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清朝前期的滿洲政治文化與蒙古
作者 林士鉉
Lin, Shih-Hsuan
貢獻者 莊吉發
林士鉉
Lin, Shih-Hsuan
關鍵詞 清朝
滿洲
蒙古
佛教
政治文化
滿文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7:09:58 (UTC+8)
摘要 「滿洲政治文化」,意指清朝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朝代,而以滿洲為主導的政治文化樣貌。蒙古做為清朝的主體民族之一,在「滿洲政治文化」的脈絡之下,「滿蒙一體」如何完成?如何表達?透過蒙古,亦突顯滿洲政治文化的特色。強調清朝、滿洲的「非漢」特徵,清朝滿洲所謂的「參漢酌金」,「金」除了指滿洲傳統,也反映了北亞傳統,由本文所探討的實際事例可知,在更多情況清朝是「參金酌蒙古」蒙古是滿洲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
除了緒論、結論,以及徵引書目之外,論文共分六章。首先討論清朝勢力形成過程中滿洲與蒙古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共同特徵,這些文化背景成為滿蒙一體的基礎,滿蒙關係對於清朝勢力興盛而構成入關的條件。本章所談的幾個角度,包括:滿蒙聯姻、薩滿信仰、藏傳佛教、八旗蒙古等,反映蒙古併入清朝的過程以及清朝在「一體」、「一家」的論述裡,共同文化背景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其次討論纂修《蒙古王公表傳》的過程及意義。滿洲對蒙古史的認識與興趣起源甚早,官修國史雖是漢文化的重要傳統與正統象徵,而清朝也把蒙古史納入國史之內,是故以國史館大規模地纂修《蒙古王公表傳》,形成續纂制度,尤其譯成滿文本、蒙文本,實為官修國史的創舉。
「掇爾多密」是滿文的漢字音譯,意指奏蒙古樂,這個字彙源自蒙古,它的音樂內容也是源自蒙古,後來又成為滿洲的。透過「掇爾多密」一詞的考釋以及演奏、記譜形式的階段性變化,形成以滿洲為中心、四裔樂曲環繞的宴樂格局,而清宮裡各種非漢族音樂也與疆域的逐步擴大相呼應,產生別具時代特色的清朝禮樂文化。
在宗教方面,討論滿洲皇帝如何看待清朝藏傳佛教世界秩序,佛教之於滿洲統治蒙古、滿洲政治文化有何關係;滿洲皇帝的曼殊師利稱號,此光環有何政治文化意涵等。並討論十八世紀表現滿洲中心意識的「古印度中心」與「滿洲佛教」、「佛教同源論」等觀點。
最後討論清代「同文」的理念與作法,多種民族語文是滿洲政治文化相當顯著的一的特色,這一特色反映在翻譯工作上,發展不同民族語言文字的對譯與溝通,清朝稱之「同文」。滿文早先從蒙文脫胎改造而來,後來卻能反過來影響蒙文,以滿文音寫蒙古語文,並擴及其他語文,正反映了清朝多元民族帝國特徵。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
1. 《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匯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2. 〈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一)〉,中國第一歷史館案館,關孝廉編譯,《歷史檔案》,80(北京,2000:4)。
3. 《史館檔》之《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歷次續纂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4. 《史館檔•傳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第八輯,滿文諭摺,第一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6(1977)。
6.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三十二輯,滿文諭摺,第五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9年(1980)。
7. 《清宮珍藏歷世達賴喇嘛檔案薈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8. 《清史稿•藩部世表、列傳》,稿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9. 《清國史館奏稿》,北京:國家圖書館,2004。
10. 《清國史館外藩蒙古各部表傳》,十五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11.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收入《故宮圖書季刊》,1:1,臺北,1970。
12.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13. 《康熙起居注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
14. 《康熙起居注冊》,漢文本、滿文本稿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5. 《康熙起居注冊》,漢文本、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6. 《乾隆朝上諭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
17. 〈乾嘉年間五臺山寺廟行宮修繕工程史料(上)、(下)〉,中國第一歷史館案館,《歷史檔案》,83、84(北京,2001:3、4)。
18. 《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歷次續纂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19.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合肥:黃山書社,1998。
20. 《滿文老檔》,東京:東洋文庫,1955,冊1。
21. 《舊滿洲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58(1969)。
二、官書典籍
1. 《一學三貫清文鑑》,(清)屯圖,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冊723。
2. 《大清滿洲實錄》,臺北:華文出版社,民58(1969)。
3.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內蒙古圖書館藏,滿文、蒙文合璧抄寫本。
4. 《三合便覽》,(清)富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 《五體清文鑑譯解》,田村實造、今西春秋、佐藤長,京都:京都大學,1968。
6. 《平西笳吹樂章清漢合譜》,收入《御製律呂正義後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平定察哈爾方略校補》,(清)勒德洪著,吳豐培校補,收入吳豐培整理,《清初稀見方略四種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3。
8. 《丹書克經》,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
9.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紀昀總纂,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0. 《白傘蓋經》,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藏。
11.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碑帖拓片匯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12. 《印藏漢蒙佛教史如意寶樹》,(清)松巴堪布•益西班覺著,蒲文成、才讓譯,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
13. 《西藏王臣記》,(清)五世達賴著,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4. 《西域圖志校注》,鍾興麒等校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15. 《百二十老人語錄》emu tanggū orin saksa i gisun sarkiyan,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藏本(limited edition reprint by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82)。
16. 《初學必讀》,光緒十六年新鑴,收入朴恩用,《滿洲語文語研究》,第一輯,大邱:螢雪出版社,1969。
17. 《阿勒坦汗傳》,珠榮嘎譯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8. 《金史》,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本,藝文印書館。
19. 《金鬘》,蒙文本,(清)納塔,喬吉校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0. 〈後金檄明萬曆皇帝文〉,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4。
21. 《佛教史大寶藏論》,(元)布頓•仁欽珠著,郭和卿譯,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22. 《東華續錄》,(清)王先謙,收入《十二朝東華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2(1963)。
23. 《紅史》,(元)蔡巴•貢噶多吉著,東嘎•洛桑赤列校注,陳慶英、周潤年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24. 《音韻逢源》,(清)恩裕,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58。
25. 《庭訓格言》,(清)清聖祖,收入李健注譯,《康熙皇帝告萬民書康熙皇帝教子格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6. 《皇朝禮器圖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7. 《皇清開國方略》,(清)阿桂等奉敕撰,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8. 《皇清開國方略》(清)阿桂等奉敕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9. 《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清)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30. 《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清)陳康棋,北京:中華書局,1997,2刷。
31. 《御製滿漢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1995。
32. 《御製增訂清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3. 《御製滿蒙文鑑》,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720-721。
34. 《御製滿蒙文鑑》,袖珍精寫本,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
35. 《御製滿蒙文鑑總綱》,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
36. 《御製滿珠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7. 《御製詩文十全集》,(清)清高宗,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
38.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清)清高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9. 《御製繙譯名義集正訛》,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40. 《笳吹樂章滿洲蒙古漢文合譜》,收入《御製律呂正義後編》,《故宮珍本叢刊》,冊27。
41. 《笳吹樂章滿洲蒙古漢文合譜》,泥金精寫本,《故宮珍本叢刊》,冊728。
42. 《番僧源流考》,(清)鍾方編,收入《西藏宗教源流考、番僧源流考》,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43. 《祭祀全書巫人誦念全錄》,收入朴相圭,《우라 알타이 人文叢書》,서올:亞細亞文化社,1986,冊1。
44. 《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包文漢整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45. 《清文百條》,(清)智信撰,滿漢文。
46. 《清朝太祖太宗世祖朝實錄蒙古史史料抄-乾隆本康熙本比較》,齊木德道爾吉、巴根那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47. 《清代佛教史料輯稿》,周叔迦編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
48. 《清史稿》,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
49. 《清史稿校注•藩部世表三》,臺北:國史館,民75(1986)。
50.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51. 《清國史•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3。
52.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53.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54.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55.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56. 《清實錄•太祖實錄(高皇帝)》,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教育文化出版社,1988,冊1。
57. 《清實錄•世祖實錄(三)》,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冊6。
58. 《清涼山新志》,《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冊248。
59. 《理藩院則例》,楊選第、金峰校注,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
60. 《理藩院則例》,尼日拉圖、金峰校注,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89。
61. 《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62. 《國朝宮史續編》,(清)慶桂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63. 《欽定同文韻統》,(清)允祿、傅□等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80(1991)。
64. 《欽定八旗通志》,鐵保等奉敕纂,景印清嘉慶四年刊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65. 《欽定音韻闡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6. 《欽定清漢對音字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
67. 《欽定遼金元史三史國語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8. 《欽定蒙古源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9.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英廉、于敏中等奉敕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0. 《欽定滿洲源流考》,(清)英廉、于敏中等奉敕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1. 《欽定重定契丹國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2. 《欽定重定大金國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3. 《欽定元史語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4. 《欽定大清會典》(乾隆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清)崑岡,北京:中華書局,1991。
76. 《欽定西域同文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7. 《欽定清涼山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248。
78. 《欽定石渠寶汲續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40。
79. 《欽定石渠寶汲三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50。
80. 《欽定祕殿珠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35。
81. 《欽定祕殿珠林續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35。
82. 《新刻校正買賣蒙古同文雜字》,收入賈敬顏、朱風合輯,《蒙古譯語、女真譯語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83. 《雍和宮志略》,金梁編纂,牛力耕校訂(版權頁寫做:陳家璡校訂),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84. 《聖武記》,(清)魏源,臺北:世界書局,民69(1980)。
85. 《聖地清涼山志》,(清)章嘉國師若必多吉著,王璐譯,收入《五臺山研究》,23,太原,1990:2。
86. 《(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楊家駱,臺北:鼎文書局,民81(1992)。
87. 《滿漢異域錄校注》,(清)圖理琛著,莊吉發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2(1983)。
88. 《滿漢同文雜字•清字解學士詩》,收入中嶋幹起,〈北京圖書館藏「清字解學士詩」の研究〉,《アジア•アブリカ言語文化研究》,46-47(1994)。
89. 《滿蒙漢三體字書》,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722。
90. 《滿文大藏經•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91. 《滿洲西林覺羅氏祭祀書》,(清)鄂爾泰修,收入《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冊4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92. 《滿蒙漢藏大藏全咒》,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1995。
93. 《滿文《大遼國史》》,崔鶴根,서올:서올大學 校出版部,1971。
94. 《滿文本蒙古源流》,收入朴相圭,《우라 알타이 人文叢書》,서올:亞細亞文化社,1986,冊7。
95. 《滿和蒙和對譯滿洲實錄》,今西春秋,東京:刀水書房,1992。
96. 《蒙古佛教史》,(清)固始噶居巴•洛桑澤培著,陳慶英、烏力吉譯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97. 《蒙古喇嘛教史》,ジクメ•ナムカ著,外務省調查部譯,東京:生活社,昭和15(1940)。
98. 《蒙古政教史》,(清)耶喜巴勒登著,蘇魯格譯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99. 《蒙古文甘珠爾•丹珠爾目錄》,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
100. 《蒙古托忒字彙》,北京大學圖書館,藍晒本。
101. 《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第一輯,包文漢、奇•朝克圖主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
102. 《《蒙古祕史》校勘本》,額爾登泰、烏云達賚校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03. 《蒙古游牧記》,(清)張穆著,張正明等點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104. 《遼史拾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5. 《衛藏通志》,(清)松筠,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106. 《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莊吉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8(1989)。
107. 《聽雨叢談》,(清)福格,北京:中華書局,1997,2刷。
108.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濟南:齊魯書社,1996。
三、專書著作
1. 王立平、張斌翀編著,《避暑山莊春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3.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之比較》,上冊,臺北:時報出版社,1987。
4. 王俊中,《五世達賴教政權力的崛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90(2001)。
5. 王俊中,《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2003。
6. 王景澤,《清朝開國時期八旗研究1583-1661》,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7. 王堯、陳慶英主編,《西藏歷史文化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西薩人民出版社,1998。
8. 王璐,《走出雪域-藏傳佛教聖跡錄》,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9. 王鋒,《從漢字到漢字系文字-漢字文化圈文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0. 扎奇斯欽,《蒙古和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67(1978)。
11. 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編委會,《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12.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世界滿文文獻目錄》,北京: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1983。
13. 內蒙古蒙古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整理,《二十一卷本辭典》,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
14.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蒙漢詞典》,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
15. 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昭和法寶總目錄》,原版發行: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臺北:世樺印刷,1998。
16. 扎洛,《菩提樹下-藏傳佛教文化圈》,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17.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乾隆滿文大藏經繪畫-藏傳佛教眾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18.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宮藏傳佛教文物》,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1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0.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21.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
22. 石光偉、劉厚生編著,《滿族薩滿跳神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23. 石光偉、劉桂騰、凌瑞蘭,《滿族音樂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4. 包文漢、喬吉編著,《蒙文歷史文獻概述》,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25. 江橋,《康熙《御製清文鑑》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6. 安雙城主編,《滿漢大辭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
27. 色音,《東北亞的薩滿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
28. 向斯,《書香故宮-中國宮廷善本》,臺北:實學社,2004。
29. 向斯,《皇帝的佛緣》,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30. 朱學淵,《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北京:中華書局,2002。
31. 佟佳江,《清史稿訂誤》,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
32. 杜江,《清帝承德離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33. 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4. 杜繼文、黃明信主編,《佛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35. 宋德宣,《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36. 沈衛榮,《一世達賴喇嘛傳》,臺北:唐山出版社,民85(1996)。
37. 沙•比拉著,陳弘法譯,《蒙古史學史》,海拉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
38. 阿•馬•波茲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卷2,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39. 林光明編修,《大藏全咒新編》,臺北:嘉豐出版社,2001。
40. 林光明編著,《心經集成》,臺北:嘉豐出版社,2000。
41. 卓日格圖編,《漢藏蒙對照佛教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2.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委會,《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志》,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
43. 金啟琮,《清代蒙古史札記》,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44. 金啟琮,《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45. 吳汝鈞,《佛教大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1995北京重印版。
46. 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47. 吳釗,《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48. 吳澤炎等編,《(大陸版)辭源》,臺北:商務印書館,民82(1993)。
49. 定宜庄,《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0. 哈斯巴特爾編繪,《蒙古族傳統文化圖鑒》,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51. 紀大椿主編,《新疆歷史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52. 胡雪峰、嘉木揚•凱朝,《藏漢蒙佛教日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53. 烏蘭,《《蒙古源流》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54. 烏蘭杰,《蒙古族音樂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55.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56. 納日碧力戈,《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0。
57. 格•拉西色楞主編,《蒙古文《甘珠爾》佛像大全》,上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8. 符拉基米爾佐夫著,陳偉、陳鵬譯,《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59. 閆天靈,《漢族移民與近代內蒙古社會變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文獻檔案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1(1982)。
61.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2(1983)。
62.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文獻檔案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5(1986)。
63.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2(1983)。
64.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5(1996)。
65. 郭淑雲,《原始活態文化-薩滿教透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6.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7(1978)。
67. 陳啟龍,《八思巴生平與《彰所知論》對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68. 黃春和,《白塔寺》,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69. 黃潤華、屈六生主編,《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70. 黃禮儀、石光偉編,《滿族民歌選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71.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刷。
72. 黃禮儀、石光偉編,《滿族民歌選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73. 黃強、色音,《薩滿教圖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4. 黃顥,《在北京的藏族文物》,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75. 傅斯年,《東北史綱》,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2。
76. 張羽新,《清政府與喇嘛教-附清代喇嘛教碑刻錄》,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77. 張廣達、榮新江,《于闐史叢考》,上海:上海書店,1993。
78.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民91(2002)。
79. 新蒙漢詞典編委會,《新蒙漢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80.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下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81. 趙志忠,《清代滿語文學史略》,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
82. 趙玲、牛伯忱,《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83. 趙林恩編注,《五臺山詩歌總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84. 喜蕾,《元代高麗貢女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5. 董萬崙,《清肇祖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86. 萬依、王樹卿、劉潞著,《清代宮廷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87. 萬依、黃海濤,《清代宮廷音樂》,香港:中華書局,1985。
88. 圖齊、海西希著,耿昇譯,《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89.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1。
90.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91. 愛新覺羅•瀛生,《老北京與滿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92. 愛新覺羅•瀛生,《滿語雜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93. 榮蘇赫等主編,《蒙古族文學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94. 齊敬之,《外八廟碑文注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5。
95. 劉厚生編著,《清代宮廷薩滿祭祀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96. 劉小萌、定宜庄,《薩滿教與東北民族》,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97. 劉東昇主編,《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98. 德勒格編著,《內蒙古喇嘛教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99. 蒙古族通史編委會,《蒙古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00. 戴逸、李文海主編,《清通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01. 盧秀麗、閻向東編著,《遼寧省圖書館滿文古籍綜錄》,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
102. 賴永海、楊維中譯注,《新譯楞嚴經》,臺北:三民書局,2003。
103. 魏斐德著(Frederic Wakeman, Jr.),陳蘇鎮等譯,《洪業》(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
104. 道潤梯步譯校,《新譯校注《蒙古源流》》,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105. 額爾登泰、烏雲達賚、阿薩拉圖著,《《蒙古祕史》詞匯選釋》,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106. 聶崇正,〈清代宮廷畫家雜談〉,《宮廷藝術光輝-清代宮廷繪畫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民85(1996)。
107. 羅志淵主編,《政治學》,收入《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第九刷,民81(1992)。
108. 羅康隆,《族際關係論》,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
109. 釋妙舟編,《蒙藏佛教史》,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
110. 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1972。
111. 五十嵐牧太著,《熱河古蹟と西藏藝術》,東京:第一書房,昭和57年(1982)。
112. 石橋崇雄,《大清帝國》,東京:講談社,2000。
113. 平野聰,《清帝國とチベット問題-多民族統合の成立と瓦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
114. 松村潤,《清太祖實錄の研究》,東京:東洋文庫,2001。
115. 嘉木揚凱朝,《モンゴル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2004。
116. 崔鶴根,《蒙古諸汗 源流의 寶綱》,서올:玄文社,1985。
117. Berger, Patricia. Empire of Emptiness: Buddhist Art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2003.
118. Edited by Buswill, Robert E. Jr.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119. Crossley, Pamela Kyle. 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120.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21.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and Philippe Forêt ed.,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4.
122. Orzech, Charles D. Politics and Transcendent Wisdom: 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s of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3. Pang, Tatjana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Manchu Manuscripts and Blockprints in the St. 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ssue 2, Wiesbaden:Harrassowitz Verlag, 2001.
124. Poppe, Nicholas etc., Catalogue of the Manchu-Mongol Section of The Tokyo Bunko. Tokyo: The Toyo bunko and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
125. Poppe, Nicholas. Grammar of Written Mongolian,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91.
126.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sr: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127. Li, Gertraude Roth. Manchu: a Textbook for Reading Documents.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四、期刊論文
1. A. S. 馬林諾夫,〈論五世達賴喇嘛的地位-其冊文和封號的淺釋〉,《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三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2. 文崇一,〈亞洲東北與北美西北及太平洋的鳥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2(臺北:1961)。
3. 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漢化、胡化、洋化:中國歷史文化的質變與多元性格」國際學術研討會,民國92年12月13日。
4. 王征,〈略談《達賴喇嘛源流》的歷史價值〉,《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4。
5. 王家鵬,〈乾隆與滿族喇嘛寺院-兼論滿族宗教信仰的演變〉,《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1。
6. 王鍾翰,〈滿族先世的發祥地問題〉,《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7. 王鍾翰,〈清初八旗蒙古考〉,《清史雜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 王璐,〈五臺山與西藏〉,《五臺山研究》,1995:4,(山西:1995)。
9. 巴干,〈「印、藏、蒙汗統同源」論分析〉,收入《蒙古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10.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藏蒙古學古籍文獻介紹(之一):金泥寫本蒙文《甘珠爾》〉,《內蒙古社會科學》,72(呼和浩特,1992:2)。
11. 甘德星,〈滿文羅馬字拼寫法芻議〉,《滿學研究》,第六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2. 白新良,〈順康雍時期八旗教育述評〉,收入《鄭天挺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3. 白洪希,〈盛京清寧宮薩滿祭祀考辨〉,《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2(北京,1997)。
14. 寶日吉根(包文漢),〈蒙古王公表傳纂修考〉,《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3。
15. 寶日吉根(包文漢),〈《蒙古王公表傳》纂修再考-第一部《表傳》由何種文字寫成〉,《清史研究》,1997:1。
16. 包•達爾汗,〈蒙古博教幸存緣由考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3(北京,1993)。
17. 包國慶,〈敖漢、奈曼部歸清始末-從滿蒙文檔案史料看察哈爾本部的分裂〉,齊木德道爾吉主編,《蒙古史研究》,第七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
18. 松村潤,〈清朝開國神話再考〉,收入《慶祝王鍾翰教授八十五暨韋慶遠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論文合集》,合肥:黃山書社,1999。
19. 吳聖雄,〈《同文韻統》所反映的近代北方官話音〉,《國文學報》,15(臺北,民75(1986))。
20. 朱賽虹,〈讀乾隆《清文翻譯全藏經序》〉,《紫禁城》,113(北京,2001:4)。
21. 向斯,〈中國佛經總集《大藏經》〉,《紫禁城》,113(2001:4)。
22. 余英時,〈自序二〉,《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民92(2003)。
23. 余少華,〈蒙古樂與滿洲舞在清代的文化功能〉,《滿學研究》,第六輯(2000)。
24. 李之檀,〈滿文《大藏經》經版今安在〉,《紫禁城》,113(2001:4)。
25. 李保文,〈關於康熙版蒙古文《甘珠爾》經的刊刻〉,《故宮博物院院刊》,103(北京,2002:5),
26. 李保文編譯,〈康熙六年《蒙古律書》〉,《歷史檔案》,88(北京,2002:4)。
27. 李亭治,〈關於三仙女傳說的歷史考察〉,《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8(1985:2)。
28. 李翎,〈海棠山摩崖造像與阜新地區清代密教特徵〉,《中國藏學》,1999:2(北京,1999)。
29. 李勤璞譯,劉紅軍校,〈清初滿族文化中的蒙古文學傳統〉,《滿語研究》,26(哈爾濱,1998:1)。
30. 李勤璞,〈白喇嘛與清朝藏傳佛教的建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臺北,1998),頁70。
31. 李勤璞,〈敬答王俊中先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999)。
32. 李勤璞,〈斡祿打兒罕囊素:清朝藏傳佛教開山考〉,《蒙古學信息》,2002:3、4(呼和浩特,2002),頁17-29、12-23;2003:1、2(呼和浩特,2003)。
33. 李勤璞,〈遼陽《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文研究〉,《滿語研究》21(哈爾濱,1995:2)。
34. 李勤璞,〈遼陽喇嘛墳順治十五年三體碑文錄譯〉,《社會科學輯刊》,增刊2(瀋陽,1998)。
35. 李勤璞,〈明末遼東邊喇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3(臺北,1990)。
36. 李勤璞,〈盛京嘛哈噶喇考證-滿洲喇嘛教研究之一〉,《藏學研究論集》,第七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37. 李勤璞,〈盛京實勝寺漢文碑記研究〉,《遼海文物學刊》,17(瀋陽,1994:1)。
38. 李勤璞,〈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關老爺像及其藏蒙文刻文〉,收入霍巍、李永憲主編,《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39. 李鳳珍,〈試論清代西藏遞丹書克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9(1997:1)。
40. 李學智,〈金史語解正誤初稿〉,《新亞學報》,5:2(香港:1963)。
41. 希都日古,〈論十七世紀蒙古編年史的史學模式-印藏蒙同源論〉,《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5(呼和浩特,2001)。
42. 那本吉拉,〈元明清時期蒙古人的摩訶葛剌神崇拜及相關文學作品研究(續完)〉,《中國藏學》,2001:3(北京,2001)。
43. 那仁朝格圖,〈果親王允禮以及蒙譯伏藏經〉,《清史研究》,2002:3。
44. 沙•畢拉,〈滿洲文化與蒙古教育〉,《滿學研究》,第三輯(1996)。
45. 佟侻,〈清入關前滿族宮廷音樂概說〉,《滿族研究》,1994:4。
46. 何冠彪,〈論清高宗之重修遼、金、元三史〉,《故宮學術季刊》,12:3。
47. 周煒,〈藏傳佛教化身理論與格薩爾的本生〉,《中國藏學》,1994:2。
48. 金成修,〈十六、十七世紀蒙古政治改革論與藏傳佛教-以土默特、喀爾喀左翼為中心〉,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2。
49. 金啟琮,〈清代漢譯的蒙古樂曲〉,收入《漠南集》,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1。
50. 林士鉉,〈清代滿文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十二輯,臺北:華嚴蓮社,民國91(2002)。
51. 林士鉉,〈契約文書中的滿漢合璧印章:以《宜蘭古文書》為例〉,《政大史粹》,第四期(臺北,2002)
52. 林慶勳,〈刻本《圓音正考》所反映的音韻現象〉,《聲韻論叢》,第三輯,臺北:學生書局,1996。
53. 孟繁興,〈承德殊像寺與五台山殊像寺〉,《避暑山莊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
54. 定宜庄,〈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滿族研究》,2002:1(哈爾濱,2002)。
55. 奇文瑛,〈滿蒙文化淵源關係淺析〉,《清史研究》,8(1992:4)。
56. 奇車山,〈《祭祀全書巫人誦念全錄》譯注〉,《滿語研究》,24、25、26(1997:1、2;1998:1)。
57. 季永海,〈清代賜號考釋〉,《滿語研究》,17(1993:2)。
58. 春花,〈論《滿文大藏經》的語言學價值〉,《故宮博物院院刊》,98(2001:6)。
59. 胡進杉,〈阿彌陀經的藏文譯本-聖極樂世界莊嚴大乘經〉,《故宮文物月刊》,12:3(135:1994.6)。
60. 胡進杉,〈第三輩章嘉呼圖克圖及其創製的滿文經咒新字〉,《中國藏學》,1996:1(北京,1996)。
61. 胡進杉,〈乾隆宏願,法寶明珠-《清文全藏經》〉,《故宮文物月刊》,22:9(261:2004.12)。
62. 胡進杉,〈溥心畬觀音圖上的藏文咒〉,《故宮文物月刊》,11:7(127:1993.10)。
63. 姜舜源,〈明清宮廷朝鮮“采女”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4(北京,1997)。
64. 姜相順,〈清宮滿族薩滿祭祀的珍貴遺物〉,《滿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65. 姜相順、佟永功,〈乾隆帝東巡盛京於清寧宮祭神〉,《滿族研究》,23(1991:2)。
66. 翁連溪,〈滿文《大藏經》中的插圖〉,《紫禁城》,113(2001:4)。
67. 翁連溪,〈乾隆版滿文《大藏經》刊刻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98(2001:6)。
68. 烏蘭,〈印藏蒙一統傳說故事的由來〉,《蒙古史研究》,第六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
69. 高明道,〈如來智印三昧經翻譯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2(1983)。
70. 袁森坡,〈清代口外行宮的由來與承德避暑山莊的發展過程〉,《清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
71. 袁荃猷,〈一幅難得的清代蒙古族作樂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1:3。
72. 秦永章,〈二世章嘉活佛及其政治活動述略〉,《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6(北京,1999)。
73. 馬釗,〈滿學:清朝統治的民族特色-1990年以來以英語發表的清史著作綜述之一〉,《清史譯叢》,第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74. 馬連龍,〈三世章嘉國師駐錫五臺山事略〉,《五臺山研究》,20(1989:3)。
75. 桑丁才仁,〈略述清代西藏丹書克的有關問題〉,《中國藏學》,1997:1。
76. 徐凱,〈滿洲八旗中高麗士大夫家族〉,《明清論叢》,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77. 徐凱、常越男,〈蒙古氏族與八旗滿洲旗分佐領〉,《滿學研究》,第七輯(2002)。
78. 莊吉發,〈滿蒙藏文獻足徵〉,《故宮文物月刊》,3:9(36:1986.3)。
79. 莊吉發,〈從薩滿信仰及祕密會黨的盛行分析清代關帝崇拜的普及〉,《清史論集》,第一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1997)。
80. 莊吉發,〈文獻足徵-《滿文原檔》與清史研究〉,《清史論集》,第一輯。
81. 莊吉發,〈朝鮮與清朝天人感應思想的比較〉,《清史論集》,第一輯。
82. 莊吉發,〈清太祖太宗時期滿蒙聯姻的過程及其意義〉,《清史論集》,第二輯,(1997)。
83. 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大藏經》滿文譯本研究〉,《清史論集》,第三輯(1998)。
84. 莊吉發,〈清太宗嗣統與朝鮮丁卯之役〉,《清史論集》,第四輯(2000)。
85. 莊吉發,〈清朝宗教政策的探討〉,《清史論集》,第五輯(2000)。
86. 莊吉發,〈從北亞草原族群薩滿信仰的變遷看佛道思想的普及化〉,《清史論集》,第六輯(2000)。
87. 郭美蘭,〈六世班禪朝覲始末〉,《清史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88. 郭美蘭,〈康熙年間口外行宮的興建〉,《紀念避暑山莊300周年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承德,2003.9。
89. 陳芳,〈滿文《大藏經》的裝潢〉,《紫禁城》,113(2001:4)。
90. 陳寅恪,〈《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91. 陳振遠、李海濤,〈淺談章嘉活佛與“康乾盛世”外八廟的關係〉,《山莊研究-紀念承德避暑山莊建園290週年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92. 陳慶英,〈雍和宮雜論〉,《藏族歷史宗教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93. 賀其葉勒圖,〈藏傳佛教呼圖克圖職銜考釋〉,《中國藏學》,1997:3。
94. 黃俊泰,〈滿文對音規則及其所反映的清初北音音系〉,《國文學報》,16臺北:民76(1987)。
95. 黃啟江,〈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十二期(臺北:民91(2002)。
96.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97. 彭國棟,〈國防研究院出版清史〉,《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彙編(上冊)》,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68(1979)。
98. 張永江,〈八旗蒙古任官初探〉,《蒙古史研究》,第三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年。
99. 張斌翀,〈試論康乾盛世承德外八廟設計中對統一向心思想的含蓄表現〉,《山莊研究-紀念承德避暑山莊建園290週年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100. 張博泉,〈試論我國歷代疆域的構成與歷代邊疆政策的依據〉,《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
101. 張振揚,〈「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1。
102. 張德玉,〈佛托媽媽姓別考辨〉,《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
103. 楠木賢道,〈天聰年間愛新國對蒙古諸部的法律支配〉,《蒙古史研究》,第七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
104. 趙志強,〈北塔法輪寺與蒙古族滿族錫伯族關係述論〉,《滿族研究》,24(1991:3)。
105. 趙德貴,〈清前期蒙古旗分佐領研究-從《欽定八旗通志》說起〉,《滿學研究》,第七輯(2002)。
106. 趙雲田,〈章嘉和清朝的藏傳佛教政策〉,《西藏研究》,1987:2。
107. 楊玉良,〈一部尚未刊行的翻譯詞典-清官方敕纂的《華夷譯語》〉,《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4。
108. 萬依,〈清代宮中的滿族音樂〉,《滿學研究》,第一輯(1992)。
109. 董萬崙,〈《舊滿洲檔》記清始祖傳說研究〉,《故宮學術季刊》,11:1(1993)。
110. 劉桂騰,〈薩滿教與滿洲跳神音樂的流變〉,《滿學研究》,第一輯(1992)。
111. 潘志群,〈清初的統治正當性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12. 蔡玫芬,〈丹舒克:故宮藏傳法器來源之一〉,《故宮文物月刊》,10:4(112:1992.7)。
113. 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著,華立譯,〈清代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清史研究》,2002:4(2002)。
114. 閻崇年,〈滿洲初期文化滿蒙二元性解析〉,《故宮博物院院刊》,79(1998:1)。
115. 羅明輝,〈清代宮廷音樂的政治文化作用〉,《滿學研究》,第六輯(2000)。
116. 羅文華,〈《滿文大藏經》藏傳佛教繪畫-兼及尊神名號中的滿文阿禮嘎禮字〉,《故宮博物院院刊》,107(2003:3),頁32-42。
117. 羅文華,〈乾隆時期宮廷藏傳佛教繪畫研究〉,《故宮學刊》,第一輯(北京,2004)。
118. 蘇魯格,〈「印、藏、蒙同源說」之我見〉,《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6。
119. 蕭寧,〈章嘉呼圖克圖與五臺山佛教〉,《五臺山研究》,25(1990:4)。
120. 中見立夫,〈《百二十老人語錄》の諸問題〉,《満族史研究通信》,第九號(東京,2000.4)。
121. 井黒忍,〈満譯正史の基礎的檢討-《満文金史(aisin gurun i suduri bithe)》の事例をもとに〉,《満族史研究》,第三號(2004)。
122. 石濱裕美子,〈乾隆帝僧形図の終えて〉《満族史研究》,第四號(2005)。
123. 石濱裕美子,〈北海闡福寺と乾隆帝の白傘蓋佛信仰について〉,《満族史研究》,第三號(2004)。
124. 杉山清彥,〈大清帝国史のための覺書-セミナー「清朝社會と八旗制」をめくって〉,《満族史研究》,第十號(2001)。
125. 佐藤長等,〈學問の思い出-佐藤長博士を圍んで〉,《東方學》,第百七輯(2004)。
126. 村上信明,〈乾隆40年代後半以降の担當した蒙古旗人官僚〉,《史峰》,第十號(茨城:2004.2)。
127. 岡田英弘,〈清初の満洲文化におけるモンゴル的要素〉,《清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4。
128. 宮崎市定,〈清朝におけゐ國語問題の一面〉,《アジア史研究》,冊3,東京:同朋舍,昭和54(1979)。
129. 神田信夫,〈《百二十老人語錄》を求めて〉、《満族史研究通信》,第九號(2000)。
130. 崔鶴根著,《알타이語学論攷》,서올:玄文社,1980。
131. 崔鶴根,〈金史에對햬서〉,서올:玄文社,1980。
132. 崔鶴根,〈「蒙古史資料」와「蒙古源流」에對햬서〉,서올:玄文社,1980。
133. Atwood, Christopher P. ““Worshiping Grace”: The Language of Loyalty in Qing Mongolia”, Late Imperial China, 21:2(2000.12), pp. 88
134. Carl Johan Elverskog, “Buddhism, History & Power: The Jewel Translucent Sutra and the Formation of Mongol Identity.”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2000.
135. Crossley, Pamela Kyle. “ Stuction and symbol in the role of the Ming-Qing foreign translation bureaus (siyi guan)”, Central and Inner Asian Studies, 5(1991)
136. Crossley, Pamela Kyle. and Rawski, Evelyn. “ A profile of the Manchu language in Ch’ing histo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3(1993:1),
137. Durrant, Stephen W. “Repetition in the Manchu origin myth as a feature of oral narrative” Central Asian Journal, 2-4(1973), pp. 32-43.
138. Fletcher, Joseph F. “China and Central Asia, 1368-1884”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Ed. John King Fairba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Third Printing, 1974.
139. Farquhar, David M. “Origins of The Manchus’ Mongolian Policy”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Ed. John King Fairba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Third Printing, 1974.
140. Grupper, Samuel Martin. “The Manchu Imperial Cult of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Texts and Studies on The Tantric Sanctuary of Mahakala at Mukden.”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79.
141. Tak-Sing Kam(甘德星), “Manchu-Tibet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A Reappraisal.” Harvard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4.
142. Mair, Victor H. “Buddhism and the rise of the written vernacular in east asia: the making of national languag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3(1994:3).
143. Mark C. Elliott, “Manchu-Language Archives and the New Qing History” 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足徵-第二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2005.11)。
144. Michael G. Chang, “A Court on Horseback: Constructing Manchu Ethno-Dynastic Rule in China, 1751-1784.” Californi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2001.
145. Rozycki, William.“Mongol Elements in Manchu.”,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83.
146. Stary, Giovanni. “An unknown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Manchu writing: the “Indian letters”(tianzhu zi 天竺字)”,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8/2(2004).
147. Peterson, Willard J. “Introduction: New order for the Old Order” in 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Part I, Vol.9, of ed. Willard J. Peterso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2).
148. Uspensky, Vladimir L. “The previous incarnations of Qianlong emperor according to the Panchen lama Blo bzang dpal ldan ye shes”, Tibet, Past and Present: Tibetan Studies I, Ed. By Henk Blezer. Lleiden. etc., Brill. 2002.
149. von Stael-Holstein, Baron A. “The Emperor Ch’ien-lung and the Larger Śūramgamasūtra” Harvard Journal of Studies, Vol.1(1936).
150. Wang, Wiangyun. “Tibetan Buddhism at the Court of Q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1717-86).” Harvard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95.
151. Wang, Wiangyun. “The Qing Court’s Tibet Connection: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 and the Qianlong Empero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0(2000:1), pp. 125-163.
152. Yu, Siu-wah.(余少華)“The Meaning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Non-Chinese Music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Manchu Cour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6.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8153502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1535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莊吉發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士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n, Shih-Hs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士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Shih-Hs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九月-2009 17:09:58 (UTC+8)-
dc.date.available 17-九月-2009 17:09:5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7:09:5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8815350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98-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1535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滿洲政治文化」,意指清朝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朝代,而以滿洲為主導的政治文化樣貌。蒙古做為清朝的主體民族之一,在「滿洲政治文化」的脈絡之下,「滿蒙一體」如何完成?如何表達?透過蒙古,亦突顯滿洲政治文化的特色。強調清朝、滿洲的「非漢」特徵,清朝滿洲所謂的「參漢酌金」,「金」除了指滿洲傳統,也反映了北亞傳統,由本文所探討的實際事例可知,在更多情況清朝是「參金酌蒙古」蒙古是滿洲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
除了緒論、結論,以及徵引書目之外,論文共分六章。首先討論清朝勢力形成過程中滿洲與蒙古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共同特徵,這些文化背景成為滿蒙一體的基礎,滿蒙關係對於清朝勢力興盛而構成入關的條件。本章所談的幾個角度,包括:滿蒙聯姻、薩滿信仰、藏傳佛教、八旗蒙古等,反映蒙古併入清朝的過程以及清朝在「一體」、「一家」的論述裡,共同文化背景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其次討論纂修《蒙古王公表傳》的過程及意義。滿洲對蒙古史的認識與興趣起源甚早,官修國史雖是漢文化的重要傳統與正統象徵,而清朝也把蒙古史納入國史之內,是故以國史館大規模地纂修《蒙古王公表傳》,形成續纂制度,尤其譯成滿文本、蒙文本,實為官修國史的創舉。
「掇爾多密」是滿文的漢字音譯,意指奏蒙古樂,這個字彙源自蒙古,它的音樂內容也是源自蒙古,後來又成為滿洲的。透過「掇爾多密」一詞的考釋以及演奏、記譜形式的階段性變化,形成以滿洲為中心、四裔樂曲環繞的宴樂格局,而清宮裡各種非漢族音樂也與疆域的逐步擴大相呼應,產生別具時代特色的清朝禮樂文化。
在宗教方面,討論滿洲皇帝如何看待清朝藏傳佛教世界秩序,佛教之於滿洲統治蒙古、滿洲政治文化有何關係;滿洲皇帝的曼殊師利稱號,此光環有何政治文化意涵等。並討論十八世紀表現滿洲中心意識的「古印度中心」與「滿洲佛教」、「佛教同源論」等觀點。
最後討論清代「同文」的理念與作法,多種民族語文是滿洲政治文化相當顯著的一的特色,這一特色反映在翻譯工作上,發展不同民族語言文字的對譯與溝通,清朝稱之「同文」。滿文早先從蒙文脫胎改造而來,後來卻能反過來影響蒙文,以滿文音寫蒙古語文,並擴及其他語文,正反映了清朝多元民族帝國特徵。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論 1

第一章 滿蒙一體:清朝入關及滿洲政治文化的基礎 13
第一節 滿蒙聯姻 13
第二節 薩滿信仰與藏傳佛教 21
第三節 蒙古八旗 42

第二章 蒙古源流:清國史館纂修《蒙古王公表傳》 49
第一節 蒙古史與清朝官修國史 49
第二節 《蒙古王公表傳》的纂修 56
第三節 滿文本《蒙古王公表傳》的史料價值 64

第三章 掇爾多密:清宮演奏的蒙古樂曲 71
第一節 宮廷音樂與掇爾多密 71
第二節 蒙古音樂的演出記錄 78
第三節 樂譜版本改定及其滿洲化 83
第四節 蒙古樂曲的內容 86

第四章 曼殊師利:清朝藏傳佛教圈與滿洲佛教 101
第一節 清朝藏傳佛教圈的形成 101
第二節 五臺山、承德外八廟 105
第三節 曼殊師利大皇帝的作用 120
第四節 滿洲佛教之「御譯佛經」 127

第五章 □河之流:從「印藏蒙汗統同源」到「滿蒙漢藏佛教同源」 153
第一節 印藏蒙汗統同源論的流變 153
第二節 蒙古視野下的清朝開國神話 162
第三節 滿文佛經、滿洲中心與佛教同源論 171

第六章 同文之盛:以滿洲字音寫蒙古語文 189
第一節 編纂語文工具書 190
第二節 音寫蒙古語文的應用 214
第三節 清代的「同文」理念 232

結論 249

徵引書目 257
zh_TW
dc.format.extent 42706 bytes-
dc.format.extent 57708 bytes-
dc.format.extent 73075 bytes-
dc.format.extent 313252 bytes-
dc.format.extent 629436 bytes-
dc.format.extent 473069 bytes-
dc.format.extent 597591 bytes-
dc.format.extent 789197 bytes-
dc.format.extent 631462 bytes-
dc.format.extent 955407 bytes-
dc.format.extent 199545 bytes-
dc.format.extent 32893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15350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清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滿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蒙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滿文zh_TW
dc.title (題名) 清朝前期的滿洲政治文化與蒙古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匯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一)〉,中國第一歷史館案館,關孝廉編譯,《歷史檔案》,80(北京,20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史館檔》之《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歷次續纂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史館檔•傳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第八輯,滿文諭摺,第一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6(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三十二輯,滿文諭摺,第五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9年(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清宮珍藏歷世達賴喇嘛檔案薈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清史稿•藩部世表、列傳》,稿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清國史館奏稿》,北京:國家圖書館,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清國史館外藩蒙古各部表傳》,十五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收入《故宮圖書季刊》,1:1,臺北,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康熙起居注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康熙起居注冊》,漢文本、滿文本稿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康熙起居注冊》,漢文本、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乾隆朝上諭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乾嘉年間五臺山寺廟行宮修繕工程史料(上)、(下)〉,中國第一歷史館案館,《歷史檔案》,83、84(北京,200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歷次續纂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合肥:黃山書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滿文老檔》,東京:東洋文庫,1955,冊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舊滿洲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58(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官書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一學三貫清文鑑》,(清)屯圖,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冊7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大清滿洲實錄》,臺北:華文出版社,民58(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內蒙古圖書館藏,滿文、蒙文合璧抄寫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三合便覽》,(清)富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五體清文鑑譯解》,田村實造、今西春秋、佐藤長,京都:京都大學,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平西笳吹樂章清漢合譜》,收入《御製律呂正義後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平定察哈爾方略校補》,(清)勒德洪著,吳豐培校補,收入吳豐培整理,《清初稀見方略四種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丹書克經》,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紀昀總纂,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白傘蓋經》,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碑帖拓片匯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印藏漢蒙佛教史如意寶樹》,(清)松巴堪布•益西班覺著,蒲文成、才讓譯,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西藏王臣記》,(清)五世達賴著,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西域圖志校注》,鍾興麒等校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百二十老人語錄》emu tanggū orin saksa i gisun sarkiyan,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藏本(limited edition reprint by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初學必讀》,光緒十六年新鑴,收入朴恩用,《滿洲語文語研究》,第一輯,大邱:螢雪出版社,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阿勒坦汗傳》,珠榮嘎譯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金史》,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刊本,藝文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金鬘》,蒙文本,(清)納塔,喬吉校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後金檄明萬曆皇帝文〉,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佛教史大寶藏論》,(元)布頓•仁欽珠著,郭和卿譯,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東華續錄》,(清)王先謙,收入《十二朝東華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2(19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紅史》,(元)蔡巴•貢噶多吉著,東嘎•洛桑赤列校注,陳慶英、周潤年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音韻逢源》,(清)恩裕,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2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庭訓格言》,(清)清聖祖,收入李健注譯,《康熙皇帝告萬民書康熙皇帝教子格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皇朝禮器圖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皇清開國方略》,(清)阿桂等奉敕撰,滿文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皇清開國方略》(清)阿桂等奉敕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清)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清)陳康棋,北京:中華書局,1997,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御製滿漢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御製增訂清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御製滿蒙文鑑》,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720-7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御製滿蒙文鑑》,袖珍精寫本,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御製滿蒙文鑑總綱》,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御製滿珠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御製詩文十全集》,(清)清高宗,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清)清高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御製繙譯名義集正訛》,北京大學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笳吹樂章滿洲蒙古漢文合譜》,收入《御製律呂正義後編》,《故宮珍本叢刊》,冊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笳吹樂章滿洲蒙古漢文合譜》,泥金精寫本,《故宮珍本叢刊》,冊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番僧源流考》,(清)鍾方編,收入《西藏宗教源流考、番僧源流考》,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祭祀全書巫人誦念全錄》,收入朴相圭,《우라 알타이 人文叢書》,서올:亞細亞文化社,1986,冊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包文漢整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清文百條》,(清)智信撰,滿漢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清朝太祖太宗世祖朝實錄蒙古史史料抄-乾隆本康熙本比較》,齊木德道爾吉、巴根那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清代佛教史料輯稿》,周叔迦編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清史稿》,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清史稿校注•藩部世表三》,臺北:國史館,民75(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清國史•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清實錄•太祖實錄(高皇帝)》,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教育文化出版社,1988,冊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清實錄•世祖實錄(三)》,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冊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清涼山新志》,《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冊2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理藩院則例》,楊選第、金峰校注,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理藩院則例》,尼日拉圖、金峰校注,蒙文本,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國朝宮史續編》,(清)慶桂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欽定同文韻統》,(清)允祿、傅□等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80(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欽定八旗通志》,鐵保等奉敕纂,景印清嘉慶四年刊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欽定音韻闡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欽定清漢對音字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欽定遼金元史三史國語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欽定蒙古源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英廉、于敏中等奉敕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欽定滿洲源流考》,(清)英廉、于敏中等奉敕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欽定重定契丹國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欽定重定大金國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欽定元史語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欽定大清會典》(乾隆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清)崑岡,北京:中華書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欽定西域同文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欽定清涼山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2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欽定石渠寶汲續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欽定石渠寶汲三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欽定祕殿珠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欽定祕殿珠林續編》,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4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新刻校正買賣蒙古同文雜字》,收入賈敬顏、朱風合輯,《蒙古譯語、女真譯語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雍和宮志略》,金梁編纂,牛力耕校訂(版權頁寫做:陳家璡校訂),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聖武記》,(清)魏源,臺北:世界書局,民69(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聖地清涼山志》,(清)章嘉國師若必多吉著,王璐譯,收入《五臺山研究》,23,太原,199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楊家駱,臺北:鼎文書局,民81(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滿漢異域錄校注》,(清)圖理琛著,莊吉發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2(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滿漢同文雜字•清字解學士詩》,收入中嶋幹起,〈北京圖書館藏「清字解學士詩」の研究〉,《アジア•アブリカ言語文化研究》,46-47(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滿蒙漢三體字書》,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冊7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滿文大藏經•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滿洲西林覺羅氏祭祀書》,(清)鄂爾泰修,收入《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冊4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滿蒙漢藏大藏全咒》,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滿文《大遼國史》》,崔鶴根,서올:서올大學 校出版部,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滿文本蒙古源流》,收入朴相圭,《우라 알타이 人文叢書》,서올:亞細亞文化社,1986,冊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滿和蒙和對譯滿洲實錄》,今西春秋,東京:刀水書房,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蒙古佛教史》,(清)固始噶居巴•洛桑澤培著,陳慶英、烏力吉譯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蒙古喇嘛教史》,ジクメ•ナムカ著,外務省調查部譯,東京:生活社,昭和15(19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蒙古政教史》,(清)耶喜巴勒登著,蘇魯格譯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蒙古文甘珠爾•丹珠爾目錄》,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蒙古托忒字彙》,北京大學圖書館,藍晒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第一輯,包文漢、奇•朝克圖主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蒙古祕史》校勘本》,額爾登泰、烏云達賚校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蒙古游牧記》,(清)張穆著,張正明等點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遼史拾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衛藏通志》,(清)松筠,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莊吉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8(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聽雨叢談》,(清)福格,北京:中華書局,1997,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濟南:齊魯書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專書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王立平、張斌翀編著,《避暑山莊春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之比較》,上冊,臺北:時報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俊中,《五世達賴教政權力的崛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90(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俊中,《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景澤,《清朝開國時期八旗研究1583-1661》,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堯、陳慶英主編,《西藏歷史文化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西薩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璐,《走出雪域-藏傳佛教聖跡錄》,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鋒,《從漢字到漢字系文字-漢字文化圈文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扎奇斯欽,《蒙古和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67(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編委會,《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世界滿文文獻目錄》,北京: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內蒙古蒙古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整理,《二十一卷本辭典》,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蒙漢詞典》,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昭和法寶總目錄》,原版發行: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臺北:世樺印刷,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扎洛,《菩提樹下-藏傳佛教文化圈》,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乾隆滿文大藏經繪畫-藏傳佛教眾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宮藏傳佛教文物》,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繪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石光偉、劉厚生編著,《滿族薩滿跳神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石光偉、劉桂騰、凌瑞蘭,《滿族音樂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包文漢、喬吉編著,《蒙文歷史文獻概述》,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江橋,《康熙《御製清文鑑》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安雙城主編,《滿漢大辭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色音,《東北亞的薩滿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向斯,《書香故宮-中國宮廷善本》,臺北:實學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向斯,《皇帝的佛緣》,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朱學淵,《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佟佳江,《清史稿訂誤》,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杜江,《清帝承德離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杜繼文、黃明信主編,《佛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宋德宣,《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沈衛榮,《一世達賴喇嘛傳》,臺北:唐山出版社,民85(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沙•比拉著,陳弘法譯,《蒙古史學史》,海拉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阿•馬•波茲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卷2,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林光明編修,《大藏全咒新編》,臺北:嘉豐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林光明編著,《心經集成》,臺北:嘉豐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卓日格圖編,《漢藏蒙對照佛教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委會,《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志》,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金啟琮,《清代蒙古史札記》,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金啟琮,《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吳汝鈞,《佛教大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1995北京重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吳釗,《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吳澤炎等編,《(大陸版)辭源》,臺北:商務印書館,民82(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定宜庄,《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哈斯巴特爾編繪,《蒙古族傳統文化圖鑒》,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紀大椿主編,《新疆歷史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胡雪峰、嘉木揚•凱朝,《藏漢蒙佛教日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烏蘭,《《蒙古源流》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烏蘭杰,《蒙古族音樂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納日碧力戈,《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格•拉西色楞主編,《蒙古文《甘珠爾》佛像大全》,上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符拉基米爾佐夫著,陳偉、陳鵬譯,《蒙古書面語與喀爾喀方言比較語法》,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閆天靈,《漢族移民與近代內蒙古社會變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文獻檔案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1(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2(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文獻檔案總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5(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72(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5(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郭淑雲,《原始活態文化-薩滿教透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陳萬鼐,《清史樂志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67(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陳啟龍,《八思巴生平與《彰所知論》對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黃春和,《白塔寺》,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黃潤華、屈六生主編,《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黃禮儀、石光偉編,《滿族民歌選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黃禮儀、石光偉編,《滿族民歌選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黃強、色音,《薩滿教圖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黃顥,《在北京的藏族文物》,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傅斯年,《東北史綱》,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張羽新,《清政府與喇嘛教-附清代喇嘛教碑刻錄》,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張廣達、榮新江,《于闐史叢考》,上海:上海書店,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民91(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新蒙漢詞典編委會,《新蒙漢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下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趙志忠,《清代滿語文學史略》,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趙玲、牛伯忱,《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趙林恩編注,《五臺山詩歌總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喜蕾,《元代高麗貢女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董萬崙,《清肇祖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萬依、王樹卿、劉潞著,《清代宮廷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萬依、黃海濤,《清代宮廷音樂》,香港: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圖齊、海西希著,耿昇譯,《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愛新覺羅•瀛生,《老北京與滿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愛新覺羅•瀛生,《滿語雜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榮蘇赫等主編,《蒙古族文學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齊敬之,《外八廟碑文注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劉厚生編著,《清代宮廷薩滿祭祀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劉小萌、定宜庄,《薩滿教與東北民族》,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劉東昇主編,《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德勒格編著,《內蒙古喇嘛教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蒙古族通史編委會,《蒙古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戴逸、李文海主編,《清通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盧秀麗、閻向東編著,《遼寧省圖書館滿文古籍綜錄》,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賴永海、楊維中譯注,《新譯楞嚴經》,臺北:三民書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魏斐德著(Frederic Wakeman, Jr.),陳蘇鎮等譯,《洪業》(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道潤梯步譯校,《新譯校注《蒙古源流》》,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額爾登泰、烏雲達賚、阿薩拉圖著,《《蒙古祕史》詞匯選釋》,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聶崇正,〈清代宮廷畫家雜談〉,《宮廷藝術光輝-清代宮廷繪畫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民85(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羅志淵主編,《政治學》,收入《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第九刷,民81(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羅康隆,《族際關係論》,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釋妙舟編,《蒙藏佛教史》,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五十嵐牧太著,《熱河古蹟と西藏藝術》,東京:第一書房,昭和57年(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石橋崇雄,《大清帝國》,東京:講談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平野聰,《清帝國とチベット問題-多民族統合の成立と瓦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松村潤,《清太祖實錄の研究》,東京:東洋文庫,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嘉木揚凱朝,《モンゴル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崔鶴根,《蒙古諸汗 源流의 寶綱》,서올:玄文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Berger, Patricia. Empire of Emptiness: Buddhist Art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Edited by Buswill, Robert E. Jr.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Crossley, Pamela Kyle. 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and Philippe Forêt ed.,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Orzech, Charles D. Politics and Transcendent Wisdom: 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s of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Pang, Tatjana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Manchu Manuscripts and Blockprints in the St. 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ssue 2, Wiesbaden:Harrassowitz Verlag,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Poppe, Nicholas etc., Catalogue of the Manchu-Mongol Section of The Tokyo Bunko. Tokyo: The Toyo bunko and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 Poppe, Nicholas. Grammar of Written Mongolian,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6.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sr: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7. Li, Gertraude Roth. Manchu: a Textbook for Reading Documents.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A. S. 馬林諾夫,〈論五世達賴喇嘛的地位-其冊文和封號的淺釋〉,《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三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文崇一,〈亞洲東北與北美西北及太平洋的鳥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2(臺北:19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漢化、胡化、洋化:中國歷史文化的質變與多元性格」國際學術研討會,民國92年12月1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征,〈略談《達賴喇嘛源流》的歷史價值〉,《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家鵬,〈乾隆與滿族喇嘛寺院-兼論滿族宗教信仰的演變〉,《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鍾翰,〈滿族先世的發祥地問題〉,《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鍾翰,〈清初八旗蒙古考〉,《清史雜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璐,〈五臺山與西藏〉,《五臺山研究》,1995:4,(山西: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巴干,〈「印、藏、蒙汗統同源」論分析〉,收入《蒙古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館藏蒙古學古籍文獻介紹(之一):金泥寫本蒙文《甘珠爾》〉,《內蒙古社會科學》,72(呼和浩特,199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甘德星,〈滿文羅馬字拼寫法芻議〉,《滿學研究》,第六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白新良,〈順康雍時期八旗教育述評〉,收入《鄭天挺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白洪希,〈盛京清寧宮薩滿祭祀考辨〉,《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2(北京,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寶日吉根(包文漢),〈蒙古王公表傳纂修考〉,《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寶日吉根(包文漢),〈《蒙古王公表傳》纂修再考-第一部《表傳》由何種文字寫成〉,《清史研究》,19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包•達爾汗,〈蒙古博教幸存緣由考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3(北京,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包國慶,〈敖漢、奈曼部歸清始末-從滿蒙文檔案史料看察哈爾本部的分裂〉,齊木德道爾吉主編,《蒙古史研究》,第七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松村潤,〈清朝開國神話再考〉,收入《慶祝王鍾翰教授八十五暨韋慶遠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論文合集》,合肥:黃山書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吳聖雄,〈《同文韻統》所反映的近代北方官話音〉,《國文學報》,15(臺北,民75(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朱賽虹,〈讀乾隆《清文翻譯全藏經序》〉,《紫禁城》,113(北京,20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向斯,〈中國佛經總集《大藏經》〉,《紫禁城》,113(20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余英時,〈自序二〉,《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民92(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余少華,〈蒙古樂與滿洲舞在清代的文化功能〉,《滿學研究》,第六輯(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李之檀,〈滿文《大藏經》經版今安在〉,《紫禁城》,113(20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李保文,〈關於康熙版蒙古文《甘珠爾》經的刊刻〉,《故宮博物院院刊》,103(北京,200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李保文編譯,〈康熙六年《蒙古律書》〉,《歷史檔案》,88(北京,200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李亭治,〈關於三仙女傳說的歷史考察〉,《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8(198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李翎,〈海棠山摩崖造像與阜新地區清代密教特徵〉,《中國藏學》,1999:2(北京,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李勤璞譯,劉紅軍校,〈清初滿族文化中的蒙古文學傳統〉,《滿語研究》,26(哈爾濱,19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李勤璞,〈白喇嘛與清朝藏傳佛教的建立〉,《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臺北,1998),頁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李勤璞,〈敬答王俊中先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李勤璞,〈斡祿打兒罕囊素:清朝藏傳佛教開山考〉,《蒙古學信息》,2002:3、4(呼和浩特,2002),頁17-29、12-23;2003:1、2(呼和浩特,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李勤璞,〈遼陽《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文研究〉,《滿語研究》21(哈爾濱,199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李勤璞,〈遼陽喇嘛墳順治十五年三體碑文錄譯〉,《社會科學輯刊》,增刊2(瀋陽,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李勤璞,〈明末遼東邊喇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3(臺北,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李勤璞,〈盛京嘛哈噶喇考證-滿洲喇嘛教研究之一〉,《藏學研究論集》,第七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李勤璞,〈盛京實勝寺漢文碑記研究〉,《遼海文物學刊》,17(瀋陽,199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李勤璞,〈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關老爺像及其藏蒙文刻文〉,收入霍巍、李永憲主編,《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李鳳珍,〈試論清代西藏遞丹書克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9(19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李學智,〈金史語解正誤初稿〉,《新亞學報》,5:2(香港:19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希都日古,〈論十七世紀蒙古編年史的史學模式-印藏蒙同源論〉,《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5(呼和浩特,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那本吉拉,〈元明清時期蒙古人的摩訶葛剌神崇拜及相關文學作品研究(續完)〉,《中國藏學》,2001:3(北京,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那仁朝格圖,〈果親王允禮以及蒙譯伏藏經〉,《清史研究》,200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沙•畢拉,〈滿洲文化與蒙古教育〉,《滿學研究》,第三輯(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佟侻,〈清入關前滿族宮廷音樂概說〉,《滿族研究》,199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何冠彪,〈論清高宗之重修遼、金、元三史〉,《故宮學術季刊》,1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周煒,〈藏傳佛教化身理論與格薩爾的本生〉,《中國藏學》,199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金成修,〈十六、十七世紀蒙古政治改革論與藏傳佛教-以土默特、喀爾喀左翼為中心〉,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金啟琮,〈清代漢譯的蒙古樂曲〉,收入《漠南集》,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林士鉉,〈清代滿文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十二輯,臺北:華嚴蓮社,民國91(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林士鉉,〈契約文書中的滿漢合璧印章:以《宜蘭古文書》為例〉,《政大史粹》,第四期(臺北,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林慶勳,〈刻本《圓音正考》所反映的音韻現象〉,《聲韻論叢》,第三輯,臺北:學生書局,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孟繁興,〈承德殊像寺與五台山殊像寺〉,《避暑山莊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定宜庄,〈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滿族研究》,2002:1(哈爾濱,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奇文瑛,〈滿蒙文化淵源關係淺析〉,《清史研究》,8(199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奇車山,〈《祭祀全書巫人誦念全錄》譯注〉,《滿語研究》,24、25、26(1997:1、2;19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季永海,〈清代賜號考釋〉,《滿語研究》,17(19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春花,〈論《滿文大藏經》的語言學價值〉,《故宮博物院院刊》,98(200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胡進杉,〈阿彌陀經的藏文譯本-聖極樂世界莊嚴大乘經〉,《故宮文物月刊》,12:3(135:199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胡進杉,〈第三輩章嘉呼圖克圖及其創製的滿文經咒新字〉,《中國藏學》,1996:1(北京,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胡進杉,〈乾隆宏願,法寶明珠-《清文全藏經》〉,《故宮文物月刊》,22:9(261:2004.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胡進杉,〈溥心畬觀音圖上的藏文咒〉,《故宮文物月刊》,11:7(127:1993.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姜舜源,〈明清宮廷朝鮮“采女”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4(北京,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姜相順,〈清宮滿族薩滿祭祀的珍貴遺物〉,《滿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姜相順、佟永功,〈乾隆帝東巡盛京於清寧宮祭神〉,《滿族研究》,23(199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翁連溪,〈滿文《大藏經》中的插圖〉,《紫禁城》,113(20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翁連溪,〈乾隆版滿文《大藏經》刊刻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98(200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烏蘭,〈印藏蒙一統傳說故事的由來〉,《蒙古史研究》,第六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高明道,〈如來智印三昧經翻譯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2(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袁森坡,〈清代口外行宮的由來與承德避暑山莊的發展過程〉,《清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袁荃猷,〈一幅難得的清代蒙古族作樂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秦永章,〈二世章嘉活佛及其政治活動述略〉,《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6(北京,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馬釗,〈滿學:清朝統治的民族特色-1990年以來以英語發表的清史著作綜述之一〉,《清史譯叢》,第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馬連龍,〈三世章嘉國師駐錫五臺山事略〉,《五臺山研究》,20(198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桑丁才仁,〈略述清代西藏丹書克的有關問題〉,《中國藏學》,19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徐凱,〈滿洲八旗中高麗士大夫家族〉,《明清論叢》,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徐凱、常越男,〈蒙古氏族與八旗滿洲旗分佐領〉,《滿學研究》,第七輯(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莊吉發,〈滿蒙藏文獻足徵〉,《故宮文物月刊》,3:9(36:198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莊吉發,〈從薩滿信仰及祕密會黨的盛行分析清代關帝崇拜的普及〉,《清史論集》,第一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莊吉發,〈文獻足徵-《滿文原檔》與清史研究〉,《清史論集》,第一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莊吉發,〈朝鮮與清朝天人感應思想的比較〉,《清史論集》,第一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莊吉發,〈清太祖太宗時期滿蒙聯姻的過程及其意義〉,《清史論集》,第二輯,(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大藏經》滿文譯本研究〉,《清史論集》,第三輯(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莊吉發,〈清太宗嗣統與朝鮮丁卯之役〉,《清史論集》,第四輯(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莊吉發,〈清朝宗教政策的探討〉,《清史論集》,第五輯(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莊吉發,〈從北亞草原族群薩滿信仰的變遷看佛道思想的普及化〉,《清史論集》,第六輯(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郭美蘭,〈六世班禪朝覲始末〉,《清史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郭美蘭,〈康熙年間口外行宮的興建〉,《紀念避暑山莊300周年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承德,200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陳芳,〈滿文《大藏經》的裝潢〉,《紫禁城》,113(20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陳寅恪,〈《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陳振遠、李海濤,〈淺談章嘉活佛與“康乾盛世”外八廟的關係〉,《山莊研究-紀念承德避暑山莊建園290週年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陳慶英,〈雍和宮雜論〉,《藏族歷史宗教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賀其葉勒圖,〈藏傳佛教呼圖克圖職銜考釋〉,《中國藏學》,19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黃俊泰,〈滿文對音規則及其所反映的清初北音音系〉,《國文學報》,16臺北:民76(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黃啟江,〈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十二期(臺北:民91(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彭國棟,〈國防研究院出版清史〉,《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彙編(上冊)》,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68(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張永江,〈八旗蒙古任官初探〉,《蒙古史研究》,第三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張斌翀,〈試論康乾盛世承德外八廟設計中對統一向心思想的含蓄表現〉,《山莊研究-紀念承德避暑山莊建園290週年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張博泉,〈試論我國歷代疆域的構成與歷代邊疆政策的依據〉,《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張振揚,〈「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張德玉,〈佛托媽媽姓別考辨〉,《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楠木賢道,〈天聰年間愛新國對蒙古諸部的法律支配〉,《蒙古史研究》,第七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趙志強,〈北塔法輪寺與蒙古族滿族錫伯族關係述論〉,《滿族研究》,24(199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趙德貴,〈清前期蒙古旗分佐領研究-從《欽定八旗通志》說起〉,《滿學研究》,第七輯(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趙雲田,〈章嘉和清朝的藏傳佛教政策〉,《西藏研究》,198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楊玉良,〈一部尚未刊行的翻譯詞典-清官方敕纂的《華夷譯語》〉,《故宮博物院院刊》,198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萬依,〈清代宮中的滿族音樂〉,《滿學研究》,第一輯(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董萬崙,〈《舊滿洲檔》記清始祖傳說研究〉,《故宮學術季刊》,11:1(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劉桂騰,〈薩滿教與滿洲跳神音樂的流變〉,《滿學研究》,第一輯(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潘志群,〈清初的統治正當性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蔡玫芬,〈丹舒克:故宮藏傳法器來源之一〉,《故宮文物月刊》,10:4(112:199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著,華立譯,〈清代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清史研究》,2002:4(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閻崇年,〈滿洲初期文化滿蒙二元性解析〉,《故宮博物院院刊》,79(19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羅明輝,〈清代宮廷音樂的政治文化作用〉,《滿學研究》,第六輯(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羅文華,〈《滿文大藏經》藏傳佛教繪畫-兼及尊神名號中的滿文阿禮嘎禮字〉,《故宮博物院院刊》,107(2003:3),頁32-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羅文華,〈乾隆時期宮廷藏傳佛教繪畫研究〉,《故宮學刊》,第一輯(北京,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蘇魯格,〈「印、藏、蒙同源說」之我見〉,《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蕭寧,〈章嘉呼圖克圖與五臺山佛教〉,《五臺山研究》,25(199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中見立夫,〈《百二十老人語錄》の諸問題〉,《満族史研究通信》,第九號(東京,20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井黒忍,〈満譯正史の基礎的檢討-《満文金史(aisin gurun i suduri bithe)》の事例をもとに〉,《満族史研究》,第三號(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石濱裕美子,〈乾隆帝僧形図の終えて〉《満族史研究》,第四號(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石濱裕美子,〈北海闡福寺と乾隆帝の白傘蓋佛信仰について〉,《満族史研究》,第三號(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杉山清彥,〈大清帝国史のための覺書-セミナー「清朝社會と八旗制」をめくって〉,《満族史研究》,第十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 佐藤長等,〈學問の思い出-佐藤長博士を圍んで〉,《東方學》,第百七輯(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6. 村上信明,〈乾隆40年代後半以降の担當した蒙古旗人官僚〉,《史峰》,第十號(茨城:200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7. 岡田英弘,〈清初の満洲文化におけるモンゴル的要素〉,《清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8. 宮崎市定,〈清朝におけゐ國語問題の一面〉,《アジア史研究》,冊3,東京:同朋舍,昭和54(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9. 神田信夫,〈《百二十老人語錄》を求めて〉、《満族史研究通信》,第九號(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0. 崔鶴根著,《알타이語学論攷》,서올:玄文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1. 崔鶴根,〈金史에對햬서〉,서올:玄文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2. 崔鶴根,〈「蒙古史資料」와「蒙古源流」에對햬서〉,서올:玄文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3. Atwood, Christopher P. ““Worshiping Grace”: The Language of Loyalty in Qing Mongolia”, Late Imperial China, 21:2(2000.12), pp. 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4. Carl Johan Elverskog, “Buddhism, History & Power: The Jewel Translucent Sutra and the Formation of Mongol Identity.”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5. Crossley, Pamela Kyle. “ Stuction and symbol in the role of the Ming-Qing foreign translation bureaus (siyi guan)”, Central and Inner Asian Studies, 5(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6. Crossley, Pamela Kyle. and Rawski, Evelyn. “ A profile of the Manchu language in Ch’ing histo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3(199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7. Durrant, Stephen W. “Repetition in the Manchu origin myth as a feature of oral narrative” Central Asian Journal, 2-4(1973), pp. 32-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8. Fletcher, Joseph F. “China and Central Asia, 1368-1884”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Ed. John King Fairba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Third Printing,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9. Farquhar, David M. “Origins of The Manchus’ Mongolian Policy”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Ed. John King Fairban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Third Printing, 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0. Grupper, Samuel Martin. “The Manchu Imperial Cult of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Texts and Studies on The Tantric Sanctuary of Mahakala at Mukden.”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1. Tak-Sing Kam(甘德星), “Manchu-Tibet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A Reappraisal.” Harvard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2. Mair, Victor H. “Buddhism and the rise of the written vernacular in east asia: the making of national languag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3(199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3. Mark C. Elliott, “Manchu-Language Archives and the New Qing History” 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足徵-第二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2005.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4. Michael G. Chang, “A Court on Horseback: Constructing Manchu Ethno-Dynastic Rule in China, 1751-1784.” Californi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5. Rozycki, William.“Mongol Elements in Manchu.”, Indiana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6. Stary, Giovanni. “An unknown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Manchu writing: the “Indian letters”(tianzhu zi 天竺字)”,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8/2(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7. Peterson, Willard J. “Introduction: New order for the Old Order” in 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Part I, Vol.9, of ed. Willard J. Peterso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8. Uspensky, Vladimir L. “The previous incarnations of Qianlong emperor according to the Panchen lama Blo bzang dpal ldan ye shes”, Tibet, Past and Present: Tibetan Studies I, Ed. By Henk Blezer. Lleiden. etc., Brill.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9. von Stael-Holstein, Baron A. “The Emperor Ch’ien-lung and the Larger Śūramgamasūtra” Harvard Journal of Studies, Vol.1(19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0. Wang, Wiangyun. “Tibetan Buddhism at the Court of Q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1717-86).” Harvard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1. Wang, Wiangyun. “The Qing Court’s Tibet Connection: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 and the Qianlong Empero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0(2000:1), pp. 125-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2. Yu, Siu-wah.(余少華)“The Meaning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Non-Chinese Music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Manchu Cour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