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電子布告欄中的政治意見呈現——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政治類看板為例
作者 黃楷元
貢獻者 彭芸
黃楷元
關鍵詞 公共領域
政治參與
政治意見
電腦中介傳播(CMC)
電子布告欄(BBS)
public spher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opinio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57:2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政治類看板為例,企圖評估電子布告欄(BBS)系統是否為承載政治意見的理想論域。

在文獻探討的過程中可知,「政治參與」對於民主發展至為重要,而其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的政治意見表達,在數位時代來臨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本研究以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溝通行動理論為核心,建立「理想意見論域」的三項標準:開放性、公共性、理性。並據此三項標準,對研究場域PTT政治類看板進行評估。

本研究以量化的內容分析法為主,輔以直接觀察,對研究場域及其中政治意見的性質,進行客觀的描述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PTT政治類看板進入和參與的門檻低、互動熱絡頻繁、討論規範也並未限制理性發言空間,在「開放性」上表現佳;至於「公共性」的部分,在討論規範與看板管理者的約束下,討論的議題多能與公共事務相關;然而在「理性」面向上,論證嚴謹程度普遍不足,亦僅有半數的發言能完全保持冷靜平和。

另外,在把政治意見的各項性質進行交叉分析後,可歸納出「理想網路論域」中的「理想政治意見」,應該具有的條件包括:沒有明顯的政黨傾向、篇幅充實、切合討論主題、以事實陳述輔助個人意見、不純粹批評而是褒貶參半或持平而論、情緒冷靜平和、論證深入而嚴謹等。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念萱、蘇彥豪(1996)。〈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張維安(編),《網路與社會》,頁201-266。台北:清華大學出版社。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佳煌(2002年5月)。〈誰的電子公共領域?─台灣經驗〉,「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台灣省新竹市。
王慧馨(2005)。《二○○四年報紙報導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5)。〈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張福建、蘇文流(編),《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頁123-1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國維(2006)。《BBS與Blog公共領域性之研究—以關鍵字「墮胎」為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呂文通等譯(1978)。《參與和民主理論》,台北:幼獅。(原書 Pateman, C. [1970].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Cambridge [Eng.] : University Press)
周桂田(1997年12月)。〈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林欣若(2003)。《網路中的女性情誼-以台大椰林「站崗的女人」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
胡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
胡佛(1998c)。《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胡敏琪(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家安(2003)。《網路溝通行為理論之探討:以網路核四之論述實踐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孫天龍(2006)。《新聞媒介使用與民眾政治功效意識之關聯》。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鈾(2004)。《台灣主要報紙選舉期間讀者投書之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硏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台北: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 Com. MA: Renaissance Books.)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 37-63。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 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y einer Kategorie der burgerlichen Gellschaft. Suc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10(1): 115-169。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
陳玟伶(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台北:五南。
彭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 91-131。
彭懷恩(2003)。《政治學新論》。台北:風雲論壇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台北:生智。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等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書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黃啟龍(2001)。《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祺(1998)。〈理性討論與民主:哈伯馬斯之溝通理論的民主意涵〉,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政治思想論文集》,頁337-3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鈞(2003)。《網路公共論壇之研究─以教育改革議題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意菁(2002)。《公共(眾)、民意與媒體再現:以民意調查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俊榮(2006)。〈台灣數位落差的現狀與政策〉,《研考雙月刊》,30(1): 3-16。
劉嘉薇(2006)。〈大眾傳播媒介與大學生政治信任感關聯性之研究〉,《東亞研究》,37(1): 161-196。
蔡英文(1996)。〈漢娜‧鄂蘭的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問題〉,錢永祥、戴華(編),《哲學與公共規範》,頁269-31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
蔡英文(2005)。〈公共領域與民主共識的可能性〉。江宜樺、黃俊傑(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頁221-242。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戴育賢(2000)。〈重返公共領域:哈伯瑪斯、女性主義、羅逖、文化研究〉,《新聞學研究》,62: 119-142。
瞿海源(2001年12月)。〈網路公共論壇與民意─有關停建核四事件討論之分析〉,「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
簡文吟(2006)。〈台灣數位落差現況分析〉,《研考雙月刊》,30(1): 38-46。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2005)。《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94年3月)》。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gendar/20060809091954_internet.WDL.
蕃薯藤網路調查(2006)。《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index2.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6)。《台灣地區民眾連網行為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7_06.html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FIND中心(2006)。《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上網日期:2006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51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情統計通報第四十五號——主要國家數位概況》。上網日期:2007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731218421871.pdf

外文部分:
Aronowitz, S., & Menser, J. (1996). The cultural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manifesto. In S. Aronowitz, et al. (Eds.), Technoscience and Cyberculture (pp. 7-28). NY: Routledge.
Bucy, P. & Gregson, S. (2001). Media participation: A legitimizing mechanism of mass democracy, New Media and Society, 3(3), 357-380.
Carter, D. (1997). “Digital democracy” or “information aristocracy”? In B. D. Loader (Eds.),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pp. 137-152). NY: Routledge.
Elster, J. (Ed.)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hkin, J. (1995).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tion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son.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MA: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Habermas, J.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2: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son.
Hacker, K. & van Dijk, J. (Ed.) (2000). Digital democracy:I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Jacobson, L. (1994). The electronic publishing revolution is not “Glob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5(10), 745-752.
Lippmann, W. (1993). The phantom public.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York : Macmillan Co. 1927).
McCarthy, T.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McLeod, J., Scheufele, D. & Moy, P. (1999).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 role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discussion in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3), 315-336.
McNair, B.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Negt, O., & Kluge, A. (1993).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 public sphe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rice, M. (1995). Television the public sphe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
Price, V.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 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Sage.
Splichal, S. & Wasko, J. (1993).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Norwood, N.J.: Ablex Pub.
Trend, D. (1997). Cultural democracy: Politics, media, new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Verba, S., Nie, N. & Kim, J.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sko, J., & Mosco, V. (Eds.). (1992).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J: Ablex.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01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4510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彭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楷元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楷元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5:57: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5:57: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5:57: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34510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7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4510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政治類看板為例,企圖評估電子布告欄(BBS)系統是否為承載政治意見的理想論域。

在文獻探討的過程中可知,「政治參與」對於民主發展至為重要,而其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的政治意見表達,在數位時代來臨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本研究以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溝通行動理論為核心,建立「理想意見論域」的三項標準:開放性、公共性、理性。並據此三項標準,對研究場域PTT政治類看板進行評估。

本研究以量化的內容分析法為主,輔以直接觀察,對研究場域及其中政治意見的性質,進行客觀的描述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PTT政治類看板進入和參與的門檻低、互動熱絡頻繁、討論規範也並未限制理性發言空間,在「開放性」上表現佳;至於「公共性」的部分,在討論規範與看板管理者的約束下,討論的議題多能與公共事務相關;然而在「理性」面向上,論證嚴謹程度普遍不足,亦僅有半數的發言能完全保持冷靜平和。

另外,在把政治意見的各項性質進行交叉分析後,可歸納出「理想網路論域」中的「理想政治意見」,應該具有的條件包括:沒有明顯的政黨傾向、篇幅充實、切合討論主題、以事實陳述輔助個人意見、不純粹批評而是褒貶參半或持平而論、情緒冷靜平和、論證深入而嚴謹等。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一、低政治效能感的台灣民眾 1
二、網際網路與政治參與 2
三、BBS與批踢踢政治類看板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公共領域及溝通理論 8
一、公共領域的概念:鄂蘭與哈伯瑪斯 8
二、重建公共領域: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15
第二節 數位時代的民主與政治參與 24
一、民主概念的發展 24
二、政治參與 29
三、新媒介與數位民主 33
第三節 小結 44
第四節 研究問題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概述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分析單元與樣本選取 49
第四節 分析項目 50
一、討論區開放程度問題 50
二、互動程度問題 51
三、意見訊息性質問題 51
第五節 信度檢定與資料登錄 5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58
第一節 研究場域描述 58
一、討論區開放程度分析 58
二、使用者互動程度分析 64
三、意見訊息性質分析 67
第二節 政治意見各性質間關係 76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研究場域描述討論 90
一、討論區開放程度 90
二、使用者互動程度 92
三、意見訊息性質 93
四、各看板特色彙整 95
五、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 96
第二節 政治意見各性質間關係討論 9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附錄 112
附錄一:編碼表 112
附錄二:編碼須知 115
附錄三:相互同意度暨信度表 119
附錄四:各政治看板內部規範 120
zh_TW
dc.format.extent 61413 bytes-
dc.format.extent 140855 bytes-
dc.format.extent 132535 bytes-
dc.format.extent 139449 bytes-
dc.format.extent 280495 bytes-
dc.format.extent 627697 bytes-
dc.format.extent 248229 bytes-
dc.format.extent 584777 bytes-
dc.format.extent 264091 bytes-
dc.format.extent 220318 bytes-
dc.format.extent 35820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4510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領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參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意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電腦中介傳播(CMC)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電子布告欄(BBS)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ublic sphe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opin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en_US
dc.title (題名) 電子布告欄中的政治意見呈現——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政治類看板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念萱、蘇彥豪(1996)。〈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張維安(編),《網路與社會》,頁201-266。台北:清華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榮富(2001)。《網路社會的神話塑造─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佳煌(2002年5月)。〈誰的電子公共領域?─台灣經驗〉,「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台灣省新竹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慧馨(2005)。《二○○四年報紙報導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宜樺(1995)。〈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張福建、蘇文流(編),《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頁123-1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國維(2006)。《BBS與Blog公共領域性之研究—以關鍵字「墮胎」為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文通等譯(1978)。《參與和民主理論》,台北:幼獅。(原書 Pateman, C. [1970].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Cambridge [Eng.] :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桂田(1997年12月)。〈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欣若(2003)。《網路中的女性情誼-以台大椰林「站崗的女人」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志衛(2004)。《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佛(1998c)。《政治學的科學探討(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敏琪(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家安(2003)。《網路溝通行為理論之探討:以網路核四之論述實踐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天龍(2006)。《新聞媒介使用與民眾政治功效意識之關聯》。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千偉(2000)。《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亞鈾(2004)。《台灣主要報紙選舉期間讀者投書之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選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硏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志偉譯(2000)。《網路民主》。台北:商周。(原書 Morris, D. [1999]. Vote. Com. MA: Renaissance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 37-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 Habermas, J.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y einer Kategorie der burgerlichen Gellschaft. Suc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10(1): 115-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玟伶(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 91-1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2003)。《政治學新論》。台北:風雲論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台北:生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等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書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啟龍(2001)。《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瑞祺(1998)。〈理性討論與民主:哈伯馬斯之溝通理論的民主意涵〉,蕭高彥、蘇文流(編),《多元主義:政治思想論文集》,頁337-3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學碩(1997)。《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惠鈞(2003)。《網路公共論壇之研究─以教育改革議題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意菁(2002)。《公共(眾)、民意與媒體再現:以民意調查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2006)。〈台灣數位落差的現狀與政策〉,《研考雙月刊》,30(1): 3-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嘉薇(2006)。〈大眾傳播媒介與大學生政治信任感關聯性之研究〉,《東亞研究》,37(1): 161-1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英文(1996)。〈漢娜‧鄂蘭的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問題〉,錢永祥、戴華(編),《哲學與公共規範》,頁269-31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英文(2005)。〈公共領域與民主共識的可能性〉。江宜樺、黃俊傑(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頁221-242。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育賢(2000)。〈重返公共領域:哈伯瑪斯、女性主義、羅逖、文化研究〉,《新聞學研究》,62: 119-1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海源(2001年12月)。〈網路公共論壇與民意─有關停建核四事件討論之分析〉,「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台北市南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文吟(2006)。〈台灣數位落差現況分析〉,《研考雙月刊》,30(1): 38-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交通部統計處(2005)。《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94年3月)》。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gendar/20060809091954_internet.WD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蕃薯藤網路調查(2006)。《2005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index2.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6)。《台灣地區民眾連網行為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7_06.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FIND中心(2006)。《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上網日期:2006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情統計通報第四十五號——主要國家數位概況》。上網日期:2007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731218421871.pd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ronowitz, S., & Menser, J. (1996). The cultural stu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manifesto. In S. Aronowitz, et al. (Eds.), Technoscience and Cyberculture (pp. 7-28). NY: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cy, P. & Gregson, S. (2001). Media participation: A legitimizing mechanism of mass democracy, New Media and Society, 3(3), 357-3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ter, D. (1997). “Digital democracy” or “information aristocracy”? In B. D. Loader (Eds.),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pp. 137-152). NY: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ster, J. (Ed.)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hkin, J. (1995).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tion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s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MA: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ermas, J.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2: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oston: Beas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cker, K. & van Dijk, J. (Ed.) (2000). Digital democracy:I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obson, L. (1994). The electronic publishing revolution is not “Glob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5(10), 745-7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ppmann, W. (1993). The phantom public.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York : Macmillan Co. 19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Carthy, T.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ür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Leod, J., Scheufele, D. & Moy, P. (1999).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 role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discussion in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3), 315-3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Nair, B.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gt, O., & Kluge, A. (1993).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 public sphe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rice, M. (1995). Television the public sphe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rice, V.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 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lichal, S. & Wasko, J. (1993).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Norwood, N.J.: Ablex Pub.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rend, D. (1997). Cultural democracy: Politics, media, new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erba, S., Nie, N. & Kim, J.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sko, J., & Mosco, V. (Eds.). (1992).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J: Ablex.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