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由社會法律理論的發展探討校園網路規範-從功能結構理論出發
作者 陳蕾琪
貢獻者 陳起行
陳蕾琪
關鍵詞 網路法律教育
法律文化
資訊社會
校園學術網路規範
法律社會學
功能結構理論
網路犯罪
legal education
legal culture
cyber society
cybercrime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4:27:50 (UTC+8)
摘要 二十一世紀是個資訊快速傳遞與蓬勃發展的世紀,在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下,使人類在資訊的掌握與應用上更為便利與快速。舉凡資料檢索、電子商務、視訊會議、大眾傳播、線上遊戲、電子化政府,無不受到資訊社會深刻的影響;但在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也成了各種犯罪行為的溫床,諸如網路垃圾郵件、網路色情、網路智慧財產、資訊隱私權、駭客入侵、網路咖啡店的不當經營等等,不但影響現實社會秩序,更直接衝擊資訊社會未來的發展。
因此,層出不窮的網路問題使法律的立法與執行成了關注的焦點,這可以從近幾年的法律修正即可窺之,例如著作權法以及刑法的針對網際網路而做的相關修正,但是這些法律真能遏止這些行為的成長趨勢嗎?我們從歷年的司法案件調查中,可以發現答案是否定的。換句話說,法律並未如預期般的發揮它的功能,而且似乎也無法單獨依靠法律來解決所有問題,那麼是不是有其他諸如教育或是科技工具的應用可以配合呢?因此,本研究將把焦點集中在校園網路,來探索校園學術網路規範實際狀況,並且從法律社會學的理論做為研究路徑,探討目前校園資訊教育落實的情況,這樣的探討包括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以及從現實社會實際狀況的觀察;並進一步反思校園學術網路規範產生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因素。最後則提出其他面向的思考,做為未來校園資訊教育實施的建議,依序說明如後:
第一章 緒論
就本文之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與研究方法加以說明。
第二章 校園網路規範相關研究
分別就目前網路法律教育、校園學術網路之管理、網路犯罪現況以及法律規範實行狀況加以分析。
第三章 校園網路規範之相關問題—從法律社會學的功能結構理論來觀察
首先說明法律社會學理論的研究主軸,並且就傳統法學研究與法律社會學研究、法律社會學派與其他法學派加以比較;其後介紹法律社會學理論的歷史脈絡,以此開始觀察功能結構理論。透過結構面、功能面以及法律功能的理解,進一步省思功能結構理論在個人價值觀以及法律文化的觀察。
第四章 從法律文化觀察校園學術網路規範
透過對功能結構理論的理解以及反思,本章從個人主觀利益的考量以及法律文化的角度來觀察校園網路環境。亦即從個人對法律主觀的需求來了解法律的目的,並且透過對歷史發展上法律文化的理解,近一步推展至網路時代的法律文化,並且延伸至校園網路的法律文化;其後並觀察校園網路社會默許的規則,以及提出社會學上新治理觀與對話機制的建立,透過對話溝通以及批判思考理論的應用,除了能夠帶動所有參與者間互動反思的機會,還能有效解決糾紛。
第五章 結論
綜合本文之研究心得,指出現行網路規範缺乏對個人主觀利益的衡量,以及校園學術網路法律文化的觀察,使得規範所能發揮的空間有限。在另一方面,透過對站規或版規的形成,以及網路所塑造出的複數主體交錯環境,產生一種新的自我驅動、自我維生的機制,反而能夠務實地解決彼此的問題。除此之外,透過一來一往的溝通對話,進而使得學生自己培養理性的思辯能力。因為透過參與者的意見交流,除了引發主體的自我省覺之外,更能據此建立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向。在這樣一個「解構」與「建構」的過程,學生的批判思考、教師的批判思考、校方的批判思考都將引發出來,並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充分展現交流的目的,使得規範得以發揮整合的功能,期能供立法省思及校園實務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Buber,陳維剛譯,《我與你》,台北:桂冠,1991。
2. Eugen Ehrlich著,楊樹人譯,《法律社會學原論》,台北:華國出版社,1951。
3. Friedman,Lawrence M.,吳錫堂、楊滿郁譯,《法律與社會》,臺北市:巨流,1991。
4. Plato著,侯健譯,《柏拉圖理想國》,台北市:聯經,1980。
5. Robert M. Hutchins,陸有銓譯,《民主社會中教育上的衝突》,台北:桂冠圖書,1994。
6. Roger Cotterrell著,結構編輯群譯,《法律社會學導論》,台北:結構群,1991。
7. Tom Bottomore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桂冠圖書,1988。
8. William M. Evan,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1996。
9.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tw/crime/crime01_7_c.aspx
10. 毛中勻,〈國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1.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10月。
12. 田成有,〈在學問與社會間:關注法律社會學〉,參閱http://teacher.xiloo.com/flshx/fls_hx/hx_06.htm。
13. 田成有,〈西方法律社會學的研究理路〉,http://teacher.xiloo.com/flshx/fls_hx/hx_09.htm
14. 白蕙華,《青少年必備法律常識》,台北市:漢湘文化出版,1996。
15. 羊憶容,〈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
16. 余鎮遠,〈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7. 吳明吉,〈人權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實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專題研究論文,1992。
18. 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
19. 吳泉源,〈從帕深思到紀爾滋 試論科際整合的問題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20. 吳美瑩,〈網路成文規範與使用者行為之初探—以台大椰林風情BBS政治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1. 吳務貞,〈公民訓練與童軍訓練相互關係與功能〉,中等教育第三十二卷第一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輔會,1981。
22. 呂丁旺,《跨世紀的法治觀念》,台北:法務部,1997。
23. 李三益,〈中學生之我行我素態度對網路犯罪認知與行為之影響〉《1992青少年問題及其防制對策國際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社會系,1999年1月19、20日。
24. 李光大,〈意識型態批判與溝通理性之建立-哈伯馬斯溝通理論初探〉,國立台北護專學報第九期,1992。
25. 李伯桂,〈試評「國民教育階段法治教育教些什麼?」〉,1999中學法治教材研討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1999。
26. 李相臣、張維平,我國網路犯罪發展趨勢,http://www.crime.org.tw,2000.02.11。
27. 李英明,《哈伯馬斯》,臺北市:東大出版,1986。
28.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市:揚智出版,2000。
29. 李雅萍,網際網路資訊情報網,http://www.find.org.tw,2003年8月。
30. 李楯,《法律社會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9。
31. 沈宗靈,〈法律社會學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收錄於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理論教研室,《法律社會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32. 周 天,《網路法律高手》,臺北市:書泉,2002。
33. 林山田,〈論電腦犯罪〉,軍法專刊第三十卷第八期,1984年。
3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台北:台大法學院,2000。
35. 林佳音,〈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36. 林宜隆,〈網路犯罪之案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2000年。
37. 林宜隆,陳蕾琪,〈再論數位證據〉,《2002年第六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資訊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
38. 林宜隆,陳蕾琪,〈電子垃圾郵件管理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01年。
39. 林宜隆,陳蕾琪,〈數位證據初探〉,《第十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2002年。
40. 林宜隆,陳蕾琪,〈數位證據對刑事司法的衝擊〉,《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02年。
41. 林宜隆,黃讚松,〈網路犯罪案例之探討〉,NCS99全國計算機會議論文集(一),1999年12月20-21日。
42. 祁婉琳,〈花蓮地區國小兒童法律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3. 邱士娟,〈我國網路犯罪現況分析〉,第四屆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
44. 邱錦松,〈台灣社會變遷下之青少年法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45. 洪鎌德,〈法律、道德、民主和法治國家的發展—哈伯瑪斯法律觀的評析〉,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三期,2001年3月。
46. 洪鎌德,《法律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2001。
47. 胡夢鯨,〈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探微:貢獻與限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四卷第一期,1993。
48.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e世代心理學 e-psychology》,臺北市:桂冠,2001。
49. 張月霞,〈Emile Durkheim的法律社會學〉,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50. 張旭政,《兒童與青少年法律小百科1》,臺北市,文經社,2000。
51. 張旭政,《兒童與青少年法律小百科2》,臺北市,文經社,2000。
52. 張秀雄,《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93。
53. 張翰璧、吳英明,〈全球化趨勢下政府與民間社會科學研究資源的整合〉,收錄於李文志、蕭全政主編,《社會科學在台灣》,台北:元照出版,2002。
54. 梁朝雲,〈國高中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專題研究計畫,NSC91-2520-S-155-001-X3。
55. 許巧靜,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56. 許育典,〈法治國原則在台灣教育行政上的建構〉,成大法學第一期,2001。
57. 許育典,〈法治國原則在台灣教育行政上的建構〉,成大法學第二期,2001。
58. 許福生、楊金寶,〈在學青少年對社會事件法治認知之調查研究〉,台北:向陽基金會,1991。
59. 陳伯璋,《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
60. 陳建宏,溝通模式與網路溝通工具對於學習成效之影響,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2001。
61. 陳英傑、林樹國、范谷良、黃景彰,〈探究網路線上遊戲引發之司法與資訊安全問題〉,第四屆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
62. 陳培生、鍾敬賓,〈個性化自主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探索〉《人民教育》2002.5,頁47-49。
63. 陳銘祥,〈虛擬色情,真實犯罪〉,台北︰月旦法學,第八十三期,2002。
64. 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1997。
65. 馮震宇、錢世傑,〈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隱私權之保護〉,萬國法律,1999年4月。
66. 黃少華、陳文江,《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2002年。
67. 黃琇屏,〈國民中學公民科法律教科書內涵分析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1994。
68. 黃維幸,《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台北:時報出版,1991。
69. 楊深坑,〈哈伯瑪斯的現代科技批判〉,當代雜誌第五十六期,1990。
70. 楊深坑,〈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民主理論及其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5),1995。
71. 葛一璇,〈不當使用MP3音樂所引發之刑事法問題〉,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1年。
72. 鄔昆如,《近代哲學趣談》,臺北:東大,1977。
73. 廖添富,從民主教育觀點檢視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內容,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NSC 89-2413-H-003-029-S,90年。
74. 趙鎮江、季爾東、齊海濱,〈法律社會學的意義與研究框架〉,收錄於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理論教研室,《法律社會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75. 劉育忠,〈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76. 劉靜怡,〈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當代雜誌第24期,1989。
77. 蔡宗賢,〈電腦犯罪防制的發展趨勢—以美國為中心〉,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78. 鄧俐俐,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材與活動中的民主價值觀—「公民與道德」教材八十七年版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79. 蕭妙香,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第33期,1990。
80. 薛玉蓮,人權教育融入國小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81. 謝哲勝,「網路法律常識教材教案製作─總計畫:網路法律常識教材教案製作」國科會專題計畫,91MOES194002X3, 20020101∼20030228。
82. 簡榮宗,〈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障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83. 嚴耕,《網路倫理》,大陸:北京出版社,1998。
84. 鐘明通,《網際網路法律入門 電腦族的第一本法律書》,臺北市:月旦,1999。
英文文獻
1. Beyer, Barry K., Improving Student Think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7).
2. Bock, John 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onflict of Meaning, in Philip G. Altbach, Robert F. Arnove, and Gail P. Kelly (Ed.), Comparative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2).
3. Facione, P.A. & Facione, N.C., 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2).
4. Firoux, Henry A., 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ressed. Massachusetts: Bergib ad Garvey (1983).
5. Fricson, Richard Victor & Stehr, Nico, Governing Modern Societies,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6. Friedman, Lawrence M.& Rosen-Zvi, issachar, Illegal Fictions: Mystery Novels and The Popular Image of Crime, 4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01).
7. Friedman, Lawrence M., Law and Its Language, 33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681 (1964).
8. Friedman, Lawrence M.,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in Englewood Cliffs (Ed.), N.J.: Prentice Hall (1977).
9. Friedman, Lawrence M., Name Robbers: Privacy, Blackmail, and Assorted Matters in Legal History, 30 Hofstra Law Review (2002).
10. Friedman, Lawrence M., On the Emerging Sociology of Transnational Law, 32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6).
11. Friedman, Lawrence M., Tacking Law and Society Seriously, 74 Chicago-Kent Law Review (1999).
12.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Coming Global Legal Order, 37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1).
13.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38 Stanford Law Review (1986).
14.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Legal Syste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Russell SageFoundation (1975).
15. Friedman, Leo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6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9 (1969).
16. Habermas, Jürgen, Between facts and norm,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6).
17. Habermas, Jürge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79).
18. Habermas, Jürge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
19. Han, Jiawei & Kamber, Micheline,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San Francisco, Calif. :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001).
20. Jenkins-Smith, Hank C.,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acific Grove, California (1990).
21. Joinson, Adam,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8).
22. Lemley, Mark A.,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Internet Norms, 73 Chicago-Kent Law Review (1998).
23. Lessig, Lawrence, The Laws of Cyberspace, Draft 3, presented at Taiwan Net ’98 conference, Taipei (1998. 4.3).
24. Llewellyn, Karl N., The Normative, the Legal, and the Law-Jobs: The Problem of Juristic Method, 49 Yale Law Journal 1355-1400 (1960).
25. Marc K. Landy and Martin A. Levin (eds), The New Polities of Public Policy,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26. Merryman, John H.,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27. Norris, Stephen P. & Ennis, Robert H.,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eaching thinking series: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 Midwest Publication (1989).
28. Paquet, Gilles,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99).
29. Parsons, Talcott, Durkheim’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of Social Systems, in K. Wolf (Ed.), Essays on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4).
30. Parsons, Talcott, Evolutionary Universals in Society, 29 American Society Review 353-357 (1964).
31. Parsons, Talcott, The Law and Social Control, in William M. Evan (Ed.), Law and Sociology (1962).
32. Parsons, Talcott, 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i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1).
33. Winkel, Olaf, Electronic Democracy: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s of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nder Discussion- Problems, Viewpoints, and Perspectives,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Law and Policy (200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0651034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65103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起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蕾琪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蕾琪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4:27:50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4:27: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4:27:5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65103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7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65103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二十一世紀是個資訊快速傳遞與蓬勃發展的世紀,在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下,使人類在資訊的掌握與應用上更為便利與快速。舉凡資料檢索、電子商務、視訊會議、大眾傳播、線上遊戲、電子化政府,無不受到資訊社會深刻的影響;但在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也成了各種犯罪行為的溫床,諸如網路垃圾郵件、網路色情、網路智慧財產、資訊隱私權、駭客入侵、網路咖啡店的不當經營等等,不但影響現實社會秩序,更直接衝擊資訊社會未來的發展。
因此,層出不窮的網路問題使法律的立法與執行成了關注的焦點,這可以從近幾年的法律修正即可窺之,例如著作權法以及刑法的針對網際網路而做的相關修正,但是這些法律真能遏止這些行為的成長趨勢嗎?我們從歷年的司法案件調查中,可以發現答案是否定的。換句話說,法律並未如預期般的發揮它的功能,而且似乎也無法單獨依靠法律來解決所有問題,那麼是不是有其他諸如教育或是科技工具的應用可以配合呢?因此,本研究將把焦點集中在校園網路,來探索校園學術網路規範實際狀況,並且從法律社會學的理論做為研究路徑,探討目前校園資訊教育落實的情況,這樣的探討包括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以及從現實社會實際狀況的觀察;並進一步反思校園學術網路規範產生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因素。最後則提出其他面向的思考,做為未來校園資訊教育實施的建議,依序說明如後:
第一章 緒論
就本文之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與研究方法加以說明。
第二章 校園網路規範相關研究
分別就目前網路法律教育、校園學術網路之管理、網路犯罪現況以及法律規範實行狀況加以分析。
第三章 校園網路規範之相關問題—從法律社會學的功能結構理論來觀察
首先說明法律社會學理論的研究主軸,並且就傳統法學研究與法律社會學研究、法律社會學派與其他法學派加以比較;其後介紹法律社會學理論的歷史脈絡,以此開始觀察功能結構理論。透過結構面、功能面以及法律功能的理解,進一步省思功能結構理論在個人價值觀以及法律文化的觀察。
第四章 從法律文化觀察校園學術網路規範
透過對功能結構理論的理解以及反思,本章從個人主觀利益的考量以及法律文化的角度來觀察校園網路環境。亦即從個人對法律主觀的需求來了解法律的目的,並且透過對歷史發展上法律文化的理解,近一步推展至網路時代的法律文化,並且延伸至校園網路的法律文化;其後並觀察校園網路社會默許的規則,以及提出社會學上新治理觀與對話機制的建立,透過對話溝通以及批判思考理論的應用,除了能夠帶動所有參與者間互動反思的機會,還能有效解決糾紛。
第五章 結論
綜合本文之研究心得,指出現行網路規範缺乏對個人主觀利益的衡量,以及校園學術網路法律文化的觀察,使得規範所能發揮的空間有限。在另一方面,透過對站規或版規的形成,以及網路所塑造出的複數主體交錯環境,產生一種新的自我驅動、自我維生的機制,反而能夠務實地解決彼此的問題。除此之外,透過一來一往的溝通對話,進而使得學生自己培養理性的思辯能力。因為透過參與者的意見交流,除了引發主體的自我省覺之外,更能據此建立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向。在這樣一個「解構」與「建構」的過程,學生的批判思考、教師的批判思考、校方的批判思考都將引發出來,並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充分展現交流的目的,使得規範得以發揮整合的功能,期能供立法省思及校園實務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 研究背景……………………………………………………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目的……………………………………………………7
第二章 校園網路規範相關研究……………………………………8
第一節 概說…………………………………………………………8
第二節 網路法律教育之倡導 ……………………………………10
第三節 校園學術網路之管理 ……………………………………14
第四節 網路犯罪問題之現況 ……………………………………20
第五節 法律規範的實行分析 ……………………………………33
第三章 校園網路規範之相關問題—從法律社會學的功能結構理論來觀察 …37
第一節 方法論上的說明 …………………………………………37
第二節 功能結構理論 ……………………………………………45
第三節 功能結構理論的省思 ……………………………………55
第四章 從法律文化觀察校園學術網路規範 ……………………62
第一節 個人主觀利益的考量 ……………………………………64
第二節 校園網路的法律文化 ……………………………………66
第三節 校園網路社會默許的規則 ………………………………76
第四節 新治理觀與對話機制的建立 ……………………………81
第五章 結論………………………………………………………103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103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105
參考文獻 ……………………………………………………………106
附錄 …………………………………………………………………115
zh_TW
dc.format.extent 76237 bytes-
dc.format.extent 123903 bytes-
dc.format.extent 127824 bytes-
dc.format.extent 85223 bytes-
dc.format.extent 58494 bytes-
dc.format.extent 127637 bytes-
dc.format.extent 106020 bytes-
dc.format.extent 360472 bytes-
dc.format.extent 48224 bytes-
dc.format.extent 59427 bytes-
dc.format.extent 5936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65103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法律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訊社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校園學術網路規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社會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功能結構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犯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egal educ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gal cul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yber socie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ybercrimeen_US
dc.title (題名) 由社會法律理論的發展探討校園網路規範-從功能結構理論出發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uber,陳維剛譯,《我與你》,台北:桂冠,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Eugen Ehrlich著,楊樹人譯,《法律社會學原論》,台北:華國出版社,19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Friedman,Lawrence M.,吳錫堂、楊滿郁譯,《法律與社會》,臺北市:巨流,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Plato著,侯健譯,《柏拉圖理想國》,台北市:聯經,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Robert M. Hutchins,陸有銓譯,《民主社會中教育上的衝突》,台北:桂冠圖書,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Roger Cotterrell著,結構編輯群譯,《法律社會學導論》,台北:結構群,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Tom Bottomore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桂冠圖書,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William M. Evan,鄭哲民譯,《法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tw/crime/crime01_7_c.aspx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毛中勻,〈國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田成有,〈在學問與社會間:關注法律社會學〉,參閱http://teacher.xiloo.com/flshx/fls_hx/hx_06.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田成有,〈西方法律社會學的研究理路〉,http://teacher.xiloo.com/flshx/fls_hx/hx_0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白蕙華,《青少年必備法律常識》,台北市:漢湘文化出版,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羊憶容,〈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7)》,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余鎮遠,〈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吳明吉,〈人權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實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專題研究論文,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吳泉源,〈從帕深思到紀爾滋 試論科際整合的問題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吳美瑩,〈網路成文規範與使用者行為之初探—以台大椰林風情BBS政治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吳務貞,〈公民訓練與童軍訓練相互關係與功能〉,中等教育第三十二卷第一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輔會,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呂丁旺,《跨世紀的法治觀念》,台北:法務部,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李三益,〈中學生之我行我素態度對網路犯罪認知與行為之影響〉《1992青少年問題及其防制對策國際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社會系,1999年1月19、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李光大,〈意識型態批判與溝通理性之建立-哈伯馬斯溝通理論初探〉,國立台北護專學報第九期,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李伯桂,〈試評「國民教育階段法治教育教些什麼?」〉,1999中學法治教材研討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李相臣、張維平,我國網路犯罪發展趨勢,http://www.crime.org.tw,2000.0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李英明,《哈伯馬斯》,臺北市:東大出版,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市:揚智出版,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李雅萍,網際網路資訊情報網,http://www.find.org.tw,2003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李楯,《法律社會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沈宗靈,〈法律社會學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收錄於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理論教研室,《法律社會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周 天,《網路法律高手》,臺北市:書泉,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林山田,〈論電腦犯罪〉,軍法專刊第三十卷第八期,19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台北:台大法學院,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林佳音,〈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林宜隆,〈網路犯罪之案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林宜隆,陳蕾琪,〈再論數位證據〉,《2002年第六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資訊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林宜隆,陳蕾琪,〈電子垃圾郵件管理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林宜隆,陳蕾琪,〈數位證據初探〉,《第十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林宜隆,陳蕾琪,〈數位證據對刑事司法的衝擊〉,《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林宜隆,黃讚松,〈網路犯罪案例之探討〉,NCS99全國計算機會議論文集(一),1999年12月20-2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祁婉琳,〈花蓮地區國小兒童法律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邱士娟,〈我國網路犯罪現況分析〉,第四屆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邱錦松,〈台灣社會變遷下之青少年法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洪鎌德,〈法律、道德、民主和法治國家的發展—哈伯瑪斯法律觀的評析〉,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三期,200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洪鎌德,《法律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胡夢鯨,〈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探微:貢獻與限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四卷第一期,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e世代心理學 e-psychology》,臺北市:桂冠,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張月霞,〈Emile Durkheim的法律社會學〉,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張旭政,《兒童與青少年法律小百科1》,臺北市,文經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張旭政,《兒童與青少年法律小百科2》,臺北市,文經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張秀雄,《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張翰璧、吳英明,〈全球化趨勢下政府與民間社會科學研究資源的整合〉,收錄於李文志、蕭全政主編,《社會科學在台灣》,台北:元照出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梁朝雲,〈國高中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專題研究計畫,NSC91-2520-S-155-001-X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許巧靜,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許育典,〈法治國原則在台灣教育行政上的建構〉,成大法學第一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許育典,〈法治國原則在台灣教育行政上的建構〉,成大法學第二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許福生、楊金寶,〈在學青少年對社會事件法治認知之調查研究〉,台北:向陽基金會,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陳伯璋,《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陳建宏,溝通模式與網路溝通工具對於學習成效之影響,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陳英傑、林樹國、范谷良、黃景彰,〈探究網路線上遊戲引發之司法與資訊安全問題〉,第四屆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陳培生、鍾敬賓,〈個性化自主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探索〉《人民教育》2002.5,頁47-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陳銘祥,〈虛擬色情,真實犯罪〉,台北︰月旦法學,第八十三期,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馮震宇、錢世傑,〈論網路電子商務發展與隱私權之保護〉,萬國法律,199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黃少華、陳文江,《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黃琇屏,〈國民中學公民科法律教科書內涵分析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黃維幸,《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台北:時報出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楊深坑,〈哈伯瑪斯的現代科技批判〉,當代雜誌第五十六期,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楊深坑,〈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民主理論及其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5),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葛一璇,〈不當使用MP3音樂所引發之刑事法問題〉,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鄔昆如,《近代哲學趣談》,臺北:東大,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廖添富,從民主教育觀點檢視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內容,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NSC 89-2413-H-003-029-S,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趙鎮江、季爾東、齊海濱,〈法律社會學的意義與研究框架〉,收錄於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理論教研室,《法律社會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劉育忠,〈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劉靜怡,〈資訊科技與隱私權焦慮〉,當代雜誌第24期,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蔡宗賢,〈電腦犯罪防制的發展趨勢—以美國為中心〉,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鄧俐俐,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材與活動中的民主價值觀—「公民與道德」教材八十七年版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蕭妙香,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第33期,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薛玉蓮,人權教育融入國小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謝哲勝,「網路法律常識教材教案製作─總計畫:網路法律常識教材教案製作」國科會專題計畫,91MOES194002X3, 20020101∼200302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簡榮宗,〈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障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嚴耕,《網路倫理》,大陸:北京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鐘明通,《網際網路法律入門 電腦族的第一本法律書》,臺北市:月旦,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eyer, Barry K., Improving Student Think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Bock, John 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onflict of Meaning, in Philip G. Altbach, Robert F. Arnove, and Gail P. Kelly (Ed.), Comparative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Facione, P.A. & Facione, N.C., 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Firoux, Henry A., 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ressed. Massachusetts: Bergib ad Garvey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Fricson, Richard Victor & Stehr, Nico, Governing Modern Societies,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Friedman, Lawrence M.& Rosen-Zvi, issachar, Illegal Fictions: Mystery Novels and The Popular Image of Crime, 4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Friedman, Lawrence M., Law and Its Language, 33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681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Friedman, Lawrence M.,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in Englewood Cliffs (Ed.), N.J.: Prentice Hall (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Friedman, Lawrence M., Name Robbers: Privacy, Blackmail, and Assorted Matters in Legal History, 30 Hofstra Law Review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Friedman, Lawrence M., On the Emerging Sociology of Transnational Law, 32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Friedman, Lawrence M., Tacking Law and Society Seriously, 74 Chicago-Kent Law Review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Coming Global Legal Order, 37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38 Stanford Law Review (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Friedman, Lawrence M., The Legal Syste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Russell SageFoundation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Friedman, Leon, Leg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6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9 (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Habermas, Jürgen, Between facts and norm,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Habermas, Jürge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Habermas, Jürge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Han, Jiawei & Kamber, Micheline,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San Francisco, Calif. :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Jenkins-Smith, Hank C.,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Policy Analysis,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acific Grove, California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Joinson, Adam,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Lemley, Mark A.,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Internet Norms, 73 Chicago-Kent Law Review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Lessig, Lawrence, The Laws of Cyberspace, Draft 3, presented at Taiwan Net ’98 conference, Taipei (1998. 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Llewellyn, Karl N., The Normative, the Legal, and the Law-Jobs: The Problem of Juristic Method, 49 Yale Law Journal 1355-1400 (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Marc K. Landy and Martin A. Levin (eds), The New Polities of Public Policy,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Merryman, John H.,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Norris, Stephen P. & Ennis, Robert H.,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eaching thinking series: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 Midwest Publication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Paquet, Gilles, Governance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Parsons, Talcott, Durkheim’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of Social Systems, in K. Wolf (Ed.), Essays on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Parsons, Talcott, Evolutionary Universals in Society, 29 American Society Review 353-357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Parsons, Talcott, The Law and Social Control, in William M. Evan (Ed.), Law and Sociology (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Parsons, Talcott, 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i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Winkel, Olaf, Electronic Democracy: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s of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nder Discussion- Problems, Viewpoints, and Perspectives,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Law and Policy (200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