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蔡欣欣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林美周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Im, Mi Ju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林美周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Im, Mi Ju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07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8-Sep-2009 15:19:5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8-Sep-2009 15:19:5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8-Sep-2009 15:19:56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315103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5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3151032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6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桃花扇》是作者孔尚任經歷十餘年三易其稿而成的心血結晶。它一問世就獲得當時劇壇很高的聲譽,與洪昇的《長生殿》一起稱為「南洪北孔」,成為清代傳奇的壓卷之作。而它只在康熙年間一度盛演,從清代至民初,不管全本戲或折子戲都很少演出,出現似乎被舞台界冷落的現象。然而在當代戲曲「改編」《桃花扇》的機率增多,各地方劇種乃至話劇、電影、電視取材移植,其改編劇作多達十幾篇。 再次喚醒觀眾對《桃花扇》戲劇性價值和魅力的認知。而無論是崑曲作品還是其他地方戲劇種,許多改編本之內容,隨著作者對主題意識的解讀與對人物形象的型塑,開展了許多嶄新架構劇作的空間。因此本論文從這些改編本的比較和分析中,看到在不同時代裡,運用不同形式,具有不同思想的作者,所表現出來的再創作。故筆者擬對《桃花扇》在當代戲曲中的改編發展略加探討,以展現「經典作品的再創作」的意義和其靈活性。至於本論文研究的範圍,僅限於當代戲曲的改編,選擇從1949年至今,在各劇種戲曲作品和電視、電影等戲曲影視作品對《桃花扇》的改編本為主要探討對象,而現代戲劇/話劇形式排除不談。並且把當代戲曲《桃花扇》改編本,按照其載體,分類為三大系統:崑劇改編作品(有4種不同改編本)、其他劇種改編本(包括京劇、越劇、湘劇、楚劇、桂劇、黃梅戲、粵劇、閩劇,共有12種版本)、影視作品(黃梅戲電視劇、歌仔戲電視劇有2種), 總共18種改編本。而先分類研究討論,從而在一本多作的現象中,力求析探不同載體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改編現象。 在第一章,首先回顧歷來《桃花扇》劇壇演出的情況。而按照其演出情況的趨向和戲曲史上的意義,再分清代、現代、當代三個時期。從該劇在舞臺上的搬演情況切入,探討每個時期《桃花扇》在舞台上的不同地位,要釐清其背後的原因。從中論辯《桃花扇》的演出之所以變得沉寂,是受政治上的原因,絕非《桃花扇》缺少戲劇元素,難以搬上舞台。 從第二章到第四章,按照其載體分類,分別考察當代崑劇界改編本、其他劇種改編本、影視戲曲改編本的情況。而每一章,先簡單了解各劇種的特點,然後對每一作品進行研究,針對各作品的簡單概述、主題意旨、情節結構、人物塑造、藝術成就等方面,略加介紹與討論。 第五章作為前三章個別分析的結果和總結,重新歸納《桃花扇》當代戲曲改編本對原著的改編重點:主題意旨、人物形象、情節結構,再分析改編本對原著重新解釋和再創作的傾向。而在主題意旨方面,本文就參考梁燕女士的歸類模式,分入道型、 圓道型、 載道型, 加以發展研究。就情節結構而論,當代改編本都要面對將原著龐大的內容,整理縮短為三四個小時內演完的難題,並且取捨原著結構上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雙線結構,而出現不同面貌:只選擇侯李愛情線、保留雙線結構、增加新編情節。而隨著觀念的開放,當代戲曲開始重視人物的複雜面,因此改編本描寫香君時,有的依循原著傳統;有的強化其政治思維;有的發掘自我意識、強調自主抉擇;有的甚至改變其出身背景。而塑造侯朝宗形象,其改編度更大,有的忠實歷史,描寫他晚節不忠;有的試圖恢復原著的原貌,選擇入道;有的則彰顯其知識份子風骨;有的試圖深掘其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而因各地方戲的民間特色和文藝的政治性標準的影響,歌頌勞動人民的樸實、純淨、愛國思想的作品頗多。也為了豐富內容或劇情的需要,有些改編本創造新的人物。 最後總結本文的研究成果,繼而探究當代戲曲改編本對傳奇《桃花扇》的影響:崑劇改編作品藉其整本戲的演出,能夠搶救文化遺產的意義、其他改編本為古典劇作如何找出合理的解釋而強化古典原著、發揮現代劇場藝術和影視載體的優勢進而更突顯其戲曲藝術等意義,以此對改編本的意圖和再創作給予肯定。並提出困境與檢討,以省視所論述成果與未來展望。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緒論 3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第二節 前賢研究回顧 5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0第一章 歷來《桃花扇》劇壇演出現象 17第一節 清代 17第二節 現代 25第三節 當代 27第二章《桃花扇》傳奇之當代崑劇之改編 30第一節 北崑本 31第二節 南崑本 39第三節 京崑合演本 49第四節《1699.桃花扇》 58第三章《桃花扇》傳奇之其他劇種改編 69第一節 京劇本 69第二節 越劇本 81壹、趙清閣改編本 82貳、邵慕水改編本 92叁、洪隆、丁叔改編本《桃花扇》 102第三節 湘劇 111第四節 楚劇本 120壹、張恵良本《桃花扇》 121貳、崔焉本《桃花扇》 126第四節 桂劇本 135第六節 粵劇本 150第七節 黃梅戲本 161第八節 閩劇本 169壹、福建省版閩劇《桃花扇》 170貳、姚洵編本閩劇《桃花扇》 182第四章《桃花扇》傳奇之影視戲曲劇作之改編 190第一節 黃梅戲電視連續劇本 191第二節 歌仔戲電視劇本 201第五章《桃花扇》傳奇之當代戲曲劇作藝術探討 222第一節 當代戲曲劇作改編之重點-主題意旨 223第二節 當代戲曲劇作改編之重點-情節結構 231第三節 當代戲曲劇作改編之重點-人物塑造 238結論:當代改編之意義價值 246一、局部還原經典名著 246二、強化再創古典原著 248三、整合突顯戲曲藝術 248參考書目 251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6455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02146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53424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6801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1773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4589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7646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006826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2589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565555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79764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9300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60083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3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桃花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改編本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戲曲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當代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孔尚任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劇作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清傳奇《桃花扇》之當代戲曲劇作藝術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論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清)葉堂編:《善本戲曲叢刊》第87-104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地方戲劇種辭典編劇委員會:《中國地方戲劇種辭典編劇委員會:《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1月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戲劇年鑑編輯部編:《中國戲劇年鑑》(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中國戲曲理論研究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孔尚任撰:《桃花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3月臺三版,人人文庫)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孔尚任撰:《孔尚任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孔尚任撰:《桃花扇》(台北:文光圖書公司,1974年3月再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孔尚任撰:《湖海集》(台北:世界書局,孔尚任集,198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毛小雨:《胡連翠導演藝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97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明代傳奇五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季思等注、孔尚任撰:《桃花扇》(台北:里仁書局,199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季思編:《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山東:齊魯出版社,199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政堯:《清代戲劇文化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秋桂主編:《中國地方戲曲叢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思想文化史研究室,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衛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蘊明、叢兆桓主編:《新綴白裘》,(北京:華齡出版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丘振聲:《歐陽予倩與桂劇改革》(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安葵:《新時期戲曲劇作論》(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穎揮,《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穎揮,《當代戲曲四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余秋雨:《中國戲劇文化史述》(台北:駱駝書局,198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梅:《中國戲曲概輪(卷下)》,《吳梅全集.理論卷(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曲藝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毓華:《古典戲曲美學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孟繁樹:《戲曲電視劇藝術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金芝:《當代劇壇沈思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俞大綱:《戲劇縱橫談》(台北:文星出版社,196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祖毓:《桃花扇新視野》(海峽文藝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柏昭:《孔尚任與桃花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隆、丁叔改編:越劇 《桃花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振貴:《孔尚任全集.第三冊》,(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振貴撰:《孔尚任評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時白林:《黃梅戲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耿湘沅撰:《桃花扇考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少波:《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少波:《中國京劇發展史》(台北:商鼎出版社,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更編:《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連:《中國戲曲舞台美術史輪》,(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彭、王其德:《戲曲編劇初探》(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敬:《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燕瑾:《中國戲劇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燕瑾:《中國戲劇史論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曹增祥:《孔尚任和桃花扇》(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啟超注、孔尚任撰:《桃花扇》(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12月,飲冰室專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漢城:《戲曲劇目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亞先:《戲曲編劇淺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萬鼐撰:《孔尚任》(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萬鼐撰:《孔尚任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高》(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永義:《從崑腔到崑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永義:《詩歌與歌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永義:《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在敏:《戲曲導演藝術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克保:《戲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燕主編:《中國電視戲曲研究.匯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燕主編:《中國電視戲曲研究.概覽》(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長海:《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長海:《中國戲劇通史》(台北:駱駝書局,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長海:《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長海:《當代戲劇啟示錄》(板橋:駱駝書局,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董每戡撰:《五大名劇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賈志剛:《邁向現代的古老劇種》(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寥玉蕙:《細說桃花扇》,(台灣:三民書局,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山林,《歷代咏劇詩歌選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春寧:《《西廂記》傳播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清閣:《桃花扇 : 越劇》(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潔編:《新編越劇小戲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粵劇院編:《廣東粵劇院演出劇本選集》第一集,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予倩,《桃花扇》,《中國京劇院演出劇本選集》第一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予倩:《(話劇)桃花扇‧序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予倩:《歐陽予倩劇作選》(湖南:湖南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敬如:《父親歐陽予倩》,(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欣欣:《台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台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懷興:《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錢德蒼編撰:《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柏梁:《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彬籌、謝友良主編:《紅線女粵劇藝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顧篤璜:《崑劇史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劇本與曲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冠亞、胡連翠的黃梅戲電視連續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田沁鑫等江蘇省崑劇院的1699《桃花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京劇本根據1959、1989年市況錄音整理,中國京劇院杜近芳、葉盛蘭演出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邵慕水的越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隆、丁叔的越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忠實、李寅、柳彬的桂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崔焉的楚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弘、王海清的南崑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惠良的楚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莫汝城之粵劇本《李香君》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啟宏的京崑合演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陸洪非改編黃梅戲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毓珉、郭啟宏的北崑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歌仔戲電視劇本《秦淮煙雨》:台灣葉青歌仔戲團演出,蔡見賢、楊懷民製作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福建市文化局的姚洵編的閩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福建市文化局的閩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清閣的越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予倩:京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季囊、王申和的湘劇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期刊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井維增:〈桃花扇的政治傾向及其評價問題〉,《齊魯學刊》,1985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長生殿」改編本舉隅〉,《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1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演員劇場」向「編劇中心」的過渡--大陸「戲曲改革」效應與當代戲曲質性轉變之觀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19期, 200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生態調整的關鍵〉,《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度表演藝術年鑑》,1996年,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改扮分飾──演員、角色、劇中人物者關係〉,《表演藝術》第53期,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從結構的觀念看大陸「戲曲改革」過程中的新編戲〉,《復興劇藝學刊》第22刊 , 1998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安祈:〈傳統與創新的迴旋折衝之路--台灣京劇五十年〉, 《國文天地》, 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良友:〈論《秦淮煙雨》侯、李情愛的點染手法〉,《通識教育學報》第九期,2006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季思:〈悲喜相乘──中國古典悲劇喜劇的藝術特徵和審美意蘊〉,《戲劇藝術》,1990年第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冠亞:〈漫談胡連翠〉《電視戲曲》,1990年第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進珊:〈桃花扇的首演與孔尚任的罷官〉,《徐州師範學報》,1980年第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未詳:〈閩曲飄四海福建閩劇藝術〉,《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第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向陽:〈燦爛崑劇的「堂吉河德之舞」-田沁鑫《1699桃花扇》觀察〉,《藝苑》2006年第7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安葵:〈重視傳統劇目、堅持推陳出新──傳統劇目改編研討會綜述〉,《東方藝術》,1994年第8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之祥:〈戲劇編劇與導演的創造性本質--兼談「古早, 在九份那裏....」的演出與指導〉,《藝術學報》 第54期,1994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偉華:〈傳統戲曲的現代化途徑─評崑劇《桃花扇》和黃梅戲《徽州女人》〉、《影視劇論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書蔭:〈《桃花扇》的影印本和整理本〉,《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效平,〈試論當代戲曲的文學化〉,《藝術百家》,1998年第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谷鳴、王偉:〈一次成功的改編與創新-評黃梅戲音樂電視連續劇《桃花扇》〉,《黃梅戲藝術》1994年第一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祥林:〈論戲劇改編中的誤讀〉,《藝術百家》,1994年第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曉:〈崑劇名著改編的美學追求〉,《藝術百家》,1994年第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杜朝光:〈也談孔尚任罷官〉,《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論叢1.古代戲曲論叢》,198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惠如:〈劇曲編劇的多重對話〉,《經國學報》 第 22期, 2005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斌:〈崑劇長生殿導演札記──兼論戲曲導演的基本規律〉,《戲曲藝術》,1988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偉華:〈《桃花扇》和黃梅戲《徽州女人》〉,《文藝爭鳴》2001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祥光,〈從劇本的選材、語言談閩劇特色〉,《福建藝術》,200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宏安:〈桃花扇的相框結構-試論先聲、孤吟在全本桃花扇中的作用〉,《民俗曲藝》第103期,1996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侯雲舒:〈論古典戲曲疏離特質的構成因素-以《桃花扇》為例〉,《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星亮:〈論二十世紀中國戲曲的現代化探索〉,《戲劇、戲曲研究》第3期,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健生:〈論巧合在戲劇中的妙用〉,《藩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惠禎:〈戲曲現代化的心腹對話〉,《表演藝術》, 第53期,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容肇祖:〈孔尚任年譜〉,《嶺南學報》,第3卷第2期,1934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袁世頌:〈關於孔尚任和桃花扇的幾個問題〉,《山東大學學報》,1961年第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阿利:〈《桃花扇》不同文本流變之探析〉,《人文雜誌》,2003年第4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阿利:〈桃花扇結構新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森:〈 金粉未消亡聞得六朝香-崑劇《1699桃花扇》的舞台美術設計 〉,《演藝設備與科技》,2006年第三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燕:〈《桃花扇》改編本的結局模式〉,《戲曲藝術》,1994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啟宏:〈《桃花扇》 京崑合演本厄言 〉,《劇本》第449期,200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漢城:〈《桃花扇》結尾漫議〉,《文藝報》,199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多撰:〈無情之戀──桃花扇情愛描寫新析〉,《戲劇藝術》,1990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志憲:〈關於桃花扇的一些問題〉,《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專刊》第18期,1954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萬鼐:〈孔尚任與桃花扇〉,《現代學苑》第3卷第11期,1966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樹德:〈從《桃花扇》傳奇看楊文驄其人〉,《藝術學報》第76期,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陶汝泉:〈孔尚任與《桃花扇》-兼論其戲劇觀〉,《育達學報》第8期,1994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傅謹:〈面對一種不可修補的存在──對改編古典戲曲的非議〉,《中國戲劇》,1994年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傅繼馥:〈桃花扇底看左傾──桃花扇的評價問題〉,《江淮論壇》,1979年第一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游庭婷:〈本土味、異國風、現代化〉,《表演藝術》,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愛華:〈一條改編古典名劇的成功之路-評張弘、王海清改編的崑劇桃花扇〉,《藝術百家》,199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敬欽:〈《清忠譜》、《長生殿》、《桃花扇》三劇中講唱研究〉,《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麗貞:〈傳統戲曲的編劇理想 -下-〉,《中國語文》,200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朝淵:〈《長生殿》與《桃花扇》戲曲結構之比較〉,《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6期,1999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全京:〈論桃花扇傳奇的結構藝術〉,《戲劇論叢》,1982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景探等:〈實事求是地評價孔尚任和桃花扇〉,《文學評論七輯》,198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世德:〈桃花扇的出現適應了清初封建統治者的政治需要〉,《光明日報》,1965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潭志湘:〈五朵梅花連袂出演《桃花扇》的啟示〉,《96年全國崑曲新劇目觀摩演出》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蔣星煜 :《田雯與《桃花扇》及其他》(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報),1990年第四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戴勝蘭:〈談桃花扇的思想傾向〉,《齊魯學刊》,1981年第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藝兵:〈好聽、好看、好懂-談胡連翠的黃梅戲音樂電視劇〉,《黃梅戲藝術》1994年第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聶光炎:〈當戲曲走入現代劇場〉,《表演藝術》,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魏子雲:〈編劇怎能不顧劇中的史地--論曹操與楊修〉,《藝術學報》第52期, 1993年6月, 頁198-20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靜波:〈走出傳統劇目整理的誤區〉,《東方藝術》,1994年第5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顧聆森:〈淺談崑劇名著的改編演出〉,《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科板》,2000年第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學位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柏瑩:《試論孔尚任之戲曲理論及其創作實踐-以桃花扇研究為例》(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呂蓓蓓:《莊周夢蝶之戲曲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昭琳:《紅樓夢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麗娟:《《桃花扇》的史劇個性論》(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杜偉瑛:《有關李白之戲曲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慧雯:《當代崑劇全本戲改編本析論──以1956年後之崑劇劇本編寫討論對象》(國立清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宣中文:《水滸戲曲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珠瑛:《相如文君戲曲之研究-以明清雜劇傳奇為範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慧琪:《緋衣夢系列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瑞嬪:《孔尚任的歷史劇作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耿湘沅:《孔尚任桃花扇考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玲瑜:《古典劇作在當代改編的處境-以《拜月亭》、《白兔記》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銀京:《「相如文君」劇作藝術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燕: 《論《桃花扇》及其改編的美學意韻》(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惠蓮:《紅樓夢戲曲三種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玲玲:《八仙在元明雜劇及台灣扮仙戲中的狀況》(台北: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盈妃:《王昭君戲曲研究-以雜劇、傳奇為範圍》(台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湯璧如:《西廂記故事演變-以鶯鶯傳、董西廂、王西廂為例》(台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童呂幸:《元代包公戲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朝淵:《《長生殿》與《桃花扇》劇本文學研究-從戲曲主題、結構、情節、人物、語言分析》(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玉蕙:《桃花扇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政宏:《二十世紀《桃花扇》研究》,(上海:上海戲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碧霞:《水滸戲曲二十種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麗淑:《桃花扇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 zh_TW |