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光通訊產業投資價值之研究
作者 黃惠屏
貢獻者 陳隆麒<br>吳政穎
<br>
黃惠屏
關鍵詞 光纖通訊
頻寬
經營策略
網絡關係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4:52:47 (UTC+8)
摘要 光纖通訊產業將有望成為本世紀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其原因在於後PC數位資訊時代下,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商務活動的數量激增,其頻寬之需求驟增以提供及時語音/數據及影像之服務;再者幾乎所有已開發及開發中的國家都積極投入新的網路建設中,以厚植其資訊國力。這種積極性又在各國開放電信市場一致行動下,令光通訊產業的未來發展倍受矚目,甚至已有人直呼為「光革命」。為了滿足整個新市場、新環境的需求,光通訊材料/原件與設備產品正在全球各國產/學/研通力合作下,被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積極地發展中。另一方面,因網路產業泡沫化與世界經濟景氣衰退的影響,各國財政支出緊縮與投資市場對新科技產業投資的質疑與延滯,對新興科技產業影響甚鉅。進而影響到許多潛力無窮的新興企業資金需求計畫與投資業界對此類產業合理評價便相當重要,尤其值得財務及投資業界財務及投資業界深入探究,亦是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Aaker的分析架構,針對此一產業進行外在與內在分析,其外在分析為整個產業的環境分析、產業分析、競爭對手分析與顧客分析。由於光通訊產業涉及光通訊上下游廠商的價值活動,如上游骨幹業者光纖通訊設備商,與中游的光主動元件、光被動元件,及生產相關的光半導體業者,及接近下游用戶端的光服務業,故在這一部分,我們會採用策略矩陣觀點,進行產業的討論。經過本研究分析後發現資源整合策略與即時回應市場的核心技術與核心能力之關鍵性-以垂直分工模式,取代傳統式的垂直整合式水平分工。以網絡關係整合市場、研發、生產資源。
新興科技產業的評價本來就有其困難。因此對新興高科技產業投資前的評價與投資後管理決策,乃吸引了許多財務分析師紛紛尋找合宜的方法進行評價。於此,依本研究對投資人的建議是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評斷獲利能力,並考量資金的機會成本。對光通訊產業的建議是投資人的信心與青睞是需長期經營與信任,除公開而透明的財務資訊外,其經營管理與洞悉產業環境之發展趨勢及應變之能力,亦是關鍵之鑰。健全的財務後盾,以財務指標為管理依據。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 吳勝雄(民91), 「電腦軟體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 沈高毅(民91) ,「創投公司對於被創投公司價值貢獻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3. 林家永(民91), 「用實質選擇權方法評價連鎖加盟契約—以投資者觀點」 ,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 林家帆(民90),「以實質選擇權法評估高科技產業股價」,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 林山霖(民91),「全球光傳輸模組技術與產業發展現況」, 通訊與網路 第一頁至第十一頁。
6. 林志勳(民91) ,「我國光收發模組發展現況及趨勢」, 2002年光通訊特刊臺灣光通訊產業聯盟,第54頁至第58頁。
7. 林炯垚(1999),「企業評價—投資銀行」,實務禾豐文教基金會。
8. 易瑩、朱慕道、劉容生 (民91),「臺灣光通訊技術發展現況與今後之展望」,臺灣光通訊產業聯盟2002年光通訊特刊。
9. 邱雪娥(民90),「BOT專案評價決策支援系統─實質選擇權之應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 俞海琴、葉宜生(民90),「價值投資法於臺灣股市適用性之研究-電子產業與非電子產業之配對比較」。
11. 高弘毅(民92),「光通信相關企業的現況與今後展望報告」 ,光電科技,第40頁至第44頁。
12. 孫樣涵、蔡宏洲(民91),「實質選擇權與高科技產業競爭策略」 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8卷第2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第115-124頁。
13. 陳英林(民91),「臺灣生物科技產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 陳建宏(民92),「臺灣光電產業之發展與競爭優勢」,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5. 陳隆麒等譯 Koller & Murrin原著(民91) ,「 事業評價」 (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3e),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
16. 陳隆麒等譯 F. Peter Boer原著 (民90), 「科技評價」(The Valuation of Technology), 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
17. 許詩鐸(民92),「實質選擇權用於銀行合併評價-以台新、大安銀行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8. 許光華(民89),「專案融資風險之評估與分析—臺灣高鐵BOT計劃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19. 傅冶天、林修崴、李亦秦譯 Pankaj Ghemawat原著(民921),「經營策略與企業宏景」 (Strategy and The Business Landscape) ,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
20. 彭金隆( 民91),「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實質選擇權觀點」, 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
21. 新電子科技雜誌主編(民90) ,「通訊產業完全剖析」,第三波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22. 鄭秋道(民90),「臺灣地區光儲存媒體產業企業評價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 劉宛怡(民90) ,「BOT專案收購貸款保證之探討—臺灣高速鐵路計劃案」,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 劉力仁(民92),「生技製藥產業評價模式適用性之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 劉玉珍(民92), “財務管理”,臺北新陸書局初版。
26. 蔡文雄(民92), 「資訊科技投資評估與策略-賽局與實質選擇權的方法」,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7. 蔣欣孜(民88),「臺灣地區半導體業上市公司股票評價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 蔣永新(民90) ,「 創業投資公司對生物技術公司之投資行為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 羅寶冀(民90) ,「 從技術的角度探討通訊產業公司的市場價值—以思科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 J. R. Chen 譯 T Walker原著 (民90),「整體光傳輸需求一觸即發」,電信建設與技術 ,第十八頁至第二十七頁。
二、 英文部分
1. Booth, Laurence(Spring 1998), “A New Model for Estimating Risk Premiums(Along With Some Evidence of Their Decline)”,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2. Copeland, Tom, Tim Koller, and Jack Murrin (1995), “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3. Damodaram Asmath (1996) “Investment Valuation”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Inc.
4. Dixit Avinask K. & Pindyck Robert S. (1994)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Ehrhardt, M.C. (1994), “The Search for Value-Measuring the Company’s Cost of Capita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6. Glueck W.F. (1976)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7. Gordon M.J. (1962), “The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Valuation of the Corporation “, Homewood:Richard D. Irwin
8. Jermakowicz, E.K. and W.W.Jermakowicz,(1994) “Business Valuation In Privatiz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Poland”, 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2, Iss.1
9. Kellogg D. and J.M. Charnes,(2000) “Real-Option for a Biotechnology Company”,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56, No.3:76-84
10. McDonald R.L. and Siege D. (1986) “The Value of Waiting to Inves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4pp.707-27.
11. Trigeorgis Leons Edited (1995) “Real Options in Captial Investment: Model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Praeger Publishers.
12. Trigeorgis Leons Edited (1996) “Real Options : Managerial Flexibility and Strateg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MIT Press.
13. Weston J. Fred Kwang S. Chung & Juan A.Siu (1990) “Takeovers Restructuring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2n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1932532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325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隆麒<br>吳政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惠屏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惠屏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4:52:47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4:52: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4:52: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19325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38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93253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光纖通訊產業將有望成為本世紀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其原因在於後PC數位資訊時代下,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商務活動的數量激增,其頻寬之需求驟增以提供及時語音/數據及影像之服務;再者幾乎所有已開發及開發中的國家都積極投入新的網路建設中,以厚植其資訊國力。這種積極性又在各國開放電信市場一致行動下,令光通訊產業的未來發展倍受矚目,甚至已有人直呼為「光革命」。為了滿足整個新市場、新環境的需求,光通訊材料/原件與設備產品正在全球各國產/學/研通力合作下,被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積極地發展中。另一方面,因網路產業泡沫化與世界經濟景氣衰退的影響,各國財政支出緊縮與投資市場對新科技產業投資的質疑與延滯,對新興科技產業影響甚鉅。進而影響到許多潛力無窮的新興企業資金需求計畫與投資業界對此類產業合理評價便相當重要,尤其值得財務及投資業界財務及投資業界深入探究,亦是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Aaker的分析架構,針對此一產業進行外在與內在分析,其外在分析為整個產業的環境分析、產業分析、競爭對手分析與顧客分析。由於光通訊產業涉及光通訊上下游廠商的價值活動,如上游骨幹業者光纖通訊設備商,與中游的光主動元件、光被動元件,及生產相關的光半導體業者,及接近下游用戶端的光服務業,故在這一部分,我們會採用策略矩陣觀點,進行產業的討論。經過本研究分析後發現資源整合策略與即時回應市場的核心技術與核心能力之關鍵性-以垂直分工模式,取代傳統式的垂直整合式水平分工。以網絡關係整合市場、研發、生產資源。
新興科技產業的評價本來就有其困難。因此對新興高科技產業投資前的評價與投資後管理決策,乃吸引了許多財務分析師紛紛尋找合宜的方法進行評價。於此,依本研究對投資人的建議是從現金流量的角度來評斷獲利能力,並考量資金的機會成本。對光通訊產業的建議是投資人的信心與青睞是需長期經營與信任,除公開而透明的財務資訊外,其經營管理與洞悉產業環境之發展趨勢及應變之能力,亦是關鍵之鑰。健全的財務後盾,以財務指標為管理依據。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三節 論文架構………………………………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折現現金流量法………………………11
第二節 相對評價法……………………………14
第三節 選擇權評價法…………………………16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實證文獻…………………26
第參章 光通訊產業現況與分析
第一節 光電產業與光通訊產業………………36
第二節 外在分析………………………………38
第三節 關鍵成功因素…………………………60
第肆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研究樣本…………………65
第二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67
第伍章 實證結果分析
第一節 樣本公司分析…………………………74
第二節 股票評價分析 …………………………94
第三節 銷售導向下的DCF評價 ………………96
第三節 盈餘導向下的DCF評價………………103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敏感性分析與龍捲風圖………………114
第三節 建議……………………………………120
參考文獻 …………………………………………123
附錄 ………………………………………………129


表 次
表2-1實質選擇權的種類及應用……………………………22
表3-1全球光纖傳輸市場預測………………………………40
表3-2光通訊產業的產業關聯體系…………………………42
表3-3臺灣光通訊產業市場產值概況………………………44
表3-4歐美光纖大廠…………………………………………48
表3-5光傳輸模組之應用……………………………………51
表3-6各通訊領域之主要供應商……………………………55
表3-7光通訊產業整體價值鍊………………………………57
表3-8光通訊產業的有利及不利因素………………………61
表4-1個案公司資料…………………………………………66
表4-2個案公司之β值………………………………………71
表4-3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與股東權益資金成本……………72
表5-1卓越光纖ROIC與WACC之比較………………………75
表5-2卓越光纖簡明損益表…………………………………75
表5-3卓越光纖ROIC解構下之比較 ………………………76
表5-4卓越光纖業外比重……………………………………77
表5-5卓越光纖稅後淨利與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77
表5-6卓越光纖現金轉換循環 ………………………………78
表5-7卓越光纖業績成長分析 ………………………………78
表5-8前鼎光電ROIC與WACC之比較 ………………………80
表5-9前鼎光電ROIC解構下之比較…………………………81
表5-10前鼎光電前鼎光電……………………………………82
表5-11前鼎稅後淨利與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82
表5-12前鼎光電現金轉換循環………………………………83
表5-13前鼎光電營運品質之成長率分析……………………83
表5-14聯光通ROIC與WACC之比較…………………………85
表5-15聯光通ROIC解構下之比較 …………………………86
表5-16聯光通業外比重………………………………………87
表5-17聯光通稅後淨利與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87
表5-18聯光通現金轉換天數…………………………………88
表5-19聯光通營運品質之成長率……………………………88
表5-20聯光通再投資率與超額報酬率之比較………………89
表5-21冠德光電ROIC與WACC之比較………………………90
表5-22冠德光電ROIC解構下之比較 ………………………91
表5-23冠德光電業外比重……………………………………92
表5-24冠德稅後淨利與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92
表5-25冠德現金轉換循環…………………………………-93
表5-26冠德光電成長率分析………………………………-93
表5-27個案公司邊際利潤率………………………………-95
表5-28個案公司投資率……………………………………-96
表5-29卓越銷售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 97
表5-30卓越銷售導向之評價結果………………………… 98
表5-31前鼎銷售導向評價變數設定……………………… 99
表5-32前鼎銷售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 99
表5-33聯合光通訊銷售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100
表5-34聯光通訊銷售導向之評價結果……………………101
表5-35冠德光電銷售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102
表5-36冠德光電銷售導向之評價結果……………………102
表5-37卓越盈餘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104
表5-38卓越盈餘導向之評價結果…………………………104
表5-39前鼎光電盈餘導向評價變數設定表………………105
表5-40前鼎光電盈餘導向之評價結果……………………106
表5-41聯合光通訊盈餘導向之變數評價…………………106
表5-42聯合光通訊盈餘導向之評價結果表………………107
表5-43冠德光電盈餘導向之變數評價……………………108
表5-44冠德光電盈餘導向之評價結果 ……………………109
表6-1卓越光纖評價表………………………………………114
表6-2卓越光纖的敏感性分析………………………………115
表6-3前鼎光電評價表………………………………………116
表6-4前鼎光電的敏感性分析………………………………116
表6-5聯光通評價表…………………………………………117
表6-6聯光通的敏感性分析…………………………………117
表6-7冠德光電評價表………………………………………119
表6-8冠德光電的敏感性分析………………………………119

圖 次
圖1-1研究架構與流程………………………………………8
圖2-1高科技產業的投資評價與決策………………………18
圖3-1光通訊的產業定位……………………………………43
圖3-2光纖資訊流量…………………………………………46
圖3-3光傳輸模組之產業關聯架構…………………………49
圖3-4光傳輸模組體系………………………………………50
圖3-5光傳輸的過程…………………………………………52
圖3-6光通訊產業整體架構…………………………………54
圖3-7臺灣目前投入於光通訊產業之廠商…………………56
圖5-1卓越光纖銷售利潤率、資本週轉率與ROIC…………76
圖5-2卓越光纖業績成長率分析……………………………79
圖5-3前鼎光電銷售利潤率、資本週轉率與ROIC…………81
圖5-4前鼎光電營運品質之成長率分析……………………84
圖5-5聯光通銷售利潤率、資本週轉率與ROIC……………86
圖5-6聯光通營運品質之成長率分析 ………………………88
圖5-7冠德光電銷售利潤率、資本週轉率與ROIC…………91
圖6-1卓越光纖龍捲風圖……………………………………115
圖6-2前鼎光電龍捲風圖…………………………………117
圖6-3聯光通龍捲風圖……………………………………118
圖6-4冠德光電龍捲風圖…………………………………119
zh_TW
dc.format.extent 9089 bytes-
dc.format.extent 10347 bytes-
dc.format.extent 11695 bytes-
dc.format.extent 16549 bytes-
dc.format.extent 24482 bytes-
dc.format.extent 217096 bytes-
dc.format.extent 333292 bytes-
dc.format.extent 59788 bytes-
dc.format.extent 229875 bytes-
dc.format.extent 55330 bytes-
dc.format.extent 19128 bytes-
dc.format.extent 7456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325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光纖通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頻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營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絡關係zh_TW
dc.title (題名) 光通訊產業投資價值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吳勝雄(民91), 「電腦軟體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沈高毅(民91) ,「創投公司對於被創投公司價值貢獻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林家永(民91), 「用實質選擇權方法評價連鎖加盟契約—以投資者觀點」 ,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林家帆(民90),「以實質選擇權法評估高科技產業股價」,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林山霖(民91),「全球光傳輸模組技術與產業發展現況」, 通訊與網路 第一頁至第十一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林志勳(民91) ,「我國光收發模組發展現況及趨勢」, 2002年光通訊特刊臺灣光通訊產業聯盟,第54頁至第5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林炯垚(1999),「企業評價—投資銀行」,實務禾豐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易瑩、朱慕道、劉容生 (民91),「臺灣光通訊技術發展現況與今後之展望」,臺灣光通訊產業聯盟2002年光通訊特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邱雪娥(民90),「BOT專案評價決策支援系統─實質選擇權之應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俞海琴、葉宜生(民90),「價值投資法於臺灣股市適用性之研究-電子產業與非電子產業之配對比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高弘毅(民92),「光通信相關企業的現況與今後展望報告」 ,光電科技,第40頁至第4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孫樣涵、蔡宏洲(民91),「實質選擇權與高科技產業競爭策略」 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8卷第2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第115-124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陳英林(民91),「臺灣生物科技產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陳建宏(民92),「臺灣光電產業之發展與競爭優勢」,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陳隆麒等譯 Koller & Murrin原著(民91) ,「 事業評價」 (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3e),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陳隆麒等譯 F. Peter Boer原著 (民90), 「科技評價」(The Valuation of Technology), 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許詩鐸(民92),「實質選擇權用於銀行合併評價-以台新、大安銀行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許光華(民89),「專案融資風險之評估與分析—臺灣高鐵BOT計劃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傅冶天、林修崴、李亦秦譯 Pankaj Ghemawat原著(民921),「經營策略與企業宏景」 (Strategy and The Business Landscape) ,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彭金隆( 民91),「組織網絡連結關係之選擇與改變—實質選擇權觀點」, 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新電子科技雜誌主編(民90) ,「通訊產業完全剖析」,第三波資訊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鄭秋道(民90),「臺灣地區光儲存媒體產業企業評價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劉宛怡(民90) ,「BOT專案收購貸款保證之探討—臺灣高速鐵路計劃案」,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劉力仁(民92),「生技製藥產業評價模式適用性之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劉玉珍(民92), “財務管理”,臺北新陸書局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蔡文雄(民92), 「資訊科技投資評估與策略-賽局與實質選擇權的方法」,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蔣欣孜(民88),「臺灣地區半導體業上市公司股票評價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蔣永新(民90) ,「 創業投資公司對生物技術公司之投資行為個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羅寶冀(民90) ,「 從技術的角度探討通訊產業公司的市場價值—以思科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J. R. Chen 譯 T Walker原著 (民90),「整體光傳輸需求一觸即發」,電信建設與技術 ,第十八頁至第二十七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Booth, Laurence(Spring 1998), “A New Model for Estimating Risk Premiums(Along With Some Evidence of Their Decline)”,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Copeland, Tom, Tim Koller, and Jack Murrin (1995), “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Damodaram Asmath (1996) “Investment Valuation”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Dixit Avinask K. & Pindyck Robert S. (1994)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Ehrhardt, M.C. (1994), “The Search for Value-Measuring the Company’s Cost of Capita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Glueck W.F. (1976)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Gordon M.J. (1962), “The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Valuation of the Corporation “, Homewood:Richard D. Irw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Jermakowicz, E.K. and W.W.Jermakowicz,(1994) “Business Valuation In Privatiz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Poland”, 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2, Iss.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Kellogg D. and J.M. Charnes,(2000) “Real-Option for a Biotechnology Company”,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Vol.56, No.3:76-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McDonald R.L. and Siege D. (1986) “The Value of Waiting to Inves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4pp.707-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Trigeorgis Leons Edited (1995) “Real Options in Captial Investment: Model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Praeger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Trigeorgis Leons Edited (1996) “Real Options : Managerial Flexibility and Strateg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MIT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Weston J. Fred Kwang S. Chung & Juan A.Siu (1990) “Takeovers Restructuring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2n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