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
作者 黃淑祺
Huang,Shu Chi
貢獻者 唐翼明
Tang ,Yi Ming
黃淑祺
Huang,Shu Chi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7:45 (UTC+8)
摘要 王安憶是大陸文革結束後,新時期崛起的作家,其作品以其質量之豐,在當代大陸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論文試圖勾勒王安憶小說作品的文學時代與社會背景,並藉助敘事學的相關理論分析王安憶在不同時期的作品裡所呈現的最主要的敘事特色。
     王安憶早期小說主題與作者本人的文革經驗有相當大的關係。論文中借用Erik H. Erikson在《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的認同理論,探討具備「知青作家」身份的王安憶對於自身的文革記憶以及面向轉型社會的價值選擇。1980年代中期,大陸文學界興起的一股「文化尋根」風潮,王安憶也在此風潮中找到了日後創作中的重要主題——尋根。到了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體現了大陸社會的民間與中央統治集團之間所存在強烈矛盾與問題。文學╱小說的主體性問題在此時被提出,而王安憶在〈叔叔的故事〉之後所發表的一系列「後設小說」,則使得小說在王安憶的文學世界中,得到了主體性的地位。90年代以後,以《長恨歌》為代表的一系列上海故事產生了豐富的內涵。此外由於王安憶的小說具有不同時期,對某一相同或相類的主題採取不同切入角度來加以書寫成篇的特點,因此她的小說往往隨著不同的時期而有不同的著重方向,例如:知青及農村題材小說曾分別在她80年代初以及90年代末出現,但早期的知青小說旨在描寫文革的傷痕,而90年代末的一系列知青與農村小說,卻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加上王安憶寫作風格的日益明顯,對於她的敘事風格的軌跡描述以及寫作的審美選擇,都是論文中釐清與討論的重點。
參考文獻 一、王安憶作品集
     王安憶著作繁多,近年舊文再版或重新選輯出版者亦相當普遍。本論文所列書目分成簡體字版與繁體字版,並分別列出歷年出版書目。唯王安憶文章除了其個人文集外,尚有與其他作家合輯者,則另外列出。少數小說未結集出版,以附錄表格中所列期刊出處為主。
     簡體字版
     1.《雨,沙沙沙》(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
     2.《黑黑白白》(兒童文學小說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年。
     3.《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
     4.《流逝》(小說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尾聲》(小說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3年。
     6.《小鮑莊》(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初版,2002年2版。
     7.《69屆初中生》(長篇小說),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8.《母女漫遊美利堅》(遊記。與茹志鵑合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9.《黃河故道人》(長篇小說),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10.《蒲公英》(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11.《海上繁華夢》(小說集),花城出版社,1989年。
     12.《米尼》(長篇小說),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1993年2版。
     13.《旅德的故事》(長篇遊記),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
     14.《流水三十章》(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2002年2版。
     15.《神聖祭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16.《故事和講故事》(文學理論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17.《烏托邦詩篇》(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
     18.《紀實與虛構》(長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2002年2版。
     19.《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
     20.《父系和母系的神話》(中長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21.《乘火車旅行》(散文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4年。
     22.《傷心太平洋》(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
     23.《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王安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24.《王安憶自選集一:海上繁華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5.《王安憶自選集二:小城之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6.《王安憶自選集三:香港的情與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7.《王安憶自選集四:漂泊的語言》(散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8.《王安憶自選集五:米尼》,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9.《王安憶自選集六:長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999年7版。
     30.《人世的浮沈》(中篇小說集),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31.《王安憶短篇小說集》,明天出版社,1997。(存書目,出版地不詳。)
     32.《姊妹們》(小說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33.《重建象牙塔》(散文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34.《屋頂上的童話》(小說集),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
     35.《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文學理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36.《接近世紀初》(散文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37.《獨語》(散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38.《隱居的時代》(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2版。
     39.《塞上五記》(散文集),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1999年。
     40.《王安憶散文》,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41.《王安憶小說選》(英漢對照),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
     42.《我愛比爾》(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3.《妹頭》(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4.《富萍》(長篇小說),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
     45.《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散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崗上的世紀》(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7.《歌星日本來》(中短篇小說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
     48.《剃度》(短篇小說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9.《窗外與窗裡》(散文集),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年1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年8月。
     50.《文工團》(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51.《我讀我看》(散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2.《弟兄們》(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53.《三戀》(中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
     54.《傷心太平洋》(中短篇小說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0月。
     55.《尋找上海》(散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56.《上種紅菱下種藕》(長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
     57.《流逝》(中篇小說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
     58.《苦果》(短篇小說集),陝西:陝西旅遊出版社,2002年。
     59.《憂傷的年代》(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60.《茜紗窗下》(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61.《現代生活》(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2.《酒徒》(中短篇小說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63.《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64.《王安憶說》(訪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
     65.《桃之夭夭》(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繁體字版
     1.《母女同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
     2.《雨,沙沙沙》,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年。
     3.《小城之戀》,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
     4.《叔叔的故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5.《逐鹿中街》,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6.《香港情與愛》,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2002年2版。
     7.《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8. 王安憶、陳凱歌:《風月——陳凱歌、王安憶的文學電影劇本》,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9.《憂傷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10.《長恨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2002年2版。
     11.《處女蛋》(原名:我愛比爾),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12.《隱居的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13.《獨語》,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14.《妹頭》,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5.《富萍》,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6.《上種紅菱下種藕》,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7.《我讀我看》,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8.《剃度》,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19.《尋找上海》,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
     20.《小說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
     21.《米尼》,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2.《海上繁華夢》,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3.《閣樓》,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4.《流逝》,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5.《現代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26.《桃之夭夭》,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4年1月。
     27.《兒女英雄傳》,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1月。
     P.S.迄2004年6月止,《冷土》、《傷心太平洋》、《崗上的世紀》等書由印刻出版公司陸續出版中。
     合輯
     王安憶等著:《揚起理想的風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收錄有書信〈你的心事我知道——寫給年近三十的女青年小朱〉一文。)
     王安憶等著:《知青小說選》,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安憶等著:《變奏》,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收錄有中篇小說〈崗上的世紀〉。)
     王安憶等著:《紫霧》(中國當代情愛倫理爭鳴作品書系),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
     王安憶、王小鷹等著:《情結》(知青文學經典叢書),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收有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
     二、王安憶相關研究及評論(以人名筆畫排序)
     (一)學位論文
     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0月。
     陳碧月:《五四時期與新時期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之女性意識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一) 期刊論文
     王 蒙:〈王安憶的“這一站”和“下一站”〉,《文匯報》,1982年3月18日。
     王安憶:〈感受•理解•表達〉,《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83-87。
     王季鋒:〈《長恨歌》:王安憶〝民間〞意識本位還原〉,《洛陽師範學院院報》,1998年第4期。
     王向東:〈孤獨城堡的構建與衝決──論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楊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 :〈向人類生命本質和生存本義的逼近──王安憶人性、人生小說論〉,《唯實》,2000年第1期。
     王 泉:〈論王安憶女性小說敘事的獨特性〉,《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 第1期。
     王雪瑛:〈生長的狀態──論王安憶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2期,頁44-49。
     ——— :〈流過歲月的痛惜——讀王安憶《招工》有感〉,《新民晚報報》,2000年12月4日。
     ——— :(都市與鄉村,王安憶小說的雙重空間),《文學世紀》,第2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60-65。
     王金珊、鄭彬:〈論王安憶小說的敘事技巧〉,《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王曉明:〈從“淮海路”到“梅家橋”──從王安憶小說創作的轉變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頁5-20。
     王 苹:〈由欲到義:情愛的升華——評王安憶九十年代小說中的愛情書寫〉,《當代文壇》,2003年第3期。
     王 惠:〈兩性主題:互為“他者”的衝突和性的救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方克強:〈雯雯三十年——一次綜覽:讀王安憶的《六九屆初中生》〉,《文學報》,1984年11月15日。
     ——— :〈黑孩與撈渣──柔性原始的象徵〉,《上海文學》,1991年第5期。
     ——— :〈王安憶論──親子間離情結與命運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上海作協舉行〈小鮑莊〉討論會〉,《中國作家》,1985年第5期,頁208。
     石曉楓:〈論王安憶《長恨歌》的海派傳承〉,《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8年9月第11期,頁421-436。
     ——— :〈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個人與城市〉,《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273-289。
     包忠文、裴顯生:〈時代•閱歷•藝術——茹志鵑與王安憶創作風格比較〉,《鍾山》,1985年第2期,頁211-219。
     白彩霞:〈盛名之下的期待、困惑與追問——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一)〉,《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 :〈讓全身毛孔都使著解數去呼吸的一種小說寫法——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二)〉,《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 :〈“是”字結構:潛伏或凸顯的一個語言暗碼——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三)〉,《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朱芳玲:〈王安憶「憂傷的年代」原型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6期,1999年12月,頁610-626。
     朱振江:〈論王安憶小說的童年憂傷〉,《美與時代》,2003年第4期。
     西慧玲:〈困在漂流瓶裡的王安憶〉,《北方論叢》,2000年第6期。
     余向學:〈引人探索的意境——讀〈流逝〉〉,《鍾山》,1983年第2期,頁223-226。
     杜學霞:〈論孤兒在王安憶創作中的審美意義〉,《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呂世民、賈紅:〈談王安憶八一年以後小說的鑽透力〉,《當代文壇》,1984年第8期,頁17-21。
     呂幼筠:〈試論王安憶小說中的性別關係〉,《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頁134-137。
     呂君芳:〈“用平淡達到輝煌”:王安憶小說語言風格〉,《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第6期。
     李 陀:〈“這一個”69屆初中生〉,《文藝報》,1985年1月,頁26-29。
     李國濤:〈〈小鮑莊〉的文體及其它〉,《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5期,頁95-101。
     李潔非:〈王安憶的新神話──一個理論探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李文波:〈慣看海上繁華夢,江山依舊枕寒流──王安憶的悲劇意識分析〉,《小說評論》,1997年第2期,頁36-53。
     李奭學:〈家史與族史的辨證法──「紀實與虛構」王安憶著•「心靈史」張承志著〉,《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3月24日。
     李魯平:〈構築的語言世界──評王安憶的小說語言的演變〉,《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0年第4期,頁15-18。
     李子慧:〈王安憶與性別寫作〉,《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期。
     李 風:〈王安憶的自我拯救〉,《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李 靜:〈不冒險的旅程——論王安憶的寫作困境〉,《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頁25-39。
     吳調公:〈心靈的探索,哲理的涵茹——從王安憶的〈牆基〉和〈流逝〉所想起的……〉,《鍾山》,1983年第1期,頁165-168。
     吳宗蕙:〈一個獨特的女性形象——評〈流逝〉中的歐陽端麗〉,《文學評論》,1983年第5期,頁132-136。收入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57-165。
     吳洪森:〈評《小城之戀》與《荒山之戀》〉,《上海文論》,1987年第2期。
     吳 俊:〈瓶頸中的王安憶〉,《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5期。
     吳芸茜:〈與時間對峙——論王安憶的小說哲學〉,《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頁88-96。
     周介人:〈失落與追尋——讀王安憶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札記〉,《文藝報》,1982年第6期。
     周新民、王安憶:〈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憶訪談錄〉,《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周新民:〈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王安憶近期小說中的“個人”〉,《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林偉平:〈寫上海味的成功嘗試——訪第二屆全國中篇小說獲獎者王安憶〉,《新民晚報》,1983年3月18日。
     林朝霞:〈突圍與創新——談王安憶小說流變〉,《邯鄲師專學報》2003年第2期。
     邵文實:〈女人与城市•漂泊與尋找——王安憶小說創作二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邱 心:〈從<神聖祭壇>到<烏托邦詩篇>——王安憶創作的轉捩點〉,《讀書人》,第4期,1995年6月,頁26-29。
     — — :〈當代中國女作家創作路向的轉變——閱讀張潔、王安憶、池莉和陳染的小說〉,《讀書人》,第16期,1996年6月,頁18-26。
     俞 潔:〈上海城市的當代解讀——評王安憶的兩個長篇:《長恨歌》與《富萍》〉,《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南 帆:〈王安憶小說的觀察點:一個人物,一種衝突〉,《當代作家評論》,1984年第2期,頁48-54。
     — —:〈城市的肖像──讀王安憶的《長恨歌》〉,《小說評論》,1998年第1期,頁66-73。
     胡永年:〈流逝和留下的——讀中篇小說〈流逝〉〉,《人民日報》,1983年3月8日。
     孫 穎:〈消解的同時建構故事——淺析王安憶《傷心太平洋》插入敘述特色〉,《小說評論》,1999年第1期。
     孫萍萍:〈尋找失去的記憶——從池莉、王安憶的兩部新作談起〉,《當代文壇》, 2002年第2期。
     馬 超:〈王安憶小說的人性形態〉,《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 —:〈王安憶小說的敘事策略〉,《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 —:〈都市裡的民間形態──王安憶《長恨歌》漫議〉,《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1年第1期,頁39-42。
     — —:〈論王安憶小說的時空背景〉,《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1期,頁90-94。
     徐 雁:〈王安憶的危機〉,《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101-105。
     徐德明:〈王安憶:歷史與個人之間的“眾生話語”〉,《文學評論》,2001年第1期。
     徐潤潤:〈幾副嘴臉混社會的人——王安憶《長恨歌》中長腳的人物形象分析〉,《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高 俠:〈王安憶小說敘事的美學風貌〉,《當代文壇》,2000年第4期。
     高秀芹:〈都市的遷徙——張愛玲與王安憶小說中的都市時空比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高廣方:〈宿命與漂流——論王安憶《米尼》與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內涵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雙城記”——從王安憶到張愛玲〉,《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頁87-93。
     畢紅霞:〈王安憶九十年代以來幾部長篇小說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較〉,《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唐 蒙:〈從靈魂向肉体傾斜——以王安憶、陳染、衛慧為代表論三代女作家筆下的性〉,《當代文壇》,2002年第2期。
     唐長華:〈王安憶90年代小說研究述評〉,《當代文壇》,2002年第4期。
     唐曉丹:〈解讀《富萍》,解讀王安憶〉,《當代文壇》,2001年第4期。
     郜元寶:〈作為小說家的“本性”──重讀王安憶的小說〉,《上海文學》,1991年第12期,頁74-78。
     許 莉:〈死亡哲學,重返《小鮑莊》〉,《小說評論》,1996年4月。
     許 瑩:〈從王安憶的小說理想看其近作〉,《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年2001第5期。
     許 輝:〈王安憶長篇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的敘述視角〉,《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陳 坪:〈被遺棄與被斷送的——評〈小城之戀〉、〈荒山之戀〉〉,《批評家》,3卷6期,1987年11月,頁28-32。
     陳思和:〈雯雯的今天和明天:讀王安憶的新作〈六九屆初中生〉〉,《女作家》,1985年第3期,頁158-160。
     ——— :〈營造精神之塔——論王安憶90年代初的小說創作〉,《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
     ——— :〈雙重疊影,深層象徵——讀〈小鮑莊〉裡的神話模式〉,《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1期,頁16-18。
     陳映真:〈想起王安憶〉,《臺港文學選刊》,1985年第2期,頁18-19。
     陳惠芬:〈從單純到豐厚:王安憶創作試評〉,《文學評論》,1984年第3期,頁62-69。
     陳碧月:〈王安憶的〈流逝〉——從環境看端麗的性格轉變〉,《明道文藝》,283期,1999年10月,頁116-128。
     梁旭東:〈王安憶的性愛小說:建構女性話語的嘗試〉,《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2期。
     梁君梅:〈一個重視心靈的作家──談王安憶的小說立場〉,《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72-76。
     ——— :〈從獨語式寫作到物質化寫作——王安憶小說創作歷程透視〉,《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章仲鍔:〈於真摯處見深意——讀王安憶的〈本次列車終點〉〉,《文藝報》,1982年第4期。
     張志忠:〈王安憶小說近作漫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張悄靜:〈一種情懷──讀王安憶的《烏托邦詩篇》〉,《小說評論》,1994年第4期。
     張新穎:〈堅硬的河岸流動的水《紀實與虛構》與王安憶寫作的理想〉,收錄於《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1996年10月初版,1997年5月2刷,頁331-342。
     張新穎:〈“我們”的敘事——王安憶在90年代後半期的寫作〉,刊登於「水雲間網站」,網址http://www.yuedu.com/fanyt/nxwx/wangay/way14.htm(網頁資料最後確認時間:2004年6月),2000年12月18日。
     張雅秋:〈都市時代的鄉村記憶——從王安憶近作再看知青文學〉,《小說評論》,1999年第6期。
     張彩虹:〈論李昂、王安憶的性愛小說〉,《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頁45-47。
     張 浩:〈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論王安憶創作中的女性空間建構〉,《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 —:〈論王安憶小說的悲劇建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彭亞非:〈一種生活秩序的結束——王安憶〈B角〉引起的隨想〉,《上海文學》,1983年第4期,頁87-89。
     曾鎮南:〈秀出於林——談王安憶的短篇小說〉,《讀書》,1981年第4期,頁8-18。
     ——— :〈〈流逝〉〉,《文藝報》,1983年第2期,頁38。
     曾恆源:〈從女性立場看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國文天地》,1994年6月,第109期,頁27-35。
     曾麗華:〈敘述理性的生存景象——王安憶小說淺論〉,《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梅家玲:〈虛構的權利──《紀實與虛構》•王安憶著〉,《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11月28日。
     焦 桐:〈小說戲劇性的消解與回歸──王安憶近期小說評價〉,《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6期。
     — —:〈天生是個女人──談王安憶〉,《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6期。
     程德培:〈一種共時態的敘述:從〈小鮑莊〉看王安憶創作主體上的轉變〉,《文匯報》,1985年6月3日。
     ———:〈面對『自己』的角逐——評王安憶的三戀〉,《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2期,頁64-71。
     黃錦樹:〈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國文天地》,1997年8月,第147期,頁57-69。
     黃田子:〈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城——試論王安憶近期小說的創作〉,《理論與創作》,2003年第5期。
     葉 辛:〈王安憶和她的小說〉,《文匯月刊》,1982年11月,頁32-35。
     葉玉靜:〈錦繡天衣──女性文學紀念碑的編織工程,淺論王安憶《長恨歌》中女性書寫〉,《中外文學》,1998年第4期。
     董兆林:〈我愛比爾,米尼呢?──王安憶近作的嬗變〉,《文學自由談》,1996年第4期。
     趙 欣:〈張愛玲王安憶小說女性形象比較〉,《哈爾濱師專學報》,2002年第2期,頁85-88。
     趙改燕:〈現代都市與女性生存的兩種詮釋——王安憶、張梅都市小說比較分析〉,《韶關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趙曉珊:〈女性意識:時尚與鏡像——王安憶小說女性形象分析〉,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蔣原倫:〈失落了優美之後——談王安憶創作中的直觀把握〉,《文藝評論》,1986年第1期,頁80-86。
     蔣濤湧:〈現代化的一個寓言——王安憶近作《上種紅菱下種藕》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黎 荔:〈論王安憶小說的敘述方式〉,《唐都學刊》,1999年第4期。
     黎超然:〈對抗與依存──評王安憶的《逐鹿中街》與《崗上的世紀》,《廣西民族學院院報》,1997年第4期。
     錢秀銀:〈論王安憶小說敘述方式的轉換〉,《北方論叢》,1999年第1期。
     謝海泉:〈我喜歡把筆觸深入人的心靈——訪青年女作家王安憶〉,《小說林》,1983年第2期,頁70。
     萬 燕:〈解構的“典故”──王安憶長篇小說《長恨歌》新論〉,《深圳大學學報•人社版》,1998年第8期。
     曉華、汪政:〈〈小鮑莊〉的藝術世界〉,《當代文壇》,1985年第12期,頁9-11。
     劉 影:〈王安憶小說研究述評〉,《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4-58。
     劉敏慧:〈城市和女人:海上繁華的夢──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探微〉,《小說評論》,2000年第5期。
     劉傳霞:〈化腐朽為神奇──評王安憶的《香港情與愛》〉,《丹東師專學報》,1998年第7期。
     ——— :〈商業化的兩性遊戲與古樸的人間情義——評王安憶《香港的情與愛》〉,《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53-55。
     ——— :〈論王安憶鄉土小說創作的演變〉,《東方論壇》,1999年第2期。
     劉小平:〈仁義•現代性•欲望——重讀王安憶的《小鮑莊》〉,《江淮論壇》,2003年第2期。
     戴 翊:〈從表現和參與的真誠,到體驗和探究的執著──王安憶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5期。
     還學文:〈王安憶的小說和她的創作理想——偶讀王安憶有感〉,《當代》,170期,2001年10月,114-127。
     鍾本康:〈王安憶的小說意識──評《父系和母系的神話》〉,《中國現代、當代文 學研究》,1995年第7期。
     ———:〈她表現了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談王安憶小說隨想〉,《當代作家評論》,1984年第4期,頁76-78。
     韓春豔:〈渴望溫馨——讀王安憶短篇新作《小新娘》、《閨中》、《伴舞》〉,《當代文壇》,2003年第1期。
     魏 蘭:〈自我意識與超越意識的相互消長──王安憶小說創作心態淺析〉,《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魏李梅:〈飛向記憶的花園——淺談王安憶小說創作中的懷舊母題〉,《當代文壇》, 2002 年第3期。
     譚解文:〈是自我超越,還是自我迷失──王安憶創作歷程透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期。
     Chan, Sylvia,〝Sexual Fantasy and Literary Creativity—Wang An-I’s[王安憶] Three Love’s〞,ISSUES & STUDIES:27:4,1991.04,P93-108。
     三、其他參考文獻:(以中文筆畫及原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序)
     這部份的資料包括學位論文、期刊論文及各類專書。用於建構小說文本文學歷史社會背景之建構。文學、美學理論所提供之觀點則有助於評析、閱讀小說文本,並從中提煉出王安憶小說的審美與價值。
     (一)學位論文
     王俊國:《由自我異化來看中國的現代化斷裂---從1956年八大路線至1978年改革開放》,台北:臺彎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氣虹:《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天保:《上海流行文化變遷研究——以電影、服裝為例》,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奎燮:《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形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
     洪喬平:《大陸新時期小說美學思潮研究1977-1986》,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嘉娟:《當代中國文化變遷與轉型——兼論「八九民運」文化意義及其啟蒙意涵》,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楊仲源:《中共經濟改革對大陸民主化之影響——以八九年民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廖雪霞:《中國大陸知識份子在民主運動中的角色── 一九八六∼一九八九年》,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趙雲翼:《1978年以來中共經濟改革對中共的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賴皆興:《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二)期刊論文
     王曉明:〈不相信的和不願意相信的——關於三位“尋根”派作家的創作〉,《文學評論》,1988年第4期,頁24-35。
     ———:〈《人文精神尋思錄》編後記〉,《文藝爭鳴》,1996年第1期。
     王曉明、張汝倫、朱學勤、陳思和等:〈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讀書》,1994年第3月。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年11月。
     王愛松:〈從文化影響看〝京派〞與〝海派〞的自然形態〉,《貴州社會科學》,1994
     年第1期。
     文學武:〈各具異彩的文學景觀——京派小說與海派小說比較論〉,《文學評論》,1998年第4期。
     朱 英:〈近代上海商業的興盛與海派文化的形成及發展〉,《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吳福輝:〈老中國土地上的新興神話——海派小說都市主題研究〉,《文學評論》,
     1994年第1期。
     ——— :〈新市民傳奇:海派小說文體與大眾文化姿態〉,《東方論壇》,1994年
     第4期。
     ———:〈〝文明人類〞的靈魂告白——海派小說的主題研究〉,《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 :〈通俗文學與海派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2期。
     吳玹、王干、費振鐘、王彬彬:〈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三——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文精神〉,《讀書》,1994年第6期。
     吳中杰:〈京派、海派與文學上的中間路線〉,《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刑曉芳:〈王安憶寫新加坡故事——《新加坡人》提供小說創作全新樣式〉(報導),《文匯報》,2002年7月12日。
     李 陀:〈“現代小說”不等於“現代派”——李陀給劉心武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91-94。
     李慶西:〈尋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學評論》,1988年4月,頁14-23。
     李天綱:〈近代上海文化與市民意識〉,《文藝理論》,1996年1月。
     李 今:〈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試論海派小說的精神特徵〉,《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
     周 武:〈小刀會起義、太平軍戰事與近代上海的崛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年4月。
     周學軍:〈試論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徵〉,《史林》,1996年1月。
     金 娜:〈從暢銷書看轉型期的上海文化〉,《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
     姜學貞:〈略論新感覺派、張愛玲及王朔作品的都市文化特徵〉,《汕頭大學學報•人社版》,1999年第6期。
     徐耀中、江紹高:〈明後兩年改革建設突出治理整頓,確保明年物價漲幅明顯低於今年〉,《人民日報》,1988年12月6日版一。
     胡良桂:〈當代都市文學的型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12期。
     海 潮:〈海派婚姻——來自上海市婚姻管理處的報告〉,《現代婦女》,1996年第2期。
     施君玉:〈中國再次調整經濟結構〉,《香港大公報》,1988年12月28日社論。
     茅 盾:〈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開幕詞〉,《文藝報》,1979年11月,頁6-7。
     凌志軍:〈遏制經濟過熱的路子漸趨明朗〉,《人民日報》,1989年1月21日,版二。
     高瑞泉、袁進、張汝倫、李天綱:〈人文精神尋蹤〉,《讀書》,1994年第4期。
     高汝熹、郁義鴻:〈上海經濟,停滯與再起飛(1953─1993)〉,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4年8月。
     張汝倫、季桂保、郜元寶、陳思和:〈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五——文化世界:解構還是建構?〉,《讀書》,1994年第7期。
     張廣崑:〈市民性──上海文化的主色調〉,《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
     張英進:〈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001年3月。
     許紀霖、陳思和、蔡翔、郜元寶:〈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三——道統學統與政統〉,《讀書》,1994年第5期。
     許道明:〈海派文學的現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陳丹晨:〈也談現代派與中國文學〉,《上海文學》,1982年第12期,頁83-87。
     陳曉明:〈尋根的謬誤——漫說大陸的「尋根文學」〉,《中國論壇》,第370期,1991年7月,頁4-8。
     陳伯海:〈上海文化史,現代化都市文明的生長史〉,《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陳燕遐:〈書寫香港——王安憶、施叔青、西西的香港故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2卷第2期,1999年1月,頁91-117。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知識份子精神的自我救贖〉,《文藝爭鳴》,1999年第5期。
     陳思和:〈舊上海的無邊風月〉,《中國時報開卷》,13版,2001年1月21日。
     ———:〈論海派文學的傳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試論90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徵及其當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21-26。
     景秀明:〈論海派小品的生成機制〉,《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童慶炳:〈心理學美學:〝京派〞與〝海派〞——朱光潛與胡風在三十年代對美學的貢獻〉,《文藝研究》,1999年第1期。
     馮驥才:〈中國文學需要“現代派”——馮驥才給李陀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88-91。
     黑 白:〈扎根在民族的沃土上——第五屆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簡評〉,《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4期,頁46-47。
     楊 義:〈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緣及審美形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 —:〈作為文化現象的京派與海派〉,《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鄒振環:〈清末的國際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構中的作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雷 達:〈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新時期文學主潮論綱〉,《文學評論》,1987年第1期,頁15-27。
     靳大成、陶東風:〈對“人文精神”尋思的尋思〉,《文藝爭鳴》,1996年第1期。
     熊月之:〈略論上海人形成及其認同〉,《學術月刊》,1997年第10期。
     趙小石:〈”知青情結”的社會特徵和社會影響〉,《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9期。
     劉心武:〈需要冷靜地思考——劉心武給馮驥才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94-96。
     劉景輝:〈城市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聯合文學》,1986年7月。
     蔣心煥:〈〝海派〞散文與文化市場〉,《東岳論叢》,1998年第1期。
     蔡源煌:〈西方現代文學中的城市〉,《聯合文學》,1986年7月。
     盧炳堯:〈淺談〝海派商業文化〞基本內容和特徵〉,《上海商業》,1995年第3期。
     薩公強:〈中共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及其在理論上的應變之道〉,《中央日報》,1985年6月23日,版五。
     羅曉南、朱新民:〈上山下鄉──中共「知青」下放運動的理論與實際〉,《幼獅月刊》,1980年7月。
     Jürgen Habermas(1985).The Philosophiacl Discourse of Modernity(Frederick Lawrence, Trans.).Frankf./M.:Suhrkamp.PP.8-11.
     (三)專書
     1. 中文書籍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1年。
     王泉根:《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王德威:《眾生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王文英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編:《在新意識型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安憶編:《女友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7月。
     王一川:《漢語形象與現代性情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 月。
     孔慶東:《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包亞明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四卷,後現代景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朱國棟、王國章主編:《上海商業史》,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何增科主編:《公共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8月。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編:《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8月。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李書磊:《都市的遷徙──現代小說與城市文化》,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
     李嶸明:《浮世代代傳──海派文人說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李潔非:《城市像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 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 鈞:《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三卷,結構與解放》,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李照興主編:《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香港:101製造,2002年7月。
     李小江等著:《文學、藝術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
     金 漢:《中國當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 —:《中國當代小說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俞德鵬:《城鄉社會:從隔離走向開放——中國戶籍制度與戶籍法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俞兆平:《現代性與五四文學思潮》,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柳鳴九主編:《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
     ———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1956:百花時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月二刷。
     施 淑:《大陸新時期文學概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 —:《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
     — —:《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出版社,1990年。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年。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3年1月二版。
     唐振常主編:《近代上海繁華錄》,台北:商務書局,1993。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9年增訂版。
     孫露茜、王鳳伯編:《茹志鵑研究專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
     徐 坤:《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徐俊西主編:《上海五十年文學批評叢書:作家論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郜元寶:《拯救大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二次印刷。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
     陳信元、欒梅健編:《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1990年3月。
     陳其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
     ———:《剩餘的想像──九○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
     ———:《表意的焦慮:歷史的建構與解構:當代中國文學的變革流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2月。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 :《四十年代後半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 :《1962:夾縫中的生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 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 :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陳丹燕:《上海的風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4月。
     ———:《上海的金枝玉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9月。
     ———:《上海的紅顏遺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9月。
     ———:《上海色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11月。
     陳娟主編:《記憶和幻想: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3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閱讀筆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4月。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2000年7月。
     許道明:《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崔志遠:《鄉土文學與地緣文化──新時期鄉土小說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
     康 燕:《解讀上海199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陸揚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二卷,回歸存在之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陶郎•鄒帥萍等著:《阿拉上海人》,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6。
     張子璋:《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張 韌:《新時期文學現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2月。
     張志忠:《1998年:世紀末的喧嘩》,(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月。
     ———:《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張德興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世紀初的新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曾慶元:《外國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程代熙主編:《新時期文藝新潮評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詩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范智紅:《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3月。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湖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閔琦等著,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三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988年、1991年。
     —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楊義文存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出版社,1996年。
     楊鼎川:《1967:狂亂的文學年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 月。
     楊嘉祐:《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8月2版。
     葛紅兵主編:《城市批評——上海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1月。
     寧亦文編:《多元語境中的精神圖景:九十年代文學評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趙 園:《北京:城與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潘翎主編:《上海滄桑一百年》,台北:旺文社,1994。
     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3月。
     鄭家建:《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戴錦華主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薛理勇:《舊上海租界史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
     鄺邦洪:《新時期小說創作潮流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年。
     譚楚良:《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出版社,2000年。
     譚桂林:《轉型期中國審美文化批判》,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年7月。
     2. 外文書目及譯著
     M. H. Abrams(M.H.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M. H. Abrams著,袁洪軍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理論批評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Wayne C. Booth(W.C.布斯)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2月。
     Robert Bocock,“Consumption”. 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1995年。
     Steven Best(史帝文•貝斯特)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9月。
     Ling,D(大衛•寧)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Erik H. Erikson(愛力克森)著,康綠島譯:《青年路德》(“Young man Luther”),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78年。
     Erik H. Erikson(埃里克松),“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Norton,1993.
     羅一靜等編譯:《童年與社會》,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Erik H. Erikson(埃里克.H.埃里克森),“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W. W. Norton,1968. 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合訂本),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1999年7月再版。
     G’erard Genetle原著,史忠義編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Jü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貝馬斯),“Legitimationsprobleme im Spätkapita-
     Lismus”. 劉北成、曹衛東譯:《合法化危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Jü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貝馬斯).“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politische Essays ”. 曹衛東譯:《後民族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台彎英文雜誌社發行,1980年初版,1994年增訂三版。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Susanne K. Langer(蘇珊•郎格),“Feeling and Form” . 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
     Wallece Martin(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Francis Mulhern(弗朗西斯•馬爾赫恩)編,劉象愚、陳永國、馬海良譯:《當代馬克斯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Plaks Andrew H.(蒲安迪),“Chinese narrative”,《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11月初版。
     Georg Simmel ,(1971).“Fashion , in D. N. Levine(ed.),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2001年。
     
     馬•布雷德伯里、詹•麥克法蘭編,胡家巒等譯:《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日] 小濱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The 〝Public〞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Shanghai),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0151005
9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唐翼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ang ,Yi M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淑祺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Shu Chi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淑祺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Shu Chi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Sep-2009 15:17: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8-Sep-2009 15:17: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Sep-2009 15:17:4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0151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151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王安憶是大陸文革結束後,新時期崛起的作家,其作品以其質量之豐,在當代大陸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論文試圖勾勒王安憶小說作品的文學時代與社會背景,並藉助敘事學的相關理論分析王安憶在不同時期的作品裡所呈現的最主要的敘事特色。
     王安憶早期小說主題與作者本人的文革經驗有相當大的關係。論文中借用Erik H. Erikson在《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的認同理論,探討具備「知青作家」身份的王安憶對於自身的文革記憶以及面向轉型社會的價值選擇。1980年代中期,大陸文學界興起的一股「文化尋根」風潮,王安憶也在此風潮中找到了日後創作中的重要主題——尋根。到了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體現了大陸社會的民間與中央統治集團之間所存在強烈矛盾與問題。文學╱小說的主體性問題在此時被提出,而王安憶在〈叔叔的故事〉之後所發表的一系列「後設小說」,則使得小說在王安憶的文學世界中,得到了主體性的地位。90年代以後,以《長恨歌》為代表的一系列上海故事產生了豐富的內涵。此外由於王安憶的小說具有不同時期,對某一相同或相類的主題採取不同切入角度來加以書寫成篇的特點,因此她的小說往往隨著不同的時期而有不同的著重方向,例如:知青及農村題材小說曾分別在她80年代初以及90年代末出現,但早期的知青小說旨在描寫文革的傷痕,而90年代末的一系列知青與農村小說,卻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加上王安憶寫作風格的日益明顯,對於她的敘事風格的軌跡描述以及寫作的審美選擇,都是論文中釐清與討論的重點。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與小說出版狀況 ...............................6
     一、 王安憶小說在台灣的出版和研究狀況......................8
     二、 王安憶小說在大陸的研究狀況 ..........................12
     三、 海外學人對王安憶小說的評論 ..........................18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分析架構 ..................................19
     
     
     第二章 69屆初中生的故事:從個人經驗出發的小說書寫
     (1978~1984).........................................23
     第一節 知青經歷與文革反思 ...................................24
     一、 對新時期文藝方針的實踐及認同危機......................24
     二、 69屆知青理想的失落與重建.............................33
     三、 政治話語隱退與人性回歸 ...............................41
     四、 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衝突 ...............................45
     第二節 主體的確立與城鄉位置的探討 ...........................51
     一、 自我主體的建構.......................................52
     二、 上海位置的初步確立 ...................................62
     第三節 王安憶小說敘事美學(一)人物話語中敘事者的聲音........67
     
     
     第三章 「二莊」、「三戀」及其他:人的重新發現與尋根
     (1984~1989).........................................76
     第一節 尋根的社會背景與個人創作轉變的契機 ...................78
     第二節 尋根的主題實踐 .......................................86
     一、 文化尋根 .............................................86
     二、 「性主題」的突出......................................92
     三、 從男女關係到人性百態的展現 ..........................102
     四、 社會改革問題與上海移民的衝突 ........................108
     五、 自我尋根之路 ........................................115
     第三節 王安憶小說敘事美學(二)
     政治與個人意識型態雙重隱退的敘事特色 ................118
     
     
     第四章 紀實與虛構:小說的心靈世界(1989~1993).............129
     第一節 經驗回歸與家史書寫 ................................. 137
     一、 重審個人經驗及小說主體的建立 ........................137
     二、 尋根的延續:建立家族神話 ............................151
     三、 關於「尋根」、「經驗」、「認同」的兩點補充說明 ......156
     第二節 王安憶小說敘事美學(三)
     小說敘事的「再現」與感傷風格 ........................158
     一、 強調小說的人為建構並重視個人經驗 ....................158
     二、 源自孤兒意識的感傷風格...............................167
     
     
     第五章 長很歌與懷舊:對生活美感形式的挖掘
     (1993~2003).........................................171
     第一節 性別、城市與認同 ................................... 174
     一、 女性與城市 .........................................174
     二、 城市與認同 ................................ ........180
     第二節 現代生活的美感形式——兼論懷舊、時尚與消費...........182
     一、 重建記憶,再現經驗 ..................................191
     二、 農村生活的美感形式 ..................................198
     三、 現代生活裡的戲劇性 ..................................204
     第三節 王安憶小說敘事美學(四)
     散文化白描及主觀敘事 ................................211
     
     第六章 結論.................................................218
     
     參考書目 ....................................................224
     
     附錄 ...................................................... 250
zh_TW
dc.format.extent 56750 bytes-
dc.format.extent 46564 bytes-
dc.format.extent 75656 bytes-
dc.format.extent 49149 bytes-
dc.format.extent 235828 bytes-
dc.format.extent 494488 bytes-
dc.format.extent 690062 bytes-
dc.format.extent 375370 bytes-
dc.format.extent 381897 bytes-
dc.format.extent 75074 bytes-
dc.format.extent 328224 bytes-
dc.format.extent 82258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title (題名) 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王安憶作品集
     王安憶著作繁多,近年舊文再版或重新選輯出版者亦相當普遍。本論文所列書目分成簡體字版與繁體字版,並分別列出歷年出版書目。唯王安憶文章除了其個人文集外,尚有與其他作家合輯者,則另外列出。少數小說未結集出版,以附錄表格中所列期刊出處為主。
     簡體字版
     1.《雨,沙沙沙》(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
     2.《黑黑白白》(兒童文學小說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年。
     3.《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
     4.《流逝》(小說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尾聲》(小說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3年。
     6.《小鮑莊》(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初版,2002年2版。
     7.《69屆初中生》(長篇小說),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8.《母女漫遊美利堅》(遊記。與茹志鵑合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9.《黃河故道人》(長篇小說),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10.《蒲公英》(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11.《海上繁華夢》(小說集),花城出版社,1989年。
     12.《米尼》(長篇小說),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1993年2版。
     13.《旅德的故事》(長篇遊記),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
     14.《流水三十章》(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2002年2版。
     15.《神聖祭壇》(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16.《故事和講故事》(文學理論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17.《烏托邦詩篇》(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年。
     18.《紀實與虛構》(長篇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2002年2版。
     19.《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
     20.《父系和母系的神話》(中長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21.《乘火車旅行》(散文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4年。
     22.《傷心太平洋》(中篇小說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
     23.《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王安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24.《王安憶自選集一:海上繁華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5.《王安憶自選集二:小城之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6.《王安憶自選集三:香港的情與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7.《王安憶自選集四:漂泊的語言》(散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8.《王安憶自選集五:米尼》,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29.《王安憶自選集六:長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999年7版。
     30.《人世的浮沈》(中篇小說集),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31.《王安憶短篇小說集》,明天出版社,1997。(存書目,出版地不詳。)
     32.《姊妹們》(小說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33.《重建象牙塔》(散文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34.《屋頂上的童話》(小說集),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
     35.《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文學理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36.《接近世紀初》(散文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37.《獨語》(散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38.《隱居的時代》(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2版。
     39.《塞上五記》(散文集),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1999年。
     40.《王安憶散文》,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41.《王安憶小說選》(英漢對照),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
     42.《我愛比爾》(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3.《妹頭》(中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4.《富萍》(長篇小說),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
     45.《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散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崗上的世紀》(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7.《歌星日本來》(中短篇小說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年。
     48.《剃度》(短篇小說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49.《窗外與窗裡》(散文集),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年1月;廣州:廣州出版社,2001年8月。
     50.《文工團》(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51.《我讀我看》(散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2.《弟兄們》(中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53.《三戀》(中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9月。
     54.《傷心太平洋》(中短篇小說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0月。
     55.《尋找上海》(散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56.《上種紅菱下種藕》(長篇小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
     57.《流逝》(中篇小說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
     58.《苦果》(短篇小說集),陝西:陝西旅遊出版社,2002年。
     59.《憂傷的年代》(中短篇小說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60.《茜紗窗下》(散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61.《現代生活》(中短篇小說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2.《酒徒》(中短篇小說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63.《荒山之戀》(中篇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64.《王安憶說》(訪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
     65.《桃之夭夭》(長篇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繁體字版
     1.《母女同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
     2.《雨,沙沙沙》,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年。
     3.《小城之戀》,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
     4.《叔叔的故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5.《逐鹿中街》,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6.《香港情與愛》,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2002年2版。
     7.《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8. 王安憶、陳凱歌:《風月——陳凱歌、王安憶的文學電影劇本》,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9.《憂傷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10.《長恨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2002年2版。
     11.《處女蛋》(原名:我愛比爾),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12.《隱居的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13.《獨語》,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14.《妹頭》,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5.《富萍》,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16.《上種紅菱下種藕》,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7.《我讀我看》,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8.《剃度》,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19.《尋找上海》,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
     20.《小說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
     21.《米尼》,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2.《海上繁華夢》,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3.《閣樓》,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4.《流逝》,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
     25.《現代生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26.《桃之夭夭》,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4年1月。
     27.《兒女英雄傳》,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1月。
     P.S.迄2004年6月止,《冷土》、《傷心太平洋》、《崗上的世紀》等書由印刻出版公司陸續出版中。
     合輯
     王安憶等著:《揚起理想的風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收錄有書信〈你的心事我知道——寫給年近三十的女青年小朱〉一文。)
     王安憶等著:《知青小說選》,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安憶等著:《變奏》,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收錄有中篇小說〈崗上的世紀〉。)
     王安憶等著:《紫霧》(中國當代情愛倫理爭鳴作品書系),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
     王安憶、王小鷹等著:《情結》(知青文學經典叢書),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收有短篇小說〈本次列車終點〉。)
     二、王安憶相關研究及評論(以人名筆畫排序)
     (一)學位論文
     洪士惠:《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0月。
     陳碧月:《五四時期與新時期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之女性意識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一) 期刊論文
     王 蒙:〈王安憶的“這一站”和“下一站”〉,《文匯報》,1982年3月18日。
     王安憶:〈感受•理解•表達〉,《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83-87。
     王季鋒:〈《長恨歌》:王安憶〝民間〞意識本位還原〉,《洛陽師範學院院報》,1998年第4期。
     王向東:〈孤獨城堡的構建與衝決──論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楊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 :〈向人類生命本質和生存本義的逼近──王安憶人性、人生小說論〉,《唯實》,2000年第1期。
     王 泉:〈論王安憶女性小說敘事的獨特性〉,《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 第1期。
     王雪瑛:〈生長的狀態──論王安憶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2期,頁44-49。
     ——— :〈流過歲月的痛惜——讀王安憶《招工》有感〉,《新民晚報報》,2000年12月4日。
     ——— :(都市與鄉村,王安憶小說的雙重空間),《文學世紀》,第2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60-65。
     王金珊、鄭彬:〈論王安憶小說的敘事技巧〉,《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王曉明:〈從“淮海路”到“梅家橋”──從王安憶小說創作的轉變談起〉,《文學評論》,2002年第3期,頁5-20。
     王 苹:〈由欲到義:情愛的升華——評王安憶九十年代小說中的愛情書寫〉,《當代文壇》,2003年第3期。
     王 惠:〈兩性主題:互為“他者”的衝突和性的救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
     方克強:〈雯雯三十年——一次綜覽:讀王安憶的《六九屆初中生》〉,《文學報》,1984年11月15日。
     ——— :〈黑孩與撈渣──柔性原始的象徵〉,《上海文學》,1991年第5期。
     ——— :〈王安憶論──親子間離情結與命運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上海作協舉行〈小鮑莊〉討論會〉,《中國作家》,1985年第5期,頁208。
     石曉楓:〈論王安憶《長恨歌》的海派傳承〉,《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8年9月第11期,頁421-436。
     ——— :〈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個人與城市〉,《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273-289。
     包忠文、裴顯生:〈時代•閱歷•藝術——茹志鵑與王安憶創作風格比較〉,《鍾山》,1985年第2期,頁211-219。
     白彩霞:〈盛名之下的期待、困惑與追問——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一)〉,《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 :〈讓全身毛孔都使著解數去呼吸的一種小說寫法——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二)〉,《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 :〈“是”字結構:潛伏或凸顯的一個語言暗碼——論王安憶小說的閱讀障礙(三)〉,《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朱芳玲:〈王安憶「憂傷的年代」原型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6期,1999年12月,頁610-626。
     朱振江:〈論王安憶小說的童年憂傷〉,《美與時代》,2003年第4期。
     西慧玲:〈困在漂流瓶裡的王安憶〉,《北方論叢》,2000年第6期。
     余向學:〈引人探索的意境——讀〈流逝〉〉,《鍾山》,1983年第2期,頁223-226。
     杜學霞:〈論孤兒在王安憶創作中的審美意義〉,《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呂世民、賈紅:〈談王安憶八一年以後小說的鑽透力〉,《當代文壇》,1984年第8期,頁17-21。
     呂幼筠:〈試論王安憶小說中的性別關係〉,《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頁134-137。
     呂君芳:〈“用平淡達到輝煌”:王安憶小說語言風格〉,《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年第6期。
     李 陀:〈“這一個”69屆初中生〉,《文藝報》,1985年1月,頁26-29。
     李國濤:〈〈小鮑莊〉的文體及其它〉,《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5期,頁95-101。
     李潔非:〈王安憶的新神話──一個理論探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李文波:〈慣看海上繁華夢,江山依舊枕寒流──王安憶的悲劇意識分析〉,《小說評論》,1997年第2期,頁36-53。
     李奭學:〈家史與族史的辨證法──「紀實與虛構」王安憶著•「心靈史」張承志著〉,《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3月24日。
     李魯平:〈構築的語言世界──評王安憶的小說語言的演變〉,《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0年第4期,頁15-18。
     李子慧:〈王安憶與性別寫作〉,《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期。
     李 風:〈王安憶的自我拯救〉,《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李 靜:〈不冒險的旅程——論王安憶的寫作困境〉,《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頁25-39。
     吳調公:〈心靈的探索,哲理的涵茹——從王安憶的〈牆基〉和〈流逝〉所想起的……〉,《鍾山》,1983年第1期,頁165-168。
     吳宗蕙:〈一個獨特的女性形象——評〈流逝〉中的歐陽端麗〉,《文學評論》,1983年第5期,頁132-136。收入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57-165。
     吳洪森:〈評《小城之戀》與《荒山之戀》〉,《上海文論》,1987年第2期。
     吳 俊:〈瓶頸中的王安憶〉,《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5期。
     吳芸茜:〈與時間對峙——論王安憶的小說哲學〉,《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頁88-96。
     周介人:〈失落與追尋——讀王安憶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札記〉,《文藝報》,1982年第6期。
     周新民、王安憶:〈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憶訪談錄〉,《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周新民:〈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王安憶近期小說中的“個人”〉,《小說評論》,2003年第3期。
     林偉平:〈寫上海味的成功嘗試——訪第二屆全國中篇小說獲獎者王安憶〉,《新民晚報》,1983年3月18日。
     林朝霞:〈突圍與創新——談王安憶小說流變〉,《邯鄲師專學報》2003年第2期。
     邵文實:〈女人与城市•漂泊與尋找——王安憶小說創作二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邱 心:〈從<神聖祭壇>到<烏托邦詩篇>——王安憶創作的轉捩點〉,《讀書人》,第4期,1995年6月,頁26-29。
     — — :〈當代中國女作家創作路向的轉變——閱讀張潔、王安憶、池莉和陳染的小說〉,《讀書人》,第16期,1996年6月,頁18-26。
     俞 潔:〈上海城市的當代解讀——評王安憶的兩個長篇:《長恨歌》與《富萍》〉,《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南 帆:〈王安憶小說的觀察點:一個人物,一種衝突〉,《當代作家評論》,1984年第2期,頁48-54。
     — —:〈城市的肖像──讀王安憶的《長恨歌》〉,《小說評論》,1998年第1期,頁66-73。
     胡永年:〈流逝和留下的——讀中篇小說〈流逝〉〉,《人民日報》,1983年3月8日。
     孫 穎:〈消解的同時建構故事——淺析王安憶《傷心太平洋》插入敘述特色〉,《小說評論》,1999年第1期。
     孫萍萍:〈尋找失去的記憶——從池莉、王安憶的兩部新作談起〉,《當代文壇》, 2002年第2期。
     馬 超:〈王安憶小說的人性形態〉,《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 —:〈王安憶小說的敘事策略〉,《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 —:〈都市裡的民間形態──王安憶《長恨歌》漫議〉,《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01年第1期,頁39-42。
     — —:〈論王安憶小說的時空背景〉,《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1期,頁90-94。
     徐 雁:〈王安憶的危機〉,《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101-105。
     徐德明:〈王安憶:歷史與個人之間的“眾生話語”〉,《文學評論》,2001年第1期。
     徐潤潤:〈幾副嘴臉混社會的人——王安憶《長恨歌》中長腳的人物形象分析〉,《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高 俠:〈王安憶小說敘事的美學風貌〉,《當代文壇》,2000年第4期。
     高秀芹:〈都市的遷徙——張愛玲與王安憶小說中的都市時空比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高廣方:〈宿命與漂流——論王安憶《米尼》與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內涵比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雙城記”——從王安憶到張愛玲〉,《文學評論》,2002年第1期,頁87-93。
     畢紅霞:〈王安憶九十年代以來幾部長篇小說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較〉,《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唐 蒙:〈從靈魂向肉体傾斜——以王安憶、陳染、衛慧為代表論三代女作家筆下的性〉,《當代文壇》,2002年第2期。
     唐長華:〈王安憶90年代小說研究述評〉,《當代文壇》,2002年第4期。
     唐曉丹:〈解讀《富萍》,解讀王安憶〉,《當代文壇》,2001年第4期。
     郜元寶:〈作為小說家的“本性”──重讀王安憶的小說〉,《上海文學》,1991年第12期,頁74-78。
     許 莉:〈死亡哲學,重返《小鮑莊》〉,《小說評論》,1996年4月。
     許 瑩:〈從王安憶的小說理想看其近作〉,《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年2001第5期。
     許 輝:〈王安憶長篇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的敘述視角〉,《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陳 坪:〈被遺棄與被斷送的——評〈小城之戀〉、〈荒山之戀〉〉,《批評家》,3卷6期,1987年11月,頁28-32。
     陳思和:〈雯雯的今天和明天:讀王安憶的新作〈六九屆初中生〉〉,《女作家》,1985年第3期,頁158-160。
     ——— :〈營造精神之塔——論王安憶90年代初的小說創作〉,《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
     ——— :〈雙重疊影,深層象徵——讀〈小鮑莊〉裡的神話模式〉,《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第1期,頁16-18。
     陳映真:〈想起王安憶〉,《臺港文學選刊》,1985年第2期,頁18-19。
     陳惠芬:〈從單純到豐厚:王安憶創作試評〉,《文學評論》,1984年第3期,頁62-69。
     陳碧月:〈王安憶的〈流逝〉——從環境看端麗的性格轉變〉,《明道文藝》,283期,1999年10月,頁116-128。
     梁旭東:〈王安憶的性愛小說:建構女性話語的嘗試〉,《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2期。
     梁君梅:〈一個重視心靈的作家──談王安憶的小說立場〉,《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72-76。
     ——— :〈從獨語式寫作到物質化寫作——王安憶小說創作歷程透視〉,《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章仲鍔:〈於真摯處見深意——讀王安憶的〈本次列車終點〉〉,《文藝報》,1982年第4期。
     張志忠:〈王安憶小說近作漫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張悄靜:〈一種情懷──讀王安憶的《烏托邦詩篇》〉,《小說評論》,1994年第4期。
     張新穎:〈堅硬的河岸流動的水《紀實與虛構》與王安憶寫作的理想〉,收錄於《紀實與虛構》,台北:麥田,1996年10月初版,1997年5月2刷,頁331-342。
     張新穎:〈“我們”的敘事——王安憶在90年代後半期的寫作〉,刊登於「水雲間網站」,網址http://www.yuedu.com/fanyt/nxwx/wangay/way14.htm(網頁資料最後確認時間:2004年6月),2000年12月18日。
     張雅秋:〈都市時代的鄉村記憶——從王安憶近作再看知青文學〉,《小說評論》,1999年第6期。
     張彩虹:〈論李昂、王安憶的性愛小說〉,《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頁45-47。
     張 浩:〈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論王安憶創作中的女性空間建構〉,《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
     — —:〈論王安憶小說的悲劇建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彭亞非:〈一種生活秩序的結束——王安憶〈B角〉引起的隨想〉,《上海文學》,1983年第4期,頁87-89。
     曾鎮南:〈秀出於林——談王安憶的短篇小說〉,《讀書》,1981年第4期,頁8-18。
     ——— :〈〈流逝〉〉,《文藝報》,1983年第2期,頁38。
     曾恆源:〈從女性立場看王安憶《三戀》中的女性〉,《國文天地》,1994年6月,第109期,頁27-35。
     曾麗華:〈敘述理性的生存景象——王安憶小說淺論〉,《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梅家玲:〈虛構的權利──《紀實與虛構》•王安憶著〉,《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6年11月28日。
     焦 桐:〈小說戲劇性的消解與回歸──王安憶近期小說評價〉,《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6期。
     — —:〈天生是個女人──談王安憶〉,《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6期。
     程德培:〈一種共時態的敘述:從〈小鮑莊〉看王安憶創作主體上的轉變〉,《文匯報》,1985年6月3日。
     ———:〈面對『自己』的角逐——評王安憶的三戀〉,《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2期,頁64-71。
     黃錦樹:〈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國文天地》,1997年8月,第147期,頁57-69。
     黃田子:〈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城——試論王安憶近期小說的創作〉,《理論與創作》,2003年第5期。
     葉 辛:〈王安憶和她的小說〉,《文匯月刊》,1982年11月,頁32-35。
     葉玉靜:〈錦繡天衣──女性文學紀念碑的編織工程,淺論王安憶《長恨歌》中女性書寫〉,《中外文學》,1998年第4期。
     董兆林:〈我愛比爾,米尼呢?──王安憶近作的嬗變〉,《文學自由談》,1996年第4期。
     趙 欣:〈張愛玲王安憶小說女性形象比較〉,《哈爾濱師專學報》,2002年第2期,頁85-88。
     趙改燕:〈現代都市與女性生存的兩種詮釋——王安憶、張梅都市小說比較分析〉,《韶關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趙曉珊:〈女性意識:時尚與鏡像——王安憶小說女性形象分析〉,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蔣原倫:〈失落了優美之後——談王安憶創作中的直觀把握〉,《文藝評論》,1986年第1期,頁80-86。
     蔣濤湧:〈現代化的一個寓言——王安憶近作《上種紅菱下種藕》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黎 荔:〈論王安憶小說的敘述方式〉,《唐都學刊》,1999年第4期。
     黎超然:〈對抗與依存──評王安憶的《逐鹿中街》與《崗上的世紀》,《廣西民族學院院報》,1997年第4期。
     錢秀銀:〈論王安憶小說敘述方式的轉換〉,《北方論叢》,1999年第1期。
     謝海泉:〈我喜歡把筆觸深入人的心靈——訪青年女作家王安憶〉,《小說林》,1983年第2期,頁70。
     萬 燕:〈解構的“典故”──王安憶長篇小說《長恨歌》新論〉,《深圳大學學報•人社版》,1998年第8期。
     曉華、汪政:〈〈小鮑莊〉的藝術世界〉,《當代文壇》,1985年第12期,頁9-11。
     劉 影:〈王安憶小說研究述評〉,《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54-58。
     劉敏慧:〈城市和女人:海上繁華的夢──王安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探微〉,《小說評論》,2000年第5期。
     劉傳霞:〈化腐朽為神奇──評王安憶的《香港情與愛》〉,《丹東師專學報》,1998年第7期。
     ——— :〈商業化的兩性遊戲與古樸的人間情義——評王安憶《香港的情與愛》〉,《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53-55。
     ——— :〈論王安憶鄉土小說創作的演變〉,《東方論壇》,1999年第2期。
     劉小平:〈仁義•現代性•欲望——重讀王安憶的《小鮑莊》〉,《江淮論壇》,2003年第2期。
     戴 翊:〈從表現和參與的真誠,到體驗和探究的執著──王安憶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5期。
     還學文:〈王安憶的小說和她的創作理想——偶讀王安憶有感〉,《當代》,170期,2001年10月,114-127。
     鍾本康:〈王安憶的小說意識──評《父系和母系的神話》〉,《中國現代、當代文 學研究》,1995年第7期。
     ———:〈她表現了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談王安憶小說隨想〉,《當代作家評論》,1984年第4期,頁76-78。
     韓春豔:〈渴望溫馨——讀王安憶短篇新作《小新娘》、《閨中》、《伴舞》〉,《當代文壇》,2003年第1期。
     魏 蘭:〈自我意識與超越意識的相互消長──王安憶小說創作心態淺析〉,《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魏李梅:〈飛向記憶的花園——淺談王安憶小說創作中的懷舊母題〉,《當代文壇》, 2002 年第3期。
     譚解文:〈是自我超越,還是自我迷失──王安憶創作歷程透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期。
     Chan, Sylvia,〝Sexual Fantasy and Literary Creativity—Wang An-I’s[王安憶] Three Love’s〞,ISSUES & STUDIES:27:4,1991.04,P93-108。
     三、其他參考文獻:(以中文筆畫及原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序)
     這部份的資料包括學位論文、期刊論文及各類專書。用於建構小說文本文學歷史社會背景之建構。文學、美學理論所提供之觀點則有助於評析、閱讀小說文本,並從中提煉出王安憶小說的審美與價值。
     (一)學位論文
     王俊國:《由自我異化來看中國的現代化斷裂---從1956年八大路線至1978年改革開放》,台北:臺彎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氣虹:《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天保:《上海流行文化變遷研究——以電影、服裝為例》,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奎燮:《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形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
     洪喬平:《大陸新時期小說美學思潮研究1977-1986》,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嘉娟:《當代中國文化變遷與轉型——兼論「八九民運」文化意義及其啟蒙意涵》,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楊仲源:《中共經濟改革對大陸民主化之影響——以八九年民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廖雪霞:《中國大陸知識份子在民主運動中的角色── 一九八六∼一九八九年》,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趙雲翼:《1978年以來中共經濟改革對中共的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佩君:《九十年代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公共領域之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賴皆興:《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二)期刊論文
     王曉明:〈不相信的和不願意相信的——關於三位“尋根”派作家的創作〉,《文學評論》,1988年第4期,頁24-35。
     ———:〈《人文精神尋思錄》編後記〉,《文藝爭鳴》,1996年第1期。
     王曉明、張汝倫、朱學勤、陳思和等:〈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讀書》,1994年第3月。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年11月。
     王愛松:〈從文化影響看〝京派〞與〝海派〞的自然形態〉,《貴州社會科學》,1994
     年第1期。
     文學武:〈各具異彩的文學景觀——京派小說與海派小說比較論〉,《文學評論》,1998年第4期。
     朱 英:〈近代上海商業的興盛與海派文化的形成及發展〉,《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吳福輝:〈老中國土地上的新興神話——海派小說都市主題研究〉,《文學評論》,
     1994年第1期。
     ——— :〈新市民傳奇:海派小說文體與大眾文化姿態〉,《東方論壇》,1994年
     第4期。
     ———:〈〝文明人類〞的靈魂告白——海派小說的主題研究〉,《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 :〈通俗文學與海派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2期。
     吳玹、王干、費振鐘、王彬彬:〈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三——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文精神〉,《讀書》,1994年第6期。
     吳中杰:〈京派、海派與文學上的中間路線〉,《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刑曉芳:〈王安憶寫新加坡故事——《新加坡人》提供小說創作全新樣式〉(報導),《文匯報》,2002年7月12日。
     李 陀:〈“現代小說”不等於“現代派”——李陀給劉心武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91-94。
     李慶西:〈尋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學評論》,1988年4月,頁14-23。
     李天綱:〈近代上海文化與市民意識〉,《文藝理論》,1996年1月。
     李 今:〈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試論海派小說的精神特徵〉,《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
     周 武:〈小刀會起義、太平軍戰事與近代上海的崛起〉,《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年4月。
     周學軍:〈試論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徵〉,《史林》,1996年1月。
     金 娜:〈從暢銷書看轉型期的上海文化〉,《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
     姜學貞:〈略論新感覺派、張愛玲及王朔作品的都市文化特徵〉,《汕頭大學學報•人社版》,1999年第6期。
     徐耀中、江紹高:〈明後兩年改革建設突出治理整頓,確保明年物價漲幅明顯低於今年〉,《人民日報》,1988年12月6日版一。
     胡良桂:〈當代都市文學的型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12期。
     海 潮:〈海派婚姻——來自上海市婚姻管理處的報告〉,《現代婦女》,1996年第2期。
     施君玉:〈中國再次調整經濟結構〉,《香港大公報》,1988年12月28日社論。
     茅 盾:〈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開幕詞〉,《文藝報》,1979年11月,頁6-7。
     凌志軍:〈遏制經濟過熱的路子漸趨明朗〉,《人民日報》,1989年1月21日,版二。
     高瑞泉、袁進、張汝倫、李天綱:〈人文精神尋蹤〉,《讀書》,1994年第4期。
     高汝熹、郁義鴻:〈上海經濟,停滯與再起飛(1953─1993)〉,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4年8月。
     張汝倫、季桂保、郜元寶、陳思和:〈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五——文化世界:解構還是建構?〉,《讀書》,1994年第7期。
     張廣崑:〈市民性──上海文化的主色調〉,《文化研究》,1998年第3期。
     張英進:〈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001年3月。
     許紀霖、陳思和、蔡翔、郜元寶:〈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三——道統學統與政統〉,《讀書》,1994年第5期。
     許道明:〈海派文學的現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陳丹晨:〈也談現代派與中國文學〉,《上海文學》,1982年第12期,頁83-87。
     陳曉明:〈尋根的謬誤——漫說大陸的「尋根文學」〉,《中國論壇》,第370期,1991年7月,頁4-8。
     陳伯海:〈上海文化史,現代化都市文明的生長史〉,《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陳燕遐:〈書寫香港——王安憶、施叔青、西西的香港故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2卷第2期,1999年1月,頁91-117。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知識份子精神的自我救贖〉,《文藝爭鳴》,1999年第5期。
     陳思和:〈舊上海的無邊風月〉,《中國時報開卷》,13版,2001年1月21日。
     ———:〈論海派文學的傳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試論90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徵及其當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21-26。
     景秀明:〈論海派小品的生成機制〉,《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童慶炳:〈心理學美學:〝京派〞與〝海派〞——朱光潛與胡風在三十年代對美學的貢獻〉,《文藝研究》,1999年第1期。
     馮驥才:〈中國文學需要“現代派”——馮驥才給李陀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88-91。
     黑 白:〈扎根在民族的沃土上——第五屆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簡評〉,《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4期,頁46-47。
     楊 義:〈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緣及審美形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 —:〈作為文化現象的京派與海派〉,《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鄒振環:〈清末的國際移民及其在近代上海文化建構中的作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雷 達:〈民族靈魂的發現與重鑄——新時期文學主潮論綱〉,《文學評論》,1987年第1期,頁15-27。
     靳大成、陶東風:〈對“人文精神”尋思的尋思〉,《文藝爭鳴》,1996年第1期。
     熊月之:〈略論上海人形成及其認同〉,《學術月刊》,1997年第10期。
     趙小石:〈”知青情結”的社會特徵和社會影響〉,《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9期。
     劉心武:〈需要冷靜地思考——劉心武給馮驥才的信〉,《上海文學》,1982年第8期,頁94-96。
     劉景輝:〈城市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聯合文學》,1986年7月。
     蔣心煥:〈〝海派〞散文與文化市場〉,《東岳論叢》,1998年第1期。
     蔡源煌:〈西方現代文學中的城市〉,《聯合文學》,1986年7月。
     盧炳堯:〈淺談〝海派商業文化〞基本內容和特徵〉,《上海商業》,1995年第3期。
     薩公強:〈中共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及其在理論上的應變之道〉,《中央日報》,1985年6月23日,版五。
     羅曉南、朱新民:〈上山下鄉──中共「知青」下放運動的理論與實際〉,《幼獅月刊》,1980年7月。
     Jürgen Habermas(1985).The Philosophiacl Discourse of Modernity(Frederick Lawrence, Trans.).Frankf./M.:Suhrkamp.PP.8-11.
     (三)專書
     1. 中文書籍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1年。
     王泉根:《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王德威:《眾生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王文英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
     ———編:《在新意識型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安憶編:《女友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7月。
     王一川:《漢語形象與現代性情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 月。
     孔慶東:《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包亞明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四卷,後現代景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朱國棟、王國章主編:《上海商業史》,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何增科主編:《公共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8月。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編:《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8月。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李書磊:《都市的遷徙──現代小說與城市文化》,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
     李嶸明:《浮世代代傳──海派文人說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李潔非:《城市像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 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 鈞:《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三卷,結構與解放》,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李照興主編:《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香港:101製造,2002年7月。
     李小江等著:《文學、藝術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
     金 漢:《中國當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 —:《中國當代小說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俞德鵬:《城鄉社會:從隔離走向開放——中國戶籍制度與戶籍法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俞兆平:《現代性與五四文學思潮》,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柳鳴九主編:《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
     ———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1956:百花時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月二刷。
     施 淑:《大陸新時期文學概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 —:《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
     — —:《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出版社,1990年。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年。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3年1月二版。
     唐振常主編:《近代上海繁華錄》,台北:商務書局,1993。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9年增訂版。
     孫露茜、王鳳伯編:《茹志鵑研究專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
     徐 坤:《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徐俊西主編:《上海五十年文學批評叢書:作家論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郜元寶:《拯救大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二次印刷。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
     陳信元、欒梅健編:《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1990年3月。
     陳其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
     ———:《剩餘的想像──九○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
     ———:《表意的焦慮:歷史的建構與解構:當代中國文學的變革流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2月。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 :《四十年代後半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 :《1962:夾縫中的生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 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 :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陳丹燕:《上海的風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4月。
     ———:《上海的金枝玉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9月。
     ———:《上海的紅顏遺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9月。
     ———:《上海色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11月。
     陳娟主編:《記憶和幻想: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3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閱讀筆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4月。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2000年7月。
     許道明:《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崔志遠:《鄉土文學與地緣文化──新時期鄉土小說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
     康 燕:《解讀上海1990-20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陸揚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二卷,回歸存在之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陶郎•鄒帥萍等著:《阿拉上海人》,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6。
     張子璋:《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張 韌:《新時期文學現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2月。
     張志忠:《1998年:世紀末的喧嘩》,(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月。
     ———:《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張德興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世紀初的新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曾慶元:《外國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程代熙主編:《新時期文藝新潮評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詩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范智紅:《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3月。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湖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閔琦等著,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三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988年、1991年。
     —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楊義文存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出版社,1996年。
     楊鼎川:《1967:狂亂的文學年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2002年4 月。
     楊嘉祐:《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8月2版。
     葛紅兵主編:《城市批評——上海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1月。
     寧亦文編:《多元語境中的精神圖景:九十年代文學評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趙 園:《北京:城與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潘翎主編:《上海滄桑一百年》,台北:旺文社,1994。
     蔡豐明:《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3月。
     鄭家建:《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戴錦華主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薛理勇:《舊上海租界史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
     鄺邦洪:《新時期小說創作潮流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年。
     譚楚良:《中國現代派文學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出版社,2000年。
     譚桂林:《轉型期中國審美文化批判》,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年7月。
     2. 外文書目及譯著
     M. H. Abrams(M.H.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M. H. Abrams著,袁洪軍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理論批評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Wayne C. Booth(W.C.布斯)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2月。
     Robert Bocock,“Consumption”. 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1995年。
     Steven Best(史帝文•貝斯特)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9月。
     Ling,D(大衛•寧)等著,常昌富、顧寶桐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Erik H. Erikson(愛力克森)著,康綠島譯:《青年路德》(“Young man Luther”),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78年。
     Erik H. Erikson(埃里克松),“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Norton,1993.
     羅一靜等編譯:《童年與社會》,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Erik H. Erikson(埃里克.H.埃里克森),“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W. W. Norton,1968. 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Sigmund Freud(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合訂本),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1999年7月再版。
     G’erard Genetle原著,史忠義編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Robert C. Holub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Jü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貝馬斯),“Legitimationsprobleme im Spätkapita-
     Lismus”. 劉北成、曹衛東譯:《合法化危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Jürgen Habermas(尤爾根•哈貝馬斯).“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politische Essays ”. 曹衛東譯:《後民族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台彎英文雜誌社發行,1980年初版,1994年增訂三版。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Susanne K. Langer(蘇珊•郎格),“Feeling and Form” . 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
     Wallece Martin(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Francis Mulhern(弗朗西斯•馬爾赫恩)編,劉象愚、陳永國、馬海良譯:《當代馬克斯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Plaks Andrew H.(蒲安迪),“Chinese narrative”,《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11月初版。
     Georg Simmel ,(1971).“Fashion , in D. N. Levine(ed.),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台北:聯經,2001年。
     
     馬•布雷德伯里、詹•麥克法蘭編,胡家巒等譯:《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日] 小濱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The 〝Public〞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Shanghai),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