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購併選擇策略之研究
作者 葉一青
貢獻者 陳隆麒<br>楊子江
<br>
葉一青
關鍵詞 金融控股公司
企業購併
評選準則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3:25:34 (UTC+8)
摘要 論文提要
自從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的金融秩序之後,全球先進國家皆開始重新審視國內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與競爭策略,增強所屬金融機構的業務管理制度與國際競爭優勢,而金融整合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持續高漲,更加速了全球金融產業之結構變化,國際間的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透過購併的方式,追求業務的多角化、產品領域之全球化與經營領域的規模經濟。
相較於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金融事業的國際影響力卻顯得微不足道,在銀行規模上始終未能進入全球前一百名或是亞洲前十名,這正凸顯了我國金融產業之亟須加強符合全球金融市場購併潮流之經營模式,以導正我國經濟發展呈現跛足的窘況。
故本研究針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以國內目前的五十二家銀行為研究對象,提出我國金控公司購併銀行類目標之評選準則模型。在研究模型的建構方法上,本研究依據產業特性,除挑選出二十一項的財務比率變數外,另加入了十四項策略形態變數,經問卷調查眾專家對於各指標重要性程度的意見後,採取分析層級程序法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以便能更加緊密的評估潛在購併目標的整體經營狀況;同時本研究並依此準則進行實證工作,將我國銀行業者分別排定相對評選級別,以提供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合併決策選擇策略時之參考。
經實證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 財務比率變數與策略形態變數在評估購併目標時皆具重要性。
2. 在財務比率變數上以資產品質類為最重要。
3. 在策略形態變數上以授信流向類為最重要。
4. 購併目標評選順序請參閱金控公司購併目標評選表。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尤敏君,「金融機構合併的趨吉避兇」,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4卷第7期,pp41-47,民國90年。
王冠琁,台灣的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王建民,「銀行業合併問題之探討」,財金資訊第15期,民國88年。
王泰允,企業購併實用,遠流出版社,民國80年。
王富民,金融機構購併動機之個案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史 鋼,企業金融的十二堂課,天下遠見出版,民國91年。
伍忠賢,企業購併聖經,遠流出版社,民國88年。
江怡慧,「日本銀行業合併之探討」,產業金融季刊第106期,民國89年。
吳三隆,我國石化產業之股票評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吳秉臻,台灣地區銀行合併問題之研究,銘傳大學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呂政瀚,以AHP法衡量企業導入ERP可行性分析項目之權重,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呂毓卿,銀行併購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呂慶林,證券業併購之必要性及其衍生問題,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李伶珠,中美兩國企業購併動機差異之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李紀珠,「國際金融整合趨勢下台灣金融體系之新挑戰」,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0年。
沈中華,「銀行合併轉投資之現在與未來」,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3-20,民國89年。
林玉珠,IC設計公司對委外測試廠管理之研究—應用層級分析法,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林清華,共同基金績效多準則評估模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林婷玲,「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探討」,中華管理評論,pp. 29-52,民國89年。
林麗芬,「全球銀行排名分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8卷第12期,民國91年。
林寶安,「台灣1990年代的金融擠兌、合併與金融秩序」,台灣社會學會論文集,民國91年。
邱杏茹,影響本國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邱湘雲,「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4期,pp.44-61,民國87年。
洪嗣豪,國內創業投資經理人對投資生技公司評估取向研究,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胡定吾,金融體系重整與不良資產的解決,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民國90年。
孫梅瑞、陳隆麒,「國內上市公司從事購併活動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民國91年。
施哲雄,「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架構下之金融業因應策略」,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民國90年。
張果軍,「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全球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影響,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高盛集團(亞洲),民國90年。
張家溢,日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張淑美,運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併購策略規劃與評估併購對象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張雲輝,台灣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之個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曹瑞泰,本國銀行之經營與併購—以新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許戎民,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投資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郭怡萍,銀行業信用評等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郭照榮,「金融機構合併之考慮因素及其對象之選擇」,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11,民國89年。
郭錦貴,不同規模銀行之合併是綜效或補貼-以第一、大安及泛亞銀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陳 沖,「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灣綜合研究院,金融控股公司之整合發展策略論文集,民國91年。
陳俊堅,「日本金融機構合併改制及相互援助制度」,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民國86年。
陳冠竹,政府採購入口網站功能架構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民國91年。
陳盈太,新事業選擇育成中心關鍵因素與策略,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陳欽奇、趙莊敏,「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美國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花旗集團經營策略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3 期,pp137-166,民國90年。
陳進安、張文陸,「銀行併購動機與經濟效益」,中國商銀月刊,15卷第3、4期,pp.29-46&36-44,民國85年。
陳隆麒,當代財務管理,第十一章財務規劃與公司控制,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8年。
陳雅慧,「金融業前景分析」,天下雜誌,民國92年。
陳錦堂、沈仰斌,「併購動機之理論與實證:以美國與亞洲之併購歷史為例」,經濟情事暨評論第四卷第二期,民國87年。
黃正傳,日本銀行併購之產業環境與動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黃美慧,我國銀行業上市公司股票評等之研究,國立政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楊子江,企業成長方向—購併目標公司選擇標準,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投資銀行課程講義,民國91年。
劉 佩,我國銀行業合併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蔡俊明,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規範與個案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1年。
盧正昕,銀行業購併的實務與趨勢,華信金融季刊,第3期,pp.85-100,民國87年。
薛明玲,「成功構併的要件─「標的」與軍師並重」,會計研究月刊, 60期,pp.104-107,民國79年。
謝青曉,台灣上櫃證券商信用評等模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謝劍平,現代投資銀行,智勝出版社,民國91年。
二、 英文部分
Amihud, Y., B. Lev & N. Travlos, 1990, “Corporate Control and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Financing: The Cas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XLV(2), p.603-616
Babic, Zoran & Plazibat, Neli,1998,”Ranking of Enterprise Based on Multicriteri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56, pp.29-35.
Bagchi, P. & R. P. Rao, 1992, “ Decision Making in Merge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Vol.13, pp.91-97.
Cheng, David C., Benton E. Gup & Larry D. Wall, 1989,” Financial Determinates of Bank Takeover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 November, pp524-536.
Ely, David P & Moon H.Song, 2000,”Acquisition Activity of Large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1990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otiv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January, pp467-484.
Ernst & Young, 1994, Mergers & acquisi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reier, Jerold, 1990, Successful Corporate Acquisi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Gaughan, Patrick A.,1991,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Gordon, W., 1985, ”The Acquisition Decis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s, New York, and The Society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of Canada, Hamilton, Ontario, Canada.
Hawawini, Gabriel A,1990,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 Amsterda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 Co.
Jensen, M.C. & R. Ruback, 198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 p.5-50.
Kim, J., 1998,“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tranet Func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23, pp.59-74.
Kitching, J., 1967, “Why Do Mergers Miscar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pp.84-85.
Levy, H., & Sarnat, M.,1970, "Diversification, Portfolio Analysis and the Uneasy Cas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5, pp. 795-802.
Lewellen, W.G., 1971,“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 Journal of Finance, 26(2), pp.521-542.
Lewellen, W. G. and B. Huntsman,1970,”Managerial Pa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 September, pp710~720.
Muller,D.C.,1969,〝A Theory of Conglomerate Merge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pp. 643-660.
Peter S. Rose, 1989,”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4th.
Rao,V.R.;V.Mahajan and N.P.Varaiya, 1991,” A Balance Model For Evaluating Firms For Acquisition“ , Management Science, 37,, PP.331-349.
Roll, R., 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 Journal of Business, pp197-216.
Salter, 1973, M.S. Tailor incentive compensation to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pp94-102.
Salter, Malcolm S. and Wolf A. Weinhold, 1978, Diversification via acquisition: creating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 166-176.
Saunders, Anthony and lingo Walter, 1994,”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The Nature of Universal Ban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W. G., 1970, “The Eleme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54, pp.25-37
Singh, Harbir and Cynthia A. Montgomery, 1987, “Corporat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4), pp377-386.
Thomas L. Saaty, 1980,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9th, New York; Mc Graw-Hill64.
Weston. J. F. and K.S. Chung, 1983,“Do merger make money? A research summary”, Journal of M&A., 18, pp.40-48.
Zahedi, F.,”1984,A Simulation Study of Estimation Methods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Vol.20, NO.6, pp.347-354.
Zahedi, F., 1986,”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Sciences Department, July-August, pp. 96-10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0355070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7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隆麒<br>楊子江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葉一青zh_TW
dc.creator (作者) 葉一青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3:25:34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3:25: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3:25: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35507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95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35507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提要
自從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的金融秩序之後,全球先進國家皆開始重新審視國內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與競爭策略,增強所屬金融機構的業務管理制度與國際競爭優勢,而金融整合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持續高漲,更加速了全球金融產業之結構變化,國際間的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透過購併的方式,追求業務的多角化、產品領域之全球化與經營領域的規模經濟。
相較於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金融事業的國際影響力卻顯得微不足道,在銀行規模上始終未能進入全球前一百名或是亞洲前十名,這正凸顯了我國金融產業之亟須加強符合全球金融市場購併潮流之經營模式,以導正我國經濟發展呈現跛足的窘況。
故本研究針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以國內目前的五十二家銀行為研究對象,提出我國金控公司購併銀行類目標之評選準則模型。在研究模型的建構方法上,本研究依據產業特性,除挑選出二十一項的財務比率變數外,另加入了十四項策略形態變數,經問卷調查眾專家對於各指標重要性程度的意見後,採取分析層級程序法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以便能更加緊密的評估潛在購併目標的整體經營狀況;同時本研究並依此準則進行實證工作,將我國銀行業者分別排定相對評選級別,以提供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合併決策選擇策略時之參考。
經實證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 財務比率變數與策略形態變數在評估購併目標時皆具重要性。
2. 在財務比率變數上以資產品質類為最重要。
3. 在策略形態變數上以授信流向類為最重要。
4. 購併目標評選順序請參閱金控公司購併目標評選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5
第三節 研究限制……………………………………………6
第四節 論文架構……………………………………………8
第貳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購併方式與型態………………………………… 10
第二節 企業購併歷史與動機理論……………………… 19
第三節 購併策略規劃程序……………………………… 36
第四節 分析層級分析法的理論與相關文獻…………… 51
第參章 全球金融產業購併趨勢探討
第一節 全球金融購併趨勢……………………………… 62
第二節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架構………………………… 75
第三節 日本金融控股公司架構………………………… 84
第四節 歐洲綜合銀行經營架構………………………… 89
第五節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之設立與發展……………… 92
第肆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114
第二節 樣本資料的蒐集與整理…………………………120
第三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126
第四節 研究方法…………………………………………135

第伍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148
第二節 分析層級程序法之計算結果……………………152
第三節 購併目標評選模型之建構………………………158
第四節 銀行產業之購併目標評選………………………16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73
第一節 結論……………………………………………….175
第二節 建議……………………………………………….1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83
英文部分…………………………………………….187
附錄一 問卷……………………………………………………..190
附錄二 問卷結果統計…………………………………………..198
附錄三之一 受評目標公司財務變數原始資料………………..200
附錄三之二 受評目標公司財務變數原始資料………………..207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架構…………………………………………………… 9
圖 2-1 存續合併……………………………………………………12
圖 2-2 新設合併……………………………………………………12
圖 2-3 股權收購……………………………………………………14
圖 2-4 資產收購……………………………………………………15
圖 2-5 購併定義整理………………………………………………15
圖 2-6 購併決策程序之規範性模式………………………………41
圖 2-7 屬性之分類…………………………………………………45
圖 2-8 積極式與機會式的購併決策型態…………………………47
圖 3-1 全球購併案件金額與全球金融機構購併金額變化………63
圖 3-2 全球前20大金融集團市值規模比較…………………… 64
圖 3-3 全球金融產業整合金額比較………………………………68
圖 3-4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架構……………………………………80
圖 3-5 日本金融控股公司架構……………………………………85
圖 3-6 德國之綜合銀行模式………………………………………90
圖 3-7 英國之綜合銀行模式………………………………………91
圖 3-8 我國金融體系架構圖………………………………………93
圖 3-9 本國銀行之平均獲利能力……………………………… 100
圖 3-10 本國銀行之平均逾放比率…………………………… 100
圖 3-11 本國保險產業與證券商產業之經營概況…………… 101

圖 3-12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架構……………………………… 104
圖 3-13 銀行的競爭優勢分析架構圖………………………… 110
圖 3-14 我國銀行資產規模及績效與世界級銀行比較……… 111
圖 4-1 實證分析流程 ……………………………………… 116
圖 4-2 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流程……………………………… 136
圖 4-3 分析層級結構圖 ………………………………………138
















表 目 錄
頁次
表 2-1 企業外部成長購併策略矩陣………………………………18
表 2-2 美國企業近百年來所經歷之購併風潮……………………20
表 2-3 企業從事購併的動機與理論………………………………28
表 2-4 國內外金融機構合併動機之相關研究文獻………………32
表 2-5 金融機構購併活動之整合性觀念程序……………………37
表 2-6 購併過程中之應規劃項目…………………………………39
表 2-7 購併決策程序中的任務分配與決策行動…………………42
表 3-1 1998年~2002年世界前十大銀行集團……………………65
表 3-2 全球前十大金融控股公司…………………………………66
表 3-3 全球主要金融集團之業務情形……………………………68
表 3-4 近十年之歐美日系銀行合併紀錄…………………………70
表 3-5 主要國家前五大銀行資產總額之市場集中度……………94
表 3-6 我國金融產業近三年經營績效……………………………95
表 3-7 我國金融產業家數概況……………………………………96
表 3-8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設立情形…………………………… 105
表 3-9 各金融控股公司的營運範圍…………………………… 108
表 3-10 各金控公司旗下之銀行與證券業務市佔率………… 112
表 4-1 購併標的等級區分選擇表…………………………… 119
表 4-2 受評樣本銀行………………………………………… 121
表 4-3 受評銀行的淨值規模分布情形………………………… 122
表 4-4 受評銀行的分行開設情形……………………………… 123
表 4-5 受評銀行的資產總額規模分布情形…………………… 123
表 4-6 受評銀行的存款餘額分布情形 …………………………124
表 4-7 受評銀行的放款餘額分布情形………………………… 125
表 4-8 本研究所採用之財務指標變數………………………… 130
表 4-9 本研究所採用之策略形態變數………………………… 133
表 4-10 分析層級程序法因素相比較的尺度比較…………… 142
表 4-11 正倒值矩陣在各階數下之所對應的隨機指標……… 146
表 5-1 問卷回收狀況…………………………………………… 149
表 5-2 有效問卷填答人數產業類分析………………………… 149
表 5-3 有效問卷填答人之專業背景分析……………………… 150
表 5-4 有效問卷填答人之年資分析…………………………… 151
表 5-5 分析層級第一層對比矩陣……………………………… 153
表 5-6 分析層級第二層財務指標變數對比矩陣……………… 154
表 5-7 分析層級第二層策略形態變數對比矩陣……………… 155
表 5-8 金融控股公司選擇購併目標之評等架構……………… 158
表 5-9 受評購併目標公司之財務比率變數得分情形………… 161
表 5-10 受評購併目標公司策略形態變數得分情形………… 165
表 5-11 購併目標整體評等分數與排名……………………… 168
表 5-12 金控公司購併目標評等分級區分表………………… 170
表 5-13 金控公司購併目標評等表…………………………… 171
zh_TW
dc.format.extent 14879 bytes-
dc.format.extent 16554 bytes-
dc.format.extent 14283 bytes-
dc.format.extent 21812 bytes-
dc.format.extent 27903 bytes-
dc.format.extent 123492 bytes-
dc.format.extent 219338 bytes-
dc.format.extent 86431 bytes-
dc.format.extent 102697 bytes-
dc.format.extent 30305 bytes-
dc.format.extent 28559 bytes-
dc.format.extent 37624 bytes-
dc.format.extent 20108 bytes-
dc.format.extent 9596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7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控股公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企業購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評選準則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購併選擇策略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尤敏君,「金融機構合併的趨吉避兇」,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4卷第7期,pp41-47,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冠琁,台灣的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建民,「銀行業合併問題之探討」,財金資訊第15期,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允,企業購併實用,遠流出版社,民國8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富民,金融機構購併動機之個案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 鋼,企業金融的十二堂課,天下遠見出版,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伍忠賢,企業購併聖經,遠流出版社,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怡慧,「日本銀行業合併之探討」,產業金融季刊第106期,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三隆,我國石化產業之股票評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秉臻,台灣地區銀行合併問題之研究,銘傳大學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政瀚,以AHP法衡量企業導入ERP可行性分析項目之權重,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毓卿,銀行併購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慶林,證券業併購之必要性及其衍生問題,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伶珠,中美兩國企業購併動機差異之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紀珠,「國際金融整合趨勢下台灣金融體系之新挑戰」,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中華,「銀行合併轉投資之現在與未來」,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3-20,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玉珠,IC設計公司對委外測試廠管理之研究—應用層級分析法,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清華,共同基金績效多準則評估模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婷玲,「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探討」,中華管理評論,pp. 29-52,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麗芬,「全球銀行排名分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8卷第12期,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寶安,「台灣1990年代的金融擠兌、合併與金融秩序」,台灣社會學會論文集,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杏茹,影響本國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湘雲,「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4期,pp.44-61,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嗣豪,國內創業投資經理人對投資生技公司評估取向研究,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定吾,金融體系重整與不良資產的解決,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梅瑞、陳隆麒,「國內上市公司從事購併活動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哲雄,「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架構下之金融業因應策略」,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果軍,「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全球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影響,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高盛集團(亞洲),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溢,日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淑美,運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併購策略規劃與評估併購對象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雲輝,台灣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之個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瑞泰,本國銀行之經營與併購—以新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戎民,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投資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怡萍,銀行業信用評等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照榮,「金融機構合併之考慮因素及其對象之選擇」,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11,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錦貴,不同規模銀行之合併是綜效或補貼-以第一、大安及泛亞銀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 沖,「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灣綜合研究院,金融控股公司之整合發展策略論文集,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俊堅,「日本金融機構合併改制及相互援助制度」,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冠竹,政府採購入口網站功能架構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盈太,新事業選擇育成中心關鍵因素與策略,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欽奇、趙莊敏,「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美國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花旗集團經營策略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3 期,pp137-166,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進安、張文陸,「銀行併購動機與經濟效益」,中國商銀月刊,15卷第3、4期,pp.29-46&36-44,民國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隆麒,當代財務管理,第十一章財務規劃與公司控制,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雅慧,「金融業前景分析」,天下雜誌,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錦堂、沈仰斌,「併購動機之理論與實證:以美國與亞洲之併購歷史為例」,經濟情事暨評論第四卷第二期,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正傳,日本銀行併購之產業環境與動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美慧,我國銀行業上市公司股票評等之研究,國立政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子江,企業成長方向—購併目標公司選擇標準,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投資銀行課程講義,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 佩,我國銀行業合併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俊明,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規範與個案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正昕,銀行業購併的實務與趨勢,華信金融季刊,第3期,pp.85-100,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明玲,「成功構併的要件─「標的」與軍師並重」,會計研究月刊, 60期,pp.104-107,民國7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青曉,台灣上櫃證券商信用評等模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劍平,現代投資銀行,智勝出版社,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mihud, Y., B. Lev & N. Travlos, 1990, “Corporate Control and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Financing: The Cas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XLV(2), p.603-6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bic, Zoran & Plazibat, Neli,1998,”Ranking of Enterprise Based on Multicriteri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56, pp.29-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gchi, P. & R. P. Rao, 1992, “ Decision Making in Merge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Vol.13, pp.91-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eng, David C., Benton E. Gup & Larry D. Wall, 1989,” Financial Determinates of Bank Takeover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 November, pp524-5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y, David P & Moon H.Song, 2000,”Acquisition Activity of Large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1990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otiv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January, pp467-4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rnst & Young, 1994, Mergers & acquisi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ier, Jerold, 1990, Successful Corporate Acquisi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ughan, Patrick A.,1991,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New York: HarperColli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rdon, W., 1985, ”The Acquisition Decis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s, New York, and The Society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of Canada, Hamilton, Ontario, Canad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wawini, Gabriel A,1990,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 Amsterda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sen, M.C. & R. Ruback, 198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 p.5-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m, J., 1998,“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tranet Func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23, pp.5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tching, J., 1967, “Why Do Mergers Miscar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pp.84-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vy, H., & Sarnat, M.,1970, "Diversification, Portfolio Analysis and the Uneasy Cas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5, pp. 795-8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wellen, W.G., 1971,“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 Journal of Finance, 26(2), pp.521-5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wellen, W. G. and B. Huntsman,1970,”Managerial Pa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 September, pp710~7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ller,D.C.,1969,〝A Theory of Conglomerate Merge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pp. 643-6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eter S. Rose, 1989,”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4t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o,V.R.;V.Mahajan and N.P.Varaiya, 1991,” A Balance Model For Evaluating Firms For Acquisition“ , Management Science, 37,, PP.331-3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ll, R., 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 Journal of Business, pp197-2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lter, 1973, M.S. Tailor incentive compensation to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pp94-1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lter, Malcolm S. and Wolf A. Weinhold, 1978, Diversification via acquisition: creating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 166-1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unders, Anthony and lingo Walter, 1994,”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The Nature of Universal Ban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epherd, W. G., 1970, “The Eleme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54, pp.25-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ngh, Harbir and Cynthia A. Montgomery, 1987, “Corporat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4), pp377-3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mas L. Saaty, 1980,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9th, New York; Mc Graw-Hill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ston. J. F. and K.S. Chung, 1983,“Do merger make money? A research summary”, Journal of M&A., 18, pp.40-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ahedi, F.,”1984,A Simulation Study of Estimation Methods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Vol.20, NO.6, pp.347-3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ahedi, F., 1986,”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Sciences Department, July-August, pp. 96-108.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