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北都會區變遷之剖析
作者 于會玓
YU,HUEI-DI
貢獻者 黃健二博士
于會玓
YU,HUEI-DI
關鍵詞 巨大都會
都會區變遷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54:47 (UTC+8)
摘要 台北都會區形成與發展由來已久,而在交通建設及近年全球化力量強化台北市影響力等背景下,引發吾人對台北都會區已於地理空間中更為擴張之思考。基於此,本研究以基隆至苗栗縣之間地區為研究範圍,檢視其由民國45至90年間「人口」、「產業」的分佈與成長,以藉此分析釐清台北都會區變遷歷程。
     在研究立論基礎上,本研究採以C.A. Doxiadis對於都市聚落的演進將由都市成為都會而至巨大都會的說明,以及東京大都市圈的發展、規劃尺度以為本研究出發點之佐證。同時,尚上藉由「核心--邊陲模型」中核心對外圍乃至整體區域發展促進的角色及過程來凸顯台北市之於都會區全體的影響。
     在實際操作上分析上,本研究採以人口成長、製造業及生產者服務業場所單位增量等敘述性統計分析,並輔以地理資訊系統的利用以展現台北都會區由過去迄今之發展走向及變化。
     透過研究範圍內人口、產業集中和遷徙現象的分析,本研究對台北都會區變遷歷程歸納出如下三點結論。
     1. 台北都會區成長與擴張係由台北市及其他地區核心如中壢、桃園、新竹等市所協力促成。其以台北市及台北縣淡水河沿岸市鎮鄉為始向南串連中壢、桃園、新竹等桃竹地區核心,並與其間座落之市鎮鄉共同構成一軸線,以此軸線向南至苗栗縣北部的竹南、頭份二鎮,向東西至西部沿海與鄰近山區、丘陵之市鎮鄉,形成一人口、產業主要分布軸帶。
     2. 台北都會區變遷可分為民國65年以前、民國65至80年間、民國80年迄今等三階段。第一階段以台北市向外20公里圈處為人口活動密集之處;至第二階段時,台北市向外50公里內之北、桃二縣成為都會區成長主力;與台北市相距70公里之新竹、苗北的成長則興起於第三階段,並與北向的台北、桃園等地連結,進而使台北都會區朝巨大都會的發展邁進。
     3. 促成台北都會區發展變遷因素,除便捷交通建設縮短時空距離外,產業引發的就業機會更是吸引人口聚集之重要因素。台北都會區內核心都市台北市早期因製造業發展飽和向外遷徙,復以南向縣市工業區設置,使得都會區內製造業呈離心化移動,連帶引發核心及區外人口朝都會區外圍聚集。然高階層服務業卻在同時朝核心集中,強化台北市中樞管理機能,使得台北都會區雖在地理空間上日益擴大卻仍能在機能上密切聯繫。
參考文獻 中文
【研究報告】
1.內政部營建署,台北都會區實質規劃(三)--部門整體發展計畫及執行體系之研究,1991。
2.內政部營建署,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定位與建設發展構想之研究,2003。
3.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都會區空間結構與土地使用發展策略之研究,1993。
【學位論文】
1.王大立,台北都會區之發展及其產業變遷之研究,臺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2.王翔煒,高雄都會區生產者服務業之發展與競爭優勢分析:台北、台中、高雄都會區之比較,中山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3.江文顯,台北都會區區域結構及其變遷,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4.李玲玉,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之研究:1961-1993,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5.林郁欽,台北都會區製造業工廠設置的區位行為之研究,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6.邱淑華,由台灣地區都市體系變遷探討商業空間結構變化趨勢與特性,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7.邱雅玫,台北都會區人口擴展的研究,臺大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8.徐千雲,台北都會區產業空間變遷與都會中心高階層服務業(HOS)專業化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9.張永乾,台灣北區各都市圈製造業結構及其變遷,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10.張郁妮,都會區產業空間分布變遷及區位選擇因素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政大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1.張剛維,台北都會區製造業成長與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2.張維銓,台北都會區商業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13.梁又文,台灣戰後政經環境變遷與國土發展之研究--台灣經驗分析(1949-2000),政大中山研究所博士論文。
14.陳宜君,台北都會區經濟空間結構之變遷,台大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5.陳俐伶,都會區製造業空間分布變遷之研究,政大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6.陳建忠,都會區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文化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17.陳惠美,台北都會區工業變遷與工業用地區位之研究,政治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8.蔡中義,都會區人口與產業郊區化相互關係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淡江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19.錢學陶,台灣北部區域發展模式之研究,中興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20.鮑紀良,台北都會區商業中心階層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21.羅明琪,區域發展結構下中小型都市功能角色之研究:以北部區域為例,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22.凃保全,製造業對人口遷徙之影響,長榮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期刊】
1.李瑞麟,台灣都市之形成與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銀行季刊」24(3):1-29,1973。
2.李薰楓,台灣地區經濟活動區位變遷的計量研究,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3.林德福、劉昭吟,全球經濟中的新空間形式--北台都會區域的歷史性浮現,「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no.11:35-53,2004。
4.金家禾,全球化與台灣都會區生產者服務業之發展,「都市與計劃」28(4):495-518,2001。
5.金家禾,邁向世界都市之台北都會區產業結構與空間分布變遷,「都市與計劃」26(2):95-122,1999。
6.黃仁德、姜樹翰,台北都會區的發展變遷與產業策略,「台灣銀行季刊」50(3):160-183,1999。
7.賴宗裕,經濟全球化與國土規劃策略之探討,「都市與計劃」28(4):519-542,2001。
8.嚴勝雄,台灣北部之工業發展及其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4(3):268-295,1973。
【書籍】
1.石再添主編,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1999。
2.周志龍,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台北;詹氏2003。
3.林英彥主編,都市計畫與行政,台北:空大,1998。
4.林雪美,台灣的河川,姜善鑫等主編「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自然地理」上冊,pp.130-150,台中:文建會中辦室,2000。
5.施鴻志,都市規劃,新竹:建都,1997。
6.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1993。
7.陳伯中,都市地理學(三版),台北:三民,1990。
8.馮正民、林楨家,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2000。
9.黃世孟譯,奧平耕造著,都市解析,台北:大佳,1985。
10.蔡博文、許巖璨,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8.X剖析,台北:松旭資訊,2002。
11.顧朝林,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2001。
【網站】
1.Edu Star multimedia http://res3.pudong-edu.sh.cn
2.台灣工業用地供給與服務資訊網 http://ibd.management.org.tw
3.台灣鐵路管理局網站 http://www.railway.gov.tw
4.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網站 http://www.dgbasey.gov.tw
5.潭成文、楊開忠、潭遂,中國首都圈的劃分概念,湖北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hubce.edu.tw,2000
【課程講義】
1.賴宗裕,都市社會與都市問題課堂講義,政大地政系,2003。
日文
1.日本 國土廳大都市整備局,平成10年大都市圈的整備--首都圈、近畿圈、中部圈,日本東京都:首都圈整備協會,1999。
2.日本都市計畫學會,東京大都市圈,東京:彰國社,1992。
3.東京都都市計畫局,1985、1994東京都的規劃,1986、1994。
英文
1.Constaninos A. Doxiadis(1969), 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 台北:環球.
2.Hiroyuki Yamada, Kazuyuki Tokuoka(1991), A Stud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Post War Japan, 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3, pp.152-169.
3.Jeffrey K. Hadden et al. ed.(1967), Metropolis in Crisis, F.E.Peacock Publishers, Inc.
4.John C. Bollens, Henry J. Schmandt(1970), The Metropolis, 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 Inc.
5.Kuniko Fujta(1991), A World City and Flexible Specializtion:Restructuring of the Tokyo Metropol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5, pp.270-285.
6.Luis Suarez-Villa(1988), Metropolitan Evolution, Sectoral Economic Change, and the City Size Distribution, Urban Studies, vol.25, pp.1-20.
7.Paul D. Spreiregen ed.(1972), The Modern Metropolis, The M.I.T. Press.
8.Robert E. Dickinson(1964), City and Region: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9.Roger Simmonds, Garry Hack ed.(2000),The Global City Region:Their Emerging Forms, New York:Spon Press.
10.Takashi Machimura(1992),The Urban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Tokyo in the 1980s:Transforming Tokyo into a World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6, pp.114-128.
11.Xiao-Ping Zheng(1991),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Determainants:A Case-study of Tokyo, Urban studies, vol.28, no.1, pp.87-10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1257003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57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健二博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于會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HUEI-DIen_US
dc.creator (作者) 于會玓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HUEI-DIen_US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3:54:47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3:54: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54: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1257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4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257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北都會區形成與發展由來已久,而在交通建設及近年全球化力量強化台北市影響力等背景下,引發吾人對台北都會區已於地理空間中更為擴張之思考。基於此,本研究以基隆至苗栗縣之間地區為研究範圍,檢視其由民國45至90年間「人口」、「產業」的分佈與成長,以藉此分析釐清台北都會區變遷歷程。
     在研究立論基礎上,本研究採以C.A. Doxiadis對於都市聚落的演進將由都市成為都會而至巨大都會的說明,以及東京大都市圈的發展、規劃尺度以為本研究出發點之佐證。同時,尚上藉由「核心--邊陲模型」中核心對外圍乃至整體區域發展促進的角色及過程來凸顯台北市之於都會區全體的影響。
     在實際操作上分析上,本研究採以人口成長、製造業及生產者服務業場所單位增量等敘述性統計分析,並輔以地理資訊系統的利用以展現台北都會區由過去迄今之發展走向及變化。
     透過研究範圍內人口、產業集中和遷徙現象的分析,本研究對台北都會區變遷歷程歸納出如下三點結論。
     1. 台北都會區成長與擴張係由台北市及其他地區核心如中壢、桃園、新竹等市所協力促成。其以台北市及台北縣淡水河沿岸市鎮鄉為始向南串連中壢、桃園、新竹等桃竹地區核心,並與其間座落之市鎮鄉共同構成一軸線,以此軸線向南至苗栗縣北部的竹南、頭份二鎮,向東西至西部沿海與鄰近山區、丘陵之市鎮鄉,形成一人口、產業主要分布軸帶。
     2. 台北都會區變遷可分為民國65年以前、民國65至80年間、民國80年迄今等三階段。第一階段以台北市向外20公里圈處為人口活動密集之處;至第二階段時,台北市向外50公里內之北、桃二縣成為都會區成長主力;與台北市相距70公里之新竹、苗北的成長則興起於第三階段,並與北向的台北、桃園等地連結,進而使台北都會區朝巨大都會的發展邁進。
     3. 促成台北都會區發展變遷因素,除便捷交通建設縮短時空距離外,產業引發的就業機會更是吸引人口聚集之重要因素。台北都會區內核心都市台北市早期因製造業發展飽和向外遷徙,復以南向縣市工業區設置,使得都會區內製造業呈離心化移動,連帶引發核心及區外人口朝都會區外圍聚集。然高階層服務業卻在同時朝核心集中,強化台北市中樞管理機能,使得台北都會區雖在地理空間上日益擴大卻仍能在機能上密切聯繫。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
     貳 、研究目的與貢獻 ……………………………………………………….1-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1-6
     壹 、研究範圍 ………………………………………………………………1-6
     貳 、研究內容與限制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9
     壹 、研究方法 ………………………………………………………………..1-9
     貳 、研究流程 ……………………………………………………………..1-10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 ………………………………………………………….2-1
     第一節 都會區之概念 …………………………………………………………..2-1
     壹 、都會區之定義 ………………………………………………………….2-1
     貳 、都會區之形成與原因 ………………………………………………….2-4
     參 、都會區之特徵與構成 …………………………………………………..2-5
     肆 、都會區尺度之演變 …………………………………………………….2-8
     第二節 核心--邊陲模型 ……………………………………………………….2-14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2-17
     壹 、東京大都市圈之借鏡 …………………………………………………2-17
     貳 、台北都會區相關研究 …………………………………………………2-19
     第四節 都會區成長變遷現象 …………………………………………………2-23
     第三章 台北都會區實質環境與歷史沿革 ……………………………………….3-1
     第一節 台北都會區自然環境與歷史沿革 ……………………………………..3-1
     壹 、自然環境 ………………………………………………………………..3-1
     貳 、歷史沿革 ………………………………………………………………..3-3
     第二節 台北都會區相關實質建設 ……………………………………………..3-7
     第四章 台北都會區變遷分析……………………………………………………...4-1
     第一節 人口變遷…………………………………………………………………4-1
     壹、人口規模…………………………………………………………………4-2
     貳、人口成長…………………………………………………………………4-10
     參、人口的集中與分散………………………………………………………4-20
     肆、小結………………………………………………………………………4-21
     第二節 產業變遷………………………………………………………………..4-23
     壹、民國60年以前產業變遷說明…………………………………………...4-23
     貳、民國60以後產業變遷 ………………………………………………...4-25
     參、小結………………………………………………………………………4-34
     第三節 台北都會區變遷之剖析………………………………………………..4-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1
     第一節 結論………………………………………………………………………5-1
     第二節 建議………………………………………………………………………5-3
     參考文獻
     附錄
     
     
     圖目錄
     圖 一-1 東京大都市圈之範圍…………………………………………………...1-4
     圖 一-2 研究空間範圍--以時間距離劃分 ……………………………………….1-7
     圖 二-1 都會區形成過程圖……………………………………………………...2-5
     圖 二-2 芝加哥市人口密度圖…………………………………………………...2-7
     圖 二-3 都會區的空間組成示意圖……………………………………………...2-8
     圖 二-4 由動態都會聚落演進至人境都會過程圖…………………………….2-12
     圖 二-5 核心--邊陲模型的空間演育階段 ……………………………………...2-15
     圖 二-6 東京大都市圈構造圖………………………………………………….2-19
     圖 三-1 研究範圍內地形分布圖………………………………………………...3-2
     圖 三-2 研究範圍內主要河川位置圖…………………………………………...3-3
     圖 三-3 研究範圍內海空港及高速公路分布圖………………………………...3-8
     圖 四-1 民國45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5
     圖 四-2 民國50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5
     圖 四-3 民國55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6
     圖 四-4 民國60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6
     圖 四-5 民國65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7
     圖 四-6 民國70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7
     圖 四-7 民國75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8
     圖 四-8 民國80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8
     圖 四-9 民國85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9
     圖 四-10 民國90年地區人口規模分級…………………………………………4-9
     圖 四-11 民國45-65年地區人口成長倍數分級……………………………….4-12
     圖 四-12 民國65-80年地區人口成長倍數分級……………………………….4-13
     圖 四-13 民國80-90年地區人口成長倍數分級……………………………….4-13
     圖 四-14 民國45-90年研究範圍內各縣市人口成長率……………………….4-14
     圖 四-15 民國45-50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6
     圖 四-16 民國50-55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 ………………………………...4-16
     圖 四-17 民國55-60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7
     圖 四-18 民國60-65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7
     圖 四-19 民國65-70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8
     圖 四-20 民國70-75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8
     圖 四-21 民國75-80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9
     圖 四-22 民國80-85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19
     圖 四-23 民國85-90年地區人口成長率分級………………………………….4-20
     圖 四-24 民國45-90年研究範圍人口增量佔台灣地區人口增量比例……….4-21
     圖 四-25 民國60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7
     圖 四-26 民國65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7
     圖 四-27 民國70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8
     圖 四-28 民國75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8
     圖 四-29 民國80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9
     圖 四-30 民國85年地區首要產業分布………………………………………..4-29
     圖 四-31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各縣市製造業場所員工成長率…………….4-31
     圖 四-32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各縣市製造業場所單位成長率……………4-31
     
     
     表目錄
     表 一-1 政府單位有關台北都會區之研究範圍………………………………...1-2
     表 一-2 研究空間範圍含跨之市鎮鄉--以台北市台北火車站按實際空間距離劃………………………………………………………………1-7
     表 二-1 美國、日本及台灣都會區劃定標準…………………………………….2-3
     表 二-2 DOXIADIS的聚落對數尺度………………………………………….2-13
     表 二-3 台北都會區相關研究主題與成果…………………………………….2-20
     表 二-4 都會區進化階段表…………………………………………………….2-23
     表 三-1 研究範圍內各地區發展沿革…………………………………………...3-5
     表 三-2 研究範圍內重要交通幹線行經之市鎮鄉……………………………...3-8
     表 三-3 研究範圍內工業區開發之時程與分布………………………………...3-9
     表 四-1 民國60-89年台灣各區域人口比重分布……………………………….4-1
     表 四-2 民國45至90研究範圍內各縣市人口比例……………………………4-2
     表 四-3 台灣地區都市層級分類與研究範圍內地區之對應…………………...4-2
     表 四-4 研究範圍內各縣市三階段人口成長倍數…………………………….4-10
     表 四-5 民國45、55年研究範圍各縣市主要行業結構………………………..4-23
     表 四-6 民國45年研究範圍地區首位行業類型--按行業類型歸納…………..4-24
     表 四-7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地區各期製造業增量比例分級……………...4-32
     表 四-8 民國65-85年研究範圍地區各期生產者服務業增量比例分級……..4-33
     附錄
     附表一 民國40-90年研究範圍內市鎮鄉人口規模、成長率、成長倍數..表一-1
     附表二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內市鎮鄉行業區位商數………………..附表二-1
     附表三-1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市鎮鄉製造業及生產者服務業場所數與成長……………………………………………………………….附表三-1-1
     附表三-2 民國60-85年研究範圍市鎮鄉製造業及生產者服務業場所員工數與成長………………………………………………………….附表三-2-1
     全文完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57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巨大都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都會區變遷zh_TW
dc.title (題名) 台北都會區變遷之剖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內政部營建署,台北都會區實質規劃(三)--部門整體發展計畫及執行體系之研究,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內政部營建署,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定位與建設發展構想之研究,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都會區空間結構與土地使用發展策略之研究,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大立,台北都會區之發展及其產業變遷之研究,臺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王翔煒,高雄都會區生產者服務業之發展與競爭優勢分析:台北、台中、高雄都會區之比較,中山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江文顯,台北都會區區域結構及其變遷,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李玲玉,台北都會區空間發展之研究:1961-1993,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林郁欽,台北都會區製造業工廠設置的區位行為之研究,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邱淑華,由台灣地區都市體系變遷探討商業空間結構變化趨勢與特性,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邱雅玫,台北都會區人口擴展的研究,臺大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徐千雲,台北都會區產業空間變遷與都會中心高階層服務業(HOS)專業化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張永乾,台灣北區各都市圈製造業結構及其變遷,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張郁妮,都會區產業空間分布變遷及區位選擇因素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政大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張剛維,台北都會區製造業成長與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張維銓,台北都會區商業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梁又文,台灣戰後政經環境變遷與國土發展之研究--台灣經驗分析(1949-2000),政大中山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陳宜君,台北都會區經濟空間結構之變遷,台大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陳俐伶,都會區製造業空間分布變遷之研究,政大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陳建忠,都會區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文化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陳惠美,台北都會區工業變遷與工業用地區位之研究,政治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蔡中義,都會區人口與產業郊區化相互關係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淡江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錢學陶,台灣北部區域發展模式之研究,中興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鮑紀良,台北都會區商業中心階層之研究,中興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羅明琪,區域發展結構下中小型都市功能角色之研究:以北部區域為例,文化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凃保全,製造業對人口遷徙之影響,長榮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李瑞麟,台灣都市之形成與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銀行季刊」24(3):1-29,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李薰楓,台灣地區經濟活動區位變遷的計量研究,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德福、劉昭吟,全球經濟中的新空間形式--北台都會區域的歷史性浮現,「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no.11:35-53,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金家禾,全球化與台灣都會區生產者服務業之發展,「都市與計劃」28(4):495-518,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金家禾,邁向世界都市之台北都會區產業結構與空間分布變遷,「都市與計劃」26(2):95-122,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黃仁德、姜樹翰,台北都會區的發展變遷與產業策略,「台灣銀行季刊」50(3):160-183,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賴宗裕,經濟全球化與國土規劃策略之探討,「都市與計劃」28(4):519-542,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嚴勝雄,台灣北部之工業發展及其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4(3):268-295,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石再添主編,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周志龍,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台北;詹氏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英彥主編,都市計畫與行政,台北:空大,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雪美,台灣的河川,姜善鑫等主編「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自然地理」上冊,pp.130-150,台中:文建會中辦室,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施鴻志,都市規劃,新竹:建都,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陳伯中,都市地理學(三版),台北:三民,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馮正民、林楨家,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黃世孟譯,奧平耕造著,都市解析,台北:大佳,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蔡博文、許巖璨,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ArcView 8.X剖析,台北:松旭資訊,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顧朝林,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Edu Star multimedia http://res3.pudong-edu.sh.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台灣工業用地供給與服務資訊網 http://ibd.management.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台灣鐵路管理局網站 http://www.railway.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網站 http://www.dgbasey.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潭成文、楊開忠、潭遂,中國首都圈的劃分概念,湖北教育學院網站,http://www.hubce.edu.tw,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課程講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賴宗裕,都市社會與都市問題課堂講義,政大地政系,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日本 國土廳大都市整備局,平成10年大都市圈的整備--首都圈、近畿圈、中部圈,日本東京都:首都圈整備協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日本都市計畫學會,東京大都市圈,東京:彰國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東京都都市計畫局,1985、1994東京都的規劃,1986、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Constaninos A. Doxiadis(1969), 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 台北:環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Hiroyuki Yamada, Kazuyuki Tokuoka(1991), A Stud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Post War Japan, 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3, pp.152-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Jeffrey K. Hadden et al. ed.(1967), Metropolis in Crisis, F.E.Peacock Publisher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John C. Bollens, Henry J. Schmandt(1970), The Metropolis, 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Kuniko Fujta(1991), A World City and Flexible Specializtion:Restructuring of the Tokyo Metropol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5, pp.270-2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Luis Suarez-Villa(1988), Metropolitan Evolution, Sectoral Economic Change, and the City Size Distribution, Urban Studies, vol.25, pp.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Paul D. Spreiregen ed.(1972), The Modern Metropolis, The M.I.T.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Robert E. Dickinson(1964), City and Region: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Roger Simmonds, Garry Hack ed.(2000),The Global City Region:Their Emerging Forms, New York:Spon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Takashi Machimura(1992),The Urban Restructuring Process In Tokyo in the 1980s:Transforming Tokyo into a World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16, pp.114-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Xiao-Ping Zheng(1991),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Determainants:A Case-study of Tokyo, Urban studies, vol.28, no.1, pp.87-104.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