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創意生活產業之品牌識別打造探究
作者 林依蓁
貢獻者 李仁芳
林依蓁
關鍵詞 創意生活
品牌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09:28:16 (UTC+8)
摘要 由行政院經建會推動的「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2002-2007)」中,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是重點發展計畫之一。創意生活產業在2003年七月並列入「文化創意產業」第十三項範疇中。此後,創意生活產業引起廣泛討論。
由於品牌的價值在於激發消費者的情緒與感受,這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由此可以看出,創意生活產業既是以生活為出發點,強調「生活風格」與「創意」的結合,以及高感性社會生活中「歡愉的體驗」,恰恰符合了品牌最大的價值所在。因此本研究著重探討品牌識別與創意生活產業經營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創意生活產業之品牌識別形成過程與內涵與時代背景的演變、創辦人的生命經歷有很強烈的關連,並且會經由內部品牌的形成而強化其核心識別;同時,品牌執行工具的運用與核心要素的呈現間亦有不可分的關係,兩者若能互相搭配將可獲致更高的效益。
本研究以下依個案探討所得之研究發現與結論,對針對創意生活產業於品牌識別打造以及展現上做出三點建議。
壹、 創意生活產業業者在經營面上應能於生活中強化員工對品牌識別的認同,並選擇品牌識別一致性高的協力廠商。
貳、 創意生活產業應能將品牌識別透過文化力、技藝力展現於場所、產品與活動、服務中。
參、 在場所與產品的設計上要強調視覺感受,在活動與服務的規劃上要兼具教育、傳承意義。
參考文獻 書籍
1. 花建(郭潔敏、巫志南、王國榮、吳文娟)等人著(2005-8),《文化魔戒》,帝國文化出版。
2. 詹偉雄著(2005),《美學的經濟》,藍鯨出版社。
3. 李振昌譯(2005),Martin Lindstrom著(2005),《收買感官,信仰品牌》,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David A. Aaker著(1995),《品牌行銷法則》,商業週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 高登第譯(2002),David A. Aaker、Erich Joachimsthaler合著(2000),《品牌領導》,天下遠見出版故份有限公司。
 論文
1. 林鈺珊(2005),時尚城市中的消費部落,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研究計畫。
2. 陳景揚(2002),從「社會資源可轉移性」觀點探討台灣工藝產業的轉型-以苗栗陶瓷業為例。
3. 高千涵(2005),創意生活產業體驗營造之探究。
 期刊
1. 「盧智芳,眼光要in 意志要硬」,2005年7月, Cheers雜誌。
2. 「華陶窯致力於保留台灣文化」,2003年3月,康百視雜誌。
3. 「台灣的下一個繁榮,在創意產業」,2003年8月,數位時代雙週刊。
 專論
1. 李仁芳(2005-3),「美麗始強悍」,中時三少四壯集。
2. 陳正然(2000),「蕃薯藤的體驗行銷」,《體驗行銷》推薦序。
3. 李仁芳(2005),《創意生活產業的經營》,創意生活產業魔法書,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4. 劉維公(2005),《創意生活產業:台灣經濟的啟蒙運動》,創意生活產業魔法書,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5. Philip Kotler(2005),「行銷失效,廣告難打」,《收買感官,信仰品牌》推薦序。
6. 陳偉航,「建立品牌認同的4大策略」,工商時報。
7. 陳建勳,「生活體驗與文化記憶:創意生活產業從在地做起」,中華民國腦力整合研究協會。
8.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2003年出版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案。
9. 陳珮馨(2005),「美感經驗 創造消費需求」,經濟日報。
10. 「The One 追求心靈占有率」,聯合新聞網。
11. 陳一姍(2005),「台灣設計師打造品牌夢」,中國時報。
12. 陳珮馨(2006),「旅遊之必要 賞夕陽之必要」,經濟日報。
13. 黃彩絹(2005),「礁溪老爺酒店 讓你重溫舊夢」,聯合新聞網。
 網站
1. 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creative/。
2. 鳥創意的窩,http://blog.yam.com/christiney35
3. The one網站,http://www.theoneimages.com.tw/index.asp
4. 華陶窯網站,http://www.taconet.com.tw/baby33
5. 有瑀有魚,http://cgi.blog.yam.com/comment
6. 西陣織工業組合,http://www.nishijin.or.jp/nishijin/index.html
7. 幸運兔子京都行腳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oversea/japan/p-04-1.asp
8.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ncaf.org.tw/index.asp
9.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portal/index.as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3359013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359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仁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依蓁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依蓁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09:28:16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09:28: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09:28: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359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33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科技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359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行政院經建會推動的「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2002-2007)」中,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是重點發展計畫之一。創意生活產業在2003年七月並列入「文化創意產業」第十三項範疇中。此後,創意生活產業引起廣泛討論。
由於品牌的價值在於激發消費者的情緒與感受,這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由此可以看出,創意生活產業既是以生活為出發點,強調「生活風格」與「創意」的結合,以及高感性社會生活中「歡愉的體驗」,恰恰符合了品牌最大的價值所在。因此本研究著重探討品牌識別與創意生活產業經營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創意生活產業之品牌識別形成過程與內涵與時代背景的演變、創辦人的生命經歷有很強烈的關連,並且會經由內部品牌的形成而強化其核心識別;同時,品牌執行工具的運用與核心要素的呈現間亦有不可分的關係,兩者若能互相搭配將可獲致更高的效益。
本研究以下依個案探討所得之研究發現與結論,對針對創意生活產業於品牌識別打造以及展現上做出三點建議。
壹、 創意生活產業業者在經營面上應能於生活中強化員工對品牌識別的認同,並選擇品牌識別一致性高的協力廠商。
貳、 創意生活產業應能將品牌識別透過文化力、技藝力展現於場所、產品與活動、服務中。
參、 在場所與產品的設計上要強調視覺感受,在活動與服務的規劃上要兼具教育、傳承意義。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創意生活產業 4
第二節 品牌識別 14
第三節 品牌識別執行要素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4
第三節 研究變數說明 26
第四節 個案選取 28
第四章 個案探討 30
第一節 華陶窯 30
第二節 The One 59
第三節 俵屋吉富 84
第四節 西陣織會館 99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 11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2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3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0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3
附錄 146
zh_TW
dc.format.extent 43042 bytes-
dc.format.extent 80464 bytes-
dc.format.extent 89547 bytes-
dc.format.extent 54295 bytes-
dc.format.extent 56370 bytes-
dc.format.extent 72734 bytes-
dc.format.extent 97419 bytes-
dc.format.extent 258044 bytes-
dc.format.extent 146062 bytes-
dc.format.extent 1160794 bytes-
dc.format.extent 334035 bytes-
dc.format.extent 98805 bytes-
dc.format.extent 23138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359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創意生活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牌zh_TW
dc.title (題名) 創意生活產業之品牌識別打造探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花建(郭潔敏、巫志南、王國榮、吳文娟)等人著(2005-8),《文化魔戒》,帝國文化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詹偉雄著(2005),《美學的經濟》,藍鯨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振昌譯(2005),Martin Lindstrom著(2005),《收買感官,信仰品牌》,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David A. Aaker著(1995),《品牌行銷法則》,商業週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高登第譯(2002),David A. Aaker、Erich Joachimsthaler合著(2000),《品牌領導》,天下遠見出版故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林鈺珊(2005),時尚城市中的消費部落,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研究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陳景揚(2002),從「社會資源可轉移性」觀點探討台灣工藝產業的轉型-以苗栗陶瓷業為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高千涵(2005),創意生活產業體驗營造之探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盧智芳,眼光要in 意志要硬」,2005年7月, Cheers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華陶窯致力於保留台灣文化」,2003年3月,康百視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台灣的下一個繁榮,在創意產業」,2003年8月,數位時代雙週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專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李仁芳(2005-3),「美麗始強悍」,中時三少四壯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陳正然(2000),「蕃薯藤的體驗行銷」,《體驗行銷》推薦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仁芳(2005),《創意生活產業的經營》,創意生活產業魔法書,典藏藝術家庭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劉維公(2005),《創意生活產業:台灣經濟的啟蒙運動》,創意生活產業魔法書,典藏藝術家庭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Philip Kotler(2005),「行銷失效,廣告難打」,《收買感官,信仰品牌》推薦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陳偉航,「建立品牌認同的4大策略」,工商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陳建勳,「生活體驗與文化記憶:創意生活產業從在地做起」,中華民國腦力整合研究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2003年出版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陳珮馨(2005),「美感經驗 創造消費需求」,經濟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The One 追求心靈占有率」,聯合新聞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陳一姍(2005),「台灣設計師打造品牌夢」,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陳珮馨(2006),「旅遊之必要 賞夕陽之必要」,經濟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黃彩絹(2005),「礁溪老爺酒店 讓你重溫舊夢」,聯合新聞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文建會網站,http://www.cca.gov.tw/creativ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鳥創意的窩,http://blog.yam.com/christiney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The one網站,http://www.theoneimages.com.tw/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華陶窯網站,http://www.taconet.com.tw/baby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有瑀有魚,http://cgi.blog.yam.com/commen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西陣織工業組合,http://www.nishijin.or.jp/nishijin/index.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幸運兔子京都行腳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oversea/japan/p-04-1.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ncaf.org.tw/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portal/index.asp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