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
作者 吳儒佳
貢獻者 馮建三
吳儒佳
關鍵詞 三民主義
孫中山思想
民生主義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47:44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台灣的傳播歷程,本文認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原本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但因國民黨政權反共的需要,因而刻意掩蓋左派的孫中山思想。本文一方面透過對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及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的分析,勾勒三民主義思想在台灣的轉化與再現。另一方面,也藉由回顧三民主義教育在台灣的佇立、批判、式微,乃至全面消逝的變化,反證三民主義意識型態霸權的說法。從台灣解嚴前、後三民主義的發展命運觀察,孫中山思想原可作為左翼思潮在台灣正當傳播的合法性基礎,但因國民黨政權極端恐共、反共的戒嚴統治,閹割掉原可能孕育發展的空間,無疑是一大憾事。
參考文獻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型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頁97-113。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
王振寰(2001):<評張晉芬著<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灣社會學》,第二期,頁324-328。
王國治(1999):<從民生主義經濟發展模式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近代中國》,第132期,頁80-102。
王曉波(2005):《蔣渭水全集增定版上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冉伯恭(1996):<民族主義與中國革命>,鄭竹園編《孫中山思想與當代世界》,頁165-191。台北:國立編譯館。
任卓宣(1961):<民生主義經濟是自由經濟嗎?>,《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5-248。台北:正中書局。
任卓宣(1977):<評孫震委員底民生主義研究>,《夏潮》,第三卷第五期,頁44-47。
任卓宣(1978):<評王作榮底民生主義瞭解>,《夏潮》,第五卷第五期,頁30-32。
朱言明(2001):<二十世紀思潮之研究>,《國父紀念館館刊》,第七期,頁。
朱汯源(2002):<評黃城<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教訓>>,《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1-532。台北:國父紀念館。
朱堅章(1998):<主題演說:中山思想與現代中國的發展>,《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台北:國父紀念館。
朱諶(1986):《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師資結構分析研究》。台北: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朱諶(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的演進及其實施現況與問題>,《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1-2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
江治華(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中「民權主義」內涵分析及其改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143-188。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
江義德(1981):《國父思想教學之系統研究》。台北:國父思想教學研究會。
何浩若(1960):《民生主義與自由經濟》。台北:作者自刊。
吳英荃(1959):《三民主義教程》。台北:台灣書店。
吳肇周(1961):<民生主義的實現必為有計畫的進行>,《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29-231。台北:正中書局。
吳學銘(1986):《台灣地區社會福利發展的功能模式之研究(1967-1983)/一個民生主義觀點的試探》。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水(1962):<三民主義教育之重建與實施>,《三民主義教育研究集》,頁269-278。台北:正中書局。
李玉彬(1977):《節制資本要論》。高雄:三信出版社。
李金振(1981):《我國高中三民主義教學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明(1998):<民族主義到世界體系:從孫中山到中共>,陳俊明編《挑戰與重構-中山先生思想與當代社會思潮的對話》,頁69-96。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
杜劍鋒(1989):《三民主義意識型態的肇建者─戴季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宗瑞(1991):<意識型態的鞏衛與淡化—剖析三民主義與國民黨的關係>,《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頁87-113。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沈宗瑞(1994):<三民主義教育的存與廢>,《中國時報》12月16日,11版。
沈宗瑞(1994):<政治意識型態的凋零?>,《中國時報》9月15日,11版
汪暉(2006):<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六十年代的消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六十四期,頁267-324。
周雪玲(1991):《高中(職)三民主義學科教材之評析》。台北: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陽山(1991):《轉變中的共黨世界》。台北:遠流。
林玉體(1987):《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霖(1961):<民生主義不同於資本主義>,《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21-224。台北:正中書局。
金耀基(1996):<兩岸的中山學>,《中山學報》,第十七期,頁1-5。
侯立朝(1985):《台灣經濟雨夜花》。台北:帕米爾書店。
姜新立(1998):<由共產主義到後共產主義>,陳俊明編《挑戰與重構—中山先生思想與當代社會思潮的對話》,頁1-61。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
洪泉湖(1999):<近年來台灣學界對孫中山民族主義的研究>,《第一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頁250-263。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
胡文川(1984):《民生主義經濟制度特質與實踐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軌(1966):《高中三民主義課本》。台北:正中書局。
范小方(1992):《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唐文慧、王宏仁(2001):《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
孫中山(1984):<關於民生主義之說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頁77-80。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孫中山(1989a):<三民主義>,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一冊,頁1-181。台北:近代中國。
孫中山(1989b):<提倡民生主義之真義>,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三冊,頁32-33。台北:近代中國。
孫中山(1989c):<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三冊,頁97-112。台北:近代中國。
孫治本(2003):<在全球化的時代看民生主義>,《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十一期,頁58-73。
孫嘉奇(1992):《民生主義意識形態與現行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孫維華(1981):《民生主義下的台灣經濟》。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茂盛(1995):《民生主義國營實業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儷芬(1997):《論台灣地區高中三民主義教材之演變─政治文化研究途徑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殷海光(1971):<我對三民主義的看法和建議>,《殷海光選集》,頁581-585。香港九龍:友聯。
翁之鏞(1961):<民生主義與經濟計劃的基本觀點>,《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54-67。台北:正中書局。
翁天乞(1985):《論民生主義經濟制度下我國的外交貿易政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世斌(1962):<專科以上三民主義教學的幾個先決問題>,崔載陽編《三民主義教育論文集》,頁147-155。台北:正中書局。
高晴宏(1981):《從民生主義觀點對我國公營事業經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輝(1982):《從民生主義觀點論我國現階段經濟計畫》。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寶華(1990):《國營事業開放民營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1992):《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國立編譯館。
崔書琴(1955):《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台灣商務。
崔載陽(1970):《三民主義學術教育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
張水江(1983):《從民生主義觀點論我國公營事業之發展》。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雄(1985):《高級中等學校三民主義教師專業態度之研究》。台北:學海書局。
張亞澐(1989):<「國父思想」的重新定位與再出發>,《中山學術科學期刊》,第二期,頁54-75。
張弦(1961):<民生經濟優於計畫經濟與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38-239。台北:正中書局。
張明貴(1998):《當代政治思潮》。台北:風雲論壇。
張英陣(1988):《福利國家的發展與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措施的展望》。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登及(2003):<孫文精神為復興之本>,《中國時報》11月11日,A15版。
張鐵君(1963):《三民主義教本》。台北:幼獅書店。
教育部(1976):《大專院校三民主義教育成效調查分析》。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2):《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7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1975):《專科以上學校國父思想講授大綱教學參考資料》。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編印(1996):《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許倬雲(2004):<大選諍議>,《中國時報》1月5日,A2版。
許雅棠(1989):<中山先生的思想與行動的解讀方式—一個嘗試性的建議>,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152-188。台北:弘文館。
郭紀舟(1999):《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陳伯璋(1988):<文化霸權與教育—我國高中「潛在課程」的剖析>,陳伯璋編《意識型態與教育》,頁223-229。台北:師大書苑。
陳其南(1998):<孫中山思想研究與學術界的政治意理>,《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頁230-239。台北:允晨文化。
陳延輝(1972):《國父發展國家實業理論的研究》。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
陳延輝(2002):<台灣五十年來政治思想教育的檢討─以大學國父思想課程為例>,《從歐洲反思台灣研討會論文集》,頁34-72。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陳松極(1990):《民生主義計畫性自由經濟制度之理論與實證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生(2000):<三研所的轉型問題>,《國家發展學刊》,第五期,頁3-8。
陳裕章(1987):《從國父遺教觀點論我國公營事業》。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境圳(1997):《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間的比較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
陳漢英(1985):《我國大學院校國父思想教學評鑑之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出版。
陳儀深(1989a):<從歷史研究法看民生主義的性質>,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頁698-720。台北:弘文館。
陳儀深(1989b):<政治意識型態的流變—以三民主義為例>,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頁742-747。台北:弘文館。
陳儀深、劉阿榮(1987):<初版序>,《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台北:弘文館。
陸寶千(1984):<中國國民黨對總理遺教解釋之確定>,《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頁5-25。台北:台灣商務。
傅偉勳(1990):<走出三民主義的樊籠──啟蒙教育與文化創新>,《當代》,第五十四期,頁102-109。
傅偉勳(1992):<孫中山思想學術研究改進暨發展課題試論>,《中山學術論叢》,第十期,頁26-37。
彭立忠(1985):《大學生對國父思想教育之態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中明(1981):《從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論我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建立》。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成貴(2003):<後孫中山時代中共對三民主義之論評>,「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
曾建元(1995):<三民主義告別的年代>,《海峽評論》,第五十期,頁51-52。
曾建元(1997):<以台灣為思考本位的三民主義論綱>,《國立國父紀念館館訊》, 第十四期,頁32-45。
曾建元(1998):<異端的三民主義論綱提要>,《國家發展學刊》,第四期,頁9-15。
曾耀民(1992):《民生主義經濟思想特質及實踐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承業(1989):<吳稚暉對孫學之貢獻>,《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四卷第三期,頁117-130。
程立顯(2003):<關於社會公平的理論思考>,「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
程運(1980):《大專院校國父思想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程運(1984):《三民主義研究所現況、改進及發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費景漢(1982):《觀念,三民主義思想與台灣之經濟發展》,「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五十三期」。
賀淵(2002):《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馮建三(2003):<三民主義,泛紫所宗?>,《中國時報》8月14日,A15版。
黃人傑(1987):《我國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與高中(職)「三民主義」教材適切劃分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黃城(2002):<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教訓>,《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23-530。台北:國父紀念館。
黃惟饒(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中「民生主義」內涵分析及其改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231-269。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
黃惟饒(1999):<遭受衝擊中台灣孫中山思想研究的發展方向初探-三民主義(中山學術)研究所學位論文方向的分析>,《第一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8-20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黃淑芳(1996):《現階段三民主義教育的檢視與前瞻》。台北: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煌雄(1992):《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煌雄(2006):《蔣渭水傳—台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出版。
楊希震(1962):<改進三民主義教學芻議>,張鐵君編《三民主義教育研究集》,頁199-216。台北:正中書局。
楊繼曾(1961a):<闡釋我國經濟政策>,《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169-173。台北:正中書局。
楊繼曾(1961b):<民生主義經濟的特質—最好的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1-245。台北:正中書局。
葛永光(1998):<三研所的轉型問題—葛永光所長訪談>,《國家發展學刊》,第四期,頁1-3。
葛永光(2002):<三民主義的新中間路線>,《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00。台北:國父紀念館。
葛永光、賴顯英(1999):《高級中學三民主義上下冊》。台北:幼獅文化。
詹火生(1991):<民生主義的求均理念與社會福利政策>,《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7-211。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趙建民、李酉潭(1998):<孫中山建國三程序與民主化相關概念初探—兼論台灣民主轉型的歷程>,《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16。台北:國父紀念館。
劉阿榮(1989):<近六十年來三民主義學術研究之時代取向>,劉阿榮、陳儀深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748-776。台北:弘文館。
劉阿榮(2001):<全球化、資本主義與利用外資外才:孫中山的兩面思考>,《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55。台北:國父紀念館。
劉碧蓉(1999):<日據時代台灣同胞對孫中山形象的認知>,《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四期,頁39-45。
潘光哲(2003):<「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一個初步的考察>,「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父紀念館。
蔣永敬(2000):<孫中山與『三大政策』>,《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頁219-260。台北:國史館。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
黎俊忠(1975):《三民主義社會福利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行易(1991):<評<從民生主義觀點論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195。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1-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季陶(1954):《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戴金珊(1998):《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經濟發展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戴問梅(1961):<民生主義即是計畫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36-238。台北:正中書局。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唐山。
瞿宛文(2003):<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簡錫堦(2003):<公投新憲「向左走,向右走?」>,《中國時報》,11月25日,民意論壇。
顏厥安(2003):<公投新憲法前言>,《中國時報》12月5日:A5版。
魏萼(1981):《民生主義經濟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龐建國(1991):<民生主義與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口號或事實?>,《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7-236。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龐建國譯(1989):<國家結構與國家政策:台灣經驗對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意涵>《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四卷第一期,頁43-53。
羅時實(1965):《從經濟學看國父思想》。台北:正中書局。
羅敦偉(1961):<再論民生主義是計劃的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8-249。台北:正中書局。
蘇嘉宏(1993):<時代和他們的孫中山思想>,《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九卷第十期,頁62-75。
蘇嘉宏(2001):<社會主義中國的民族認同與民主進程>,《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58。台北:國父紀念館。
Althusser, Louis.(1984).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Verso.
Amsden, Alice H. (1985).”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78-106.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龐建國譯(1986):<政府與台灣的經濟發展>,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頁87-115。台北:巨流。
Apple, Michael W.(2002).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
Barret, Richard E., and Martin King Whyte (1981). “Dependency Theory and Taiwan: Analysis of a Deviant Ca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5): 1064-1089. 丁庭宇、馬康莊譯(1986):<依賴理論與台灣:一個異例的分析>,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頁55-86。台北:巨流。
Bell, Daniel(1960). The End of Ideology: on the exhaustion of political ideas in the fifties. Glencoe: Free Press.
Bernal, Martin(1976).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丘權政、符致興譯(1985):《一九○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Gregor, A.James.(1981).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 Sun Yat-sen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aiwan. Berkeley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Larrain, Jorge(1994).Ideology & Culture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劉美麗、王恩南譯(1994):<結構主義與阿圖塞主義之崩解>,《島嶼邊緣》,第十二期,頁8-32。
Mouffe, Chantal著,張榮哲譯(1991):<葛蘭西的霸權和意識型態論>,《島嶼邊緣》,第一期,頁59-86。
Williams, Raymond(1976).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9451010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45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建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儒佳zh_TW
dc.creator (作者) 吳儒佳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5:47:44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5:47: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47: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9451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0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451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台灣的傳播歷程,本文認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原本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但因國民黨政權反共的需要,因而刻意掩蓋左派的孫中山思想。本文一方面透過對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及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的分析,勾勒三民主義思想在台灣的轉化與再現。另一方面,也藉由回顧三民主義教育在台灣的佇立、批判、式微,乃至全面消逝的變化,反證三民主義意識型態霸權的說法。從台灣解嚴前、後三民主義的發展命運觀察,孫中山思想原可作為左翼思潮在台灣正當傳播的合法性基礎,但因國民黨政權極端恐共、反共的戒嚴統治,閹割掉原可能孕育發展的空間,無疑是一大憾事。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問題……………………………………………………………1
第二節 文獻回顧…………………………………………………………………………8
一、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與霸權………………………………………………………8
二、 相關論文探討…………………………………………………………………...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20
第二章 三民主義教育之實施、變革與檢討……………………………………………...22
第一節 高中三民主義課程………………………………………………………….......23
一、三民主義課程的實施………………………………………………………… ..23
二、三民主義教科書的編定.………………………………………………………..29
三、三民主義課程的檢討.…………………………………………………………..32
四、三民主義課程的挑戰…………………………………………………………...36
第二節 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課程….……………………………………………………..39
一、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課程變革.…………………………………………………..39
二、大專國父思想課程教育成效、教材、師資調查.……………………………..42
第三節 三民主義研究所………………………………………………………………...46
一、 三民主義研究所成立…………………………………………………………...46
二、 三民主義研究所轉型…………………………………………………………...47
三、 三民主義研究所調查…………………………………………………………...49
第四節 三民主義學術化的問題………………………………………………………...50
第三章 高中三民主義課本的再現………………………………………………………...55
第一節 民生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比較…………………………………………………...55
第二節 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比較…………………………………………………...61
一、「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解釋…………………………………………….61
二、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比較…………………………………………………...65
第三節 社會主義意義的掏空…………………………………………………………...68
第四章 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分析…………………………………………………...74
第一節 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主題分布…………………………………………...76
一、三民主義總論研究主題分布…………………………………………………...77
二、民族主義研究主題分布………………………………………………………...80
三、民權主義研究主題分布………………………………………………………...81
四、民生主義研究主題分布………………………………………………………...83
五、國父思想研究主題分布………………………………………………………...84
第二節 民生主義類論文分析…………………………………………………………...86
一、民生主義與台灣經濟發展……………………………………………………...86
二、國/公營事業…………………………………………………………………...93
三、社會福利………………………………………………………………………...97
第五章 結論……………………………………………………………………….……….101
第一節 三民主義意識型態的消失……………………………………………………..101
第二節 重新發現的可能性……………………………………………………………..104

參考書目……………………………………………………………………………………..113
附錄一 現行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版本(1999-2003)………………………………….124
附錄二 國立編譯館高中三民主義科教科用書編審委員……………………………......125
附錄三 第四章第二節所引用之論文……………………………………………………..126
附錄四 三民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在《聯合報》出現的新聞次數與標題
次數統計(1961-2003)……………………..…………………………………...127

表目錄

表1:與高中及大專院校三民主義課程相關研究論文………………………………………17
表2-1:歷年高中三民主義課程教學目標……………………………………………………24
表2-2: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教材大綱…………………………………………26
表2-3:大學聯考三民主義考科變化表………………………………………………………37
表2-4:台灣高教機構三民主義研究所基本資料……………………………………………46
表4-1:三民主義研究所論文統計……………………………………………………………74
表4-2: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主題分佈統計……………………………………………76
表4-3-1:三民主義總論主題分佈之一………………………………………………………77
表4-3-2:三民主義總論主題分佈之二………………………………………………………78
表4-4-1:民族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一………………………………………………………80
表4-4-2:民族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二………………………………………………………81
表4-5-1:民權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一………………………………………………………81
表4-5-2:民權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二………………………………………………………82
表4-6-1:民生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一………………………………………………………83
表4-6-2:民生主義研究主題分佈之二………………………………………………………83
表4-7-1:國父思想研究主題分佈之一………………………………………………………84
表4-7-2:國父思想研究主題分佈之二………………………………………………………85
zh_TW
dc.format.extent 48191 bytes-
dc.format.extent 67061 bytes-
dc.format.extent 84894 bytes-
dc.format.extent 95614 bytes-
dc.format.extent 315961 bytes-
dc.format.extent 388023 bytes-
dc.format.extent 314783 bytes-
dc.format.extent 354824 bytes-
dc.format.extent 256347 bytes-
dc.format.extent 164216 bytes-
dc.format.extent 14581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451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三民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孫中山思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生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共產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型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頁97-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寰(2001):<評張晉芬著<臺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灣社會學》,第二期,頁324-3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治(1999):<從民生主義經濟發展模式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近代中國》,第132期,頁80-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曉波(2005):《蔣渭水全集增定版上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冉伯恭(1996):<民族主義與中國革命>,鄭竹園編《孫中山思想與當代世界》,頁165-191。台北:國立編譯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卓宣(1961):<民生主義經濟是自由經濟嗎?>,《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5-248。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卓宣(1977):<評孫震委員底民生主義研究>,《夏潮》,第三卷第五期,頁44-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卓宣(1978):<評王作榮底民生主義瞭解>,《夏潮》,第五卷第五期,頁30-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言明(2001):<二十世紀思潮之研究>,《國父紀念館館刊》,第七期,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汯源(2002):<評黃城<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教訓>>,《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1-532。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堅章(1998):<主題演說:中山思想與現代中國的發展>,《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諶(1986):《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師資結構分析研究》。台北: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諶(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的演進及其實施現況與問題>,《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1-2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治華(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中「民權主義」內涵分析及其改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143-188。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義德(1981):《國父思想教學之系統研究》。台北:國父思想教學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浩若(1960):《民生主義與自由經濟》。台北:作者自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荃(1959):《三民主義教程》。台北:台灣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肇周(1961):<民生主義的實現必為有計畫的進行>,《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29-231。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學銘(1986):《台灣地區社會福利發展的功能模式之研究(1967-1983)/一個民生主義觀點的試探》。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寶水(1962):<三民主義教育之重建與實施>,《三民主義教育研究集》,頁269-278。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玉彬(1977):《節制資本要論》。高雄:三信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振(1981):《我國高中三民主義教學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1998):<民族主義到世界體系:從孫中山到中共>,陳俊明編《挑戰與重構-中山先生思想與當代社會思潮的對話》,頁69-96。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劍鋒(1989):《三民主義意識型態的肇建者─戴季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宗瑞(1991):<意識型態的鞏衛與淡化—剖析三民主義與國民黨的關係>,《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頁87-113。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宗瑞(1994):<三民主義教育的存與廢>,《中國時報》12月16日,1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宗瑞(1994):<政治意識型態的凋零?>,《中國時報》9月15日,1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暉(2006):<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六十年代的消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六十四期,頁267-3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雪玲(1991):《高中(職)三民主義學科教材之評析》。台北: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陽山(1991):《轉變中的共黨世界》。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玉體(1987):《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霖(1961):<民生主義不同於資本主義>,《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21-224。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耀基(1996):<兩岸的中山學>,《中山學報》,第十七期,頁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立朝(1985):《台灣經濟雨夜花》。台北:帕米爾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姜新立(1998):<由共產主義到後共產主義>,陳俊明編《挑戰與重構—中山先生思想與當代社會思潮的對話》,頁1-61。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泉湖(1999):<近年來台灣學界對孫中山民族主義的研究>,《第一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頁250-263。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文川(1984):《民生主義經濟制度特質與實踐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軌(1966):《高中三民主義課本》。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小方(1992):《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慧、王宏仁(2001):《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中山(1984):<關於民生主義之說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頁77-80。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中山(1989a):<三民主義>,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一冊,頁1-181。台北:近代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中山(1989b):<提倡民生主義之真義>,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三冊,頁32-33。台北:近代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中山(1989c):<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秦孝儀編《國父全集》,第三冊,頁97-112。台北:近代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治本(2003):<在全球化的時代看民生主義>,《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十一期,頁58-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嘉奇(1992):《民生主義意識形態與現行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維華(1981):《民生主義下的台灣經濟》。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茂盛(1995):《民生主義國營實業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儷芬(1997):《論台灣地區高中三民主義教材之演變─政治文化研究途徑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海光(1971):<我對三民主義的看法和建議>,《殷海光選集》,頁581-585。香港九龍:友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之鏞(1961):<民生主義與經濟計劃的基本觀點>,《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54-67。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天乞(1985):《論民生主義經濟制度下我國的外交貿易政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世斌(1962):<專科以上三民主義教學的幾個先決問題>,崔載陽編《三民主義教育論文集》,頁147-155。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晴宏(1981):《從民生主義觀點對我國公營事業經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輝(1982):《從民生主義觀點論我國現階段經濟計畫》。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寶華(1990):《國營事業開放民營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編譯館(1992):《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國立編譯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書琴(1955):《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台灣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載陽(1970):《三民主義學術教育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水江(1983):《從民生主義觀點論我國公營事業之發展》。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秀雄(1985):《高級中等學校三民主義教師專業態度之研究》。台北:學海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澐(1989):<「國父思想」的重新定位與再出發>,《中山學術科學期刊》,第二期,頁54-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弦(1961):<民生經濟優於計畫經濟與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38-239。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明貴(1998):《當代政治思潮》。台北:風雲論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英陣(1988):《福利國家的發展與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措施的展望》。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登及(2003):<孫文精神為復興之本>,《中國時報》11月11日,A1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鐵君(1963):《三民主義教本》。台北:幼獅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76):《大專院校三民主義教育成效調查分析》。台北:教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2):《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7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1975):《專科以上學校國父思想講授大綱教學參考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篡委員會(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育部編印(1996):《高級中學課程標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倬雲(2004):<大選諍議>,《中國時報》1月5日,A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雅棠(1989):<中山先生的思想與行動的解讀方式—一個嘗試性的建議>,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152-188。台北:弘文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紀舟(1999):《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伯璋(1988):<文化霸權與教育—我國高中「潛在課程」的剖析>,陳伯璋編《意識型態與教育》,頁223-229。台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其南(1998):<孫中山思想研究與學術界的政治意理>,《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頁230-239。台北:允晨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延輝(1972):《國父發展國家實業理論的研究》。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延輝(2002):<台灣五十年來政治思想教育的檢討─以大學國父思想課程為例>,《從歐洲反思台灣研討會論文集》,頁34-72。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松極(1990):《民生主義計畫性自由經濟制度之理論與實證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春生(2000):<三研所的轉型問題>,《國家發展學刊》,第五期,頁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裕章(1987):《從國父遺教觀點論我國公營事業》。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境圳(1997):《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間的比較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漢英(1985):《我國大學院校國父思想教學評鑑之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儀深(1989a):<從歷史研究法看民生主義的性質>,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頁698-720。台北:弘文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儀深(1989b):<政治意識型態的流變—以三民主義為例>,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頁742-747。台北:弘文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儀深、劉阿榮(1987):<初版序>,《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台北:弘文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寶千(1984):<中國國民黨對總理遺教解釋之確定>,《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頁5-25。台北:台灣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偉勳(1990):<走出三民主義的樊籠──啟蒙教育與文化創新>,《當代》,第五十四期,頁102-1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偉勳(1992):<孫中山思想學術研究改進暨發展課題試論>,《中山學術論叢》,第十期,頁26-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立忠(1985):《大學生對國父思想教育之態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中明(1981):《從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論我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建立》。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成貴(2003):<後孫中山時代中共對三民主義之論評>,「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建元(1995):<三民主義告別的年代>,《海峽評論》,第五十期,頁51-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建元(1997):<以台灣為思考本位的三民主義論綱>,《國立國父紀念館館訊》, 第十四期,頁32-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建元(1998):<異端的三民主義論綱提要>,《國家發展學刊》,第四期,頁9-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耀民(1992):《民生主義經濟思想特質及實踐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承業(1989):<吳稚暉對孫學之貢獻>,《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四卷第三期,頁117-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立顯(2003):<關於社會公平的理論思考>,「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運(1980):《大專院校國父思想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運(1984):《三民主義研究所現況、改進及發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費景漢(1982):《觀念,三民主義思想與台灣之經濟發展》,「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五十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賀淵(2002):《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2003):<三民主義,泛紫所宗?>,《中國時報》8月14日,A1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人傑(1987):《我國大專院校「國父思想」與高中(職)「三民主義」教材適切劃分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城(2002):<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教訓>,《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23-530。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惟饒(1993):<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中「民生主義」內涵分析及其改進>,《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與公民課程之發展研究》,頁231-269。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思想教育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惟饒(1999):<遭受衝擊中台灣孫中山思想研究的發展方向初探-三民主義(中山學術)研究所學位論文方向的分析>,《第一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8-20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淑芳(1996):《現階段三民主義教育的檢視與前瞻》。台北: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煌雄(1992):《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煌雄(2006):《蔣渭水傳—台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希震(1962):<改進三民主義教學芻議>,張鐵君編《三民主義教育研究集》,頁199-216。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繼曾(1961a):<闡釋我國經濟政策>,《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169-173。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繼曾(1961b):<民生主義經濟的特質—最好的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1-245。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永光(1998):<三研所的轉型問題—葛永光所長訪談>,《國家發展學刊》,第四期,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永光(2002):<三民主義的新中間路線>,《第五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00。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永光、賴顯英(1999):《高級中學三民主義上下冊》。台北:幼獅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火生(1991):<民生主義的求均理念與社會福利政策>,《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7-211。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建民、李酉潭(1998):<孫中山建國三程序與民主化相關概念初探—兼論台灣民主轉型的歷程>,《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16。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阿榮(1989):<近六十年來三民主義學術研究之時代取向>,劉阿榮、陳儀深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748-776。台北:弘文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阿榮(2001):<全球化、資本主義與利用外資外才:孫中山的兩面思考>,《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55。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碧蓉(1999):<日據時代台灣同胞對孫中山形象的認知>,《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四期,頁39-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光哲(2003):<「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一個初步的考察>,「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永敬(2000):<孫中山與『三大政策』>,《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頁219-260。台北:國史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黎俊忠(1975):《三民主義社會福利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行易(1991):<評<從民生主義觀點論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195。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1-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季陶(1954):《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金珊(1998):《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經濟發展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問梅(1961):<民生主義即是計畫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36-238。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唐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宛文(2003):<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十五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錫堦(2003):<公投新憲「向左走,向右走?」>,《中國時報》,11月25日,民意論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厥安(2003):<公投新憲法前言>,《中國時報》12月5日:A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萼(1981):《民生主義經濟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建國(1991):<民生主義與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口號或事實?>,《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7-236。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建國譯(1989):<國家結構與國家政策:台灣經驗對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意涵>《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四卷第一期,頁43-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時實(1965):《從經濟學看國父思想》。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敦偉(1961):<再論民生主義是計劃的自由經濟>,《民生主義經濟討論集》,頁248-249。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嘉宏(1993):<時代和他們的孫中山思想>,《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九卷第十期,頁62-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嘉宏(2001):<社會主義中國的民族認同與民主進程>,《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58。台北:國父紀念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thusser, Louis.(1984).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msden, Alice H. (1985).”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78-106.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龐建國譯(1986):<政府與台灣的經濟發展>,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頁87-115。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pple, Michael W.(2002).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ret, Richard E., and Martin King Whyte (1981). “Dependency Theory and Taiwan: Analysis of a Deviant Ca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5): 1064-1089. 丁庭宇、馬康莊譯(1986):<依賴理論與台灣:一個異例的分析>,丁庭宇、馬康莊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頁55-86。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ll, Daniel(1960). The End of Ideology: on the exhaustion of political ideas in the fifties. Glencoe: 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nal, Martin(1976).Chinese Socialism to 1907.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丘權政、符致興譯(1985):《一九○七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egor, A.James.(1981).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 Sun Yat-sen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aiwan. Berkeley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rrain, Jorge(1994).Ideology & Culture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劉美麗、王恩南譯(1994):<結構主義與阿圖塞主義之崩解>,《島嶼邊緣》,第十二期,頁8-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uffe, Chantal著,張榮哲譯(1991):<葛蘭西的霸權和意識型態論>,《島嶼邊緣》,第一期,頁5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 Raymond(1976).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