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法規限制, 產業結構與企業策略: 電療產業之探討
作者 林金蓮
貢獻者 林祖嘉
林金蓮
關鍵詞 法規限制
產業結構
企業策略
電療產業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8:50:09 (UTC+8)
摘要 論 文 摘 要

由於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已成全球趨勢,對醫療器材之需求日趨增加,但醫療器材產業不同於一般消費性產品產業,因為牽涉到人民的生命福祉,各國政府對醫療器材均訂有各種規範標準,舉凡產品之生產、規格、用途、操作說明、標示、廣告、銷售等等均在管制之列。但因歐美各國及台灣,法規標準的寛嚴並不一致,因此產業的發展亦不相同,本論文即以電療產業為例,探討不同的法規限制,如何影響產業結構,而企業又會採取何種最適之競爭策略,以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

經過本研究之分析後發現,法規若對產品的使用與銷售,設立嚴格的限制,則企業會以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創造經濟規模、降低營運成本為企業經營策略,所採取的方式為透過不斷的購併,擴大巿場占有率,以設立進入障礙,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若法規對產品之限制相對不嚴格的情況下,企業則會創新產品,採取產品差異化與區隔化的競爭策略。

相較於國外,我國的電療產品,由於法規對可使用的範圍管制更為嚴格,加上健保的不給付,使產品在國內銷售層層受限,而缺少國內的銷售經驗,無法了解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創新能力因而無法提昇,影響所及,台灣電療業者,在外銷巿場亦淪為低價競爭。本研究以波特的國家競爭鑽石模型分析了台灣電療產業發展的有利及不利條件,亦對台灣電療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一、書籍及網站
王芸(2002),「嬰兒潮人口驅動矯形支架與輔具巿場起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3月, 8-9頁。
王淑芬 (2001),「電刺激止痛之應用」,物理因子治療學,合記圖書出版社,2001年9月,161-188頁。
方博亮、林祖嘉(1999),管理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年5月,159-163 頁。
吳思華,策略九說,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35-75頁。
吳至中(2002),「從美國與日本的個案來看老人安養」,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4月,1-5頁。
吳至中(2002),「從三倍價差談醫療器材之產品責任」,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6月, 21-23頁。
吳至中(2002),「運動器材或醫療器材?」,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7月,1-4頁。
李子偉 (2003),「國際醫療器材法規現況與趨勢」,醫療保健器材產業法規驗證說明會,34-35頁。
林綺芬 (1998),「科隆的TENS經皮神經電刺激器打破醫療器材外銷的傳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1998年11月, 16-17頁。
林綺芬(2002),「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全球第一份傳統學策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7月,1-3頁。
林家宏(2002),「美國FDA發佈醫療器材上巿後監督辦法」,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 年7月,17頁。
洪慧靜 (1998),台灣疼痛治療十年發展史與現況調查,www.pain-management/normal/p24.htm。
徐慶昇 (2002),「由美商Nautilus Group看台灣健身器材之發展」,
寶來證券產業趨勢深入分析, www. Finairport.com。
孫德銓(2001),「醫療器材產業之特性、遠景及投資策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1年5月,20-24頁。
國貿局即時商情 www.trade.gov.tw,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 2001年5月22日。
黃小文 (2003),「我國醫療器材管理制度與國際化」,醫療保健器材產業法規驗證說明會,4-18頁。
馮晋嘉 (1998),「科隆實業-自創品牌行銷世界」,第二屆企業國際化個案研討會論文集, 35-42頁。
馮晋嘉(2002),「居家照護巿場維持高成長率,業者投入特殊族群產品線」,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10月,9-10頁。
鄭誠功 (2001),「國內醫療器材產業如何邁向國際化」,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1年7月, 22-23頁。
劉大和 (2001),「台灣的老年人口、生育率和扶養比」, 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28.htm。
醫療器材報導,「2001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進出口統計」,2002年5月,1-5頁。
二、論文
王婉馨,「由ISO 9000建構醫療器管理資訊系統」,中原大學醫學工
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王雅麗,「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策略分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何瑞明,「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GMP與醫院醫療器材品質確保之研究」,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李顯章,「台灣地區醫療儀器業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許峻獻,「CE認證專案研究-以醫療器材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郭文華,「中藥離子導入與雷公藤的文獻分析暨雷公藤用離子導入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臨床療效評估」,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張永立,「台灣醫療儀器產業環境與巿場競爭策略」,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馮晋嘉,「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曾國烈,「穴位刺激對乾眼症的療效評估」,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黃偉邦,「醫療器材產品購買行為中之資訊處理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黃永松,「醫療器材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企管組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厲世偉,「國內醫療器材選購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巿牙醫師選購牙科診療枱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魏文秀,「醫療器材供應鏈管理模式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蘇秀鑾,「醫療藥衛材之供應鏈管理之整合模型研究-以甲公司為案例分析」,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闕巧婷,「臺灣西學中醫師養成制度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外文部分
Trish Dromey (2000), 「A Pound Lost Is Pound Gained for Slendertone」, Irish-Examiner Magazine, page 3-5.
Don Harvery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page 3-39.
Dr. Mitchell Max (1999), 「Conquering Pain」, Business Week , March 1, 1999, p. 3-12.
Michael J. Murphy (2002), 「Slendertone: Creating a World-Class Brand」,Strategic Marketing Management Cases,7th Editio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2,page 358-369, 636-642.
Cariona Neary( 2001), 「Case Study: Slendertone」,German-Irish Chamber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port, Page 17-25.
Porter,M.E.(1999),競爭優勢,李明軒與邱如美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PAGE 235-259
Porter,M.E.(1998),競爭策略,周旭華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PAGE 235-259.
Porter, M.E. (1996),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與邱如美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PAGE 9-17, 285-305, 891-989.
WHO(2002),「Traditional Medicine – Growing Needs and Potential」, WHO Policy Perspectives on Medicines, 2002.
Medical Data International(1999), Market and Technology Report, U.S. market for pain management products, Report RP821922.
英文網站:
www.iso.com
www.iec.ch
www.oecd.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IMBA)
89932003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32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祖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金蓮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金蓮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Sep-2009 18:50:09 (UTC+8)-
dc.date.available 17-Sep-2009 18:50: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Sep-2009 18:50:0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9932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9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I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932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 文 摘 要

由於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已成全球趨勢,對醫療器材之需求日趨增加,但醫療器材產業不同於一般消費性產品產業,因為牽涉到人民的生命福祉,各國政府對醫療器材均訂有各種規範標準,舉凡產品之生產、規格、用途、操作說明、標示、廣告、銷售等等均在管制之列。但因歐美各國及台灣,法規標準的寛嚴並不一致,因此產業的發展亦不相同,本論文即以電療產業為例,探討不同的法規限制,如何影響產業結構,而企業又會採取何種最適之競爭策略,以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

經過本研究之分析後發現,法規若對產品的使用與銷售,設立嚴格的限制,則企業會以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創造經濟規模、降低營運成本為企業經營策略,所採取的方式為透過不斷的購併,擴大巿場占有率,以設立進入障礙,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若法規對產品之限制相對不嚴格的情況下,企業則會創新產品,採取產品差異化與區隔化的競爭策略。

相較於國外,我國的電療產品,由於法規對可使用的範圍管制更為嚴格,加上健保的不給付,使產品在國內銷售層層受限,而缺少國內的銷售經驗,無法了解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創新能力因而無法提昇,影響所及,台灣電療業者,在外銷巿場亦淪為低價競爭。本研究以波特的國家競爭鑽石模型分析了台灣電療產業發展的有利及不利條件,亦對台灣電療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圖目錄 ……………………………… 4
表目錄 ……………………………….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架構 ……………………………………..10

第二章 醫療器材產業概況
第一節 醫療器材的定義與分類……………………………..…13
第二節 醫療器材法規…………………………………………..15
第三節 醫療器材產業特性……………………………………..26
第四節 全球醫療器材巿場現況………………………………..30
第五節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現況……………………………..…33
第六節 本章小結……………………………………………..…38

第三章 電療產品與巿場概況
第一節 電療產品運用領域……………………………………..45
第二節 電療產品之巿場潛力…………………………………..50
第三節 台灣電療產業面臨之問題……………………………..64

第四章 歐美台三地個案公司分析比較
第一節 法規限制、產業結構與企業策略相關文獻………….66
第二節 電療產業的法規限制………………………………….71
第三節 歐美台三地個案公司之發展比較…………………….76
第四節 三個案分析比較結論………………………………….94
第五章 台灣電療產業發展建議
第一節  專業人士訪談………………………………………… 97
第二節 我國電療產業之鑽石模型分析………………………102
第三節 台灣電療產業發展建議………………………………10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3

中文參考文獻…………………………………………………………116
英文參考文獻…………………………………………………………119
zh_TW
dc.format.extent 6487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592 bytes-
dc.format.extent 147946 bytes-
dc.format.extent 8260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32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法規限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產業結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電療產業zh_TW
dc.title (題名) 法規限制, 產業結構與企業策略: 電療產業之探討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及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芸(2002),「嬰兒潮人口驅動矯形支架與輔具巿場起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3月, 8-9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淑芬 (2001),「電刺激止痛之應用」,物理因子治療學,合記圖書出版社,2001年9月,161-18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博亮、林祖嘉(1999),管理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年5月,159-163 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思華,策略九說,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35-7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至中(2002),「從美國與日本的個案來看老人安養」,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4月,1-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至中(2002),「從三倍價差談醫療器材之產品責任」,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6月, 21-2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至中(2002),「運動器材或醫療器材?」,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7月,1-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子偉 (2003),「國際醫療器材法規現況與趨勢」,醫療保健器材產業法規驗證說明會,34-3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綺芬 (1998),「科隆的TENS經皮神經電刺激器打破醫療器材外銷的傳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1998年11月, 16-1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綺芬(2002),「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全球第一份傳統學策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7月,1-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家宏(2002),「美國FDA發佈醫療器材上巿後監督辦法」,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 年7月,17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慧靜 (1998),台灣疼痛治療十年發展史與現況調查,www.pain-management/normal/p2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慶昇 (2002),「由美商Nautilus Group看台灣健身器材之發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寶來證券產業趨勢深入分析, www. Finairpor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德銓(2001),「醫療器材產業之特性、遠景及投資策略」,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1年5月,20-2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貿局即時商情 www.trade.gov.tw,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 2001年5月2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小文 (2003),「我國醫療器材管理制度與國際化」,醫療保健器材產業法規驗證說明會,4-1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晋嘉 (1998),「科隆實業-自創品牌行銷世界」,第二屆企業國際化個案研討會論文集, 35-42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晋嘉(2002),「居家照護巿場維持高成長率,業者投入特殊族群產品線」,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2年10月,9-10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誠功 (2001),「國內醫療器材產業如何邁向國際化」,醫療器材報導月刊,2001年7月, 22-23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大和 (2001),「台灣的老年人口、生育率和扶養比」, http://home.kimo.com.tw/liutaho/A2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醫療器材報導,「2001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進出口統計」,2002年5月,1-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婉馨,「由ISO 9000建構醫療器管理資訊系統」,中原大學醫學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雅麗,「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策略分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瑞明,「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GMP與醫院醫療器材品質確保之研究」,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顯章,「台灣地區醫療儀器業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峻獻,「CE認證專案研究-以醫療器材為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文華,「中藥離子導入與雷公藤的文獻分析暨雷公藤用離子導入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臨床療效評估」,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永立,「台灣醫療儀器產業環境與巿場競爭策略」,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晋嘉,「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國烈,「穴位刺激對乾眼症的療效評估」,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偉邦,「醫療器材產品購買行為中之資訊處理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松,「醫療器材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企管組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厲世偉,「國內醫療器材選購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巿牙醫師選購牙科診療枱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文秀,「醫療器材供應鏈管理模式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秀鑾,「醫療藥衛材之供應鏈管理之整合模型研究-以甲公司為案例分析」,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闕巧婷,「臺灣西學中醫師養成制度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rish Dromey (2000), 「A Pound Lost Is Pound Gained for Slendertone」, Irish-Examiner Magazine, page 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n Harvery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page 3-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r. Mitchell Max (1999), 「Conquering Pain」, Business Week , March 1, 1999, p. 3-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J. Murphy (2002), 「Slendertone: Creating a World-Class Brand」,Strategic Marketing Management Cases,7th Editio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2,page 358-369, 636-6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iona Neary( 2001), 「Case Study: Slendertone」,German-Irish Chamber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port, Page 17-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rter,M.E.(1999),競爭優勢,李明軒與邱如美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PAGE 235-2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rter,M.E.(1998),競爭策略,周旭華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PAGE 235-2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rter, M.E. (1996),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與邱如美譯,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PAGE 9-17, 285-305, 89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O(2002),「Traditional Medicine – Growing Needs and Potential」, WHO Policy Perspectives on Medicines,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dical Data International(1999), Market and Technology Report, U.S. market for pain management products, Report RP8219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ww.iso.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ww.iec.c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ww.oecd.org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