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工作型態對員工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某物流公司為對象
作者 蘇玉燕
貢獻者 成之約
蘇玉燕
關鍵詞 工作型態
組織承諾
工作特性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3:11 (UTC+8)
摘要 隨著全球化及科技的發展,經濟與社會環境瞬息萬變,企業組織必須更有效率地針對市場快速的變動做出回應,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因此,彈性化與降低成本成為企業所重視的經營策略方向,人力資源彈性策略的運用在於採用不同的工作型態以提高組織內部的競爭力,透過彈性機制迅速反應市場的不確定性,並且隨時保持人力彈性做有系統之調整,使組織運作順利,以減少組織因僵固而無法適時因應外部變動所可能產生的損失。在競爭激烈的物流業中亦是如此,運用彈性人力策略的同時,如何透過對員工組織承諾的了解,增加管理上的效能進而提升組織績效,實為重要議題。
     因此,本文以物流業中的專業型宅配公司為對象,探討在不同工作型態下的工作者,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及派遣勞工其組織承諾是否存在差異,並試圖透過與工作者息息相關的工作特性以及個人特性,了解造成這些承諾差異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本研究假設為,假如一: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個人特性對工作特性之知覺有差異。假設二: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個人特性對該公司之組織承諾有差異。假設三: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對工作特性的知覺有差異。假設四: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對組織承諾的知覺有差異。
     本研究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實證研究,經由統計分析後歸納出重要結論為,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的個人特性會影響其對工作特性及組織承諾認知。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對工作特性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在組織承諾的知覺有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方鳳珠(2006),派遣勞工與正職員工的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甘水美(2002),臨時員工之內外控傾向對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交通部(2004),國家貨運發展政策白皮書,交通部。
成之約(2003),勞動政策與勞工行政,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何明信(2000),臨時工之工作型態與人力資源管理-以石化業承攬商僱用之臨時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旭泰(2007),台灣地區宅配人員職業焦崩對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元墩、蔡東益(2005),勞動力派遣對組織變革影響之研究-以某中小企業為例,第四屆兩岸產業發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管理學院、崑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辦,頁A6-1-A6-6。
李元墩、鐘志明、林育理(2000),台灣企業員工組織承諾衡量模式建構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5卷,頁133-157。
沈佩如(2005),人力派遣員工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辛炳隆、柯志哲、張烽益、劉進興(2001),彈性化挑戰一:哪一種彈性化?誰的彈性化?─勞動市場彈性化座談會實錄,勞動者120期,頁6-12。
周秀蓉、葉秉鈞(2001),台灣宅配服務業的經營發展與策略之個案研究-以統一速達公司「宅急便」為例,第一屆製商整合研討會論文。
周信旗(2002),人力資源彈性化任用管理之研究-以我國派遣勞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俊傑(2007),組織承諾的理論與相關研究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第51期,頁31-53。
林儀真(2003),不同僱用別之護理人員其組織承諾,專業承諾與工作表現行為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吟(2004),人力資源彈性運用策略與工作者反應之探討-以不同僱傭關係專業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際雲(1994),企業員工個人特性、及其知覺之工作特性與領導型態對組織承諾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玉芳(1995),人力市場變色龍報到,就業情報,第163 期。
祝康偉(2006),派遣員工與正職員工在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差異之分析-以福利措施條件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敏馨、陳玉樹(2006),生涯承諾、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之結構關係研究-以僱用型態為干擾變項,第11屆中小企業研究碩士論文。
高鳳詩(2006),政府部門派遣勞工組織承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明(2007),僱用型態差異與工作特性、組織氣候及組織承諾之關係-以雲嘉地區國立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純純(2003),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中職軍訓教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碩士論文。
張淑眧、陳志忠、李明興、蘇文娟(2006),組織結構、工作特性、員工生涯發展與組織承諾的關係探討,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九卷四期,頁1-27。
曹采華(2001),員工特徵對工作滿意、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的影響-以派遣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欣宜(2003),部分時間工作者組織承諾之探討-以視聽娛樂業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泓鍵(2002),派遣員工的工作動機、工作特性對工作滿足的影響-決策捕捉方法的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珍珍(2004),日本企業人力資源運用方式及其問題的探討-以非典型工作形態為例,政大勞動學報,第15期,頁45-77。
章至聰(2003),非典型勞動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定期契約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霜(1986),教育行政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柱(2004),非典型僱用對退休及相關福利保障制度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黃櫻美、喬友慶(2004),僱用關係型態與人力資源管實務關聯性之探索性研究,政大勞動學報,第15期,頁79-103。
萬榮水(2001),從勞雇關係屬性的改變論我國公務人員管理機能的調整,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金珊(2003),台灣宅配廠商策略配適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恬恬(1999),宅配經營特性分析與郵局面對宅配之挑戰與因應,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家蕙(2004),派遣員工之程序公平知覺、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仁偉(2005),組織彈性研究,T&D飛訊,第38期,頁1-30。
鄭津津(2002),從美國勞動派遣法制看我國勞動派遣法草案,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0期,頁37-98。
戴嬡坪、蕭秀貞、張立潔、張鈺欣、張玉玲(2005),台灣專業型宅配公司個案之比較研究,經營管理論叢,第一屆管理與決策2005年學術研討會特刊,頁231-252。
薛婉婷(1994),人格特質與工作特性之契合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士豪(2004),由資源觀點探討個案宅配公司之核心資源與競爭優勢-以新竹貨運與台灣宅配通公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羅奉文(2001),勞動市場彈性化之研究-以部分工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怡文(2001),統一速達建構配送至全國各家庭的宅配物流運輸網,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第23 期,頁37-43。
二、 外文部分
Atkinson, J.(1984)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August: 28-31.
Cole-Gomolski, B.(1998)Reliance on temps creates new problems. Computerworld Journal, 32: 1-85.
David P. Lepak; Scott A. Snell(1999)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 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Vol. 24, No. 1, pp. 33-35.
Fang, Min, M.S.(2001)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Job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efficacy as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French, W.(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MC Inc.
Goméz-Mejia, L. R., Balkin, D., & Cardy, R.(1995)Managing Human Resourc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Inc.
Grossman, R. J.(1998)Short-term workers raise long-term issues. HR Magazine, April.
Hippel, C. V., Mangum, S. L., Greenberger, D. B., Skoglind, J. D., & Heneman, R. L.(1997)Temporary employment: Can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both w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Journal, 11: 93-104.
Hwee-Hoon Tan, Chwee-Peng Tan.(2002)Temporary employees in Singapore: What drives them?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Provincetown: Jan 2002. Vol. 136, Iss. 1; pg. 83.
Jack Fiorito, Dennis P Bozeman, Angela Young, James A Meurs (2007)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Pittsburg: Summer 2007. Vol. 19, Iss. 2; p. 187.
Kochan, T. A., Smith, M., Wells, J. C., & Rebitzer, J. B.(1994)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and contingent workers: The case of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icole Torka. Management Revue. Mering(2004)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and Commitment: Wishful Thinking or HR Challenge? Vol. 15, Iss. 3; pg. 324-344.
Nicole Torka. Management Revue. Mering(2004)Vol. 15, Iss. 3; pg. 344.
Parrish, D. A.(1998)Managing temporary employees. Black Enterprise Journal, 28: 23.
Pearce, Jone L.(1993)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f contract laborers: Their psychological involvement and effects on employee co-work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Briarcliff Manor: Oct 1993. Vol. 36, Iss. 5; p.1082-1097.
Pinfield, Lawrence T., Atkinson, John S.. Canadian Business Review. Ottawa: Winter(1988)The Flexible Firm, Vol. 15, Iss. 4; pg.17-19.
Polivka, A. E, & Nardone, T.(1989)On the definition of contingent work. Monthly Labor Review.
Ronald, D., Jean, B., & Kari, T.(1989)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During Corpoorate Restruring, Japan at work: Market, management and flexibility. Paris: OECD.
Sandra L Robinson, Elizabeth Wolfe Morrison(2000)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vio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hichester: Aug 2000. Vol. 21, Iss. 5; pg. 525.
Susan R. Madsen, Duane Miller, Cameron R. John.(2005)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San Francisco: Summer 2005. Vol. 16, Iss. 2; p. 214.
William H Turnley, Daniel C Feldman.(1998)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Spring 1998. Vol. 37, Iss. 1; p. 71 ~82.
三、網站資料
104人才派遣中心,ttp://www.104temp.com.tw/enterprise/enterprise_page2.jsp,瀏覽日期:2008/5/3。
2004年台灣物流年鑑,http://www.logistics.org.tw/flow/work/book/2004/pdf/00/
008.pdf,瀏覽日期:2008/5/3。
2006年物流業未來展望研習會流程規劃,ww.talm.org.tw/modules/wfdownloa
ds/visit.php?cid=7&lid=20,瀏覽日期:2007/7/1。
台灣宅配通,http://www.e-can.com.tw/aboutus/index.asp,瀏覽日期:2008/5/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業職業就業指南e網,http://statdb.cla.gov.tw/careerguide
/ind/ind_detail.asp?section_id=1&id_no=H056,瀏覽日期:2008/5/3。
財訊(2007),第300期,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65790/3,瀏覽日期:2007/7/4。
統一速達,http://www.t-cat.com.tw/Component/SPageFotT-Cat.aspx?MID=3&
SPID=4,瀏覽日期:2008/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4262027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202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成之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玉燕zh_TW
dc.creator (作者) 蘇玉燕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3:13:11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3:13: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3: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26202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3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26202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全球化及科技的發展,經濟與社會環境瞬息萬變,企業組織必須更有效率地針對市場快速的變動做出回應,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因此,彈性化與降低成本成為企業所重視的經營策略方向,人力資源彈性策略的運用在於採用不同的工作型態以提高組織內部的競爭力,透過彈性機制迅速反應市場的不確定性,並且隨時保持人力彈性做有系統之調整,使組織運作順利,以減少組織因僵固而無法適時因應外部變動所可能產生的損失。在競爭激烈的物流業中亦是如此,運用彈性人力策略的同時,如何透過對員工組織承諾的了解,增加管理上的效能進而提升組織績效,實為重要議題。
     因此,本文以物流業中的專業型宅配公司為對象,探討在不同工作型態下的工作者,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及派遣勞工其組織承諾是否存在差異,並試圖透過與工作者息息相關的工作特性以及個人特性,了解造成這些承諾差異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本研究假設為,假如一: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個人特性對工作特性之知覺有差異。假設二: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個人特性對該公司之組織承諾有差異。假設三: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對工作特性的知覺有差異。假設四: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派遣勞工對組織承諾的知覺有差異。
     本研究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實證研究,經由統計分析後歸納出重要結論為,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的個人特性會影響其對工作特性及組織承諾認知。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對工作特性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不同工作型態工作者在組織承諾的知覺有顯著差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企業人力資源彈性運用型態及其原因 8
     第二節 工作特性之探討 19
     第三節 組織承諾之探討 23
     第四節 工作特性、工作型態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探討 31
     第五節 本章小結 35
     第三章 物流業人力運用概況 37
     第一節 物流業發展概況 37
     第二節 宅配定義及特性 39
     第三節 個案公司概述 4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5
     第四章 問卷設計與分析 57
     第一節 問卷調查設計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60
     第三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62
     第四節 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79
     第五節 本章小結 96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7
     附 錄 112
     圖目次
     圖1-1研究流程 6
     圖2-1派遣關係圖 16
     圖2-2工作特性模式 21
     圖2-3STEERS組織承諾前因後果模型 28
     圖2-4態度性與行為性組織承諾模式 29
     圖2-5MOWDAY、PORTER與STEERS組織承諾模式 30
     圖3-1物流定義及行業 38
     圖3-2組織架構及人力配置概況 48
     圖4-1研究架構 57
     
     表目次
     表2-1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與派遣勞工之比較 18
     表2-2組織承諾定義 24
     表2-3組織承諾分類 25
     表2-4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 31
     表2-5非典型僱用與組織承諾相關研究 34
     表3-1宅配定義 40
     表3-2宅配與快遞、汽車路線貨運業比較 41
     表3-3宅配服務特性 43
     表3-4宅配工程師(SALES DRIVER)與一般送貨司機(DRIVER)的差異 50
     表3-5該公司主要工作型態特徵 51
     表3-6不定期契約勞工、定期契約勞工及派遣勞工之薪資福利內容 54
     表4-1樣本敘述統計 61
     表4-2工作特性各構面敘述性統計表 63
     表4-3不定期契約勞工工作特性敘述統計表 65
     表4-4定期契約勞工工作特性敘述統計表 67
     表4-5派遣勞工工作特性敘述統計表 69
     表4-6組織承諾各構面敘述性統計表 71
     表4-7不定期契約勞工組織承諾敘述統計表 73
     表4-8定期契約勞工組織承諾敘述統計表 75
     表4-9派遣勞工組織承諾敘述統計表 77
     表4-10不定期契約勞工性別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79
     表4-11不定期契約勞工年齡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79
     表4-12不定期契約勞工年資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0
     表4 13不定期契約勞工教育程度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0
     表4-14不定期契約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1
     表4-15定期契約勞工性別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1
     表4-16定期契約勞工年齡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17定期契約勞工年資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18定期契約勞工工作地點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19定期契約勞工教育程度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3
     表4-20定期契約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3
     表4-21派遣勞工性別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4
     表4-22派遣勞工年齡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4
     表4-23派遣勞工年資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4
     表4-24派遣勞工教育程度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5
     表4-25派遣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工作特性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5
     表4-26不同工作型態、個人特性在工作特性上差異 86
     表4-27不定期契約勞工性別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7
     表4-28不定期契約勞工年齡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7
     表4-29不定期契約勞工年資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30不定期契約勞工教育程度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31不定期契約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32定期契約勞工性別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9
     表4-33定期契約勞工年齡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9
     表4-34定期契約勞工年資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89
     表4-35定期契約勞工工作地點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0
     表4-36定期契約勞工教育程度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0
     表4-37定期契約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0
     表4-38派遣勞工性別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1
     表4-39派遣勞工年齡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1
     表4-40派遣勞工年資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1
     表4-41派遣勞工教育程度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2
     表4-42派遣勞工是否為家中經濟來源對組織承諾構面之差異分析表 92
     表4-43不同工作型態、個人特性在組織承諾上差異 93
     表4-44工作型態與工作特性差異分析表 94
     表4-45工作型態與組織承諾差異分析表 95
     表4-46研究對象基本特性 9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202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型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承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特性zh_TW
dc.title (題名) 工作型態對員工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某物流公司為對象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鳳珠(2006),派遣勞工與正職員工的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甘水美(2002),臨時員工之內外控傾向對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交通部(2004),國家貨運發展政策白皮書,交通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之約(2003),勞動政策與勞工行政,國立空中大學用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信(2000),臨時工之工作型態與人力資源管理-以石化業承攬商僱用之臨時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旭泰(2007),台灣地區宅配人員職業焦崩對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元墩、蔡東益(2005),勞動力派遣對組織變革影響之研究-以某中小企業為例,第四屆兩岸產業發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管理學院、崑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合辦,頁A6-1-A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元墩、鐘志明、林育理(2000),台灣企業員工組織承諾衡量模式建構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5卷,頁133-1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佩如(2005),人力派遣員工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辛炳隆、柯志哲、張烽益、劉進興(2001),彈性化挑戰一:哪一種彈性化?誰的彈性化?─勞動市場彈性化座談會實錄,勞動者120期,頁6-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秀蓉、葉秉鈞(2001),台灣宅配服務業的經營發展與策略之個案研究-以統一速達公司「宅急便」為例,第一屆製商整合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信旗(2002),人力資源彈性化任用管理之研究-以我國派遣勞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俊傑(2007),組織承諾的理論與相關研究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第51期,頁3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儀真(2003),不同僱用別之護理人員其組織承諾,專業承諾與工作表現行為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昭吟(2004),人力資源彈性運用策略與工作者反應之探討-以不同僱傭關係專業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際雲(1994),企業員工個人特性、及其知覺之工作特性與領導型態對組織承諾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玉芳(1995),人力市場變色龍報到,就業情報,第163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祝康偉(2006),派遣員工與正職員工在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差異之分析-以福利措施條件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敏馨、陳玉樹(2006),生涯承諾、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之結構關係研究-以僱用型態為干擾變項,第11屆中小企業研究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鳳詩(2006),政府部門派遣勞工組織承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明(2007),僱用型態差異與工作特性、組織氣候及組織承諾之關係-以雲嘉地區國立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純純(2003),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中職軍訓教官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淑眧、陳志忠、李明興、蘇文娟(2006),組織結構、工作特性、員工生涯發展與組織承諾的關係探討,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九卷四期,頁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采華(2001),員工特徵對工作滿意、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的影響-以派遣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欣宜(2003),部分時間工作者組織承諾之探討-以視聽娛樂業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泓鍵(2002),派遣員工的工作動機、工作特性對工作滿足的影響-決策捕捉方法的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珍珍(2004),日本企業人力資源運用方式及其問題的探討-以非典型工作形態為例,政大勞動學報,第15期,頁45-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至聰(2003),非典型勞動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定期契約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秀霜(1986),教育行政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國柱(2004),非典型僱用對退休及相關福利保障制度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櫻美、喬友慶(2004),僱用關係型態與人力資源管實務關聯性之探索性研究,政大勞動學報,第15期,頁79-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榮水(2001),從勞雇關係屬性的改變論我國公務人員管理機能的調整,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金珊(2003),台灣宅配廠商策略配適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恬恬(1999),宅配經營特性分析與郵局面對宅配之挑戰與因應,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家蕙(2004),派遣員工之程序公平知覺、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仁偉(2005),組織彈性研究,T&D飛訊,第38期,頁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津津(2002),從美國勞動派遣法制看我國勞動派遣法草案,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0期,頁37-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嬡坪、蕭秀貞、張立潔、張鈺欣、張玉玲(2005),台灣專業型宅配公司個案之比較研究,經營管理論叢,第一屆管理與決策2005年學術研討會特刊,頁231-2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婉婷(1994),人格特質與工作特性之契合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士豪(2004),由資源觀點探討個案宅配公司之核心資源與競爭優勢-以新竹貨運與台灣宅配通公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奉文(2001),勞動市場彈性化之研究-以部分工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怡文(2001),統一速達建構配送至全國各家庭的宅配物流運輸網,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第23 期,頁37-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tkinson, J.(1984)Manpower st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nel Management, August: 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le-Gomolski, B.(1998)Reliance on temps creates new problems. Computerworld Journal, 32: 1-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P. Lepak; Scott A. Snell(1999)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 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Vol. 24, No. 1, pp. 33-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ng, Min, M.S.(2001)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Job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efficacy as predictor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nch, W.(1994)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MC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méz-Mejia, L. R., Balkin, D., & Cardy, R.(1995)Managing Human Resourc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ossman, R. J.(1998)Short-term workers raise long-term issues. HR Magazine, Apri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ippel, C. V., Mangum, S. L., Greenberger, D. B., Skoglind, J. D., & Heneman, R. L.(1997)Temporary employment: Can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both w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Journal, 11: 93-1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wee-Hoon Tan, Chwee-Peng Tan.(2002)Temporary employees in Singapore: What drives them?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Provincetown: Jan 2002. Vol. 136, Iss. 1; pg. 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k Fiorito, Dennis P Bozeman, Angela Young, James A Meurs (2007)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Pittsburg: Summer 2007. Vol. 19, Iss. 2; p. 1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ochan, T. A., Smith, M., Wells, J. C., & Rebitzer, J. B.(1994)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and contingent workers: The case of safety and health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cole Torka. Management Revue. Mering(2004)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and Commitment: Wishful Thinking or HR Challenge? Vol. 15, Iss. 3; pg. 324-3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cole Torka. Management Revue. Mering(2004)Vol. 15, Iss. 3; pg. 3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rrish, D. A.(1998)Managing temporary employees. Black Enterprise Journal, 28: 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arce, Jone L.(1993)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f contract laborers: Their psychological involvement and effects on employee co-work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Briarcliff Manor: Oct 1993. Vol. 36, Iss. 5; p.1082-10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infield, Lawrence T., Atkinson, John S.. Canadian Business Review. Ottawa: Winter(1988)The Flexible Firm, Vol. 15, Iss. 4; pg.17-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livka, A. E, & Nardone, T.(1989)On the definition of contingent work. Monthly Labor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nald, D., Jean, B., & Kari, T.(1989)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During Corpoorate Restruring, Japan at work: Market, management and flexibility. Paris: OEC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ndra L Robinson, Elizabeth Wolfe Morrison(2000)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vio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hichester: Aug 2000. Vol. 21, Iss. 5; pg. 5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usan R. Madsen, Duane Miller, Cameron R. John.(2005)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San Francisco: Summer 2005. Vol. 16, Iss. 2; p. 2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 H Turnley, Daniel C Feldman.(1998)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Spring 1998. Vol. 37, Iss. 1; p. 71 ~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站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人才派遣中心,ttp://www.104temp.com.tw/enterprise/enterprise_page2.jsp,瀏覽日期:2008/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年台灣物流年鑑,http://www.logistics.org.tw/flow/work/book/2004/pdf/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008.pdf,瀏覽日期:2008/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年物流業未來展望研習會流程規劃,ww.talm.org.tw/modules/wfdownlo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s/visit.php?cid=7&lid=20,瀏覽日期:2007/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宅配通,http://www.e-can.com.tw/aboutus/index.asp,瀏覽日期:2008/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業職業就業指南e網,http://statdb.cla.gov.tw/careerguid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nd/ind_detail.asp?section_id=1&id_no=H056,瀏覽日期:2008/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財訊(2007),第300期,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65790/3,瀏覽日期:2007/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統一速達,http://www.t-cat.com.tw/Component/SPageFotT-Cat.aspx?MID=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ID=4,瀏覽日期:2008/5/3。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