》,北京:華夏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國棟(1998),〈關於家庭養老與居家養老〉,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卓文同編著(1994),《戶籍管理概論》,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蘊暉、顧訓中(1995),《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新武等(1994),《中國人口常用數據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會保險課題組(1997),《中國社會保險年鑒》,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哈耶克(1976),《社會主義的幻景》,芝加哥:芝加哥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官有垣(譯)(2000),《社會福利結構與實施》,David Macarov(原著),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查傳瑞(1996),《中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慧、王宏任(2001),《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克思(1975),《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尚全(2001),《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桂世勛(1996),《獨生子女父母年老後的照顧問題-上海與東京老齡化對比研究》,中國人口研究叢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滇慶(1999),《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范(1998),〈堅持和完善家庭養老積極創造居家養老的新環境〉,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健、陳一筠主編(2000),《家庭與社會保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佳貴(2001),《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聽安(2003),《國民年金制度》,台北:三民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滌新主編(1980),《政治經濟學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統計局(2001),《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國家統計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勞工組織(1986),《經濟活動人口1995-2025》,日內瓦:國際勞工組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主編(2001),《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1991),《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統計資料(199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2001),《中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乃夫(1990),《中國民政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祖培(1983),《老齡問題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翻譯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華倫(1982),《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台北:國關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書田、劉純彬(1990),《失衡的中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蘭瑞等(1997),《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重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克恭、朱棱(1994),《社會保障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貴山主編(1998)《邁向21世紀老齡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黎若蓮(1995),《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昉(2000),《中國人口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駕騂(1997),《老人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2000),《2000年度農村養老保險統計分析報告》,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火生、楊塋、張菁芬(1993),《中國大陸社會安全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鄥滄萍、杜鵬(1996),《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中國老年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勝明等(1998),〈農村養老特徵與對策〉,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厲以寧主編(1994),《中國社會福利模型》,上海: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貴平(1999),《養老保險的人口學研究》,人口學博士論叢,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傳濟等主編(1987),《社會保險與職工福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光人主編(1992),《戶口管理學》,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永富主編(2001),《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年鑑》,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大松(1992),《社會保險比較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必俊(1999),《保障老有所養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滌非(1978),《中國社會安全思想與制度》,台南:國教之友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1993),《中國社會保障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1994),《中國社會保障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1996),《從企業保障到社會保障》,遼陽:遼陽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1997),《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道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功成(2002),《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中國社會保障研究報系列之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瑋斌等(1998),〈社會變遷對農村老年人口家庭地位和供養模式的影響〉,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穆光宗(1998),〈家庭養老面臨的挑戰及社會對策問題〉,載中國老年學會編,《中國的養老之路》,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廷林(1993),《中國社會保障辭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饒穎奇編著(1984),《老人社會福利》,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永利(2002),〈政府在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制度中的作用〉,《人口研究》,第2期,頁54-5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景元、袁建華、何林(1992),〈中國農村養老模式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學軍(1995),〈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頁24-34,北京:中國人口科學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軍(2000),〈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與改革〉,《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1期,頁120-12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軍(2000),〈中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初探〉,《戰略與管理》,第2期,頁33-44,北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琨(2000),〈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關於中國邁向21世紀老齡化社會的道路選擇〉,《西北人口》,第1期,頁11-13,蘭州:蘭州大學西北人口編輯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麗莎(1999),〈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轉軌問題的分析〉,《財經科學》,第4期,頁87-88,成都: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科學編輯部。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