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應用之研究
作者 徐德宇
貢獻者 張昌吉
徐德宇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生物科技
高科技產業
勞動基準法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4:15 (UTC+8)
摘要 我國政府在近二十年大力推展生物技術產業,除了長期投入資金鼓勵國內學者從事研究發展之外,也持續進行產業技術升級與轉型等措施,並積極推動國內相關產業之投資與整合,促使生物技術加速發展。但目前對於生物科技之關注,多集中於技術層面與國家競爭力的探討,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之文獻與相關研究,卻付之闕如。事實上,跟一般傳統高科技產業相比,生物科技產業對於人才方面不但重視,而且甚至可說人才是整個生技公司的命脈。故生物科技產業應如何獲得其所需求的人才,並施以適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即顯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首先對有關人力資源管理和生物科技產業之定義與特質的各種國內外文獻、專家學者意見,作一分析、比較、整理。再參考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歸納出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另外,探討勞動基準法對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管理是否造成影響,及有無適用上之問題。並以實證訪談的方式加以應證之。
     透過次級資料的蒐集及深度訪談我國四家生物科技業者,並以此四家生物科技業者為個案分析對象,本研究認為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如下:1、重視教育訓練;2、強調因材施教;3、重視員工忠誠度;4、重視產學合作;5、重視人才的經歷;6、強調英語能力;7、業務人才需要高學歷;8、需對員工加以激勵;9、重視自主性管理等。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參考書目
【書籍與論文】
1、 王柏年,「高科技產業革新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組織創新之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2、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石英出版社,1998年。
3、 李紹榮,「製造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配合之研究」,大葉工學院碩士論文,1994年。
4、 李清安,「對台灣生技產業政策之政策分析-以『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個案」,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5、 李國樑,「技術策略、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管理之關係研究-以台灣生物科技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6、 何永福、楊國安,「人力資源管理」,三民書局,再版,1995年。
7、 何永福、楊國安,「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三民書局,1993年。
8、 吳靄書,「企業人事管理」,大中國圖書公司,1988年。
9、 杜昌峰,「我國生物技術行銷研究-以健康食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 林欽榮,「人事管理」,前程企管,1991年。
11、 林麗萍,「台灣生物技術產業之發展及其策略」,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2、 張火燦,「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版第四刷,2000年1 月。
13、 陳孟謙,「企業策略、人力資源策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1998年。
14、 陳定國,「企業管理」,三民書局,第一版,1981年。
15、 陳榮政,「台灣發展生技科技產業政策之結構與策略分析--以『加強生物技術 產業推動方案』為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6、 陳渼臻,「策略聯盟之探討--生物技術產業之應用」,銘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7、 許世雨、張瓊玲、蔡秀涓、李長晏譯,「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譯自David A. De Cenzo & Stephen P. Robbins, 1994),1997年。
18、 許世明,「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之迷思與契機」,台北:台大醫院,2001年。
19、 曹嘉麟,「生物科技廠商效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20、 黃英忠,「人力資源管理」,三民書局,1997年。
21、 楊子江譯,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著,「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遠流出版社,1997年。
22、 蔡坤達,「影響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23、 謝安田,「人事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5年。
24、 謝安田,「企業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年。
【期刊】
1、 王惠鈞,「我國發展生物科技的人才培育與策略引進」,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2年4月。
2、 田蔚城,「生物技術導論」,生物產業第8 卷第1 期,1997年3月。
3、 李長貴,「員工參與、個體成熟度與工作態度之關聯性研究」,人力資源學報 ,第五期。
4、 吳秉恩,「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世界經理文摘,1994年。
5、 秦慶瑤,「生物技術服務業的現況與趨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2000年。
6、 許美玉,「產業的明日之星-生物技術」,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 卷第1 期,1998 年1 月。
7、 張火燦,「企業人力劃之選用」,就業與訓練,第六期,1993年。
8、 鍾邦柱,「未來之星-生物科技」,出自工商時報編輯部企劃採訪之《跨世紀的挑戰與願景-菁英觀點篇》,工商時報社,1998 年12 月。
【政府及企業出版品】
1、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2000 生物技術產業年鑑。2000:6。
2、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台灣生物技術產業1997/1998 年」,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1998年。
3、 經濟部工業局,「生物技術工業發展策略與措施」,生物技術產業年鑑2000。
4、 經濟部工業局,「科學工業園區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策略分析」,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9年1月。
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競爭力—專利商品化之挑戰」,專利商品化相關出版品,2002年。
6、 經濟部技術處,「我國科技人才之培育及運用及發展」,1999年5月。
7、 龔俊榮:焦點新聞。工商時報2001.08.08,第四版。
二、 外文參考書目
1、 Aderson & Fenton,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2thed , New York : AMACOM,1993.
2、 Cascio, Costing Human Resources: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Boston: PWS-Kent,1988.
3、 Dessler, G., Management fundamentals:Modern principles & practice,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1998.
4、 Dessler,Personnel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thed , Pentice Hall Inc Editions , 1991.
5、 Deci, E.L., Connell,J .P., & Ryan, R.M., Self-determinism in a work organization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4),1981.
6、 Delery, J. E., & Doty, D. H.,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st of universalic,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1996.
7、 Ellis, S.J. & Noyes, k.k. , 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mericans as Volunteers , revise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84.
8、 Flippo, E.B., Personnel Management, 6thed, New York: McGraw- Hill,1990.
9、 Mondy, R.W., Noe, R. M., & Premeaux, S. 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5thed, Singapore: Alyn and Bacon ,1993.
10、 Maidique, A. and R. H. Hayes, The art of high-technology management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84.
11、 Pfeffer, J.,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power of work force ,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12、 Pace, Wayne R. & Smith, Phillip C. & Mills, Grordow 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Engle Wood,1991.
13、 Persidis, A., Innovation: Building molecular valu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March/April, 1996.
14、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Inc, 1993.
15、 Roberts, E. B. and R. Mizouchi, Inter-firm TechnologicalCollaboration: the Case of Japanese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4, Iss.1, 1991.
16、 Schuler, R. S.,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17、 Schuler, R. S.,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 , 1987.
18、 Sherman, A.W., Jr. Bohlander, G.W.,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9th ed,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1992.
19、 Sherman, Bohlander and Snell.,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10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6.
20、 Swann, P., and M. Prevezer, A comparison of the dynamics of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Policy,1996.
21、 Ulrich, D., W. Brockbank & A. Yeung, Beyond belief: Abenchmark for human resource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8(3) , 1989.
22、 Veugelers, R., Internal R&D expenditures and 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Research Policy, 1997.
Woiceshyn, J., Lessons in product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biotechnology firms, R&D Management 25,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0262007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62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昌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德宇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德宇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3:14:1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3:14: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14: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0262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262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我國政府在近二十年大力推展生物技術產業,除了長期投入資金鼓勵國內學者從事研究發展之外,也持續進行產業技術升級與轉型等措施,並積極推動國內相關產業之投資與整合,促使生物技術加速發展。但目前對於生物科技之關注,多集中於技術層面與國家競爭力的探討,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之文獻與相關研究,卻付之闕如。事實上,跟一般傳統高科技產業相比,生物科技產業對於人才方面不但重視,而且甚至可說人才是整個生技公司的命脈。故生物科技產業應如何獲得其所需求的人才,並施以適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即顯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首先對有關人力資源管理和生物科技產業之定義與特質的各種國內外文獻、專家學者意見,作一分析、比較、整理。再參考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歸納出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另外,探討勞動基準法對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管理是否造成影響,及有無適用上之問題。並以實證訪談的方式加以應證之。
     透過次級資料的蒐集及深度訪談我國四家生物科技業者,並以此四家生物科技業者為個案分析對象,本研究認為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特性如下:1、重視教育訓練;2、強調因材施教;3、重視員工忠誠度;4、重視產學合作;5、重視人才的經歷;6、強調英語能力;7、業務人才需要高學歷;8、需對員工加以激勵;9、重視自主性管理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Ⅰ
     表目錄……….. ………………………………………………………………Ⅲ
     圖目錄……….. ………………………………………………………………Ⅳ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2
     第三節、 研究架構………………………………………………………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之特質…………………………………………5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之範疇………………………………………..13
     第三節、 生物科技產業之定義………………………………………..20
     第四節、 生物科技產業之特質………………………………………..22
     第五節、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相關文獻……………………. 28
     第參章、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探討
     第一節、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之概述…………………………………...41
     第二節、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優劣勢之探討……………………...47
     第三節、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之探討………………………...51
     第四節、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特性之探討……………...60
     第肆章、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勞動基準法之適用
     第一節、勞動基準法對企業成本之影響………………………………64
     第二節、勞動基準法對勞工權益之保障………………………………67
     第三節、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勞動基準法之適用………………………70
     第伍章、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之實證分析
     第一節、訪談設計……………………………………………………….76
     第二節、訪談內容……………………………………………………….76
     第三節、個案訪談分析………………………………………………….93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97
     第二節、建議……….. …………………………………………………101
     第三節、後續研究建議……….. ………………………………………103
     
     參考書目……….. …………………………………………………………..105
     
     
     
     
     
     
     
     
     
     
     
     
     
     
     
     
     
     【表目錄】
     表2-1 De Cenzo & Robbins人力資源管理功能表………………………13
     表2-2 Pace, Smith,& Mills人力資源發展說明表………………………..16
     表 2-3 我國目前生物技術產業之重要項目表…………………………….21
     表2-4 與生物科技相關之產業劃分表……………………………………..22
     表3-1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才培育及延攬政策…………………………………52
     表3-2 我國生物科技類別人力成長預測…………………………………………58
     表4-1 A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沿革……………………………………78
     表4-2 B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沿革……………………………………81
     表4-3 C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沿革………………………………..86
     表4-4 D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沿革………………………………..90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4
     圖3-1 民國87-91年生物技術專案研究計畫投入經費……………………………42
     圖3-2 民國87-91年製藥科技專案研究計畫投入人數…………………………..43
     圖3-3 民國87-91年生物技術專案研究計畫投入人力…………………………..46
     圖3-4 民國87-91年生物技術專案研究計畫投入經費…………………………..46
     圖3-5 民國87-91學年度理工醫農研究所培育碩士人數………………………..55
     圖3-6 民國87-91學年度理工醫農研究所培育博士人數………………………..5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620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物科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動基準法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生物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應用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籍與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柏年,「高科技產業革新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組織創新之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石英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紹榮,「製造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配合之研究」,大葉工學院碩士論文,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李清安,「對台灣生技產業政策之政策分析-以『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個案」,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李國樑,「技術策略、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管理之關係研究-以台灣生物科技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何永福、楊國安,「人力資源管理」,三民書局,再版,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何永福、楊國安,「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三民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吳靄書,「企業人事管理」,大中國圖書公司,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杜昌峰,「我國生物技術行銷研究-以健康食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林欽榮,「人事管理」,前程企管,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林麗萍,「台灣生物技術產業之發展及其策略」,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張火燦,「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版第四刷,2000年1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陳孟謙,「企業策略、人力資源策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陳定國,「企業管理」,三民書局,第一版,19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陳榮政,「台灣發展生技科技產業政策之結構與策略分析--以『加強生物技術 產業推動方案』為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陳渼臻,「策略聯盟之探討--生物技術產業之應用」,銘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許世雨、張瓊玲、蔡秀涓、李長晏譯,「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初版(譯自David A. De Cenzo & Stephen P. Robbins, 1994),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許世明,「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之迷思與契機」,台北:台大醫院,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曹嘉麟,「生物科技廠商效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黃英忠,「人力資源管理」,三民書局,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楊子江譯,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著,「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遠流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蔡坤達,「影響我國生物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謝安田,「人事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謝安田,「企業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惠鈞,「我國發展生物科技的人才培育與策略引進」,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00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田蔚城,「生物技術導論」,生物產業第8 卷第1 期,1997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長貴,「員工參與、個體成熟度與工作態度之關聯性研究」,人力資源學報 ,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吳秉恩,「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世界經理文摘,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秦慶瑤,「生物技術服務業的現況與趨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許美玉,「產業的明日之星-生物技術」,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 卷第1 期,1998 年1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張火燦,「企業人力劃之選用」,就業與訓練,第六期,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鍾邦柱,「未來之星-生物科技」,出自工商時報編輯部企劃採訪之《跨世紀的挑戰與願景-菁英觀點篇》,工商時報社,1998 年12 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府及企業出版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2000 生物技術產業年鑑。20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台灣生物技術產業1997/1998 年」,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經濟部工業局,「生物技術工業發展策略與措施」,生物技術產業年鑑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經濟部工業局,「科學工業園區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策略分析」,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9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競爭力—專利商品化之挑戰」,專利商品化相關出版品,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經濟部技術處,「我國科技人才之培育及運用及發展」,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龔俊榮:焦點新聞。工商時報2001.08.08,第四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外文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derson & Fenton,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2thed , New York : AMACOM,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Cascio, Costing Human Resources: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Boston: PWS-Kent,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Dessler, G., Management fundamentals:Modern principles & practice,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Dessler,Personnel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thed , Pentice Hall Inc Editions ,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Deci, E.L., Connell,J .P., & Ryan, R.M., Self-determinism in a work organization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4),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Delery, J. E., & Doty, D. H.,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st of universalic,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Ellis, S.J. & Noyes, k.k. , 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mericans as Volunteers , revise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Flippo, E.B., Personnel Management, 6thed, New York: McGraw- Hill,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Mondy, R.W., Noe, R. M., & Premeaux, S. 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5thed, Singapore: Alyn and Bacon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Maidique, A. and R. H. Hayes, The art of high-technology management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Pfeffer, J.,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power of work force ,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Pace, Wayne R. & Smith, Phillip C. & Mills, Grordow 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Engle Wood,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Persidis, A., Innovation: Building molecular valu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March/April,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Inc,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Roberts, E. B. and R. Mizouchi, Inter-firm TechnologicalCollaboration: the Case of Japanese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4, Iss.1,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Schuler, R. S.,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Schuler, R. S.,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 ,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Sherman, A.W., Jr. Bohlander, G.W.,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9th ed,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Sherman, Bohlander and Snell.,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10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Swann, P., and M. Prevezer, A comparison of the dynamics of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Policy,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Ulrich, D., W. Brockbank & A. Yeung, Beyond belief: Abenchmark for human resource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8(3) ,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Veugelers, R., Internal R&D expenditures and 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ing, Research Policy,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iceshyn, J., Lessons in product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biotechnology firms, R&D Management 25,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