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題名 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
作者 白以文
貢獻者 李豐楙
白以文
關鍵詞 仙傳小說
道教文學
北遊記
鐵樹記
咒棗記
飛劍記
韓湘子
東遊記
鄧志謨
晚明
通俗化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4:12 (UTC+8)
摘要   晚明出現了一批以宗教人物傳記為題材的通俗小說,例如 《北遊記》、《韓湘子》、《鐵樹記》等等,一般小說史將它們列入神魔小說,不過這些宗教人物傳記小說大多題名為「出身修行傳」,可見得其中必有特殊的旨趣,倘若只以傳統的「神魔」概括,則顯得籠統而無法突顯其特色。

  基於碩士論文的研究基礎,本文將以晚明「道教人物傳記小說」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進一步地觀察它們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意義。由於一般習慣稱道教傳記為「仙傳」,因此本文另立「仙傳小說」之名目,以突顯這些小說的特性。晚明的仙傳小說共有六部,包括《北遊記》、《鐵樹記》、《咒棗記》、《飛劍記》、《韓湘子》、《東遊記》,分別敘述玄天上帝、許遜、薩守堅、呂洞賓、韓湘子、八仙的傳記故事。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一)通俗小說
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天一出版社,民74)。
李田意、柳存仁、侯忠義主編:
《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慶浩、石昌渝主編:
《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余象斗:
《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明萬曆30年熊仰臺刊本。
《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明昌遠堂李仕弘刊本。
《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明書林鄭氏萃英堂刊本。
《皇明諸司公案傳》,明書林余文台刊本。
《列國前編十二朝傳》,明三台館刊本。
《萬錦情林》,明萬曆26年雙峰堂余文台刊本。
〔明〕鄧志謨:
《晉代許旌陽得道斬蛟鐵樹記》,萬曆31年竹溪散人序、萃慶堂余泗泉刊本。
《晉代許旌陽得道斬蛟鐵樹記》,明萬曆32年竹溪散人序刊本。
《五代薩真人得道咒棗記》,明萬曆31年竹溪散人序、萃慶堂余氏刊本。
《唐代呂純陽得道飛劍記》,明萬曆年間萃慶堂余氏刊本。
〔明〕楊爾曾:
《韓湘子全傳》,明天啟3年煙霞外史序、金陵九如堂刊本。
《韓湘子全傳》,明天啟3年煙霞外史序、武林人文聚刊本。
《東西晉演義》,明刻本。
〔明〕吳元泰:
《八仙出處東遊記》,明萬曆年間余象斗序、余文台刊本。
《四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二)道經、仙傳集
白雲觀長春道人編:
《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84年一版三刷)。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彚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
黃永武主編:
《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0年)
〔唐〕韓若雲:
《韓仙傳》,《寶顏堂秘笈》(臺北:藝文印書館),明萬曆年間繡水沈氏尚白齋刊刻本。
〔宋〕白玉蟾:
《修真十書.玉隆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7冊。
〔金〕王重陽:
《金關玉鎖訣》,《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
〔金〕王處一:
《雲光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
〔金〕馬鈺:
《丹陽真人語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0冊。
《洞玄金玉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
〔元〕趙道一: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8冊。
〔元〕苗善時:
《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9冊。
〔明〕任自垣:
《大嶽太和山志》(臺北:丹青圖書公司,民72),明內府抄本。
〔明〕張文介:
《廣列仙傳》,明萬曆11年張文介序刊本。
〔明〕王世貞:
《列仙全傳》,明萬曆28年汪雲鵬序刊本。
〔明〕洪應明:
《仙佛奇蹤》,明萬曆30年月旦堂刻板陶氏重印本。
〔明〕楊爾曾:
《仙媛紀事》,明萬曆30年楊爾曾序、草玄居刊本。
〔明〕郭倫、張啟明:
《呂祖志》,明萬曆34年杜士望崇陽刊本。
〔清〕金桂馨、漆逢源:
《逍遙山萬壽宮志》(臺北:丹青圖書公司,民72),清光緒四年南昌鐵柱宮刊本。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28冊。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0冊。
《天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2冊。
《玄天上帝啟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
《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
《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
《武當福地總真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3冊。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
《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
《許真君仙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
《許太史真君圖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
《淨明忠孝全書》,《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1冊。
《雲笈七籤》,《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8冊。
《太上元陽上帝無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58冊。
《道法會元》,《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8到51冊。
《呂祖志》,《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60冊。
〈湘祖白鶴紫芝遁法〉,《敦煌寶藏》新文豐版第131冊,伯3810。
《晉真人語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0冊。
《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元刊本,或近於元板。
《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明刊本。
《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明萬曆年間羅懋登序、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
(三)戲曲、說唱
楊家駱主編:
《全元雜劇》初編、二編、外編(臺北:世界書局,民51)。
陳萬鼐主編:
《全明雜劇》(臺北:鼎文書局,民68)
林侑蒔主編:
《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民72)
王秋桂主編:
《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6)。
朱一玄校點: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張希舜、濮文起、高可、宋軍主編:
《寶卷.初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明〕無名氏:《許真人拔宅飛昇》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
〔元〕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雜劇,息機子本。
〔元〕馬致遠:《開壇闡教黃梁夢》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
〔元〕馬致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
〔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雜劇,酹江集本。
〔元〕范 康:《陳季卿悟道竹葉舟》雜劇,元刊本。
〔明〕蘇漢英:《呂真人黃粱夢境記》傳奇,繼志齋刊本。
〔明〕谷子敬:《呂洞賓三度城南柳》雜劇,脈望館藏息機子古今雜劇選本。
〔明〕賈仲明:《呂洞賓桃柳升仙夢》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
〔明〕無名氏:《呂翁三化邯鄲店》雜劇,脈望館鈔校于小穀本。
〔明〕湯顯祖:《邯鄲記》傳奇,明天啟間刊本。
〔明〕無名氏:《呂純陽點化度黃龍》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
〔明〕朱有燉:《呂洞賓花月神仙會》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
〔明〕無名氏:《邊洞玄慕道升仙》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
〔明〕朱 權:《沖漠子獨步大羅天》雜劇,脈望館鈔校于小穀本。
〔明〕無名氏:《韓湘子九度文公昇仙記》傳奇,金陵富春堂刊本。
〔元〕無名氏:《瘸李岳詩酒翫江亭》雜劇,脈望館鈔本。
〔元〕無名氏:《漢鍾離度脫藍彩和》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
〔明〕賈仲明:《鐵拐李度金童玉女》雜劇,繼志齋《元明雜劇》本。
〔明〕朱有燉:《瑤池會八仙慶壽》雜劇,脈望館藏萬曆間鈔本。
〔明〕朱有燉:《群仙慶壽蟠桃會》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
〔明〕無名氏:《祝聖壽金母獻蟠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眾天仙慶賀長生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賀升平群仙祝壽》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眾群仙慶賞蟠桃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寶光殿天真祝萬壽》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降丹墀三聖慶長生》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無名氏:《爭玉板八仙過滄海》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
〔明〕朱有燉:《誠齋樂府》,《奢摩他室曲叢》(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7)據明朝宣德年間憲藩本校印。
〔明〕黃文華:《詞林一枝》,明萬曆年間福建書林葉志元刊本。
〔明〕黃文華:《八能奏錦》,明萬曆年間書林愛日堂蔡正河刊本。
〔明〕龔正我:《摘錦奇音》,明萬曆39年書林敦睦堂張三懷刊本。
〔明〕吉州景居士:《玉谷新簧》,明萬曆38年書林劉次泉刊本。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明萬曆年間文會堂《格致叢書》刊本。
(四)其它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輯委員會: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故宮博物院編:
《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小川陽一等編:
《中國日用類書集成》(東京:汲古書院,2000-)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4)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民64-)。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宋〕袁采:
《袁氏世範》,《知不足齋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第14集,民國22年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本。
〔明〕樂純:
《雪菴清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1冊,書林李少泉刊本。
〔明〕海瑞:
《備忘集》(臺北:學海出版社,民59),清朝康熙5年海廷芳刻本。
〔明〕高岱:
《鴻猷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明嘉靖44年高思誠刊本。
〔明〕高攀龍:
《高子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明〕沈德符:
《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民65)。
〔明〕余象斗:
《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五卷,明萬曆27年雙峰堂余文台刊本。
〔明〕鄧志謨:
《事類捷錄》,《故宮珍本叢刊》491冊,明萬曆31年百拙生自敘、萃慶堂余彰德刊本。
《麗藻》,《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平安書鋪汲古堂寫刊本。
《古事鏡》,明萬曆40年袁宏道序、書林四德堂鄭大經刊本。
《古事苑》,《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31冊,清康熙25年戴璁序、蘭雪堂刊本。
《得愚集》、《續得愚集》,《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書林濬發堂余祥我刊本。
《故事白眉》,《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魏邦達序刊本。
《故事黃眉》,《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萬曆42年魏光國序、萃慶堂余氏刊本。
《一札三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桂林標序刊本。
《丰韻情書》,《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萬曆46年坦然生序刊本。
《洒洒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魏邦達序刊本。
《花鳥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余應虯序刊本。
《山水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桂林標序刊本。
《風月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張大佐序刊本。
《蔬果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天啟4年序刊本。
《童婉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天啟4年醉中叟序刊本。
〔明〕蝶庵主:
《梅雪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蝶庵主序刊本。
〔明〕楊爾曾:
《海內奇觀》,《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21冊,明萬曆38年方慶來序刊本。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
《大明會典》(臺北:東南書報社,民53),明萬曆15年司禮監刊本。
〔明〕朱元璋:
《御製大誥》,明洪武18年明太祖序刊本。
〔明〕李賢、彭時編修:
《大明一統志》(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4),明天順5年刊本。
〔明〕馮繼科纂修:
《建陽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明嘉靖年間刊本。
〔明〕陳策、劉錄編修:
《饒州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明正德6年刊本。
〔清〕和坤編纂:
《大清一統志》(中國文獻出版社),清嘉慶25年刊本。
〔清〕朱潼、徐彥楠纂修:
《安仁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11年補刊本。
〔清〕錫德、石景芬編纂:
《饒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11年刊本。
〔清〕曾國藩纂修:
《江西全省輿圖》,《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7年刊本。
〔清〕張廷玉等撰:
《明史》(臺北:鼎文書局,民71)。
〔清〕顧炎武:
《亭林文集》,《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民54),聚珍倣宋版。
《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民68)。
《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學生書局,民59),明萬曆年間浙江官刊本。

二、近人研究
(一)華人著作
丁 煌:
〈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宣德八年刊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四十卷》初研〉,《道教學探索》第二號,民78年12月。
丁錫根編:
《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尹韻公:
《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年一版二刷)。
方志遠:
《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
《中國教育通史.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初版二刷)。
王子林:
〈欽安殿玄天上帝像與明永樂皇帝〉,《歷史月刊》2002年12月。
王光德、楊立志:
《武當道教史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3)。
王安祈:
《明代戲曲五論》(臺北:大安出版社,民79)。
王安憶:
《小說家的十三堂課》(臺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9月初版三刷)。
王年雙:
〈南宋文學中之民間信仰──呂洞賓傳說及其它〉,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9年
王見川:
〈敦煌卷子中的鍾離權、呂洞賓、韓湘子資料──兼談「伯三八一○」的抄寫年代〉,《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3期,民91年4月。
王叔岷:
《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4)。
王 明:
《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二版三刷)。
王重民: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民61)。
王 崗:
〈道教文學與善信生活〉,《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道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道教學院,2002)。
王敬文:
《小說藝術構思初探》(北京:中國文聯,1987)。
王道成:
《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民79)。
王漢民:
〈八仙與宋元明清之道教〉,《民族藝術》62期,2001年3月。
〈八仙戲曲作品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4期,民87年12月。
《八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爾敏:
〈四民名義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民81年3月。
王璦玲:
〈清初江、浙地區文人「風流劇作」之審美造境與其文化意涵〉,《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下冊。
白以文:
〈《北遊記》敘事結構與主題意涵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民85。
〈《韓湘子》中道情曲藝之研究〉,《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民87)。
向覺民等:
《俗講變文與白話小說》(臺北:西南書局,民81)。
任繼愈主編:
《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80)。
吉少甫主編:
《中國出版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朱傳譽:
〈明代出版家──余象斗傳奇〉,《中外文學》16卷4期,1987年9月。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主編: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二刷)。
余英時: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4初版四刷)。
吳辰伯:
〈再論紳權〉,《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民37)。
吳宣德:
《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明代》(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吳振漢: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人文學報》第28期,民92年12月。
吳聖昔:
〈論鄧志謨的遊戲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2期。
吳蕙芳:
〈民間日用類書的淵源與發展〉,《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民90年5月。
《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民90)。
宋珂君:
〈《韓湘子全傳》的情節模式與佛傳故事淵源辨析〉,《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3期。
《明代宗教小說中的佛教修行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宋原放、李白堅:
《中國出版史》(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1)。
李弘祺:
〈傳統中國識字教育的研究〉,《明報月刊》207期,1983年3月。
李民實:
《明代考選制度》(臺北:考選部,民73)。
李忠明:
〈明末通俗小說刊刻中心的遷移與小說風格的轉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李明軍:
〈從書坊到書齋:乾嘉時期通俗小說的人文化及其文化內涵〉,《學術研究》2001年第3期。
李悔吾:
《中國小說史》(臺北:洪葉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民84)。
李偉國:
〈元明異本《搜神記》三種淵源異同論〉,《中華文史論叢》48期,1991年12月。
李瑞良:
《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李趙璧、紀根垠主編:
《山東地方戲曲劇種史料匯編》(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
李豐楙師:
《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民86)。
〈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國文學誌》第七期,2003年12月。
〈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93)。
〈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七期,民84年9月。
〈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的抒情觀〉,《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92)。
〈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8)。
〈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1999)。
〈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1994年10月。
李獻璋:
〈以《三教搜神大全》與《天妃娘媽傳》為中心來考察媽祖傳記〉,《臺灣風物》13卷2期,民52年4月。
杜信孚編:
《明代版刻綜錄》(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汪小洋:
〈鄧志謨《鐵樹記》的另一版本來源〉,《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
車錫倫:
《中國寶卷研究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6)。
《中國寶卷總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7)。
周妙中:
〈江南訪曲錄要(二)〉,《文史》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
周明初:
《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鈞韜主編:
《中國通俗小說家評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周愚文:
《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
周德昌主編:
《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周曉薇:
《四游記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孟 瑤:
《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星書店,民55)。
官桂銓:
〈明小說家余象斗及余氏刻小說戲曲〉,《文學遺產增刊》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林聖智:
〈明代道教圖像學研究:以《玄帝瑞應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六期,民88年3月。
林鶴宜:
《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3)。
邱澎生:
〈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民90)。
南炳文、湯綱:
《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柳存仁:
《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臺北:鳯凰出版社,民63)。
紀德君:
〈「通鑑」類史書:中國講史小說之前源〉,《社會科學》2003年第8期。
〈明代「通鑑」類史書之普及與「按鑑」通俗演義之興起〉,《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7卷5期,2003年9月。
胡中生:
〈理想與現實的調和:傳統職業觀的前近代嬗變──以明、清徽州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胡 勝:
《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范煙橋:
《中國小說史》(臺北:長安出版社,民66)。
苗懷明:
〈論中國古代公案小說與古代判詞的文體融合及其美學品格〉,《齊魯學刊》2001年第1期。
苟 波:
《道教與神魔小說》(成都:巴蜀書社,1999)。
茆意宏:
〈淺談坊刻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版本學研究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卿希泰主編:
《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孫一珍:
〈鄧志謨論〉,《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
孫楷第: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新訂本)》(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2)。
《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民63)。
容世誠: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民86)。
浦江清:
〈八仙考〉,《清華學報》11卷1期,民25年1月。
秦孟瀟:
《中國小說史初稿》(臺北:河洛圖書公司,民67)。
商 傳:
〈晚明社會轉型的畸形因子〉,《歷史月刊》105,1996年10月。
張火慶:
〈《說岳全傳》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
張先得、劉精義、呼玉恒:
〈北京市郊明武清侯李偉夫婦墓清理簡報〉,《文物》1979年4期。
張俐雯:
〈八仙故事淵源考述〉,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年
張美櫻:
〈漢末六朝仙傳集之敘述形式與主題分析〉,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年
啟 功、張中行、金克木:
《說八股》(北京:中華書局,1994)。
莊 因:
《話本楔子彙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67)。
莊宏誼:
〈宋代玄天上帝信仰的流傳與祭奉儀式〉,《道教神仙信仰研究》(臺北:中華大道文化,民89)。
〈元代道教玄天上帝信仰研究〉,《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90)。
許道齡:
〈玄武之起源及其蛻變考〉,《史學集刊》第五期,1947年。
郭英德:
《明清傳奇綜錄》(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郭箴一:
《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據民28年商務印書館版本複印。
陳大康:
《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迹》(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
《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2000年第2期。
陳宇碩:
〈何仙姑故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年
陳東原:
《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25初版,民65臺三版)。
陳 垣:
《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陳玲玲:
〈八仙在元明雜劇和臺灣扮仙戲中的狀況〉,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7年。
陳國符:
《道藏源流考》(臺北:古亭書屋,民64)。
陳學文:
《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民86)。
陳學霖:
〈「真武神,永樂像」傳說溯源〉,《故宮學術季刊》12卷3期,1995年。
陳麗宇:
〈韓湘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
陸鴻基:
〈從《水滸傳》及《三言》看明代平民識字概況〉,《明報月刊》205期,1983年1月。
喬凌霄、梁衍東:
〈明清社會的士商滲透及其影響〉,《歷史檔案》1999年第1期,78-85頁。
曾永義:
《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3年初版二刷)。
《明雜劇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8年二版)。
黃小石:
《淨明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黃兆漢:
《道教研究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
黃明光:
《明代科舉制度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黃豔梅:
〈邪神的碑傳:從民間信仰看《南遊記》、《北遊記》〉,《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
楊國禎、陳支平:
《明史新編》(臺北:雲龍出版社,民84)。
楊緒容:
〈明書判體公案小說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文體演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楊樹藩:
《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71)。
葛賢寧:
《中國小說史》(臺北: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民45)。
廖藤葉:
《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2000年)。
趙伯陶:
《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齊裕焜:
《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劉修業:
《古典小說戲曲叢考》(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劉祥光:
〈中國近代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期,民86年12月。
〈時文稿:科舉時代的考生必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2期,民85年9月。
劉經菴、徐傅霖:
《中國俗文學論文彚編》(臺北:西南書局,民72)
劉曉東:
〈科舉危機與晚明士人社會的分化〉,《明清史》2002年第4期。
樊樹志:
《晚明史,1573-164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潘建國:
〈明鄧志謨「爭奇小說」探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卷2期,2002年3月。
蔣文玲:
〈明清士商滲透現象探析〉,《江海學刊》1995年第1期。
鄭利華:
〈士商關係嬗變:明代中期社會文化形態變更的一個側面〉,《學術月刊》1994年第6期。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鄭振鐸全集》(河北:花山文藝,1998)第九卷。
鄭喬方:
〈戲曲中的呂洞賓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
魯 迅: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民83)。
魯德才:
〈明代諸司公案短篇小說集的性格形態〉,《一九九三年中國古代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開明出版社,1996)。
蕭東發、方厚樞主編:
《中國編輯出版史》(瀋陽:遼海出版社,2003)。
蕭東發:
〈建陽余氏刻本知見錄〉,《福建省圖書館學會通訊》,1983年2期。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上)〉,《文獻》21,1984年6月。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中)〉,《文獻》22,1984年12月。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下)〉,《文獻》23,1985年1月。
〈明代小說家、刻書家余象斗〉,《明清小說論叢》4(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6月)。
繆咏禾:
《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謝水順、李珽:
《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謝 青、湯德用主編:
《中國考試制度史》(安徽:黃山書社,1995)。
謝桃坊:
《中國市民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韓秋白、顧青:
《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4)。
韓凝春:
〈明清塾師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瞿同祖: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民73)。
(二)日人、韓人著作
大木康:
〈明末における白話小說の作者と読者について──磯部彰氏の所說に寄せて〉,《明代史研究》12期,1984年3月。
《明末江南における出版文化の研究》,《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第50卷特輯號1,1991年1月。
大塚秀高:
《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東京:汲古書院,1987)。
小川陽一:
〈明代小說與善書〉,《漢學研究》6卷1期,77年6月。
《日用類書による明清小說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95)。
小野四平:
〈內閣文庫本《許仙鐵樹記》について:《三言》成立の背景ノ-ト〉,《東洋學》15,1966年5月。
〈呂洞賓傳說について〉,《東方宗教》32,1968年。
〈鄧志謨の道教小說について〉,《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1年4月)。
《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施小煒、邵毅平、吳天錫、張兵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吉岡義豐著,余萬居譯:
《中國民間宗教概論》(臺北:華宇出版社,民74)。
吳金成著,渡昌弘譯:
《明代社會經濟史研究:紳士層の形成とその社會經濟的役割》(東京:汲古書院,1990)。
金文京:
〈晚明小說、類書作家鄧志謨生平初探〉,《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秋月觀映:
《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淨明道の基礎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7)。
酒井忠夫:
〈明代の日用類書と庶民教育〉,《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1958)。
〈明末の新文化と読書人層〉,《宗教社會史研究》(東京:立正大學史學會,1977)。
《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初版二刷)。
澤田瑞穗:
〈韓湘子伝說と俗文學〉,《仏教と中国文學》(東京:国書刊行會,1975)。
《增補寶卷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
磯部彰:
〈《北遊記玄帝出身傳》研究序說:《四遊記》研究の一環として〉,《東洋學集刊》53,1985年5月。
〈明末における《西遊記》の主体的受容層に関する研究:明代「古典白話小說」の読者層をめぐる問題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44期,1980年10月。
(三)西人著作:
張仲禮(Chung-li Chang):
《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的作用的研究》(李榮昌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年一版三刷)。原書《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於1955年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國紳士的收入──《中國紳士》續篇》(王寅通、費成康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原書《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A sequel to 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於1962年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李達三(John J. Deeney):
〈聖經與文學,文學中的聖經,聖經的文學〉(謝惠英譯),《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民92)。原文〈The Bible And / In / As Literature〉亦收入該論文集中。
韓森(Valerie Hansen):
《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包偉民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原書《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於1990年出版。
何谷理(Robert Hegel):
〈明清白話文學的讀者層辨識:個案研究〉(張新軍譯),《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原文〈Distinguishing Levels of Audiences for Ming-Ch’ing Vernacular Literature:A Case Study〉,收入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Evelyn S. Rawski 編:《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UC Berkeley Press,1985)。
浦安迪(Andrew H. Plaks):
〈談中國長篇小說的結構問題〉,《文學評論》第三集(臺北:書目書評出版社,民65年)。
《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一版二刷)。
李福清(B. Riftin):
《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尹錫康、田大畏譯)(上海:上海古籍,1997)。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6151503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1515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豐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白以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白以文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14:12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14: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4:1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61515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2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61515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晚明出現了一批以宗教人物傳記為題材的通俗小說,例如 《北遊記》、《韓湘子》、《鐵樹記》等等,一般小說史將它們列入神魔小說,不過這些宗教人物傳記小說大多題名為「出身修行傳」,可見得其中必有特殊的旨趣,倘若只以傳統的「神魔」概括,則顯得籠統而無法突顯其特色。

  基於碩士論文的研究基礎,本文將以晚明「道教人物傳記小說」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進一步地觀察它們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意義。由於一般習慣稱道教傳記為「仙傳」,因此本文另立「仙傳小說」之名目,以突顯這些小說的特性。晚明的仙傳小說共有六部,包括《北遊記》、《鐵樹記》、《咒棗記》、《飛劍記》、《韓湘子》、《東遊記》,分別敘述玄天上帝、許遜、薩守堅、呂洞賓、韓湘子、八仙的傳記故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仙傳小說」之說明...................3
第二節 「晚明」的範圍.....................10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檢討.....................11
第四節 研究內容之說明.....................16

第二章 仙傳小說之明版本.................19
第一節 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北遊記).........21
第二節 晉代許旌陽得道擒蛟鐵樹記(鐵樹記)...........27
第三節 五代薩真人得道咒棗記(咒棗記).............32
第四節 唐代呂純陽得道飛劍記(飛劍記).............36
第五節 韓湘子全傳(韓湘子)..................40
第六節 八仙出處東遊記(東遊記)................47

第三章 編撰者的生平事蹟.................55
第一節 余象斗.........................56
第二節 竹溪散人鄧氏......................69
第三節 雉衡山人........................88
第四節 小結..........................91

第四章 仙傳小說與仙傳之比較...............92
第一節 仙傳材料之說明.....................93
第二節 《北遊記》.......................101
第三節 《鐵樹記》.......................112
第四節 《咒棗記》.......................119
第五節 《飛劍記》.......................127
第六節 《韓湘子》.......................133
第七節 《東遊記》.......................139
第八節 小結..........................144

第五章 仙傳小說與戲曲之比較...............145
第一節 《鐵樹記》.......................146
第二節 《咒棗記》.......................152
第三節 《飛劍記》.......................156
第四節 《韓湘子》.......................162
第五節 《東遊記》.......................167
第六節 小結..........................176

第六章 知識通俗化與神仙信仰的普及............177
第一節 小說作為「知識通俗化」的載體..............178
第二節 道教神仙信仰的普及...................187
第三節 晚明的新興讀者.....................202

第七章 編撰者的社會階層與職業選擇............211
第一節 晚明的不第士人.....................212
第二節 編撰者的社會階級....................217
第三節 編撰者的職業選擇....................227

第八章 出身與修行:仙傳小說的主題、敘述.........234
第一節 主題意涵........................235
第二節 敘述分析........................255
第三節 仙傳小說的意義.....................264

第九章 結論.......................267

圖版

參考書目
zh_TW
dc.format.extent 41043 bytes-
dc.format.extent 97119 bytes-
dc.format.extent 366228 bytes-
dc.format.extent 682562 bytes-
dc.format.extent 530517 bytes-
dc.format.extent 657816 bytes-
dc.format.extent 489175 bytes-
dc.format.extent 587148 bytes-
dc.format.extent 442794 bytes-
dc.format.extent 506123 bytes-
dc.format.extent 160047 bytes-
dc.format.extent 91409 bytes-
dc.format.extent 40250 bytes-
dc.format.extent 25143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1515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仙傳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道教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北遊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鐵樹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咒棗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飛劍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韓湘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東遊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鄧志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晚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通俗化zh_TW
dc.title (題名) 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通俗小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天一出版社,民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田意、柳存仁、侯忠義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慶浩、石昌渝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余象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明萬曆30年熊仰臺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明昌遠堂李仕弘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明書林鄭氏萃英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皇明諸司公案傳》,明書林余文台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列國前編十二朝傳》,明三台館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錦情林》,明萬曆26年雙峰堂余文台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鄧志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代許旌陽得道斬蛟鐵樹記》,萬曆31年竹溪散人序、萃慶堂余泗泉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代許旌陽得道斬蛟鐵樹記》,明萬曆32年竹溪散人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代薩真人得道咒棗記》,明萬曆31年竹溪散人序、萃慶堂余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代呂純陽得道飛劍記》,明萬曆年間萃慶堂余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楊爾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全傳》,明天啟3年煙霞外史序、金陵九如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全傳》,明天啟3年煙霞外史序、武林人文聚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西晉演義》,明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吳元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出處東遊記》,明萬曆年間余象斗序、余文台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道經、仙傳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雲觀長春道人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84年一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彚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永武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韓若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仙傳》,《寶顏堂秘笈》(臺北:藝文印書館),明萬曆年間繡水沈氏尚白齋刊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白玉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修真十書.玉隆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7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王重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關玉鎖訣》,《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王處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雲光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馬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丹陽真人語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洞玄金玉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趙道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苗善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9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任自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嶽太和山志》(臺北:丹青圖書公司,民72),明內府抄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張文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廣列仙傳》,明萬曆11年張文介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王世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列仙全傳》,明萬曆28年汪雲鵬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洪應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仙佛奇蹤》,明萬曆30年月旦堂刻板陶氏重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楊爾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仙媛紀事》,明萬曆30年楊爾曾序、草玄居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郭倫、張啟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祖志》,明萬曆34年杜士望崇陽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金桂馨、漆逢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逍遙山萬壽宮志》(臺北:丹青圖書公司,民72),清光緒四年南昌鐵柱宮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2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玄天上帝啟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玄天上帝啟聖靈異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2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當福地總真集》,《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3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真君仙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太史真君圖傳》,《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1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淨明忠孝全書》,《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3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太上元陽上帝無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58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法會元》,《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8到51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祖志》,《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6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湘祖白鶴紫芝遁法〉,《敦煌寶藏》新文豐版第131冊,伯38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晉真人語錄》,《正統道藏》新文豐版第40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元刊本,或近於元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明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明萬曆年間羅懋登序、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戲曲、說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駱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元雜劇》初編、二編、外編(臺北:世界書局,民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萬鼐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明雜劇》(臺北:鼎文書局,民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侑蒔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秋桂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一玄校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希舜、濮文起、高可、宋軍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寶卷.初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許真人拔宅飛昇》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雜劇,息機子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馬致遠:《開壇闡教黃梁夢》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馬致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雜劇,酹江集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范 康:《陳季卿悟道竹葉舟》雜劇,元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蘇漢英:《呂真人黃粱夢境記》傳奇,繼志齋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谷子敬:《呂洞賓三度城南柳》雜劇,脈望館藏息機子古今雜劇選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賈仲明:《呂洞賓桃柳升仙夢》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呂翁三化邯鄲店》雜劇,脈望館鈔校于小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湯顯祖:《邯鄲記》傳奇,明天啟間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呂純陽點化度黃龍》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有燉:《呂洞賓花月神仙會》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邊洞玄慕道升仙》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附穿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 權:《沖漠子獨步大羅天》雜劇,脈望館鈔校于小穀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韓湘子九度文公昇仙記》傳奇,金陵富春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無名氏:《瘸李岳詩酒翫江亭》雜劇,脈望館鈔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無名氏:《漢鍾離度脫藍彩和》雜劇,脈望館校古名家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賈仲明:《鐵拐李度金童玉女》雜劇,繼志齋《元明雜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有燉:《瑤池會八仙慶壽》雜劇,脈望館藏萬曆間鈔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有燉:《群仙慶壽蟠桃會》雜劇,脈望館藏《古名家雜劇》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祝聖壽金母獻蟠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眾天仙慶賀長生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賀升平群仙祝壽》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眾群仙慶賞蟠桃會》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寶光殿天真祝萬壽》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降丹墀三聖慶長生》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無名氏:《爭玉板八仙過滄海》雜劇,脈望館鈔校內府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有燉:《誠齋樂府》,《奢摩他室曲叢》(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7)據明朝宣德年間憲藩本校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黃文華:《詞林一枝》,明萬曆年間福建書林葉志元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黃文華:《八能奏錦》,明萬曆年間書林愛日堂蔡正河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龔正我:《摘錦奇音》,明萬曆39年書林敦睦堂張三懷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吉州景居士:《玉谷新簧》,明萬曆38年書林劉次泉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明萬曆年間文會堂《格致叢書》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其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輯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宮博物院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川陽一等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日用類書集成》(東京:汲古書院,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袁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氏世範》,《知不足齋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第14集,民國22年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樂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雪菴清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1冊,書林李少泉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海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備忘集》(臺北:學海出版社,民59),清朝康熙5年海廷芳刻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高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鴻猷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明嘉靖44年高思誠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高攀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子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沈德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民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余象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五卷,明萬曆27年雙峰堂余文台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鄧志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事類捷錄》,《故宮珍本叢刊》491冊,明萬曆31年百拙生自敘、萃慶堂余彰德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麗藻》,《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平安書鋪汲古堂寫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事鏡》,明萬曆40年袁宏道序、書林四德堂鄭大經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事苑》,《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31冊,清康熙25年戴璁序、蘭雪堂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得愚集》、《續得愚集》,《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書林濬發堂余祥我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事白眉》,《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魏邦達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故事黃眉》,《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萬曆42年魏光國序、萃慶堂余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札三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桂林標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丰韻情書》,《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萬曆46年坦然生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洒洒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魏邦達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鳥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余應虯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水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桂林標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風月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張大佐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蔬果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天啟4年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童婉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天啟4年醉中叟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蝶庵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雪爭奇》,《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七輯,明蝶庵主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楊爾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內奇觀》,《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21冊,明萬曆38年方慶來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明會典》(臺北:東南書報社,民53),明萬曆15年司禮監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朱元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御製大誥》,明洪武18年明太祖序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李賢、彭時編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明一統志》(臺北:文海出版社,民54),明天順5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馮繼科纂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陽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明嘉靖年間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陳策、劉錄編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饒州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明正德6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和坤編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清一統志》(中國文獻出版社),清嘉慶25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朱潼、徐彥楠纂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仁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11年補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錫德、石景芬編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饒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11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曾國藩纂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西全省輿圖》,《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清同治7年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史》(臺北:鼎文書局,民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顧炎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亭林文集》,《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民54),聚珍倣宋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原抄本日知錄》(臺北:臺灣明倫書局,民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學生書局,民59),明萬曆年間浙江官刊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近人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華人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 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宣德八年刊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四十卷》初研〉,《道教學探索》第二號,民78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錫根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韻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年一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志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通史.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子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欽安殿玄天上帝像與明永樂皇帝〉,《歷史月刊》200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光德、楊立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當道教史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安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戲曲五論》(臺北:大安出版社,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安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說家的十三堂課》(臺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9月初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年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宋文學中之民間信仰──呂洞賓傳說及其它〉,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見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敦煌卷子中的鍾離權、呂洞賓、韓湘子資料──兼談「伯三八一○」的抄寫年代〉,《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3期,民9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叔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二版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重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臺北:文海出版社,民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教文學與善信生活〉,《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道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道教學院,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敬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說藝術構思初探》(北京:中國文聯,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道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漢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與宋元明清之道教〉,《民族藝術》62期,200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戲曲作品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4期,民87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爾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民名義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民8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璦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初江、浙地區文人「風流劇作」之審美造境與其文化意涵〉,《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下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以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遊記》敘事結構與主題意涵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民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中道情曲藝之研究〉,《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民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向覺民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俗講變文與白話小說》(臺北:西南書局,民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繼愈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少甫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出版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傳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出版家──余象斗傳奇〉,《中外文學》16卷4期,198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英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84初版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辰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再論紳權〉,《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民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宣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明代》(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振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人文學報》第28期,民92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聖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鄧志謨的遊戲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蕙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民間日用類書的淵源與發展〉,《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民90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珂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全傳》的情節模式與佛傳故事淵源辨析〉,《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宗教小說中的佛教修行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原放、李白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出版史》(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弘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傳統中國識字教育的研究〉,《明報月刊》207期,1983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民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考選制度》(臺北:考選部,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忠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末通俗小說刊刻中心的遷移與小說風格的轉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書坊到書齋:乾嘉時期通俗小說的人文化及其文化內涵〉,《學術研究》2001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悔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臺北:洪葉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偉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明異本《搜神記》三種淵源異同論〉,《中華文史論叢》48期,1991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瑞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趙璧、紀根垠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東地方戲曲劇種史料匯編》(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豐楙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國文學誌》第七期,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七期,民84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的抒情觀〉,《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199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獻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以《三教搜神大全》與《天妃娘媽傳》為中心來考察媽祖傳記〉,《臺灣風物》13卷2期,民52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信孚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版刻綜錄》(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小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志謨《鐵樹記》的另一版本來源〉,《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車錫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寶卷研究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寶卷總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妙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南訪曲錄要(二)〉,《文史》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明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鈞韜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通俗小說家評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愚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德昌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曉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游記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 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星書店,民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官桂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小說家余象斗及余氏刻小說戲曲〉,《文學遺產增刊》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聖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道教圖像學研究:以《玄帝瑞應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六期,民88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鶴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澎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炳文、湯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柳存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臺北:鳯凰出版社,民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德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通鑑」類史書:中國講史小說之前源〉,《社會科學》2003年第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通鑑」類史書之普及與「按鑑」通俗演義之興起〉,《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7卷5期,2003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中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理想與現實的調和:傳統職業觀的前近代嬗變──以明、清徽州為例〉,《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 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煙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臺北:長安出版社,民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苗懷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中國古代公案小說與古代判詞的文體融合及其美學品格〉,《齊魯學刊》2001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苟 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教與神魔小說》(成都:巴蜀書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茆意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淺談坊刻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版本學研究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卿希泰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一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志謨論〉,《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楷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新訂本)》(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民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容世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江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考〉,《清華學報》11卷1期,民2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孟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初稿》(臺北:河洛圖書公司,民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商 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晚明社會轉型的畸形因子〉,《歷史月刊》105,1996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火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岳全傳》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先得、劉精義、呼玉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京市郊明武清侯李偉夫婦墓清理簡報〉,《文物》1979年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俐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故事淵源考述〉,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美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漢末六朝仙傳集之敘述形式與主題分析〉,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啟 功、張中行、金克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八股》(北京:中華書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 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話本楔子彙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宏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代玄天上帝信仰的流傳與祭奉儀式〉,《道教神仙信仰研究》(臺北:中華大道文化,民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代道教玄天上帝信仰研究〉,《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道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玄武之起源及其蛻變考〉,《史學集刊》第五期,194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英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傳奇綜錄》(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箴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據民28年商務印書館版本複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大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迹》(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2000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宇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仙姑故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東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25初版,民65臺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 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玲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仙在元明雜劇和臺灣扮仙戲中的狀況〉,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國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藏源流考》(臺北:古亭書屋,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學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學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真武神,永樂像」傳說溯源〉,《故宮學術季刊》12卷3期,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鴻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從《水滸傳》及《三言》看明代平民識字概況〉,《明報月刊》205期,1983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喬凌霄、梁衍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社會的士商滲透及其影響〉,《歷史檔案》1999年第1期,78-85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永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3年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雜劇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民88年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小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淨明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兆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道教研究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明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科舉制度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豔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邪神的碑傳:從民間信仰看《南遊記》、《北遊記》〉,《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禎、陳支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史新編》(臺北:雲龍出版社,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緒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書判體公案小說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文體演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樹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賢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臺北: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民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藤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伯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裕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修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典小說戲曲叢考》(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祥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近代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期,民8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文稿:科舉時代的考生必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2期,民8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經菴、徐傅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俗文學論文彚編》(臺北:西南書局,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曉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科舉危機與晚明士人社會的分化〉,《明清史》2002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樊樹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晚明史,1573-164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建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鄧志謨「爭奇小說」探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卷2期,2002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文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士商滲透現象探析〉,《江海學刊》1995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利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士商關係嬗變:明代中期社會文化形態變更的一個側面〉,《學術月刊》1994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振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鄭振鐸全集》(河北:花山文藝,1998)第九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喬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戲曲中的呂洞賓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 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民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德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諸司公案短篇小說集的性格形態〉,《一九九三年中國古代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開明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東發、方厚樞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編輯出版史》(瀋陽:遼海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東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陽余氏刻本知見錄〉,《福建省圖書館學會通訊》,1983年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上)〉,《文獻》21,198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中)〉,《文獻》22,198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下)〉,《文獻》23,198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小說家、刻書家余象斗〉,《明清小說論叢》4(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繆咏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水順、李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 青、湯德用主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考試制度史》(安徽:黃山書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桃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市民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秋白、顧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凝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塾師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同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日人、韓人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木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末における白話小說の作者と読者について──磯部彰氏の所說に寄せて〉,《明代史研究》12期,1984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末江南における出版文化の研究》,《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第50卷特輯號1,199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塚秀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東京:汲古書院,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川陽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小說與善書〉,《漢學研究》6卷1期,77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用類書による明清小說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四平: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內閣文庫本《許仙鐵樹記》について:《三言》成立の背景ノ-ト〉,《東洋學》15,1966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洞賓傳說について〉,《東方宗教》32,196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志謨の道教小說について〉,《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施小煒、邵毅平、吳天錫、張兵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岡義豐著,余萬居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民間宗教概論》(臺北:華宇出版社,民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金成著,渡昌弘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社會經濟史研究:紳士層の形成とその社會經濟的役割》(東京:汲古書院,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文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晚明小說、類書作家鄧志謨生平初探〉,《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秋月觀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淨明道の基礎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酒井忠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代の日用類書と庶民教育〉,《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1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末の新文化と読書人層〉,《宗教社會史研究》(東京:立正大學史學會,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初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澤田瑞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湘子伝說と俗文學〉,《仏教と中国文學》(東京:国書刊行會,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增補寶卷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磯部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遊記玄帝出身傳》研究序說:《四遊記》研究の一環として〉,《東洋學集刊》53,198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末における《西遊記》の主体的受容層に関する研究:明代「古典白話小說」の読者層をめぐる問題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44期,1980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西人著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仲禮(Chung-li Cha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的作用的研究》(李榮昌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年一版三刷)。原書《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於1955年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紳士的收入──《中國紳士》續篇》(王寅通、費成康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原書《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A sequel to 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於1962年由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達三(John J. Deen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聖經與文學,文學中的聖經,聖經的文學〉(謝惠英譯),《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民92)。原文〈The Bible And / In / As Literature〉亦收入該論文集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森(Valerie Hanse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包偉民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原書《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於1990年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谷理(Robert Hege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清白話文學的讀者層辨識:個案研究〉(張新軍譯),《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原文〈Distinguishing Levels of Audiences for Ming-Ch’ing Vernacular Literature:A Case Study〉,收入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Evelyn S. Rawski 編:《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UC Berkeley Press,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浦安迪(Andrew H. Pla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談中國長篇小說的結構問題〉,《文學評論》第三集(臺北:書目書評出版社,民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一版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福清(B. Rift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尹錫康、田大畏譯)(上海:上海古籍,1997)。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