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霧社事件影響三群族群關係研究
作者 林文德
貢獻者 傅琪貽
林文德
關鍵詞 霧社事件
賽德克族
味方蕃襲擊隊
族群關係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38:27 (UTC+8)
摘要 1930年10月27日爆發日本在臺殖民史上最嚴重的衝突事件;霧社事件。Sediq Mjiras(賽德克人的怒吼)向殖民政府採取最極端手段表達自1908年霧社蕃務官吏駐在所設立以來,對於賽德克三族群人力的壓榨與土地資源的掠取最沉痛的抗議。

戰後霧社事件的研究已呈現出各種不同詮釋觀點的探討,例如教育層面、殖民地經濟層面、政治層面、文化層面、宗教層面等等。有鑒於戰後研究對於三族群於霧社事件中「親日」、「抗日」立場的論述而導致三族群間臍帶關係之裂痕,本論文試著透過霧社事件影響為其切入觀點,探討自霧社事件以來對於三族群於彼此互動關係下所產生的影響,希冀理出一條三族群互動關係之脈絡,並進而分析三族群未來互動關係之發展。

本論文章節安排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討三族群之分類 、傳統社會關係。第二章從理蕃政策的脈絡下,探討霧社事件爆發以來對於三族群互動關係之影響,並研究分析其影響層面為何。第三章從山胞政策的制訂下,探討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對三族群的影響,惟本章節以「抗日史觀」為主要分析焦點。第四章則從基督教派的傳入之後對於三族群互動關係產生的影響,並且分析實際影響中的限制為何。

本研究結果發現,自日治時期霧社事件的影響,實是造成阻礙當代三族群互動關係和睦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治時期造成「味方蕃」與「抗日蕃」的矛盾與衝突,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抗日史觀」意識形態的操弄,造成「親日」與「抗日」;「賽德克二元論」的論戰。一脈相承,造成三族群內部的認同危機以及外部的認知曲解。

筆者並發現自民國時期以來基督教派的傳入對於修補三族群互動關係起到關鍵性作用,然此互動關係的修補僅止於各教派之內。因此跨越教派的藩籬則必須要對於賽德克族正名運動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本論文最主要的學術貢獻在於從味方蕃襲擊隊的編組與操縱重新詮釋霧社事件觀點,並進一步釐清「親日」與「抗日」的歷史定位,乃至於修補三族群間的互動關係與歷史仇恨。
參考文獻 一、 霧社事件相關書目
Kumu Tapas(姑目‧荅芭絲)(2004)《部落記憶 – 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
(I)(II)》,臺北:翰蘆圖書。
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主編(2001/2)《霧社事件 – 臺灣人的集體記
憶》,霧社事件研究會企劃,臺北:前衛。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林聰富譯(1997)《霧社事件 – 臺灣原住民的蜂擁
群起》,臺北:武陵。頁54-55。
生駒高常(1930/11)《霧社蕃騷擾事件調查復命書》,拓務省,油印,密。
阿威赫拔哈口述/許介鱗編著/林道生翻譯(2000/1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
件證言》,臺北:臺原。
李永熾(1977)《不屈的山嶽:霧社事件》,臺北:近代。
布興‧大立(高萬金)(1995)《寧死不屈的原住民:霧社事件的神學》,嘉
義:信福。
許介鱗(1985/12)《證言 霧社事件》,東京:草風館。
邱若龍(1990)《霧社事件》,臺北:時報文化。
施政峰等(2002)《從和解到自治》,臺北:前衛。
陳渠川(1977/3)《霧社事件》,臺北:地球。
鄧相揚、黃炫星(1995)《合歡禮讚》,南投縣風景管理所,仁愛鄉公所發
行。
鄧相揚(1998)《霧社事件》,臺北:玉山社出版。頁19。
(2000)《霧重雲深 – 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族家庭的故事》,臺北,
玉山社。
(2000)《風中緋櫻 – 霧社事件真相與花岡初子的故事》,臺北,玉
山社。
臺灣總督府(1930/12)《霧社事件始末》,臺灣總督府,密。
臺灣總督府(1930)《臺灣霧社事件誌》。
戴國輝編著(1981/6)《臺灣霧社蜂起事件 – 研究與資料(上)
(下)》,日本:社會思想社;中譯本魏廷朝翻譯(2002/4)臺北:國
史館出版。
二、 一般論著
Allen Rubin, Earl Babbie著;趙碧華、朱美珍編譯(2000)《研究方
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臺北市:學富文化。
丁立偉 等合著(2005/1)《活力教會 天主教在臺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
未來》,臺北:光啟文化事業。頁30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28年)<霧社番社會組織とガザの研究>
《民族雜誌》,頁21-43。
Kumu‧Tapas(姑目.荅芭絲)(2004)《霧社事件口述歷史故事集=
Ndaan pccbu sediq ka dTanax Tunux cbiyaw》。
巴萬.韃那哈(沈明仁) (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
翁出版:臺灣的店發行。頁19-22。
大衛.麥克里蘭著;施忠連譯;顧曉鳴校閱(1994)《意識形態》臺北:桂
冠。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泰雅族》,南港:中研院民族所,頁39-40。
仁愛鄉公所編《仁愛鄉志》(未出版)。
井出季和太(1937)《臺灣治績志》,臺北:南天書局。
江傳德(1992)《天主教在臺灣》,高雄:善導週刊。頁39-57。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90)《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北總督府。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1996/10)《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
任延黎編(2001/2)《中國天主教基礎知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四
刷,頁215-216
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83。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李汝和等纂(1971)《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市臺灣文獻委員
會,頁91。
李汝和 主修(1971)《臺灣省通志卷三:政事志綜說篇》,臺中: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頁146-147。
李汝和 主修(1971)《臺灣省通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臺中: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頁105-107。
佐山融吉(1983)《蕃族調查報告書砂績族(Sedeq)篇》,臺北:南天書
局。
狄剛等編(2003)《天主教英漢袖珍辭典》臺北:恆毅月刊,頁119。
林修澈(1999a)《原住民身份認定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族委員會。
林修澈(2001b)《原住民的民族認定》,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
究。
林修澈(2002c)《分類與分裂 : 泰雅族的歷史建構與解構》,南投縣埔里
鎮:臺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林熊群 主修(1954)《臺灣省通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臺中:灣省文獻
委員會,頁116-119。
林啟三、曾松露(1996)《日據時期能高郡轄內概況》,南投市:南投縣立文
化中心,頁102。
林朝棨(1983/3)〈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南投縣志稿(三)》,臺
北:成文出版社,頁1。
周鍾瑄著(1962)《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臺北市:臺北銀行
經濟研究室。
周璽著(1962年)《彰化縣志》〈卷六‧田賦志:戶口〉,臺北市: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
胡傳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97)《臺灣日記與稟啟》,南投市,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
院社會學研究所。頁195。
徐謙信等編(200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新樓書房。
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編(1976)《臺灣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刊》,。
吳天泰(2006/3)《族群與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邱若龍原著;黃鈴華翻譯(2003)《霧社事件:臺灣原住民歷史漫畫書》臺北
市,教育部。
施添福(2001/12)《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567。
南投縣政府主計室編《南投縣統計要覽》
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宗教篇,頁180-181。
南投縣仁愛鄉公所(1991年)《仁愛鄉行政區域圖》仁愛鄉公所。
高拱乾纂(1960年)《台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
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系編(2001)《仁愛鄉行政區域圖》南投縣仁愛鄉:仁愛鄉
公所。
秦孝儀主編(1990年)《光復臺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
史,頁109-119。
孫文(1959年)《建國方略,建國大綱》,臺北:正中書局,頁366-369。
泰朋爾著;陳墇津譯(1990年)《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臺北:
遠流。
臺灣編/曹潛著(1981)《中華郵政史》,臺北:交通部郵政總局出版。
森丑之助(1996)《臺灣蕃族志》,臺北:南天書局。
陳崑樹(1931)《臺灣統治問題》,臺北市,寶文堂書店,頁169。
陳茂泰(1994)《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頁
11。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研究》,
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東臺灣研究會
陳茂泰(1994)《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陳金田 譯(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122。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二)》,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1955)《臺灣考古民族學概觀》,臺北:臺灣省文獻
會。頁134-139。
黃智慧(1996)《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中譯本,臺北,中研院民所。
黃叔璥(1957年)《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
黃耀能 總撰(2002)《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志宗教篇》,南投市:南投縣政
府。頁18-22。
黃炫星(2003)《臺灣南北古道大縱走》,臺北:聯經出版社。
曾瑞琳(1994)《賽德克族神話故事 = Folk tales of the Seediq
people》,埔里: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硏究社。
溫吉 譯(1957/12)《臺灣番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728。
鄒克萬(2001年)《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仁愛鄉發展綱要計畫》,南投市:
南投縣政府。
蔡維民(2001/11)《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揚智文化出版
社。頁235。
蔡蔚群(2000/9)《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頁
34。
鍾子時(1963)《基督教臺灣宣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臺灣基督長老
教會總會宣教處印行。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
校。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
院,頁50。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5)《能高郡管內概況》昭和7年、13年版,臺北,
成文出版社。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編(1963)《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年鑑》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1965)《基督教長老教會百年史》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年鑑編輯小組(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周
年年鑑》。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4)《高砂族調查書》臺北:南天書局,復刻。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吳萬煌、古瑞雲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
卷,頁554-56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胄志(上),臺中:臺灣
省文縣文獻會,頁146-14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10/27)《碧血英風-霧社事件六十周年紀念》,
仁愛鄉公所。
劉枝萬(1958/8)「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文叢》六,南投:南投
縣文獻會。
劉枝萬(1951年)《臺灣日月潭史話》,油印版。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出
版。
蔡蔚群(2000/9)《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頁
34。
蔡維民(2001/11)《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揚智文化出版
社。
衛惠林、林衡立、余錦泉原修,洪敏麟整修(1972/6)《臺灣省通志卷八:
同冑志第四冊「歷代治理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衛惠林、林衡立(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五冊,臺中:臺灣文獻
委員會,頁4。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編著(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泰雅族篇》,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0。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3)《中原部落生命史》,臺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2)《清流部落生命史》,臺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簡史朗(2005年)《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文化
局。
鄭志明(2006/12)《臺灣全志 卷九 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昱盛出版
社。頁163。
藤井志津枝(2001/12)《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三),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
藤井志津枝(1997)《七三一部隊 日本魔鬼生化的恐怖》,臺北:文英堂。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頁
816。
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列寧學院編纂(1955)《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
民出版社,頁286。
三、 論文
久部良和子(Kubura Kazuko)(1991年)<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
臺大人類研究所,頁56-57。
布興‧大立(高萬金)(1991)<從原住民的觀點探討霧社事件的神學意義及
宣教神學的應用>,臺南神學院碩士論文。
林素霞(2006)<基督長老教會與高長>,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林淑媛(1992)<霧社事件餘辜之硏究. (1895-1945)>,臺中:私立東海
大學歷史學硏究所。
許鈞淑(2006)<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 = Textual Memory
and Identifications in Ooshen Event>,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
研究所。
馬騰嶽(2003)<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屠世明(1981)《從社會學試析一個中國本色教會的特質┷組織與領導》,臺
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黃子寧(2003)<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臺大歷史研
究所。頁44-103。
陳方中 (1991)<民國初年中國天主教的本地化運動>政大歷史研究所。
陳俊男(1999)<奇萊族(Sakizaya人)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碩士論文。頁17。
陳宗韓(1994/6)<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臺
大三民主義研究所。頁37-39。
陳茂順(1998/7)<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的身份
區分去探討>,政大民族所。頁21。
郭文般(1985)<臺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臺灣大學社會研
究所。
劉育玲(2000)<臺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
研究所。頁138。
劉得興(2003)<基督教與原住民文化-天主教在賽德克族眉溪部落的本地化
>,私立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鄭光博(2006)<Sm’inu Puqing Kinhulan na Tayal—從祖源觀念爭
議論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論
文。頁13。
四、 期刊或單篇文章
Walis Ukan<霧社事件七十周年回應文>《霧社事件 臺灣人的集體記憶》,
頁205。
Siyat Nabu(2001)<Niqan ka dheran uka ka Sediq:Pccebu
Sediq ka dTanah Tunux>《霧社事件-臺灣人的集體記憶》,前衛,
頁24-25。
Kumu‧Tapas(2006)〈編織種族與性別交織的文路:從後殖民女性批判再
現日治時期泰雅女性文本〉《玉山神學院學報》第十三期。
王振寰(1989)<臺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卷第
一期》,頁82。
王雅萍(1994)《姓名與認同:臺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政大民族所
碩士論文,頁264-266。
布興‧大立(2001)<為生命的細水長流而戰的霧社事件>《霧社事件-臺灣
人的集體記憶》,前衛。頁12。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南港:中研院民族所,頁7。
余光弘(1979a)《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四十八》〈東賽德克泰
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1-53。
余光弘(1980b)《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五十期》〈泰雅族東賽
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91-110。
林春梅(1998)〈泰魯閣教會宣教史〉,酋卡爾(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原住民宣教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頁64-
66。
姑目‧荅芭絲(2006)<獵首祭中之族群關係>《從和解到自治》,前衛,頁
174-178。
陳茂泰(197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六期》〈從旱田到果
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11-33。
高俊明(1995)〈玉山神學院簡史〉,鄭連明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
史》,臺南,3版。頁511-522。
鄒克萬(2001)《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仁愛鄉發展綱要計畫》,南投縣政
府,頁13-18。
傅琪貽(2005/4)《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大嵙崁事件(1885-1910)》,
行政院原民委員會委託研究,財團法人臺灣綜合研究院執行計畫。
黃宗輝(1994)《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南投縣政府。
費羅禮(Ferrell)(1967)《臺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中研院
民族所專刊十七〉,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廖守臣(197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四十四期、第四十五期》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下),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頁61-206,頁81-212。
鄭晃二、曹金龍(2006/9),《霧社事件論對賽德克自治之衝擊-霧社紀念
碑空間解構》,頁13。
董芳苑(198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之認識〉《臺灣神學院教牧研習會手
冊》,臺灣神學院教務處。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主辦;Sediq母語研發工作室等協辦(2000)《霧社
事件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霧社事件七十周年國際研討會 (民89 國
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瞿海源 (1981)〈臺灣地區天主教發展趨勢之研究〉《民族所集刊》51:
129-154。
五、日、西文參考書目
Keyes,C.F.Towards a New Formulation o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Group. Ethnicity, 1976 3:202-213
Ma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ls Etal
(eds),Theories of Society,Vol,1,The Free Press,1961,p.306
Fredrik Barth,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Waveland
Pess,Inc.,1996,p.11
臺中州(1930)《昭和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2-24。
臺中州(1931)《昭和四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0-23。
臺中州(1932)《昭和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2-24。
臺中州(1934)《昭和七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1-24。
臺中州(1935)《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3。
臺中州(1935)《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3-27。
臺中州(1936)《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1-25。
臺中州(1937)《昭和十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1。
臺中州(1938)《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3。
臺中州(1939)《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3。
臺中州(1940)《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1。
臺中州(1941)《昭和十四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0。
臺中州(1942)《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1。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28),<霧社番社會組織とガザの研究>
《民族雜誌》,頁21-43。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32),《蕃鄉風物記》,東京建設社,頁
222-223。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88/11)《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
社。
佐山融吉(1983)《蕃族調查報告書砂績族(Sedeq)篇》,臺北:南天書
局,頁1。
森丑之助(1996年)《臺灣蕃族志》臺北:南天書局,頁2。
鈴木作太郎(1932)《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市:臺灣史籍刊行會。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研究》,
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頁24。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二)》,東京:矢島書
房,頁195-197。
國分直一(1937)《山と高砂族》,臺灣時報,8月號,頁46。
鷲巢生《理蕃之友》第六年一月-四月號、六月號。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1912年)《理蕃概要》,不詳。
藤崎濟之助(1988)《臺灣の蕃族》,南天書局,復刻板,頁641-642。
六、網路資料
仁愛鄉戶政事務所 http://village.nantou.gov.tw/jacg/ 瀏覽日期:
2008/3/4
網路資料搜尋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402&bulletinid=13771 檢索日期:2007/10/2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頁瀏覽,流覽日期:2008年2月14日 下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3259010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9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傅琪貽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文德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文德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0:38: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0:38: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38: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259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7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259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1930年10月27日爆發日本在臺殖民史上最嚴重的衝突事件;霧社事件。Sediq Mjiras(賽德克人的怒吼)向殖民政府採取最極端手段表達自1908年霧社蕃務官吏駐在所設立以來,對於賽德克三族群人力的壓榨與土地資源的掠取最沉痛的抗議。

戰後霧社事件的研究已呈現出各種不同詮釋觀點的探討,例如教育層面、殖民地經濟層面、政治層面、文化層面、宗教層面等等。有鑒於戰後研究對於三族群於霧社事件中「親日」、「抗日」立場的論述而導致三族群間臍帶關係之裂痕,本論文試著透過霧社事件影響為其切入觀點,探討自霧社事件以來對於三族群於彼此互動關係下所產生的影響,希冀理出一條三族群互動關係之脈絡,並進而分析三族群未來互動關係之發展。

本論文章節安排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討三族群之分類 、傳統社會關係。第二章從理蕃政策的脈絡下,探討霧社事件爆發以來對於三族群互動關係之影響,並研究分析其影響層面為何。第三章從山胞政策的制訂下,探討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對三族群的影響,惟本章節以「抗日史觀」為主要分析焦點。第四章則從基督教派的傳入之後對於三族群互動關係產生的影響,並且分析實際影響中的限制為何。

本研究結果發現,自日治時期霧社事件的影響,實是造成阻礙當代三族群互動關係和睦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治時期造成「味方蕃」與「抗日蕃」的矛盾與衝突,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抗日史觀」意識形態的操弄,造成「親日」與「抗日」;「賽德克二元論」的論戰。一脈相承,造成三族群內部的認同危機以及外部的認知曲解。

筆者並發現自民國時期以來基督教派的傳入對於修補三族群互動關係起到關鍵性作用,然此互動關係的修補僅止於各教派之內。因此跨越教派的藩籬則必須要對於賽德克族正名運動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本論文最主要的學術貢獻在於從味方蕃襲擊隊的編組與操縱重新詮釋霧社事件觀點,並進一步釐清「親日」與「抗日」的歷史定位,乃至於修補三族群間的互動關係與歷史仇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序 iv
目次 iv
表目次 iv
圖目次 iv
論文摘要 iv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方法 2
三、理論架構 3
四、文獻回顧 5
五、研究範圍與限制 6
六、重要名詞解釋 7
第壹章 南投賽德克三族群之分類與互動 9
第一節 賽德克三族群的地理環境與人口 9
一、賽德克部落的地理環境 9
二、賽德克部落的人口分佈 13
第二節 賽德克三族群之形成與分類 23
一、學者分類下的賽德克族 23
二、賽德克族觀點下的民族分類 36
第三節 賽德克三族群傳統社會關係 39
一、賽德克部落的傳統信仰與生活 39
二、賽德克三族群的傳統社會關係 45
第貳章 「操縱」三族群關係之霧社事件 52
第一節 「理蕃」政策下的「霧社」 52
一、地理因素 52
二、交通因素 53
三、戰略因素 56
四、族群關係因素 58
五、管理因素 59
第二節 被「操縱」的「味方蕃」與「抗日蕃」 65
一、學者觀點下的霧社事件 65
二、賽德克族觀點的霧社事件重塑 78
三、「操縱」政策下形成的「味方蕃」 81
第三節 霧社事件對三族群關係的影響 107
一、 社會文化 107
二、 土地關係 113
三、 政治 115
四、 經濟 116
五、 傳統宗教信仰 117
第参章 國府「山胞」政策下的賽德克三族群關係 119
第一節 從「皇民」到「山胞」的再殖民 119
一、從「理蕃政策」到「山胞政策」 119
二、民國時期漢化政策的再殖民 123
第二節 「抗日史觀」影響賽德克三族群關係 134
一、「抗日史觀」的形成與影響 134
二、賽德克三族群的二元敵對論 135
第肆章 基督教派對賽德克三族群之影響 144
第一節 基督教派的發展 144
一、天主教的發展 144
二、基督長老教會的發展 155
三、真耶穌教會的發展 166
四、寬恕面對霧社事件 168
第二節 基督教派與賽德克族之再生 171
一、基督教與傳統宗教的和諧 171
二、從撫平與再生到和解 180
結論 191
參考書目 196
一、霧社事件相關書目 196
二、一般論著 197
三、論文 202
四、期刊或單篇文章 203
五、日、西文參考書目 205
六、網路資料 206
附錄 207
zh_TW
dc.format.extent 76819 bytes-
dc.format.extent 226678 bytes-
dc.format.extent 206200 bytes-
dc.format.extent 152725 bytes-
dc.format.extent 2101135 bytes-
dc.format.extent 2710192 bytes-
dc.format.extent 855362 bytes-
dc.format.extent 1538350 bytes-
dc.format.extent 485801 bytes-
dc.format.extent 480158 bytes-
dc.format.extent 135443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9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霧社事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賽德克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味方蕃襲擊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關係zh_TW
dc.title (題名) 霧社事件影響三群族群關係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霧社事件相關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umu Tapas(姑目‧荅芭絲)(2004)《部落記憶 – 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II)》,臺北:翰蘆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主編(2001/2)《霧社事件 – 臺灣人的集體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憶》,霧社事件研究會企劃,臺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林聰富譯(1997)《霧社事件 – 臺灣原住民的蜂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群起》,臺北:武陵。頁54-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生駒高常(1930/11)《霧社蕃騷擾事件調查復命書》,拓務省,油印,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阿威赫拔哈口述/許介鱗編著/林道生翻譯(2000/1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件證言》,臺北:臺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永熾(1977)《不屈的山嶽:霧社事件》,臺北:近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興‧大立(高萬金)(1995)《寧死不屈的原住民:霧社事件的神學》,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義:信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介鱗(1985/12)《證言 霧社事件》,東京:草風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若龍(1990)《霧社事件》,臺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政峰等(2002)《從和解到自治》,臺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渠川(1977/3)《霧社事件》,臺北:地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相揚、黃炫星(1995)《合歡禮讚》,南投縣風景管理所,仁愛鄉公所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相揚(1998)《霧社事件》,臺北:玉山社出版。頁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霧重雲深 – 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族家庭的故事》,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風中緋櫻 – 霧社事件真相與花岡初子的故事》,臺北,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1930/12)《霧社事件始末》,臺灣總督府,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1930)《臺灣霧社事件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國輝編著(1981/6)《臺灣霧社蜂起事件 – 研究與資料(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下)》,日本:社會思想社;中譯本魏廷朝翻譯(2002/4)臺北: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館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一般論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len Rubin, Earl Babbie著;趙碧華、朱美珍編譯(2000)《研究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臺北市:學富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立偉 等合著(2005/1)《活力教會 天主教在臺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未來》,臺北:光啟文化事業。頁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28年)<霧社番社會組織とガザの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族雜誌》,頁2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umu‧Tapas(姑目.荅芭絲)(2004)《霧社事件口述歷史故事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daan pccbu sediq ka dTanax Tunux cbiya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巴萬.韃那哈(沈明仁) (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出版:臺灣的店發行。頁19-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衛.麥克里蘭著;施忠連譯;顧曉鳴校閱(1994)《意識形態》臺北: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泰雅族》,南港:中研院民族所,頁39-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仁愛鄉公所編《仁愛鄉志》(未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井出季和太(1937)《臺灣治績志》,臺北:南天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傳德(1992)《天主教在臺灣》,高雄:善導週刊。頁3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90)《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北總督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1996/10)《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延黎編(2001/2)《中國天主教基礎知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刷,頁215-2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南港:中研院民族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汝和等纂(1971)《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市臺灣文獻委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頁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汝和 主修(1971)《臺灣省通志卷三:政事志綜說篇》,臺中:臺灣省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獻委員會,頁146-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汝和 主修(1971)《臺灣省通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臺中:臺灣省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獻委員會,頁105-1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山融吉(1983)《蕃族調查報告書砂績族(Sedeq)篇》,臺北:南天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狄剛等編(2003)《天主教英漢袖珍辭典》臺北:恆毅月刊,頁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修澈(1999a)《原住民身份認定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族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修澈(2001b)《原住民的民族認定》,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修澈(2002c)《分類與分裂 : 泰雅族的歷史建構與解構》,南投縣埔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鎮:臺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熊群 主修(1954)《臺灣省通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臺中:灣省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委員會,頁116-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啟三、曾松露(1996)《日據時期能高郡轄內概況》,南投市:南投縣立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化中心,頁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朝棨(1983/3)〈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南投縣志稿(三)》,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成文出版社,頁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鍾瑄著(1962)《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臺北市:臺北銀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研究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璽著(1962年)《彰化縣志》〈卷六‧田賦志:戶口〉,臺北市:臺灣銀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研究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傳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97)《臺灣日記與稟啟》,南投市,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院社會學研究所。頁1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謙信等編(2000)《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新樓書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編(1976)《臺灣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天泰(2006/3)《族群與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若龍原著;黃鈴華翻譯(2003)《霧社事件:臺灣原住民歷史漫畫書》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市,教育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添福(2001/12)《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投縣政府主計室編《南投縣統計要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宗教篇,頁180-1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投縣仁愛鄉公所(1991年)《仁愛鄉行政區域圖》仁愛鄉公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拱乾纂(1960年)《台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系編(2001)《仁愛鄉行政區域圖》南投縣仁愛鄉:仁愛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孝儀主編(1990年)《光復臺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頁109-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文(1959年)《建國方略,建國大綱》,臺北:正中書局,頁366-3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泰朋爾著;陳墇津譯(1990年)《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編/曹潛著(1981)《中華郵政史》,臺北:交通部郵政總局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森丑之助(1996)《臺灣蕃族志》,臺北:南天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崑樹(1931)《臺灣統治問題》,臺北市,寶文堂書店,頁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茂泰(1994)《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東臺灣研究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茂泰(1994)《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金田 譯(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二)》,東京:矢島書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1955)《臺灣考古民族學概觀》,臺北:臺灣省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頁134-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智慧(1996)《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中譯本,臺北,中研院民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叔璥(1957年)《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耀能 總撰(2002)《南投縣志卷二住民志宗教篇》,南投市:南投縣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府。頁18-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炫星(2003)《臺灣南北古道大縱走》,臺北:聯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瑞琳(1994)《賽德克族神話故事 = Folk tales of the Seediq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ople》,埔里: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硏究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溫吉 譯(1957/12)《臺灣番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7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克萬(2001年)《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仁愛鄉發展綱要計畫》,南投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投縣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維民(2001/11)《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揚智文化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頁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蔚群(2000/9)《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子時(1963)《基督教臺灣宣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臺灣基督長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教會總會宣教處印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院,頁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5)《能高郡管內概況》昭和7年、13年版,臺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編(1963)《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年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1965)《基督教長老教會百年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年鑑編輯小組(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年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南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4)《高砂族調查書》臺北:南天書局,復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吳萬煌、古瑞雲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卷,頁554-5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胄志(上),臺中:臺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省文縣文獻會,頁146-1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10/27)《碧血英風-霧社事件六十周年紀念》,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仁愛鄉公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枝萬(1958/8)「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文叢》六,南投:南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縣文獻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枝萬(1951年)《臺灣日月潭史話》,油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蔚群(2000/9)《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維民(2001/11)《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揚智文化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衛惠林、林衡立、余錦泉原修,洪敏麟整修(1972/6)《臺灣省通志卷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同冑志第四冊「歷代治理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衛惠林、林衡立(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五冊,臺中:臺灣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委員會,頁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編著(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泰雅族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3)《中原部落生命史》,臺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2)《清流部落生命史》,臺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史朗(2005年)《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志明(2006/12)《臺灣全志 卷九 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昱盛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頁1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井志津枝(2001/12)《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三),臺灣省文獻委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井志津枝(1997)《七三一部隊 日本魔鬼生化的恐怖》,臺北:文英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列寧學院編纂(1955)《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出版社,頁2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久部良和子(Kubura Kazuko)(1991年)<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大人類研究所,頁56-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興‧大立(高萬金)(1991)<從原住民的觀點探討霧社事件的神學意義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宣教神學的應用>,臺南神學院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素霞(2006)<基督長老教會與高長>,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淑媛(1992)<霧社事件餘辜之硏究. (1895-1945)>,臺中:私立東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學歷史學硏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鈞淑(2006)<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 = Textual Memor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 Identifications in Ooshen Event>,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騰嶽(2003)<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屠世明(1981)《從社會學試析一個中國本色教會的特質┷組織與領導》,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子寧(2003)<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1861-1962)>臺大歷史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頁44-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方中 (1991)<民國初年中國天主教的本地化運動>政大歷史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俊男(1999)<奇萊族(Sakizaya人)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頁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宗韓(1994/6)<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三民主義研究所。頁37-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茂順(1998/7)<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的身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區分去探討>,政大民族所。頁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文般(1985)<臺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臺灣大學社會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育玲(2000)<臺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所。頁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得興(2003)<基督教與原住民文化-天主教在賽德克族眉溪部落的本地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私立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光博(2006)<Sm’inu Puqing Kinhulan na Tayal—從祖源觀念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議論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期刊或單篇文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lis Ukan<霧社事件七十周年回應文>《霧社事件 臺灣人的集體記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2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yat Nabu(2001)<Niqan ka dheran uka ka Sediq:Pccebu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diq ka dTanah Tunux>《霧社事件-臺灣人的集體記憶》,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2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umu‧Tapas(2006)〈編織種族與性別交織的文路:從後殖民女性批判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現日治時期泰雅女性文本〉《玉山神學院學報》第十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振寰(1989)<臺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卷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期》,頁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雅萍(1994)《姓名與認同:臺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政大民族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頁264-2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興‧大立(2001)<為生命的細水長流而戰的霧社事件>《霧社事件-臺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的集體記憶》,前衛。頁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南港:中研院民族所,頁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光弘(1979a)《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四十八》〈東賽德克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光弘(1980b)《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五十期》〈泰雅族東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91-1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春梅(1998)〈泰魯閣教會宣教史〉,酋卡爾(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原住民宣教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頁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姑目‧荅芭絲(2006)<獵首祭中之族群關係>《從和解到自治》,前衛,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4-1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茂泰(197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六期》〈從旱田到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俊明(1995)〈玉山神學院簡史〉,鄭連明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臺南,3版。頁511-5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克萬(2001)《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仁愛鄉發展綱要計畫》,南投縣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府,頁13-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琪貽(2005/4)《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大嵙崁事件(1885-19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民委員會委託研究,財團法人臺灣綜合研究院執行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宗輝(1994)《南投縣鄉土大系:南投史話》,南投縣政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費羅禮(Ferrell)(1967)《臺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中研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族所專刊十七〉,南港:中研院民族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守臣(197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四十四期、第四十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下),中央研究院民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研究所,頁61-206,頁81-2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晃二、曹金龍(2006/9),《霧社事件論對賽德克自治之衝擊-霧社紀念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碑空間解構》,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芳苑(198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之認識〉《臺灣神學院教牧研習會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冊》,臺灣神學院教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主辦;Sediq母語研發工作室等協辦(2000)《霧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事件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霧社事件七十周年國際研討會 (民89 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臺灣大學法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海源 (1981)〈臺灣地區天主教發展趨勢之研究〉《民族所集刊》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9-1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日、西文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yes,C.F.Towards a New Formulation oof the Concept o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thnic Group. Ethnicity, 1976 3:202-2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ls Et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ds),Theories of Society,Vol,1,The Free Press,1961,p.3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rik Barth,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Wavel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ss,Inc.,1996,p.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0)《昭和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1)《昭和四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0-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2)《昭和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4)《昭和七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5)《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5)《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3-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6)《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21-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7)《昭和十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8)《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39)《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40)《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8-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41)《昭和十四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中州(1942)《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極事務概要》,頁19-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28),<霧社番社會組織とガザの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族雜誌》,頁2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泉鐵(Koizumi Tetsu)(1932),《蕃鄉風物記》,東京建設社,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2-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88/11)《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山融吉(1983)《蕃族調查報告書砂績族(Sedeq)篇》,臺北:南天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局,頁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森丑之助(1996年)《臺灣蕃族志》臺北:南天書局,頁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鈴木作太郎(1932)《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市:臺灣史籍刊行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臺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頁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二)》,東京:矢島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房,頁195-1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分直一(1937)《山と高砂族》,臺灣時報,8月號,頁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鷲巢生《理蕃之友》第六年一月-四月號、六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1912年)《理蕃概要》,不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崎濟之助(1988)《臺灣の蕃族》,南天書局,復刻板,頁641-6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仁愛鄉戶政事務所 http://village.nantou.gov.tw/jacg/ 瀏覽日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8/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路資料搜尋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402&bulletinid=13771 檢索日期:2007/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頁瀏覽,流覽日期:2008年2月14日 下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