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現為例
作者 林怡瑩
貢獻者 方念萱<br>林益仁
<br>
林怡瑩
關鍵詞 焚化爐
環境風險
環境運動
媒體再現
風險社會
科技與社會
框架分析
垃圾處理政策
戴奧辛
美濃
incineratior
environmental risk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edia representation
Risk Society
STS
frame analysis
waste policy
dioxin
Meinung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46:32 (UTC+8)
摘要 本研究認為要了解台灣新聞媒體在「焚化風險/污染議題」上的表現,必須將其置放在台灣焚化政策爭議的整個歷史脈絡中來作探討,才能跨越「從媒體文本看世界」的侷限,了解國家、社會運動、媒體在「焚化政策爭議」中的互動關係。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分析國家推動焚化爐的制度設計與「風險管理」的配套措施則,以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與歷史文獻分析民間反焚化爐運動發的發展,並試圖辨識國家與社會運動各提出了哪些詮釋架構。在媒體文本方面,採用框架分析法。
本研究發現,從民國73年《都市垃圾處理方案》開始,「焚化」一直被定為主要垃圾處理政策;國家一方面以各種優惠、補貼、保障利潤的長期合約等機制扶植/圖利國內廠商;另一方面以「中央給錢、地方找地」的權責劃分原則搭配回饋金、公權力、民有民營模式三個機制來排除居民的反對與抗爭。
國家在推動焚化爐的過程中,鼓吹焚化有「減量化、安定化、衛生/無害化、資源回收、占地小、台灣垃圾適於焚化、焚化是先進國家主要垃圾處理方法」等優點,根本未提及戴奧辛及其他污染。待環保團體提出質疑,國家才透過新聞媒體來安撫社會大眾,提出「積極改善」、「配套措施」與「安全保證」,把問題導向「如何補救」而非「是否還要繼續接受污染」。在空氣污染防制方面,大型爐的戴奧辛排放標準遲至民國86年才訂出,小型爐管制最遲至92年才生效。鼓勵民間投資灰渣再利用的政策更是大大增加這些毒物流散到環境中的機率,而且因為我們看不見、不知道,所以毫無警覺。
早期的反焚化爐運動分成兩股力量,草根組織在社區抵擋焚化爐進入,專業環保團體則多次在媒體上揭露「焚化風險/污染」。民國88年起,開始有環保團體引介國外的反焚化論述給社區草根組織;在環保團體與地方組織緊密互動、串聯的過程中,發展出反焚化論述的「在地版本」,更快速壯大運動的影響力,迫使國家重新檢討焚化政策。在反美濃焚化爐的個案中,人們更見識到,在中央/地方政府施政作為與焚化技術雙雙失去正當性之後,焚化利益的政經共生體如何操弄法律、科學/技術與官僚體系特性來抗拒反對與改變。
在焚化風險的決策點上,中時、聯合兩大報並未提供警訊,主動揭露焚化爐可能帶來的風險/污染,也沒有自我批判或學習的能力,在下一次報導時提出警告。
在環保團體揭露焚化風險/污染時,兩報傾向用「兩面並陳、各說各話」的「衝突對立框架」來處理,但聯合報傾向凸顯兩造說法的兩極化、沒有交集,中時則是「形式對立、內容不強調對立」。不過,在揭露之後,民間團體還是很難得到媒體近用,但國家卻能輕鬆得到媒體進用,以科學研究的內部不確定性和外部權威、「安全保證」等機制,將議題引導至「風險管理」的詮釋框架,解除焚化政策的正當性危機。
在「反對焚化污染/風險運動」的媒體再現中,美濃反焚化爐運動完全被擠壓在地方版,只有官員圖利廠商被偵辦的新聞才上得了全國版,但此類「司法新聞」無法呈現中央/地方政府互踢皮球、集體卸責等整套「風險政治」的運作過程,不利於各地受害者的交流、串聯,亦不利社會輿論壓力的形成。
在討論垃圾問題的社論中,兩報均接受焚化是國家「既定政策」的事實,以「肯定並催促興建」、「視為既定事實」、「討論如何排除焚化爐興建困難的問題」、「信任科學/技術」等框架來支持「焚化爐是最佳方案」。「減量回收」政策從頭到尾都被套上個人實踐的道德化框架,削弱其可獨當一面,取代焚化爐的正當性,亦排除了國家在減量回收政策上的責任。
兩報探討垃圾與焚化爐問題的社論絕大多數是應垃圾大戰而寫,只有一篇聯合報社論以焚化爐風險為主題。兩報對於焚化爐爭議大致上有固定的框架,中國時報很一貫地抱持「焚化是不得不然的選擇」,所以要作好管制/公關工作的詮釋框架,聯合報則是一直強調源頭管制(減量)的重要性,只可惜該報的言論並不認為源頭管制可以完全取代焚化,故在立場上是採取「嚴格管制焚化爐,加上個人要作好源頭減量才是戴奧辛的治本之道」。不過,這種一致性僅限於全國版,地方版無法歸納出類似規則。
參考文獻 英文資料
Anderson, A. (1997). Media,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UCL.
Anderson, A. (2000). Environmental Pressure Politics and the‘Risk Society’. In S.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Beck, U.(1992b).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
Beck, U.(1995). Ecological politics in an age of risk.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ck, U.(1996). Risk society and the provident state. In S. Lash, B. Szerszynski & B.Wynne (Eds.), R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Beck, U.(2000). Foreword. In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Cottle, S. (1998).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and the Media. A Catastrophic 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1), 5-32.
Dunwoody, S. & Griffin, R. J.(1993). Journalistic strategies for reporting long-term environmental issues: a case study of three superfund sites. In Hansen, A. (Ed.). The 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Frank Fischer. (2000). Citizens, Expert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olitics of local knowledge.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S. M.(1999). The never-ending story of Dioxin. In S. M. Friedman, S. Dunwoody, & C. L. Rogers.(1999).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 : 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 Mahwah,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Gamson, W., & Modiglis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iffin, R. J., & Dunwoody, S. (1995). Impacts of information subsidie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n local press coverage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J& MC Quarterly, 72(2), 271-284.
Hansen, A. (1991). The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3, 443-458.
Hansen, A. (2000). Claims-making and Framing in British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Brent Spar Controversy. In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pp. 55-72). London: Routledge.
Hansen, A. (Ed.). (1993). The 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Kitzinger, J. & Reilly, J. (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risk reporting. Media coverage of Human Genetics Research, ‘False Memory Syndrome’ and ‘Mad Cow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3), 319-350.
Rubin, D. M. (1987). How the news media reported on Three Mile Island and Chernoby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3), 58-67.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2000).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Introduction. The media,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risk. In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pp. 55-72). London: Routledge.
Salomone, K. L. et al. (1990). A question of quality: how journalists and news sources evaluate coverage of environmental risk.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4), 117-129.
Taylor, C. E., Lee, J. & Davie, W. R. (2000). Local Press Coverage of Environment Conflict. J&MC Quarterly,77(1), 175-192.
Tichenor, P. J., Olien, C. N., & Donohue, G. A.(1980). Community conflict & the press. Beverly Hills, Calif. : Sage.
Tulloch, J. & Lupton, D. (2001). Risk, the media and personal biography. Revisiting Beck’s ‘knowledge, media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Cultural Studies, 4(1), 5-27.
Welcomer, S.A., Gioia, D. A., & Kilduff, M.(2000). Resisting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rationality versus emotion in hazardous waste siting. Human Relations, 53(9): 1175-1205.
Wynne, B. (1996). May the Sheep Safely Graze? In S. Lash, B. Szerszynski & B.Wynne (Eds.), R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Yearley, S.(1995).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science studies. In Jasanoff, S.(Eds.),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中文資料
朱元鴻(民84)。風險知識與風險媒介的社會政治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95-223。
何明修(民89)。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吳文成(民86)。《風險社會學初探—以核四建廠一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蓁 (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
呂桂華(民79)。大眾傳播媒體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角色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德(民87)。垃圾問題面面觀。《環境教育》,36:44-49。
李奉安(民75)。報紙環境科學新聞報導之研究﹕有關台灣核能電廠環境污染新聞的報紙內容分析。國立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
周桂田(民87)。〈現代性與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89-129。
周桂田(民90)。〈科學風險:多元共識之風險建構〉,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47-76:。台北:巨流。
周桂田(民91)。〈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69-122。
林崇熙(民87)。〈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2期。
林斯凱(民91)。《台灣工業環保新聞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的報導為例》。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民91)。《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 : 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晉祥(民83)。《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胡湘玲(民83)。《科技專家與社會溝通-台灣核四爭議13年的科學文化簡史》。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愛玲(民79)。《報紙報導街頭運動新聞之分析》。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苗延威譯(民91)。《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della Porta, D., & Diani, M.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徐世榮(民84)。試論科技在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後勁反五輕抗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25-152。
翁秀琪(民86)。〈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台北:三民。
高守智 (民88)。垃圾資源回收廠(焚化廠)統包工程--工程整合。《營建管理季刊 》,38:22-37。
張桓凱(民86)。《滅族恐懼的建構:草根組織和新聞媒體對蘭嶼反核廢運動的意義建構》。中正大學電傳所碩士論文。
張甄薇(民81)。《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0∼1991)》。輔大大傳所碩士論文。
許傳陽(民81)。《大眾媒介與社會運動:一個議題傳散模式的初探—以宜蘭反六輕設廠運動之新聞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瑜(民91)。《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爐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玲(民80)。《大眾傳播媒介對重大自立救濟事件報導之內容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民80)。《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錦華(民91)。《在行動中壯大自我(empowerment) : 台灣網路同志運動分析》。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祖營(民87)。〈早期(民國六十年前)垃圾處理情形回顧〉,《臺灣環境保護》,21:34-35。
曾華怡(民90)。《台灣地區家戶廢棄物焚化處理政策及衝突管理之分析》。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璧(民85)。《台灣的媒體與環境主義,以1980年代中國時報為例之研究》,台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游其昌(民76)。《報紙對社會衝突報導的研究—以杜邦事件為例》。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民84)。〈科技新聞是意識型態嗎?——探討科技記者與科技專家的關係兼論另類科技新聞的可能空間〉,《新聞學研究》,50:41-60。
黃嘉(民86)。〈從環保問題到政治角力 垃圾大戰一觸即發〉。《環耕》,5:6-16。
楊淑智(民78)。《報紙社論有關公共政策議題的比較分析—以中國時報、中央日報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韶彧(民82)。《從消息來源途徑探討議題建構過程—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經建會(民73)。《都市垃圾處理方案》
葉闖(民85)。《科學主義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台北:淑馨。
葉瓊瑜(民86)。《媒介策略:看消息來源如何「進攻」媒體——以公視如何立法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賈士蘅譯(民85)。《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原書Jenkins, K. [1991].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熊傳慧(民74)。《報紙報導環境問題的內容分析﹕1960-1982》。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民87)。〈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
臧國仁(民87)。《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台北:傳播研究集刊。
臧國仁、鍾蔚文(民86)。〈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民86)。〈新聞媒體與公共關係(消息來源)的互動〉。陳韜文等(編),《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臚峰學會。
劉維公(民90)。〈第二現代理論:介紹貝克與紀登斯的現代性分析〉,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iii-iv。台北:巨流。
鄭宇君(民87)。《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蕭蘋(民78)。《環保記者專業意理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環保署(民79)。《垃圾處理方案》。
環保署(民80)。《台灣地區垃圾資源回收廠興建工程計畫》。
環保署(民85)。《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廠推動方案》。
環保署(民86)。《過渡時期緊急垃圾處理計畫》
薛荷玉(民86)。〈垃圾大戰何時了?--從歷來最嚴重的一次垃圾大戰談起〉。《環耕》:8:28-31。
羅世宏(民83)《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羅美棧(民72)。〈台灣省垃圾處理之經濟探討〉,《台灣經濟》,74:13。
蘇湘琦 (民83)。《媒介對不同政策性議題建構的理論初探--以「彰濱工業區開發」和「黑名單開放」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蘇蘅(民75)。〈媒介報導衝突事件的角色分析—以報紙報導核四廠興建的爭議為例〉,《新聞學研究》,36﹕251-285。
顧忠華(民82)。〈「風險社會」之研究及其對公共政策之意涵〉,國科會研究報告。
顧忠華(民83)。〈「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政治大學學報》,69:57-79。
顧忠華(民90)。〈風險、社會與倫理〉,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7-46:。台北:巨流。
顧忠華(民90)。〈編者序〉,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7-46:。台北:巨流。
雷祥麟(民91)。〈劇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23-171。
陳信行(民91)。〈科學戰爭中的迷信、騙局、誤解與爭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73-207。
邱育慈(民91)。〈如何提升台灣環境科學新聞報導之品質〉,《第十一屆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謝瀛春(民77)。〈環保報導務求心平如秤〉。《新聞鏡周刊》,12:40-42。
許哲彥(民77)。〈環保記者何需替天行道〉。《新聞鏡周刊》,12:43-45。
反焚化爐運動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
看守台灣 http://www.taiwanwatch.org.tw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www.gcaa.org.tw
美濃愛鄉協進會 http://mpa.ngo.org.tw
《美濃社區電子報》(88年12月30日)。〈籲請高雄縣環保局儘速出面,召開美濃小型焚化爐公聽會〉。
立法院永續會(民92)。〈高峰會總場會議紀錄〉。
看守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民90)。《台灣國家現況報告》。2001年清靜亞洲年會。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等(民88)。《打破焚化爐的神話—你所不知道的焚化爐》。台北:自印。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譯(民92)。《垂死的技術:廢棄物焚化》(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全球反焚化爐聯盟(GAIA)2003年報告書,美國基要行動中心(Essential Action) Neil Tangri為GAIA所著)。台北:看守台灣研究中心。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88年9月)。〈要求安全的生存環境陳情書——美濃地方社團對於焚化爐的共同意見〉。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89)。〈我們將朝關廠方向努力——關於美濃鄉親拜會環保署長商談美濃小型焚化爐命運之補充說明〉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90年6月)「美濃居民的控訴——小型焚化爐之害」記者會新聞稿。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國89年6月21日)「美濃小型焚化爐公聽會」新聞稿。
美濃環保聯盟等(民90年7月)。「從關廠到社區自主發展—終結美濃小型焚化爐始末」。
美濃環保聯盟等(民國89年10月11日)。〈美濃人拒絕成為 污染高屏溪的罪人——我們對美濃小型焚化爐問題的幾點呼籲〉。
苦勞網(民92)。〈廢棄物政策高峰會系列一:從現有焚化爐營運層面的問題談起(上)(下)〉。http://61.222.52.195/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review-print.asp?ID=51729
苦勞網(民90)。〈和政府講道理論法律沒用 捍衛家園靠自己 相互打氣 反焚化爐團體齊聚斗六經驗分享〉。http://www.coolloud.org.tw
苦勞網(民90)。〈惡靈威脅農村生計 美濃鄉親勇抗焚化爐〉http://www.coolloud.org.tw
李永龍(民90)。〈從典範談垃圾焚化政策〉。參見: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current/antiin/Detail.asp?ID=1996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民89)。《垃圾與焚化爐研討會手冊》。高雄:自印。
高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民國90年1月20日)。〈高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函〉,九0高縣環四字第2140號。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民92)〈民間團體對廢棄物高峰會之共同提議〉。
賴偉傑(民88)。〈與垃圾共生:從台中縣大安鄉南埔村興建焚化爐談起〉。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8451021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451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方念萱<br>林益仁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怡瑩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怡瑩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5:46:32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5:46:3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46:3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84510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0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45102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認為要了解台灣新聞媒體在「焚化風險/污染議題」上的表現,必須將其置放在台灣焚化政策爭議的整個歷史脈絡中來作探討,才能跨越「從媒體文本看世界」的侷限,了解國家、社會運動、媒體在「焚化政策爭議」中的互動關係。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分析國家推動焚化爐的制度設計與「風險管理」的配套措施則,以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與歷史文獻分析民間反焚化爐運動發的發展,並試圖辨識國家與社會運動各提出了哪些詮釋架構。在媒體文本方面,採用框架分析法。
本研究發現,從民國73年《都市垃圾處理方案》開始,「焚化」一直被定為主要垃圾處理政策;國家一方面以各種優惠、補貼、保障利潤的長期合約等機制扶植/圖利國內廠商;另一方面以「中央給錢、地方找地」的權責劃分原則搭配回饋金、公權力、民有民營模式三個機制來排除居民的反對與抗爭。
國家在推動焚化爐的過程中,鼓吹焚化有「減量化、安定化、衛生/無害化、資源回收、占地小、台灣垃圾適於焚化、焚化是先進國家主要垃圾處理方法」等優點,根本未提及戴奧辛及其他污染。待環保團體提出質疑,國家才透過新聞媒體來安撫社會大眾,提出「積極改善」、「配套措施」與「安全保證」,把問題導向「如何補救」而非「是否還要繼續接受污染」。在空氣污染防制方面,大型爐的戴奧辛排放標準遲至民國86年才訂出,小型爐管制最遲至92年才生效。鼓勵民間投資灰渣再利用的政策更是大大增加這些毒物流散到環境中的機率,而且因為我們看不見、不知道,所以毫無警覺。
早期的反焚化爐運動分成兩股力量,草根組織在社區抵擋焚化爐進入,專業環保團體則多次在媒體上揭露「焚化風險/污染」。民國88年起,開始有環保團體引介國外的反焚化論述給社區草根組織;在環保團體與地方組織緊密互動、串聯的過程中,發展出反焚化論述的「在地版本」,更快速壯大運動的影響力,迫使國家重新檢討焚化政策。在反美濃焚化爐的個案中,人們更見識到,在中央/地方政府施政作為與焚化技術雙雙失去正當性之後,焚化利益的政經共生體如何操弄法律、科學/技術與官僚體系特性來抗拒反對與改變。
在焚化風險的決策點上,中時、聯合兩大報並未提供警訊,主動揭露焚化爐可能帶來的風險/污染,也沒有自我批判或學習的能力,在下一次報導時提出警告。
在環保團體揭露焚化風險/污染時,兩報傾向用「兩面並陳、各說各話」的「衝突對立框架」來處理,但聯合報傾向凸顯兩造說法的兩極化、沒有交集,中時則是「形式對立、內容不強調對立」。不過,在揭露之後,民間團體還是很難得到媒體近用,但國家卻能輕鬆得到媒體進用,以科學研究的內部不確定性和外部權威、「安全保證」等機制,將議題引導至「風險管理」的詮釋框架,解除焚化政策的正當性危機。
在「反對焚化污染/風險運動」的媒體再現中,美濃反焚化爐運動完全被擠壓在地方版,只有官員圖利廠商被偵辦的新聞才上得了全國版,但此類「司法新聞」無法呈現中央/地方政府互踢皮球、集體卸責等整套「風險政治」的運作過程,不利於各地受害者的交流、串聯,亦不利社會輿論壓力的形成。
在討論垃圾問題的社論中,兩報均接受焚化是國家「既定政策」的事實,以「肯定並催促興建」、「視為既定事實」、「討論如何排除焚化爐興建困難的問題」、「信任科學/技術」等框架來支持「焚化爐是最佳方案」。「減量回收」政策從頭到尾都被套上個人實踐的道德化框架,削弱其可獨當一面,取代焚化爐的正當性,亦排除了國家在減量回收政策上的責任。
兩報探討垃圾與焚化爐問題的社論絕大多數是應垃圾大戰而寫,只有一篇聯合報社論以焚化爐風險為主題。兩報對於焚化爐爭議大致上有固定的框架,中國時報很一貫地抱持「焚化是不得不然的選擇」,所以要作好管制/公關工作的詮釋框架,聯合報則是一直強調源頭管制(減量)的重要性,只可惜該報的言論並不認為源頭管制可以完全取代焚化,故在立場上是採取「嚴格管制焚化爐,加上個人要作好源頭減量才是戴奧辛的治本之道」。不過,這種一致性僅限於全國版,地方版無法歸納出類似規則。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關於這篇論文ii
論文摘要iii
目錄v
圖表目錄x

第一章、前言1
壹、風險與媒體:從SARS到焚化爐1
貳、對抗/面對環境風險:國家、社運與媒體4
參、論文章節說明5

第二章、文獻回顧7
第一節、UlrichBeck的風險社會理論8
壹、風險社會:再製舊有的壓迫9
貳、科學與風險的關係10
一、風險的肇因10
二、風險的運作過程:標準制訂與兇手判定10
(一)防污標準等於污染許可:風險製造者的合法化10
(二)傷害的因果鑑定:可操弄的結果11
參、誰來對風險帶來的災難負責?12
肆、NoWayOut?反身性現代化的自我批判12
伍、去束縛的政治:分殊化的次政治14
一、社會運動:反身性現代化的主要動力14
二、身負重任的真實建構者:新聞媒體14

第二節、環境風險的媒體再現研究16
壹、再現(環境)風險的挑戰:不確定性16
貳、「環境污染」的媒體再現18
參、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19

第三節、環境運動的媒體再現研究21
壹、理論觀點21
一、媒體與社會變遷:多元觀點v.s.宰制觀點21
二、美國地方報的理論模型:「社區衝突-媒體角色」關係22
貳、實證研究23
一、國外研究23
二、台灣本土研究25
(一)民國七0年代:「媒體角色」的實然與應然25
(二)民國八0年代至今:理論、方法建構與框架分析26
1.傳播理論模式與分析工具建構27
2.媒體框架與消息來源的媒體策略28

第三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31
第一節、如何看待風險?如何研究風險?31
壹、如何看待風險?31
貳、站在什麼位置上進行風險研究?32

第二節、研究問題33
壹、焚化政策爭議中的國家34
貳、焚化政策爭議中的社會運動34
參、焚化政策爭議中的媒體35

第三節、研究方法38
壹、研究目的與方法38
貳、框架分析39
一、框架的概念39
二、社會運動與框架40
三、媒體框架42

第四章、台灣焚化政策爭議中的國家與社會運動46
第一節、國家的推動政策與「風險建構」46
壹、垃圾問題與焚化爐政策背景46
貳、國家如何大力推動焚化爐49
一、民營化與產業本土化49
(一)產業本土化49
(二)民營化49
(三)國產化與民營化的結合53
(四)六年國建的重點產業53
(五)國產化的挫折54
(六)民有民營的優惠方案54
1.興建費由政府負擔:免費贈送焚化爐的BOO模式2.保證利潤3.獎勵投資方案
(七)民營化:國家得以從政策爭議抽身56
二、排除民間抗爭56
(一)三階段回饋56
(二)公權力排除抗爭:縣市政府必須取得興建用地59
參、國家對「焚化風險」的說法/建構60
肆、國家的「焚化風險管理」62
一、焚化爐的戴奧辛排放標準62
二、「灰渣再利用」讓毒物在無形中釋出63

第二節、反焚化爐運動65
壹、全國與地方的單打獨鬥65
一、在地抗爭65
二、環保團體:揭露/凸顯焚化風險68
貳、在地深耕/生根與全球串聯71
一、反-專家論述的在地化71
(一)科學/技術批判72
1.科技本身的問題
(1)技術之間的相互抵銷
(2)灰渣:無解的污染問題
2.人為操作的不確定性
(1)人為疏失的無法避免
(2)操作廠商:成本第一而非安全第一
3.受操弄的污染檢測機制
4.在地觀點:地方特殊性與社區認同
(二)必要性批判76
1.不經濟2.高估垃圾量3.更安全、更環保的替代方案
(三)發展主義與官僚主義批判77
(四)利益結構批判78
二、匯聚反對力量的串聯與行動79

第三節、個案分析:美濃反焚化爐運動85
壹、關不掉的錯誤政策85
一、多重驗證的嚴重污染:科學、人體與農作物85
二、諸多違法情事,官員、廠商被訴85
三、欠缺正義與合理性的政策85
貳、第一階段:認識焚化爐——科技/國家施政正當性喪失的過程87
一、生活/肉身經驗91
二、政經結構92
參、國家面對風險:卸責的說詞與手段94

第五章、台灣焚化政策爭議中的媒體107
第一節、分析樣本選取與研究說明107
壹、研究問題107
貳、分析工具108
參、分析主題與抽樣說明108
一、「焚化風險/污染」的決策點108
二、「焚化風險/污染」的揭露109
三、反對「焚化風險/污染」運動110
四、媒體社論對「垃圾問題」的詮釋110

第二節、焚化風險/污染的決策點的媒體再現112
壹、分析結果概述112
貳、「政策宣示新聞」114
參、非「掩埋或焚化」的垃圾處理方式116
肆、純淨新聞以外的言論117
伍、小結117

第三節、焚化風險/污染的揭露的媒體再現119
壹、分析結果概述119
貳、「焚化風險/污染」的面貌120
一、「焚化風險/污染」的科學證據120
二、「焚化風險/污染」的肉身經驗122
參、「焚化風險/污染」的揭露:「衝突對立」框架124
一、熱處理:對立衝突、兩相抗衡124
二、冷處理(不強調衝突):一面倒、形式對立126
肆、政府「風險管理」的媒體再現:積極改善、安全保證和配套措施128
一、積極改善框架129
二、安全保證框架129
三、配套措施框架135
伍、媒體對「焚化風險/污染」的反省:因應之道框架135
一、提高標準/管制風險136
二、源頭管制與分類回收139
陸、小結140

第四節、反對焚化風險/污染的媒體再現142
壹、分析結果概述142
貳、反對行動新聞144
一、非圍廠行動新聞145
(一)媒體自有的「衝突框架」145
(二)消息來源(運動團體)框架的媒體再現147
1.第一期:標題的「懷疑/釋疑」框架151
2.第二期前半:「對立面」的選擇153
二、圍廠新聞155
(一)「污染」與「違法」框架:解釋圍廠原因155
(二)「垃圾無處去」框架:暗示後果嚴重156
(三)「警方執法」框架:具價值判斷功能158
參、「關廠問題」新聞159
一、第一∼二期:權責框架161
二、第三∼四期:污染、違規與關廠問題癥結162
肆、「弊案/官商勾結」新聞166
一、「司法新聞」166
二、高雄縣政府的「辯白新聞」167
(一)縣府的詮釋框架:圖利罪打擊積極任事的公務員168
(二)媒體的人情框架169
伍、媒體輿論170
陸、小結174

第五節、討論垃圾問題社論176
壹、分析結果概述176
貳、媒體社論的框架177
一、「發展的副作用」框架177
二、「官僚主義批判」框架178
三、政治經濟批判179
四、處理方式180
(一)「焚化是最佳選擇」框架181
(二)減量回收的道德化框架186
五、民眾抗爭框架189
(一)民眾抗爭的「問題剖析」框架189
(二)「抗爭排解」框架191
參、小結192

第六章、結語193
壹、研究結果摘要193
貳、對Beck風險社會理論的補充199
參、國家、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200

參考文獻205
後記211
zh_TW
dc.format.extent 45187 bytes-
dc.format.extent 135877 bytes-
dc.format.extent 110837 bytes-
dc.format.extent 175520 bytes-
dc.format.extent 510608 bytes-
dc.format.extent 314539 bytes-
dc.format.extent 217927 bytes-
dc.format.extent 726211 bytes-
dc.format.extent 1724498 bytes-
dc.format.extent 229837 bytes-
dc.format.extent 148697 bytes-
dc.format.extent 41597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4510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焚化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環境風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環境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媒體再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險社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技與社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框架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垃圾處理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戴奧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美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cinerati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nvironmental ris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nvironmental move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dia represent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isk Socie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rame analysi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aste poli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ox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inungen_US
dc.title (題名) 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現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erson, A. (1997). Media,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UC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erson, A. (2000). Environmental Pressure Politics and the‘Risk Society’. In S.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 U.(1992b).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 U.(1995). Ecological politics in an age of risk. Cambridge :Pol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 U.(1996). Risk society and the provident state. In S. Lash, B. Szerszynski & B.Wynne (Eds.), R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 U.(2000). Foreword. In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ttle, S. (1998).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and the Media. A Catastrophic 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1), 5-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unwoody, S. & Griffin, R. J.(1993). Journalistic strategies for reporting long-term environmental issues: a case study of three superfund sites. In Hansen, A. (Ed.). The 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ank Fischer. (2000). Citizens, Expert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olitics of local knowledge.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iedman, S. M.(1999). The never-ending story of Dioxin. In S. M. Friedman, S. Dunwoody, & C. L. Rogers.(1999).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 : 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 Mahwah,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mson, W., & Modiglis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iffin, R. J., & Dunwoody, S. (1995). Impacts of information subsidie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n local press coverage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J& MC Quarterly, 72(2), 271-2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nsen, A. (1991). The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3, 443-4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nsen, A. (2000). Claims-making and Framing in British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Brent Spar Controversy. In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pp. 55-72).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nsen, A. (Ed.). (1993). The 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tzinger, J. & Reilly, J. (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risk reporting. Media coverage of Human Genetics Research, ‘False Memory Syndrome’ and ‘Mad Cow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3), 319-3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ubin, D. M. (1987). How the news media reported on Three Mile Island and Chernoby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3), 58-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2000). (Eds.)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 Allan, B. Adam, & C. Carter (Eds.). Introduction. The media,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risk. In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 (pp. 55-72).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lomone, K. L. et al. (1990). A question of quality: how journalists and news sources evaluate coverage of environmental risk.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4), 117-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C. E., Lee, J. & Davie, W. R. (2000). Local Press Coverage of Environment Conflict. J&MC Quarterly,77(1), 175-1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ichenor, P. J., Olien, C. N., & Donohue, G. A.(1980). Community conflict & the press. Beverly Hills, Calif. :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lloch, J. & Lupton, D. (2001). Risk, the media and personal biography. Revisiting Beck’s ‘knowledge, media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Cultural Studies, 4(1), 5-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lcomer, S.A., Gioia, D. A., & Kilduff, M.(2000). Resisting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rationality versus emotion in hazardous waste siting. Human Relations, 53(9): 1175-12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ynne, B. (1996). May the Sheep Safely Graze? In S. Lash, B. Szerszynski & B.Wynne (Eds.), Risk,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earley, S.(1995).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science studies. In Jasanoff, S.(Eds.),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元鴻(民84)。風險知識與風險媒介的社會政治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195-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明修(民89)。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成(民86)。《風險社會學初探—以核四建廠一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宜蓁 (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桂華(民79)。大眾傳播媒體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角色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理德(民87)。垃圾問題面面觀。《環境教育》,36:4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奉安(民75)。報紙環境科學新聞報導之研究﹕有關台灣核能電廠環境污染新聞的報紙內容分析。國立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桂田(民87)。〈現代性與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89-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桂田(民90)。〈科學風險:多元共識之風險建構〉,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47-76:。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桂田(民91)。〈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69-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崇熙(民87)。〈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斯凱(民91)。《台灣工業環保新聞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的報導為例》。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福岳(民91)。《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 : 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晉祥(民83)。《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湘玲(民83)。《科技專家與社會溝通-台灣核四爭議13年的科學文化簡史》。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愛玲(民79)。《報紙報導街頭運動新聞之分析》。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苗延威譯(民91)。《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della Porta, D., & Diani, M.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世榮(民84)。試論科技在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後勁反五輕抗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25-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秀琪(民86)。〈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守智 (民88)。垃圾資源回收廠(焚化廠)統包工程--工程整合。《營建管理季刊 》,38:22-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桓凱(民86)。《滅族恐懼的建構:草根組織和新聞媒體對蘭嶼反核廢運動的意義建構》。中正大學電傳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甄薇(民81)。《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0∼1991)》。輔大大傳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傳陽(民81)。《大眾媒介與社會運動:一個議題傳散模式的初探—以宜蘭反六輕設廠運動之新聞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孟瑜(民91)。《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爐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素玲(民80)。《大眾傳播媒介對重大自立救濟事件報導之內容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雪雲(民80)。《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錦華(民91)。《在行動中壯大自我(empowerment) : 台灣網路同志運動分析》。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祖營(民87)。〈早期(民國六十年前)垃圾處理情形回顧〉,《臺灣環境保護》,21:34-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華怡(民90)。《台灣地區家戶廢棄物焚化處理政策及衝突管理之分析》。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華璧(民85)。《台灣的媒體與環境主義,以1980年代中國時報為例之研究》,台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其昌(民76)。《報紙對社會衝突報導的研究—以杜邦事件為例》。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民84)。〈科技新聞是意識型態嗎?——探討科技記者與科技專家的關係兼論另類科技新聞的可能空間〉,《新聞學研究》,50:41-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嘉(民86)。〈從環保問題到政治角力 垃圾大戰一觸即發〉。《環耕》,5:6-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淑智(民78)。《報紙社論有關公共政策議題的比較分析—以中國時報、中央日報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韶彧(民82)。《從消息來源途徑探討議題建構過程—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建會(民73)。《都市垃圾處理方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闖(民85)。《科學主義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台北:淑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瓊瑜(民86)。《媒介策略:看消息來源如何「進攻」媒體——以公視如何立法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士蘅譯(民85)。《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原書Jenkins, K. [1991].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傳慧(民74)。《報紙報導環境問題的內容分析﹕1960-1982》。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國仁(民87)。〈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國仁(民87)。《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台北:傳播研究集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國仁、鍾蔚文(民86)。〈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臧國仁、鍾蔚文、黃懿慧(民86)。〈新聞媒體與公共關係(消息來源)的互動〉。陳韜文等(編),《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臚峰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維公(民90)。〈第二現代理論:介紹貝克與紀登斯的現代性分析〉,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iii-iv。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宇君(民87)。《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蘋(民78)。《環保記者專業意理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環保署(民79)。《垃圾處理方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環保署(民80)。《台灣地區垃圾資源回收廠興建工程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環保署(民85)。《鼓勵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廠推動方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環保署(民86)。《過渡時期緊急垃圾處理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荷玉(民86)。〈垃圾大戰何時了?--從歷來最嚴重的一次垃圾大戰談起〉。《環耕》:8: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世宏(民83)《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美棧(民72)。〈台灣省垃圾處理之經濟探討〉,《台灣經濟》,74: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湘琦 (民83)。《媒介對不同政策性議題建構的理論初探--以「彰濱工業區開發」和「黑名單開放」為例》。政大新聞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蘅(民75)。〈媒介報導衝突事件的角色分析—以報紙報導核四廠興建的爭議為例〉,《新聞學研究》,36﹕251-2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82)。〈「風險社會」之研究及其對公共政策之意涵〉,國科會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83)。〈「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政治大學學報》,69:57-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90)。〈風險、社會與倫理〉,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7-46:。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90)。〈編者序〉,顧忠華(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7-46:。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雷祥麟(民91)。〈劇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23-1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信行(民91)。〈科學戰爭中的迷信、騙局、誤解與爭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73-2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育慈(民91)。〈如何提升台灣環境科學新聞報導之品質〉,《第十一屆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瀛春(民77)。〈環保報導務求心平如秤〉。《新聞鏡周刊》,12:40-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哲彥(民77)。〈環保記者何需替天行道〉。《新聞鏡周刊》,12:43-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反焚化爐運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看守台灣 http://www.taiwanwatch.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ttp:/www.gcaa.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愛鄉協進會 http://mpa.ngo.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社區電子報》(88年12月30日)。〈籲請高雄縣環保局儘速出面,召開美濃小型焚化爐公聽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法院永續會(民92)。〈高峰會總場會議紀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看守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民90)。《台灣國家現況報告》。2001年清靜亞洲年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等(民88)。《打破焚化爐的神話—你所不知道的焚化爐》。台北:自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譯(民92)。《垂死的技術:廢棄物焚化》(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全球反焚化爐聯盟(GAIA)2003年報告書,美國基要行動中心(Essential Action) Neil Tangri為GAIA所著)。台北:看守台灣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88年9月)。〈要求安全的生存環境陳情書——美濃地方社團對於焚化爐的共同意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89)。〈我們將朝關廠方向努力——關於美濃鄉親拜會環保署長商談美濃小型焚化爐命運之補充說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90年6月)「美濃居民的控訴——小型焚化爐之害」記者會新聞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愛鄉協進會等(民國89年6月21日)「美濃小型焚化爐公聽會」新聞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環保聯盟等(民90年7月)。「從關廠到社區自主發展—終結美濃小型焚化爐始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濃環保聯盟等(民國89年10月11日)。〈美濃人拒絕成為 污染高屏溪的罪人——我們對美濃小型焚化爐問題的幾點呼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苦勞網(民92)。〈廢棄物政策高峰會系列一:從現有焚化爐營運層面的問題談起(上)(下)〉。http://61.222.52.195/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review-print.asp?ID=517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苦勞網(民90)。〈和政府講道理論法律沒用 捍衛家園靠自己 相互打氣 反焚化爐團體齊聚斗六經驗分享〉。http://www.coolloud.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苦勞網(民90)。〈惡靈威脅農村生計 美濃鄉親勇抗焚化爐〉http://www.coolloud.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龍(民90)。〈從典範談垃圾焚化政策〉。參見: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current/antiin/Detail.asp?ID=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民89)。《垃圾與焚化爐研討會手冊》。高雄:自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民國90年1月20日)。〈高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函〉,九0高縣環四字第2140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民92)〈民間團體對廢棄物高峰會之共同提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偉傑(民88)。〈與垃圾共生:從台中縣大安鄉南埔村興建焚化爐談起〉。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