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清代屏東平原番漢關係之研究
作者 陳泉甫
Chen, Chuan Fu
貢獻者 許雪姬<br>藍美華
<br>Lan, Mei-hua
陳泉甫
Chen, Chuan Fu
關鍵詞 平埔族
鳳山八社
熟番
番屯
租佃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40:22 (UTC+8)
摘要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台灣納入版圖後,清政府基本上沿用前朝所留下的經濟制度統轄其下的族群,而鳳山八社作為在荷據時期即見諸於荷蘭史料的族群,他們很早便被強迫向荷方繳納贌社稅,透過廣設於各番社間之「社商」收取一定數額之米穀與鹿皮,作為向荷蘭臣服的條件,鳳山八社也因而留下在清代文獻記載中描述其為「不捕禽獸,專以耕種為務」的特殊族群。明鄭據台以後對鳳山八社原課徵之餉額改為計丁口以課稅,清領臺灣後延續明鄭時期之稅額,且為補足臺地民人內遷後所餘下之餉額,八社番的賦稅負擔趨於沈重,雍正四年,奉文免除番婦口糧後,卻仍須肩負搭蓋倉廒守護官穀的徭役,直到乾隆二年將番社負擔之餉額改為與漢人民丁畫一之後,八社的租稅負擔理論上才趨於緩和,但卻已對鳳山八社諸社番之經濟生活產生重大之戕害,而地方官員為補足賦稅總額,默許漢民透過貼納番租的方式,取得熟番土地耕作的權利。
康熙四十年後,府城周邊一帶田埔幾已開墾殆盡,也促使生滋日繁的漢人逐漸冒險往南北兩路拓墾,府城富戶藉此向官員呈明所欲拓墾之荒草埔地四至請領墾照,而地方官員亦在對屏東平原地理環境不熟悉的情況下,「民番無礙,朦朧給照」使得八社的大片草埔地,從政治管理的層面上落入漢業戶之手,而漢業戶又招徠大批漢佃進行勞力密集的墾耕工作,對閩粵兩地的人民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不斷藉由各種管道東渡來台,在強大的人口壓力下,部分移墾漢人破壞原與熟番約定俗成的「貼納番租」習慣,開始利用承贌熟番土地的機會,私自越界開墾田土,不僅造成政府對田地稅賦的多寡無法有效掌握,也連帶影響鳳山八社熟番繳納番租以及滋養生息的活動領域。
針對上述私墾與跨越番界所引起的爭議,加上漢民來台之後氣類相聚,分籍械鬥騷亂事件頻仍,迫使清廷改變原本對台地消極的經營態度,試圖從番屯制度以及地權制度兩方面著手,研議遏阻台地民變番害頻仍以及民人私墾番界所引發之爭議。而本文試圖從清廷平定林爽文事變後,開始在台實施番屯制度,著令熟番作為漢民與生番兩者間的制衡與守衛者,藉由番屯協助平定亂事的角度里去呈現在屏東平原上的番漢關係。另一方面則由地權制度著手,直到乾隆中期清廷對熟番土地政策的修訂趨於完備前,清政府對處理番漢間土地權利的糾紛與繳納番租的事件上,一直處在被動的地位,地方官員僅考量番租是否確實收齊與倉厫是否足額,未考量熟番負擔此一徭役是否影響日後的耕作與番租之繳納,加上通事、土目等對番社青年的濫行勒派,逐漸型塑出乾隆中期後,熟番漸次由平原地帶移居山腳守隘的原因;另一方面鳳山八社熟番對國家政策的不熟稔及對漢文字的掌握度不一,表現在出典找洗絕賣等契約文書上,描繪出當時鳳山八社熟番與漢民族的互動過程中,迫於經濟與政治上的苛索,使他們不得不將番大租與田地的管耕權轉賣為銀錢,離開原居所而流離遷徙至沿山屯番之養贍埔地甚至後山一帶。鑑於鳳山八社相關史料的缺乏,本文試圖從現存少數有關鳳山八社的番契裡觀察當時番漢間的經濟互動,佐以番屯制度對熟番族群範圍的影響,嘗試建構清領時屏東平原番漢關係彼此互動的形貌。


關鍵詞:平埔族、鳳山八社、熟番、番屯、養贍埔地、番大租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丁曰健
1959 《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丁紹儀
1957 《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六十七
1962 《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王世慶
1975 《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王必昌
1961 《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王瑛曾
1962 《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朱景英
1958 《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池志徵
1960 《全臺遊記》,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收錄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遊記》。
余文儀
1962 《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宋永清、周元文纂修
1959 《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周元文
1960 《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鐘瑄、陳夢林編修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瑩
1957 《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范咸、六十七
1961 《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方志第10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高拱乾
1960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陳文達
1961 《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陳金田譯
199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
1957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蔣元樞
1983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蔣毓英
1985 《臺灣府志》,收錄於《臺灣府志三種: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盧德嘉
1957 《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藍鼎元
1958 《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8 《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
1971 《宮中檔光緒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6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9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2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學文獻館
1993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
1993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國學文獻館主編。臺北:聯經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30 《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9 《台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0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3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3 《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4 《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6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6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6 《台案彙錄壬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8 《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8 《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
1984 《臺灣慣習記事第壹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1990 《臺灣私法》第一、二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1990年6月。
二、專書:
尹章義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伊能嘉矩
1991 《臺灣文化志:下卷》,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村上直次郎
1933 《新港文書》,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林偉盛
1993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
林美容
1989 《人類學與臺灣》,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0 《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郭輝 譯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雪姬
1987 《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
1993 《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
陳秋坤
1997 《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理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富三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
黃應貴、葉春榮主編
1997 《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張隆志
1991 《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
2000 《臺灣平埔族》,臺北,前衛出版社。
簡炯仁
1999 《屏東平原先人的足跡》,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9 《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鍾壬壽
1973 《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
謝國興
1993 《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晚報。
三、博、碩士論文:
李宜憲
1990 〈清乾隆朝的台灣民變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賢
1991 〈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宏
1997 〈東港溪流域水文特性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金智
1995 〈清代嘉慶、道光朝台灣社會動亂的研究(1796-1850)〉,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慧
1997 〈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江義
2004 〈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
所碩士論文。
卓淑娟
1988 〈清代臺灣中部番漢關係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胡煒崟
1996 〈清代閩粵鄉族性衝突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高世賢
2002 〈清代苑裡地區的開發: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臺中:私立東海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毓良
2004 〈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黃煥堯
1984 〈清代臺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患之研究〉,臺北: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
1996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
2000 〈「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振明
2001 〈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中
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年。
楊鴻謙
2003 〈清代台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為範圍(1683-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潘孟鈴
2000 〈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妮玲
1982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旭宏
1994 〈屏東縣佳冬鄉閩客的文化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錦霖
1998 〈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仲修
1998 〈清代台灣屯丁制度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娟芝
2002 〈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會議論文:
李季樺
1989 〈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收錄於《臺灣史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史蹟研究中心,1979年12月。
李紹盛
1973 〈臺灣的隘防制度〉,《臺灣文獻》,第24卷第3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年9月,頁184~201。
李國銘
1993 〈鳳山八社舊址初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6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79-87。
1994 〈十七世紀中葉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109~130,1994年12月。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2000 〈屏東平原東港溪南岸山腳下的Maolau祭典—Ma-olau祭典記錄一百週年〉,收於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I,頁80~103,2000年2月。
2000 〈下淡水往事追憶〉,《屏東文獻》,第2期,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頁95~103,2000年12月。
邱彥貴
1992 〈三山國王是臺灣專屬的特有信仰?〉,收錄於《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66-70。
1996 〈宜蘭溪北區的三山國王信仰〉,收錄於《「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宜蘭縣史館、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頁266-303。
施添福
1989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
1990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0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第40卷第4期。
1991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 〈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5月。
2001 〈國家地域與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錄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90年8月。
陳秋坤
1992 〈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刊於《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頁29-56。
2001 〈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為中心〉,收錄於《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4月。
2002 〈清代搭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等主辦,文化差異與社會科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2002年3月1-2日。
許雪姬
1985 〈清代綠旗兵在鳳山縣的防戍〉,《高雄文獻》,第21、22期。
莊吉發
2002 〈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收錄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惠邨
1959 〈清代台灣之租賦〉,《台灣文獻》,第10卷第2期,頁91~147,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6月。
黃煥堯
1986 〈清季臺灣番人對地方治安的貢獻—義番及其功能的探討〉,《臺北文獻》,第75期,頁97-131。
童元昭
2000 〈屏東平原沿山地帶的形成與轉變〉,收於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I,頁104~125,2000年2月。
潘英海
1998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劉益昌、潘英海主編,頁163~20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0259012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5901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許雪姬<br>藍美華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Lan, Mei-hu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泉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Chuan F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泉甫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Chuan Fuen_US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0:40: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0:40: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0:40: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025901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25901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台灣納入版圖後,清政府基本上沿用前朝所留下的經濟制度統轄其下的族群,而鳳山八社作為在荷據時期即見諸於荷蘭史料的族群,他們很早便被強迫向荷方繳納贌社稅,透過廣設於各番社間之「社商」收取一定數額之米穀與鹿皮,作為向荷蘭臣服的條件,鳳山八社也因而留下在清代文獻記載中描述其為「不捕禽獸,專以耕種為務」的特殊族群。明鄭據台以後對鳳山八社原課徵之餉額改為計丁口以課稅,清領臺灣後延續明鄭時期之稅額,且為補足臺地民人內遷後所餘下之餉額,八社番的賦稅負擔趨於沈重,雍正四年,奉文免除番婦口糧後,卻仍須肩負搭蓋倉廒守護官穀的徭役,直到乾隆二年將番社負擔之餉額改為與漢人民丁畫一之後,八社的租稅負擔理論上才趨於緩和,但卻已對鳳山八社諸社番之經濟生活產生重大之戕害,而地方官員為補足賦稅總額,默許漢民透過貼納番租的方式,取得熟番土地耕作的權利。
康熙四十年後,府城周邊一帶田埔幾已開墾殆盡,也促使生滋日繁的漢人逐漸冒險往南北兩路拓墾,府城富戶藉此向官員呈明所欲拓墾之荒草埔地四至請領墾照,而地方官員亦在對屏東平原地理環境不熟悉的情況下,「民番無礙,朦朧給照」使得八社的大片草埔地,從政治管理的層面上落入漢業戶之手,而漢業戶又招徠大批漢佃進行勞力密集的墾耕工作,對閩粵兩地的人民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不斷藉由各種管道東渡來台,在強大的人口壓力下,部分移墾漢人破壞原與熟番約定俗成的「貼納番租」習慣,開始利用承贌熟番土地的機會,私自越界開墾田土,不僅造成政府對田地稅賦的多寡無法有效掌握,也連帶影響鳳山八社熟番繳納番租以及滋養生息的活動領域。
針對上述私墾與跨越番界所引起的爭議,加上漢民來台之後氣類相聚,分籍械鬥騷亂事件頻仍,迫使清廷改變原本對台地消極的經營態度,試圖從番屯制度以及地權制度兩方面著手,研議遏阻台地民變番害頻仍以及民人私墾番界所引發之爭議。而本文試圖從清廷平定林爽文事變後,開始在台實施番屯制度,著令熟番作為漢民與生番兩者間的制衡與守衛者,藉由番屯協助平定亂事的角度里去呈現在屏東平原上的番漢關係。另一方面則由地權制度著手,直到乾隆中期清廷對熟番土地政策的修訂趨於完備前,清政府對處理番漢間土地權利的糾紛與繳納番租的事件上,一直處在被動的地位,地方官員僅考量番租是否確實收齊與倉厫是否足額,未考量熟番負擔此一徭役是否影響日後的耕作與番租之繳納,加上通事、土目等對番社青年的濫行勒派,逐漸型塑出乾隆中期後,熟番漸次由平原地帶移居山腳守隘的原因;另一方面鳳山八社熟番對國家政策的不熟稔及對漢文字的掌握度不一,表現在出典找洗絕賣等契約文書上,描繪出當時鳳山八社熟番與漢民族的互動過程中,迫於經濟與政治上的苛索,使他們不得不將番大租與田地的管耕權轉賣為銀錢,離開原居所而流離遷徙至沿山屯番之養贍埔地甚至後山一帶。鑑於鳳山八社相關史料的缺乏,本文試圖從現存少數有關鳳山八社的番契裡觀察當時番漢間的經濟互動,佐以番屯制度對熟番族群範圍的影響,嘗試建構清領時屏東平原番漢關係彼此互動的形貌。


關鍵詞:平埔族、鳳山八社、熟番、番屯、養贍埔地、番大租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謝辭………………………………………………………………………………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5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名詞定義…………………………………………………7
第二章 屏東平原上的族群……………………………………………………19
第一節 屏東平原之環境概況…………………………………………………19
第二節 鳳山八社的生活樣貌…………………………………………………25
第三節 鳳山八社的傳統領域…………………………………………………38
第三章 清領時期屏東平原之番漢關係………………………………………45
第一節 漢人於屏東平原之拓墾情形…………………………………………48
第二節 番漢間之互動關係……………………………………………………56
第三節 番漢互動之影響………………………………………………………65
第四章 番屯制度對族群關係之影響…………………………………………69
第一節 番屯制度實施之背景…………………………………………………69
第二節 番屯制度在屏東平原之影響…………………………………………78
第三節 對族群互動與族群勢力之影響………………………………………81
第五章 地權演變之影響………………………………………………………84
第一節 清初之番地政策………………………………………………………84
第二節 番地政策對彼此之影響………………………………………………96
第三節 熟番地流失對番漢關係之影響………………………………………103
第六章 結論……………………………………………………………………106
徵引書目…………………………………………………………………………109
zh_TW
dc.format.extent 42414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470 bytes-
dc.format.extent 104001 bytes-
dc.format.extent 83490 bytes-
dc.format.extent 367797 bytes-
dc.format.extent 1037855 bytes-
dc.format.extent 429316 bytes-
dc.format.extent 298269 bytes-
dc.format.extent 346197 bytes-
dc.format.extent 149460 bytes-
dc.format.extent 13508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5901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平埔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鳳山八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熟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番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租佃zh_TW
dc.title (題名) 清代屏東平原番漢關係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曰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9 《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紹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 《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十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2 《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世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5 《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必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1 《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瑛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2 《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景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8 《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池志徵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0 《全臺遊記》,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收錄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遊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文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2 《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永清、周元文纂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9 《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元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0 《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鐘瑄、陳夢林編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 《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咸、六十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1 《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方志第10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郁永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9 《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拱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0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1 《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金田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叔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元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3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毓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5 《臺灣府志》,收錄於《臺灣府志三種:上冊》,北京:中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德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 《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鼎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8 《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8 《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1 《宮中檔光緒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6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9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2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學文獻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國學文獻館主編。臺北:聯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30 《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9 《台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0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3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3 《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4 《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6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6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6 《台案彙錄壬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8 《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8 《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 《臺灣慣習記事第壹卷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臺灣私法》第一、二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1990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章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能嘉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 《臺灣文化志:下卷》,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村上直次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33 《新港文書》,臺北: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志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偉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美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人類學與臺灣》,臺北:稻鄉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朝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7 《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輝 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雪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7 《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秋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 《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理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富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7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應貴、葉春榮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 《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隆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 《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臺灣平埔族》,臺北,前衛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炯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 《屏東平原先人的足跡》,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 《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炎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壬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3 《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國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博、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宜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清乾隆朝的台灣民變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 〈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俊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 〈東港溪流域水文特性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 〈清代嘉慶、道光朝台灣社會動亂的研究(1796-1850)〉,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正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 〈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江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 〈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卓淑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8 〈清代臺灣中部番漢關係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煒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 〈清代閩粵鄉族性衝突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世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 〈清代苑裡地區的開發: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臺中:私立東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毓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4 〈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煥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 〈清代臺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患之研究〉,臺北: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瓊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臺北:國立臺灣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怡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振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 〈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鴻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3 〈清代台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為範圍(1683-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孟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妮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2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旭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4 〈屏東縣佳冬鄉閩客的文化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鐘錦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 〈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仲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 〈清代台灣屯丁制度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娟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 〈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會議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季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收錄於《臺灣史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史蹟研究中心,1979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紹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3 〈臺灣的隘防制度〉,《臺灣文獻》,第24卷第3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年9月,頁184~2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國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鳳山八社舊址初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6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7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4 〈十七世紀中葉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109~130,199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屏東平原東港溪南岸山腳下的Maolau祭典—Ma-olau祭典記錄一百週年〉,收於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I,頁80~103,200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下淡水往事追憶〉,《屏東文獻》,第2期,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頁95~103,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彥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2 〈三山國王是臺灣專屬的特有信仰?〉,收錄於《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66-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 〈宜蘭溪北區的三山國王信仰〉,收錄於《「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宜蘭縣史館、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頁266-3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添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第40卷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 〈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 〈國家地域與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錄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90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秋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2 〈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刊於《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陳秋坤、許雪姬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頁2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1 〈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以施世榜家族為中心〉,收錄於《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 〈清代搭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等主辦,文化差異與社會科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2002年3月1-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雪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5 〈清代綠旗兵在鳳山縣的防戍〉,《高雄文獻》,第21、2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吉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 〈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收錄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惠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9 〈清代台灣之租賦〉,《台灣文獻》,第10卷第2期,頁91~147,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煥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6 〈清季臺灣番人對地方治安的貢獻—義番及其功能的探討〉,《臺北文獻》,第75期,頁97-1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童元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 〈屏東平原沿山地帶的形成與轉變〉,收於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I,頁104~125,200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英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劉益昌、潘英海主編,頁163~20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