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競選廣告中的告急策略類型與其效果之驗證-以第五屆北縣市立委與民選第三屆高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為例
作者 李佳蓉
Lee,Chia-jung
貢獻者 張卿卿
Chang,Chingching
李佳蓉
Lee,Chia-jung
關鍵詞 告急策略
競選廣告
廣告效果
集體權益
內團體偏私
政治道德觀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31:37 (UTC+8)
摘要 本研究包含兩個子研究。研究一的目的是想了解告急策略的可能內涵以及候選人使用告急策略的情形,並分析告急策略的效果。研究者以第五屆台北縣市立委候選人為探討對象,分析此次選舉中報紙廣告中告急策略之使用情形,同時探討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與形象評價與使用告急策略間的關係,以及告急策略的使用和民調支持度上昇率之間是否有關連性。
研究二進一步針對民國九十一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以問卷調查法直接測量選民對告急策略的接受度與支持意願,並探討有哪些心理特質的選民比較會接受競選中的告急策略。回顧過去文獻,我們發現儒家思想強調的「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和「政治道德觀」可能是影響選民對告急策略支持與否的三個因素。因此研究二除了探討「告急策略接受度」對「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政治道德觀」與「選民對候選人╱政黨的支持意願」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也將一併探討選民對告急策略的接受程度。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候選人使用告急策略的頻次和其民調排名、形象評價無關,至於使用告急廣告的效果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固票、催票和配票策略頻次越多的候選人,民調支持度上升的比率比較多。
在告急策略接受度的中介模式研究中,這三個選民心理特質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其中選民的「集體權益」特質,不但會透過催票、固票、挖票、配票策略接受度進行影響,還會直接影響選民對候選人╱政黨的支持意願。而「內團體偏私」對候選人╱政黨支持意願的增強,除了分別透過選民對催票、固票、配票策略接受度的中介外,也有直接的影響效果。至於「政治道德」部分,不但會透過催票、固票策略接受度的中介,也會有直接的影響效果。雖然結果不盡相同,但都表示「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和「政治道德」的確有間接透過告急策略接受度,進而增加支持意願,但也有直接影響的力量。
不過選民的三種心理特質對告急策略接受程度的影響是不同的,對選民因告急策略而增加支持意願的影響程度也是有差異存在,其中「集體權益」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內團體偏私」,至於「政治道德」的影響則是比較小。
參考文獻 ◆Allen, Cathy (2000). Get Out Your Vote.(cover story).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20-23.
◆Ansolabehere, S., & Iyengar, S. (1995). Going Nega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173-1182.
◆Carey Cramer Sr.(2002). A Step-by-Step Approach to a hard-Hitting GOTV Plan.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52-56.
◆Chang, C. (2001). The Impacts of Emotion Elicited By Print Political Advertising on Candidate Evaluation. Media Psychology, 3, 91-118.
◆Chang, C. (In press). Party Bias in Political Advertising Processing: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the 1988 Taipei Mayor Elec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Christ, W. G., Thorson, E., & Caywood, C.(1994). Do attitudes toward political advertising affe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elevised political commercial?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8, 251-270.
◆Cox, Gary W., & Munger, Michael C.(1989).Closeness, Expenditures, and Turnout in The 1982 U.S. House Elec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3(1), 217-231.
◆Cox, Gary W., & Niou, Emerson(1994). Seat bonuses under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ystem: Evidence from Japan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26(2), 221-236.
◆Cox, Gary W., & Rosenbluth, Frances(1993). The Electoral Fortunes of Legislative Factions in Jap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7(3), 577-589.
◆Cox, Gary W., & Thies, Michael F.(1998). The Cost of Intraparty Competition: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and Money Politics in Japan. Comparative Politics, 31(3), 267-291.
◆Elam, Doug(1998). Get Out The Vote:;Using signs and volunteers. Campaigns & Elections, 19(10), 46-49.
◆Faber, R. J., & Story, M. C.(1984). Recall of information from political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3(3), 39-44.
◆Farrell, David M.(2001). Electoral systems :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New York : Palgrave.
◆Faucheux, Ron(1996). THE BIG GOTV QUESTION:ARE GET-OUT-THE-VOTE EFFORTS NECESSARY FOR DISTRICT AND LOCAL CANDIDATES IN A HIGH TURNOUT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s & Elections, 17(10), 54-55.
◆Galbraith, John W., & Rac, Nicol C.(1989). A Test of the Importance of Tactical Voting: Great Britain, 1987.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1), 126-136.
◆Garamone, G. M.(1984). Voters response to negative political ads. Journalism Quarterly, 61, 250-259.
◆Gerber, Alan S., & Green, Donald P.(2000). The Effect of a Nonpartisan Get-Out-the-Vote Driv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fletting. Journal of Politics, 62(3), 846-857.
◆Holsti, O. R.(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Oyserman, D., Coon, H. M., & Kemmelmeter, M.(2002).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1), 3-72.
◆Shea, Daniel M.(1998). GET-OUT-THE-VOTE:5-STEP PROCESS. Campaigns & Elections, 19(10), 48.
◆Van Bronkhorst, Tom, & Berglund, Hyun(2000). 5-DAY GOTV COUNTDOWN: HOUR-BY-HOUR.(cover story¬).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29-32.
◆Jacobs, Bruce J.(1988)。〈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係的初步模式:台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係〉,黃光國(譯)。黃光國(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頁85-140。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論文Jacobs, B. J. (1979). 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 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China Quarterly, 78, 237-273.)
◆《中時電子報》(2001年11月21日):〈「南區」南區五虎將,市場忙拜票〉。
◆《中時電子報》(2001年11月22日):〈早早就告急,大家一起來?〉。
◆文忠國(2000a)。〈選情民調與選戰策略--試以連蕭配的民調數據為例〉,《政策月刊》,55:40-42。
◆文忠國(2000b)。〈選情民調與棄保效應〉,《政策月刊》,56:50-52。
◆王宏(1995)。〈道德本體和權力本體--中西傳統社會政治的分歧點〉,《鵝湖月刊》,20(7):14-21。
◆王明輝(1994)。〈從台灣地方選舉現象談台灣「民間社會」〉,《思與言》,32(4):171-195。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
◆王寓中(2001,11月30日)。〈林重謨歸隊 民進黨團結大進擊:北區 夢幻球隊想揮再見全壘打 南區 五虎一條心期盼五福臨門〉。《自由時報》,2版。
◆王業立(1995)。〈從立委選舉結果看選民的投票行為〉,《政策月刊》,11:3-5。
◆王業立(1996)。〈相對多數vs.絕對多數:各國總統直選方式的比較研究〉,《選舉研究》,3(1):49-67。
◆包正豪(1998)。〈新黨平均配票策略效果之研究—以八十四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5(1):95-138。
◆巨克毅(1999)。〈論政治道德的現代省思—當代中國政治道德的重建〉,《中國文化月刊》,228:4-24。
◆石之瑜(1997)。〈民主人格:論精神分析的政治文化局限〉,《問題與研究月刊》,36(5):1-12。
◆石之瑜、凌煥銘(1997)。〈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賢人期待〉,《東亞季刊》,28(3):124-140。
◆伏和康(1993)。《選舉入門:認識選舉的變數》,頁56-118。臺北市:書泉。
◆危芷芬(2001)。《華人的關係類型與人際義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危芷芬、黃光國(1998)。〈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台美大學生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0(2):137-153。
◆朱虔(2001,11月30日)。〈竹市 暗示保呂 鍾榮吉惹一身腥:籲選民「務實」 鄭勵堅反彈 與支持者北上抗議〉。《中國時報》,6版。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八九)》,頁49-66。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典蓉、羅如蘭、何榮幸、羊曉東(2001,11月28日)。〈配票搶席次 選戰超級任務:在政黨和選將戰略的矛盾之間 如何避免「高票落選」、追求選票最大效益 今年面臨空前考驗〉。《中國時報》,5版。
◆吳重禮(2002)。〈SNTV的省思:弊端肇因或是代罪羔羊〉,《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
◆吳祥輝(2002)。《吳祥輝選舉學》,頁145-183。台北市:遠流。
◆吳統雄(1993)。《建構「形象研究」預測模式的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2-0301-H 128-003-T。
◆李美枝(1992)。〈內團體偏私的文化差異:中美大學生的比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3:153-190。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267-300。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台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182。
◆李蓉姣(1987)。《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議員競選傳單之內容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維明(1992)。〈走自己的民主路〉,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88-193。台北:天下文化。
◆狄克•莫理斯(1999)。《選戰大謀略:柯林頓二度入主白宮之路》,林添貴譯。臺北市:智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年)。
◆周慶祥(1996)。《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四年台北市立委選舉為例》。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慶祥(1997)。〈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四年台北市立委選舉為例〉,《民意研究季刊》,201:91-125。
◆林水波(2002)。〈第五屆立委選舉配票解析〉,《立法院院聞》,352:15-28。
◆林安梧(1997)。〈「道德與思想之意圖」的背景理解: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本土心理學研究》,7:126-164。
◆林昭武(1992)。〈民主,你的名字叫關係〉,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10-117。台北:天下文化。
◆林曉雲(2001,11月29日)。〈同室操戈 陳雪芬蔡正元爆衝突:陳:蔡以黑函抹黑我非正藍 黨部應處分 蔡:發文宣非抹黑 是非曲直交選民公斷〉。《自由時報》,2版。
◆林曉雲(2001,11月30日)。〈同志撕破臉 穆閩珠蔡正元槓上:穆:蔡冒黨部名操作棄保 蔡:穆選情穩不該再作秀〉。《自由時報》,2版。
◆林靜伶(1994)。《報紙競選廣告之與藝分析—以民國八十年與八十一年公職人員選舉之報紙競選廣告為分析對象》。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3-0301-H-030-003。
◆金溥聰(1996)。〈一九九六總統候選人形象分析〉,《1996總統選舉研討會─選情及新聞報導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金耀基(1992)。〈政治該全面總體檢〉,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69-174。台北:天下文化。
◆金觀濤、劉青峰(1999)。〈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209-260。
◆姚惠忠(1993)。《擊人之短:選舉文宣的攻擊戰術》,頁64-68。臺北市:書泉。
◆夏珍(1987)。《地方公職選舉候選人宣傳單之論題結構與策略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苓(1999a)。〈安全的性?安全的健康宣導廣告?—愛滋病防治訊息設計實驗〉,《廣告學研究》,13:61-91。
◆徐美苓(1999b)。〈關懷在愛滋蔓延的時代裡—閱聽人對宣導廣告的接受度研究〉,《新聞學研究》,61:31-72。
◆翁順利、洪榮志(2001,11月30日)。〈南市 運作曖昧 候選人各自表述:「棄邦保國」傳聞多 黨中央忙澄清〉。《中國時報》,6版。
◆馬森(1992)。〈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國魂》,561:83-85。
◆高寶華(1993)。《護己之虛:選舉文宣的防衛戰術》,頁80-92。臺北市:書泉。
◆張世賢(1995)。〈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區制改革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4(3):1-42。
◆張佑宗、黃德福(2000)。〈族群動員、李登輝因素與策略性投票:台灣2000年總懂選舉選民投票行為的分析〉,《2000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張志雄(1995)。〈民意調查在選舉中的運用〉,《復興崗學報》,54:189-204。
◆張滿玲(2000)。《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學智(2000)。〈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7(9):852-861。
◆梁世武(1994a)。〈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之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式之驗證〉,《選舉研究》,2:97-130。
◆梁世武(1994b)。〈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研究:民意調查與選舉結果之綜合比較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4):107-145。
◆梁世武(1999)。〈選民投票行為的預測與操縱:一個初探的研究〉,《民調、策略、廣告與選舉預測論文集》,頁437-454。
◆盛杏湲(1999)。〈政黨配票與候選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5(2):73-102。
◆莫季雍(1994)。〈個人主義與政策偏好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2:21-57。
◆莊耀嘉、楊國樞(1997)。〈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本土心理學研究》,7:282-338。
◆許安琪(2000)。《當代廣告》,頁170-188。臺北市:學富文化。
◆許勝懋(2001)。〈台北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分析〉,《選舉研究》,8(1):117-158。
◆許慶復(1995)。〈民意調查與選舉的深層省思〉,《政策月刊》,10:6-8。
◆陳介英(1996)。〈選舉與「地方化」社會—臺灣選舉活動中的社會內涵〉,《思與言》,34(1):169-206。
◆陳世敏(1985)。〈候選人傳單的論題內容和結構〉,《報學》,7(4):7-24。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清河(2002)。〈民意調查對選舉活動影響之研究—以民國九十年立委與縣市長選舉為例〉,《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
◆陳淑娟(1991)。〈從六四民運的犧牲行為看中國人的自我表達〉,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八九)》,頁307-334。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皎眉、張滿玲、鄭宗慧(1997)。〈社會困境的犯文化研究—台灣與美國大學生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39(1):21-35。
◆陳惠倫(1993)。《展己之長:選舉文宣的推銷戰術》,頁132-136。臺北市:書泉。
◆陳嘉宏、吳典蓉、羅如蘭、黎珍珍(2001,11月21日)。(第一名也告急 深怕配票出問題:陳其邁、陳唐山、李慶安都擔心意外落選 李抱怨有些候選人坐在家裡等分票)。《中國時報》,4版。
◆陳麗婷(1998)。《1998台北市長選舉三黨候選人文宣策略之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泗清(1997)。〈中國人真的對人不對事嗎?〉,《本土心理學研究》,7:340-356。
◆游清鑫(2000)。〈競選策略的個案研究:1998年民進黨台北市南區立法委員選舉的探討〉,《選舉研究》,6(2):163-190。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台北:唐山。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
◆鈕則勳(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光國(1988a)。《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頁128-221、304-308。台北:巨流。
◆黃光國(1988b)。〈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黃光國(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頁7-55。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光國(1993)。〈倫理與法律:台灣社會法治乖常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4:354-393。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光國(1998)。〈文化與認知:兩種層次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9:231-241。
◆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
◆黃秀端(2001)。〈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相對多數制下的選民策略投票〉,《東吳政治學報》,13:37-75。
◆黃俊傑(1999)。〈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11:129-152。
◆黃淑鈴(2001,11月29日)。〈台聯 南區三將 搶當頭牌:打登輝牌 發棄保令 全都盼選民集中支持 搶下一席)。《自由時報》,2版。
◆黃淑鈴、鄭世裕(2001,11月30日)。〈南北奔波 李登輝為台聯催票:南區選情緊繃 阿輝伯籲選民依地區配票 北區也不輕鬆 陪著陳建銘掃街盼開紅盤)。《自由時報》,2版。
◆黃森泉(1996)。〈儒家倫理與中國政治民主化〉,《人文學報》,20:39-56。
◆黃肇輝(2001)。《從群我關係看台灣的民主政治》。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中芳(1991)。〈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楊中芳、高尚仁(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93-145。台北:遠流。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1:122-183。
◆楊中芳(1994)。〈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321-434。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宜音(2000)。〈「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3:277-316。
◆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頁87-142。台北:桂冠。
◆董孟郎(2001,10月12日)。(徘徊當選邊緣 後段班有得拼:無黨籍施明德 陳文茜以形象取勝 實力不輸政黨提名參選人)。《中國時報》,18版。
◆董孟郎(2001,11月29日)。(聯合競選、配票 互挖牆腳:國民兩黨亂了方寸 策略面臨考驗 親民黨、新黨無法配票)。《中國時報》,18版。
◆董孟郎(2001,11月29日)。(藍軍北區造勢 選將內訌:陳雪芬哭訴蔡正元發黑函抹黑「藍中帶綠」 蔡否認 市黨部澄清絕無棄保動作)。《中國時報》,18版。
◆詹姆士•梭伯&坎迪•納爾遜(主編)(1999)。《選戰必勝方程式:美式選戰揭密》,郭岱君(譯),頁209-232。臺北市:智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年)
◆雷飛龍、陳世敏、陳義彥(1985)。〈候選人的競選論題內容與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二年增額立委選舉期間報紙與候選人傳單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專刊第2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趙永茂(1989)。〈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一個概念架構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4(3):58-70。
◆趙永茂(1992)。〈政治精英與法治不彰之關係—台灣基層民選政治精英之分析〉,《政治科學論叢》,4:131-148。
◆劉義周(1992)。〈國民黨責任區輔選活動之參與觀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4:209-233。
◆劉義周(2000)。〈二000年總統選舉棄保策略之分析〉,《2000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鄭自隆(1991)。《政治廣告訊息策略及其效果檢驗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自隆(1995)。〈候選人電視辯論訊息策略及其效果之研究〉,《廣告學研究》,5:43-84。
◆鄭自隆(1996)。〈1995年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報紙競選廣告訊息與媒體策略分析〉,《選舉研究》,3(2):1-32。
◆鄭自隆(2002)。〈2001年立法委員暨縣市長選舉競選文宣觀察〉,《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
◆鄭琴薇(1996)。《總統參選人黨內初選之競選文宣策略分析—一九九五年民主進步黨黨內初選個案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學庸、陳慧瑩(2001,11月29日)。〈新黨愁票 棄保發酵〉。《自由時報》,2版。
◆蕭展正(1993)。《選戰策略:勝利者的基本法則》,頁144-152。臺北市:書泉。
◆賴淑敏(1999)。《台灣政黨電視競選廣告趨勢分析:1991-1998》。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選將衝票,哀兵告急:聲勢消長、緊咬同區高知名度候選人 最怕被說「穩凍蒜」反造成選票流失。(2001,11月21)。中國時報,18版。
◆羅仁傑(2002)。〈候選人圖像與選民圖像—以2001年台北縣市選舉廣告為例〉。《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
◆羅文坤、羅英傑(1993)。《廣告學—策略與創意》,頁32-37。台北市:華泰。
◆顧瑜君(1987)。〈內外有別,豈可不分—「自己人」和「外人」的人際運作〉,《中國人的面具性格》,頁28-39。台北:張老師。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89452011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452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卿卿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ang,Chingch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佳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ee,Chia-j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佳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ee,Chia-j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5:31:37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5:31: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31: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9452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0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452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包含兩個子研究。研究一的目的是想了解告急策略的可能內涵以及候選人使用告急策略的情形,並分析告急策略的效果。研究者以第五屆台北縣市立委候選人為探討對象,分析此次選舉中報紙廣告中告急策略之使用情形,同時探討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與形象評價與使用告急策略間的關係,以及告急策略的使用和民調支持度上昇率之間是否有關連性。
研究二進一步針對民國九十一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以問卷調查法直接測量選民對告急策略的接受度與支持意願,並探討有哪些心理特質的選民比較會接受競選中的告急策略。回顧過去文獻,我們發現儒家思想強調的「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和「政治道德觀」可能是影響選民對告急策略支持與否的三個因素。因此研究二除了探討「告急策略接受度」對「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政治道德觀」與「選民對候選人╱政黨的支持意願」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也將一併探討選民對告急策略的接受程度。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候選人使用告急策略的頻次和其民調排名、形象評價無關,至於使用告急廣告的效果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固票、催票和配票策略頻次越多的候選人,民調支持度上升的比率比較多。
在告急策略接受度的中介模式研究中,這三個選民心理特質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其中選民的「集體權益」特質,不但會透過催票、固票、挖票、配票策略接受度進行影響,還會直接影響選民對候選人╱政黨的支持意願。而「內團體偏私」對候選人╱政黨支持意願的增強,除了分別透過選民對催票、固票、配票策略接受度的中介外,也有直接的影響效果。至於「政治道德」部分,不但會透過催票、固票策略接受度的中介,也會有直接的影響效果。雖然結果不盡相同,但都表示「集體權益」、「內團體偏私」和「政治道德」的確有間接透過告急策略接受度,進而增加支持意願,但也有直接影響的力量。
不過選民的三種心理特質對告急策略接受程度的影響是不同的,對選民因告急策略而增加支持意願的影響程度也是有差異存在,其中「集體權益」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內團體偏私」,至於「政治道德」的影響則是比較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壹、前言 4
貳、研究一:告急策略與民調支持度上昇率之研究 5
一、廣告策略 5
二、競選廣告策略 6
三、候選人差異與策略使用 7
(一)民調支持度與廣告策略 7
(二)形象評價與廣告策略 10
四、訊息使用與支持度上昇率 11
五、告急策略 11
(一)告急策略的研究 11
(二)告急策略的種類 12
六、研究一之研究架構與假設 18
(一)研究架構一 18
(二)研究假設 18
七、研究一之研究方法 21
(一)內容分析法 21
(二)內容分析樣本 21
(三)主要編碼之操作型定義 21
(四)其他變項 24
(五)編碼員間信度 25
八、研究一之結果與分析 26
(一)研究問題一 26
(二)研究假設一之驗證 27
(三)研究假設二之驗證 27
(四)研究假設三之驗證 28
九、研究一之討論 29
參、研究二:告急策略接受度的中介模式與選民差異之探討 31
一、個人主義與社會認同理論觀點 34
(一)自我 34
(二)人己關係與內團體偏私研究 35
(三)個人與集體權益 36
二、集體主義與本土心理學觀點 36
(一)集體主義觀點 36
(二)本土心理學觀點 37
(三)集體主義與本土心理學的修正 49
三、中西方文化在人己關係、內團體偏私與集體權益的差異 51
(一)中西方文化比較 51
(二)告急策略接受度與廣告態度 53
(三)西方文化與告急策略接受度 53
(四)中國文化與告急策略接受度 54
四、政治道德觀 58
(一)西方思想 58
(二)儒家思想 59
五、告急策略接受度與增強候選人╱政黨支持意願 64
六、研究二之研究架構與假設 65
(一)研究架構 65
(二)研究假設 65
七、研究二之研究方法 69
(一)問卷調查法 69
(二)研究對象 69
(三)量表設計 70
(四)正式問卷設計 70
(五)正式施測 71
(六)變項定義 72
(七)信度分析 78
(八)統計方法 80
八、研究二之結果與分析 82
(一)基本資料分析 82
(二)假設H4、H5、H6的驗證 87
肆、綜合討論 108
伍、結論 110
一、研究貢獻 110
(一)學界 110
(二)實務界 111
二、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12
陸、參考文獻 115
柒、附錄 125
【附錄一】告急廣告編碼表 125
【附錄二】告急廣告編碼說明表 128
【附錄三】「集體權益與政治道德觀」量表設計 132
【附錄四】問卷題目 137
【附錄五】線上問卷題目 142
【附錄六】選民基本資料 147
zh_TW
dc.format.extent 49743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576 bytes-
dc.format.extent 70895 bytes-
dc.format.extent 85056 bytes-
dc.format.extent 80582 bytes-
dc.format.extent 376080 bytes-
dc.format.extent 647932 bytes-
dc.format.extent 82555 bytes-
dc.format.extent 139798 bytes-
dc.format.extent 259768 bytes-
dc.format.extent 43994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452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告急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競選廣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廣告效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集體權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內團體偏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道德觀zh_TW
dc.title (題名) 競選廣告中的告急策略類型與其效果之驗證-以第五屆北縣市立委與民選第三屆高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len, Cathy (2000). Get Out Your Vote.(cover story).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20-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solabehere, S., & Iyengar, S. (1995). Going Nega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173-1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ey Cramer Sr.(2002). A Step-by-Step Approach to a hard-Hitting GOTV Plan.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52-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ng, C. (2001). The Impacts of Emotion Elicited By Print Political Advertising on Candidate Evaluation. Media Psychology, 3, 91-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ng, C. (In press). Party Bias in Political Advertising Processing: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the 1988 Taipei Mayor Elec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rist, W. G., Thorson, E., & Caywood, C.(1994). Do attitudes toward political advertising affe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elevised political commercial?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8, 251-2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x, Gary W., & Munger, Michael C.(1989).Closeness, Expenditures, and Turnout in The 1982 U.S. House Elec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3(1), 217-2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x, Gary W., & Niou, Emerson(1994). Seat bonuses under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system: Evidence from Japan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26(2), 221-2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x, Gary W., & Rosenbluth, Frances(1993). The Electoral Fortunes of Legislative Factions in Jap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7(3), 577-5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x, Gary W., & Thies, Michael F.(1998). The Cost of Intraparty Competition: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and Money Politics in Japan. Comparative Politics, 31(3), 267-2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am, Doug(1998). Get Out The Vote:;Using signs and volunteers. Campaigns & Elections, 19(10), 46-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ber, R. J., & Story, M. C.(1984). Recall of information from political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3(3), 39-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rrell, David M.(2001). Electoral systems :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New York : Palgrav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ucheux, Ron(1996). THE BIG GOTV QUESTION:ARE GET-OUT-THE-VOTE EFFORTS NECESSARY FOR DISTRICT AND LOCAL CANDIDATES IN A HIGH TURNOUT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s & Elections, 17(10), 54-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lbraith, John W., & Rac, Nicol C.(1989). A Test of the Importance of Tactical Voting: Great Britain, 1987.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1), 126-1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ramone, G. M.(1984). Voters response to negative political ads. Journalism Quarterly, 61, 250-2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rber, Alan S., & Green, Donald P.(2000). The Effect of a Nonpartisan Get-Out-the-Vote Driv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fletting. Journal of Politics, 62(3), 846-8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lsti, O. R.(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yserman, D., Coon, H. M., & Kemmelmeter, M.(2002).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1), 3-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ea, Daniel M.(1998). GET-OUT-THE-VOTE:5-STEP PROCESS. Campaigns & Elections, 19(10), 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an Bronkhorst, Tom, & Berglund, Hyun(2000). 5-DAY GOTV COUNTDOWN: HOUR-BY-HOUR.(cover story¬). Campaigns & Elections, 21(9), 2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obs, Bruce J.(1988)。〈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係的初步模式:台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係〉,黃光國(譯)。黃光國(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頁85-140。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論文Jacobs, B. J. (1979). 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 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China Quarterly, 78, 237-2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時電子報》(2001年11月21日):〈「南區」南區五虎將,市場忙拜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時電子報》(2001年11月22日):〈早早就告急,大家一起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忠國(2000a)。〈選情民調與選戰策略--試以連蕭配的民調數據為例〉,《政策月刊》,55:40-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忠國(2000b)。〈選情民調與棄保效應〉,《政策月刊》,56:50-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宏(1995)。〈道德本體和權力本體--中西傳統社會政治的分歧點〉,《鵝湖月刊》,20(7):14-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明輝(1994)。〈從台灣地方選舉現象談台灣「民間社會」〉,《思與言》,32(4):171-1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寓中(2001,11月30日)。〈林重謨歸隊 民進黨團結大進擊:北區 夢幻球隊想揮再見全壘打 南區 五虎一條心期盼五福臨門〉。《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業立(1995)。〈從立委選舉結果看選民的投票行為〉,《政策月刊》,1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業立(1996)。〈相對多數vs.絕對多數:各國總統直選方式的比較研究〉,《選舉研究》,3(1):49-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正豪(1998)。〈新黨平均配票策略效果之研究—以八十四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5(1):95-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巨克毅(1999)。〈論政治道德的現代省思—當代中國政治道德的重建〉,《中國文化月刊》,228:4-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1997)。〈民主人格:論精神分析的政治文化局限〉,《問題與研究月刊》,36(5):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凌煥銘(1997)。〈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賢人期待〉,《東亞季刊》,28(3):124-1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伏和康(1993)。《選舉入門:認識選舉的變數》,頁56-118。臺北市: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危芷芬(2001)。《華人的關係類型與人際義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危芷芬、黃光國(1998)。〈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台美大學生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0(2):137-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虔(2001,11月30日)。〈竹市 暗示保呂 鍾榮吉惹一身腥:籲選民「務實」 鄭勵堅反彈 與支持者北上抗議〉。《中國時報》,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八九)》,頁49-66。台北:桂冠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典蓉、羅如蘭、何榮幸、羊曉東(2001,11月28日)。〈配票搶席次 選戰超級任務:在政黨和選將戰略的矛盾之間 如何避免「高票落選」、追求選票最大效益 今年面臨空前考驗〉。《中國時報》,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重禮(2002)。〈SNTV的省思:弊端肇因或是代罪羔羊〉,《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祥輝(2002)。《吳祥輝選舉學》,頁145-183。台北市: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統雄(1993)。《建構「形象研究」預測模式的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2-0301-H 128-003-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枝(1992)。〈內團體偏私的文化差異:中美大學生的比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3:153-1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267-3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台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蓉姣(1987)。《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議員競選傳單之內容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維明(1992)。〈走自己的民主路〉,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88-193。台北:天下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狄克•莫理斯(1999)。《選戰大謀略:柯林頓二度入主白宮之路》,林添貴譯。臺北市:智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慶祥(1996)。《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四年台北市立委選舉為例》。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慶祥(1997)。〈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四年台北市立委選舉為例〉,《民意研究季刊》,201:91-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水波(2002)。〈第五屆立委選舉配票解析〉,《立法院院聞》,352:15-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安梧(1997)。〈「道德與思想之意圖」的背景理解: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本土心理學研究》,7:126-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昭武(1992)。〈民主,你的名字叫關係〉,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10-117。台北:天下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曉雲(2001,11月29日)。〈同室操戈 陳雪芬蔡正元爆衝突:陳:蔡以黑函抹黑我非正藍 黨部應處分 蔡:發文宣非抹黑 是非曲直交選民公斷〉。《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曉雲(2001,11月30日)。〈同志撕破臉 穆閩珠蔡正元槓上:穆:蔡冒黨部名操作棄保 蔡:穆選情穩不該再作秀〉。《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靜伶(1994)。《報紙競選廣告之與藝分析—以民國八十年與八十一年公職人員選舉之報紙競選廣告為分析對象》。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3-0301-H-030-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溥聰(1996)。〈一九九六總統候選人形象分析〉,《1996總統選舉研討會─選情及新聞報導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耀基(1992)。〈政治該全面總體檢〉,天下文化(編),《土地、財團、選舉》,頁169-174。台北:天下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觀濤、劉青峰(1999)。〈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209-2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惠忠(1993)。《擊人之短:選舉文宣的攻擊戰術》,頁64-68。臺北市: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珍(1987)。《地方公職選舉候選人宣傳單之論題結構與策略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美苓(1999a)。〈安全的性?安全的健康宣導廣告?—愛滋病防治訊息設計實驗〉,《廣告學研究》,13:61-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美苓(1999b)。〈關懷在愛滋蔓延的時代裡—閱聽人對宣導廣告的接受度研究〉,《新聞學研究》,61:31-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順利、洪榮志(2001,11月30日)。〈南市 運作曖昧 候選人各自表述:「棄邦保國」傳聞多 黨中央忙澄清〉。《中國時報》,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森(1992)。〈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國魂》,561:83-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寶華(1993)。《護己之虛:選舉文宣的防衛戰術》,頁80-92。臺北市: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世賢(1995)。〈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區制改革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4(3):1-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佑宗、黃德福(2000)。〈族群動員、李登輝因素與策略性投票:台灣2000年總懂選舉選民投票行為的分析〉,《2000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志雄(1995)。〈民意調查在選舉中的運用〉,《復興崗學報》,54:189-2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滿玲(2000)。《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學智(2000)。〈儒家文化的精神與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7(9):852-8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世武(1994a)。〈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之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式之驗證〉,《選舉研究》,2:97-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世武(1994b)。〈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研究:民意調查與選舉結果之綜合比較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4):107-1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世武(1999)。〈選民投票行為的預測與操縱:一個初探的研究〉,《民調、策略、廣告與選舉預測論文集》,頁437-4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盛杏湲(1999)。〈政黨配票與候選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5(2):73-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莫季雍(1994)。〈個人主義與政策偏好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2:21-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耀嘉、楊國樞(1997)。〈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本土心理學研究》,7:282-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安琪(2000)。《當代廣告》,頁170-188。臺北市:學富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勝懋(2001)。〈台北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分析〉,《選舉研究》,8(1):117-1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慶復(1995)。〈民意調查與選舉的深層省思〉,《政策月刊》,10: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介英(1996)。〈選舉與「地方化」社會—臺灣選舉活動中的社會內涵〉,《思與言》,34(1):169-2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敏(1985)。〈候選人傳單的論題內容和結構〉,《報學》,7(4):7-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清河(2002)。〈民意調查對選舉活動影響之研究—以民國九十年立委與縣市長選舉為例〉,《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淑娟(1991)。〈從六四民運的犧牲行為看中國人的自我表達〉,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八九)》,頁307-334。台北:桂冠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皎眉、張滿玲、鄭宗慧(1997)。〈社會困境的犯文化研究—台灣與美國大學生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39(1):2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惠倫(1993)。《展己之長:選舉文宣的推銷戰術》,頁132-136。臺北市: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嘉宏、吳典蓉、羅如蘭、黎珍珍(2001,11月21日)。(第一名也告急 深怕配票出問題:陳其邁、陳唐山、李慶安都擔心意外落選 李抱怨有些候選人坐在家裡等分票)。《中國時報》,4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婷(1998)。《1998台北市長選舉三黨候選人文宣策略之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泗清(1997)。〈中國人真的對人不對事嗎?〉,《本土心理學研究》,7:340-3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清鑫(2000)。〈競選策略的個案研究:1998年民進黨台北市南區立法委員選舉的探討〉,《選舉研究》,6(2):163-1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台北:唐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鈕則勳(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88a)。《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頁128-221、304-308。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88b)。〈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黃光國(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頁7-55。台北: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93)。〈倫理與法律:台灣社會法治乖常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4:354-3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98)。〈文化與認知:兩種層次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9:231-2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秀端(2001)。〈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相對多數制下的選民策略投票〉,《東吳政治學報》,13:37-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1999)。〈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11:129-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淑鈴(2001,11月29日)。〈台聯 南區三將 搶當頭牌:打登輝牌 發棄保令 全都盼選民集中支持 搶下一席)。《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淑鈴、鄭世裕(2001,11月30日)。〈南北奔波 李登輝為台聯催票:南區選情緊繃 阿輝伯籲選民依地區配票 北區也不輕鬆 陪著陳建銘掃街盼開紅盤)。《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森泉(1996)。〈儒家倫理與中國政治民主化〉,《人文學報》,20:3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肇輝(2001)。《從群我關係看台灣的民主政治》。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中芳(1991)。〈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楊中芳、高尚仁(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93-145。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1:122-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中芳(1994)。〈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321-434。台北:桂冠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宜音(2000)。〈「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3:277-3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頁87-142。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孟郎(2001,10月12日)。(徘徊當選邊緣 後段班有得拼:無黨籍施明德 陳文茜以形象取勝 實力不輸政黨提名參選人)。《中國時報》,1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孟郎(2001,11月29日)。(聯合競選、配票 互挖牆腳:國民兩黨亂了方寸 策略面臨考驗 親民黨、新黨無法配票)。《中國時報》,1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孟郎(2001,11月29日)。(藍軍北區造勢 選將內訌:陳雪芬哭訴蔡正元發黑函抹黑「藍中帶綠」 蔡否認 市黨部澄清絕無棄保動作)。《中國時報》,1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姆士•梭伯&坎迪•納爾遜(主編)(1999)。《選戰必勝方程式:美式選戰揭密》,郭岱君(譯),頁209-232。臺北市:智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飛龍、陳世敏、陳義彥(1985)。〈候選人的競選論題內容與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二年增額立委選舉期間報紙與候選人傳單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專刊第2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1989)。〈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一個概念架構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4(3):58-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1992)。〈政治精英與法治不彰之關係—台灣基層民選政治精英之分析〉,《政治科學論叢》,4:131-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義周(1992)。〈國民黨責任區輔選活動之參與觀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4:209-2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義周(2000)。〈二000年總統選舉棄保策略之分析〉,《2000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自隆(1991)。《政治廣告訊息策略及其效果檢驗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自隆(1995)。〈候選人電視辯論訊息策略及其效果之研究〉,《廣告學研究》,5:43-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自隆(1996)。〈1995年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政黨報紙競選廣告訊息與媒體策略分析〉,《選舉研究》,3(2):1-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自隆(2002)。〈2001年立法委員暨縣市長選舉競選文宣觀察〉,《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琴薇(1996)。《總統參選人黨內初選之競選文宣策略分析—一九九五年民主進步黨黨內初選個案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學庸、陳慧瑩(2001,11月29日)。〈新黨愁票 棄保發酵〉。《自由時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展正(1993)。《選戰策略:勝利者的基本法則》,頁144-152。臺北市: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淑敏(1999)。《台灣政黨電視競選廣告趨勢分析:1991-1998》。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選將衝票,哀兵告急:聲勢消長、緊咬同區高知名度候選人 最怕被說「穩凍蒜」反造成選票流失。(2001,11月21)。中國時報,1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仁傑(2002)。〈候選人圖像與選民圖像—以2001年台北縣市選舉廣告為例〉。《2001年縣市長暨立法委員選舉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文坤、羅英傑(1993)。《廣告學—策略與創意》,頁32-37。台北市:華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瑜君(1987)。〈內外有別,豈可不分—「自己人」和「外人」的人際運作〉,《中國人的面具性格》,頁28-39。台北:張老師。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